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3061#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22: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的选择是“看不同的文化”。其实不准...

我的选择是“看不同的文化”。
其实不准确,如果只是看,可以看书看电影看纪录片,但往往还有大量看不到的,需要过去才能感觉到的东西,诱惑着我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04: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感觉你抄的和我意思差不多,就是更文青一点...

感觉你抄的和我意思差不多,就是更文青一点,更激扬一点。(很废话,作家当然要更文青一点)
不过也更说教一点。
现在回想以往没有孩子时候的那些疯狂深度旅游的经历,最有感触的都是计划外的突然事件。
(当然突然到车翻下去是我没想到的,搞得我现在一看旅游就伤心,以往的好玩事情都不想回忆。但伤心会慢慢远去,总有一天我还得出去溜达)

我也接着说教:多元世界看多了,心胸应当会更宽广。宽广的好处是,不会逼着孩子照自己想象的模式去生活(因为其他人自己也逼不了,能逼的只有孩子),不会认为只有自己习惯的感觉和信仰才是最好的,不抱怨他人没有按照自己想象的去做,不后悔自己选择了倾听内心的声音,哪怕无比另类,不被人理解。(但也是一种文化)

我觉得最终,多元文化中的人比单一文化中的人,内心会更独立,更自我,但外表和行为会跟宽容,更不给人压力。
这样的世界我喜欢,唯一不可能改的不宽容的是在各论坛讨论科学问题的时候,依然还得保留辩论的文化,逼着需要的人提高科学素质。
在文化多元化的范畴下,科学思维和科学素质需要划定明确的界限,要不就白科普。这个问题很复杂,以后有时间再说。

世界必然会越来越多元,但可能原来的封闭式有独特风格的传统文化就更不容易保留得纯粹了,大家都相互融合,相互借鉴,越来越多的个体会变得非常开放多变,流动性更高,很难找到一个稳定独特而有趣的人群,也许只看到保守而停滞的人群留在地理环境中。
对于想通过旅游体验文化的人来说,还是得尽快,因为再丰富的个人,也不如一个独特而有趣的文化环境有感觉,虽然那样的社会离现代文明更远。

其实除了这一层自我修养,接触多元文化氛围还有一个好奇心和审美的需要,好奇心逼着我还得接着学外语。。。。。嘿嘿。(如果没有好奇心,我也没这么大动力)
突然很想去巴西,不过据说哪儿是葡萄牙语的地界,我如果学上两年西班牙语,估计也差不离吧。

越说越乱,脑子还没回过神。
天气很凉爽,刚带大都从我们这儿水上奥体中心练龙舟回来,俩人都累晕,不过很好玩。
下个月是本城龙舟大赛,很多老美的队伍据说每周末都去租船练习,划得剧整齐。
第16届了,香港华人协会办的,老美组队的越来越多,估计都快上百个队伍了,练习场地很热闹,每个队一个小时,有专业教练。
清华同学会是第二次参赛,一船18个人,有三个学生刚来美国三天就被拉来组队当主力,我和大都最像打酱油的。

另:你哥的小说我没来得及看,心急的时候就找不到文青的感觉。
    这次《AS完全指南》,我让编辑一定要赠给三联的几位去,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23: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学法语,学到一个困惑的地方,感觉虚词很多...

学法语,学到一个困惑的地方,感觉虚词很多不会用。
有人说这和英语中的情态动词,虚拟语气什么没用的东东一样,是用来表达礼貌的,只不过更复杂和曲折一点,显得就更有文化了。
(据说社会阶层凭说话语气也能分出来,三句话之后,就可以看到是被法国人鄙视还是仰视了。)

美国人在英国人和法国人眼里绝对是大老粗,而中国人到美国之后发现被抱怨最多的就是,讲的英语没礼貌。
(我发现国内同学对这点也很重视,特别是做对外交流和服务业的)
总之吧,说外语最容易犯的问题就是很容易给人的感觉是没礼貌,因为虚词用得太少了。

我对语言的这个功能天生不敏感,所以只好背了。
问题是背了句型,估计非语言的那些配套背不出来,还是没礼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23: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礼仪,我感觉是人际关系中最表面的一套行为...

礼仪,我感觉是人际关系中最表面的一套行为模式。

到了亲密朋友一层,太客气太谦卑了反而可能会让对方感觉不好,显得有距离感;
某些工作关系中,太礼貌了显得不够放松,反而让人怀疑隐藏着不诚信;
但是,更多的场合和人际接触中,就必须非常有礼貌才能不给对方留下任何负面印象。

所以这套行为还是重点训了的好。
礼貌行为训练的难点在于,光会礼貌用语也许在12岁以前可以算是达标,但社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比如去年租我房子的老美AS男,进门先鞠躬,然后握手,说:很高兴认识你,谢谢让我们看房子。
没有眼神接触,身体很紧张,说完这句转身就去检查他最喜欢的插座们是不是每一个都运作良好。

这时候我感觉后面跟着的人精太太有点尴尬(她是大公司做人事的,很精明,说话滴水不漏),生怕我产生疑惑,不租给他们,赶紧用身体语言和热情的语气,过度地套了一阵近乎。
其实我很高兴看见一个生活中的真实成人AS,还那么天真淳朴的样子。
没憋住的是合同签好,临走的时候,AS男最后一个离开,快出门了突然想起什么,转身鞠躬握手,和进门一样的话完整又重说了一遍。他没看我,所以没看见我一脸不是微笑而且想大笑了。

中间讨论房子事实的时候,他表现其实一直都还行,逻辑肯定没问题,思路也清楚,特别想租这个房子的迫切心态让我感觉如果我拒绝,他回家得焦虑得吃药了。
(后来我都感觉这房子是不是风水特适合AS,怎么AS都特喜欢,NT就一般。这房子的确结构和其他商品房不一样,因为是 Builder's house,难不成原来的 Builder 也是AS?)

AS男在对话中唯一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话太多,和我一样,有些话没过脑子就出来了,不过通常老婆一个眼神过去,他就闭嘴让老婆来圆场。
最奇怪的行为其实还是礼貌,这个问题上估计被老婆逼着背得有点过于刻板了,结果反而给人留下最怪的印象就在这个环节。

礼貌的分寸很难把握,我不见得比他的人精老婆更有办法,因为我自己还经常出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00: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随着大都能力的提高,我感觉他的自然社交愿...

随着大都能力的提高,我感觉他的自然社交愿望在下降,也就是说,自己能做的事情更多了之后,对于参与群体活动反而越来越失去兴趣。

就性格来说,从小他就比小都外向,六岁在机场和陌生人打牌特开心,然后就想和人家去坐另一架飞机了。
真够不怕生的。
我后来才明白这就叫社会性缺失,如果是小都,心里早转了好几个念头分析对方是不是坏人,但表面上啥都不说,也看不出什么表情。
也真够内向的。

其实这点我应当能预测,因为 AS 总是独处时候更开心,如果群体活动是娱乐活动,其实比不过自己活动的娱乐度,所以感觉没有更多意义,还要忍受感官刺激,社交障碍,不够自由和自我的环境。

如果集体活动的确是个人做不了的,而且感觉有意义有兴趣的,倒是有可能会有动机。
但除了娱乐,会是什么呢?
一则功利,一则社会贡献,我暂时只能想到这两条。
而且必须是个体或少数人力量有限,需要群体合作的。
不容易找这样的活动,不过如果有机会,我会努力推推看,但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去预测,都感觉没什么希望让孩子产生对群体的自然感情,除非是生活必须,或者有更高尚的意义,或者被我推的财迷了,而其中社交只是以一项技术的角度来学习的。

因为总有一些人,喜欢的是另外一种生活。

昨天看到对七月份登山出事的严冬冬的报道,很有一种同理的感触。
自由式登山,两到三个人,新路线,处女峰,失败的次数大于成功的那种探险式活动,在中国几乎没有文化基础,有极大的生命危险,有极高的技术要求,用一年翻译一百万字来养活自己的精神追求,不在意其他人的感受,不追求物质,就是一种基于生命的热爱。

如果我晚生十年,如果我早熟一些,也许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在清华的时候怎么没想着去参加登山队呢,估计是因为八百米从来就没及格过,不认为自己能行。
现在我倒是感觉自己能行了(精神上,但不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06: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三联】自由登山者严冬冬http...

【三联】自由登山者严冬冬

http://www.lifeweek.com.cn/2012/0816/38275.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06: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还是感觉《人物》杂志这篇写的更好:...

还是感觉《人物》杂志这篇写的更好:

http://ww4.sinaimg.cn/bmiddle/3e2fe402jw1dvyl9viej1j.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8#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08: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登山现在在国内是时尚,不过商业化居多,比...

登山现在在国内是时尚,不过商业化居多,比如珠峰现在都能花钱给抬上去。

玩这种自由式的还是风险太大,技术要求高,大佬们和小资们惜命,不敢。

虽然同是登山,目的就不一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00: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在书店翻了翻号称史上最厚的《Vogue》...

在书店翻了翻号称史上最厚的《Vogue》,很奇怪自己对时尚杂志没感觉了,我就这么从伪小资变成了非小资么。
八月底满眼的打折衣服看着也晕,给大都买了些秋装就逃。

定了三本科技杂志,都是在书店翻着感觉不错的,我和大都应当都能看的那类。
感觉一本给 Teen 看的怎么开小 Start Up 的书挺靠谱,不过大都一脸茫然,估计推得太早了,还是先推自己吧。

浪漫小说没敢推,虽然男 Teen 的玄幻小说边上,就是女 Teen 的三架子浪漫小说,大都目不斜视地路过,一点窍没开。

也查了一遍周围高功能 Teen 孩子的活动,感觉和我思路都对不上,都是NT妈直觉搞出来的社交活动,比如吃饭,打保龄,hiking,典型的NT闲聊环境,推差不多程度的孩子们去聊兴趣,可能当妈的们会感觉这就能提高社交能力。

天气这么好,我们这么宅,接着琢磨还能做点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7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21: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你好浪费,哈。豆渣加一个鸡蛋,一...

你好浪费,哈。

豆渣加一个鸡蛋,一点点糖,如果我自己吃就加一杯全麦面粉,平底锅刷一点油,小火两面煎黄。
如果孩子想吃,就再加些糯米粉,更容易成型。

国内家里我们是用电饼铛做,更方便,俩孩子都爱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7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e...

下面引用由BertMom发表的内容:

羡慕燕原读那么多书, 还能陪着孩子, 不用跟学校打交道, 也不用跟老板打交道. 真好! 我们家爸爸也是清华学子,也有点AS哦.


我倒是想去被老板压迫呢,可惜现在得自力更生,深刻体会到老板的痛苦。

佐治亚是出名的差学区,我也看了那些和学校打交道的妈的帖子,仿佛都要请律师,而且得很人精,才能给孩子搞到 IEP,要不就啥都没有,特别是去年狠砍了经费之后(学区发信给大家哭穷,房价跌,交的税就少,2011年比2010年少收入 20%)。

如果孩子想上学,我肯定搬家,但他特别不想,记性好的孩子的阴影很难过去,他不恨,但是看到学校就不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7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21: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语晨...

下面引用由语晨313发表的内容:
为何我也是这样,我以为我不是AS呢。。。我就喜欢猫在家里读书,听道,甚至干干家务,觉得毫无压力。现在即使逛街也喜欢一个人逛,觉得人多了意见多,麻烦。难道我还是AS.


关键要看小时候,是否和其他孩子发育差异特别大,在学校是极端另类,特别是 ToM 和系统1的发育程度。
我感觉最明显的应当是三年级到初中毕业,看我家小都就知道NT孩子这个阶段系统1 的发育有多快,是一种纯天然的驱动力,而AS孩子基本上看不到什么表现。
当然AS和NT之间也没有明确的界限,Attwood 把特征线定在 80% 戴帽子,那 60%, 70% 的可以说是边缘,或者倾向。

性格,情感,爱好倾向,价值观,这些方面的巨大差异目前都还不算。
也就是说,如果是AS,性格,情感,爱好,价值观,在成人后和NT肯定会有极大差异;但如果目前这些方面和周围普通人有极大差异,小时候和其他孩子发育差异不明显,就不是AS。

我在初中是隐形人,脑子空白,也不知道其他孩子在做什么,也从来没想过他们在想什么。
高中特别活跃,因为理科好,喜欢和男生讨论问题,但现在回想,属于社会性比较幼稚的那种外向,根本没把自己当女生,也不知道要回避什么,心里多想点什么。
大学也差不多,身体是女人,性格是小男孩,一直到生孩子才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生活和小资,结果做饭打扮养孩子都学会了之后,回头才发现自己骨子里依然不是女人。
乱啊。
但我和成熟男性相比,少了太多稳重和威严,不知道怎么能学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7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3 22: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你估计是属于 ToM 和系统1 发育特别...

你估计是属于 ToM 和系统1 发育特别好的,所以在三年级就发力了,虽然小时候有些差异。

小都可能也属于这类,小时候怎么看怎么都可能有问题,内向,刻板行为,格外敏感,但现在在学校是积极分子,中队委,学习体育文艺样样都好。
所以我说分水岭在三年级,也就是 4-8 岁那个脑发育阶段完成之后。
二年级之前的大都,在非内行眼里,绝对比小都更有社会性,特别是社交愿望很强烈,对陌生人都非常热情。
但周围孩子的系统1完善开始发力之后,差异一下就非常明显。

但学习 系统2 的分水岭在四到五年级,系统1 发育好的,系统2 就很可能被屏蔽或者忽略,这是我需要抓小都的重点。
看周围那些能保持到高考发力的男生的发育过程,他们一般到初中毕业都不显山露水,我就更担心小都发力太早了。

明年来了之后怎么适度打压系统1 还没想好,不过既然在美国是少数民族,肯定无法在这一代做成社会人精,更稳妥的是走技术路线先生存再发展,我想他会明白厉害关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7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22: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在文学城看见俩疑似AS孩子,8-10岁的...

在文学城看见俩疑似AS孩子,8-10岁的样子,都是父母上来说,暑假里外出走亲戚被抱怨了,孩子认死理,不变通,脾气大,没礼貌,在家还挺好的,怎么暑假外出就这么难管,问怎么办。
描述完了之后,照例被优秀孩子们的父母批评,说还是家教不好,父母的榜样不好,太宠了,没注意情商训练,等等。

这时候,我就感觉戴帽子也没有那么不好,特别是几个典型特征都很明显,不像是家教的问题。
AS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明年再被除名之后,也许就更没法推广和普及了。

到底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还是后天教养问题,其实不难被有经验的父母和老师看出来。
我相信大都的老师们肯定也怀疑过家教问题,单亲,少数民族,沟通障碍,至少学校高层怀疑过,所以会派社工暑假上门来观察我家生活情况。
但家教问题,如果老师上心,孩子就能被改变。
但无论老师怎么做,孩子情绪和行为都变差,那就不得不怀疑是谱系了。

不过如果孩子内向老实,在学校不显山露水,不像大都那样个性强烈,那么典型,估计也就是在暑假亲戚家会表现得比较另类,但一上中学,肯定会不适应自由的校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7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22: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接着观察人精。看了几集《新闻编辑...

接着观察人精。

看了几集《新闻编辑室》,没有《白宫风云》对我胃口,主要是里面的感情戏太闹了,几位女性太情绪化,看得我头疼。
不过我最好奇的,还是男主的心理障碍。

人精的心理障碍,我感觉还不仅仅来源于工作和社会压力,虽然导火线往往是压力带来的。
在人格分析中,个体,行为,环境,三方面相互影响。
对人精来说,最优化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社会金字塔中走到了上面,这其中有不少是系统1根据环境自动优化的,无意识的。
但是最佳行为的反馈,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自我评价。
也就是说,人精因为最优化的行为模式,被反馈的信息也是最佳,结果导致他们对自我的评价最佳。
但是,个体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也包括大量负面情感,大量被压抑的冲动,大量不那么优化的思维活动,大量想做而做不出来的想法等等。
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自我,复杂的那个,还是因为最优行为被评价得光辉的那个。

如果认为自己的确很棒,但是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情绪冲动做出自己鄙视的行为,怎么去评价。
男主在看心理医生之前,选择的是批评他人,否定是自己的问题,但他又是个自我要求和评判都很高的人,为自己的行为而愧疚,为自己批评他人而更加愧疚,结果就失眠,抑郁症反复。
心理医生估计这种情况看多了,上来就非常有职业素质,引导他面对真实的那个自我,先承认自己不完美,再反思行为。

我是人精的反面,不过分析人精心理对我也有收益。
反面是说:我的真实自我评价没有那么差,但环境中的行为模式总是被评价最差,结果导致自卑,但又不甘心,直到发现行为模式很差的问题根源,重新建立自信,用个体能力来分析环境和行为,争取在行为模式上提高几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7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22: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一开始不太明白为什么人格心理学分析中,...

我一开始不太明白为什么人格心理学分析中,要把个体和行为分开,但看到人精的心理障碍之后,感觉清楚多了。
非人精没有人精表现得冲突这么明显,所以研究人精还是很容易说明一些问题。

通常在社交活动中,人们都必须通过行为模式来判断对方的人格,而行为学家也认为这种判断是客观和真实的。
直到人本主义开始怀疑,人还有一个内在,也就是不太受系统1自动优化的那么一套东西,和外在最优化的那套行为模式不相关的,比如情绪,欲望,冲动。。。只有在极端条件下才表现成负面行为展示出来,但时刻都影响自己的身体和思维。
两种自我评判会带来冲突,在冲突激烈,压力很大的情况下,还可能带来心理问题。

人本主义教育的精华句:无条件接纳个体。
也就是说,要消除发展中的自我评判冲突,避免产生心理问题,最关键的是,那个内在人格不要被行为模式和外界评判覆盖,也不要被道德压力或者社会压力覆盖,自己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追求自我完美主义,也不追求他人眼中的完美,虽然行为模式可以去尽力追求自己价值观和适应社会的完美。

对特殊孩子来说,就是可以批评他们的行为模式,但不要批评他们的个体,要无条件接纳;
对人精孩子来说,就是可以表扬他们的行为模式,但不要过度表扬他们的人格,情感和思维。

第一条比较容易理解,但不容易做到;
第二条不容易理解,但我看到这个人精心理障碍的案例,感觉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7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23: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小都长得快,闲聊的时候差不多和我一个水平...

小都长得快,闲聊的时候差不多和我一个水平了,大都还是嘻嘻哈哈没主题小朋友水平。

先聊了《中国好声音》,然后聊他爹写的小说,居然十几年了还有得卖,汗。
我问小都看了感觉怎么样。
小都说,我看的小说太少,说不出。
(其实我也说不出)

聊《中国好声音》对我也困难,我这个听歌很难被感动的人,看着刘欢大叔泪眼迷离,感觉好奇怪啊。
我唯一感兴趣的还是网上的阴谋论,也就是说,刘欢和三宝想签的人,都装作困难地给涮了,因为赢家是签节目组,他们想自己签约的那些歌手不能赢,但又不能做的太明显。
复杂,不过这样去看 PK 几场戏,比听歌好玩多了。

为了和小都聊天,晋级歌手我都听了,对歌不对人,印象最深的是金池,那首歌的确如杨坤说的,唱出了故事,有画面感,留在我脑子里了,其他好像都没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78#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02: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削了一根长山药,好久不吃,忘了山药皮会过...

削了一根长山药,好久不吃,忘了山药皮会过敏,胳膊上碰了一点粘液就开始发作,手上皮厚,居然没事儿。
水冲,然后上楼看了一眼网,植物碱过敏,下来把一勺醋摸了一胳膊。
一个小时之内好了。

我就是想感叹一下,没网的日子想象不出来还能是日子么,我喜欢被信息环绕。
坐在电脑前,我可以接受一周不见真人,眼前只有后院的植物和小动物。

突然想去考个园艺师,我喜欢植物更胜过动物。
美国的园艺师认证 (Master Gardener)是一个志愿者组织,70年代从大学开始做起的,推广全民美化家庭和环境的知识。
目前有九万多活跃的社区认证园艺师,只要交100多元钱参加三个月的培训、实习和活动,就能获得认证,之后每年要做满一定时间的公益服务和讲座活动来保持认证,每年还有进一步学习和听专家讲座的机会。

很吸引我,就怕没时间,再考虑考虑,如果小都来了,我估计更抽不出时间去园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7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9 02: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大都进入秋季过敏季,比春天轻很多,只是不...

大都进入秋季过敏季,比春天轻很多,只是不断打喷嚏。
干燥的时候厉害点,早上厉害点,下雨就没事儿了。
所以最近不敢让他割草去了,再说还有 West Niles。
在家的日子很平静有规律,他没更多要求,我暂时也想不起来什么好玩的活动,也就先不找事儿的,按部就班写作业看书做饭玩。

小都跟着姥姥转悠北京的名人故居,因为课本上有,眼见了就更真实。
养育NT孩子,有一些“常识”,不过对我来说,什么常识都要被转化成我理解的大脑功能才能去分析。
比如,我不太明白对于正在拓展系统1的孩子来说,环境的多元性和稳定性,大脑是怎么看的,优化系统是怎么操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80#
 楼主| 发表于 2012-8-30 04: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最近忙,正好晾着大都,就盼着他有一天会说...

最近忙,正好晾着大都,就盼着他有一天会说:我真无聊,我想去上学。

不过观察了三天,他一点都不无聊,特高兴,比我还忙。。。。

再晾几天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4 20: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