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方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访记录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09: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家访宝宝三 北京实在太大了,对我这个...

家访宝宝三
北京实在太大了,对我这个路盲来说有些困难。宝宝爸说我离开北京的那天还是由他送我上机场,告诉我他家和机场是一个方向。
我和璐璐匆匆往宝宝家赶,只好在他们家蹭饭了,因为到青岛是半夜,我的家除了大米和水其他什么都不会有的。
我进去的时候宝宝太开心了,可能他没有想到今天方老师还可以过来陪他,我拉着我的手往书房走:方老师又可以陪我做作业喽。
我们一起去做语文作业,他还是兴奋,不停地动,而且时不时来舔我的手,让我全身竖汗毛。幸亏我事先知道这是他的特征之一,要不我会不理解的。
每次刚坐下来陪他的时候我都急躁,其实也不光是孩子注意力切换的问题,我们大人同样也有。这天的作业里有词语接龙,他不是很适应,可能是好久没有做这样的作业了。有一个阅读题里有为什么的问题,但不是拐弯的,所以他也能回答。中途璐璐进来看了一下,觉得他语言的能力要比石头那个时候强很多,但石头不那么多动,并且一些学习的习惯要比宝宝好。
我看到宝宝不是那么爱惜东西的,很多本子没有写完就扔了,打草稿的时候拿出一张复印纸也不会心疼的,我可以理解他们的VCD机坏了好几台了,我也可以想象他们家买台灯不能一个一个买了。其实这些习惯是要在平时日积月累去感染他、影响他的。记得石头小时候,铅笔很短了,我给他做上一个长长的纸帽套在那一头,不影响他握笔;橡皮很小了,我也继续让他;,本子如果没有用完后面的纸一定是撕下来再装订起来当家用的练习本。我不会让他小器叩门,但是我要他有节约的习惯,我想宝宝在这方面是需要培养他的。还有就是整理书包和桌面的习惯也需要培养,这些习惯对以后他生活的质量是很有影响的。
我又挑出一些阅读题,我试着让他回答的时候要加上自己的评价和感情,这对宝宝有困难,而这个困难势必影响他写作文。宝宝的语言听上去是很好,但都是一些平时的生活用语,还有就是他看动画片学来的,语言的能力如果不提升,对他写作文是没有帮助的。我想去机场的路上我会和宝宝爸谈谈,让他和宝宝妈注意提升他的语言能力。
然后我们开始做数学。我让他自己找出作业,而且要求他把语文作业好好放进书包里去。桌子上的鼓槌我早看到了,趁他整理书包的空档我故意问:鼓槌怎么会跑桌子上了?“我妈陪我做作业的时候,她手上就拿鼓槌,是用来打我的。”宝宝略微有点结巴,再由他呲牙咧嘴说出这句话我真的要笑爆肚子。“方老师,以后你住我们家,你专门陪我做作业。”“那是不可能的,我要工作的呀。”“让我爸给你发工资,以前就有陪我的小姐姐的,都是我爸给发工资。”看来宝宝要聘我当家庭教师了。
我告诉宝宝,8:15分我必须离开他家去机场。“求求你了,9点走好吗?”“不行的,赶不上飞机了。”“那8:45分走,好不好。”宝宝跟我讨价还价,我说飞机是不可能等我的,我必须8:15的时候就走,我说你好好表现以后我还会再来。宝宝非常喜欢飞机的,所以他问我坐的飞机的机型,我说我不知道。
“那你再陪我演个节目。”看来宝宝很有表演欲,这可以用来强化,而且我觉得针对他的行为问题可以在演戏的时候加进去,让他自己去评论和反思、参照等,可以用来成为解决他行为问题的一条途径。我答应了他,我说我们演一个学生在学校里举手回答问题时的场景,我也趁机用这个场景来教导他在学校里的一些行为规范的问题。
明显觉得宝宝比头两天安静了些,我想这是感情的问题,他开始依恋我了,开始有了方老师的话我要听的想法。
我陪他做数学。针对每一个类型的题,我大致让宝宝分析这是什么类型的,然后让他自己表达是否有困难,有些对他来说真的是没有困难的,所以宝宝说:这些对我来说是小儿科。那我就规定我数到十的时候就一定要做完,当然我会根据他的速度来调整我数数时的速度。连着三个不同部分,宝宝都完成得非常好。在有一次他又胡说八道的时候,我说:“我很难过,很伤心。”宝宝诧异地看着我,我接着说:“我认为我是一个好老师,任何学生都会听我话的,可是没有想到你不听我的话,所以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好老师,所以我难过。”我说的时候无论是语调还是声调都是很难过的,宝宝赶紧说“方老师,我要听话,你是好老师。”只要宝宝有情,我想我就一定有法驯服他的。
有一个数学题,还是关于移动的题。这个题是先告诉你经过移动后图形在什么位置了,要让学生画出他原来的位置在哪里,这对我们的孩子是有困难的。我先在格图上画了一个小鸟,让小鸟移到一个位置,然后指着小鸟现在的位置问宝宝是怎么移动过来的。然后我让宝宝来看那道题,聪明的宝宝说:“这个题就好像是小鸟的题。”我夸张地说:“我的宝宝怎么这么聪明,快让我亲一下。”我能感受到,亲他的时候他很享受,那一刻的宝宝绝对没有多动和抽动的迹象。
我让他看那个已经移好的图形,再让他一句一句去读,因为这是一个移动了两次的图形,没想到宝宝顺利完成。还告诉我:“如果题上说左移了5格,你就要变成右移5格,正好是相反的。”那一刻的宝宝犹如小天使般可爱。
我们出到客厅吃送的外卖,因为时间实在太紧张了。
吃饭的时候宝宝不听话,不停地动,也想喝饮料。我跟宝宝爸爸妈妈建议,家里就不要出现饮料了,薯片放了很多味精的,而抽动的孩子最好不要碰味精。宝宝妈妈说平时她很注意的,尽量在家里吃饭。其实宝宝妈妈很注意一些细节的问题,比如宝宝搬椅子的时候,她都是提醒他不要拖,要搬起来,这样就不会影响楼下的人了。面对这样一个孩子,对妈妈来说真的太不容易了,而且她辞职在家,先生又经常出差,没有一个很好的支持系统,也没有一个可以让她宣泄一下自己感情的系统,真的是很容易崩溃的。我们聊起康康准备去以琳工作的事情,宝宝妈妈说康康很听话,他可以当好大厨,而我们这个熊孩子完全可能搞破坏。这是实话,论能力宝宝比康康好很多,但是适应社会也许康康更容易。
我像孩子父母再次建议一定要继续找相关的医生,我也提了网上闻森服用多动症药物的事情,我让他们不要那么抵抗用药,而是一定要听医生的。我也答应我会作为一个案例和相关的医生联系,听听他们的建议。
大家都很舍不得我走,其实我也舍不得宝宝了,三天的接触让我对宝宝有了很深的感情,毕竟我接触的孩子很少有这样的语言能力的,虽然他的多动让我伤心,他的抽动让我痛心,他的秽语让我寒心,毕竟绝大多数的时候我是清醒的,我知道这不是孩子一定要这样来对付我们的,而是他不可控制。全然地接纳我们的孩子吧。
在飞机上,璐璐对我说:你们这些妈妈太不容易了,我看阿姨,她的压力有多大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21: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谢谢冯斑,能告诉我关于多动的那个帖子大约...

谢谢冯斑,能告诉我关于多动的那个帖子大约写于什么时间,我可以翻找出来给孩子的父母参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22: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桥桥(090407)2月份的时候...

桥桥(090407)

2月份的时候就想去家访桥桥的,不仅是因为桥爸桥妈的邀请,我想更大的原因桥桥主要是姐姐在带,而且桥桥是非常典型的孩子,学东西比较快,但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桥爸到以琳来接我,我们在5:40左右到了桥桥的家。
开门看到的是一个奇怪的桥桥,头上贴着一个长长的白条,让我想起我们老家做月子的产妇头上都是要这样缠上布的,说是为了不招风。桥的大眼睛会让我想起演小萝卜头的演员方舒。
桥桥一直盯着我看,他一定奇怪这个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姐姐和妈妈在给桥桥做训练,可怜的孩子发着低烧也不能休息。
妈妈坐在小桌子旁边,姐姐在沙发旁,中间大约有130公分左右的距离。桌子上的白板上放着10多张卡片,姐姐让桥桥走到她跟前,然后发指令让桥桥组拿卡片给姐姐。在开始的三个指令中,桥桥都下意识去拿右下角的卡片,因为这是离他最近的位置。孩子没有进入状态,并事实拿眼角的余光瞟我一眼。后来的指令桥桥进入状态了,能去搜寻并拿起来,当然一个习惯动作是每次都要出现的,那就是把卡片翻过来,然后放到鼻子旁边闻一闻。我知道桥桥非常喜欢卡片的,刚到以琳的时候去任何地方都要拿着卡片的,现在起码妈妈和姐姐已经可以控制他不合适的迷恋了。做了几次以后,我发指令让桥桥把卡片送给爸爸,姥姥等,桥桥都能完成。
第二个项目是踩地雷,姐姐利用桥桥对数字的爱好在地上撒了很多数字卡片,让桥桥听指令去踩,如果踩错了,地雷爆炸——打记下屁股。这个项目超过了10个回合。
我怕他们项目进行多了,我就忘了,所以我要求暂时停下。我说两个项目都非常好,姐姐非常注重互动,也在抓桥桥的注意力,灵活运用了RDI的一些方法,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但是我觉得每个项目的时间都过长,因为桥桥是一个被动型的孩子,注意力也不是那么集中的,如果项目时间太长他会失去兴趣,就更容易让注意力涣散。我要求做卡片的时候可以是先少几张卡片,要求他指一指,拿一拿,读一读,让他先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还有桥桥的语言较弱,而这两个项目的训练过程中,妈妈和姐姐都没有给桥桥说话的机会,她们给的是执行指令的机会。所以卡片这个项目可以多样化的方法来进行,指、拿、读等。当桥桥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可以让距离稍远一点来执行指令,这个时候发完指令可以让桥桥复述一下,以保证他记住了这个指令。在他拿起卡片的时候,辅助的人要眼明手快抓住他的手,让他没有机会翻过卡片并且拿到鼻子底下去闻。
踩数字的项目中,我建议让卡片散成一个椭圆形,中间没有卡片,这样就降低了难度,在桥桥去寻找卡片的时候不那么容易踩到其他的卡片。也可以把卡片排成一排,因为数字是桥桥的强项,所以拿卡片的难度就可以增加,可以要求他先拿什么后拿什么,或者拿什么和什么。
然后姐姐的训练继续。
姐姐和妈妈做得非常好的一点是让桥桥有选择的机会,桥桥选择了玩火车,妈妈就让桥桥用火车去拉货,但半途桥桥把火车放进盒子,明确表态不玩火车了。项目进行到现在桥桥的兴致都不高,可能和病了有关。姐姐示意桥桥把火车盒子收拾好。
妈妈提议让桥桥的好朋友和他一起玩,我看到桥桥笑了,那笑容是世界上最灿烂的笑容。桥桥的好朋友是伴随他长大的小枕头。姐姐让桥桥把小枕头放在一个有轮子的积木盒里玩起了RDI的游戏。看的出,桥桥理解游戏规则,也能玩起来,但是他没有体会到游戏的快乐,表情一直很严肃。如何让桥桥体会快乐,这是未来时间段的一个重点,被动型的孩子让他体会快乐太重要了。
休息了一会,姐姐接着进行另一个项目。姐姐很用心的,提前准备好一些卡片,是让桥桥按卡片的提示进行规律性的训练。我觉得这个项目的设置对桥桥太过简单,所以我撤掉了卡片,让桥桥按规律来放,桥桥是能完成的。然后我让桥桥快速说出积木的颜色,因为桥桥的动作太慢,要注意在他可以容易执行的项目训练时就一定要提高速度,让桥桥能快速反应。桥桥看到我有压力,几次往妈妈怀里扑,但是完成得依然非常好。
然后我和桥桥来玩搭积木的游戏,也非常好。
整个晚上,桥桥不停地用眼角的余光看我,到后来他说得最溜的就是不。不玩了,不喝水,不读卡片,并开始消极怠工,装出要睡觉的样子,并到爸爸那边撒娇去了。
姐姐做恶人让桥桥吃药,真是难啊,让他喝水的时候他小口小口的犹如老V品红酒,能让人急得上房揭瓦。
桥妈告诉我桥桥是一个退化型的孩子,她痛苦地觉得对桥桥的期望一直在降低,家长的心情我能理解。桥爸桥妈都是高知,要他们接受这样一个现实真的是残酷的,好在目前的桥桥不再退化,而是天天在进步当中。
桥桥玩手指的本领是非常强的,但让他伸出三个手指头却是那么艰难。我建议姐姐多做手指操,也要在训练的过程中多加一些运动的项目,比如快速传接球,快速走路等,让桥桥能提高速度。
在我起身要走的时候,桥桥的脸上绽放出笑容。气人,原来一个晚上都那么严肃是对我的敌意啊。
回来的路上我想桥桥需要背诵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这样对他的语言能力可以有帮助。
桥爸桥妈赶半夜的飞机回大连,我答应会继续跟进。我想我也需要去看看桥在以琳的个训课,多了解一些情况。
祝福桥桥,愿神听我们的祷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23: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第二次进glt的家。G妈妈非常热情豪...

第二次进glt的家。
G妈妈非常热情豪爽,自己儿子的事情没有搞定就把我卖到了北京。在中残联的会场上,有个家长找我说4月会到青岛来找我,我说我不一定会在青岛啊,你不要专门跑了。那家长诡异地朝我笑了笑,我会在你在青岛的时候过去的。“你有内线?”我惊呼,那位妈妈笑了,我说是不是G妈妈是你的内线,忒过分了吧。
今天抖了G妈妈的臭事,她满脸通红,说人家求到她了,原来一起训练认识的,怎么好意思不帮忙。我想等GLT离开以琳的时候我一定要换手机号码,否则惨了。
一进门,小G高兴得大叫:妈妈回来了。难得听见他能这么大声说话的,稀奇。
一个月不见,不是刮目相看了,简直要换骨相看,好玩的G妈妈竟然记开了日记,而且地上有张便签条上详细写着她今晚要进行的项目,让人好感动。
小G乖乖坐到了个训桌子的前面。妈妈拿出自己设计的纸,让小G说今天是星期几,几号,什么天气等,并让小G写。我看了小G写字的过程,我觉得让他写天气和星期这些字有些难了,毕竟这是一个手眼不是很协调的孩子,而且精细动作对小G来说是弱项,如果让他写这么难的字容易让他失去信心。
G妈妈拿出了描红本,小G描字的时候非常认真,动作真的比以前快了很多。我建议先描比较简单的字,尽量让他能认能用的字。描完后,下面有一行是让孩子自己来写的,小G有困难,妈妈的辅助不够到位,我去示范。我说一开始的时候一定要帮助孩子用笔,我们不能用普通孩子的学习方法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他能力弱,我们的辅助就是要多一些,细一些,帮助他建立一定的能力后再让他自己独立来。在我的帮助下,小G的字写得一个比一个好,他自己都笑开了,没有一个孩子不需要成就感的,我们一定要创造机会给孩子成就感。
我让小G读山、石、田这几个字,他掌握得不是很扎实。如果我说山是哪个,他很快能指认,但如果你指着田让他读出来,就有困难,典型的表达性语言落后于接受性语言,这就必须靠量的积累来突破了。我要求G妈妈在教他一个新字的时候尽量和图片对应起来来帮助孩子认识,同时一个字要尽量多组词来扩大他的字词量。
接着的项目是夹豆子,用晒衣服的夹子来夹起豆子放进一个小容器中,这个夹子是需要稍微用力的,对锻炼小G手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妈妈趁小G不注意的时候把那小碗放到了地上,要以前孩子一定不会管的,夹子肯定一松让豆子掉下去,而现在孩子会去找,看到在桌子下面就把豆子放了进去。到后来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也能去找,而且做得很开心。我拿过那个小碗,我移动着让小G去放,有时我把碗放到他头顶了,他努力放了上去。有几次我放到他身后,他也努力放了进去,甚至有一次他转了个身很容易放了进去,我们狂笑。
接着妈妈和家教配合让小G远距离读数字卡,这是为了扩大他的视觉范围,也为了锻炼他的反应力,因为这是一个能慢得让你喘不动气的孩子。数字能看的出孩子都是掌握的,但他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每个数字没有三秒的等待你别想从他口里蹦出来。我拿过来操作,我用手指挨个指着数字让他读,这样他的速度就快了一些。然后我会快速重复这几个数字让他跟读。
家教又搬过一个黑板,让G听她拍了几下手,然后把数字写出来,我想这个项目在一个月前是不可能的,但现在G能做了,实在是开心。我表扬了G娘,她兴奋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并拿我她写的日记给我看,没想到,人变化起来可以这么快,这妈妈一下气竟然这么用功了,要在以琳大力推广。
我让G妈搬出一些小儿书给我看,我想让她们也做一些让小G读儿歌的训练,G妈说他能背诵唐诗等,我说我不要他背诵唐诗,我要他背诵他能完全理解的儿歌,而且是要配上动作的,让他说和演同时进行,并且就这儿歌进行多角度的提问。晚上选的是一首这样的儿歌: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一蹦一跳吃害虫,扑通扑通跳下水。
我让家教画了一个青蛙,在教儿歌前要让小G好好观察这只青蛙,然后教他一些动作,也可以是让他自己拍手按节奏拍手。我想明天他们一定会开始练的,我也会再找一些这样的儿歌。
如果我的家访能激励家长用功,我再苦再累也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23: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如果我光吃喝玩乐,会不会有人说我FB呢?...

如果我光吃喝玩乐,会不会有人说我FB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1: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爱玛回老家去了,只有汶妈一个人带孩子,她...

爱玛回老家去了,只有汶妈一个人带孩子,她迫切希望我去看一下她一个人带孩子的情况。
我按门铃后,汶汶在上面叫着:方老师来了。
我进去一坐下,她们娘俩就开始上课了。
第一个项目是凭记忆搭积木。开始摆上四块积木,颜色形状都不一样的积木。汶妈放慢速度搭,让汶有足够的时间看,在搭完的时候用纸遮住,让汶汶凭记忆搭出来。汶汶出手很快,搭好后推出她手上的积木造型和妈妈的重叠在一起说:一样的,并要求吃彩虹糖。汶妈说必须是有了5朵小红花以后才可以换一颗彩虹糖,并给汶汶画了一朵小红花。开始第二个回合,汶汶很顺利得到了第二朵小红花。第三个回合的时候,积木加到了五块,汶妈掌握的节奏非常好,动作和语言都非常到位,汶汶也非常愉快。其实这么顺利能执行的时候,是不需要给她奖励的,但好像成了一种习惯,搭完一个造型,汶汶妈习惯性要问女儿要什么奖励,然后又是画上了一朵小红花,好在是让汶汶自己画一朵小红花。搭积木的过程中,有一块白色的三角形积木,汶汶知道这个位置要放白色积木,但是方向总是不对,她在动脑筋,也很有耐心不停的转动积木,终于成功了。汶汶得到了五朵红花,但是她并没有认识到她有五朵红花了,理所当然可以换彩虹糖,而是自己叨叨着要吃彩虹糖。是汶妈提醒她有五朵小红花了可以换一粒彩虹糖了。
吃完彩虹糖,汶妈有个细节做得非常好,那就是收积木。她没有让孩子随便收,而是利用这一步来训练孩子按指令放积木,而且指令发得非常灵活。比如两块红的,一块绿的。弯弯的像桥那样的积木收起来。
第二个项目是看图说话,明显可以看到做这么项目的时候汶汶没有了信心也没有了耐心。第一幅图是一家三口在家里的一个场景,汶汶妈问:这些人在干什么?汶汶很茫然。当妈妈改成提问:叔叔在干什么?阿姨在干什么?弟弟在干什么的时候她就会回答了。但是有这么会教的妈妈,我相信汶汶在量的积累下会突破的。想起一个月前我去看汶汶的时候,和今天去看汶汶,她在语言的表达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当汶妈改成提问:谁在织毛衣的时候,她也能回答:阿姨在织毛衣。第二幅图是给小动物找妈妈。但难度大了一些,需要说出小动物的妈妈在哪里,比如鸡妈妈在大树底下,小兔在草地上,小鸟在树枝上,青蛙在荷叶上。让我开心的是,头几个动物妈妈的地点都需要妈妈提醒她,或者教她复述,但说到青蛙的时候,汶汶一下子说出:青蛙在荷叶上。当我和汶妈都显示出我们的惊喜的时候,汶汶也笑了。最后一个图片是关于招待客人的,汶妈在讲之前先问汶汶谁是她的好朋友,汶汶说妈妈是她的好朋友,我发现汶汶的你我他转换还是非常利落的。后来在妈妈的启发下,她说GLT是她的好朋友。在后来讲故事的时候,说有人在外面敲门,开门一看,汶汶马上接上:GLT来了。这些都非常好。
汶汶对吃很迷,我希望汶汶妈注意减少用吃的来奖励的次数,要改成内在的奖励,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孩子的情感,激发孩子的竞争力。吃东西的时候,汶可主动了,声音也很大。如果在进行和语言相关的项目时能有这样的主动性就好了。
第三个项目是数字的合成。汶妈用红色和黄色的方块积木当教具,非常形象。汶汶的目测能力很强,要根据妈妈摆好的积木写出2、4合成6,按照正规的小学课本的要求来写的。做完一些题后,汶妈让孩子把所有的题念了一遍。我想在这个项目上,汶汶有些入门,但还没有到掌握的地步,还是停留在机械化操作的层面上。再积累吧。
最后的项目是让汶汶来做逻辑狗,可让我见识了汶汶的操作能力,她的动手能力太强了。小手一摆一摆的,太可爱了。这个时候我真的觉得汶汶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完全正常的孩子。
项目基本结束了,汶妈让汶汶去玩,并提醒她让她找气球玩。等我们进去看她的时候,汶汶趴在床上,气球枕在下巴上,自乐呢。妈妈开始利用气球和汶汶玩红绿灯的游戏,汶汶倒是很开心,但很快就不在状态,自己转开圈了。在妈妈弄破了一个气球的时候汶汶很心疼,又因为妈妈要拿她手上的气球,她发开了脾气,我想她是担心妈妈会再次弄坏她的气球。其实汶汶有能力来表达自己的担心,妈妈也一直在旁边提示了,可是脾气上来了,说什么都不听了,不过很快就平息了。
我们两个大人需要交谈几句,偷偷看汶汶的时候她无所事事,进入自闭了,只好把她带出来找点事给她做,让她完成从以琳带回来的艺术课的作业。汶汶的动手能力真的太好了,在涂色的时候非常地投入,色彩的搭配也非常好。我想如果让汶汶像于今那样专业去学习画画,将来到工艺品有关的单位做个技师,反正是不需要创作的,只要画得和样品一样就行,她是一定能胜任这样的工作的。
一个月,汶汶的进步让人欣喜,妈妈的教学技巧更是越来越成熟和完美。
真的感谢主,我可以利用家访学到很多高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09: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特殊情况,凯妈他们半夜11:30到青岛机...

特殊情况,凯妈他们半夜11:30到青岛机场,我担心他们搭上黑车,所以我去机场接他们。回来晚了,有些兴奋,睡不着,就把记录补充完整发上来了。这不,宝宝贝贝的记录没有发吗?
我真的很自觉的,再说老公盯上了这个帖子,我几点睡觉在他的掌控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0: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这个路盲简直是太给人添麻烦了,宝宝贝贝...

我这个路盲简直是太给人添麻烦了,宝宝贝贝就住在以琳后面,而我也去过他们家,可是往那一站的时候我还是迷路了。
贝贝的个训老师陈老师已经在他们家等我了。
宝宝贝贝在看着手提电脑,听歌呢。宝宝因为有些困开始闹,贝贝情绪倒非常好,姐姐把宝宝抱进房间放到床上就出来了,我们听见宝宝在里面哭。姐姐说宝宝就是这样的,你不能去哄,否则他没完。果真过了一会宝宝自己出来坐下和贝贝一起听歌了。
秋爸爸选了一些歌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喜欢听,也会唱,秋爸爸有时也停下就歌的内容做一些提问,贝贝比较进入状态,能抢着回答,而宝宝很游离,即使是让他回答,我觉得也是没有经过思考的。目前对这两个孩子来说,下意识地程序化地做事情是最大的问题,他们已经像个机器人了,很多东西都是他们熟悉的,不用他们思考,做就行了,但如果加大一点难度,他们又会马上感受压力,闹情绪。
其实听歌的时候孩子们的情况是可以把握住的,不知道秋爸爸为什么突然起来去拿了四个桔子,当然问了宝宝贝贝这是几个桔子,然后莫名其妙就让他们吃了起来。贝贝剥桔子很熟练,当然丢桔子皮也很熟练,随手往地上丢,这些小细节在平时的生活中都是要注意干预的。宝宝没有用手指去剥,而是直接用嘴咬,眼睛不看人,也觉不出他有多么想吃这个桔子。我帮他剥开一点点,他撕了一块桔子皮下来,然后就把露出了桔子瓣的部分塞进嘴里去咬了。皮当然也是乱扔的。
两个孩子的爆发力是可以和刘翔媲美的。听歌的时候贝贝突然站起来蹦,当姐姐要去控制他的时候他都试图来咬或者抓头发。这个现象也是在以琳上课的时候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陈老师描述成自然现象了。
我提醒秋爸爸要换项目了,因为歌已经听了三首,我们必须分分秒秒给两个孩子一些挑战。
秋爸爸带宝宝进了卧室去个训,贝贝被姐姐带到餐桌前个训,我去宝宝组,陈老师在贝贝组。
秋爸爸让宝宝搭积木,是以琳的方块积木,这个项目中看到宝宝是在动脑筋的,能看爸爸的积木造型去调整自己的造型,但是他不是依照一定的规律或者说先左后右等次序去搭积木,所以出错的几率就增大了,需要在以后的训练过程中教给孩子方法,让他知道该如何处理问题。搭好了以后,秋爸爸拿出两个乒乓球给宝宝玩,宝宝马上离开座位串到凉台上去了。这是不可以的,我们现在是桌面教学,并且才进行了几分钟,孩子必须要被我们控制在桌面前。我想我们可能首先要训练秋爸爸的训练技巧。
我到客厅去看了一下贝贝,贝贝被要求做点连线,可是他找一切的机会撕纸。后来姐姐把纸折了四折,写了一些数字让他把上下行相同的数字连在一起。贝贝其实是有能力连的,但是无论宝宝和贝贝在你要求他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他们都是马上动手,最后动脑的,所以贝贝不停出错。我接过来,把要连接的内容中间的距离缩小,加上了一些图形和简笔画,然后让他来连线。当贝贝拿起笔就要动手的时候,我握住了他的手,引导他去看,把四个不同图形都上下看了,然后才开始连,所以就很顺利完成了任务。当我夸张地表扬贝贝的时候,他很开心,我用手去摸他脖子,去亲他,他都很开心,当我停下的时候他主动拿过我的手去摸他的脖子。我们又连了几张,贝贝的表现都非常好,只是每次连完的时候如果你不马上控制住,他立马机械地拿笔在纸上乱画圈。这些行为都是要控制的,如果说白一些,这些机械式的刻板式的行为我们这些教导者都要清楚什么时候会出现,在出现之前就化解掉,必须拿出武林功夫来处理这些问题的,不要用语言去说你不能怎么样怎么样,这样的话反而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我又去看宝宝,我要求秋爸爸把积木的造型往空间发展。其实宝宝真的是能做的,如果能把细节把握得好一些,让宝宝做每一个动作前是先经过脑子,并且能从中发现乐趣,我相信宝宝会很快进步的。
秋爸爸在空档时间又给了乒乓球,结果宝宝又离开了座位,一个球滚进了床底下,导致宝宝躺地上哭。
我再过去看贝贝,我也是让姐姐给贝贝换项目,让贝贝认卡片。现在我们必须是要给两个孩子一点难度的,无论是上一次去还是这一次去,我都看到家里训练的内容对孩子们来说太容易了。太容易就会让他们失去动脑筋的机会,他们哥俩就有机会即使是在执行指令的时候我其实也可以自闭着的。所以我接过卡片来做,贝贝意识到变化,也觉察到难度了,所以他揪住了我的头发。我没有说什么,松开他的手,继续发指令,并给予适当的辅助,成功后马上给予鼓励,贝贝也稳定下来了。他真的是一个有潜力的孩子,能按功能等来操作。陈老师说贝贝只要不发脾气,就会很好学。问题是要不发脾气。
我又去看宝宝。我接过来做,我把造型改成立体的了。宝宝做了一些,但很快来袭击,连着三次成功推翻我的造型。我领教了宝宝的速度,我也知道贝贝也有这样的速度。现在观察下来,小哥俩都不想承受一点点压力,他们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让你们有一点点的接近的余地,可是这领地是我们必须突破的。
我想宝宝家需要汶汶家那样的大积木两套,这样仿搭的时候会比较容易操作,适当在某些方面降低一点难度,在某些方面又暗暗提升难度,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调节他们两个的情绪,现在首要的是要稳住他们的情绪,让他们能够配合,是真的的配合,不是机械化操作式的配合。
和秋爸爸聊了几句,我真的很难过。面对两个孩子,面对生活的压力,我真想和他抱头痛哭。秋爸爸很憔悴,满嘴唇都是口疮,让人心酸也让人心疼。
我们到小房间讨论了一些事情,我也是觉得很累很累,更是因为我觉得我再呆一会我可能会情绪失控哭。我简单地要求秋爸爸今天中午11:30到办公室找我,我、李老师、张老师、陈老师、霞老师我们一起碰个头,我会让两个个训老师一周5—6个小时轮流在饭后的时间段到他们家,协助姐姐和大姨对宝宝贝贝进行训练。我今天也会招募愿意挑战的新老师去他们家帮忙,张老师出差回来后也会跟进,我想先要在他们家建立一些结构化的环境,宝宝和贝贝需要结构化的环境来增加他们的安全感。
此时,我在恩主面前流泪祈祷,求主看顾他们一家。秋爸爸和秋妈妈一定要坚强,也要好好调整自己,我们一起来面对,宝宝贝贝是有希望的,真的,现在是要方法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22: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到今天中午才真正确定要去PH和XH的家,...

到今天中午才真正确定要去PH和XH的家,本来是约好去另外一个孩子家的,但我想尽量少走冤枉路,两个孩子的家最好是就近的,这样我可以节约一些时间。
敲门进去,两个孩子一人一间屋在学习。其实周六六A培训的时候我已经见过妈妈了,我能感觉到妈妈一定是进步了。当我笑说如果第二次家访的时候家长没有进步的话,我就停止家访的时候,她看着我大笑。
我先去看弟弟的训练,妈妈是负责弟弟的训练的。我进去的时候妈妈在教他读卡片:我看到了谁在干什么,这对一个三组的四岁不到的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可是xh很容易就完成了,只是发音不准确,语调也不正常,说话像唱歌,可是不妨碍我能听懂。孩子很多动,两个小脚不停地动着,也随时想离位起来,妈妈倒还是能控制住孩子。一个月不见,妈妈教起孩子来得心应手了很多,我也看到了她放在床上的听课笔记,记得很有条理,真的让我高兴。我那么不留情面的K了她,她没有一丝的怀怒,而是在短短的一个月里有了这么大的改变,真的让我很感动,多好的家长啊。
我到客厅看姑姑训练姐姐。姐姐是个能力很强的孩子,姑姑在让她看一本书,要找出两幅图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孩子的注意力真的很不错,能非常仔细地找出不同的地方,并且能概括,比如说出两块地毯的颜色不同;这幅图上有字母,这幅图上没有字母等。比较明显的不同她都能很顺利地找出,而且表达得也非常到位,更可爱的是手能随时指向两个不同的地方。
里面的XH有一些情绪,我觉得让他坐在那的时间有些长了,妈妈给了太多桌面的训练,其实应该有一些其他的训练交叉在一起,如果三步模仿,稍远一点的距离去执行指令等,让训练更活一些,孩子就可以更有一些兴趣一些。这时我看到妈妈拿出一本故事书给孩子讲,孩子竟然能回答一些问题,真的是功能很高的孩子。不过我不觉得孩子有兴趣,如果妈妈能讲得更有声有色一些,让孩子提起兴趣就会更好,我会跟进个训老师,让老师多教教妈妈如何进行一些课题的训练。
客厅里的姐姐开始了因果关系的训练。姑姑问姐姐阿姨在干什么?孩子回答成关水了。姑姑又问了阿姨为什么要洗澡,ph回答不上来。姑姑启发孩子身上臭了,有泥巴,这时PH回答是脏了需要洗澡。第二张图片姑姑提问阿姨为什么要在墙上钉钉子,PH答不上来的时候姑姑提醒是为了要挂一幅漂亮的画。在后来和姑姑的沟通中我提醒姑姑注意每一个课题的重点是什么,不要偏离重点,否则你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要教孩子什么了。比如这套因果关系的卡片,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因果关系上,所以不要让两张卡片的内容分裂了。第一张图片就应该提问:阿姨为什么放水?答因为阿姨要洗澡。第二张就提问阿姨为什么钉钉子?答阿姨要挂画。在孩子掌握了这些关系后,利用这套卡片来做扩展性的训练那是完全可以的,但我观察下来孩子没有掌握因果关系,所以就不应该扩展,更不能让语言太过复杂,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的。对像PH这样的孩子来说,理解一些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关系是建立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基础,也是人际关系中首要需要建立的能力。
再过来看XH,妈妈在教XH说小朋友爬上滑梯,小朋友滑滑梯这两张卡片,孩子掌握得不错的。然后妈妈开始拿出一个米老鼠,教孩子上下的概念,这对XH有一定的难度,他好像不理解这是干什么。我想这就需要铺垫了,不能一下子就要他掌握这样的概念,而且是带操作的。可以先有意识地看一些方位词的卡片,先输入一些信息给他。
看到XH有点闹,几次要离开座位上床。上次我在他们家的时候,孩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躺在床上,还盖着被子呢。妈妈说我说了她以后,她就没有再让孩子除了睡觉以外躺到床上去,而且我也看到家里的玩具和教具作了分类,训练的时候可以很容易找到。我让妈妈陪XH玩一下,让我欣喜的是XH很喜欢玩,玩的时候是可以看到他脸上那种在享受的表情的。当然他玩起玩具来是用很单调的玩法,也没有交流,同时也不得不指出妈妈也不会玩,不知道怎么样利用RDI的一些方法来陪孩子玩,在玩的过程中让孩子建立起社交的能力,体会人际关系的乐趣。我不能一下子要求这位妈妈有个飞跃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孩子的老师的,但只要肯学我相信妈妈也会进步。
没想到孩子的爸爸也特意飞过来了,他们夫妇算好我周六做了培训一定会在这几天去家访的。和爸爸也谈了一些,爸爸到现在都想不明白在他们的大家族中没有一个孩子有问题的,为什么他们家会出了两个。可惜我们是找不出答案的,也没有必要去找答案了。
到时间了,我必须离开,因为我真的需要回家收拾一下儿子的房间,几个小时以后他就可以回到我的身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23: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090408)今天第一个家访的孩子是二...

(090408)今天第一个家访的孩子是二组的,叫FSR,来以琳已经一年多了,父母都不在身边,本来是小姨带的,现在又换成一个姐姐带了。
小姐姐来接的我,他们住中海公寓。因为是老孩子了,我认识,但是了解得并不多。多次见面让我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自闭症的孩子,有很多行为问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除了小姐姐,家里还有外公外婆陪着。老人家总是要招待我,我好不容易说服他们我是来看孩子的,让我有机会看到孩子在家里的真实表现。
姐姐非常好,很有耐心,也很有教孩子的灵气。
他们进行的第一个项目是利用对对卡来复习一些语言课上学过的句型。第一个句型是孩子说我有什么,姐姐说我也有什么。然后第二遍的时候是姐姐说我有什么,孩子说我也有什么。孩子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他说得很顺利,虽然发音和语调都有一些问题。可是孩子眼睛只是瞟一眼,然后就是视线斜向右上方,我试着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我真的没有看到什么东西。接着姐姐利用这些卡片发出先拿什么再拿什么的指令,孩子能知道我要同时拿掉两张相同的卡片,做得非常好。我在想如果孩子的注意力能再好一些,他该是一个多么会学习的孩子呢。
孩子很多动,像北京宝宝一样,浑身上下装了弹簧,这样的多动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我想这多动是需要求助相关医生的,不是靠教育训练可以解决问题的。
姐姐真的很会教。这些卡片被分成两组,姐姐放一张的时候要说我放了一张什么,孩子要说我也放了一张什么。这样这个也字句就被泛化了,而且是和操作同时进行的。
在孩子开始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姐姐提议完成了我们就玩玩蜗牛的游戏,孩子好像很期待这个游戏,所以忍耐着完成了项目。
蜗牛的游戏是姐姐把FSR的手指一个个叠上去,孩子很开心。姐姐趁机拿出了一套动作卡。
看得出,这是孩子掌握的内容,他完全有能力说,但是注意力实在太差,加上不停多动。用东北话说看着闹心。外公忍不住问我:这孩子以后会好吗?
姐姐又拿出另外一套卡片让孩子来练习用把字句说话,那套卡片其实是排序卡,姐姐能够这样灵活应用真的是非常好。孩子的视线一直往上瞟,姐姐也把卡片抬高,并且变换角度。在沟通的时候我提议也要把卡片往桌子的不同位置放一放,让孩子的视线可以往桌面上看。
这时孩子叫:下课。
姐姐拒绝下课,因为卡片没有说完。孩子说我要小便,姐姐让他忍一会。不过姐姐还是很技巧地问你能忍住吗?在孩子说不忍的时候允许他上厕所。姐姐要他独立去,外婆可是忍不住起来帮忙了,我阻止了。孩子其实是逃避,因为他进厕所后不急于小便,而是想玩。在整个过程中,外婆几次想包办一些事情,我都阻止了。当后来外婆问我我们两个老的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的时候,我说要配合禁食,还有就是你们要给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机会,这还不够,还要创造机会让他参与家务劳动。
离开了桌面孩子就不想回来了,非要坐到外公身上去,明明是坐在外公身上,但你问他你在和谁玩的时候,他还是顺口说和姥姥玩。
姐姐陪孩子去看了养着的小鱼,孩子虽然过去,但是没有兴趣,完全是敷衍的。整个晚上看下来,找不出孩子的兴趣点,都是被我们这些大人逼着干的。他完全是无所谓的态度。
接下来的内容是关于数学的。姐姐先要求孩子从2数到7。孩子真是能从2开始数的,不过数到7的时候刹不住车了。我建议姐姐给孩子一个提示,上面写着2---7,或者4---11,你不需要用语言提示,只是让他看提示去执行,这样的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
然后姐姐用雪花片教孩子1和许多的概念,我知道孩子的个训老师是代福梅老师,这是一个被白崎老师赞为有特教天分的老师,所以我能从姐姐的手法上找到代老师的影子。即使是教1和许多的概念,也用了多种方法,并加进了RDI的理念,这真是一个优秀的姐姐。后来又教多和少,通过两种不同颜色的雪花片的排列让孩子说出谁没有朋友,没有朋友的就是多出来的,这个时候明显觉得孩子的注意力比刚才要好很多。
我让姐姐停下来,我们需要交流。以我的观察,为什么后来的注意力能好很多呢,这时因为你给了孩子操作的机会,让他一边操作一边来回答问题,这样你用操作控制了他手部的动作,让他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起来。这几天的家访尤其是今天和秋爸爸之间的交流,还有其他几个孩子我都提出要让孩子参与操作,这种方法对多动的孩子是绝对有好处的,而且也利于他动脑筋,利于他有兴趣。
我让姐姐拿出他们家的教具给我看,我用一些教具做了演示。我希望姐姐加一些记忆和操作有关的训练,当然这个训练用搭积木的形式进行是非常好的。我希望孩子妈妈给孩子买一套像汶汶家里那样的颜色形状不同,块又比较大,好拿,容易搭起来的积木来进行这项训练。我也让姐姐可以利用手上的现有的雪花片积木来进行记忆训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有效的记忆能力,还可以提高他的注意力维持的时间和观察力。我怕姐姐不明白,做了比较详细的示范,我相信姐姐明白了。
我观察到孩子说话的时候,嘴张得不够大,以至于这声音好像就闷在喉咙底部,所以我也要求姐姐陪孩子念抑扬顿挫的儿歌,让他大声念,慢慢地做到有表情地念。同样可以就这些儿歌来做些简单的提问。我也希望做一些看图说话的训练,可惜他家里的图书都不太合适。我真的需要收集一些简单的看图说话的图片了,送去印刷,让孩子们可以练习。
对这个孩子,我想家长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定位一定要根据孩子真实的情况。有些话说出来确实会让家长很难过,但如果我什么都不说我觉得是偏离了我家访的方向的。在老人多次问我孩子长大会怎么样的时候,我回避了,我想不要让老人有太大的压力。可是父母是了解孩子的情况的,我们必须正确去对待。我想目前首先要通过医学手段来缓解孩子的多动问题,再就是我们的训练目标在目前是要定让孩子能够自理。
我建议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家务,提醒孩子做他能做的事情,并成为习惯。
希望孩子的爸爸妈妈看到我写下的家访记录时,不要伤心,而是更加有方向地去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9-4-10 21: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感谢SR妈妈的回应,我也很遗憾你们夫妇不...

感谢SR妈妈的回应,我也很遗憾你们夫妇不在,不过外公外婆,还有姐姐都非常好。
昨天还和姐姐谈过家里要有一些结构化的环境,比如早上起床一连串需要做的事情,在一张纸上让孩子很清楚该做什么。
结构化方面的布置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让姐姐向有关老师求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3: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按照组长提供的名单,我今天去了四组的lH...

按照组长提供的名单,我今天去了四组的lHN家。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英俊的男孩子,太可爱了,爸爸在这里带。做爸爸的能把孩子收拾得这么干净实在是不易啊。
因为我不知道他们住的地方,所以父子俩到以琳来接我。到楼下的时候,孩子不肯上楼,他还想玩。爸爸扔下他,我等了他一会,也就乖乖上去了,但又改成要爸爸抱,爸爸拒绝了,扔下他又走了,他也就没有办法自己上楼了。到了家门口,他不肯进去,我们都进去了,他把门关上了。我过一会把门打开的时候他就跟进来了。
孩子的语言能力很好,更重要的是会察言观色。他虽然一直在闹,(这几天牙疼)但不是情绪问题的那种,是拗的那种,是想和大人角力的那种。
父子俩都没有吃饭,但我过去了,只好委屈他们一下,我让爸爸展开一些项目给我看。孩子看到他爹从书包里掏东西准备上课的时候,就叽歪开了,哼唧了半天也没有让他就范把艺术课带回来的作业做完。爸爸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手机的广告纸,告诉我小子很喜欢这些的,但是这时候也不起作用了。我拿出了我的手机,问他是什么牌子的,他不吭声,但是用手指指向广告纸上的同牌子手机,这配对的功夫真是炉火纯青了。
让他玩了一会手机,爸爸说数到5下就还给方老师,他倒是很配合的。
开始给小老鼠涂色,当让他画眼睛的时候父子俩僵持起来,孩子就是不肯用黑色水笔来画,要用绿色的,爸爸坚持着。还好,很快给台阶,让孩子自己再重新选择一个颜色,孩子选择了分红色。没画几笔,不干了。这孩子和其他孩子不同,他绝对不会和你大闹的,他就是哼唧,就是不干,还拿眼角瞟人。我看再僵持下去也没有用的,我就说爸爸去做饭吧,我来陪孩子。
爸爸一进厨房,这孩子就老实了,乖乖拿出笔来给小老鼠上色,用笔的力度什么都还不错。问他什么也都回答,我看了一下他爸爸放在旁边的纸上有一些比较难的反义词,他爸爸说他都掌握了。我问孩子爸爸觉得孩子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他说是不和其他孩子玩,学东西倒是非常快的,一教就会。
感觉爸爸还没有入门,其实这个孩子目前最需要的是让他体会人际关系的趣味性,这就要在亲子游戏上下工夫才好,可是爸爸和孩子还玩不起来。
我不觉得这个孩子是自闭症,卡谱系都有点勉强,更像是发育迟缓的孩子,如果教养得当,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孩子。
我可能需要走访这个组别了,我知道这个组别里有几个孩子非常有潜力的,家长间应该多互动才好。首先是两个程度相当的孩子结队,设计一些游戏,在家长的帮助下来玩,慢慢再扩展开。平时只要有机会,家里就要以游戏为主。这个周末的培训有些内容是设计游戏的,看来我要着重讲了。
我快要走的时候,另一个合住的孩子回来了,是个小女孩,情绪非常好,但发音及其他能力要差一些。
说实话在家访的时候更多体会的是家长的不易,真的,出门在外,对孩子的未来无法把握,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00: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GX是一个有小姨和姑姑陪着上学的孩子,他...

GX是一个有小姨和姑姑陪着上学的孩子,他妈妈在老家照顾他要考大学的姐姐。
来以琳前,孩子已经在北京的一家机构进行了比较长时间的训练。走进他们租住的小房间里,布置得井井有条,可以看到孩子自己画的画,还看到了孩子做的数学练习,有些惊讶,不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训练。
小姨准备了一些卡片在教孩子分类。一开始的时候拿出的都是同一类的卡片,比如生活用品类的。这样的方法很难让我来辨别孩子到底掌握了没有,因为他可以一直说下去,反正我观察到换一个类别的时候是需要提醒的。不过在最后的回合中,小姨把卡片全都混合了,让孩子自己去分类,我发现孩子很容易正确分完,说明他是知道这些卡片的类别的,但再度让他说的时候还是需要提醒,又是一个表达性语言弱于接受性语言的孩子。
第二个项目是让孩子读谁在干什么的卡片。我想如果小姨把这些卡片放在桌子上让他指妈妈洗碗是哪张?或者拍拍小朋友洗脸GX保证没有问题的,但让他看着卡片没有提示地说就有困难了,语言表达是他的弱项。我想这个项目应该是一下子放三张卡片的桌子上,每一张给孩子读一遍,然后拿起其中一张让孩子凭着短期的记忆迅速复读出来来提高他的表达能力。长久的训练我相信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能力的。
接着是闪卡。小姨拿出写了数字的一些卡片,让孩子看一眼就倒扣下了,让孩子说出他看到了什么。其实说这个项目是闪卡有些牵强,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凭记忆叙述看到的内容。因为都是一些数字,我发现孩子完成得很好,记住这些数字毕竟比较简单。一下子看三个数字也能说出来,孩子的注意力是不错的。
小姨真的很会教。完成了上述任务后和孩子玩了一下游戏,是RDI的内容的,做得非常好,看得出孩子非常期待非常享受,如果能让孩子保持这样的学习状态就好了。
接着小姨又拿出一套形状积木,让孩子听小姨发出的指令去取出积木,这个项目可以看出孩子已经完全掌握了形状和颜色。因为是要听,然后执行指令,孩子很容易分心,所以这方面的训练要继续。
接着就让孩子做算术题了,是10以内的加减法。
孩子是用掰指头的方法来计算的,不能说他不会算,但起码这方法不够好,如果超过10就受限制了。算到一半的时候,孩子发脾气了,哭了起来,用肘关节碰桌面。小姨很能控制局面,很快就安抚好孩子了。事后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也知道他们越过多少、数字合成与分解的概念直接教加法了,我希望小姨能给孩子补一些其他的概念,让他的基础更牢固一些。还有我表达了教这个不是太好的看法,我希望所教的东西是能帮助孩子建立思考习惯的课题,而且是多一些互动的课题。如果一定要切到加减法去,也尽量用看图列式子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学习经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看了一下家里已经有的教具,用一套对对碰的卡片示范让小姨学习教孩子一些句型,更重要的是随时在生活中让孩子泛化这些句型。
我看到了一套小姨自己制作的卡片,是关于反义词的,因为只要用词语来表示就可以了,GX很容易就完成项目。我用铅笔盒里的两根蜡笔来提问他,他也能泛化说这根是长的,这根是短的。然后我拿过一叠卡片分成两堆,他过来说这是厚的,这是薄的,说明他真的是掌握了,整个过程我没有给一点的提示的。不过他不耐烦了,我想他还不习惯这样的方式,他习惯的是完全坐在桌子前,用卡片来教他,但他需要去适应。
在我和小姨姑姑谈话的时候,GX自由了,他把水彩笔在桌子上排成一行,乐此不疲,自闭并快乐着。所以接下来要教会孩子如何打发自由时光,教会他玩一些玩具,让他在玩中享受乐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小姨又拿出三张排序的卡片,基本上没有问题,我建议小姨一定要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
整个时间段一直在进行各种项目,我无法观察到有关孩子的自理和社交的能力,希望还有机会。
我会和个训老师再谈一谈,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去看GX上大课的状况。
这个孩子属于表面上看上去不是很好,但接触下来发现他其实是学了很多东西的,不过我不是很乐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0: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楼上: 家访的名单需要各组组...

楼上:
     家访的名单需要各组组长平衡组里的情况来确定。
     说实话到你家里家访的意义可能不大,你先改变自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23: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粲爸要以毒攻毒,用孩子的这个嗜好来扩展他...

粲爸要以毒攻毒,用孩子的这个嗜好来扩展他的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23: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临时约汶汶妈妈,我说你能否和GLT两家一...

临时约汶汶妈妈,我说你能否和GLT两家一起,让两个孩子一起玩,你们在旁边引导,让我看看情况如何。
这样做其实是为了我周六的讲课。因为周六的培训和过往不同,是特别针对家长的,也就是说灌输的都是家居训练,在日程生活中随时随地的训练。汶妈说她想再叫上一个孩子,一起到GLT家,他家相对宽敞一些。
晚饭后赶到了G家,孩子们和三个妈妈加一个姐姐都在了。
进去的时候看到汶汶动作飞快地拿着一个蓝色的护腕,后来才知道是玩具里面用来量血压的绑带,倒是和我打了招呼的,MYZ也和我打了招呼。三个都是一组的孩子,M是最高组别的孩子,前两天石头去上语言课的时候我见过这个孩子,不过GLT妈妈已经正式要求降组,有这样的勇气是难得的,确实要正确认识孩子的程度。
三个孩子各玩各的。GLT一再要求妈妈给拿圈圈玩,被拒绝了。MYZ坐在那旁若无人地看书,他妈妈一再要求他给大家讲讲故事,但是他不干。汶汶不经过她妈妈的同意就给她妈妈量起了血压,并开始消毒打针,程序化地做着,倒是汶汶妈妈表情夸张地引导着孩子。但不够到位,没有提醒汶汶提问病人一些事情,我倒是觉得可以拍下打针的录像,里面有各种提问和交流的,让汶汶看,并且观察她能否参照。如果不行就给予辅助。
我看到MYZ把脚放进了一个碗里面,我提醒他妈妈。M妈妈问孩子能否把脚放进碗里,小子根本懒得理会。我看到M妈妈一直在旁边给他讲道理,很长时间的讲道理,我不觉得孩子给了什么正确反应,但M妈妈给海苔奖励了,说是你刚才听妈妈讲道理的奖励。其实在孩子对你的道理不感兴趣的情况下,是不用讲那么多的,用简单的语言让他知道这就是错了,是不可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否则会助长孩子讨价还价为错误找理由的本事。
期间我注意到MYZ不小心碰到了汶汶,而汶汶在没有用语言表示任何不满的情况下伸手抓了过去,MYZ把头埋到了桌子上。这个时候汶妈的处理是败笔,我以为她会很严厉地抓住孩子的手问她做了什么事情,并且告诉她这是不可以的。然后才诱导她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告诉她应该怎么做。汶妈不急不慢地说:你怎么啦?MYZ碰痛你了是吗?这真的是要引起注意的,汶汶有攻击行为,在事情发生的现场予以教导是很重要的。出力行为问题尤其是暴力行为的时候,首先要说的是不,然后才问原因,接着告诉该怎么做。如果可能要马上演练一下帮助孩子来加深印象。
三个孩子玩不到一块。汶汶飞速跳上了沙发,GLT还在纠缠玩小圈圈,MYZ按自己的习惯看书。当我看到汶汶冲进厕所的时候我跟了过去,她在洗手,然后要出来。我挡住了门,她说:我要出来。我继续挡她,她还是说我要出来并开始推我。在我的引导下汶汶说了方老师让开,我要出去。
汶妈要求孩子们念儿歌,汶汶很开心,看得出她很愿意当小老师呢。
三个孩子三个妈妈都坐下了,MYZ出现了情绪问题,只好回去看书了。汶汶像模像样地当起了小老师,领读儿歌。后来GLT上场,也不错,情绪都非常好。这时要求MYZ回来当老师,并随了他的心愿是领着大家唱起了儿歌。
儿歌节目结束了,三个孩子又互相玩起了独立。汶汶旁若无人冲进了卧室,躺倒了床上,被我冲进去揪了下来并告诉她没有经过同意是不可以进入关着门的房间的,更不可以躺到床上去。小姑娘很虚心,认错了,和我一起出了房间。后来我观察到有好几次她想再次进入房间的时候,都在门口刹住了车。这是非常好的行为,说明汶汶可以开始自发控制自己的行为了。
MYZ继续看书,其他他的语言很好,理解力也非常好,但他的情绪问题会障碍他的发展。看上去挺温顺老实的一个孩子,其实脾气很大,但因为他身体的缘故,妈妈又不敢过分严厉要求他。
我和GLT玩,我要求他背诵青蛙的儿歌给我听,小子不用想就说不要背,要玩小圈圈。我瞪了他一眼,不接腔,开始了第一句,他没有办法只好接着背诵。又提问了几个问题基本上能回答,包括青蛙会游泳吗。但当问到还有什么动物会游泳的时候,他乱说一气了。
说实话今晚看到的景象让我有些泄气。社会性这根本性的问题实在太难解决了。我想三个孩子一起是肯定不行了,反而会因为无法控制局面而浪费了时间。最多只能两个孩子,要从平行游戏开始过渡到联合游戏,然后再过渡到协作性游戏、组织性游戏上去。
在我要离开的时候,汶妈可怜巴巴地对我说:你看人多的时候汶汶和宝宝贝贝有区别吗?当然有区别,汶汶有一个愿意学习愿意为孩子付出所有的妈妈,她可以在任何时候引导孩子,而宝宝贝贝在放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00: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今晚趁石头跟别人出去晚餐的机会准备跑三家...

今晚趁石头跟别人出去晚餐的机会准备跑三家。
到了二组一个孩子MZY的家。孩子来以琳已经有1年的时间了。
进去的时候看到小姐姐在给孩子做口腔按摩。孩子口腔的肌张力明显有些差,5岁的孩子了还流口水,牙的发育也很差,说话有些含糊不清,但表达意愿还是很强的。
妈妈给孩子上起了个训。拿出一些卡片,发指令:看到动物类的数数,看到水果类的说嗯。说实话我觉得这样的指令要让孩子掌握太多的东西,而且太容易被干扰了。开始了,一开始孩子很不错,看到动物的数数,看到水果说嗯。但做到后来孩子看到水果的时候接着刚才动物的数量往下数了,虽然很快他就纠错,但再次看到动物的时候,他按加上了水果的数字接着数了。我提醒妈妈这样做太难了,降低一下,可以是看到水果一种表示方法,看到动物另一种表示方法,但妈妈坚持要这样做。又试了3遍,我真觉得这孩子的耐性还可以,倒是妈妈没有耐心,嗓门越来越高了。
接着妈妈拿出5块方块积木,红蓝绿各一块,黄色两块。发指令:我们搭高楼吧,黄色的第一层,红色的第二,绿色的第三,蓝色的第四,黄色的第五。当然不是一口气发完这样的指令,而是说一个就让孩子做一个。孩子很配合,完成后在妈妈要求他回答红色的在第几层时,也能完成。看得出孩子是掌握了序数的概念的。不过有几次孩子用手指去指着数的时候碰倒了房子,被妈妈批评了。但后来通过孩子画画我观察到这是一个不会正确用力的孩子。
接着妈妈把积木横排在桌子上,然后发出类似这样的指令:让红色的变成第一个,变成第五个,变成第三个。姐姐在旁边提醒说太难了,你只要发放到最前面和最后面,但妈妈坚持老师正在教序数,她需要在家里复习这些,帮助孩子巩固。但这样做真的太难了,因为这里有个变化的问题,不是停止在那让孩子观察位置的。我觉得妈妈要在分解目标上下功夫,要明白每一个课题不要有太大的跨越性。
妈妈一再提起孩子很多动,因为行为不规范所以不能升组。我能理解家长希望孩子升组的心情,但是在升组这件事情上真的要有正确的态度的,否则大家都累。这两天每天都有人找我要求我打招呼升组,我也发现了给组长送购物卡的事情,这让我痛心。以琳是需要大家来维护的,真的,我希望大家能配合。
接着妈妈又排了一些动物卡在桌子上,让孩子说每个动物的位置。孩子会点数,只是他数的时候不能伸出食指,而是五个手指都伸出来。我们一再强调指认,那就一定要是指和认结合的。
孩子开始坐不住了,可以理解,每个小孩注意力维持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时妈妈一直用好多鱼引诱着孩子,但遗憾的是在孩子完成了项目后好多鱼也没有进嘴。
草莓上来了,依照妈妈的指令孩子给大家都送上了草莓后自己才开始吃,但妈妈还是抱怨孩子不能等待,说很难训练。其实送草莓对孩子自己想吃草莓来说已经是等待了,我觉得孩子是可以等待的。
妈妈提起在大课的时候孩子突然离座,甚至跑了出去,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一直都没有升组。
吃了草莓,让孩子涂色。来以琳一年的孩子,涂色是这样的水平?我明天需要落实艺术课和精细课的老师有没有指导孩子如何涂色,如果指导了,这个责任是要家长负责的。其实我指导,艺术组和精细组是经常展开培训的,这个妈妈被我K定了。
我示意妈妈把着孩子来涂色,还是乱来,妈妈说这个孩子没有耐心,一会就烦了。我接了过来,语言和动作我都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我带着孩子一笔一笔来涂色。我能感受到孩子的速度很快,没有边界感,更是想乱涂。我说慢慢涂慢慢涂,这边我控制着他的手,而每一笔成功的时候我都表扬他认真。孩子很快安心安静下来,非常认真,我本来想涂一半就停下的,但他要求继续涂。再一次K妈妈,对一个好动的孩子做精细是非常重要的,去看看哪个书法家不是慢条斯理的?
姐姐带孩子做运动,孩子一会就起来跑了。这个孩子的发育不是很平衡,他的智力不低,但控制力太差。到现在游戏恐怕还是要停留在紧密接触上,还不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一有距离就会让孩子开溜。要么就是要有人在孩子身后辅助。
妈妈一再说对孩子的期望不高,但我知道她其实期望很高,但我不觉得妈妈够努力了。不过让我高兴的是妈妈谈到最近她自己有很大的改变,这是非常好的。只有妈妈改变了,愿意付出爱,更是要有能力付出爱,孩子才会进步。
我会继续跟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00: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过了一个月,再次来到XYL的家,GLT妈...

过了一个月,再次来到XYL的家,GLT妈妈跟着我,带着小本本,比高考时都用功。
那一面墙深深吸引了G妈妈,我想她感触一定很深吧,不过G妈妈这一个月进步很大。
X奶奶出了一些数学题让孩子做。是同一个类型的题:3的前面是______?这样的题对孩子没有任何困难,难的事碰上:______的前面是8?这样的题,孩子绕进去了,就开始猜。好在奶奶是教授级的,实在是让人佩服。老人家竟然准备了一块图画板,就是那种写了后滑动下面的一个钮就擦干净的那种画板。当孩子有困难,即使看着已经写好的1、2、3、4、5、6、7、8、9、10也有困难的时候,奶奶就用画板画出:8 _____?这样对孩子就很容易了。奶奶说这已经练了几天了,孩子还是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我说问题出在语言理解上,其实孩子没有完全理解这句话,加上题型一变化,他不能让自己的思维跟着马上切换。我建议让孩子自己来画图提醒自己,这样他就会去思考了,通过动手来帮助思考。
奶奶和孩子复习个训课的内容。因为XYL原本不是一个注意力很集中的孩子,尤其听的注意力,我翻看了个训记录本,看得出个训老师做了大量的训练,而现在孩子所处的水平很高,反正高于我,因为我都糊涂了。大致是这样的题:爸爸有飞机、鸡蛋、积木、苹果,给几秒钟时间让孩子记住,然后说妈妈有鸡蛋、汽车、苹果、铅笔,然后让孩子回答有哪几样东西是爸爸妈妈都有的。还有是通过听来回答有共同特性的物品。比如足球、西瓜、香蕉、皮球,就要孩子回到足球、西瓜、皮球都是圆的,这样的题有很多概念性的东西在里面,又需要快速地反应,真是不简单。
孩子溜号了,奶奶大声喊1、2、3小子才从厨房跑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包麦片要吃,奶奶要求完成今晚的所有项目后才可以吃。接着做比大小的数学题,很顺利,也确实需要为9月去上学做一些提前的准备了。
孩子说渴了,奶奶赶紧起身去给孙子倒水,被我拦下,这是应该让孩子自己来完成的。孩子找不到杯子,奶奶提醒爷爷拿出杯子来的时候,小子抱怨:你总是这样。意思是爷爷总是没有把杯子放在他眼前,真是小皇帝啊。希望奶奶在这方面要引起注意,除了培养他自理的能力外,也借着这项训练让孩子有敬老的情感。
我看到个训笔记里有传话的训练。我就跑到沙发上,喊过小子来告诉他:你和奶奶说,方老师说石头各个星期天就要回去了。小子跑到奶奶跟前,还要耳根呢,你我他转换得非常好。我随手拿起一个小飞机说:去问问奶奶,这个小飞机送给GLT可以吗?小子过去了,竟然可以转换成:奶奶,方老师问这个小飞机送给GLT玩可以吗?再叫他回来:去问问爷爷,为什么别人都是爸爸妈妈陪着上学,而我是奶奶陪呀?小子跑到爷爷跟前,可惜爷爷没有领会我们的意思,还要奶奶用家乡话现场指导。而在这个句子上孩子有了困难,我想他没有掌握关联词的用法,而且对为什么的句子有些困难。爷爷告诉他爸爸妈妈要上班,所以奶奶来陪,但小子回来是告诉我爸爸妈妈要回家,奶奶不回家,没有完全理解。
小子一再要求奶奶和他一起跳舞,原来昨天晚上奶奶带着孙子乱舞了半小时,小子迷上了,还要奶奶转圈呢,我真是担心那把老骨头。
我让孩子教我做操,很难学。改成我教他,他很起劲,两种操不是一个水平的,我的已经过时了。
向奶奶建议多带孩子出去玩,最好有玩伴,奶奶说不缺,这周围有很多小朋友,XYL已经有有朋友了,玩得很开心。
表面上看XYL各方面都不错,但我知道带有社交情节的理解对他是困难的。虽然今晚的家访没有涉及到这一内容,可那天我去看语言课的时候,10个孩子,只有一个让我相对满意。那么简单的一个故事,老师已经反复讲过多次,也做了多次的提问,但是轮到角色扮演的时候还是出问题。首先是代词出问题,第二是不会问:谁啊?老师提醒了就变成自己答了,还是角色的混乱,第三是那些简单的台词加上表演的时候,背的优势就不能显示了,随机应变的弱项就全部显现,更谈不上临场发挥了。我想一组的每个家长都要努力,老师讲完后要先到家里去练,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反反复复练,然后才可以到小组里练。
说实话,不仅是对xyl,包括对其他孩子我都忧心,我觉得家长的干预和引导还是有待提高。但我真的钦佩X奶奶,太不容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00: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下午想独自带带GHP的,但收到他妈妈短信...

下午想独自带带GHP的,但收到他妈妈短信说你太累了,石头在,你们母子好好相聚吧,我们晚上见。
晚上见了GHP,他很开心。我正在一个商店里,他冲进来,看到了石头,那兴奋劲。一个月不见,这孩子又长高了。
他妈妈悄悄告诉我,他不想见我。“妈妈,我不想见方阿姨,她总是让我动脑子。”也太经典的话了吧,可以进杰尼斯记录了。
我逗着这孩子玩,谈得高兴的时候邀请他和我做游戏,他很警觉,说我们去看水车吧。石头告诉我,那只是一个模型,没有水,已经看了好几遍了,没有必要再去看了。
我拍着小子的马屁,他终于答应和我做游戏。我变着戏法,让他来看我手上出了什么数字,三个后让他复述出来,他是可以做到的。兴高采烈做了一会,他告诉我:“太累了。”逃走看水车去了。
等他回来,我们又玩了一会。这会我是让他闭上眼睛,我随手拿一些东西往他手里让他感受一下,然后说出他摸到了什么。小子很精,作弊呢。我把他背过去,让他从后面摸,才两三个回合,他就说:“太累了。”怎么成了偷懒大王了,咋办呢?
G妈妈说现在一个最大的问题时,和小朋友玩的时候如果碰到一点挫折,他就咒诅小朋友,一般都是要人家死的,让妈妈很惊恐。果然回去的路上,他开始说要把石头哥哥放进后备箱,让他死掉。我说我会很伤心,然后你妈妈说那么我把GHP送给你当儿子吧,你可以带他走。他马上告饶说是凯玩笑的。但还没有转身马上就说。
回来的路上我问石头有什么看法,石头说感觉比以琳的其他孩子要好,尤其语言能力,但是明显感受到他有些叨叨,总是说那几件事,说明兴趣不广泛,还有就是刻板,那水车有什么好多看的。
看来我要跟踪GHP还是有阻力的。周三很想去他幼儿园看看的,因为那个幼儿园已经有好几个我们的孩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09-4-19 09: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恒爸不光是要给恒妈压力的,也要给我压力,...

恒爸不光是要给恒妈压力的,也要给我压力,我不知道是不是律师就要这样咄咄逼人的。
说实话,我对恒爸没有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1 09: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