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璞儿爸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璞妈、璞爸和小璞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8-11-23 21: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刚刚贴上就看到方老师留言,激动ing,-...

刚刚贴上就看到方老师留言,激动ing,--更有动力了,向着石头哥哥的目标努力迈进,呵呵

小璞大约1月份就排到去以琳上课了,有更多机会和方老师、张春华老师近距离接触了,期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8-12-13 11: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刚上泉泉妈妈的地里去溜了一圈,真的发现了...

刚上泉泉妈妈的地里去溜了一圈,真的发现了惊喜。赶紧把这个网站链接到自己的地里,
http://tw.myblog.yahoo.com/hlin721/article?mid=638&prev=664&next=620&l=f&fid=13
有关RDI的部分看了以后,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光看RDI的书,总觉着有点儿不知道如何下手,照搬游戏,又没什么效果。还是没摸着基本核心和主旨。心情不错。

最近工作天天加班,快一周基本下班回来后小璞都要睡着了,真觉着对不起他。盼着这种日子快快结束,只有看到小璞的笑脸才能解脱一天工作的烦躁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9-1-6 00: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学找不同类 小璞这两天发烧在家...

学找不同类
    小璞这两天发烧在家休息,虽然身体不爽,但是状态不错。
    璞妈给小璞看以琳的找不同类卡片,虽然不是刚开始学,但是小璞答的流畅异常,还是让璞妈相当兴奋。尤其是其中相当部分,明显是他自己理解后归纳出来的,就跟让人欣喜了。
    小璞:“鹅不是一类的。”
    璞妈:“为什么?”
    小璞:“这(另外)三个都是好吃的。”
    偶尔,小璞自己说错了后,璞妈一问为什么,小璞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更改。想起甄老师和李忠忱老师讲座时,说道逻辑分类能力的重要性,应该初见端倪了吧,这种感觉真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9-1-11 23: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不知道奶奶告诉璞妈,小璞会说不知...

不知道

奶奶告诉璞妈,小璞会说不知道了,璞妈一试,果然如此。
璞妈:“妈妈叫什么?”
小璞:“xx”
璞妈:“爸爸呢?”
小璞:“xx”
璞妈:“奶奶叫什么?”
小璞:“我也不知道。”
璞妈:“姑姑呢?”
小璞:“知道!x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9-1-11 23: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逻辑关系快到中午时,小璞饿了,到...

逻辑关系

快到中午时,小璞饿了,到处踅摸吃的。
璞妈:“我这儿有牛肉干。你吃吗?”
小璞:“我不吃。”
璞妈很诧异:“为什么不吃呀?”
小璞:“牛肉干呲牙”(容易塞牙缝)
除了没说因为两个字,略有遗憾,但因果关系还是很清楚的。

小璞站在桌子边看书,忽然开始跑到椅子后面,使劲把椅子扭着往前推,
璞妈:“你推椅子干吗呢?”
小璞瞪着大眼睛,看着璞妈:“坐椅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9-1-20 17: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学会挑眼了 小璞看着璞妈,...

学会挑眼了

    小璞看着璞妈,说:“妈妈把眼镜摘下来。”
    璞妈问:“为什么呀?”
    小璞:“戴眼镜不好看。”
    看来璞妈以后的穿衣打扮得先征求一下儿子的意见了,呵呵。

看人下菜碟
    小璞和璞妈最亲,每次家里人问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谁最好时,雷打不动的总是璞妈。
    但是其他人的排序原来也很固定,最近则会经常视情况由小璞动态调整一下。
    奶奶昨天问小璞:“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小璞:“妈妈好。”
    奶奶:“奶奶好,还是爷爷好?”
    小璞:“爷爷好。”
    奶奶故意把语气变得严厉地又问一遍:“嗯?小璞,到底是奶奶好,还是爷爷好?”
    小璞顿了一下:“奶奶好。”
    奶奶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9-1-20 17: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小璞过生日 1月17号,小...

小璞过生日

    1月17号,小璞过了三岁生日。
    为了让他对“生日”和“一段时期”、“越来越近”等概念留下深刻印象,按照那天听甄老师讲座时的锦囊妙计,璞妈提前一周就已经开始给小璞做生日倒计时了。
    璞妈先在白板上标上了一周的日期和星期几,最后一天标上1月17日,并画上一个蛋糕。然后就每天晚上让小璞在刚刚要过去的这一天的日历栏里贴上一张小贴画,再数一数,还有几天到生日,强烈树立他对生日越来越近的意识。
    为了增加对生日的期盼感,提前一周,璞妈就带小璞到商场里看好了生日礼物,告诉他到生日那天就可以去买生日礼物。并且许诺他那天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去公园玩儿小冰车,订生日蛋糕。
    所以,在过生日那天,订蛋糕、玩儿小冰车,接受小朋友送的生日礼物、买生日礼物、玩淘气堡、戴生日帽、唱生日歌、吹蜡烛、吃蛋糕就构成了小璞生日那天的美好回忆。小璞拍着小手唱生日歌时上佳表现也让璞爸璞妈对未来怀着更大的期许。
    唯一不良的副产品就是,吃了奶油蛋糕后的两天,小璞明显情绪问题有增加。因为之前在检查发现小璞对奶类食品不耐受后,璞爸璞妈就给小璞禁食了牛奶。所以头号怀疑对象就设为了蛋糕。可怜的小璞,那么大的蛋糕,小璞也只是在生日那天吃了一点儿后,就再没机会碰了。
    这两天,小璞还时不时念叨着:“已经过了生日了。”看来还是颇留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9-1-25 15: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今天是年三十,过了年,全家人就要到期待已...

今天是年三十,过了年,全家人就要到期待已久的以琳去了,盼望着在那儿能有更大的收获。

又上了一个小台阶的逻辑能力
早上,璞妈对小璞说:“小璞,我要去洗个澡。”
由于小璞最近粘妈妈的厉害,属于一刻不能离的那种,所以璞妈又补充了一句:“妈妈身上好脏啊,必须要去洗澡了。”
果不其然,小璞很不高兴,说:“妈妈别去洗澡,妈妈陪我玩儿。”
璞妈正待解释,小璞又来了一句:“妈妈身上不脏。”
璞妈听了大乐,会找理由了,而且有一定的逻辑性,当即答应他陪他玩儿,中午他睡午觉时再洗不迟。

有点儿害羞的意思了
午饭时,小璞将手伸到了姑姑的碗下,差点儿把姑姑的碗打翻。
小璞立刻说:“给姑姑捣乱了。”
然后,冲着姑姑来了一个略带害羞的微笑,笑得非常微妙。
璞妈说:“小璞给姑姑捣乱,害羞了是不是?”
小璞说:“不好意思,难为情。”(这是璞妈教的一串与不好意思关联的词语,用上了)
璞爸璞妈惊喜地对视。儿子,这是送给我们最好的新年礼物啊,害羞,应该是中级情绪的一种了吧。在情绪发展上,儿子,你又上了一级台阶了。因为这以上的各种微妙情绪,都只能靠你自己体验才能感受到,而无法靠爸爸妈妈生拉硬抗得来的呀。
而后,小璞往璞妈的碗下伸了一下手,又很快缩了回去,自己还嘀咕着:“别给妈妈捣乱了。”
:-)

儿子,爸爸妈妈新年最大的心愿就是祝福你越来越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9-2-9 22: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元元妈妈,明后天就找你们玩儿去啊...

    元元妈妈,明后天就找你们玩儿去啊。

能说到,但做不到
(一)跑神
    今天小璞上个训课时,跑神跑的厉害,被老师批评了。
    回家后,璞妈问他:“今天上个训课表现好不好?”
    小璞答:“好”
    璞妈:“嗯?好吗?”
    小璞:“不好”
    璞妈:“怎么不好了?”
    小璞:“应该集中精力,不能跑神,不能象猫弟弟一样。”
    这就是小璞,都知道,就是做不到。

(二)斜眼
    最近,小璞看东西经常斜着眼睛,屡遭璞妈批评。
    小璞现在听到批评后的反应是,立刻把眼睛收回,然后夸张地将头扭到一边,再扭回来,嘴里说着:“不能斜眼,斜眼就变丑了,要把头扭过去。”
     为了告诉他斜眼难看,我们故意给他看斜眼以后样子是多么丑。
     打这以后,谁说他斜眼了,他除了上面的动作,还又加了一句:“妈妈(奶奶)斜眼了。”还学会倒打一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9-2-9 22: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上肢训练 小璞的胳膊特别没劲儿...

上肢训练
    小璞的胳膊特别没劲儿,扔的动作做起来都很费劲,举、提东西就更别提了。
    以琳的感统课中的球技课,感觉对上肢力量的锻炼很有针对性。
    1、让宝贝站在高凳上,把篮球举过头顶,然后扔下来。
    2、宝贝们站在高凳上站成一排,然后把篮球从头顶上往后传。
    3、拍球。先从原地拍起开始。
     虽然早从网上知道,以琳的孩子们的球季高超,但今天一见,还是让璞妈瞠目。有的宝贝甚至还能双手拍,真是太强了。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09-2-12 22: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小璞爱用问句了: 小璞到以琳后,...

小璞爱用问句了:

小璞到以琳后,凡是碰到不认识的老师,就会问璞妈:“这是什么老师?”
璞妈纠正他说,如何对人想知道他是谁,就应该说,“这位老师是谁呀?
或者:“这位老师姓什么呀?”
或者:“这位老师教什么课呀?”
下午,小璞出了教室门,看到球技课的老师,立刻问了一句:“这位是教什么的老师呀?”

下午在多感官室里,看到陌生又新奇的景象,小璞特别感兴趣,问:“这是什么地方呀?”

当然最常问的,每天无数次的,就是:“妈妈,明天我们要去哪儿呀?”所以,今天璞妈正式和他解释了他什么叫明知故问。并提醒他,再把一个问题短时间内问多遍,璞妈就会告诉他这是明知故问,而不会回答了。

今天最有含金量的问句,小璞拿着《白雪公主》的书,问璞妈:“这是谁给我买的书呀?”璞妈立刻狂表扬。这应该是小璞的第一个真正用“谁”的问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9-2-12 22: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璞妈这周末就要回北京了,这两天再和阿姨轮...

璞妈这周末就要回北京了,这两天再和阿姨轮流带小璞,让他加快适应,也看看他的接受程度。
今天是第一次阿姨独立带上午课,考虑到上午的课多、时间长,所以从早上一出门,璞妈就开始打预防针。先让小璞唱:“爸爸妈妈去上班,我上幼儿园,也不哭、也不闹,叫声老师早”的歌。再问:“妈妈去上班挣钱,中午去接你,下午带你上课,你哭不哭啊。”小璞说:“不哭。”好,赶紧夸勇敢,大孩子了,再“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明确这是和妈妈的约定,要遵守约定。
到了以琳,见到阿姨,璞妈一说让阿姨带着去上课,小璞立刻变色,说:“我要拉着妈妈和阿姨的手。”拉上后,还不放心,又说:“妈妈和阿姨拉手。”眼泪也扑簌簌的掉下来,又说起了《我的感觉》丛书中《我想念你》那本书里的话,倒还很贴切,“当你必须离开我的时候,呜呜呜”,阿姨很机敏,立刻拿出好吃的,璞妈趁机躲到柱子后面,看着小璞一会儿就忘了这回事儿,高高兴兴上课去了。这家伙有了好吃的,就什么都忘了。呵呵。

中午,璞妈如约去换班。午饭后,阿姨和璞妈一起帮小璞铺床准备睡觉。
小璞生怕璞妈又象前两天那样他午睡醒来就不见了,抱着璞妈说:“妈妈带我上课,阿姨去上班。”估计按他的逻辑,是觉着如果把阿姨派去上班了,那妈妈就能够留下来陪他了。
阿姨问他:“下周阿姨陪你睡觉好不好?”小璞同学照此逻辑,飞快地答了一句:“阿姨快走吧。”
午觉醒后,璞妈一叫小璞,小璞一骨碌怕起来,抱着璞妈说:“下午妈妈带我上课。”
宝贝,叫我怎么舍得你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9-2-13 22: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真高兴见到小鱼妈妈来光顾了。我最近经常在...

真高兴见到小鱼妈妈来光顾了。我最近经常在小鱼妈妈的地里淘宝呢,有很多宝贝呢。小鱼也很棒啊,进步很大呢,尤其是和鱼妈的互动,让璞妈大流口水。

小璞最近一个多月来语言方面确实突飞猛进,今天在时间状语的使用上又给了璞妈若干次惊喜。

午睡醒后,小璞问璞妈:“妈妈,睡醒后第一节是什么课呀?”
最后一节课上,小璞跟璞妈说:“今天最后一节课是淘气堡。”
回来的路上,看到了一辆小翻斗车开过去,小璞说:“刚才小翻斗车开过去了。”
快到家门口时,小璞说:“马上就到一单元了。”


另记录趣语2:
上球技课时,指着旁边的小朋友,问我:“这是哪位小朋友呀。”特别正式。
今天青岛大风,回来的路上,小璞说:“吹了个透心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9-2-13 22: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模仿以琳真是宝地,到以琳后小璞特...

模仿

以琳真是宝地,到以琳后小璞特别显著的一大进步就是模仿能力的大幅提高和角色扮演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1、打台球
从电视里和上周去青岛的糖球会看到别人打台球后,小璞就对台球产生了兴趣。
在家里找到一根长棍后,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长棍一会儿是教鞭,一会儿就变成了台球杆。
今天爷爷奶奶给小璞发明了一种新打法,把玩具保龄球放到小凳子上当台球打。
小璞这个投入,
一会儿,“我要打蓝色的球。”
一会儿:“妈妈,我要打哪个球呀?”
一会儿:“我打到球袋里了。”(把球打到地上了)
一会儿:“太棒了”(全打到地上了)
最绝的是打了一会儿后,说:“累了,我要歇会儿,我要坐到沙发上。”
忽然,又一骨碌爬下来,说:“要坐到台球桌上。”然后直奔刚才放保龄球的小凳。

2、假哭
今天语言课上,老师让小朋友表演假哭,小璞还挺像那么回事的,一边用胳膊当着眼睛,来回挪动,一边呜呜地假哭。
回到家里,璞妈让他给爷爷奶奶再表演一下,没想到小璞还即兴发挥了一下。
璞妈:“你给爷爷奶奶表演一下假哭吧”
小璞:“我要坐地上。”(逼真)
然后用胳膊挡着眼睛,又带着哭腔来了一句,当场把璞妈乐晕,
“我找不着台球杆了。呜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9-2-13 22: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模仿3、弹琴小璞对音乐老师弹琴特...

模仿3、弹琴

小璞对音乐老师弹琴特别感兴趣。
晚上在家里,坐在茶几旁边,用书当琴,说:“我要弹首小兔子乖乖。”
然后一边弹,一边唱起来。
唱后还觉着不过瘾,又翻开一本书,竖起来支在面前。璞妈突然明白,那是在模仿老师的乐谱呢。
由于书薄,立不起来,璞妈赶紧充当乐谱支架,用手帮他撑开乐谱,谁知道,小璞还嫌我挡着乐谱了,对我说:
“妈妈把手拿开”
璞妈解释了一番,才终于同意。
又唱了一会儿,小璞说:“我在弹电子琴呢。”
璞妈:“你怎么不弹钢琴啊。”
小璞:“我不弹钢琴。”
几分钟后,突然冲到沙发这边,又翻开一本书,开始弹起来,还嘴里念叨着:“我开始弹钢琴了啊。”
闹了半天,人家还要象音乐老师一样有两台琴才罢休。

模仿4、做蛋糕
从璞爸和小璞一起玩儿把枕头当蛋糕、抹奶油的游戏后,小璞就特别喜欢这个游戏。
管妈妈的枕头叫蛋糕,管他自己的小枕头当托马斯小火车(最近迷上了这个小火车动画片)。
晚上,璞妈哄他睡觉,
小璞忽然搂着妈妈的头,:“妈妈,别躺在蛋糕上。”
璞妈:“那躺哪儿?”
小璞:“躺在托马斯小火车上。”
然后往旁边挪了挪说:“给妈妈腾个地儿。”
不知道是担心我把“蛋糕”躺坏了,还是担心我蹭上奶油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09-2-13 23: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佑佑妈妈,我们是2月4号到以琳的,到现在...

佑佑妈妈,我们是2月4号到以琳的,到现在一个半星期了。
我们全家都觉着来的挺值的,因为课程安排的系统性、针对性,老师经验的丰富性、敬业精神,真的让我们印象深刻,也很认同。
今天奶奶问小璞喜欢以琳幼儿园还是喜欢在家里,小璞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幼儿园。这一点让我们犹为欣喜。我们订的目标也是如此,这两周就是让他先接受以琳,适应以琳,喜欢以琳。看来目标基本达到了。
后面最大的问题就是这周末璞妈也要继璞爸之后回京上班了,虽然爷爷奶奶,包括在青岛找的阿姨都很尽心,璞爸璞妈也准备每周末在北京到青岛的火车上度过,但周一到周五的小璞依然让我们牵肠挂肚。
不过要是只有一个人带着孩子来训练,那还是很不容易的。我对那些一人带着孩子来训练的妈妈们都深感敬意。如果佑佑妈妈真准备要来,最好还是能得到家里老人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9-2-16 23: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快会打电话了璞妈离开以琳返京后,...

快会打电话了

璞妈离开以琳返京后,从路上就在琢磨怎么借这个机会能让小璞学会打电话。
现在来看离成功已经不远了。
昨天晚上,璞妈在电话里给小璞讲了他最喜欢的《斯凯瑞金色童年》里中的“爱绊跤的兔子大脚”的故事,让小璞对电话里还能讲故事有了感性的认识。
今天,璞妈给小璞打电话时问他:
“今天在幼儿园乖不乖?”
“乖”
“今天谁带你上的幼儿园?”
“z阿姨”
“下午下课是谁去接你的?”
“爷爷”
能在电话里进行对话了,分离也能带来收获。
不过听着小璞在电话里说着:“当你出门的时候,我想念你”(注:引自《我想念你》那本书),以及叫着“我要找妈妈”,然后就在电话里哭出来的时候,真的就像小鱼妈妈说的,拨动了璞妈心中最温柔的心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09-2-16 23: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方姐都这么说了,那璞妈还不赶紧见坡就上。...

方姐都这么说了,那璞妈还不赶紧见坡就上。方姐啥时候有空啊,让小璞现场感受一下方大美女的无边魅力? 。
璞妈一边说,一边肝儿颤地给自己打气,“不怕不怕我什麽都不怕”:)
璞妈璞爸已经买了周五到青岛的车票,不知道能否赶上方姐匆匆的脚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9-2-17 00: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忒好了!可赶上这拨了。方姐,那就周末...

忒好了!可赶上这拨了。
方姐,那就周末不见不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9-3-1 01: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看到方姐和乐土的帖子,才发现真的好久没上...

看到方姐和乐土的帖子,才发现真的好久没上来冒泡了。
基本现在是从周一就开始盼着周五的来到,周五到了,就盼着时间过的慢一点再慢一点,但周末的两次一争一闭却总是飞快就过去了。“相对论”又深刻领会了。
小璞和方老师初次见面后,还念着方老师的红枣糕呢,估计是没找到作案机会,要不早就去扫荡一空了。呵呵。提前和个训老师沟通了方姐可能听课的信息,一直没得到反馈,还在琢磨方姐估计最近是太忙且又开始筹备“论剑”,还没安排上呢。殊不知方姐已经光临过了,呵呵,还赶上了小璞的“白日美梦“(刚写到这儿,在我旁边熟睡的小璞忽然笑出声来,相当心有灵犀啊,估计还在回味那天的滋味呢。)
小璞最近表现喜忧参半。先说喜的吧,上游戏课和电脑课的跟随性大有提高,多数时间能看着老师的动作比划做操、做游戏,即便不到位,但意识是很强的。上课相当放松,每次电脑课王甜甜老师让他上去操作电脑回答时,总是相当自然地靠着靠着就要坐到王老师的腿上去,被王老师笑称”当你家热炕头了。”可见一斑。对老师们基本都很喜欢,对教每节课的老师的“姓”都记得很清楚,对每天的课程及教室位置也烂熟于胸,回家后对当老师的角色乐此不疲,最近买了个哨子后更是如此,挂着哨子,给爷爷奶奶排队,列队后一边吹哨一边指挥踏步前行。包括让爷爷奶奶当他的同学们,点名,问好,回答问题等,已经成了每天晚上的主要游戏内容。忧的也是这个上课放松。个训课经常不知神游到何处,语言、数学课也一样,规矩性差,参与度不够,经常自己开小差找乐子,是典型的上课捣蛋鬼角色。周五璞妈利用出差的时间赶来带了一天课,更深有体会。大课老师也对璞妈说:“小璞是那种调皮型的孩子。他上课时的捣蛋表现是故意的。”但是老师对小璞的捣蛋还是很宽容的,但是璞妈却很挠头。对于到以琳后最近几个月的目标,璞爸和璞妈还是很清楚的,升组不是目的,认知也不是最重要的,除了社会性这个永远的第一主题外,最大目标就是上大课的跟随性、参与性、规矩性,看来目前一方面得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一方面得想想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5 22: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