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 Lee教授(下图右)说基因工程师们所做的事情仅仅是传统植物育种的另一种形式而已。“育种者一直是被资本利益所驱动,现在也不例外。如果育种者想要解决某些问题,比如提高疾病抵抗力,他们需要遗传多样性,”他说,“利用基因工程,你可以从任何品种中提取出一个基因并将其整合到植物已有的遗传信息分子中去。这样,你就在增加遗传多样性。”
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O.L.Enge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批评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首次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8年,WHO发表阿拉木图宣言:“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成为现代健康概念的经典定义。新的医学模式实际上是生物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和必然结果。由于生物医学的伟大贡献,几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疾病与死因结构,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不再是可怕的“瘟疫”(传染病),而让位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非传染性疾病,因此日益凸显心理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人类只有摆脱瘟疫的威胁,关注心理健康才有意义。可以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瓜熟蒂落,而不是对生物医学的否定。
一、美国农业部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
流言中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美国农业部(USDA)。USDA有一个农药数据项目(Pesticide Data Program, PDP)是每年检测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量,从1991年开始进行。这个项目每年检测的样品量从最初的七千多个,到2000年超过1万,并且逐年增多。[2]
三、还要不要吃苹果或者其他“含有多种农残的果蔬”
与这个报道所对应的,还有一个“最脏的12种果蔬”以及“最干净的15种果蔬”的排名。这个排名是一个叫做EWG(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的环保组织依据PDP的数据做出来的。[5-9] EWG既不是政府管理部门,也不是一个权威的学术机构,而只是一个倡导环境保护的民间机构。
[1] 吃一口苹果,多少杀虫剂进了嘴里?
[2] (1, 2, 3, 4) USDA PESTICIDE DATA PROGRAM: PESTICIDE RESIDUES ON FRESH AND PROCESSED FRUIT AND VEGETABLES, GRAINS, MEATS, MILK, AND DRINKING WATER
[3] What Consumers Should Know
[4] PDP: Executive Summary
[5] 98% Of Apples Have Pesticide Residues, USA
[6] EWG:FAsked Questions About Produce and Pesticides
[7] Apples top list for pesticide contamination
[8] Pesticide Residues Taint 98 Percent of Apples
[9] Pesticide Residues Taint Apples
阑尾位于右髂窝部,外形呈蚯蚓状,长约5~10cm,直径0.5~0.7cm,起始于盲肠根部,附着于盲肠后内侧壁,由于它是那么的不起眼,以至于早期的解剖学家根本就没注意到这个小东西。以现存的资料来看,最早在解剖图中绘出阑尾的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不过该作品虽创作于1492年,却直到18世纪才为人所知。医学史上,人们通常认为,1521年意大利医生卡尔皮(Berengario Da Carpi,1460–1530)最早描述了阑尾这个器官。因为阑尾炎是如此的常见,因此不少医生对这种典型的右下腹痛做过研究,并提出过一些观点,但均无太长久的影响,直到1886年美国医生雷金纳德·希伯·菲茨(Reginald Heber Fitz,1843-1913)才将这种右下腹痛锁定于阑尾(appendix),并第一次提出了阑尾炎(appendicitis)这一术语,尽管不少人对这种由拉丁词干与希腊语后缀的构成的新词十分不爽,可还是没能阻挡这一单词被广泛接受,菲茨在当时便提出,早期切除阑尾乃是治疗阑尾炎的合理手段。这距离目前已知的人类第一次阑尾切除已有151年了。
冯检基特·雷韦斯(Frederick Treves,1853 -1923) 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德华七世时代的最著名的外科医生,他最著名的病人是英王爱德华七世,他为爱德华做手术时,爱德华还是王储,由于加冕大典在即,爱德华不愿手术,而雷韦斯认为他如果不尽早做手术则必死无疑,于是力劝其手术,并丢下一句狠话:“如果殿下执意拒绝手术,那么去参加加冕大典时,you will go as a corpse。”就是这样一位能够拯救英王性命的卓越的外科医生,却被命运狠狠地嘲弄了一番,他的女儿死于急性阑尾炎……对于一个外科医生来说,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比让自己至亲之人丧命于自己擅长之病更为残忍的了。
从九十年代以来,确实不时有研究报道性病史与前列腺癌之间的关系。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研究,是2000年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的一篇文章。这是一项大型的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包含了两千多名研究对象,而且研究者们还对这些人的血样进行了生化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回顾性研究不客观不准确的缺陷。这项研究发现梅毒和淋病史以及其他一些性病高危因素确实与前列腺癌的风险增高有关。
比较起性病领域,激素甚至更受关注,研究文章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大型、长期跟踪的前瞻型研究(prospective study)。然而与性病领域相似的是,关于雄性激素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学界依然是众说纷纭。譬如,1996年,哈佛医学院的学者们发现,与雄性激素处在最低区间的人相比,那些激素水平在最高区间的人患前列腺癌的风险要高上两倍有余。然而,2005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却没有发现前列腺癌与雄性激素或者其受体有任何关系。整合分析的结果也是争议百出:2000年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的一篇文章声称雄性激素水平高与前列腺癌风险增加有很强的联系,然而2008年发表在《国立癌症研究所杂志》(Journal of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另一篇整合分析文章却显示两者并无关联。
无独有偶,2004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上的一篇文章也对射精次数与前列腺癌发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其结果与前者颇有相似之处。而且,这篇文章由于是前瞻性研究,而JAMA又是鼎鼎有名的大牌杂志,立刻引起了不少关注。文章的作者们利用了美国的一项大型健康调查,研究中包含了近三万男性。1992年,他们填写了一张调查表,其中的一项内容分别询问了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每月射精次数。在填表时,这些人都没有任何癌症记录,而其后八年里,被诊断为前列腺癌者被悉数记录在案。2000年,这项跟踪告一段落,学者们分析了这些人的射精记录与其后的前列腺癌记录以后发现,对比起每月平均射精4-7次的男性来说,那些射精在21次以上的男性被诊断为前列腺癌的风险要低33%。
让我们以JAMA的文章为例,看看应该如何解读一篇流行病学的研究报告。首先,如果将目光放在研究结果上,就会发现文章的结果远不是一个清晰简单的故事。事实上,与每月平均射精4-7次的男性相比,除了射精次数最多的男性以外,射精次数最少的那些男性(每月平均在3次以下)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也略有降低。此外,射精次数多并不是降低所有前列腺癌的风险,每月射精次数最多的那些人,被诊断出进展期前列腺癌的风险更大。面对这样复杂的结果,作者们下结论时当然要费一番思量。另外,任何一项研究都有各种方法学上的局限性,JAMA文章的作者在讨论部分针对每种可能的缺陷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展示出做学问应有的谨慎求实的精神。然而即便在排除了所提到得局限之后,仍然可能有其他因素存在。在文章最后,作者谨慎结语:“总之,我们的在主体为白人男性的人群中取得的结果显示,射精频率与前列腺癌风险升高无关。高射精频率也许与降低所有前列腺癌(包括局限期与进展期癌症——作者注)、或局限于器官上的前列腺癌风险有关。”( “In summary, our results among predominantly white men suggest that ejaculation frequency is not related to increased risk of prostate cancer.High ejaculation frequency may possibly be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total and organ-confined prostate cancer.”)[注:此句翻译由编辑游识猷修改时有误,后seren重订正了本句译文。]
Dennis LK, Dawson DV. Meta-analysis of measures of sexual activity and prostate cancer. Epidemiology. 2002 Jan;13(1):72-9.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1805589
原始研究文章:
Krain LS. Some epidemiologic variables in prostatic carcinoma in California. Prev Med. 1974 Mar;3(1):154-9.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4406003
Steele R, Lees RE, Kraus AS, Rao C. Sexual factors in the epidemiology of cancer of the prostate. J Chronic Dis. 1971 Jun;24(1):29-37.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5109615
为什么要关心性生活:捕捉真凶
性病耶
综述文章
Strickler HD, Goedert JJ.Sexual behavior and evidence for an infectious cause of prostate cancer. Epidemiol Rev. 2001;23(1):144-51.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1588840
Sutcliffe S.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and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review of historical and emerging hypotheses. Future Oncol. 2010 Aug;6(8):1289-311.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799875
Taylor ML, Mainous AG 3rd, Wells BJ. Prostate cancer and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 meta-analysis. Fam Med. 2005 Jul-Aug;37(7):506-12.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5988645
原始研究文章
Dennis LK, Coughlin JA, McKinnon BC et al.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and prostate cancer among men in the U.S. military.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9 Oct;18(10):2665-71. Epub 2009 Sep 15.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9755645
Hayes RB, Pottern LM, Strickler H et al. Sexual behaviour, STDs and risks for prostate cancer. Br J Cancer. 2000 Feb;82(3):718-25.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0682688
Huang WY, Hayes R, Pfeiffer R et al. Sexually transmissible infections and prostate cancer risk.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8 Sep;17(9):2374-81.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8768506
Rosenblatt KA, Wicklund KG, Stanford JL. Sexual factors and the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Am J Epidemiol. 2001 Jun 15;153(12):1152-8.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1415949
激素耶
综述文章
Endogenous Hormones and Prostate Cancer Collaborative Group, Roddam AW, Allen NE, Appleby P, Key Endogenous sex hormones and prostate cancer: a collaborative analysis of 18 prospective studies. TJ. J Natl Cancer Inst. 2008 Feb 6;100(3):170-83. Epub 2008 Jan 29.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8230794
Hsing AW. Hormones and prostate cancer: what's next? Epidemiol Rev. 2001;23(1):42-58.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1588854
Shaneyfelt T, Husein R, Bubley G, Mantzoros CS. Hormonal predictors of prostate cancer: a meta-analysis. J Clin Oncol. 2000 Feb;18(4):847-53.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0673527
原始研究文章
Gann PH, Hennekens CH, Ma J, Longcope C, Stampfer MJ. Prospective study of sex hormone levels and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J Natl Cancer Inst. 1996 Aug 21;88(16):1118-26.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8757191
Platz EA, Leitzmann MF, Rifai N et al. Sex steroid hormones and the androgen receptor gene CAG repeat and subsequent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in th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era.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05 May;14(5):1262-9.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5894683
射精次数愈多,前列腺风险越低?
原始研究文章
Giles G, Severi G, English D. Sexual factors and prostate cancer. BJU International 2003 92(3):211–6.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 ... X.2003.04319.x/full
Leitzmann MF, Platz EA, Stampfer MJ, Willett WC, Giovannucci E. Ejaculation frequency and subsequent risk of prostate cancer. JAMA. 2004 Apr 7;291(13):1578-86.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5069045
显而易见,这种既血腥又极为不便的方法不可能应用于人类,如果每次我们体检测量血压时都需要那么长的一根管子又要切开动脉,还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血液涌起一米多高(100毫米汞柱=1359.5148552632毫米水柱),恐怕很多人没等结果出来就直接吓瘫了。后来,法国医生普赛利(Jean Louis Marie Poiseuille, 1797-1869)采用内装水银的玻璃管来测量血压,由于水银的密度是水的13.6倍,此法大大减少了所用玻璃管的长度,即使玻璃管内的压力很大,也不至于把管中的水银柱顶起太高。比起黑尔斯来,普赛利这种血压测量法要简便点了。此时,普赛利已经对血压之于人体生理的意义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20世纪10年代,费希尔(J. W. Fisher)报道了其数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血压水平与人类过早死亡的关系,他指出,那些收缩压高于160mmHg(毫米汞柱)的人比收缩压低于140mmHg的人早死的风险高2.5倍。这引起了学界的巨大兴趣,相关研究得以全面展开……20世纪50~60年代开展的大量人群血压分布及血压与心血管病关系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实了高血压是引起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费希尔可能是最早将计量学引入高血压研究的人,而他做这项研究的最初目的,似乎只是想让自己的公司少赔点钱——因为他是一家保险公司的医学顾问,他建议保险公司应该对任何比自己所在年龄组平均血压高15mmHg的人进行家族史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