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标题: RDI游戏总动员 [打印本页]

作者: LHY    时间: 2007-8-27 14:10
标题: RDI游戏总动员
一直都在搜罗各种游戏,曾经想在以琳建一个“游戏大本营”,向往着孩子有一天能自如地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在家里进行一个多月的RDI活动以来,小小在眼神交流和社会参照方面明显的进步让我和他爸爸兴奋不已,对游戏的看法也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正如杨教授提倡的“游戏本位”的介入策略,游戏在RDI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游戏本身仅仅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绝大多数普通的游戏并不能直接担当起RDI活动的训练重任,如何对游戏进行改良,融入RDI的精神和元素,才是训练者最最重要的任务。
例如传统的扑克游戏“十点半”,将原来的各参与者依次要牌改为:由一个人担当发牌者,依次用眼睛看参与者的示意,如点头表示要牌,摇头则表示不要。这个游戏就变成了不折不扣的RDI游戏了。
个人的力量非常有限,常有“计穷”的惶恐。以琳是藏龙卧虎之地,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对RDI有意的家长出谋划策,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为了所有星爸星妈们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十点半——改良后的传统纸牌游戏:

道具:扑克牌一副
游戏规则:一人随机发牌,2-4人参与竞赛。发牌者用眼睛看竞赛者的示意,如点头则发一张牌,摇头就不发牌;然后轮到下一个竞赛者。发完一圈后再重复刚才的程序,直到所有人都不再要牌(最多可发五张牌)为止。竞赛者公布自己每张牌相加后的点数,十点半为最大,超过十点半则爆炸,点数变成零。点数大的为胜利者,五张牌都拿满了而点数仍没有超过十点半的称为“五小”,也是胜利者。
游戏说明:A的点数为1,其余花牌均为半点。
游戏目的:
1、社会参照:关注发牌者和其他参与者
2、认知:10以内的加法
3、确认能力:判断是否爆炸,判断失败者和胜利者
4、共同注意力:强烈的参与动机带来高度的关注
5、情绪分享:分享胜利或失败的感觉
6、变通能力(弹性思维能力):将所有的花牌转化为半点
7、心智训练:预测是否会爆炸,并作出正确的选择(是否要牌)

作者: LHY    时间: 2007-8-27 14:20
标题: re:[B]卡片游戏之1——拍螃蟹:[/B]...
卡片游戏之1——拍螃蟹:

这个游戏的创意源于电玩游戏。游戏双方拥有相同数量和图案的卡片,拍打方把卡片图案向上整齐的排列在桌子上后,根据对方出示的卡片,迅速用手拍打与之图案相同的卡片。
游戏变化:
1)猜图案:按部就班地玩几次后,家长突然将出示地卡片背对孩子,要孩子根据自己的判断来猜是哪一张卡片。如果猜错了就摇头,孩子继续猜,直到猜对,家长点头。
2)看表情:根据孩子对家长表情的关注程度,逐渐在摇头前加入失望或沮丧的表情,然后摇头;在点头之前加入高兴的表情,然后再点头。
3)停顿和延迟:在孩子关注家长出示卡片或孩子拍打后参照家长的表情时,加入停顿或延迟,尽量延长孩子注视的时间。
4)角色互换:由孩子出示卡片,家长猜和拍打,孩子判断并通过表情和动作告诉家长。

卡片游戏之2——翻翻乐:

选取成对的片8-10组,图案面朝下放在桌子上。孩子和家长轮流翻卡片,一次可以任意翻两张。如果翻开的两张卡片图案相同,则赢得卡片,并可以继续翻,直到翻开得两张卡片图案不一样,则轮到对方翻。赢得卡片最多的为胜者。
游戏变化:
1)      用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先玩:开始时家长故意问一句谁先玩呀,孩子往往希望自己先玩。家长也装做想先玩。同时作出姿势要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石头剪刀布的过程也要设置很多的停顿或假动作,迫使孩子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参照家长的一举一动。
2)      孩子的兴致正高的时候,故意半天不动,等待孩子的眼神接触。

卡片游戏之3——拖板车:

我们小时候用扑克牌常玩的游戏,现在改用卡片来玩。游戏双方各拿一半卡片,双方轮流发牌,排成一列。发卡片的一方如果看到前面有相同的图案,就赢得了这两张图片和这两张之间的所有图片。最后卡片发完的乙方为失败者。
游戏过程:
1)      用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先发卡片
2)      轮到家长发卡片时停顿或延迟,只要孩子一抬头看家长,家长就立刻动作
3)      分享兴奋时刻:玩得比较熟练之后,A、孩子赢得卡片时:如果孩子只顾高兴的收卡片,家长可以按着孩子的手,直到孩子抬头看见家长兴奋的表情,就马上松开。同时兴奋的大叫:哇,你好厉害呀;B、家长赢得卡片时:停顿,等孩子的反应,只要孩子一看家长,马上兴奋的大叫:;哇,我好高兴啊。

[说明]:以上游戏都要求有两套图案相同的卡片。

卡片游戏的变化(补充):

1、拍螃蟹中的认知训练:
逐渐增多卡片的数量,孩子几次拍打扔不正确时,加入提示,缩小猜的范围。
开始可使用简短的语言提示,如提示分类“属于蔬菜”“属于动物”;提示特点“红红的”,“长长的”;描述性提示:“长着一对翅膀,会飞的”等等。
然后把语言提示过渡为动作提示,用动作比划可以吃的,圆的,会飞的等等

2、活动中断时的调协、修补:
确认孩子对某个游戏动机很强,在游戏高潮时突然中断、开开小差(比如扭头看电视,拿本书来看等),孩子一定会有使游戏持续下去的强烈愿望。刚开始可以在他提出继续的要求后就马上予以满足。等孩子的能力逐渐提高后,要注意缓慢的增加难度,不要轻易就回应他。到最后要让孩子再三请求才同意,还要装作很勉强的样子。

例:玩拖板车时,小小马上就要赢了。该我出卡片时我扭过头去看电视。
小小:妈妈,快玩拖板车!
我装没听见。
小小提高声音:妈妈,快玩拖板车!!
我转过头:我不想玩拖板车了,我想看电视。
然后又去看电视。
小小急了,动手把我的头扳过来:妈妈不看电视,要玩拖板车!
我:我不喜欢玩拖板车。
小小:我喜欢玩拖板车!
我:我喜欢看电视。
小小:我不喜欢看电视。我要玩拖板车!
我:电视好好看呀,拖板车不好玩。
小小:电视不好看,拖板车好玩!
我:好好好,那就玩拖板车吧。


作者: LHY    时间: 2007-8-27 14:23
标题: re:[B]玻璃弹珠游戏[/B]道具:...
玻璃弹珠游戏

道具:一块平板(尺寸最好不小于300mm*500mm),两个塑料盒子,不同颜色的玻璃弹珠若干。
玩法:将平板的一段稍微垫高2-3cm作为滑道,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一人先出示弹珠的颜色,并准备用盒子接弹珠;一人在滑道顶端滚弹珠,弹珠的颜色必须和出示的颜色一样。滚弹珠时故意不停地变换放的位置,让对方适时调整盒子的位置以接住弹珠。
游戏目的:训练孩子的社会参照、动作调控和情绪分享能力,
游戏变化:
1、熟悉游戏规则后,加入“猜颜色”的环节,同时训练点头、摇头的动作技能:
接的一方先挑弹珠一个握在手心,让对方猜是什么颜色,并通过点头摇头来确认对方的判断是否正确。对方则据此更换弹珠直到猜对后,才将玻璃弹珠滚下,另一方用盒子接住。
2、加入表情的学习和模仿:
用表情来代替点头和摇头的动作
游戏说明:
1、刚开始时游戏规则一定要简单,等孩子熟悉玩法之后再慢慢加入新的变化。
2、务必要加入情绪分享的行为,如接住弹珠后双方击掌庆贺,或摆个pose大叫一声“耶!”
3、切记停顿、延迟、不可预期性以及气氛的营造是所有RDI活动中,对训练最为有效的手段。

作者: LHY    时间: 2007-8-27 14:27
标题: re:[B]小丑天平:[/B]这是一套...
小丑天平:

这是一套木质玩具,由一个支座、一个平衡架和红黄蓝绿四个小丑组成。每个小丑是由大中小三个圆珠和一个带着尖尖帽子的小人头组成。小小对这套玩具爱不释手,玩游戏的动机很强烈。

游戏规则:两个人面对面坐着,一个人用表情或动作指挥,另一个人参照对方的表情和意图,分别把小丑的各个组件组装起来。

游戏目的:在游戏中对同伴的动作和表情进行参照,理解同伴的意图,模仿情绪表达,获得游戏的乐趣并与他人分享。

注意事项:本游戏不必过分注意组合规律的正确与否,只要能从中获得乐趣,任何组合都可以被允许,不应偏离原来的宗旨去纠正游戏的玩法。

游戏说明:
1、      在解决谁先玩(组装)的问题时抓住契机,加入其它的训练项目:如石头剪刀布、踩脚、抢凳子等
2、      家长应对整个游戏的节奏和思路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1)      节奏不宜太快,尽量加入停顿和延迟,增加孩子眼神交流的机会。
2)      游戏的思路不应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家长应想办法让孩子适应别人的组合规律,而不是固执刻板的遵循自己的组合规律。
3、      制造兴奋点:家长故意装得很笨,把组件放错或把组件放在出乎意料的地方,停顿,观察孩子的反应,然后同时开心大笑,分享兴奋愉悦的情绪。

作者: binfeng2000    时间: 2007-8-28 04:59
标题: re:真是很棒!活学活用.这和上面PALLAS...
真是很棒!活学活用.这和上面PALLAS2008的"亲子游戏",飞飞爸爸妈妈的锦囊妙计,真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家在外面度假,前一个星期没机会上网,回来一看这么多的好帖,就象是家里的萝卜地里冒出了几根人参苗.发了!
作者: mmm    时间: 2007-8-28 09:50
标题: re:兴奋期待中 。。。
兴奋期待中 。。。
作者: 玉河    时间: 2007-9-2 16:27
标题: re:不知要什么程度的孩子才能玩这些游戏?
不知要什么程度的孩子才能玩这些游戏?
作者: 陈文    时间: 2007-9-2 18:38
标题: re:以琳这几天的RDI讲课,不知有和高见?能...
以琳这几天的RDI讲课,不知有和高见?能否交流一二.

作者: 陈文    时间: 2007-9-2 18:39
标题: re:以琳这几天的RDI讲课,不知有和高见?能...
以琳这几天的RDI讲课,不知有和高见?能否交流一二.

作者: LHY    时间: 2007-9-4 14:19
标题: re:[B]跳水游戏[/B]5-6岁的...
跳水游戏

5-6岁的男孩子都喜欢爬高上低,喜欢蹦蹦跳跳,跳水游戏也由此应运而生。
道具:用数个懒骨头椅堆成跳台(也可以用几床棉被代替),根据高低命名为1号和2号跳台。一个懒骨头放在跳台下方当水池、另准备几个抱枕或坐垫备用。

游戏规则:一人当教练,一人当跳水运动员。跳水运动员通过手势告诉教练自己要上几号跳台,征得同意后爬上相应的跳台,根据教练的指令跳到“水池”里。

游戏目的:参照、确认能力、大运动、肢体语言能力、互动的维持和修复技能

游戏变化:1、玩得比较熟练后,教练故意把“水池”移到旁边或较远的地方,让孩子通过手势向教练要求移动懒骨头。
2、在孩子求助时要装作很笨,错拿抱枕或坐垫当水池,或故意将懒骨头向反方向移动,或虽然按照孩子指挥的方向,但出乎意料将水池移动很远,让孩子通过点头摇头并结合手势来进行指挥。
3、如果孩子对“跳水”的兴致很高,教练需要故意在孩子要求上跳台之前开小差,打个瞌睡什么的,让孩子学习维持和修复互动的技巧。

作者: LHY    时间: 2007-9-4 16:44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玉河...
下面引用由玉河发表的内容:

不知要什么程度的孩子才能玩这些游戏?


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你这个问题,按照RDI的理论,应该是各个层次的孩子都可以采用RDI的训练方法。但前提是其它各个方面的训练也要同步,因为孩子必须具备和游戏要求相当的认知、理解和动作技巧等方面的能力。我只能说说我孩子的程度供你参考:现在6岁3个月,2岁9个月被诊断为轻度高功能自闭症(但我认为是很典型的自闭症)。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智力属于中上水平,兴趣点广泛但不持久,语言发展迟缓,口齿不清,动作协调性不好。认知和理解方面的问题不严重,学习能力尚可(认识很多字,拼音和100以内的加法都没问题),有一些勉强算得上特长的技能(珠心算、电子琴)。
我整理的这些游戏都是日常训练中自认为比较成功的例子,也借鉴了老师和一些家长的长处。之所以放在网上,不光是对活动的总结归纳,还可以借这个过程整理自己的思路,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同时也肯请各位高手指正。
最后说明一点,每个孩子的状况都不一样,以上游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孩子,即便是年龄相当程度相当的孩子。这些游戏只是提供了一些训练思路,实际操作需要各位星爸星妈们根据孩子的特点量身定制。


作者: LHY    时间: 2007-9-4 16:55
标题: re:[B]打鼓游戏[/B]道具:直径...
打鼓游戏

道具:直径20cm左右的儿童玩具小鼓两套。

游戏说明:如孩子的打鼓的技巧或动作协调能力不足,先降低游戏的难度,将打鼓转变成拍手。从三人游戏开始,先让孩子通过观察了解游戏内容,理解游戏规则。

游戏方法:父母两人相对而坐,一人打鼓,一人根据鼓声的声音大小、节奏快慢和打击次数,通过拍手进行模仿。孩子则坐在旁边充当裁判的角色,眼神会不停地在父母之间快速转移,以判断模仿者是否正确。

游戏目的:参照、确认、眼神快速转移、注意力、动作调控

游戏变化:
1、角色转换:等孩子熟悉游戏规则并表现出一定的参与兴趣时,交换角色,由孩子来进行拍手模仿,转变成二人游戏。
2、次数的变化:刚开始的活动要简单,只涉及击打次数的变化。可先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比如按1、2、3、4、5的顺序或5、4、3、2、1的顺序有节奏的进行,然后再打破规律随意变化击打次数,增加击打次数。
3、加入声音大小的变化:由对比强烈的变化逐渐到微弱变化,由单一的大声或小声(如大大大,小小小,大大大大大大等)逐渐到大小声音混合进行(如大大大小,大小大小大,小小小小大等)。
4、加入节奏快慢的变化:变化的技巧同上。
5、复杂变化:将声音大小和节奏快慢的变化糅合到一起。
6、动作调控:游戏熟练后将拍手模仿改变为打鼓模仿,训练动作的调控能力。除了上述次数、节奏和声音的变化外,还可以增加单双手分别击打、双手同时击打、单双手交错击打,击打鼓的正面、侧面或边沿等变化。灵活多变的手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模仿兴趣。
7、同步练习:孩子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后,可以将模仿打鼓的动作变化为同步训练。这需要孩子有更高的配合协调能力和动作调控技能,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随时保持高度警觉状态。
8、其它变化:将用鼓棰打鼓改为用手拍鼓

作者: 清茶淡水    时间: 2007-9-6 15:53
标题: re:期待中。。。。。。。。
期待中。。。。。。。。
作者: 冬雪    时间: 2007-9-11 16:12
标题: re:十分感谢!
十分感谢!
作者: 猫咪    时间: 2007-9-11 22:19
标题: re:写的好棒啊!
写的好棒啊!
作者: wenwenma    时间: 2007-9-11 22:33
标题: re:真的是非常的好。在听了杨教授的讲...
真的是非常的好。

在听了杨教授的讲座之后,我在生活中也想一些 RDI 项目。其中比较成功的一个,便是上楼梯的时候故意停下来。刚开始凯文会回头看我一眼,这时我马上跟上来。这样过了两天之后,我再停下来,他回头看我的时候我也不走了,他便加入了语言“妈妈,快上楼!”,这时,我才跟着走。

一直到今天,他回头说“妈妈,快上楼!”我还是不走,结果小家伙走下来,一边用手拉我的胳膊,一边说“妈妈,快走啊”。这种互动感觉真的非常好。
作者: wenwenma    时间: 2007-9-11 23:15
标题: re:这个项目已经做了两天了。直到今天,儿子的...
这个项目已经做了两天了。直到今天,儿子的反应终于很自然、到位了。

放5、6个玩具车在桌子上,然后对凯文说“把那辆汽车给我”,凯文回头看我,指着其中一辆说“是这个吗?”,我摇摇头,说“不是”,他又指另外一辆回头看我,我还是摇摇头 。。 一直到第四辆,我点点头,凯文很开心地把汽车给我。然后,我说“我还要那一辆”,。。。,一直把所有的汽车都拿玩,儿子一直在关注我的表情和需求。
作者: LHY    时间: 2007-10-26 15:04
标题: re:图片网站推荐:儿子比较喜欢五颜六...
图片网站推荐:

儿子比较喜欢五颜六色的图片,尤其喜欢卡片游戏。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搜集整理各类图片,以充实游戏内容。但图片的搜集、整理、归类、编辑、制作,是一个耗时巨大的工程,短期内难以见到成效,长期坚持对于我们这些时间宝贵的家长来说,又几乎是个难以完成的任务。
近日搜到一个素材库,里面有很多题材的图片,相对于盲目地在网上乱搜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参考一下:
http://www.sucaiz.com/
这个网站的许多图片我自己也还没来得及细看,但其中关于人物表情的图片还比较丰富,推荐大家看一下:
http://www.sucaiz.com/kind/3/198_1.html

作者: snailstar    时间: 2007-10-29 21:31
标题: re:谢谢了
谢谢了

作者: 小天使的爸爸    时间: 2007-10-30 17:14
标题: re:非常好的2阶段游戏!
非常好的2阶段游戏!
作者: LHY    时间: 2007-10-31 14:11
标题: re:[B]你要我给[/B]游戏目的:...
你要我给

游戏目的:这个游戏不仅可以进行RDI训练,还可以融合认知、表达和精细的训练。

道具:磁性图形拼拼板,这一款玩具由很多大小不一的圆形和半圆形的小拼板组成,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用这些小拼板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如:小鸡、鸟、乌龟、雨伞、小姑娘、鱼、台灯等。

玩法:
1、图形辨认和指认动作的训练:让孩子自己选择想拼的图形,说出它的名称,并用规范的动作指认出来
2、教孩子排列的概念:要拼的图形位于哪一排,哪一列。
3、你要我给:孩子说出需要的拼板形状(如我要红色的大的半圆形等),家长根据孩子的要求把拼板展示给孩子,如孩子摇头否认则更换拼板,直到孩子点头确认正确后再递给孩子。
4、拼完后和孩子一起庆贺成功的喜悦,在愉悦的情绪中进行相关的认知复习,如:鸟属于动物,它有一对翅膀,会飞等。

游戏说明:

1、重视眼神交流:家长向孩子展示拼板时,刚开始时可以把拼板放在家长的面部范围内,再慢慢移到离家长面部较远的地方,孩子可能会一直盯着拼板点头摇头而不看家长的面部,这时可以口语提示:“你对着拼板点头吗,它没有眼睛,看不见。”同时让孩子看过拼板后就把拼板放到桌子下面,让他失去追踪目标后不得不把视线移到家长的面部,否则就不予回应。逐渐撤掉口语提示,在孩子没有眼神交流时咳嗽或清清嗓子,并不再把拼板藏到桌子下,而孩子的视线能主动在拼板和家长面孔之间来回转移。

2、口语表达:
故意出错制造机会让孩子练习表达,他要红色,我就拿个黄色;他要半圆形,我就拿个圆形;他要大的,我就拿个小的。如明知道孩子要一个中等大小的半圆性,我故意拿一个最大的,孩子会说“太大了!”我再故意拿个最小的,孩子又会说“太小了”。换回孩子想要的型号,教他说:“我要比最大的小一点点的半圆形”。以此类推,还可以教他说:我要最大的,要小一点的,再小一点的,和这个一样的,我还要一个最小的红色的圆形等。

3、精细训练:
把小小的拼板放在铁基底板上,让孩子自己用手指抠起来。很多拼板本来就非常小,也很薄,又带磁性粘在底板上,可以想象抠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可以很好练习孩子的手指对捏能力。

自闭儿几乎都狂热的迷恋拼图,而这种拼板拼一个图形往往需要十几个以上的组件,加上家长故意设置的障碍,你来我往的回合很多。和孩子进行这样游戏几乎是一个完美的训练活动,又不露痕迹,孩子也不会厌烦。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玩具都可以进行这样的“你要我给”活动,尤其是积木类玩具。我在前面所设计的玻璃弹珠游戏、小丑天平等游戏,其实质都是一种“你要我给”的活动,训练效果都很不错。

作者: 彤云    时间: 2007-11-1 09:55
标题: re:我也来说一个吧。昨晚,我告诉儿子:咱...
我也来说一个吧。
昨晚,我告诉儿子:咱们来做扯面吧。儿子 积极响应。我拿了一张A4的白纸,要求撕的很细,因为太粗面会煮不熟,儿子撕一条举到我面前,看看我,如果我微笑表示他的面条粗细合格,如果我绷着脸,表示面条太粗了,还得继续,有时儿子会故意撕的粗粗的,举到我面前看我的反应,有时他也会故意放慢动作把粗的面条往面条堆里和,看我是否发现,后来他也要求检查我的是否合格,学我的样子微笑点头或批评我不认真,当然我也会故意撕的粗粗的等他来批评,他自己总结了一条“妈妈,纸条撕的卷起来了,就算细的”。一张纸快撕完的时候,桌上堆了一大堆纸条,儿子说:妈妈,我们找个锅来吧。有了锅煮面,他又找了个KFC的盒子当盘子,他自己把游戏发展了,我都没想到要煮面呢。
我也是刚接触RDI,也不知道是否算成功,请大家多提意见。
作者: LHY    时间: 2007-11-1 12:19
标题: re:楼上的这个活动真是创意绝佳啊!不仅有RD...
楼上的这个活动真是创意绝佳啊!不仅有RDI,连精细、认知、装扮游戏统统都包含在内了。我设计的活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一些特殊的道具,而你只是随手拿起一张纸,就能做这么得心应手,我真的是自愧不如。看来还要继续加强学习啊!
作者: LHY    时间: 2007-11-1 15:12
标题: re:前期有些帖子发得有些乱,现整理归纳到这个...
前期有些帖子发得有些乱,现整理归纳到这个主题中来。

打鼓游戏(续)

在打鼓时遵循一定的规律变化,可以很好的进行注意力训练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同时对双手的协调和调控能力也大有好处。我自己在示范或模仿的过程中也要全神贯注,否则就会给小家伙抓住了笑柄:“妈妈打错了!”

击打部位的变化
规律1:
右手依次击打1次鼓面、鼓前沿(或鼓右侧)→左手依次击打1次鼓面、鼓前沿(或鼓左侧)→双手一起依次击打1次鼓面、鼓前沿(或鼓两侧)
可加入的变化:1、改变左右手和双手击打的先后顺序,如双手→右手→左手;2、改变击打部位的先后顺序,如鼓侧→鼓面,或鼓前沿→鼓面
规律2:
右手依次击打1次鼓面、击打3次鼓前沿(或鼓右侧)→左手依次击打1次鼓面、击打3次鼓前沿(或鼓左侧)→双手一起依次击打1次鼓面、击打3次鼓前沿(或鼓两侧)
可加入的变化:1、击打3次鼓面,击打1次鼓前沿(或鼓侧);2、改变击打次数:击打2次鼓面,4次鼓前沿(或鼓侧);3、重重地击打鼓面,轻轻地击打鼓前沿(或鼓侧);4、快速地击打鼓面,慢速地击打鼓前沿(或鼓侧)
规律3:
右手依次击打1次鼓面、鼓前沿、鼓右侧→左手依次击打1次鼓面、鼓前沿、鼓左侧→双手一起依次击打1次鼓面、鼓前沿、鼓两侧
规律4:
右手依次击打1次鼓面、击打2次鼓前沿、击打3次鼓右侧→左手依次击打1次鼓面、击打2次鼓前沿、击打3次鼓左侧→双手一起依次击打1次鼓面、击打2次鼓前沿、击打3次鼓两侧
说明:击打的次数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增加或减少,击打部位的先后顺序和组合可随意灵活变化,但注意一定要遵循一定的组合规律,难度要缓慢增加,以提高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和参与性。

左右手的交替变化
规律1:
右手重重击打鼓面1次,左手轻轻击打鼓面2次。以上为一个回合,重复3-4个回合
规律2:
右手重重击打鼓面1次,左手轻轻击打鼓面2次→左手重重击打鼓面1次,右手轻轻击打鼓面2次。以上为一个回合,重复2-3个回合
规律3:
右手击打鼓面1次,左手击打鼓面1次→右手击打鼓面1次,左手击打鼓面2次→右手击打鼓面1次,左手击打鼓面3次→右手击打鼓面1次,左手击打鼓面4次……
规律4:
左手击打鼓面2次,右手击打鼓面1次→左手击打鼓面2次,右手击打鼓面2次→左手击打鼓面2次,右手击打鼓面3次→左手击打鼓面2次,右手击打鼓面4次……
规律5:
左手击打鼓面3次,右手击打鼓面1次→左手击打鼓面3次,右手击打鼓面2次→左手击打鼓面3次,右手击打鼓面3次→左手击打鼓面3次,右手击打鼓面4次……
规律6:
左手击打鼓面1次,右手击打鼓面4次→左手击打鼓面1次,右手击打鼓面3次→左手击打鼓面1次,右手击打鼓面2次→左手击打鼓面1次,右手击打鼓面1次。
规律6:左手击打鼓面1次,右手击打鼓面1次→右手击打鼓面1次,左手击打鼓面2次→左手击打鼓面1次,右手击打鼓面3次→右手击打鼓面1次,左手击打鼓面4次......

作者: LHY    时间: 2007-11-1 15:15
标题: re:[B]弹电子琴——情绪分享时刻[/B]...
弹电子琴——情绪分享时刻

每天吃完晚饭后,小小就自觉的练习弹电子琴。昨天弹的时候,我和他爸爸都故意坐在他身后2-3米远的沙发上。弹完一曲“友谊地久天长”后,小小自顾自地开始鼓掌,我和他爸爸都事先约好了不响应。几秒中后,他终于转过身来了,并用眼睛找到我们。“哇,你弹得太棒了!”我们马上报以热烈的掌声。小小满足地转身弹下一曲“小白船”,我则换了个位置坐。弹完后,小小又自己先鼓起掌来,过了几秒才转头看他爸爸,爸爸马上响应,我不动。小小又转头看我,我才稀里哗啦猛鼓掌一阵。弹完第三曲的时候,小小看见了正在看电视的婆婆和大姨没有鼓掌,马上要求:“婆婆鼓掌,大姨鼓掌。”开始两次婆婆都没听见,小小叫了三次,直到婆婆鼓掌了才罢休。

以上表现是2-3周坚持激发情绪分享的初步成果。
具体步骤:1、有意识地在孩子弹完一曲后给予充分的口头鼓励和掌声鼓励
2、有客人到访时鼓励孩子进行表演,并制造热烈的气氛,使孩子享受到成就感。
3、在孩子适应程序化的掌声后,突然中断,让孩子激发出分享成功的愿望,主动要求分享。
4、逐渐拉远和孩子的距离,增加转身的角度,增加分享的难度。
作者: LHY    时间: 2007-11-5 15:30
标题: re:[B]拖板车游戏——通过提问来判断答案[...
拖板车游戏——通过提问来判断答案

家长示范:
轮到小小出卡片时,我拦住他的手,先不让他把卡片给我看见:“我来猜你的卡片是什么。它属于什么?”“属于水果。”我继续问:“那——是什么颜色的呢?”“是黄色的。”我做思考状:“嗯——是什么形状的呢?”“是弯弯的。”已经可以确定是香蕉了,但我装作还不知道,多问几个问题:“吃起来是脆脆的还是软软的呀?”“是软软的。”“它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啊?”“甜的。”我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是香蕉吗?”小小迫不及待地点头并放下卡片:“是香蕉。”我和小小拍手庆贺:“哇,我猜对了!”

角色交换:
轮到我出卡片小小来猜,要他提问题可有点难度,得慢慢来。我拿着蜗牛的卡片背面向着小小晃悠,故作神秘的:“你猜我要出个什么?”小小:“妈妈(,)属于什么?”(语调机械,中间的逗号都没有,感觉就像在问妈妈是属于什么物品似的)“属于——”我故意把语调拖得长长的,小小专注的看我,我突然灵机一动,只作口型不出声音地说:“动物。”小小一边模仿我的口型,一边迷惑地看着我,他自己发音的口型本来就非常不准确,所以这对他来说难度有点大。我又重复了几遍:“属于——动物(只做口型)”最后见小小实在不知道,又改为前面一个字发声“属于动——物(口型)”小小马上猜:“蝴蝶!”“你怎么知道是蝴蝶呢?你要问我,‘它会飞吗?’”小小马上就问:“它会飞吗?”看见我摇头后马上又问:“它会跑吗?”我又摇头,小小马上就不问了:“是蜗牛!”因为卡片中只有四种动物:蝴蝶、瓢虫、老鼠、蜗牛。我笑逐颜开地和他击掌庆贺:“哇,猜对了!你好棒啊!”

说明:1、一次游戏中,这种通过提问来猜卡片的训练次数不能太多,中间穿插进行几次即可。否则孩子会失去耐心,一旦对这个游戏失去动机就得不偿失了。
2、家长猜的时候,可以故意猜错。比如问清楚是弯弯的水果后故意猜个苹果,要孩子进行纠正:“苹果不是弯弯的,是圆圆的。”
3、应经常变换提问的方式,丰富口语表达。比如:属于什么——属于水果吗(可以吃吗,是穿的吗,是写字用的吗),是什么颜色——是红的的吗,它会飞吗——它有翅膀吗等

现在我们的拖板车游戏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达到猜图案的目的,比划动作、做口型(我失去声音了),描述物品的性状,通过提问来判断,通过推理方式(比如说我会把桌上的卡片拿光,我马上就可以拿走5张卡片)等。
作者: 寂寞沙洲    时间: 2007-11-9 09:08
标题: re:挺好的RDI游戏!!有些网友自己发展...
挺好的RDI游戏!!
有些网友自己发展的小游戏也挺不错的,我也准备借鉴了:)
谢谢大家l!!
作者: 哈哈月亮    时间: 2007-11-14 07:30
标题: re:顶一下,真是受益匪浅啊
顶一下,真是受益匪浅啊
作者: 彤云    时间: 2007-11-14 08:40
标题: re:我觉得照RDI书上真的不,老进行不下去,...
我觉得照RDI书上真的不,老进行不下去,也许我这人也越来越刻板了,我姐姐从未看过RDI的书,可是她可以和我儿子玩一些生活中的“RDI“。昨天,儿子要吃葡萄,我姐姐洗了和他在客厅里吃,我做饭,一会儿就听见客厅里笑翻了天,原来我姐剥了一个葡萄说:你吃还是我吃?1、2、3。然后叫:我吃。立刻把葡萄塞进自己的嘴巴,儿子急了,注意力全神贯注在他大姨身上,如果喊“我吃”喊的慢了,葡萄就进大姨的嘴,这个游戏很象“抢薯片”,后来他们比赛剥葡萄,谁剥的快,谁就有发号施令权,这个游戏大人小孩都高兴。
作者: 麒麒    时间: 2007-11-17 19:39
标题: re:谢谢大家,我今天又学到很多东西
谢谢大家,我今天又学到很多东西
作者: 彤云    时间: 2007-11-23 10:34
标题: re:今天老师提了一个建议,我感觉也不错,赶快...
今天老师提了一个建议,我感觉也不错,赶快放上来大家看看。
我儿子上英语课时,老师要求大家一起读,他英语比较好,有自信,因此有时会故意读的很快,念完后的表情是:我念完了,你还没念完吧。让人觉得他很棒,可是这样就不能和大家协调一致了,老师建议如下:在家我和他一起读,我要故意念的比他还快。然后我和他比赛谁念的慢,谁慢谁就获胜。然后,再慢慢地让他按我的速度一起读,我时快时慢,变化速度、音调、高低。
我在家练了,儿子被我突如其来的快搞蒙了,大叫:我都听不清了。哈哈,初见成效。
不知这个活动算第几阶段的??
作者: 彤云    时间: 2007-11-26 10:01
标题: re:前天,儿子指着书问我:这是什么花?我说:...
前天,儿子指着书问我:这是什么花?我说:是向日葵。然后告诉他向日葵的特性,向日葵总是脸朝着太阳的。后来我干脆把我的头当太阳,他的头当向日葵,我来回的移动,告诉他早上太阳升起来了,下午太阳要落山了,他的头就不停的跟着我移动,真象个小向日葵。
作者: LHY    时间: 2007-12-26 15:13
标题: re:[B]老狼老狼几点钟(团体游戏)[/B]...
老狼老狼几点钟(团体游戏)

游戏方法:一人当老狼,站在固定的位置(姑且叫做狼窝)不动。其他人都是小羊,围着老狼边走边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就回答“×点钟”,当老狼说“12点钟的时候”,就可以出来抓羊吃,而小羊们则要逃到事先规定的安全地带(羊圈)。如果被老狼抓住了,就要接受相应惩罚,并由他来当老狼。
这里所谓的惩罚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惩罚,也可以是孩子比较喜欢的活动,如挠痒痒、涮羊肉(两个大人架着孩子有节奏的前后晃荡)等。

这是一个比较经典的游戏了,这段时间里,通过老师、家长的集体智慧,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增加了很多变化。

变化一:提高孩子对老狼的关注程度。
将老狼的回答改为用手势表示,老狼出示手势后小羊们要齐声说“×点钟”,然后再继续问“老狼老狼几点钟?”

变化二:增加不确定因素
将老狼固定的12点钟出来吃羊改为,由老狼自由决定几点钟出来吃羊,每次都可以不一样。老狼出示的手势也不一定是按数字顺序来的,可以是随机的。这样就使游戏变得更加多变,更加刺激。

变化三:增加口语表达
不再由老狼向大家宣布,而是由小羊自己去问:“老狼,你几点钟出来吃羊啊?”其他小羊则可以再去问已经知道了答案的小羊。让孩子练习提问和转述的技巧。

变化四:语音调控(悄悄话)
变化内容同变化三,但要用悄悄话的方式进行。

变化五:即兴加入故事情节
老狼故意装作年老体迈,一只羊都没有抓到。最后来到了小羊们的家门口,用语言诱骗小羊开门。小羊让老狼把爪子和尾巴伸进门缝等等。家长可以进行即兴发挥,也可以借用熟悉的故事情节。

作者: jiajunmei    时间: 2007-12-26 23:37
标题: re:呵呵,这么多的经典游戏啊,我要照单全收了...
呵呵,这么多的经典游戏啊,我要照单全收了!顶一下!
作者: 顺子妈妈    时间: 2008-1-9 12:13
标题: re:顶一下
顶一下
作者: mmm    时间: 2008-1-9 15:07
标题: re:彤云的游戏真不错啊。
彤云的游戏真不错啊。
作者: LHY    时间: 2008-1-10 12:20
标题: re:生活中的RDI——[B]非语言沟通(肢体...
生活中的RDI——非语言沟通(肢体语言):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手势

1、日常生活中发指令时:
吃饭、刷牙、洗脸、睡觉、穿衣、洗手、停止、前进、后退、跳、蹲下(坐下)、过来

2、在超市购物时让孩子看指挥拿物品:
点头、摇头、微笑、鼓掌、伸大拇指、皱眉、撅嘴、指、摆手

3、陪孩子一起玩洋娃娃或玩偶时的动作模仿:
梳头、照镜子、洗脸、睡觉、喂饭

4、根据动作猜物品:
苹果、香蕉、桂圆、葡萄、西瓜、柠檬;
面条、生日蛋糕、瓜子、冰激凌;
帽子、手套、袜子、外套、套头毛衣、裤子、围巾、鞋子

5、根据动作猜字卡:
吃、喝、睡、跳、跑、踏、走、坐、蹲;
推、拉、摸、搓、拧、敲、拍、按、捏、撕、剪;
哭、笑、听、看、闻、舔、嚼、咂、吹;
甜、酸、苦、辣、烫;
高兴、难过、生气、害怕;
冷、热、累、困、痛、痒

6、猜动作:
跳绳、游泳、看书、写字、唱歌、跳舞、弹琴、做操、踢毽子、打羽毛球

7、猜动物:
兔子、青蛙、蝴蝶、老鼠、老虎、猴子、企鹅、公鸡

部分动作说明:动作、表情和配音都要足够夸张,表现形式尽量多样化
哭:嚎啕大哭、捶胸顿足地哭、哭、抽泣、瘪嘴等
笑:放声大笑、咧嘴笑、微笑
高兴:各种笑、欢呼雀跃、各种pose
生气:皱眉、跺脚、大声吼叫、扔东西
害怕:张大嘴睁大眼缩着脖子、发抖、缩成一团
拧:拧毛巾、拧瓶盖、拧螺母
敲:敲门、用手敲桌子、用筷子敲碗、敲鼓
吹:吹泡泡,吹蜡烛、吹哨子、吹气球
舔:舔嘴唇、伸出舌头舔食物
冷:发抖,双手抱臂缩成一团
热:用手扇风、擦汗、扯动衣服
累:弯腰驼背、喘气,步伐沉重缓慢
困:伸懒腰、打哈欠、打瞌睡
痛:抱着脚跳、抚摸(做出要哭的样子)、边吹气边甩手(痛苦状)
痒:身体扭动,用手抓挠

本人表演能力有限,目前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的只能想到这么多,希望各位聪明的家长能够加以补充。

毛咪妈妈补充:
根据动作猜字卡:团(搓成圆球,如汤圆)、切、剁、炒、啃、抓、扔、踢、趴、跪、穿、脱、戴、瞪、眨、仰、骑、滑、躺

作者: 彤云    时间: 2008-1-10 19:34
标题: re:今天和姐姐的孩子一起玩了个游戏,人员:我...
今天和姐姐的孩子一起玩了个游戏,人员:我姐、我老公、我、儿子、我姐的儿子,大家手拉手围一个圈,我说:我们这几个人里大姨最大,第二大的是谁?儿子说:是爸爸。我说:第三大的呢?他说:是你。我说:那大姨是1号,爸爸是2号。儿子说:你是3号,我是4号,宝宝是5号。于是我开始发令:3号蹲,3号蹲,3号蹲完了1号蹲。然后我姐说:1号蹲,1号蹲,1号蹲完了4号蹲。然后儿子也接着说:4号蹲,4号蹲,4号蹲完了2号蹲。一边说一边弯腿做半蹲状。这个游戏儿子可以一直看我们,我们在接的过程中会故意停顿,等孩子反应,或故意忘了自己的号码而蹲错,时而小声时而大声的念,或放慢说话的速度,以吸引孩子的眼球,我觉得挺不错,大家试试吧。
作者: 爱心-100    时间: 2008-1-10 21:13
标题: re:游戏不错,希望以后能和大家交流学习!...
游戏不错,希望以后能和大家交流学习!


作者: LHY    时间: 2008-1-15 12:27
标题: re:彤云的“下蹲”游戏真好,很适合喜欢肢体运...
彤云的“下蹲”游戏真好,很适合喜欢肢体运动的孩子们玩,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玩。突然想起来,这和我们前期做过的一个“不准站起来”的游戏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准站起来

五六个人围成一圈蹲着,一个人站在中间监视,手里拿个海绵或抱枕之类的东西做武器,不准大家站起来。看见谁站起来了就要说:“不准站起来!”并用武器去攻击站起来的人。蹲着的人要趁监视者没看见自己的时候站起来,并大声宣布“我要站起来!”然后抢在被监视者击中之前又赶紧蹲下。

这个游戏可以很好的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共同注意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作者: LHY    时间: 2008-1-15 12:33
标题: re:007 (何子)有个大孩子的...
007   (何子)

有个大孩子的游戏介绍一下,是儿子生日那天,十个人一起做的,他们玩得很开心(儿子玩的时间不如同学长,一开始的反应不过来,但他觉得好玩,我准备有时间在6-7个人的范围来玩)。

游戏名:007

游戏方法:围成一圈坐着,一个人随便指着另一个人说:0,被指的人也随便指一个人说:0,这另一个人指一个人说:7,被指”7”的人必须选择一个人开枪,说:砰!,被射者须无声倒下,而其两侧的邻居须同时举起双手惨叫”噢——”。被射击不倒地的,不叫出声的,不该叫而叫的,不该倒下而倒下的,都要受罚。(罚则自定)

当然“7”也可以向自己打枪,这样可以让别人无法提防,可以害人。(不过,这对我们的孩子太难了,但我真的看到了同学的机灵。)

这个活动好处在于:1、参加者的眼睛必须随时盯着别人,看是不是指着自己了,不然就参加不了。2、大家的惨叫声和怪样子很刺激人,有一定的吸引力。3、可以加入变化。如快指慢指,或者有意害人时。比如有的人刚被指到0,刚指出去,结果又被指7了,你必须有反应,所以注意力必须保持高度的集中。

作者: wangmaomi    时间: 2008-1-15 15:36
标题: re:另一版本的007(也可以叫找出滥竽充数的...
另一版本的007(也可以叫找出滥竽充数的人)

    一人当007(背过脸去,也可到另一间屋子去),其他人暗中推选一个或2个人当特务,然后一起大声读选好的文章(也可以由一个人领读,其他人跟读),当特务的人只动嘴唇不发声。007要找出到底谁是特务,可挨个凑近去听,特务附近的人则要大声读以掩护他。
   这个游戏对观察力要求很高,还加上声音的辨认以及掩护与伪装等,挑战性很强,小学生们超喜欢。游戏参与的人数越多游戏越好玩。


作者: LHY    时间: 2008-1-18 12:16
标题: re:RDI讲座中介绍的部分游戏[B]...
RDI讲座中介绍的部分游戏

找领袖——团体游戏
一人做侦探,先暂时回避,其他人坐成一排,选出一个领袖随意做动作,其他人跟随做同样的动作。侦探进场观察,领袖要趁侦探没看见自己的时候变换动作,其余人员要尽量同步模仿来掩护领袖。

大风吹——团体游戏
一人站在前面当魔鬼,其他人面对魔鬼做成一排。魔鬼先做刮风的动作和声音,并说:“大风吹——”其他人齐声问:“吹什么?”魔鬼:“吹——×××的人。”被说到的人要赶紧站起来换个地方坐,慢了就会被魔鬼抓住。如没有人被抓住,则游戏继续;如被魔鬼抓住,换被抓者当魔鬼。
“×××的人”:性别、头发长短、衣服眼色、年龄大小等可以用来作为定语。

口香糖——团体游戏
一人当老师,其他人做口香糖。老师发指令:“口香糖——”口香糖们齐声问:“粘什么?”老师回答:“粘——墙壁!”则口香糖们要争先用手贴到墙壁上。最后一名接受惩罚。
口香糖粘的东西可以是任何物品,包括家具、房屋、电器、人体部位等。

老师说——团体游戏
一人当老师发指令,其他人当学生做动作。老师的动作指令前面有“老师说”几个字的时候,学生们都要做相应的动作。如老师的指令前面没有“老师说”几个字的时候,学生们就不能做动作。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做了或做错动作的都要接收惩罚或改由他来做老师。

一起倒下——二人游戏
发出指令后,两人同时倒在懒骨头椅或床垫上
1、原地倒下
2、移动一段距离倒下,保持动作的一致性。移动的方式包括:快跑、慢跑、走、小碎步走、高抬腿走、跳走、边走边转圈、蹑手蹑脚走等。
3、改变角色,由孩子发指令并作为动作的主导者。

大鲨鱼——双教练法
父母装成两条大鲨鱼,距离孩子一段距离。孩子只能用眼睛来定住鲨鱼,他看着谁谁就不能前进。父母轮流向孩子逼近,到达后装作要吃掉孩子的样子,一起挠痒痒嬉闹。

躲避球——双教练法
父母相隔较远距离进行传接球运动,孩子站在父母之间观察。事先约定开始攻击的手势,如有人发出这个信号,则表示这次要用球攻击孩子,孩子应马上进行躲避。
如有玩伴,则攻击者眼睛看着谁,就表示要攻击谁,没被看着的孩子则不用躲避。

推杯子——动作调控
在桌上划定目标区域,将一个杯子(也可用其他道具代替)从起点处推出,推到指定区域内为成功。
杯子可以是空的,也可以装物品,装的东西可多可少,不断调整杯子的重量,推杯子时的力量调控也不一样。
注意最好不要用易损坏的玻璃杯,杯子里装的物品一旦洒落要易于收拾。

撞车游戏——动作调控
两人相隔一段距离相对而坐,在中间圈定一个区域范围作为撞车地点。发出指令后两人同时推出小车,力求力量和速度一致,小车在指定区域内相撞则表示游戏成功。
这个游戏需要的调控技能很高,双方都要想办法去接近对方的节奏和速度,需要很多次练习才可能会成功。

作者: 老枪    时间: 2008-2-1 18:40
标题: re:小小越来越精神了,小小爸也丰满了许多。唉...
小小越来越精神了,小小爸也丰满了许多。唉,好大的雪...

在youtube上转,本来想找些ABA的资料,RDI的东西贼多,好些还不错。刚好看到楼上说的撞车游戏,贴上。片主是个大拿,很有趣,英语忘了的朋友不要着急,这哥们儿唠叨1.5分钟后,会出现活动场面,一看就明白了。

http://youtube.com/watch?v=_RduX1KL768

另外一个也是他的,有点ABA了,是教“因为---所以---”问句的。
http://youtube.com/watch?v=QPxUh57KnLg
作者: mmm    时间: 2008-2-3 10:32
标题: re:这样做广告,有点丢脸吧。ya也算是一个大...

作者: LHY    时间: 2008-2-3 11:45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老枪...
下面引用由老枪发表的内容:

小小越来越精神了,小小爸也丰满了许多。唉,好大的雪...


呵呵,我猜你是想起了那首“咏雪”吧。估计所有骨感的美女帅哥都丰满起来了吧,好大的雪啊~~~~
作者: zxxaylf    时间: 2008-2-16 20: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老枪    时间: 2008-3-1 06:39
标题: re:甜蜜蜜的RDI:http://you...
甜蜜蜜的RDI:
http://youtube.com/watch?v=CApMG6-hD_k

作者: mmm    时间: 2008-3-1 20:58
标题: re:非常好。可是,这俩孩子都不像嘛,哪个是自...
非常好。可是,这俩孩子都不像嘛,哪个是自闭症?
作者: 老枪    时间: 2008-3-1 21:45
标题: re:mMM,这两个和自闭症没关系,是NT(N...
mMM,这两个和自闭症没关系,是NT(Neurologically Typical,someone whose brain development and activity are typical ).她们玩的,对于NT小孩属于小菜一碟, 我们的孩子,大概也能达到,只是要经过艰苦的训练.

以前那个做操的小孩,也是NT.我也看着流口水.
作者: mmm    时间: 2008-3-1 21:48
标题: re:啊,我还以为那个做操的是小枪呢 。。。
啊,我还以为那个做操的是小枪呢 。。。
作者: D妈    时间: 2008-3-14 12:58
标题: re:我是刚刚开始接触RDI的,刚看(浏览)了...
我是刚刚开始接触RDI的,刚看(浏览)了《人际关系之迷》的半本书。
我知道我的DD合适用RDI,但不知道哪里有RDI的家长培训,规范性的培训。
我向广州中山三院咨询了,他们本月底有自闭症的家长培训课,会讲到RDI,但只是一小部分。我想找规范性的,不知道以琳近期有没有这样的培训。

我也刚来以琳网,甚至还不知道这样的问题应当在哪里提出。
多谢各位指教。

作者: LHY    时间: 2008-3-14 13:49
标题: re:求助请到论坛的“帮我一把”中发帖。...
求助请到论坛的“帮我一把”中发帖。

最近的RDI讲座信息请点这里,试一试看还有没有转让的名额:
http://www.elimautism.org/lead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237&ID=247572
作者: 顺子妈妈    时间: 2008-4-1 21:59
标题: re:小小妈妈,上周我们在田老师家做了几个新游...
小小妈妈,上周我们在田老师家做了几个新游戏,感觉效果很不错。对观察力、语言表达、思维流畅性都有很好帮助:
一个是“炸弹词”、还有“我看我看我看看看”和“我来当妈妈”
我文笔有限,建议你将这几个活动也加进来。呵呵,偷懒了!
作者: LHY    时间: 2008-4-2 00:01
标题: re:顺子妈妈,你说的炸弹词游戏的实际上就是“...
顺子妈妈,你说的炸弹词游戏的实际上就是“吊死鬼”游戏,带有竞赛性质的,可使孩子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这个游戏最初是由毛咪妈妈从毛咪的英语兴趣班上带回来的,小小超喜欢,天天强烈要求要玩。我现在能在这个游戏中再加入大小声游戏、视线追踪、认知理解等内容,效果好极了,真正的寓教于乐。
“我要看”使训练孩子的视线追踪能力,小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大有进步了。田老师加入了颂唱的元素,使之更加灵活有趣。
“我来当妈妈”相当于假扮游戏与情景教学的结合,还可以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

刚换了工作单位,工作压力增加,白天不能再上以琳了。外婆又回老家了,下班后忙着做家务,带孩子的时间锐减,更不用说上网了。孩子一有点问题,就感觉自己心浮气躁的,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管,心里的焦虑和压力增大不少。惭愧!
近期这几个游戏值得一记,还没有来得及好好整理归纳,等有时间再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作者: kwenma2    时间: 2008-4-2 00:20
标题: re:期待!!
期待!!
作者: LHY    时间: 2008-4-4 14:08
标题: re:个人认为眼神追踪的训练非常重要。如果孩子...
个人认为眼神追踪的训练非常重要。如果孩子连别人看的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的话,进一步的能力如共同注意力、理解他人意图的能力,社交互动能力的提高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制约。现在把自己在这方面陆陆续续做过的一些尝试整理如下,希望大家能够给予指正和补充。

眼神追踪:

1、训练篇:“我的目光有奖品”,近距离的眼神追踪,难度:初级。
需要强化物的大量刺激,具体操作内容详见http://www.elimautism.org/lead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71&ID=4923&Ar=247203&AUpflag=1&Ap=9&Aq=1&r=38786&q=3
177楼

2、生活篇:“猜我看的是什么”,较远距离的眼神追踪。难度:中级。
活动要点:
1)在日常生活中找机会中穿插进行,每回进行五六次即可,在孩子不耐烦之前即时打住。
2)调动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动作和语气显得另类或搞笑效果会更好。
我通常是趁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声调夸张的:“小小,你猜我看的是什么呢?”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没有转过来,我就主动凑到他面前盯着他的眼睛看,并一直延长声调:“我看的是——”。开始小小很疑惑,会看我一下然后身体转动角度,我就跟着他转动,仍然盯着他看。几次转动后我用手点了点他的鼻尖,他一下就笑了:“是我!”我马上夸奖他聪明。
3)增加孩子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提高孩子的参与度:初期孩子能力不足,不要太在意结果,只要孩子在关注在配合就已经很好了。的方法是,在孩子猜错时马上把自己的眼神移到孩子猜的物体上,并大声给予鼓励和强化。
4)辅助必不可少:活动初期要伴随着很大的身体或头部转动,必要时把食指放在两眼中间指示方向。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逐步减少提示和辅助。
4)增加对比性:如我看的是沙发,而小小猜成了地板,我的眼神就会在沙发和地板之间来回移动,增加对比性,看着沙发的时候提示“沙发”,看着地板的时候提示“地板”。
5)目标物体:家具:如沙发、、电视、空调、茶几等,房屋结构:地板、天花板、墙、窗户、门等,家庭成员。
6)孩子能力提高后可增加视线的不确定性:发出口令“我看的是——”后尾音尽量延长,眼神在不同物体上移动,或故意眼神诡异摇头晃脑的,让孩子能够进行眼神追视,然后突然定住在某一个物体上,同时口令停止。

未完待续...
作者: LHY    时间: 2008-4-4 15:17
标题: re:[B]眼神追踪:[/B][COL...
眼神追踪:

1、训练篇:猜物品或猜卡片,理解他人意图(双教练法)。难度:中级。
家长和孩子面对面,请孩子猜手中卡片(物品)的形状或颜色,并通过表情或肢体语言告诉孩子是否正确,猜对后给予奖励。按部就班的进行一段时间后,在孩子注释家长的表情时,家长突然转向另一家长,希望孩子能跟随着转头看另一家长的表情,来判断自己猜得正确与否。

1、训练篇:我看的是什么。难度:中级。
准备一些小道具,如扑克牌,图片,小物品等都可以。
家长和两个孩子面对面坐着,将四张图片上下左右各相隔一段距离放在面前。
训练方法和技巧同“我的目光有奖品” ,不同点是观察物品由左右两个增加到了上下左右四个,由一个孩子判断变成了两个孩子竞争,由抢的动作变成了语言的快速反应,谁先说对了谁就可以赢得奖励。

3、游戏篇:远距离的眼神追踪。难度:高级。
“我要看”——颂唱
参与者:2个孩子,2-3个大人。
游戏方法:一人当演员,站在中间随便起个调子唱:“我要看,我要看….我要看——”,同时头部四处转动,歌声停止时定住不动,其他人要猜出他看的是什么。猜错了就要接受惩罚。
游戏提示:
1)先由老师或家长示范。
2)角色互换,增加孩子主导游戏的能力。
3)家长或老师故意答错,训练孩子对别人回答正确与否的确认能力。
作者: LHY    时间: 2008-4-4 15:41
标题: re:[B]“吊死鬼”游戏[/B]参与...
“吊死鬼”游戏

参与者:3到5人。
游戏方法:
一人当老师领读,其他人当学生跟读。
在白板上划几列阶梯或方格,分配给各个学生。学生们的初始位置都在最下面一格。
指定两到三个词语为炸弹,当老师读到“炸弹”时,不准跟读。应该读不读或不该读的读了都算错,谁出错谁就往上移动一格。先到达顶端的就会成为吊死鬼,接受“惩罚”。
游戏提示:
1)由孩子学会自己做主,决定哪些词作为炸弹。
2)孩子的角色在老师和学生之间互换
3)家长故意出错,训练孩子的判断和确认能力
4)家长当老师时,要注意使用停顿、延时的技巧来增加孩子的眼神接触
游戏变化:
任何带有竞赛性质的内容,都可以加到本游戏中来。如:大小声的游戏、视线追踪、猜动作、认知理解(数字、英语、拼音、反义词)等

附:大小声游戏
两人或两人以上都可以玩。一人当老师,其他人当学生。老师随意说什么,学生都要跟着说,但必须和老师声音大小相反。老师大声,学生就要小声,老师小声,学生就要大声。
这个游戏可以很好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声音大小的调控能力。

作者: mqskzy    时间: 2008-4-4 20:44
标题: re:有适合中低功能孩子的游戏吗?
有适合中低功能孩子的游戏吗?
作者: 丑丑妈    时间: 2008-4-8 09:27
标题: re:丑丑和小小同龄,可丑丑却很少有时间玩这么...
丑丑和小小同龄,可丑丑却很少有时间玩这么好的游戏,放学回家做了作业,弹了琴,时间很少了,再加上我这懒惰没有耐心的妈妈,想来都惭愧.只是把他放到孩子中去,一发现他表现不好,就是一阵吼.我想自己是不是在拔苗助长啊!
作者: 星星_月亮    时间: 2008-4-8 11:24
标题: re:很好的帖子统统收下了
很好的帖子统统收下了
作者: liule0928    时间: 2008-4-8 12:20
标题: re:刚刚才接触到RDI,看《人际交往儿童活动...
刚刚才接触到RDI,看《人际交往儿童活动手册》好难悟啊,直到看到这个好贴,才有点思路出来。谢谢!
作者: pastryjing    时间: 2009-4-20 13:16
标题: re:哎 怎么相关录相的链接都无法打开呀 急...
哎  怎么相关录相的链接都无法打开呀 急人
作者: 杜若    时间: 2009-8-21 11:50
标题: re:正在找适合两岁-两岁半孩子玩的游戏,谁有...
正在找适合两岁-两岁半孩子玩的游戏,谁有,帮忙介绍一些。谢谢。

楼主的这些游戏先收藏,以后一定用得着。
作者: 鸣宝妈    时间: 2009-8-24 22:17
标题: re:这些游戏都很棒,学习中..
    这些游戏都很棒,学习中..
作者: 幸福的雄鹰    时间: 2010-5-17 09:42
标题: re:大家有关于“抢”的游戏?
大家有关于“抢”的游戏?
作者: 希望成长    时间: 2010-5-24 13:41
标题: re:感觉是1、2阶段以上的游戏,不过迟早可以...
感觉是1、2阶段以上的游戏,不过迟早可以用。谢谢,收藏了
作者: ED    时间: 2010-5-24 17:16
标题: re:最近在读关于RDI方面的东西,也正准备上...
最近在读关于RDI方面的东西,也正准备上RDI的课程,楼主的这些游戏太好了,全部收藏,谢谢了.
作者: 佩佩妈妈    时间: 2010-8-8 14:28
标题: re:感觉很精彩,深受启发!
  感觉很精彩,深受启发!
作者: 刘小宝很好    时间: 2014-2-24 23:58
标题: re:顶好贴
顶好贴
作者: sisi241    时间: 2014-3-24 22:45
标题: re:特别的好,真是用心呀。我惭愧呀。
特别的好,真是用心呀。我惭愧呀。
作者: zsbdl    时间: 2014-8-29 11:19
标题: re:解了燃眉之急,谢谢各位前辈,有法宝的家长...
解了燃眉之急,谢谢各位前辈,有法宝的家长多多贡献啊
作者: 十指紧扣    时间: 2014-9-10 15:15
标题: re:感谢分享,有没有小宝宝的互动游戏,真不知...
感谢分享,有没有小宝宝的互动游戏,真不知道怎么把一些认知加到游戏里。。。
作者: chenjnh    时间: 2014-9-23 11:05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LH...
下面引用由LHY发表的内容:

个人认为眼神追踪的训练非常重要。如果孩子连别人看的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的话,进一步的能力如共同注意力、理解他人意图的能力,社交互动能力的提高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制约。现在把自己在这方面陆陆续续做过的一些尝试...


http://www.elimautism.org/lead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71&ID=4923&Ar=247203&AUpflag=1&Ap=9&Aq=1&r=38786&q=3
打不开了。
百度“我的目光有奖品”,发现一篇,文中夹有“神经细胞修复”广告,编辑下贴在这里:

                           我的目光有奖品。

  活动重点是让儿童跟随社交同伴的目光,使用非语言提示来解决问题。

  大家常常会提及眼神接触的重要性,我们则认为,如果仅教导凝视他人的眼睛的话,会造成社交『死路』。我们所强调的是在教导儿童的时候,让他们知道,从观看社交同伴的眼睛、脸孔、身体可以得到许多收获。至于要如何让儿童观看他人的眼睛呢?这项活动所提出的关键理由就是,这么做的话可以让你得到非常有趣的东西。

  参与者:教练和儿童。要是你不相信儿童可以离开房间,并且在外头等待,直到你叫他进来的话,你就需要一位助理教练。

  准备工作:你需要六张懒骨头、两张方形地毯,以及一些孩童可能会感兴趣的物品。在整个房间里随意摆放懒骨头。

  这项活动共有三个步骤:

  步骤一:向儿童解释说他的工作是找寻一个藏起来的物品,在儿童离开房间之前,先让儿童看过该物品,接着,让儿童离开房间,当他回来的时候,让他坐在你身旁的方形地毯上。跟儿童解释说他只有一次机会去寻找该物品,至于该物品的藏匿地点,只能从你脸上得到线索。当新手在房间外面的时候,把一样物品放在懒骨头下面。

  步骤二:现在让儿童回到房间来,并且与你肩并肩相邻而坐。告诉儿童,要等你表示可以站起来了,才可以开始寻找。要确定儿童有参照你的脸。你要用一种高度夸张的方式,先看看儿童,绽放微笑,接着用热烈的态度,望着藏有物品的那张懒骨头,现在向儿童暗示说可以开始寻找了。要是儿童无法跟随你的目光,而开始在其它的懒骨头寻找,你要马上叫儿童停止寻找,回到方形地毯来,这一次你要指着正确的懒骨头,然后暗示儿童开始寻找。你要继续进行这项练习,一直到孩童能轻易跟随你的目光,到你指示的物品上去。

  步骤三:一旦儿童能轻易找到奖品,角色要互换,你到房间外去,让儿童把物品藏起来,等你回到房间坐下,儿童的目光要朝向藏匿地点,以便暗示你应该寻找的地点。

  变化:当你们两人准备之后,你们可以将此活动修改为『我的脸有奖品』,在这个变化型中,你微笑和皱眉头的程度可以提供儿童讯息,让他知道他到底距离物品是远还是近。你的笑容愈大,儿童距离奖品愈近;你的眉头愈皱,就表示儿童离奖品愈远。我们还有一个变化叫『跟着我的声音走』,在这个变化型中,不可以使用语言,但是要用声音大小和音调来指出儿童在搜寻的时候到底距离奖品远还是近。

  难题及良机:

  如果儿童不是用视觉来参照的话,你需要先花点时间教导他,让他了解用手指示方向的意义,并且朝着你手指的方向找到物品。你要记得一开始所指的物品要非常靠近,然后再渐渐加大距离。
作者: 蛋宝    时间: 2015-1-18 22:28
标题: re:很好。
很好。
作者: mangogo    时间: 2015-1-24 23:14
标题: re:好帖子收藏
好帖子收藏
作者: SANFENZUI    时间: 2015-2-9 16:03
标题: re:谢谢.拿走.
谢谢.拿走.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