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标题: 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lu    时间: 2001-11-18 21:24
标题: 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大家要体谅一点方静,她来得及回答这么多问题吗?另外,大家要了解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最需要学习。)



    我曾经是一个很不知深浅的人(或许是一点热心、加上很多自我表现),以为只要把自己的经验讲给其他家长听,就能帮助改变他们的命运。

    所以,几次在专业机构,只要看到谁教孩子不得力,就要凑上去表一表态。大概三个孩子中有一个的家长过段时间会跟我说一声,“这办法有点管用。”其他几个,应用起来不是依葫芦画瓢、削足适履,就是根本上听不进去。其实教育训练的方法没有俗套,任何方法、经验都不能直接、简单地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我们家长也不要把求医问药的心理用在“学习训练方法”上。方法是可以学的,家长会不会自主、能动地使用训练方法才是真正的问题。



    后来我发现很多家长搞不懂应当教孩子什么东西。他们不知道孩子在什么发展阶段、需要什么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无时无刻不在向家长传递他们特有的信息,但有些家长根本体会不出来。这是非常可怕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家长学了训练方法又会怎么样呢。学会了强化、消退等又能怎么样?

    所以后来,即使有家长向我讨教时,我也会说:“我先要了解一下你孩子的详细情况。”   



    但现在,我觉得,这还远远不够。

    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家长本人。家长的学识、精力、意志品质、生活环境都是很重要的。

   

    在家长、孩子、教育三者之间,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缘份,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家长。如果家长从心灵深处对教育没有信任感,或者对教育的本质始终不能深刻把握;那么,只要他碰到了些困难,就会认为:他已经看到了教育孤独症孩子这条道路的尽头,就可以有足够的理由来寻找另一条拯救他孩子的道路了。最可惜的是,我们孩子个性发展的大部分关键期只有四、五年。

    失去的,永远不会再回来。

    而如果另外一条路(如求医问药)也走不通,这些家长还有足够的热情和精力来教育他们的孩子吗?

    这时,家长东奔西走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就会在家长的内心慢慢异化为这一种心态:我已经尽了力,我用尽了所有的办法,对这个孩子无能为力了。在这种心态下,家长再为孩子所做的种种努力,只不过是维系家长还在“尽责任”的一个标志而已。

    因为,家长只是一个凡人。。



    所以,即使方静她们把她们的故事都回忆出来,讲给大家听。又有多少家长能象她们一样去忘我地、悲壮地求证人生呢?

    李景琳妈妈,她丈夫本身就是一位研究儿童教育的专家。他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绝对不能失败。

    方静,从以前的文章里,大家也可以看出,年轻时的她一定象公主一样骄傲。(方老师,您看我又在自作聪明了)但小石头的降临把她以前的精神大厦夷成了平地,她不得不把这块石头当作重建精神家园的最重要支柱。

    田惠平,她的故事大家更熟悉了。

    在精神方面,她们有一点是一样的,在孩子出问题之前,大家都认为她们是很优秀的,因此她们都不能输;而且她们不给自己找借口,不留余地。

    在生活环境方面,她们都生活在知识圈内,周围有相当浓厚的重视教育的气氛。(当然也是一种压力)

    在学识阅历方面,都是知识分子、有教学(科研)背景,有理性思惟的习惯(说明一下,真正的神学恰恰也是理性、思辩的、求证的)。不会因为爱、而忘了怎么去爱。说句大白话,是不容易犯糊涂的女性。这是很多孤独症母亲不具备的优良品质。



    现在不具备,并不意味着永远不能具备。关键是,你愿意吗?象她们中的说过的一样:“要跪下来。”你必须把你的种种心理借口、松懈甚至自私,和你虚弱的骄傲一起扔掉!



    从这个角度讲,有个孤独症孩子,何尝不是家长的一种福分呢?!

   

卢爱军













   



   

     

   










作者: 方静    时间: 2001-11-19 09:40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看了这个帖子我特别感动,我每次和家长见面是都是这样和家长谈“悟”的问题,谈“舍己”的问题。同时我在告诉大家我是个基督徒的同时,我想说的我不宿命,真正的基督信仰是让你的生命得自由,并且得丰盛。我宣扬基督的爱,但我觉得作为一个基督徒更重要的是去实践和行出基督的爱。虽然我常被人批评,尤其是被主内的人批评,认为我传福音不够积极,可我一直坚持我自己的做法:籍着爱,让人认出我是基督的门徒。我要说,石头有今天,是因为她妈妈有神,如果她妈妈心中没有神,她一定已经自杀了。我所有的耐心、爱心、智慧都来自于神。

我还是会整理我训练石头的资料,有借鉴总比没有好,大家一起努力吧。

方静




作者: 李芳    时间: 2001-11-19 13:47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卢老师的这番话犹如一盆水,浇在了火山上,我倒是挺感谢“这盆水”,即替方老师解了围,又提醒了各位家长。建网站以来,我和方老师打交道也特别多,经验学了不少,但要用起来,却是要细心揣摩的,比如方老师曾经告诉我,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苗头时,一定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我当时体会不深。我的孩子刚出现爱关门的现象时,我虽然觉得不好,但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结果呢,直到孩子把橱柜的门给我关坏了,直到我带他去小卖部,一不留神,他把小卖部的门关得咚咚响,遭来一顿训斥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个刻板行为必须得管了。现在再想想方老师的话的确有道理。已经有“前人”的经验了,我还吃了这一堑。是不是也有点自闭症的特征,“听而不闻”?经验一定是要学的,“拿来主义”,会让我们少走弯路,但千万不能生搬硬套。




作者: nu    时间: 2001-11-19 17:30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有人把这个水搅拌了一下,是否有嫉妒的嫌疑!难道方静办这个论坛,要自己唱空城计不成?!就像留言板上的一样,批评来批评去的,好像吴医生犯了通天大罪.我非常不理解的行为.让本来十分纯洁的空间,有了一点点污垢.
作者: lu    时间: 2001-11-19 22:56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现在我不能想象,没有这样一个孩子我会变成什么?



回想起来,这么几年来,还是在孩子确诊后,陆医生的一句话,对我改变最大。

98年8月的一天,在南京,我把连夜看完的《孤独症儿童》(当时只有台湾版本,洛娜.温著)还给陆汝文医生后,我们又进行了一次长谈。期间我说这下我的生活要完全变样了,我的种种美好设想也会变成泡影。陆医生很严肃地对我说:“没有这个孩子你又能干什么?做总理。”



说这句话的人也许早就忘却了,但一直到现在,还在我的心中震荡。就象禅宗中的当头一棒。我把这句理解为:“别以为自己是什么东西;把这个孩子教育好,就是今生今世的真谛。”

所以这么几年来,和很多家长不同的是,虽然我花了很多时间、精力,经受了种种折磨,黑发熬成苍白,但我的心是真快乐的。这种快乐不是单单从成功中获得,也是从世俗的纷纭中解脱的快乐。

真的,再没有比找到人生的真义更快乐的。



因此,我也相信家长自身改造的必要。

至于其它一切、一切,我还没去刻意追求,但也不冷眼旁观、容人盅惑。对于有缘者,自有我的满腔热情。



卢爱军












作者: Admin    时间: 2001-11-20 12:50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一年多来,内心经历了无数次从云端坠落下来的痛楚,至今仍在隐隐做痛,有时我想要是能带着孩子躲进一个世外桃源里去生活,远离这个世界该多好!  这一生中已经经历了无数次考试,这一次上帝的考试能通过吗?真希望能够早日到达卢先生的境界。


作者: 方静    时间: 2001-11-20 13:58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卢先生的话对我的触动很大,“没有这个孩子我能做什么?”我想再加上一句“有了这个孩子我什么也不能做了吗?”

象管理员的心情一样,我的心老是在痛。上周末,先生对我说:“方静,我们孩子长大作个出租车司机肯定没有问题,他的方向感好,记忆力又出众,还那么喜欢开车。”而我却泪流满面......

我的孩子长大只能开出租车吗?我不甘心。到今天我仍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痛楚,大家可以想象得出刚查出来石头有问题的时候我是怎样的心境,当我天天去接孩子,小朋友总是抢着告诉我石头又犯病了我是什么样的感觉。田惠平老师曾和我谈过,说我并没有从心底里真正接受石头是个自闭儿的现实,我想她说得对。

我其实是个很软弱的人,又天生爱幻想,但一切都破灭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我最近老在想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甚至于和先生说,知道了结局是什么,我们还有一直活下去的必要吗?我知道天家那么美好,没有眼泪,没有忧伤,没有纷争。先生说活下去是因为我们还有当做的事情和当尽的责任。

有了这个孩子我就有了我当作的事情和我当尽的责任。但这并不是说我想唱独角戏,或者说嫉妒什么。办这个网站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有一个交流经验、交流资料的地方,绝对不想让它成为“阿富汗”。如果因为我有什么地方处理得不妥,敬请包涵。

网站需要多几个卢先生,多几个宋女士。

方静




作者: dlm    时间: 2001-11-20 14:08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卢爱军先生的话其实很有道理,对一个孤独症家长来说,改造自己往往比改造孩子本身更重要,只有自己的心态摆正了,才能正视现实,也才能教育好孩子。像我在训练小孩时,总是摆不正心态,觉得他能力尚可,常常以普通小孩的标准要求他,结果反而事倍功半,大人和小孩的积极性都受到影响。



我们孤独症孩子家长其实是很孤独的,或是有意避免与一些同龄小孩家长聊有关小孩的话题,或是人家根本不了解孤独症是何物,不了解我们内心的痛处。这个论坛给了我们这些家长交流、谈话的空间,使我们自己体会到不再孤独。在这里,每一位朋友都是“患难之交”,大家不要随意指责别人的观点,相信各自有能力鉴别是与非。



丁立明






作者: 方静    时间: 2001-11-20 15:55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孩子自闭,我们不能自闭。我虽然一直因为石头的事情痛不欲生,但我没有封闭自己,起码在石头的同班同学前,在他们的家长面前我没有封闭自己,反而是刻意开放自己。如果不和他们接触,我怎么能够知道石头和他们的差距呢?

见了我的人都说,你变了。为了孩子,让我们改变、塑造自己吧。

方静




作者: sunny    时间: 2001-11-22 16:13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我仿佛又回到了孩子确诊的那段日子,是的,我感觉到所有的梦想,所有的希望都成了泡影,还要面对旁人、甚至是亲戚的异样的、鄙视的目光,觉得所有的这一切灾难都是这个孩子带来的,虽然这几个月来我说要一心一意教孩子,可是又怎么做得到一心一意,一次又一次,万念俱灰的感觉涌上心头,觉得生命已没有意义,卢爱军老师的话好象当头一棒敲在我的头上,“没有这个孩子你又能干什么?”



我为孩子做的太少了,不如当年考大学,不如参加职称考试,不如想去外企上班时学英语所花费的时间,更谈不上把黑发熬成白发;我为自己找了太多的借口,今后我会时常问自己,还能为孩子再做些什么?而少些抱怨。




作者: lu    时间: 2001-11-22 19:15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与方静、管理员和其他家长共勉)



     “缺少”不是一无所有



    我们和孩子经常开“菜单”,列出他想要的东西和想做的事情。他非常单纯,一边说“奶油蛋糕”,一边就能听到他嘴里舌头搅拌口水的声音。他有这个彻底忘情的福分,是因为他没有出生在一个糕点师的家里;因此而有了不断的向往。我们也是一样。



    有时觉得, 缺点什么,就多了一些心灵的空间,就多了一段想象和回味的时间。



    不要去穷究自己为什么“缺少”;每个人都只能过自己的生活,生活里的味道要自己体会。



    不去多想孩子因为“缺少”的后果,我们认为“缺少”的,孩子他不一定完全能体会;我们每天都在“教育”他,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多体会一些东西。如果他不能享受“奶油蛋糕”的美味,那么,学了“奶油蛋糕”四个字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我们一边教育他们,一边还要设法有时间让他们享受生活。孩子越大,越要让他去学会想象、向往。可是如果没有“缺少”,怎么会有向往呢?



    至于我们家长对“缺少”的抱怨,是因为我们在用别人的标准衡量自己。但我们只要静下心来,想想孩子出生的啼声、他的可爱言行、他的点滴进步,就能知道,我们也有过“品尝蛋糕”的体会;生活没有遗弃我们,她允许我们去享受她的平常和不平常。



    缺少并不意味一无所有。

    我们没有拥有很多别人的生活内容,但只要愿意,我们还是能过上一些的,游玩、购物、一点点美食,还是如此公平的阳光、美景。够了。

    我们的很多生活和体验,常人无法得到,我们就要珍惜它们、丰富它们。



    至于到现在还没有拥有过的、或自认为很难拥有的,就把它们写在心里,用时间和我们的心灵去见证-----那是不是真的值得我们如此向往。



   卢爱军






作者: tina    时间: 2001-11-26 18:31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有了这个论坛,给许多孤独的家长找到了一位心灵的导师,我认为大家说的对,孩子的恢复主要看家长的心理健康和坚强程度。日常训练,说起来容易作起来太难了,你不但要推翻过去的骄傲,还要推翻自尊,这个心灵的炼狱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作者: 国安    时间: 2001-11-26 23:18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拜读了各位的发言后,我深受感动,说真的,我们大家之所以能来到这个网站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我们的孩子,首先应该感谢方静老师办了这个网站,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场所,以及每一位在此网站留言的家长和这方面的专家,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可以进行百家争鸣,但是不要恶意的伤害到别人,卢先生的观点我非常的赞同,而且也对卢先生为孩子付出的一切所折服,相比之下,我深感惭愧,卢先生提到的那句话:你没有这个孩子还能干什么呢?当总理吗?我曾经遇到过类似的一句话,有段时间我不愿接受这个现实,是我的一个同事在交谈中的直言不讳,让我从梦中醒来,我非常感激这位同事。(家庭是第一位的,谈什么事业,没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你就算有了很好的事业又能如何,何况我们都是平凡人)

所以在这里我想对大家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聚在一起,求大同,存小异。只要是对我们的孩子有用,对孩子的进步有用的知识,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当有一天我们的孩子步入正常人的社会时,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强者,我也坚信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住我们前进的脚步,共同为我们的孩子努力吧。

有时我在考虑一个问题,当然也是一种自我解脱自我安慰的方法吧,现在青少年犯罪明显的有上升趋势,我想假如我们不能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对社会贡献很大的孩子,至少我们不会使孩子成为危害社会的人,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一种消极的想法。

我自信,经过我们百倍的努力,我们的孩子会好起来。真情感天。希望我们共勉。相互帮助,而不是相互抵触,相互攻击。






作者: zc    时间: 2005-12-27 10: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月儿明    时间: 2006-3-6 10:28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同感啊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月儿明 重新编辑於 2006/03/06  16:28:16</font>
作者: tulipyl    时间: 2006-3-6 13:24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我是一个现在为了孩子东突西撞的母亲,也处在一个极为痛苦和失控的情绪过程中,是不是自闭症倒无关紧要了,反正我知道他是有问题,是急需要干预和训练的。现在,我在摸索中找到了这里,也一直在后悔没有早一点来,在这里,我找到了比我更深痛的苦难,比我更出色的母亲,让我可以从灵魂中转念的思想和文字,让我可以擦一擦眼泪,循着光线走过去的大门。这里,就是像方老师和卢先生这样的人,通过他们焚心沥肝的经历,浓缩成这样通达彻悟的心语,像苦海里的一艘船,渡起了迷茫错乱的我。现在想想,没有孩子之前,我的生活是多么地一帆风顺,学业顺利,家庭顺利,工作顺利,家人都健康和睦,我是多么地幸福!!可我又是多么地不惜福!!!!有了这样一个孩子,我发现了,人生又给我开了一扇门,我看到了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从未看到的苦难与折磨。。。。如此痛楚而真实地存在!必须面对!发疯是没有用的,折磨自己也是没有用的,不停地拷问上帝我这样在喜欢孩子,这样疼孩子,为什么会这样?都是于事无补的,让我变成你们吧,方老师,卢先生,五年前的你们已经在冷静地面对,让我也开始吧,祝福我吧。




作者: lwhghg    时间: 2006-3-6 15:05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我读过这样一句话:上帝是公平的,他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为了可怜的孩子,让我们搀扶前行,为了那把打开窗的钥匙,我会竭尽全力!




作者: 睿睿妈    时间: 2006-3-6 15:31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这番话也道出我的心情.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tulipyl发表</b>。



我是一个现在为了孩子东突西撞的母亲,也处在一个极为痛苦和失控的情绪过程中,是不是自闭症倒无关紧要了,反正我知道他是有问题,是急需要干预和训练的。现在,我在摸索中找到了这里,也一直在后悔没有早一点来,在这里,我找到了比我更深痛的苦难,比我更出色的母亲,让我可以从灵魂中转念的思想和文字,让我可以擦一擦眼泪,循着光线走过去的大门。这里,就是像方老师和卢先生这样的人,通过他们焚心沥肝的经历,浓缩成这样通达彻悟的心语,像苦海里的一艘船,渡起了迷茫错乱的我。现在想想,没有孩子之前,我的生活是多么地一帆风顺,学业顺利,家庭顺利,工作顺利,家人都健康和睦,我是多么地幸福!!可我又是多么地不惜福!!!!有了这样一个孩子,我发现了,人生又给我开了一扇门,我看到了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从未看到的苦难与折磨。。。。如此痛楚而真实地存在!必须面对!发疯是没有用的,折磨自己也是没有用的,不停地拷问上帝我这样在喜欢孩子,这样疼孩子,为什么会这样?都是于事无补的,让我变成你们吧,方老师,卢先生,五年前的你们已经在冷静地面对,让我也开始吧,祝福我吧。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作者: tulipyl    时间: 2006-3-7 15:35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睿睿妈,我现在的心情很复杂,到以琳来看看,感觉是触动灵魂最深处的,我常常会哭着看完一文又一文,没有这些亲身感受,我是不会这么失控的,可是看到这些可敬可爱的家长们,他们用最宽厚的心和最温暖的话来鼓励大家,引导大家前行,象方静老师,她的痛苦和揪心和我们是一样的,可是她能超越自己,能够站出来一步一步地苦口婆心地领着我们走,这份仁心与爱心,恐怕也是天地为之恸动的呀,无法表达深深的感谢,只有早日摆脱负面情绪,真正地开始有益工作才是回报,而且总是倾诉这种情绪,对大家也有一种压力对不对,我们心是相通的,这是一片心灵的净土,我愿尽一切所能来帮助我亲爱的孩子,我相信我的孩子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也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这么地爱他们,如果冥冥之中神灵有知,会保佑他赐福给我们大家的!!!!




作者: tulipyl    时间: 2006-3-7 15:47
标题: Re:应该向方静、李景琳妈妈学什么
祝所有可敬可爱的以琳的母亲们、方老师、小雅、园丁们,3.8开心快乐!!!祝福是份真心意,不用千言,不用万语,只要微笑和惦念!!!




作者: czlczy    时间: 2006-12-29 20: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希望在人间    时间: 2006-12-29 22:53
标题: re:当头棒喝!为什么没有早一点看到这帖子呢?...
当头棒喝!为什么没有早一点看到这帖子呢?。。。
作者: tmn    时间: 2006-12-30 10:29
标题: re:这个贴子已经看了几遍了,每看一次都有一次...
这个贴子已经看了几遍了,每看一次都有一次新的感觉,五年前的我多么无知,整日摸索,真后悔认识以琳太晚了,从现在抓紧吧,
作者: 笑拈天下    时间: 2007-1-3 00:58
标题: re:好感动! 是啊,上帝既...
    好感动!
    是啊,上帝既然让这个孩子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我们就应该有千百种的方法来爱他,不必因为他不能达到我们所设想的未来而沮丧.
    我觉得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应该以一个目标为前提,那就是我们这样做是会让我们的孩子开心,快乐的,这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浩浩爸    时间: 2007-2-4 23:09
标题: re:关注以琳很长时间了,巧的是今天也是第一次...
关注以琳很长时间了,巧的是今天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帖子,相同的思绪也曾有过,但比卢先生和方静的高度差的太远。是啊,老天给我们这样一个孩子,不是让我们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的。虽然我们的知识背景、家庭环境等各不相同,但既然想在面临了同一个问题,我们没有任何其它的选择,必须迎难而上。有了这样的一个孩子,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我们的人生也将更有意义,任何时候都不要退缩,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生活,为了孩子,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如果总陷在“如果我没有这样一个孩子---”等等的思绪里,你永远都无法解脱,永远都会被自己所累。先把自身的思想和情绪调整好,家庭教育才有可能,否则很难有好的结果。正常的孩子以后又会怎样,不要想那么多,扎实的走好眼前的每一步吧。让我们享受前进过程中的每一个点点滴滴。

作者: 柳茵    时间: 2007-2-5 10:33
标题: re:两年前,听方老师说过:我们的孩子自闭,但...
两年前,听方老师说过:我们的孩子自闭,但我们家长不能自闭。我很遗憾的是除了以琳网,除了教会的朋友,自己其实一直在瞒着孩子的问题,过分地自信,大包大揽,想象自己也能象方老师一样把孩子带出来。
隐瞒的结果是,个别别有用心的人知道了孩子的事,趁火打劫。许多可以帮助自己的朋友至今才知道孩子的事,开始伸出援助的手,有的援助也许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不过我还是要说感谢,当敞开了自己,我们能够知道这个世界有多温暖,能够看到这里从来就不缺少爱。
感谢上天通过孩子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人,认识了世界,看到了主的光辉。
作者: dongtian    时间: 2007-2-5 10:39
标题: re: 我发现无论怎么训练孩子都是自我...

   我发现无论怎么训练孩子都是自我\自闭,没有社会性,甄老师她给我讲的一个道理,让我茅塞顿开.主要的意思是感知训练是认知的首要环节,认知又是社会性的基础,但是不能停留在认知和感知上,认知无论如何要向社会认知发展,认知才有意义.我没有全理解,但是我知道这是我以前训练的弱点.
作者: 天上云雀    时间: 2007-4-18 21:41
标题: re:这个帖子似乎很多家长没看见,再顶出来
这个帖子似乎很多家长没看见,再顶出来
作者: mmm    时间: 2007-4-18 22:23
标题: re:田惠平,方静,李景琳妈妈和梁方舟妈妈,这...
田惠平,方静,李景琳妈妈和梁方舟妈妈,这四个最成功的孩子的妈妈,好像都是(或增经是)大学老师。
作者: 贝壳眼泪    时间: 2007-6-15 10:58
标题: re:再顶一下!不要自卑,相信有许多恢复得...
再顶一下!
不要自卑,相信有许多恢复得很好的孩子妈妈并不都是大学老师,关键是对自己,对孩子要有信心!
作者: tianyan    时间: 2007-6-16 23:34
标题: re:是啊,我该怎样做呢,我没有高学历,没有高...
是啊,我该怎样做呢,我没有高学历,没有高收入,我也不够聪明,我如何保证孩子的训练呢?......我的情绪就像感冒一样常常陷入迷茫,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放弃!
每个家庭都会有各自的实际困难,我想冒昧的问一下贫困的家庭的孩子你们通过什么获取信息来教育这样的孩子,你们如何保持心态,你们也会象我一样有时会自卑吗?
前几天,只要一想到孩子我就特想大哭一场,虽然我不曾向别人刻意隐瞒,但我觉得自己就是祥林嫂,不停的在做自闭症的相关知识的宣传,希望别人理解我们,从自己做起来关爱这样的孩子......我是家长,还是义务宣讲员?我有时这样问自己.
感谢以琳有这样一个平台,有很多问题在这里找到答案,又很多情绪能这里宣泄!
作者: must    时间: 2011-1-12 07:33
标题: re:感谢方老师和卢老师等老家长记录下这么多经...
感谢方老师和卢老师等老家长记录下这么多经验之谈,让我们这些新家长少走很多弯路。
作者: 牛牛同学    时间: 2013-2-8 19:20
标题: re:爱自己、爱孩子、爱战友们!顶起这个帖...
爱自己、爱孩子、爱战友们!
顶起这个帖子!!!!!!!!
作者: sjlanli    时间: 2013-2-8 23:15
标题: re:好贴,就要时常拜读。
好贴,就要时常拜读。
作者: chenjnh    时间: 2013-2-10 19:27
标题: re:一直在想类似的问题,也许是要学的太多,家...
一直在想类似的问题,也许是要学的太多,家里家外事太多,常觉得自己所做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常常心浮气燥。修炼继续
作者: 噜噜妈妈    时间: 2013-2-13 23:26
标题: re:是呀,没有这个孩子,我还能做什么?总...
是呀,没有这个孩子,我还能做什么?
总是给自己定了很多生活的目标,老是想着还去在事业上发展,总是对自己说,孩子需要更多的钱,更多的社会资源去辅助和培养。其实自己又为孩子做了什么呢,从机构回来,自己到底又陪了他几个小时,教了几个图片呢?

看完这个贴子,我真的自责和内疚,我原来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逃避。
作者: 流年似水    时间: 2013-2-21 09:46
标题: re:受教了,惭愧了,努力学习和改进吧
受教了,惭愧了,努力学习和改进吧
作者: 天巡妈妈    时间: 2013-2-25 14:13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tu...
下面引用由[U]tulipyl[/U]发表的内容:

我是一个现在为了孩子东突西撞的母亲,也处在一个极为痛苦和失控的情绪过程中,是不是自闭症倒无关紧要了,反正我知道他是有问题,是急需要干预和训练的。现在,我在摸索中找到了这里,也一直在后悔没有早一点来,在...


不能再为自己找各种介口了,加油吧,星爸星妈们~!!
作者: 有爱的人    时间: 2013-3-4 14:16
标题: re::“要跪下来。”你必须把你的种种心理借口...
:“要跪下来。”你必须把你的种种心理借口、松懈甚至自私,和你虚弱的骄傲一起扔掉!

----我要牢记这句话
作者: zsbdl    时间: 2013-3-8 08:40
标题: re:内心无法前进的时候,就要来看看这个帖子。
内心无法前进的时候,就要来看看这个帖子。
作者: 小逸    时间: 2015-3-28 21:32
标题: re:如当头棒喝,我做得太少了!
如当头棒喝,我做得太少了!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