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401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岁半男孩,重复说“我要坐公交车970,782,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20 16:1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孩子的年龄:5岁半,男孩
2. 孩子的认知情况:日常生活东西都认识,
3. 孩子的语言情况:会5-10字长句,表达形式比较单一,陈诉句较多,反问句不会
4. 孩子的沟通能力:能回答一些基本问题,不会提问题,不能解释原因及复杂想象问题
5. 问题所在:经常对着我说“爸爸,我要做公交车970,坐782,坐8号地铁,坐7号地铁,杨高南路站,坐电梯上来,做1008回家”
    眼睛注视也很好,我回答“好的”;他好像懂了,过1分钟,又问我同样的问题,可能只是上述的问题一部分,我再回答“好的,爸爸陪你坐公交车970”,然后过1-2分钟,又开始问同样的问题;
5.1 问题在什么时候发生:一般都是在爸爸下班回家后,不怎么问妈妈,问爸爸多,基本上在平时下班后直到睡觉,周末都会问
5.2 发生问题时孩子的表现:眼睛注视爸爸,有时爸爸回答慢了,他会着急,并用手托住爸爸的下巴,让爸爸回答
5.3 发生问题时,家长是怎么样做的,并且是不是有效:爸爸一般采用转移话题或进行反问,“谁陪你坐公交车” ,宝宝回答:“爸爸陪我坐公交车”,“你有钱吧?坐公交车”,他就去钱罐子里拿钱,后来再扩展到“坐公交车去哪里?”,“去地铁站”‘什么时候做公交车’“星期六”;后来爸爸老是这样问他,他就不愿回答了。就用手打爸爸,爸爸就抓住他的手,把他放在一边,他就有些不高兴,就开始大声说“我要坐公交车”,

6. 家长目前着重干预孩子的什么行为,用了一些什么方法?哪些方法在孩子身上的效果好?

   转移或扩展追问,刚开始还凑效,但他一直问,就对这样的转移或扩展,就比较反感,他也不理解只有星期六才可坐公交车,也不明白爸爸说“好的,带你坐公交车”的意思,可能是自我刺激行为,但坐完公交车后,就好一些, 可以3-4小时以上不说这样的话,但过了1天后,又开始说爸爸我要坐公交车。不知怎么去改善这种刻板重复行为?

7. 如果问的问题与孩子的社会性相关,需要提供孩子基本的社会性能力信息
   1.不理解星期几的概念,2.对公交车坐的先后次序,似乎懵懵懂懂,从家里出去的公交车到回家的公交车路线,比较清晰 3.理解坐车需要用钱或刷卡,出去坐公交车时,自己老早就把钱或公交卡,还有衣服穿好,在门口等着,4.坐公交车时,都是一直在看窗外,喜欢看外面的风景 5.有时会盯着别人的座位,想要找个座位坐下 6.有时看到其他路线公交车,会提出坐哪个公交车的需求  


8. 如果有可能,提供孩子的刻板行为信息,(能不能接受变化,是不是害怕新环境,感觉系统方面有什么喜欢喜欢和不喜欢)
   1.坐公交车,大概喜欢坐6条线公交车,会变化的,有时看到新公交车,会提出要求做的;2.坐新的路线公交车,不害怕,但走入一个陌生的小孩群体,有些退缩 3.感统方面不喜欢理发,现在正在做感统训练课   
2#
发表于 2014-5-20 23:26: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4-5-21 09:19:56 | 只看该作者

re:“爸爸,我要做公交车970,坐782,坐...

“爸爸,我要做公交车970,坐782,坐8号地铁,坐7号地铁,杨高南路站,坐电梯上来,做1008回家”。按楼主所说,孩子的问题是重复这句话。不知道后来爸爸是否就按照孩子说的线路去走,如果是,下次可以改变线路试试。改变前,先跟孩子商量,看他的反应。
    如果走别的线路,孩子还是这样的表达,那说明他的意思是“我想坐公交车去玩”,需要教他正确的表达。当他表达正确时,再出去坐车,尤其是他喜欢的新车,以此来强化。
   下一步,从坐公交车的行为,拓展到坐公交车去做某事的行为,比如孩子喜欢看窗外风景,就跟他分享所看到的风景,可以拍照供事后做事件回顾。

以上供参考,希望爸爸再多提供一些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5-23 05:06:42 | 只看该作者

re:5. 问题所在:经常对着我说“爸爸,我要...

5. 问题所在:经常对着我说“爸爸,我要做公交车970,坐782,坐8号地铁,坐7号地铁,杨高南路站,坐电梯上来,做1008回家”
    眼睛注视也很好,我回答“好的”;他好像懂了,过1分钟,又问我同样的问题,可能只是上述的问题一部分,我再回答“好的,爸爸陪你坐公交车970”,然后过1-2分钟,又开始问同样的问题;
5.1 问题在什么时候发生:一般都是在爸爸下班回家后,不怎么问妈妈,问爸爸多,基本上在平时下班后直到睡觉,周末都会问

考虑一下,为什么孩子不问妈妈,而只问爸爸?当孩子问爸爸或妈妈这个问题的时候,父母的反应有什么样的区别?你们对孩子问题的反应直指行为的功能。

5.2 发生问题时孩子的表现:眼睛注视爸爸,有时爸爸回答慢了,他会着急,并用手托住爸爸的下巴,让爸爸回答
5.3 发生问题时,家长是怎么样做的,并且是不是有效:爸爸一般采用转移话题或进行反问,“谁陪你坐公交车” ,宝宝回答:“爸爸陪我坐公交车”,“你有钱吧?坐公交车”,他就去钱罐子里拿钱,后来再扩展到“坐公交车去哪里?”,“去地铁站”‘什么时候做公交车’“星期六”;后来爸爸老是这样问他,他就不愿回答了。就用手打爸爸,爸爸就抓住他的手,把他放在一边,他就有些不高兴,就开始大声说“我要坐公交车”,

思考行为的功能,然后分析你的行为是不是强化了孩子的行为:
如果孩子的行为是注意力强化,你只要回答了孩子的问题,不管以什么方式,你都强化了孩子的行为。(孩子爸爸是不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孩子是不是多数时候和妈妈在一起?)
如果孩子的行为是实物强化,在这个例子中,可能性1 孩子的期望应该是你每次一致的回答,所以孩子如果能接受你不一样的答案,那这种功能的可能性就比较低。可能性2,孩子想去做公交车,但只有周末才能去,所以感觉不安全,所以不断求证。当得不到肯定答案时,孩子会产生情绪问题。
如果孩子的行为是自我刺激,喜欢讨论公交车的话题,那么只要你讨论公交车的话题,他应该都能接受(但不一定能接受你不断地问他问题),这里有一定的可能性。如果是这个功能,那你开始和孩子讨论公交车,你就强化了孩子的行为。

6. 家长目前着重干预孩子的什么行为,用了一些什么方法?哪些方法在孩子身上的效果好?

   转移或扩展追问,刚开始还凑效,但他一直问,就对这样的转移或扩展,就比较反感,他也不理解只有星期六才可坐公交车,也不明白爸爸说“好的,带你坐公交车”的意思,可能是自我刺激行为,但坐完公交车后,就好一些, 可以3-4小时以上不说这样的话,但过了1天后,又开始说爸爸我要坐公交车。不知怎么去改善这种刻板重复行为?

孩子不理解只有星期六才可以坐公交车——家里有没有用日历?日历是我们一直都推荐的,把公交车的图片放在星期六,每天带着孩子看每天的安排,不仅让孩子对日常生活的安排有所期待,也有所安心;同时也可以介入变化训练孩子的变通性;最后把一些孩子期望但又不清楚什么时候会发生的事情放进去,当孩子问起的时候,不再回答,让孩子去日历上找。所有在日历上标注的事情,家长都要保证能发生,说到做到,日历才会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

7. 如果问的问题与孩子的社会性相关,需要提供孩子基本的社会性能力信息
   1.不理解星期几的概念,2.对公交车坐的先后次序,似乎懵懵懂懂,从家里出去的公交车到回家的公交车路线,比较清晰 3.理解坐车需要用钱或刷卡,出去坐公交车时,自己老早就把钱或公交卡,还有衣服穿好,在门口等着,4.坐公交车时,都是一直在看窗外,喜欢看外面的风景 5.有时会盯着别人的座位,想要找个座位坐下 6.有时看到其他路线公交车,会提出坐哪个公交车的需求  

借着孩子对公交车感兴趣,你可以借用这个训练孩子的一些认知能力,比如用日历来训练孩子的时间概念;比如用社交故事来告诉孩子路线安排计划等。

8. 如果有可能,提供孩子的刻板行为信息,(能不能接受变化,是不是害怕新环境,感觉系统方面有什么喜欢喜欢和不喜欢)
   1.坐公交车,大概喜欢坐6条线公交车,会变化的,有时看到新公交车,会提出要求做的;2.坐新的路线公交车,不害怕,但走入一个陌生的小孩群体,有些退缩 3.感统方面不喜欢理发,现在正在做感统训练课   

请家长自己设计训练方案,发上来,我们会给建议。

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16:31:14 | 只看该作者

re:5. 问题所在:经常对着我说“爸爸,我要...

5. 问题所在:经常对着我说“爸爸,我要做公交车970,坐782,坐8号地铁,坐7号地铁,杨高南路站,坐电梯上来,做1008回家”
    眼睛注视也很好,我回答“好的”;他好像懂了,过1分钟,又问我同样的问题,可能只是上述的问题一部分,我再回答“好的,爸爸陪你坐公交车970”,然后过1-2分钟,又开始问同样的问题;
5.1 问题在什么时候发生:一般都是在爸爸下班回家后,不怎么问妈妈,问爸爸多,基本上在平时下班后直到睡觉,周末都会问

考虑一下,为什么孩子不问妈妈,而只问爸爸?当孩子问爸爸或妈妈这个问题的时候,父母的反应有什么样的区别?你们对孩子问题的反应直指行为的功能。
也问妈妈,但是频次比较低,妈妈态度坚决且有点凶,会说问问爸爸去;他会很委屈,眼泪在打转,但强忍不哭,去问爸爸。爸爸按照正常的交流态度,进行回答,爸爸一般都是跟他顺着交流,但一般都会加深话题,有时会转移话题,不知这种引申和转移,是否强化了他的行为,我这样做合适么?
5.2 发生问题时孩子的表现:眼睛注视爸爸,有时爸爸回答慢了,他会着急,并用手托住爸爸的下巴,让爸爸回答
5.3 发生问题时,家长是怎么样做的,并且是不是有效:爸爸一般采用转移话题或进行反问,“谁陪你坐公交车” ,宝宝回答:“爸爸陪我坐公交车”,“你有钱吧?坐公交车”,他就去钱罐子里拿钱,后来再扩展到“坐公交车去哪里?”,“去地铁站”‘什么时候做公交车’“星期六”;后来爸爸老是这样问他,他就不愿回答了。就用手打爸爸,爸爸就抓住他的手,把他放在一边,他就有些不高兴,就开始大声说“我要坐公交车”,

思考行为的功能,然后分析你的行为是不是强化了孩子的行为:
如果孩子的行为是注意力强化,你只要回答了孩子的问题,不管以什么方式,你都强化了孩子的行为。(孩子爸爸是不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孩子是不是多数时候和妈妈在一起?)
如果孩子的行为是实物强化,在这个例子中,可能性1 孩子的期望应该是你每次一致的回答,所以孩子如果能接受你不一样的答案,那这种功能的可能性就比较低。可能性2,孩子想去做公交车,但只有周末才能去,所以感觉不安全,所以不断求证。当得不到肯定答案时,孩子会产生情绪问题。
如果孩子的行为是自我刺激,喜欢讨论公交车的话题,那么只要你讨论公交车的话题,他应该都能接受(但不一定能接受你不断地问他问题),这里有一定的可能性。如果是这个功能,那你开始和孩子讨论公交车,你就强化了孩子的行为。

孩子跟妈妈在一起时间比较多,妈妈对他严格些,爸爸就是相对温和些,他希望是得到同样的答案,新引申的提问,有时比较抵制,有时比较配合,抵制比较多吧,有点刻板重复;但另一方面,他也确实喜欢坐公交车上,可以看风景,也可在里面看看;有点重复刻板,也有点真心喜欢坐公交,我真不知是采用引申和转移的策略,还是直接不回应,降低行为强化?
6. 家长目前着重干预孩子的什么行为,用了一些什么方法?哪些方法在孩子身上的效果好?

   转移或扩展追问,刚开始还凑效,但他一直问,就对这样的转移或扩展,就比较反感,他也不理解只有星期六才可坐公交车,也不明白爸爸说“好的,带你坐公交车”的意思,可能是自我刺激行为,但坐完公交车后,就好一些, 可以3-4小时以上不说这样的话,但过了1天后,又开始说爸爸我要坐公交车。不知怎么去改善这种刻板重复行为?

孩子不理解只有星期六才可以坐公交车——家里有没有用日历?日历是我们一直都推荐的,把公交车的图片放在星期六,每天带着孩子看每天的安排,不仅让孩子对日常生活的安排有所期待,也有所安心;同时也可以介入变化训练孩子的变通性;最后把一些孩子期望但又不清楚什么时候会发生的事情放进去,当孩子问起的时候,不再回答,让孩子去日历上找。所有在日历上标注的事情,家长都要保证能发生,说到做到,日历才会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
  这个主意不错,可以尝试一下,
7. 如果问的问题与孩子的社会性相关,需要提供孩子基本的社会性能力信息
   1.不理解星期几的概念,2.对公交车坐的先后次序,似乎懵懵懂懂,从家里出去的公交车到回家的公交车路线,比较清晰 3.理解坐车需要用钱或刷卡,出去坐公交车时,自己老早就把钱或公交卡,还有衣服穿好,在门口等着,4.坐公交车时,都是一直在看窗外,喜欢看外面的风景 5.有时会盯着别人的座位,想要找个座位坐下 6.有时看到其他路线公交车,会提出坐哪个公交车的需求   

借着孩子对公交车感兴趣,你可以借用这个训练孩子的一些认知能力,比如用日历来训练孩子的时间概念;比如用社交故事来告诉孩子路线安排计划等。

坐公交车,我都会跟他讲讲外面看到的东西
8. 如果有可能,提供孩子的刻板行为信息,(能不能接受变化,是不是害怕新环境,感觉系统方面有什么喜欢喜欢和不喜欢)
   1.坐公交车,大概喜欢坐6条线公交车,会变化的,有时看到新公交车,会提出要求做的;2.坐新的路线公交车,不害怕,但走入一个陌生的小孩群体,有些退缩 3.感统方面不喜欢理发,现在正在做感统训练课   

请家长自己设计训练方案,发上来,我们会给建议。

我还很困惑:重复刻板行为发生时:1.引申还是转移,2.忽略行为,减少行为强化 ;按照正常的方式,就是忽略行为,但这种次数多了,会影响他主动语言发出,因为刻板行为同时,他也会产生一些主动语言,请老师多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5-23 18:48:57 | 只看该作者

re:这位爸爸,要帮助孩子,家长一定要学习。...

这位爸爸,要帮助孩子,家长一定要学习。

行为管理的方面,理解行为功能,根据行为的功能不同,从预防、正面干预和被动干预这三个方面去设计和操作方案,是我们每次讲座一遍一遍在讲的东西。下一次以琳有讲座的时候,请你千万不要错过!

论坛里有不少关于自我刺激行为的贴子,你仔细阅读。

主动语言如果全部都是刻板语言的话,你觉得还有功能呢?刻板行为指的是没有功能的行为,如果孩子的语言全都往刻板语言上去了,那他的语言就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你仔细阅读一下行为干预的几步贴子,然后想一想你打算怎么样干预。所谓干预是有计划有系统地在一段时间内盯住一个行为进行干预。你所谓的“跟他讲讲外面看到的东西”不属于训练的范围。

你可以把你想做的方法写下来,然后我们会给你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2-27 02: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