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楼上2位妈妈 我觉得孩子不看人可以引导孩...
楼上2位妈妈 我觉得孩子不看人可以引导孩子看一些不规则不可预知的方向去让他们适应不规则模式。我这几天一直在反复看我娃以前录像,我发现她有个特点,不只是不关注人,对于她所不能预知的模式她都不会好奇也显得比较焦虑。比如你说的孩子喜欢一切旋转的东西我个人觉得他不只是喜欢旋转更重要的是旋转一个流程特别快规律也及其容易掌握。所以孩子及其喜欢这种能够预知可以掌控的模式。但如果操作由你来进行而不是孩子他也许就会瞬间失去兴趣,比如你反复快慢无规律的进行那个物体的旋转,孩子就会焦虑因为这不是按照他的模式进行演变的。他会做到1.讨厌你这样做从而情绪激动或是逃避。 2、他会很期待你的各种变化并很高兴的接受各种随机性和未知性。相比之下后者是最好的。
谱系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外人关键就是外人的模式他们感到焦虑,而家人的模式他们觉得很适应,对于认知领域也有这样的倾向,掌握的模式延伸很好,但对于未知状态的探索就显得很焦虑从而老是眼神漂浮不定。在复杂的模式中寻觅固定模式来消除焦虑感。
家长在孩子做游戏要经常不可知不可预,引发孩子的预想能力和接受能力、从而提升他的适应能力。
题外话,我以前就发现个问题,带着孩子去打地鼠,她总是看到地鼠出来才去拍,而NT孩子地鼠还没出来,就反复思考到底在哪里会出来呢。这种揣测能力谱系儿应该多少也缺失了。
所以对于人和活动的物体不可预知的模式他们都不一定能够接受,万花筒这个东西就具备视觉冲击、但每次变化又具备不可预知性,所以我孩子是可迷恋灯光,但不迷恋万花筒。因此我觉得他们这种对不规则无规律的事物或模式存在焦虑感。
生活中对于交谈也是,如果我们都知道对方的话语和意图那还交流个什么正确的交流目的就是不断的揣摩和应对。而谱系儿就比较麻烦了,给是了解他的人或者他熟悉的适应的人符合他的交谈模式框架下他才可能会接受。而当什么心理医生推销员幼儿园看护者就是他们的硬伤了,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人不同的规律不同的变化。所以表面上看是不喜欢人,而实际上是对很多无固定模式无规律的难以预知事物模式不接受不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