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上大课会跷二郎腿,妈妈无论是动作辅助他放下,还是语言提示:“腿放下。”他百分之九十情况下会回头打妈妈后,他会把腿放下,妈妈不理会他打人行为。
答:
A:上大课时
B:孩子跷二郎腿
C:妈妈让孩子把腿放下或用动作辅助孩子放下
F:自我刺激
A:妈妈让孩子把腿放下的时候
B:孩子打妈妈
C:妈妈不理会
F:逃避
建议:
因为我们不了解孩子上大课时的具体表现,所以家长要结合孩子上课时的具体表现,考虑这个行为是否一定要干预。孩子的行为是否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注意力或健康。如果行为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是否可以考虑暂时不干预?
如果家长觉得一定要干预,那么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跷二郎腿的取代行为是小脚放好。
首先我们要在家里进行练习,用时间段的形式,妈妈要先收集数据,看孩子多长时间会出现这个行为,然后在孩子能力范围内设定时间。妈妈给孩子上课(内容可以简单一点)或者让孩子看喜欢的图书,在设定的时间段内,孩子没有出现这个行为,就马上给予奖励,同时要描述目标行为,如:“你真棒,腿一直放的很好”。让孩子知道我们强化的是他腿放好的行为。随着孩子能力的增加,可以把时间延长。一开始要每次达到目标行为都奖励,慢慢的变成代币的形式。为以后在大课上干预此行为打下基础。
当在家里练习好后,家长可以尝试在大课上干预此行为,并结合代币系统一起使用。
在家里练习期间,如果上大课孩子出现这个行为,家长只要用手轻轻的把孩子的腿拿下来放好就可以,不要给予语言和眼神上的注意力。以免此行为的功能由自我刺激变成寻求注意力。
以上是我们的一点建议,希望能帮到家长。
张艳 郭常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