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招财猫123 于 2016-1-20 22:30 编辑
孤独症的快乐疗法(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孤独症患儿大都是喜怒无常,而且是烦恼多于快乐,快乐和烦脑是一对天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怎么样才能既要完成训练,又要使孩子经常保持快乐呢?从生活开始、顺其自然、从兴趣入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切训练都要在玩的当中进行、在生活当中进行。患儿就能经常保持快乐,训练才有成效,才能走出孤独。快乐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最好良药。
孤独症又叫自闭症。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是孤独症的三个主要症状。“约3/4孤独症患儿表现智力低下”。孤独症“是发生在婴儿时期的一种特殊的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内地,孤独症患者最保守估计达180万人,其中孤独症儿童至少50万。更令人担心的是,病因至今未获科学解释。专家称,孤独症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但并非不治之症,配合家庭、社会的关爱,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孤独症虽然它的患病比例远远低于脑瘫、聋哑等其它残疾,但孤独症患者成人后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压力却比后者要大得多。因此,我国政府已经把孤独症列到残疾目录中。
一、 为什么我国成年孤独症患者大都放在精神病院、寄养所或锁在家里?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都认为孤独症病因不明,无药可医,通过早期干预训练是可以改善其症状,达到生活自理,甚至于可以自立。但是有调查显示:我国孤独症孩子的最终归宿大都是放在精神病院、寄养所或锁在家里。
为什么我国孤独症孩子的最终归宿大都是放在精神病院、寄养所或锁在家里?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快乐,在家里、机构或学校里训练不当、又受到了过度刺激、惊吓造成孩子精神裂变,形成一种不可理喻的畸形性格,青春期一到或成年早期就可能并发情感型精神障碍疾病,如“狂躁症”是极具破坏性,到后来无论是家里、社会都无法忍受他们的破坏行为了,最后不是送到精神病院就得在家里“披枷带锁”。
难道说精神病院、寄养所、“铁窗”里面,这就是孤独症儿童的唯一归宿吗?这是许多孤独症儿童家长看了央视一台新闻调查《孤独症儿童》后提出来的共同问题。
我们认为绝大多数的患孤独症的孩子,通过以快乐为原则,及时的、长期的、有效的干预训练都能够生活自理,即使不能自立,放在家里也不用锁起来,是能够免除精神病院和“铁窗”之苦的,有一部分还可以掌握一技之长自食其力。话又说回来了快乐和烦恼是一对天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风。大多数孤独症儿童都是喜怒无常,而且是烦恼多于快乐。怎么样才能既要完成训练,又要使孩子经常保持快乐呢?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说明这个问题。
二、快乐训练法
我们家斌斌1993年6月出生,产程比较长,因他妈妈在生产过程中做了手术到七天才出院,上午出院下午就发现孩子发高烧,又住进了医院,诊断孩子是肺炎,打了十一天的吊瓶,好不容易保一条小命。出院以后睡眠不好,整宿哭闹不止,最多一觉也不到俩小时,几乎把一家人都折腾的精疲力竭。好在除了闹人外其他方面还算正常,一岁时还能与人对话,别人问他几岁了,他就会举起小手、伸出食指,喊道:“一”,他是一个一切看来都很正常的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还会跟电视认字,那时候中央电视台屏幕上经常出现生活的活字,他就对屏幕喊:“火!火!火!”,爷爷以为我家出了一个无师自通的小神童。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命运和我们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一个无师自通的天才到两岁半以后再也没有主动性语言,有的只是鹦鹉式语言、外星人语言,不是重复别人的话,就是说出来的话模糊不清,谁也听不懂,有视力却视而不见,有听力却充耳不闻,不会用人称代词你、我、他,不和小朋友玩耍,四岁时确诊为儿童孤独症。六岁时大人用手指着地板上的报纸让他捡起来,他低头直转圈就是不知道让他干什么。去测智商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不知道,根本没法测试。问他几岁也不知道,还不如一岁时了,后来经过四五年时间的训练基本能与人交流了,2003年10岁时在凯旋医院测试确诊为重度智能缺损,智商:IQ 30。
到十一岁时还不知道1+1等于几。生活不能自理、行为多动,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不听任何指令。而且有攻击其他小朋友行为,没法上托儿所或幼儿园,出门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过马路根本就不知道危险,在外面大人寸步不离,在家里也得不错眼珠地看着。就是这样也没有完全避免意外事故,有一次卡在铁床上,下嘴唇被垫出一个洞,闭上嘴可以从外面看到里面的齿龈,还有一次磕在暖气包上,至今额头上还留着伤疤,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小卖店摔在铁门槛上,手指头被挫骨折了。他不仅是行为多动而且脾气暴躁,经常是无缘无故哭闹不止,上来脾气把鞋子能甩到天棚上、摔东西,说他,他不听,打他不顶事。弄急了他自己打自己(拍打自己头、咬自己手背),真是豆腐掉灰堆——吹也吹不得,打也打不得。
这样重度的孤独症患儿,在各种资料中都说是不可救药的,既然如此我们也就认命了,孩子注定没有未来,我们也就不管以后了。我们就想让孩子现在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不枉他人生走一回也就行了,至于将来怎么样就看他的造化了。因此,孩子高兴做什么就让他干什么,喜欢吃什么就给他吃什么,喜欢玩什么就叫他玩个够,一切顺其自然,没想到我们竟然奇迹般地让孩子走出了孤独。
当初可以说我们是听天由命信马由缰,后来孩子一天好似天,也就逐渐由无意转向有意,形成了一套快乐训练法。所谓快乐训练法就是,从生活开始、顺其自然、从兴趣入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切训练都要在玩的当中进行、在生活当中进行。在最初的训练阶段,应该以室外活动为主、以公共场所为主,以室内活动、家庭活动为辅。以孩子快乐为主,以训练为辅。把对孩子所做的一切事情和要求孩子所做的事情,都把它当作训练任务来完成。这样在不经意就完成了训练,孩子大人都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说白了就是哄孩子高兴,孩子愿意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只要是不攻击他人、不破坏公私财物、不扰乱公共秩序…)尽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在此同时逐渐增加大人对孩子的要求,也让孩子慢慢的改变他的行为习惯,慢慢学习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当孩子能够服从大人的指令了,能够接受教育了,就算是打开了成功之门。下面就把我们家训练斌斌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⑴、从生活开始
斌斌从四岁被确诊为儿童孤独症以后,我们了解到儿童孤独症这种病,没有药物可治,只能靠干预训练。因此,也就没有四处求医问药,也没有进过机构训练。就从日常生活起居开始,教他自己穿衣、喝水、吃饭、自己蹲便盆大小便、教他走路、说话…,直到9岁在家中生活才基本上能够自理。当然在这期间也穿插教他识别颜色、算数、认字、背唐诗,但是没有把这些作为重点,能学多少算多少,主要放在训练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为习惯上了。
⑵、顺其自然
开始领斌斌到外面,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就是不住脚的奔跑。爷爷就把孙子带他到长春市南湖公园长春解放纪念碑底座的大平台上,让他随便跑。地方宽敞,既没车又没有马安全、人又多。尤其是周六周日小孩子特别多,这正是让他多接触人、多接触小朋友的好地方。这孩子可高兴了,一跑就是一上午,中间你若是不硬把他拉阴凉处休息一会,他就能一气跑一上午也不休息,他就像永远也不知道累一样,有使不完的力气,在这个时候他从来不发脾气。孩子是高兴了,这可苦了爷爷,因为怕他摔着、怕他撞到其他小孩,爷爷就得在后面腚跟腚,一步不落地跟着跑,尽管如此,斌斌的膝盖上也是旧的伤痕没好又添新伤。一九九八年从“五一”到“十一”整整一个夏天,除非刮大风、下大雨不去,其余的上午时间祖孙俩,都是在南湖公园里奔跑中度过的,下午在家里睡一大觉了,吃完晚饭再领他到外面玩。
在这过程中(走路、中间休息)爷爷见缝插针,教他认字、算数。纪念碑上面的阿拉伯数字(1948、10、18)无论怎么教就是记不住。一个夏天就认识“长春解放纪念碑和彭真”这几个字,虽然收获不大,但毕竟还是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⑶、从兴趣入手
患孤独症的孩子大多缺乏主动性,“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同时,学习的注意力也很难维持长久。如果不了解这样儿童的特点,硬是按照通常的教育方法去组织教学的话,就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仅有的一点点智力水平也难以得到正常发挥”④对一般小孩子的游戏也不感兴趣,几乎是无欲无求。但这并不等于他们没有自己的爱好,一旦发现他喜欢的游戏或运动,就应该积极培养、发展、巩固这种兴趣。在游戏或运动的过程中慢慢渗透我们对孩子要求,慢慢地改变他的行为习惯。
斌斌对车、枪等,一般小孩子愿意玩的玩具,没有一样是他喜欢的。惟独对,锅、碗、瓢、盆、小铲感兴趣。奶奶怕他玩土、砂子不卫生,就特意买点小米或苞米茬子让孙子淘米、做饭玩。六七岁以后,他愿意切菜玩,我们就给他预备一些白菜帮、剩菠菜、土豆之类蔬菜供他切菜玩,冬天搞不到这些烂菜,就特意给他买一些大白菜、土豆、茄子,每年让他切菜玩用掉的蔬菜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斤(很多家长舍不得让孩子这样玩的)。
总之只要他高兴快乐,不闹人就行,更何况切菜不但能锻炼他的手和脑,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技能。这样由着孩子的性去玩,可以使孩子情绪稳定,又能在无形掌握一种技能,对消除孩子的自卑感,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是大有益处的。现在斌斌和他同班同学相比,动手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日常生活中他自己的事情他都能做,这和我们当初放手让他自由玩耍,不无关系的。
2000年五一节,斌斌妈妈领孩子到公园,发现斌斌爱玩蹦蹦床、爱坐小火车。爷爷就天天领斌斌,去南湖公园玩蹦蹦床、坐小火车,早晨七点多出发不到中午12点不回家。从五一节开始,到十月一日国庆节,长达五个月的时间,斌斌是风雨无阻,“出勤率”起码在90%以上。买票、买零食,每天都要花十几元到二十几元,这些钱够我们家一天的吃菜钱了。我们家庭并不算富裕,但给孩子吃、玩从来不吝啬,爷爷常说:“给孩子吃了、玩了,比让孩子吃药强”有些家庭虽然很富裕,他们大把大把地花钱给孩子求医问药舍得,给孩子玩和吃却很吝啬,岂不知对孤独症来说“玩和吃”比药物更有效。
⑷、因势利导
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游戏或活动,也是打开孤独之门的一把钥匙,就看我们大人选择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以及使用的方式方法是否得当了。如果一切都是正确的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硬逼孩子去做他所不愿意做的事情,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有可能还走向反面。
2001年春天,每天早晨爷爷领斌斌南湖公园去晨练,看他喜欢看大秧歌,但他不是老老实实在那儿看,而是满场乱跑。爷爷想能让斌斌学会扭大秧歌也很好,总比瞎跑强。于是爷爷就求人把斌领进扭秧歌的队伍,开始他说什么都不干,一次、两次、三次、五次…不知动员了多少次,终于求人把他领进秧歌队伍了。开始在秧歌队伍里只走三两分钟,就跑掉。慢慢能扭三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到一场三十分钟全都跟下来。最后每天两场秧歌一直扭到完了。每场完了他跑到别处玩玩,下一场开始之前就早早回来站在那里等候。
2001年早春开始——2002年夏,一年半的时间,天天早晨风不误,赶上刮风下大雨,也得领他到公园看看,只有确认扭大秧歌的人没来,他才回家。否则就会哭闹不止,他的出勤率几乎就是百分之一百,比那些老头老太太都高。早晨扭大秧歌,白天爷爷就领斌斌在新民广场树阴下玩耍东一趟西一趟奔跑、骑木马。吃完晚饭就是他爸爸妈妈领斌斌到广场玩。广场上摆滩的、照相的、理发的、卖冰糕的没有不熟悉斌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