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补充点关于"这个台阶要怎么给才合适?",...
补充点关于"这个台阶要怎么给才合适?",一些个人体会:
其实前面讲的"斗争和夺权",都是下策,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孩子有正确的沟通能力和表达方式,她完全可以不用这样的方式,等到了我们被他们逼到了不得不斗争的地步时,脑子需要很快地想着如何收场,而且收得既不助长其坏习惯,又能巩固自己的胜利成果.斗争是被迫的无奈的,但是收场是我们期盼的,也是我们能收获的机会.
1)很多的准备工作,不是"急来抱佛脚"的,需要长期地培养.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表达沟通能力,她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能用语言和表情表达出来,而且能从大人那里得到帮助,从而得到解决问题,这样就不需要用躺地上的办法去发泄,这是最根本的.其次还有很多的"本领",需要和孩子长期地训练和教导,比如说"讨价还价的能力",你让他做一件事,他不愿意做,但是你坚持他不得不做,这时候孩子需要来自己调节一下,如果硬顶,要么就是你退让,要么就是他爆发,两者都不是好结果.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学会讨价还价,他提出一个价码,你立刻接受,给他一个台阶下.就象是让孩子十点睡觉,他讨到十点半睡觉,这样长期地在你想要的要求,和他肯接受的程度之间,让他培养成这个能力,因为在很多冲突之前,这个能力就可能把冲突给化解了,而在冲突之后下台阶的时候,也常常用得着.比如说,如果他躺地上,你问他喝不喝水,孩子说水不喝,要喝果汁,你就骑驴下坡了.
2)下台阶时用到的办法或物体,最好不要和这冲突本身有直接的联系,比如说如果这是因为他临睡前还要喝果汁你不让而印起的,那么你最后去拿杯水去下台阶,他还是以为你屈服了,如果你以一个和其完全不搭界的东西,他就觉得他的愿望没有得逞.象我们家过去一有这样的爆发,之后在收场的时候,就拿块毛巾去给他擦脸,因为哭得他脸上也难受,所以他不会拒绝,但是同时我们也不用提到那些冲突本身的问题,这个行为就是告诉了他,闹腾完了,但是你还是没得逞.我们把这个行为变成了一个"收场"动作,只要我一拿毛巾出来,他也见好就收了.
3)一般做妈妈的,喜欢在收场之后立即不停地教育,或唠叨,一方面也是出于"怜惜",一方面是自己的习惯,其实这种时候说了没有任何的教育效果,只会增加反感和下一次更多的抗拒,最好的办法是让大人和孩子都平静下来,继续做应该做的事情.事后的教育当然是需要的,但是不要急于求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