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转帖...
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转帖
看了你的帖子,理解你目前焦虑的心情。爱之深责之切。你一方面担心孩子沉迷游戏,在高考关键期玩物丧志,而且因为跟你们斗气,做出不是真正符合自己心意的决定,如此你会抱憾终身。另一方面又为自己对孩子这么多年的付出,换来孩子如此不理智不关心不理解的态度,心里而伤心难过愤怒,同时也对自己一贯以来的教育产生了怀疑。
不要担心自责,你的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是一位真心爱孩子为孩子付出过的父亲应有的反应,不要急于去解决问题,给自己时间去适应,去恢复,父母也是人,也会有脆弱的时候,也会有犯错的地方,接受自己宽容自己无论在何时何事都是最重要的。
你平静接受自己的一切,才能让孩子体会到你作为父母的坚强成熟与理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到,父母虽然不是完人,但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会失控,不会轻易放弃,依然能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来克服困难战胜困难。这是你作为父亲能给一个青春期孩子最好的教育,好过藤校教育,对他一生影响无法估量。
所以,不要沮丧不要气馁,看看这事件可能呈现的积极的一面,是不是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回到事情本身,先不要对自己的教育全盘否定,你们曾经的付出都没有白费。从帖子看,你家儿子学业优秀,即使在游戏占用大量时间之时,也能达到与你们的约定,把成绩提高到班级年级出类拔萃的程度。在与你们有激烈冲突下,拒绝你给他买东西,这何尝不是他自尊的表现?他不让你们管他学习游戏等事,那么他也自觉认为他不能过多在金钱上依靠你们,这是一种公平,更是一种自尊。这些都是你们长久以来良好教育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做基础,现在的状况只会很糟。
你因为当事者迷,把事件无限放大了,以为是个无解难题。其实不是的,你们有很好的先期基础,目前的状况只是跑得有点偏,通过你的努力,很容易回归正道的。
要回归正常,只需打开你家儿子的心结就可以了。11年级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年级,学业相对繁重,特别是面临高考的压力,再加上青春期骚动,对孩子来说是人生的一次重大变化时期,他有很多无法言说的烦躁。特别对你儿子这样学业一向优秀的孩子,自我要求高,自尊心强,考学压力就会体会更重一些,也会更敏感一些。每个孩子释放压力的方式不同,不排除你家儿子是通过游戏来疏解压力,甚至逃避一些他现实生活中无法承受或者无法面对的东西。
这个时候的他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理解和帮助,最重要的是希望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无论他如何变化,你们对他的爱恒久不变。人生苦长,能得到无条件恒久不变的爱的机会恐怕不多,父母之爱大概是仅有的少数机会之一,因为其稀有而更显珍贵。
你们对他学业的看重和游戏的担忧,对这个年龄的他来说,容易被理解为你们只关心他的成功,并不关心他本人,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他这种误解越深,对游戏恐怕会越沉迷。要解开孩子心结,只要让他感受到你们爱他是无附加条件的会豁然开朗了。
建议你们先跟学校沟通,让学校暂时不要批准他转学报告,跟学校讲明你们最近跟孩子有些问题沟通不畅,担心这是孩子的意气用事之举,你们在努力改善关系增加沟通,等孩子情绪恢复正常之后,在深思熟虑基础上做出的决定,无论是什么样的你们都会尊重。
学校方面暂缓之后,你们跟孩子最重要的是要重新建立信任和沟通。有了这些,其他问题都比较容易解决了。
孩子对你们失去信任,在其他事件之外,最后的稻草恐怕是你们已经跟他达成协议,允许他玩游戏但前提是他要保证他的学习成绩。他做到了他的承诺,把成绩提上来了,而你们,很遗憾的没能管住自己而打破了你们承诺,不但又去管他游戏了,还因此发生了几次冲突。这让他觉得你们不守信,不公平,不讲理,还要控制他。
这些对国外长大的孩子来说都是比较致命的,他们要求公平公正和平等,更要求能自己作主的独立性。以孩子的性格来推断,独立自主坚持自我也应该是你们一贯教育的宗旨和培养的重点,他现在如你们所愿被培养出来了之后,你们在欣慰之余,却没有准备好他会特别把这些性格用于与你们的交往之中。这个时候,如果你们不能顺势相应改变你们的教育方式,不能充分信任他,放手锻炼他,你们之间就会出现问题。
信任与沟通建立起来非一日之功,摧毁起来却是顷刻之间,再建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且无法一蹴而就。很庆幸的是孩子还能跟你谈游戏,谈起来还滔滔不绝,沟通之门就没有关死,可以从这里入手,跟他先纯粹地谈游戏。我听说打游戏也日益成为职业化,中国甚至成立了游戏专业队,与其他众多体育项目一样成为了一种竞技项目。可以从这角度去谈论这个问题,也可以与他一起真正去接触一下那些职业选手,听听他们的想法。希望通过这种交心关怀的态度来重建你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让你们之间剑拔弩张的氛围轻松下来,这样你才有余地说其他的话。
讨论游戏之外的人生甚至学业的话题时,建议你还是要先尝试你自己来讲,解铃还须系铃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比你更了解孩子,更没人比你更能表达你的意思,你来沟通是最合适的。虽然目前看你去沟通孩子未必接受,但不要气馁,坚持努力。在谈论游戏和关心他日常生活中,表达你的爱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时机合适的时候,你可以给他写信来表达其他的意思。
写信的好处在于是单方的,从而避免争论和冲突,而且能充分表达你的本意。信的开始建议你先要放低身段,对自己教育中的不足作个自我检讨和真诚道歉,这会让孩子释放心里的委屈,让他坚硬的心在看到你的真诚之后变得柔软,才会慢慢打开沟通之门。
另外,在信中你也要多多表扬孩子的优点,一定要点明具体让你感动的事情,让他体会到你真挚的感情。
信里还可以跟他聊聊你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感悟,有欣慰有无奈有信心也有沮丧,让他看到你更全面真实的一面。
信中提要求的时候,不要单刀直入提学习提游戏,先要求增进沟通,加强对话。多沟通,可以及时矫治你们教育中的失误,同时也增加你们对他的了解,这对他来说也比较能接受。
其实,你所有的担心都是基于你对孩子的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慌,如果孩子能够很清楚的告诉你他的计划,对自己学业的计划,对自己打游戏的计划,而你在他的计划上提出建议,你们开诚布公地讨论之后达成共识,你就不会这么恐慌焦虑了对不对?所以,沟通讨论比发好师令更有效果,也更能解决问题,而且也更能被孩子接受。
想必你要跟孩子说的话很多,不要写在一封长信里,每周写几封,每封信专注于一个主题。如果效果良好,你甚至可以单独请孩子出去喝喝咖啡,吃吃饭,定期来一些男人与男人的对话。
不过请记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去寒也非一日之功,开始孩子可能会不接受甚至表现出抵触与反抗,不要灰心放弃,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改变。所谓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正是表现在这些忍耐忘我的坚持中的。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你们以前也有良好的基础,他不会让你们尝试很久,就一定会回应你们的。
一旦打开了他的心扉,请好好珍惜,从内向外,让自己真正做到尊重平等对他吧。好孩子,值得如此。得到了尊重平等和独立的孩子,才能尊重平等对待他人,也才能独立自主地掌控自己的人生。这些远比上藤校更有价值。我也坚信,当孩子真正理智成熟独立地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时候,以他的能力与自我看重,他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学业的,上藤校应该是他所具备的那些人生能力之上必然的结果。
一点浅见,仅供参考。
祝新春愉快,顺利安好!
------------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四)
(2014-02-07 10:46:58)
--文章思路概要摘自《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 - The Heart of Parenting》
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挨过打?
我挨过,还很多。
还有如果你现在问问周围的同龄人,小时候有没有挨过打?没挨过打的恐怕是凤毛麟角。
我还以为只有我们小时候才挨打。
看到这本书里的统计,才知道原来在20年前不少国家跟我们也挺像的。1990年在美国大学生里做调查,有90%以上的学生表示小时候挨过打,10.3%左右的孩子曾经身上带淤青或更严重的伤害,在挪威是11%。
很多年以来,管教孩子行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打孩子,罚站,古今中外都是。
先说说罚站(time out)吧。
罚站的本意是为了让孩子可以自己冷静下来,冷静之后再教育孩子说他哪里做错了,哪里做对了。
孩子小时候都是右脑先发育,情绪的脑很发达,逻辑理性思维要到两岁以后才一点点发育起来。这是为什么很多父母会发现孩子怎么也听不懂道理的原因。孩子感知世界的方式跟大人是不同的,小时候是用哭的,尿了哭,饿了哭,生病了也哭。学会说话以后,他的这种婴儿模式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也是为什么父母要学会情绪疏导。因为情绪是孩子与外界沟通的主导渠道,渠道一旦被堵住,孩子就会象个小火山一样处于爆发状态,如果父母懂得了情绪疏导的方法,认真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会帮助孩子尽快发展理性的脑,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而罚站如果使用得当,会是情绪疏导非常好的一个辅助方式。因为有一些孩子,情绪来的时候,是一个字也听不进去的。
罚站的前提是,不能让孩子在情绪激烈状态下(emotion charging)被扔进小屋子,因为这样会给孩子情绪的脑带来创伤。罚站要选择孩子熟悉的环境,比较安静,让孩子觉得安全。必要时候,父母离开房间也比强行把孩子拖到别处好。
另外一种方式是打。
打孩子可以让孩子马上安静下来。但打孩子的弊端非常大,身体造成伤害主要原因,更重要的一点是打孩子让孩子有一种“怕”的心理,他是因为怕被打,怕被罚才去修正自己的行为。如果一个孩子不管做任何错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怕爸妈打,而不去思考这件事情做的是否正确,不去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那么打孩子是起不到教育孩子的效果的。
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身心健康,而打孩子如果只是为了让孩子因为畏惧害怕而不去做一些事,那么他的自觉性和自理能力会大大下降,他成年后心理成熟度会比较差。
美国各州后来出台了一些法律是专门为了惩罚虐待孩子行为的,毕竟10.3%的比例还是不低的,当然,这个比例在我们中国,肯定要高很多。
至于法律是怎么界定的呢?
举几个州的例子:
Texas
Abuse does not include reasonable discipline by a parent/guardian/managing or possessory conservator if child not exposed to substantial risk of harm. Family Code § 261.001. [Civil Code] Parent/stepparent/person standing in loco parentis to child is justified to use non-deadly force against a child under 18 when and to degree the actor reasonably believes necessary to discipline, or safeguard or promote child's welfare. Penal § 9.61. [criminal Code]
Vermont
An "abused or neglected child" means a child whose physical health, psychologic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r welfare is harmed or is at substantial risk of harm by the acts or omissions of his or her parent or other person responsible for the child's welfare. An "abused or neglected child" also means a child who is sexually abused or at substantial risk of sexual abuse by any person. Code § 33.4912 [Civil Code]
California
Law not intended to prohibit the use of reasonable methods of parental discipline, or to prescribe a particular method of parenting. Serious physical harm does not include reasonable and age-appropriate spanking to the buttocks where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serious physical injury.
Welfare and Institutions Code
§ 300. [Civil Code]
Abuse includes unlawful corporal punishment or injury.Penal Code § 11165.6.[Criminal Code]
"Unlawful corporal punishment or injury" is any person willfully inflicting upon a child any cruel or inhuman corporal punishment or injury resulting in a traumatic condition.
Penal Code
§ 11165.4. [Criminal Code]
这几个州的法律来看,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制止父母虐待儿童,而不是让父母面对孩子的种种行为完全的束手无策。这里面讲的age-appropriate一般是指18岁,孩子上大学以前。 打屁股如果没有留下淤肿伤痕, 在很多州里不属于非法行为。至于父母要不要决定打,打的目的是什么,就需要自己认真思索了。
那么,这本书如何建议管教孩子呢?
这本书认为管教孩子的核心基础是:父母与孩子有很深的emotion bounding,有很强的情感纽带,父母关爱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绪,也因为父母的关爱和理解,孩子对父母也有很深的关心,这种关心使得孩子非常看重父母的种种情绪反馈,因着这种良性互动父母可以进一步把自己的价值系统输送给孩子。
那么,父母可不可以生气呢?
答案是:可以的。
父母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孩子,哪里生气了,哪里伤心了,哪里失望了,为什么失望,为什么伤心,为什么生气讲得很清楚,同时把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很明确地告诉孩子。
孩子因此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父母的怒火,而是他知道父母也会受伤,父母也跟他一样会难过,但父母因为爱他,还是不会放弃管教他。
我之前一直都不大敢表达我的情绪,总是先把自己理顺了,弄清了,才到孩子面前去讲道理。问题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大,他思想慢慢成熟,有时他甚至有不恰当的举动的时候,我的“以理服人”办法力度就真的不够了。
于是我自己做了一下调整,尝试用比较严肃的方式表达我的愤怒,比如声音提高到一定分贝(也不必吼),或者发短信告诉他我的情绪,我的想法和我的期望。想不到的是,效果非常的好,比我平时总是和颜悦色地唐僧说效果好多了(参见博文:母子关系:遭遇儿子不耐烦)
我做了这次试验之后,证实了一点:如果父母自小注意孩子的情绪,照顾孩子的情绪,父母跟孩子的情感银行存款丰厚,到孩子大了以后,照样可以用情绪疏导的方式管教孩子,即使是在青少年期间。
父母不靠武力赢得孩子的尊重,父母靠的是自己的为人处世给孩子树立榜样。
当然,情绪疏导有没有局限性?有。
比如早上送孩子去上学,如果自己时间很紧,一边看着表,一边坐下来跟孩子说:“我理解你的情绪,你就是很伤心妈妈会离开是不是?”这样越疏导,孩子会越闹,因为他感受到妈妈想要马上离开的焦急,他有着动物的本能直觉,知道妈妈说的,跟妈妈心里想的不一样,那样会让孩子觉得妈妈表里不一,可能会因此更加愤怒。
那么情绪疏导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就是父母其实不理解孩子的情绪。
很多父母,与其说是不理解孩子的情绪,不如说不接受孩子的情绪。
其实理解和接受是两回事。
你可以不接受他的行为,他的哭闹,他踢人等等行为,但还是可以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他心里难过,他愤怒,他嫉妒,等等等等,你去努力理解孩子的情绪,帮他把堵住的地方通开,让孩子charging的情绪安定下来,然后才可以继续帮助孩子矫正他的行为。
这非常不容易做,但一旦做好了,打好了跟孩子之间的沟通基础,孩子长大以后相对来说会比较好管,因为他自己很理性,很懂事,很会思考,你送他一条鱼,不如送他**的方法,让他可以受益终生。
--PS,情绪疏导的具体方法有子女坛友一篇很好的文章,我征得作者的同意,把链接放在这里:相信自己的孩子
--还有最后一篇,是针对我们子女坛好多爸爸妈妈发过的救助贴找到的答案,我仔细做了笔记,随后整理帖上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