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423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社交技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22 21:4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社交技巧(1):入乡随俗 2011-12-17 05:31:11  

由【废話多多】


一提社交礼节,人们马上会想到西装革履的绅士和长裙拖地的淑女。其实,社交礼节不过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不成文法,目的是为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而已。


社交礼节与特定的社会文化有关,一种文化中正确的社交礼节可能就是另一种文化的忌讳。记得小时候过年,有几位非洲学生来给我父亲拜年,那时没什么好吃的,招待客人也就是一盘牛奶糖。过了一会父亲让我再拿一盘糖,原来客人们把糖都吃完了。等拿第三盘时,我心里便开始嘟囔:“没见过这么谗的大人”。把糖拿到客厅后,几位非洲大汉面面相觑,终于有一位支支吾吾的说:“对不起,我们实在吃不动了。”原来人家那里的规矩是主人给的东西一定要吃完,碰到了桌上不能有空盘子的中国文化,满拧。


从中国到美国,人际交流的第一要学的是语言,但语言也是第一好学的,语法在那摆着呢,即使是磕磕巴巴,也能说个八九不离十。不好学的是各种不成文法,往往别人一个白眼翻的你满头雾水。社交礼节便是这些不成文法之一,不幸的是社交礼节又经常是人们用来判断他人的第一标准。如果在一个办公室里坐着,日久见人心,社交礼节欠缺一点还有可补救。但对于点头之交的生人,则永远没有重新造成第一印象的机会了。


半路出家到美国的人们,往往会遇到因中美社交礼节的不同而产生的难堪,尴尬之余便产生了抵触情绪:我们中国人,说话声音就是大,我们中国人,吃饭就是要出声。你要看不惯,就是歧视。且不说吃饭出声,说话声高是不是我们中国人的规矩,只说入乡应该随俗。如果美国人在中国动不动就说:我们美国人如何如何,相信大家对这种人都会侧目而视,反之亦然。


入乡随俗的关键是“随”,学一点美国的社交礼节,不是为了抛弃中国的文化传统,而是为了在社交场合不去但心自己的行为举止,集中精力进行人际交往。从前社交礼节中有许多莫名其妙的规矩,比如端茶杯时小指是应该翘起来还是弯回去。谢天谢地,现在人们对这些无聊的细节不那么在意了,喝茶时爱怎么端怎么端,只是别用小勺一勺一勺的舀着喝就行。社交礼节变得越来越好学,基本定义就是在公开场合下大家互不影响而已。想想当年托福和GRE都考过了,一点小小的社交礼节,怎么能难倒我们呢。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21:48:13 | 只看该作者

re:社交技巧(2):充分利用公司年终聚会 2...

社交技巧(2):充分利用公司年终聚会 2011-12-19 04:32:18  

由【废話多多】


年终聚会是老板们对员工感谢的形式之一。大家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到了年底,老板们总得有个表示。出点小钱,收买收买人心,大家一高兴,明年接着玩命。员工们也松下心来,平常只有时间谈公事的人们,说说自己的家长里短,聊聊办公室的八卦新闻,为明年的继续玩命做准备。


公司的年终聚会是建立关系网的大好时机,遇到过几位中国同事从来不出席年终聚会,也遇到过一些中国同事在年终聚会时扎成一堆用中文聊天,原因是不知聚会的社交礼节,怕人笑话。从而放弃了一个认识更多的人,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的重要的机会。


其实年终聚会的社交原则很简单:重点在“公司”,不在“聚会”。聚会的首要目的是联络感情,为自己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次要目的是吃喝玩乐,而吃喝玩乐的目的还是为了联络感情。按着这个原则参加聚会,没有不成功的。而具体做法也有一个原则,就是“适可而止”。


1. 衣着:一般请帖上会说明聚会时如何着装。不管是正式还是随意,还是要注意办公室形象。特别是女士们,如果平时是以职业妇女的面目示人,年终聚会时切忌走性感路线。虽然可以收到一鸣惊人的效果,但平时辛辛苦苦建立的形象却付之流水。


性感着装的定义:超短裙,紧身低胸上衣,闪闪发光的服饰,气味浓重的香水。另外,旗袍最好留在其他场合穿。


2. 守时:一个聚会,出席的人越多,主办人越有面子。所以除了真有不可变更的事情,公司聚会能不逃脱就不逃脱。出席的时候要准时,在预定时间开始后15分钟内到达。准时的好处之一是先入为主,容易让主办人记住你。


3. 表现:既然出席聚会,就要让主办人知道。所以到了聚会场所后,第一件事是感谢主办人。如果主办人是总裁等从来没见过的高层主管,正好借此露个脸,自我介绍一下,适当的吹个小牛,然后给下个人让地方。不用没完没了地喋喋不休,也不用担心主管们不待见,年终聚会也是他们认识更多员工的机会。


4. 聊天:既然聚会的目的是联络感情,聊天的时候正好趁机感谢一下老板和同事一年中的帮助。但避免和一个办公室的人从头聊到尾,聊天的对象越多越好。对于点头之交,对方不记得你时会很尴尬,重新自我介绍一下,不用小题大做的吆喝:你怎么不记得我了。如果你认识的人在和你不认识的人聊天,正好凑过去借此介绍自己,扩大关系网。


聊天的内容不外是天气、时事、八卦等等。政治宗教的话题最好不谈,个人隐私也少问为佳。关键是不管聊什么,只说好别说坏。如果别人开始说同事的不好,一时又走不开,听着就是了。尽量避免说:你们美国人如何如何不好。哪怕是事实,聚会时不是辩明是非的时候。


5. 吃喝:用餐时如果是自助形式,采取少量多次的策略,盘子里堆的像小山一样会引人侧目。小口吃东西,省得别人来搭讪时嘴里塞的满满的,越着急越咽不下去。


酒要少喝,切记酒后吐真言。不喝酒的人,可以端一杯苏打水充数。致辞后的饮酒是象征性的,千万别连底儿端。冷饮料用左手端着,这样在握手时不会又冷又湿的让人难受。


6. 退席:一般来说,最少在聚会中露三十分钟的脸才算不失礼,同时也不用坚持到散场,吃喝玩乐的差不多了就该撤了。临走前和主办人打个招呼,说说自己玩得如何开心,再找组织聚会的人感谢一下。第一,办个聚会不容易,组织者劳心劳力,应该感谢。第二,组织者往往是主办人的左右手,留个好印象,以后办事方便。


总而言之,公司年终聚会是工作的一部分,对于不爱社交的人,比平常上班还累。可是年终聚会也是联络感情的最好时机,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年终聚会,为来年的工作做好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21:49:23 | 只看该作者

re:社交技巧(3):聊?有什么可聊的?!(上...

社交技巧(3):聊?有什么可聊的?!(上) 2011-12-21 09:03:52  

由【废話多多】


聊天,是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遇到中国人时,聊天从来不是件难事。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体育消息,八卦新闻,逮着什么聊什么。随便找个论坛看看,人们互相连姓甚名谁都不知道,照样聊的有来有去的。可到了与美国人聚会时,才发现聊天,原来也是一个学问。


和美国人聊天的最大困难起源与文化差异。政治不能谈,宗教也不能谈,隐私更不能谈。好容易学会了夸人漂亮,又有性骚扰的嫌疑。鼓起勇气讲个笑话,别人听了却无动于衷,此时真想自己踢自己一脚,转身扬长而去。


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之一是不会就学。上网一搜,发现教人聊天的书和帖子满山遍野。哈,原来美国人也不会聊天,英语还是他们的母语呢。于是信心倍增,几本书读下来,发现聊天的原则有二:说好不说坏,和少说多听。


先说“说好不说坏”。美国文化讲究用积极的态度看世界。所以人们听了坏事不知如何应对,同意吧,自己成了消极对待世界,不同意呢,和别人争论,依旧是消极的态度。所以经常发牢骚,看什么都不顺眼的人,大家见了都敬而远之。


有些人喜欢争论,其实争论可以激发人的思维,扩大人的视野,促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争一场好论,绝对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过社交场合不是争论的地方。所以见了争论能躲就躲,躲不开时可用“It might be right.”搪塞过去,然后改变话题。


有些人习惯用“不”做为开头语,既使他们的观点和对方相同。只是英文对话中开头的“是”或“不是”是决定因素。记得小时候学英文时写出“Yes, I will not go to school.”的句子,让老师臭骂一顿。所以聊天时对方一听到“不”后马上开始准备如何辩护自己的正确性,很少会接着往下听。如果遇到真的不同意对方所说,可用“Well”来代替“No”,语气上会缓和许多,回旋的余地也大。


聊天时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如何说。所以聊天时要全神贯注,不要心不在焉地一边聊,一边寻找下一个目标。如果聊到一半有熟人来插话,先给不认识的人互相介绍一下,然后或是继续旧话题,或是开始新话题。遇到了对方和新来的人开聊忘了你时,别一怒之下转身离开,轻轻提醒他给你们互相介绍一下: “John, I haven’t met your friends, could you introduce us?”


兴起时,有人会滔滔不绝,给对方毫无插话余地。或打断对方的话,不依不饶的占上风。聊天时尽量避免犯这些错误,如果不幸遇到了一个上述之人,那就是三十六记,走为上计。不必找任何借口,趁他换气时笑着说:“Excuse me, I have to go, I’ll catch up with you some other ti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23:58:23 | 只看该作者

re:社交技巧(4):聊天原来是用耳朵聊的 2...

社交技巧(4):聊天原来是用耳朵聊的 2011-12-23 03:39:11  

由【废話多多】


聊天的另一个原则是少说多听。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聊”的左边是“耳”不是“言”。一个人有两个耳朵一张嘴,就是要少说多听。平时人缘好,在聚会中受欢迎的,往往不是那些口沫横飞,夸夸其谈的主儿。而是看上去安安静静,可别人一见就高兴的人。他们的秘诀就是会听而不是会说。


据聊天专家们说,美国人喜欢谈论自己。就是最羞怯的人,时机对了也能滔滔不绝。如果和人聊天时,用心去听对方说的话。不时点点头表示自己听到了,然后再问些问题让对方接着聊。不仅讨人喜欢,也省了费劲找话题的麻烦。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如果一个人肯花费自己的时间听别人讲话,此人一定大受欢迎。而且,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聊一场天,了解一个人,学点新知识,回家还能编个好故事发到网上,何乐而不为。


与生人聊天最难的是找话题。美国社交场合认可的话题包括:天气,新闻,音乐,体育,电影,时尚,旅游,度假,好书,美食,业余爱好,名人八卦等等。如果平常对时事不太关心,聚会前可任选三个话题,花点时间恶补一下近来发生的大事。这些话题只是开场白,目的是打破冷场,让对方开始聊。


开聊之后就可以用问问题的方式来继续。但要避免可以用“是/否”来回答的问题,采用 "What do you think of...?" Have you heard...?" What is your take on...?" 的句式。然而,直来直去地问一连串的问题,难免给人以查户口的感觉。巧妙一点的说法是“Tell me more about it.”这句话给对方充分的发挥余地,也避免了对方用“是”或“否”来回答问题,从而无法接着聊的局面。




比如公司年终聚会上,张三遇到约翰:


张三:约翰你好。


约翰:(看着张三一脸疑问。)


张三:我是张三,办公室在五楼,两个月前我的电脑被感染了,你来帮我清理的。


约翰:对对对,我想起来了,你好。


张三:今天可真够冷的,不过我喜欢冷天,你呢?


约翰:我喜欢暖和的天气。


张三:那你大概来自暖和的地方。


约翰:我从佛罗里达来。


张三:真巧,我一直想去佛罗里达度假,说说除了狄斯尼,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这个天儿是从谈论天气开始聊的,后来转到让对方开始谈论他自己的经历和感想。聊到这种地步就收放自如了,如果对方是个兴趣相同的人,那就接着往下聊。如果兴趣不同,此时便可找个借口溜之大吉,给对方留下一个和蔼可亲的印象,下次电脑再坏了包管他高高兴兴地来修。


如果看了上面这个例子有失望的感觉:这么简单的话谁不会说,也值得巴巴地写个帖子,博主真是废话多多。那就可以自己拍拍肩膀祝贺一下自己,现在你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可以信心百倍地去聊天世界打天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2-31 06:2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