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动机”,哈哈,给秋爸爸抓住把柄了。...
“动机”,哈哈,给秋爸爸抓住把柄了。
其实不如换个说法,“目的”?
每个行为都有特定的目的,这个目的有一些是我们可以看得到的,有一些是我们看不到的。举例子说,1,孩子看到冰激凌,说“冰激凌”,很大可能性是孩子想要吃冰激凌为,这种语言,我们称之为“Mand”(中文大概可以翻译成“要求”吧);2,孩子看到花,说“花”,很大可能只是描述,表达他知道这是什么,这种语言,我们称之为“Tact”(差不多就是“描述”的意思);3,妈妈拿着香蕉,问孩子“这是什么”,孩子回答“香蕉”,这个语言我们称之为"intra-verbal" (差不多是对话的意思吧)。所以,虽然同样都是回答一个名词,这三个名词背后的“动机”是不一样的,其实应该说“功能”是不一样的。
孩子什么时候会“开口说话”,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哪里系统地看到过,所以写一点我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感想:
1. 要求孩子说话的时候:比如模仿。我们在训练中,不论是直接让孩子仿说,还是问问题让孩子回答,孩子说话,都有一个前控的事件(就是我们说了什么),然后孩子说话,然后是跟随那个行为的强化物。
2. 孩子想要获得什么东西的时候(程度好的孩子会有想要知道什么东西的时候),孩子主动问问题,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Mand。很多家长都会提问说,怎么样训练孩子主动提问题。教会一个问句并不是太困难的事,难的是塑造起让孩子用那个问句的环境。所以孩子会说而不用,其实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换句话讲,要让孩子主动问问题,我们需要主动去构建孩子有需求主动问问题的环境——这里需要充分发挥创造想象力。
3.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常常都会看到孩子说话的,就是孩子不断重复他会说的内容,例如不断重复电影的片断,不断重复他刚学会的新词,不断描述他熟悉的环境。想象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比较愿意做什么样的事?(不考虑需求因素)——我们应该是比较愿意做我们拿手的事吧!孩子也是一样,他会比较愿意做自己拿手的事,当他说一些他知道一定是“对”的话的时候,他对于他的环境就感觉有控制感了,也是一种安全感。另外,类似于这样的发言也比较容易得到社会加强:例如孩子看到认识的东西,命名那个东西,周围听到他说话的大人比较有可能会说“对呀,这是XXXX,你真聪明。。。。。。”这一类的话,也就是正强化了。
回到楼主的例子:孩子说“车车怎么停下来了”,但并没有去寻找答案,那么很有可能,这个句子本身并不是一个问句,而只是一个陈述句,只是表达说“我知道车子停下来了”。其实这个时候是一个很好的沟通的机会,通过问问题来扩展孩子的语言和对话的能力。至于这句话背后的“动机”究竟是什么,这个答应是不是一定要找到,应该说在于其次了吧。相反,通过和孩子的对话也许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想表达的意思,这“动机”是啥可能也就可以找出来了。
个人意见,供参考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