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582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DI之四——跟随目标转化活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4 14:3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常有家长急于问我他的孩子可以做哪些活动,我以前会从《活动手册》中挑选几个孩子可能喜欢的活动告诉他,后来则一般不予回答。其实这并不是厚此薄彼,一方面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接触很难判定哪个活动会适合一个孩子,另一方面一个活动也可以通过一些变化来实现不同的目标,而这些变化是在操作者(或训练者)所掌控的,只有操作者自己才明白活动中的哪一点在起作用。可以说,针对家长的问题,我也可以随便告诉一个活动,但这是不负责任,如果家长自己不明白RDI的核心不能跟随目标表随时进行一些有效的变化,一个活动可能会成为孩子的累赘。
下面,我以“躲猫猫”这个游戏进行分阶段的举例:
1.躲猫猫:(1)训练者把大毛巾蒙在孩子的脸上,突然掀起,配合一脸惊讶欣喜的表情与孩子对视;(2)训练者把大浴巾将自己和孩子的头盖住,两张脸在底下以有趣偷笑的表情对视;(3)训练者把大毛巾盖住自己的脸,突然掀开,配合“哇---”开心高兴的表情与孩子对视;这三个活动都适合第零阶段的孩子,主要目标是调整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与训练者之间培养一种亲密感,但是与孩子的关系在依次上升,到底与孩子的关系在哪一层这个只有训练者自己能感受得到。(4)训练者把大毛巾盖子自己脸上,叫孩子的名字,引诱孩子自己来掀开毛巾,若孩子掀开(或扯下)毛巾,“哇----”开心高兴的脸与孩子对视。这个活动也基本属于第零阶段,但孩子开始有了一定的主动性,所以比以上三个活动的层次稍微高一点,介于第零阶段和第一阶段之间。上面四个活动形式之中,可以因孩子增加不同的变化,比如在掀开毛巾之前加入几次虚张声势的毛巾晃动,左右猛摇头将毛巾摇掉代替简单的掀开,在掀开前先“嘿嘿”笑几声等等。
2.躲猫猫:(1)训练者躺下,将毛巾盖住脸,叫孩子的名字,引诱孩子来掀开(至于训练者的表情参考上面的活动,我就不一一说明了);(2)训练者躺下,用靠垫盖住脸,叫孩子的名字,引诱孩子来掀开;(3)训练者将脸藏到障碍物(比如靠垫、枕头、被垛)的后面,叫孩子名字,引诱孩子来寻找;(4)训练者藏到他人的身后,叫孩子名字,引诱孩子来寻找;这四个活动都适合第一阶段的孩子,主要目标是引导孩子关注人的脸,能够从与人脸的对视来获得主要的乐趣,尤其是愉悦的人脸。四个活动的难度依次递增。(5)训练者藏到柜子的后面,叫孩子的名字,引诱孩子来寻找。(6)训练者藏到另一个房间,叫孩子名字,引诱孩子来寻找。这两个活动开始向由“躲猫猫”向“捉迷藏”转化,但仍然属于“躲猫猫”,同样属于第一阶段的活动,但需要孩子更高的主动性和情感分享能力。这两个活动的难点在于,不能让孩子找到训练者就算了,关键是找到后应该有持续一段时间的分享乐趣的对视。
3.躲猫猫:经过上面的过程之后,可以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参照,在下面的活动中需要有两名训练者,为了区别我分别命名为“训练者”和“辅助者”,训练者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更紧密一些。(1)训练者藏到另一个屋子,这次不出声,辅助者引导孩子“XX(妈妈或老师等称呼)在哪里呢?”,一般孩子会四处看寻找,这时辅助者可以不着痕迹的用手指出训练者藏的方位,直到孩子找到训练者为止;(2)训练者跟孩子开心的一起玩(比如搭积木,是一种有一定兴趣又不会过于沉迷的玩),瞅机会溜走藏起来,等待孩子发现训练者不见了四处看寻找,辅助者指出训练者藏的方位,直到孩子找到训练者为止;这两个活动主要目标是对手指方向的参照,但是同样不能忽视孩子找到训练者后的对视。(3)辅助者藏起来,训练者引导孩子“XX去哪里了?”,这次训练者不再用手指指出方位,等待,孩子可能会看训练者的脸,训练者用眼神示意辅助者藏身的方位;(4)辅助者藏起来,训练者引导孩子“XX在哪儿呢?”,训练者不指出方位,等待,孩子可能会看训练者的脸,这次没有眼神示意方位,只是再问一次“你觉得XX在哪儿呢?”,直到孩子用手指出方位,训练者用语言回应“是”或“不是”;(5)辅助者藏起来,训练者引导孩子“XX在哪儿呢?”,等待孩子用手指指出方位,直到孩子用手指了后,训练者不用语言回应“对”或“不对”,等待,孩子可能会转头看训练者,训练者这时用点头或摇头来示意;(6)辅助者藏起来,训练者引导孩子寻找,直到孩子用手指着他认为的方位同时转头看训练者,训练者用点头或摇头示意。这四个活动难度在依次递增,如果孩子到达最后的第六层,带孩子到外面游玩,看孩子是否能随时在困惑时寻求你的信息进行参照,你可以灵活的使用手势、眼神、点头摇头等给出信息。
4.捉迷藏:训练者与孩子达成共识——双方进行捉迷藏的游戏,要求孩子捂住眼睛或转过身不许偷看,训练者藏起来,孩子寻找,一开始为了降低难度训练者可以故意发出一些声音作为提示,找到后训练者捂眼睛换孩子藏起来。这是第三阶段协调和第四阶段转化的活动,因为在本文中我主要是想说明“躲猫猫”这个活动跟随目标的不同进行的一些转化,因此这个“捉迷藏”的游戏我就不详细说明了。虽然很明显,这个“捉迷藏”的游戏是由“躲猫猫”的游戏转化而来,但它们之间有明显的不同,“捉迷藏”有很明确的角色性,而“躲猫猫”则不关注这一点。
2#
发表于 2010-2-24 15:03:55 | 只看该作者

re:与NT孩子很不同的,“捉迷藏”和“躲猫猫...

与NT孩子很不同的,“捉迷藏”和“躲猫猫”的游戏,我很少见有咱这样的孩子能进步做到他藏起来被别人去找的水平。若能做到的,功能就该算很高很高了。
为什么?很值得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22:12:27 | 只看该作者

re:孩子藏起来让别人找,这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

孩子藏起来让别人找,这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理论能力。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能否理解他人的观点、思想、态度和情绪,并应用这种认识去推断他人的行为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认为,4岁是获得心理理论能力的一个关键年龄,或是一个分水岭。”
而孤独症儿童恰恰在这方面非常差。他们很难转换角色从别人角度看问题,更难以对他人的心理进行假设。
有几个方法可以测定孩子的这种能力:
1。给儿童看一幅画有大象的画,他是否知道它他看到的是一个正象,那么对面的人看到的就是反象。
2。给儿童看竖立的卡片,他是否知道自己能看见而对面的人看不见
3。让儿童拿卡片给你看,他是否知道要卡片倒过来
4。让妈妈看着爸爸把卡片放进盒子里,然后让妈妈转过身去,当着儿童的面将卡片转移到其他地方,然后妈妈转过身,让儿童预测妈妈会去哪里找卡片

上面的实验自己回家做一下,谁的孩子能达到第四步,报上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25 15:03:33 | 只看该作者

re:我们在想法解读训练中,第4步的项挺多的,...

我们在想法解读训练中,第4步的项挺多的,很期望通过反复练习让孩子建立一种逻辑经验:妈妈看到的是A;A转换成B了,妈妈没看到;没看到B就会不知道B的存在;不知道B的存在,就会认为仍然是A。
看了楚老师的提示,我想要做到第4步,也许得先针对1.2.3来做基础练习。
轻松完成第4步,和藏得稳稳地让别人去找,是不是一个水平上的能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25 21:20:23 | 只看该作者

re:第四步我们在以琳参加家长培训的时候做过,...

第四步我们在以琳参加家长培训的时候做过,GOGO达到了。下一步该做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25 21:21:41 | 只看该作者

re:补充一下,我们已经六岁三个月了,是AS

补充一下,我们已经六岁三个月了,是A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26 10:15:44 | 只看该作者

re:昨晚给儿子试了,第三步提醒了来两次后来知...

昨晚给儿子试了,第三步提醒了来两次后来知道了,一、二、四步做的很好。麻烦老师再指教一下,我们下一步该怎么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26 11:42:43 | 只看该作者

re:以琳的牛孩儿就是多,第4步做完了,我猜可...

以琳的牛孩儿就是多,第4步做完了,我猜可以做第5678步了。其实1234讲的仅仅是“换位思考”,5678 应该是“同理心”了吧。下面是网上找的定义和例子:

-------------------------------------------------------

从同理心的定义中立即能发现,应有它只有两个非常简单步骤。第一步:辨识,分辨出当事人的内心感受。第二步:反馈,将此辨识反馈给当事人,以让对方和在先你已经明白你的感受。

与同理心相比较而言,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原则与其最大的差别是:“换位思考”仅完成第一步辨识,而同理心除了完成第一步外,还要完成“反馈”步骤。

例:交谈中,对方看了好几次手表。四种相应的反馈方式是:

LL:你毫无觉察继续说话,对方已心不在焉。(忽视对方)
L:不好意思,可能还要占用你一点时间。(仅表抱歉)

H:你还有别的事,是吗?(意识到对方希望你结束交谈的感受)

HH:立即回馈:“不也意思,打扰你这么长时间。你好像还有别的安排,那么我改天再来向您请教吧”。(多次看表的潜台词就是希望尽快结束这次谈话)

仔细品味一定,以上几个案例四种不同的反馈方式,会给对方进一步的沟通带来什么不同的结果?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2-26 13:07:00 | 只看该作者

re:藏起来让别人找,我感觉不仅仅是换位思考,...

藏起来让别人找,我感觉不仅仅是换位思考,还有一个情感上的问题。

如果喜欢去找人,但是不喜欢藏起来,不明白别人找他的时候会开心,也就不能分享游戏中互换角色的快乐。

和楼上的例子有点像,一方高兴地说,一方不能分享快乐,还使劲儿看表。
这种情况,建立不起来同理心,或者说建立起来的只是表面的和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26 13:26:38 | 只看该作者

re:8楼的例子,我恰好前一段被人测试过。...

8楼的例子,我恰好前一段被人测试过。
与一哥们儿聚会,他老是看表。我很明白他的意思,可就是故意不理不说,继续侃别的。后来见他就要憋不住了,他要自己说了,我才故作惊讶,“我K,你这地摊上的劳力士,得50块吧!借我带两天。”
他真的急眼了,喊“什么眼神?这是真的,12万呐!”

什么眼神?-算高功能的眼神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2-26 20:21:29 | 只看该作者

re:啊啊,和老V聚会真是很有意思。10楼讲的...

啊啊,和老V聚会真是很有意思。10楼讲的这种招数应该是不含转基因的,rdi的话可能要到1001步。

我再补充一个例子。一个日本人去美国旅游,叫了辆出租车。过了一会,一辆车超过了他们,日本人兴奋地叫道:“花冠,very fast! Made in Japan!";又一辆车超过了他们,日本人兴奋地叫道:“佳美,very fast! Made in Japan!";又一辆车超过了他们,日本人兴奋地叫道:“凌志,very fast! Made in Japan!";到了目的地,司机说:”250!“, 日本人说, ”好贵啊!“ 司机兴奋地叫道:”计程器,very fast! Made in Toyot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28 22:20:11 | 只看该作者

re:楼上,你不是影射V老是那个看表的人吧?其...

楼上,你不是影射V老是那个看表的人吧?其心何其毒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3-5 07:27:50 | 只看该作者

re:咱群众的眼睛就是雪亮。不知道张雁注意到没...

咱群众的眼睛就是雪亮。不知道张雁注意到没有,老V见人特喜欢握手,而且是伸左手。一般小姑娘很容易被唬住,哇噻,欧洲绅士就是有文化,握手都按英国的规矩来。其实,就是为了显摆那劳力士,而且为了方便对面的人看清楚,那表是倒着戴的,估计受过3楼寒寒老师的指导。

说到TOM, 有几本书相关,我一本也没看过,不知道哪位大侠先行了,拜托介绍一下。

1 S. Baron-Cohen, H. Tager-Flusberg, and D.J.Cohen (Eds.), Understanding Other Minds: Perspectives from Autism  
2 Carol Gray,  Comic strip conversations: Colorful illustrated interactions with students with autism and related disorders
3 Howlin, P., Baron-Cohen, S., & Hadwin, J. (1999). Teach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to mind-read: A practical gu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3-5 10:20:38 | 只看该作者

re:感谢D感谢ZF,恰好那天挡着了我的回帖,...

感谢D感谢ZF,恰好那天挡着了我的回帖,才得到楼上更深层次的探索。

不过那确不是老V,怪我没写清楚,现在补上。老V戴的肯定比那贵,但好像是内敛的怀表,现场的可帮我回忆一下,(燕博至今还未能报到)。胸口外只能看到一小节链子,掏的动作像007那样帅,一按,咔,还能有火苗!我说Zippo,说完就后悔了,想自己真没文化,不同洲的,007哪能像牛仔快枪手?lisa那边报到帖中有透露,链子多半是“爱死马”牌子的,缘分啊!所以表嘛,Toyota尚可能,绝不会是GM,BMW最有可能!多好ID啊,头像也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3-5 10:22:52 | 只看该作者

re:看头像,名副其实的"犀利哥".

看头像,名副其实的"犀利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3-5 10:51:48 | 只看该作者

re:老V的怀里我可没敢偷看。下次想偷看的...

老V的怀里我可没敢偷看。
下次想偷看的时候,一想起"犀利哥"的眼神,还得吓回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6-13 09:48:52 | 只看该作者

re:从昨日收到的第二期“星日”中看到了LZ老...

从昨日收到的第二期“星日”中看到了LZ老师的这篇文章,继而找到了这篇帖子。
写得非常到位,而且浅显易懂,步骤也非常明了。
但是为什么没有下文了?非常期待老师能继续写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6-13 13:43:42 | 只看该作者

re:我孩子很小就喜欢躲猫猫这个游戏,似乎我第...

我孩子很小就喜欢躲猫猫这个游戏,似乎我第一次跟他玩他就马上明白了,会满屋子的找我。后来让他躲,开始最喜欢往衣柜里钻,还弄出声音来,后来我们提示他,他就会变换地方了,有些地方我们没跟他讲他也知道去躲,比如窗帘后面,基本也能管住不发出声音了。象秋爸爸说的,我们孩子的能力是不是很高啊?现在的高功能孩子到底高到什么样子?不过你要问他认识多少字,分什么单双数之类的,那可就不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9-1 15:17:02 | 只看该作者

re:说说我孩子玩躲猫猫的情况。我躲他找,没任...

说说我孩子玩躲猫猫的情况。我躲他找,没任何问题。先从简单的开始,我躲的过程中被他看见,比如让他看到爸爸走到墙角边一下就不见了,他会笑嘻嘻得跑过来拉我----这个1岁多就可以玩的很好。第二步,我躲起来露出一点线索,比如露个衣角,他会遵循这个线索来找到我,这个2岁多可以做到。他玩这个游戏的目的在于体会我突然出现时的那种惊喜。3岁后开始出现他躲我找的现象,但问题在于:1.他躲的地方很单一,餐桌下面、或滑梯后面。2.如果我不能很快找到他,他自己会笑嘻嘻地跑出来看我。他可能没有真正明白捉迷藏的目的就是不要让别人找到。这个可能和我前面的玩法有关,因为前2部分的玩法都是我给了他很明确的暗示,他根据这些暗示可以很容易的找到我
另外藏东西的游戏他可以玩得很好了。让他把某个小玩具藏在床上某个地方我来找,他可以做得很好。他藏东西还是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问题,比如把东西藏枕头下面以后就用手死死捂住枕头或者趴在枕头上。我装着满世界找不到的样子,把被子床单都翻一翻,他会笑嘻嘻地看着我。最后我找不到,要他告诉我藏哪了?他会笑嘻嘻地把枕头翻开。玩这个游戏之前我没有和他玩过我藏东西他来找的游戏,不像上面的捉迷藏一样给了他错误的规则暗示,所以他自己理解了规则。但别的问题又有了,幼儿园的生活老师反映:每天午睡起床时他的袜子总不在该出现的地方,一只在床下,一只在枕头下,每次都要找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5 17:0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