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我的感悟之一是在运动中合并社交训练,加入...
我的感悟之一是在运动中合并社交训练,加入孩子的意图理解及评估,当然情感交流、角色互换也在其中。我主要想是让孩子看表情图片,故意生气让孩子看出等等方式够不够?如何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他人情绪,从而调整来适应?如果能做到自我调整,显然有很大的提高。
“情感句”的使用
既然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为什么不能针对星儿来情感句呢?所谓情感句,就是表达喜怒哀乐各种感情的句子,其主体可以不一定是语言发起人。目的在于使孩子能够理解当时的情感,尽快进入理解意图阶段。尤其是国人一般比较含蓄,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的环境下。
当然前提是孩子有语言,和他人有一定的交流,换句话说,应该是属于较高阶段的孩子。
首先能够识别图片的基本情绪,笑、哭等。
其次,在说不的环境下,换成说“我有点生气了”,或拖长调子,“嗯”一下,即表情变化。
再次,日常生活注意描叙情感。如“真好”,“很正确”,“你这样做我很高兴”,“你老是喝可乐不好”,“哥哥不喜欢你抢东西”。即使是普通事情,也要注意表达。“看到你穿鞋,我很高兴”。认真挖掘,不要吝啬表扬。如果孩子哪天会说“我生气”,那绝对是好事。
然后,开始有变换。教会在不能满足情感时,怎么办?如孩子固执想要另一个孩子的玩具,即使家长熬不过,想要买一个,也要描述情感。可以说,“这是哥哥的玩具,他不高兴给我们。”“哥哥不高兴会打你的,你会痛”,明确告诉孩子,“怎么办呢”,“你去求求哥哥,看会不会给”。多教怎么办,应该对自我调整有好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