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5001#
发表于 2012-5-5 11:36:58 | 只看该作者

re:寻找爱的力量,这题目起得好.

寻找爱的力量,这题目起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02#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4:05:31 | 只看该作者

re:逛豆瓣就发现本人知识盲区太多,今天被科普...

逛豆瓣就发现本人知识盲区太多,今天被科普的是非洲。

http://www.douban.com/note/212449800/

联想到科普自闭症的难处,和给悠闲的美国人民科普非洲大概差不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03#
发表于 2012-5-5 14:46:1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l...

下面引用由[U]blackeye[/U]发表的内容:



我也不知道,中国的事情说是一个星期大概就要半年,也好,腾出精力来干别的。等吧。



很想念你们啊,在这边大家上的时间太不吻合,不容易遇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04#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15:16:45 | 只看该作者

re:【科学美国人】科學想知道什麼?堆...

【科学美国人】
科學想知道什麼?
堆積如山的事實,反而會掩蓋更深層的問題。
撰文/菲爾史坦(Stuart Firestein)
翻譯/涂可欣

多數學者都同意:1600年代末期,一邊計算力學與重力定律、一邊發明微積分的牛頓,對當時所有科學都瞭若指掌。在接下來350年,約有5000萬篇研究論文發表,無數自然與數學書籍出版,現在高中生知道的科學知識恐怕還比牛頓還多,然而對許多人來說,科學看來只是堆積如山的事實。

科學家應付這座知識山的一個辦法,是分科越來越精細,但成效卻有限。我是生物學家,當我讀一篇物理論文時,我猜我大概看完頭兩句就不行了;免疫學、細胞生物學或甚至我自己領域的神經生物學論文,有時讀來都還真玄奧,我專精的領域似乎一天比一天窄小。科學家只好使用另一個策略:對這龐大的資訊大多視而不見。

這應該不會太讓人驚訝吧!當然,你必須要學識淵博才能成為科學家,但學識淵博並不一定能造就一名科學家,要成為科學家的條件是無知。這話聽起來好像有些荒謬,但對科學家來說,事實只是個起點,如同劇作家蕭伯納在某個晚宴上向愛因斯坦舉杯敬酒時諷刺的宣告,在科學範疇裡,每個新發現都會再引出10個新問題。

按照這算法,無知增加的速度永遠超越知識累積的速度,科學家和一般人都會同意:我們所知道的遠不及不知道的。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天都知道自己不懂的東西越來越多。科學知識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產生較佳、較新的無知方法。這裡所說的無知不是指缺乏好奇心或教育,而是一種經過琢磨的高品質無知。這就帶我們回到了科學家工作的精髓:在申請經費的過程和會議的杯觥交錯中,去區別無知的品質。馬克士威可能是從牛頓到愛因斯坦之間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說:「徹底而有意識的無知是所有真正科學知識進展的前奏。」

從「科學的本質是問題、而不是解答」的角度來看科學的話,我們就可稍微鬆口氣。科學看起來將不那麼具威脅性,會更容易親近,事實上是好玩極了。科學成為一連串精密的拼圖和謎中謎,誰不喜歡解謎遊戲呢?而科學問題也將變得較容易,通常也比答案更有趣。答案像是一個過程的結束,問題則讓你埋首其中。雖然我有博士頭銜,卻無法掌握大部份的免疫學知識,但美妙的是,多數免疫學家也一樣,再也沒有人通曉一切知識。儘管如此,我卻可以了解是什麼問題驅策免疫學家的研究;雖然我不能假裝我懂量子力學,卻明白這領域的問題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這些問題如此根本且重要。強調無知是包容,它讓每個人都更為平等,就像無垠的太空讓每個人都變得渺小。

科學的這一面最近往往被大眾拋在腦後,我們的眼中只有累積知識這一面,而累積的事實龐大到我們已沒有征服的希望。但如果科學家談的是問題,而不是一堆無聊乏味的專門術語;如果媒體報導的不只是新發現,還有科學家回答的問題和他們創造的新謎題;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停止填鴨那些在維基百科都可查到的事實,或許我們會發現,大眾對持續了450年的偉大科學探險會重燃興趣。

所以如果你遇到一位科學家,別問他知道什麼,而是他想知道什麼,這會讓你們有個愉快的對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05#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09:49:19 | 只看该作者

re:和天宝合写《社交潜规则》的Sean,和天...

和天宝合写《社交潜规则》的Sean,和天宝完全是两个类型的人,我感觉他有点像陈毅雄。

Sean也是三岁被诊断为孤独症,语言方面迟缓,但后来问题不大。(而且不仅是问题不大,还是当作家的天分)
智力中等,没有特长。
最大的表面问题是刻板行为和感官问题,他也像天宝一样,小时候可以坐上半天看地毯的花纹,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任何事情。

不过天宝行为的根源,来自她天生大脑的结构差异,天生倾向于有规则和逻辑的事件,对灵活的社会互动无法理解。
而Sean行为的根源,应当来自于他天生大脑的保护机制,如果不倾向于只关注有规则和逻辑的事件,不做刻板行为,大脑就感觉无比恐惧。
也许是因为大脑发育迟缓产生的这种高度保护机制,使得他幼年表现出典型的自闭症特征,但其实大脑的运作机能都存在,只是还没有长好。

俩个人都喜欢高度结构化的生活,天宝一直到高中才感觉不舒服。
而Sean从出生就感觉不舒服,只有高度结构化才能感觉舒服一点,从三年级开始他喜欢学校大于家里,虽然在学校没朋友,但也能熬过去。而且他情感是天宝的反面,无比丰富,他没有什么逻辑思考,但是想很多事情,他观察周围,他热切想投入社交生活,结果终于在高中的最后一年,他开窍了。

我这种天宝型不是太理解Sean的开窍,对他来说,自闭症就是一个壳,只要有那么一天大脑突然开窍了,他的自闭症特征就几乎消失了。他现在是报社记者,一个自闭症患者无法想象的职业。他社会性非常好,只要内心不再恐惧,也就不再需要结构化和刻板行为,他的思维现在非常灵活,这一切都是开窍之后,他从头学习来的,而且慢慢就非常接近NT了。

天宝的大脑结构和普通人差异很大,高中时候是科学救了她,她找到了自己特长可以发挥的窄小领域,找到了工作,她的恐惧感是在真正进入社会后才产生的。她从30出头开始吃抗抑郁症的药,一直就没有间断过,她没有开窍的感觉,她只有通过逻辑和思维,一点点从另一个角度学习社会性,永远不可能和NT一样。

如果Sean那种算是自愈型康复,那我认可他康复了,他的大脑也是很奇妙的一个组成。

我的疑问是,面对五岁的天宝和Sean,是否能从蛛丝马迹中看出他们相同行为之后的不同呢。
天宝和Sean都没有经过严格的特殊教育,都是自己生存出来的案例。肯定也有大量自闭症孩子没有自己生存出来,最终进了精神病养护机构。
那么今天的教育者,应当吸取的经验是什么,面对其他和天宝与Sean不完全相同的自闭症类型,在教育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什么呢。

在自闭症领域,问题肯定比已知更多,对照上面那篇讲科学的文章,我们应当做的,首先应当还是提问题吧。
而不是拿来什么就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06#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8:03:06 | 只看该作者

re:中午喝的这个,感觉中国红酒能得奖真不容易...

中午喝的这个,感觉中国红酒能得奖真不容易,听了点内幕,更佩服了。
据说市面上还不销售,虽然这么精贵,我也没喝出啥门道来,惭愧啊。

——————

中国赢得第一座世界葡萄酒国际奖

英国《Decanter》杂志的2011年“世界葡萄酒大赏”得奖名单揭晓,一瓶中国葡萄酒赢得“10英镑以上波尔多品种红酒”国际首奖,为中国酿酒史写下全新的一页。宁夏的贺兰晴雪酒庄,以2009年份的加贝兰混酿酒,打败其它经典产区如圣爱美浓(St-Emilion)、玛格丽特河(Margaret River)和门多萨(Mendoza)。

这个得奖消息震撼了葡萄酒世界,证明中国酒庄的酿酒实力。面对来自智利、加州、阿根廷和波尔多的竞争对手,评审在品评之前,其实不是很看好这瓶中国酒会得奖。

今年的竞赛还有另外一个赢家:在黑比诺(Pinot Noir)奖项上,勃艮第、新西兰和奥勒冈都名列前茅,但最后由德国Fritz Wa?mer酒庄的Sp?tburgunder赢得10英镑以上的国际首奖,这是该酒庄第二次夺得地区首奖(去年以2007年份得奖),但2009年份更进一步夺得今年的国际首奖。

今年共颁发25座国际首奖,阿根廷就拿走了6座。德国、奥地利和法国必须把“芳香干白”的奖项,拱手让给高海拔的Salta产区:Etchart酒庄的Privado Torrontés 2010和Terrazas de los Andes酒庄的Selection Torrontés 2010各赢得10英镑以下和10英镑以上的国际首奖。

阿根廷以红酒而闻名,此次更囊括“单一品种红酒”的所有奖项,Bodega dos Andes酒庄的2009 Chaltén Malbec赢得10英镑以上的国际首奖,较不知名的Bonarda品种(Argento的2010年份)获得10英镑以下的奖项,来自巴塔哥尼亚的Vi?alba Cabernet-Merlot夺得“10英镑以下波尔多品种红酒”国际首奖,至于第6座国际首奖“10英镑以上调配红酒”则落在以马尔贝克为主的酒款:Sophenia酒庄的Synthesis 2008,来自门多萨产区的Tupungato葡萄园。

今年的“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赏”共有12,254款葡萄酒参赛,比2010年增加11.5%,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葡萄酒竞赛。最后只颁发25座国际首奖,获奖率只有0.2%,有些得奖酒款现在已经提供酒迷试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07#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00:18:18 | 只看该作者

re:让人类与灵长类亲近亲区别开来的一个关键原...

让人类与灵长类亲近亲区别开来的一个关键原因可能是基因复制错误。 DNA复制过程中会发生两类错误,一类是重复,即两次复制了同一基因组片段;另一类是突变或丢失片段,使复制后的副本发生改变。美国研究人员在《Cell》上发表论文,通过扫描人类基因组寻找其中的重复复制错误,发现了约30个选择性重复复制的基因,大多数都对人类大脑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他们特别研究了名叫SRGAP2的基因,它在人类演化中发生了两次重复复制错误,一次是350万年,一次是250万年前。第二次复制不完整,只复制了基因的部分片段。研究人员在老鼠身上进行了测试,发现这个错误使啮齿类动物的脑细胞移动更快,能在脑细胞之间建立更多连接。

http://www.cell.com/abstract/S0092-8674%2812%2900461-8

看不懂,不过只要知道有人在干活,心里就踏实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08#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1:00:16 | 只看该作者

re:大都不小心把我枕头套扯破了,一尺多长的口...

大都不小心把我枕头套扯破了,一尺多长的口子,很坚决果断地自己找针线缝去了。
我中间好奇去看了一眼,拿着一个最大号的针,找了缝被子的线,正努力呢。

他还说,我缝得对不?我光学过织毛衣,没学过缝口子。
赶紧说,很对。
本来我以为得自己缝的,结果人家手快,态度又好。
其他要求就不敢提了。

俩孩子怎么都像我呢,这么喜欢做家务,嘻嘻。
不会养出来没有大男子主义吧。。。

对大男子主义又欣赏又担心,实在说不明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09#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1:11:11 | 只看该作者

re:一边审书,一边感叹,无论是天宝还是Sea...

一边审书,一边感叹,无论是天宝还是Sean,中学都基本没学习,也没交友,最后也都是专业人士了。

那中学是干啥用的,是不是除了阅读和批判性思维,多玩一玩,多做做家务也没啥要紧的。

没有高考的压力,人生有太多可能性啊,我一下就激动了,到底做啥呢,无数种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0#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1:44:34 | 只看该作者

re:不懂摄影,不过看到这种人,还是很喜悦。...

不懂摄影,不过看到这种人,还是很喜悦。

张晋——采访问卷 2012.5.4
2012-05-06 13:02:50
        张晋(生于1978年)是来自成都市的摄影师。1996至2004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4年至2007年,就读于纽约大学理工学院,获化学博士学位。他是2012年第四届三影堂摄影奖的大奖得主。

                                                                               ****

问:你的丝路系列的灵感来自于哪里?是否来自其他你看到过的摄影作品?
答:首先,‘生命流动,草木枯荣’是我最关心的, 而丝路只是个载体,仅仅是个样本,比较契合这个内容,这也是为什么我这组作品的标题需要叫 《又一季》。前几天从北京回成都的路上,我翻阅这三年做的笔记,其中某年的一天写道:“一草一木,人亦如这些草木,在大自然中枯荣。如果山丹县 没有边墙,但边墙,边墙是镜子。没有镜子,找不出历史的土地是荒野。”
之前还在纽约时,有空就去一家二手书店 strand,那里有大量的摄影书,那个时候研究了不少画册,之后回国真正开始做自己的照片时,又尽量把这些画册全部给忘掉,不能有任何记忆残留。


问:这一系列的作品中,哪三张是你最钟爱的呢?是否能谈一谈,是什么让它们相较于其他作品而言更加特别?
答:按时间先后的话,《归城》、《解签书》、《西荷》,这三张完成了之前所期望的从有到无的内在演变,每张照片都代表了某个维度自问自答累积到一定量后的呈现。《归城》自然是‘有’,人与土地紧密关联,散发出烟火气,至于人的面孔如何已经不重要了;《解签书》像是当地香客心中的易经,个人的吉凶和命运似乎都跟这本书息息相连,书是‘实’的,同时它又是‘虚’的;《西荷》完全就‘无’了,仅仅一朵枯缩的莲蓬。繁荣即荷花,枯缩即莲蓬。正如我喜欢的一位西北民谣歌手李建傧唱道:醒来的时候草儿黄了, 风吹灯熄人儿去了。

问:你现在正在专注于什么事?
答:我现在专注于最大化的让自己心放空。尤其照片拍到第三年的时候,身体周围容易形成一圈厚厚的围墙。倘若不把这墙打破,就只能以完成项目的名义,不断重复自身,自己要么浑然不知要么力不从心,这是最可怕的。

http://www.douban.com/note/213114553/

三影堂摄影展是有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主办,创办于2007年6月,坐落在北京朝阳区草场地艺术区内,是国内首家以摄影作为主要内容的民间专业当代艺术中心。三影堂由中国当代摄影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之一荣荣和他的妻子、日本著名摄影艺术家映里共同创办。著名艺术家、建筑师艾未未设计了4,600平方米的园区和2,500平方米的景观建筑。三影堂致力于成为最高水准的展示、推广、交流与挖掘中国当代摄影艺术的平台。“三影堂摄影奖”着眼于中国当代摄影新面貌,面向热爱并致力于摄影艺术创作的海内外华人,参赛者无年龄限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1#
发表于 2012-5-9 18:38:1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一边审书,一边感叹,无论是天宝还是Sean,中学都基本没学习,也没交友,最后也都是专业人士了。

那中学是干啥用的,是不是除了阅读和批判性思维,多玩一玩,多做做家务也没啥要紧的。

没有高考的...



我有时候也想,有一天孩子读书了,学了一门非常费劲的学科,可是最后发展方向却是把它忘记或者忽略。那这样的付出还值得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1:09:09 | 只看该作者

re:我同学里最郁闷的是上中医大学的,不是世家...

我同学里最郁闷的是上中医大学的,不是世家,背了太多汤头,迷茫又迷茫,结果毕业还是转行了。
这样的付出我认为不值得。
知识不用就忘了,得再找谷歌查,比如记上100种红酒的名字,如果不经常找人喝,肯定忘。
正确的思维方式不应当忘吧,思维方式是人的一部分,特别是符合客观规律的那些,掌握了之后做什么事情都顺。

国内老师一直不太会教思维方式,只要求背解题过程,而不是从历史角度来分析概念的产生和推理的经过,以及当时解决了什么应用,中间犯过什么错误,有过什么激烈的争议。无论是理科题,还是文科题,其实都有一个有趣的思维分析的过程。
包括国内素质教育里面最看重的学习习惯,各种良好品德,我感觉背后也是思维方式的培养,不是一种固定的习惯。没有灵活思维为基础的一堆习惯算什么呢。

其实如果专业课教好了,比在生活中学习思维方式要更深入更有系统,毕竟生活“常识”中需要的思维还是简单一些,零散一些,不够精确,而现代科学和工程专业中用到的思维方式是多少前人智慧的结晶,学一点就受用很多。比如软件工程和管理类。

不过最难的还不是这个,是那种摸不清道不明的能力,比如艺术和创造力,对不同文化的领受力,对不同的人的分析和交往能力,对大众的感染力,对复杂问题的直觉等等。
这些能力有天生成分,不过也应当有方法去提高,而且不能等孩子被僵化教育和社会定型了之后再去考虑。

没有这些能力的人会很闷,不好玩,当然也可以是开心善良的普通人,或者某领域的专家。
到底什么样的人生选择是值得的,理解自己肯定是基础,理解社会需要什么也很重要,然后还有一个终极判断,问自己如果面对生命的最后一天,回顾最后悔什么,最不后悔什么。
如果最不后悔做一个最平凡的人,也值得羡慕。

不过做平凡人其实需要很多运气,比如生命中没有经历过自己搞不定的事情,没有被人压迫必须找途径改变命运,自己的特长不被人知也不遗憾等等,大多数隐于市的平凡人其实是高人。所以我感觉很多时候家长不是不想让孩子做平凡人,而是害怕孩子没有一技之长,连平凡人也做不了,多学点心里踏实点(当然得是特长或思维方式,不是死知识),以后想做平凡人也有个功底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3#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2:41:09 | 只看该作者

re:我十年前在天涯看人吵架的时候,看贴速度很...

我十年前在天涯看人吵架的时候,看贴速度很慢,每个人怎么说,然后其他人回应什么,我都特仔细地看,因为都新鲜啊,我周围哪儿见过这么高级的吵架呢,除了温文尔雅就是气急败坏,模式太少了,生活太简单了,特别是有人保护的日子,我可以做白痴也过得很好。看到网上那些有点智慧型的吵架和八卦,对我来说太好玩了。

当然我从小就知道自己社会性不好,需要学习,所以后来还看大量美剧,虽然没理论指导,也知道要学习首先就要模仿。这时候看吵架就要结合表情和环境来分析了,比看网络吵架又多了一层要考虑的。

然后我就发现自己积累了大量细节,但是不系统,除了人际关系细节,还包括时尚细节,艺术细节,各种生活知识细节等,都不系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做到灵活和快速。如果就专门在一个窄领域也没问题,可惜我嫁了一个太活跃的人,要做的事情太多,逼着我接着学吧。(当然没靠山了之后,为了生存,为了解决孩子问题,学习要求就更迫切了)

结果就发现还是得看书,特别是经典的,系统的书,无论是传记,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历史,教育,艺术,政治,法律,还是软件工程,里面都有相对完整的思维模式可以学习。最好的概念和模式是美国大学教材,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其次是经典名人的经典书。
书看多了,然后看网上一些分析性的帖子,就会发现有些人思维方式特别好,有些人就比较混乱。
然后就发现要提高自己的思维执行能力,而不仅仅是鉴赏能力,还得自己坚持写东西,就有了这么多大家看不懂的读书笔记。虽然慢慢感觉自己能看出好模式和不好的模式,但自己写出来往往是不好的,那就接着再写。
这是一个最关键的思维学习过程,虽然我现在对自己还不够满意,不过比起四年前已经进步很多了。

现在我看网上信息很快,就是因为积累了思维模式,大脑运转得明显比以前快,很多东西一扫而过,知道什么信息可以吸收,什么信息需要保存,什么新鲜的创新和模式需要认真琢磨一下。在这个基础上,对于不同的人的分析也更清晰了,有些原来看着高不可攀的社会人,现在能看出他们的模式。当然还有很多复杂的策略看不明白,有时间的时候就接着学。

现在花时间更多的是实习怎么运用学到的东西来解决问题,还有追一些新的思路和艺术创新,多元文化里面有趣的东西,和一些有趣的人。
生活在我面前不再是十年前的碎片和茫然,而是非常有条理,有轻重缓急,有脉络可循的一些模式,而且不是死板的,是大脑真正理解和吸收,可以运行出来,但不太容易被写成严格语句的一些东西。
所以我对思维的训练特别看重,也知道对孩子来说,我经过的这些还难了点,不过可以先从细节积累开始,然后进入初级模式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4#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2:54:36 | 只看该作者

re:现在看我四年前帖子,我能感觉到模仿NT的...

现在看我四年前帖子,我能感觉到模仿NT的痕迹很重,因为我那时候还没有发掘出自己的独特性。

有人可能喜欢我模仿NT的感觉,但我自己感觉不好,时间长了容易有心理问题,我还是需要找到符合自己的方式,所以这四年一直在不停摸索。现在的我可以说很自信,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自己的思维模式已经梳理得比较顺了,不需要再依赖模仿NT和讨好NT来生存,终于有一定的自由度可以做快乐的自己了。

我周围的NT们不见得喜欢看到这点,不过最后还会留下来和我做朋友的,也都是我欣赏的思维开放的那些人,我知道这种友谊是可以一直保持下去的。

以此做一个四年总结,准备回美国开始新生活了,目标是好好做事,把孩子们都带到独立,然后我就又多一层自由。
这个结果是我四年前没有想到的,好像是一种新生,特别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08:00:47 | 只看该作者

re:不敢看甜品食谱,都这么胖了。。。...

不敢看甜品食谱,都这么胖了。。。

来点细节吧:用来装饰蛋糕的巧克力叶子 http://www.douban.com/note/2131354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0:04:24 | 只看该作者

re:Patricia Rakovic 在中学...

Patricia Rakovic 在中学开设融合式社交小组,一半高功能/AS孩子,一半普通孩子,12-15岁,都是男孩。

她做了一个初步试验,对撒谎和诚实的讨论。

普通孩子小组很活跃,思想也统一,当然有人更擅长撒谎,更喜欢撒谎。
如果做错了事,对家长,老师是肯定要撒谎的,但对于特别严重的事情,有时候必须诚实,比如看到有人吸毒等,小事就算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善意的谎言是好的。
朋友之间,任何事情都可以说谎,而且非常有趣,说真话反而傻了。
分辨其他人是否说谎是交往中最有趣的部分,不会伤害友谊。

孤独症组的孩子一听这个话题就非常紧张,统一表示说谎是不对的,没有中间路线。
老师先诱导他们学习善意的谎言,然后角色扮演。大部分孩子能在道理上接受善意的谎言是必要的,但扮演的时候非常尴尬和不自然,也搞不清善意的谎言发生的情景。
让他们回忆自己是否说过谎,一些孩子开始哭泣,然后回忆出来的都是非常小的谎话,比如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没有做,告诉老师做了之类的。
所有孩子一致要求老师,下次不练习说谎了行吗?

在融合活动中,有一个最会编故事的普通孩子,每当谈起一件事情,都编一个关于他自己做过的故事,有些很容易看出是瞎编的,有些有点难度。普通组的男孩都能分辨出他在说谎,孤独症组的孩子都分辨不出来,哪怕是老师主动去质疑那个孩子,感觉都质疑得非常明显了,孤独症组的孩子依然不知道他的故事是瞎编的。

老师说,这是开办社交小组以来,孤独症孩子情绪反应最大的一个主题,今后如果再次涉及,要非常小心,怕伤及他们对老师和社会的信任感,社交愿望就会急剧降低了。

这是《社交潜规则》里面谈及的一个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7#
发表于 2012-5-10 12:31:39 | 只看该作者

re:要去美国了呀,让我亲切地叫你一声燕原姐姐...

要去美国了呀,让我亲切地叫你一声燕原姐姐吧!哈哈,真的好喜欢你哦!
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8#
发表于 2012-5-10 13:36:27 | 只看该作者

re:祝旅途顺利&新生愉快!

祝旅途顺利&新生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2 08:53:11 | 只看该作者

re:一对一就兴奋,一对二很舒服,一对三要看人...

一对一就兴奋,一对二很舒服,一对三要看人,一对四开始晕,一对五就犯困,再往上是木头人。。。。

我还是适合个别深入交流,群体感极度欠缺,甚至不知道啥叫群体感。
感觉群体聚会场合应当不是为了交流,而是为了满足某种我没有的情感的。

当然情感共鸣是团体友谊中重要的一部分,不过如果有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观,做事互补或共同进步的基础,情感好像也不是那么必要,如果有情感反而吓人了,这么完美的关系不结婚还等啥呢,呵呵。

可惜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2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2 11:20:11 | 只看该作者

re:《大西洋月刊》:Facebook是否让我...

《大西洋月刊》:Facebook是否让我们更孤独

 导读:最新一期《大西洋月刊》杂志于5月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Facebook是否让我们更孤独》。Facebook的用户人数直逼10亿,它扩大了我们的交际范围,让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前所未有的轻松便捷,但是于此同时感到孤独的人却越来越多。是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络让人们更孤独?还是错误的使用方式造成了这一切?

  伊薇-特维克做过《花花公子》的封面女郎,她还是低成本电影明星,最为人所知的角色来自《50英尺高的女人》。去年8月她年满83岁,但是没人知道她确切的死亡年龄。根据洛杉矶验尸官的报告,在被邻居苏珊-萨维奇发现之前,特维克已经陈尸家中大半年了。最初,萨维奇发现特维克的邮箱里结满了蜘蛛网,而且信件都已经发黄,于是她通过一个破碎的窗户打开特维克家的大门,在一片狼藉的房间里,发现了特维克已经风干的尸体。屋里的加热器还开着,电脑仍在运行。

  《洛杉矶时报》刊发了关于前《花花公子》封面女郎暴死家中的文章,随后立刻被疯狂转发。根据Technorati的统计,两周的时间里,有16057个Facebook和881个tweet的帖子与特维克的死亡有关。她曾经是惊悚电影的象征,见证了好莱坞用最愚蠢的方式激发我们最原始恐惧的能力。如今,她成为了另一种新的恐怖象征:我们不断增长地对孤独的恐惧。不可否认,与生命最后几年相比,现在她有了更高的关注度。特维克没有子女,不参加宗教团体,也没有紧密的社交圈子,为了排除寂寞,她不得不到处结交朋友。萨维奇告诉《洛杉矶时报》,为了了解特维克死亡的原因,她曾查看过她的电话账单,发现在她离奇死亡前的几个月里,特维克并没有联系朋友或者亲戚,而是经常给陌生的粉丝打电话,通常这些人是通过粉丝见面会或者网站联系到她的。

  和我们中许多人一样,特维克的网络关系迅速膨胀但却根基浅薄。祖辈们很难想象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与外界隔绝,但是我们彼此联系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容易。过去的三十年里,技术的发展让世界变得更加紧密。2010年,为了减少3毫秒的交易时间,人们斥资3亿美元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微博)之间铺设了800英里的光纤电缆。然而当沟通交流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时,人们之间的关系却前所未有的疏远了,我们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远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孤独。如今世界是如此的矛盾,我们彼此联系的越多,我们就变得越孤独。

  引发这种现象的主角是Facebook,现在这家公司有8.45亿个用户,去年年收入为37亿美元。今年春天Facebook希望通过发行股票募集到50亿美元的资金,这将是互联网界有史以来最大的IPO。有人估计这家公司如今潜在价值超过了1000亿美元,比全球咖啡工业的规模都大。Facebook的规模和影响力令人汗颜,2011年最后三个月,用户每天产生27亿条喜好和评论。你可以把它视为一家公司,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文化又或者是一个国家,但不管你用什么方式评价Facebook,它都大的超乎想象。

  尽管Facebook如此流行,但从其创建之初就开始受到质疑。在电影《社交网络》中,扎克伯格被演绎成一个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浑蛋,这纯属杜撰。但是尽管扎克伯格本人不是这样,他的Facebook绝对是这样。这部电影的结尾最让人印象深刻:寂静的夜晚,百无聊赖的扎克伯格给前女友发送了添加好友的请求,然后是等待,点击鼠标,接着等待,再次点击鼠标。我们每个人都做过类似的事:紧盯着屏幕,焦急的等待回应。

  当你在Google+注册并开始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子时,系统会提醒你应该只添加真正的朋友,和这些人分享你的私人信息会让你觉得舒服。“你真正的朋友”,这几个字准确的展示了社交媒体制造出来的焦虑:人们担心Facebook将影响到我们真正的友谊,让朋友之间彼此疏远,使得我们变得更加孤独。社交网络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战胜孤独,但是其作用可能适得其反。

  伴随着人类孤独感的不断加剧,Facebook孕育而生,它最初承诺让人们获得广泛的交流,这看上去非常有吸引力。美国人的独居比例越来越高,1950年美国一人家庭的比例不超过10%,但是到了2010年这个比例超过了27%。纽约大学社会学家埃里克-克林伯格最近出版了一本关于独身生活趋势的书,在书中他这样写道:“大量的研究表明,是社会交往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导致孤独。”当我们开始幻想独身生活的好处时,也应该意识到独居比例增加的同时,孤独也在增加,而孤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凄凉。

  人们知道,孤独和独身生活不同,独居可能是很好的生活状态,而拥挤的集会会让人烦恼。人们也知道,孤独和外界条件没有关系,它是一种心理状态,研究表明孤独和神经质或焦虑这样的心理问题一样,有着相同的基因组成。

  现在还很难定义或者诊断孤独,UCLA孤独指数被认为是最好的测量方法,这个指数包含20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相同的内容:多长时间你会觉得某事发生一次?比如:多长时间你会觉得和周围的人不同步,多长时间你会觉得缺少友谊?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过去很短的时间里,人们的孤独感显著上升。2010年美国退休者协会的调查表明,45岁以上的成年人有35%的人长期感到孤独,而十年前这一数字是20%。另外一些研究表明,大约20%的美国人,也就是6000万美国人因为孤独而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在整个西方世界,医生和护士都开始公开的讨论孤独问题。

  对孤独的最新研究,已经对其产生的机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几乎每个假设因素都对孤独产生影响。已婚人士通常比单身更不易感觉孤独,但前提是夫妻二人关系亲密,如果他们感情不和,婚姻并不能减少孤独。是否信奉上帝也和孤独与否没有显著关系,1990年一个德国的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宗教信仰水平和孤独水平后发现,信奉上帝并不一定能够减少孤独。

  不过可以肯定社会交往对孤独有影响。孤独和独身生活并不一样,但是二者都在上升。我们见到的人越来越少,我们的集会也越来越少,即便聚会,我们的关系也不像以前那么密切。过去25年,知己(有质量的社会联系)的数量在急剧降低。一份调查显示,人们的知己数量从1985年的2.94人下降到了2004年的2.08人。1985年,只有10%的美国人认为没有朋友可以一起讨论重要的事情,15%的人表示他们只有一个这样的好朋友。到了2004年,这两个数字分别是25%和20%。

  面对这样的社会巨变,我们开始雇佣知己,也就是找专业的护理人士。2010年,罗纳德-沃德金在胡佛研究所的一篇文章中指出:“40年代末期,美国有2500名诊疗心理师,33000名社工,婚姻及家庭治疗师的数目不超过500人,而2010年,美国有77000名诊疗心理师,192000名医疗社工,400000名非医疗社工,50000个婚姻及家庭治疗师以及30000名生活指导师。大多数接受治疗的病人都无法获得心理救助。这些心理服务帮助我们克服曾经被认为是最平常的问题,我们正把这些日常关怀的工作不断外包。

  由于社会的剧变,我们越来越需要专业的护理。孤独曾经只是简单的怀旧感伤,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孤独会对你的身体健康产生恶劣的影响,如果孤独,你会比同龄人更早的衰老,你会减少运动变得更加肥胖,一次大的手术后你的存活几率更低,内分泌也会失调,你的记忆力会下降,你会抑郁,睡眠不好,认知能力也将大大下降。也许伊薇-特维克不是死于孤独,但是很有可能是某种心脏病致其死亡。

  尽管孤独严重影响健康,但是美国人却更愿意花钱购买它。如果有钱,你可以在郊区买幢房子,逃离拥挤的城市。再有能力的人还可以在远郊够买豪宅,结果你必须在车上浪费更多的时间。孤独是美国价值的核心,是我们长期追求独立的副产品。清教徒为了摆脱束缚和不能接受异己的社会而逃离欧洲,尽管他们不是为了追求孤独,但这却是自治的代价。同样当牛仔们为了荣誉开拓西部的时候,他们也放弃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美国人的最终偶像是航天员,他们更英勇,也许将更孤独。自强自立通常意味着孤独,但是美国人更愿意接受这一代价。

  今天,美国文化赞扬打破一切束缚。美国最伟大的诗歌是惠特曼的《自我之歌》,最伟大的散文是爱默生的《自律》,而最伟大的小说是梅尔维尔的《白鲸》,这个小说讲的是一个不被人理解的人,孤独的苦苦追求的故事。罗斯福曾表示,自利是美国人生活中最棒的口号。

  然而这只是美国故事的一部分。当清教徒挑起精神反抗的时候,他们惊人的团结到了一起,美国的历史就像叔本华寓言中那些生活在寒冷中的豪猪,为了取暖他们不得不挤在一起,但是刺痛又让他们不得不分开,就这样不停的分分合合。

  而我们现在就生活在一个长期分离的阶段。2000年,罗伯特-普特南出版了新书《独自打保龄球》,在书中作者认为,美国战后社会资本(人际网络的强度和价值)的骤减和美国生活中大量的互动趋势有关,比如郊区蔓延、电视的盛行、婴儿潮一代人的自利以及传统家庭的瓦解。而且他认为这种趋势越来越严峻,2011年美国的工会成员继续下降,电视节目的播放时间继续增加,人们的关系更加疏远。我们之所以孤独是因为我们希望孤独,我们自己创造了我们的孤独。下面的问题是:Facebook到底使人们更加疏远还是更加亲密,是让我们抱在一起取暖还是因为阵痛而分开?

  Facebook出现之前,数字技术让人们更加疏远。上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了“互联网悖论”:人们沟通的机会增加,但是他们之间的交流却减少。1998年,卡耐基-梅隆的一群研究人员刊发了一篇著名的文章,他们认为互联网正在增加人们的孤独感。但是批评者指出,他们选择的调查对象原本就更容易变得孤独。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是互联网让人们更孤独还是孤独的人更喜欢互联网。

  在Facebook时代,问题变得更严重了。澳大利亚有一半人口活跃在Facebook上,最近该国一个名为“谁使用Facebook?”的研究发现在孤独和社交网络之间有一种复杂而又模糊的关系。社会孤独是指同朋友的关系不紧密,家庭孤独是指同亲人的关系不紧密。这个调查显示,Facebook用户的社会孤独程度较低而家庭孤独程度较高。可能与Facebook鼓励人们更多与家庭以外的人交往有关,这样必然以损失家庭关系为代价,也可能是那些原本对家庭关系不满的人更愿意通过包括Facebook在内的其他途径寻找友谊。研究者发现孤独的人在Facebook上花费的时间更多。他们的调查报告这样写道:“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神经质或者孤独的人比不孤独的人每天花费在Facebook上的时间更多。神经质的人更喜欢用留言板功能,而外向的人则喜欢用聊天功能。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莫伊拉-博克正在对1200名Facebook用户进行调查研究,她说:“Facebook产生的影响更依赖于人们怎么使用它。如果你直接用Facebook和其他人联系可以增加你的社会资本,例如使用喜好功能,评论好友的帖子等等。个性化的信息,也就是博克所说的合成式交流比一键式交流(只点击喜好没有内容)要好得多。接收到一键式交流的人比合成式交流的人更容易孤独。”博克表示:“你应该告诉你的朋友她的孩子有多么可爱,或者是她的装束有多么棒,这些都是我们希望听到的。”另比私人消息更好的是半公开的交谈,进行这种半公开交谈的人通常孤独感会降低。一方面,那些非个性化的Facebook用户,也就是博克所说的被动消费者,他们通常只查看好友的状态,或者在仅仅在留言板上张贴自己的活动,这些人更容易心情抑郁并且感到孤独。

  博克的研究并不能说明Facebook制造了孤独,那些在Facebook上感到孤独的人在别的地方同样孤独。博克说:“受欢迎的人在哪都受欢迎,而孤独寂寞的人在哪都躲躲藏藏,也许Facebook只是给那些孤独的人提供了一个平台。”

  芝加哥大学的约翰-卡西奥波是世界上研究孤独行为最顶级的专家。2008年他出版了《孤独》一书,其中揭示了孤独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理机能。他发现,孤独的人晨尿中肾上腺素和应激激素的含量更高,孤独还会对人类的基因造成影响。他说:“当你感到孤独的时候,你的整个身体都会孤独。”

  卡西奥波认为,网络只是提供了虚假亲密关系。他说:“和宠物、网友甚至是上帝建立的关系只是被创造出来满足需求的替代品,而这些替代品永远无法取代真实的人。”一些研究认为,一个人在Facebook上的好友越多,那么她孤独的可能就越低,卡西奥波认为这是误导。他说:“人们只是把老朋友、孤独感或者社会关系带到了Facebook上而已,那些认为社交网络可以带来更多朋友的想法是错误的,一个人在Facebook以外的社交广度决定他在Facebook上的社交广度,反之并不亦然。使用社交网络并不能创造新的社会关系,它只是把人们的社交从一个平台转到了另一个。”

  卡西奥波做了一个实验来考察被试者的孤独程度和他们交流的方式之间的关系。被试者分别通过Facebook、聊天室、在线游戏以及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进行沟通。结果很明显,面对面沟通所占比例越大,孤独感就越小。卡西奥波说:“这个结果并不意味着Facebook让人们更孤独,它只是一个工具,其作用和使用者关系密切。如果用Facebook来增加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就会增加你的社会资本。”如果合理的使用Facebook,它的功能将非常强大。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欢迎孤独,尽管它让我们变得更凄惨,人类科技的进步正使得我们变得越来越孤立。当有了自助售货机后,人们不再和杂货店主打交道,有了电话以后,人们就不再敲邻居家的门,而社交网络将这一进程推向了新的高度。孤独并不是Facebook或者Twitter施加给我们的,它是我们自己引起的。我们决定如何使用手中的工具,而不是反过来。

  Facebook的迷人之处就是它使得社交变得更加简单,免除了很多麻烦,我们只需要更新状态、贴出图片,在留言板上留言。但是代价就是我们必须不断表现出自己的幸福:任何时候都非常幸福,假装幸福,试图让自己幸福。去年丹佛大学的依瑞斯-毛斯进行一项名为“重视幸福的反作用”的研究。研究指出,对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目标,重视程度和结果往往是正相关的,比如越重视成绩的学生,学习就越好,但是幸福却是个例外。研究结果显示:重视幸福并不一定会导致真正的幸福,实际上,很多情况下会适得其反。

  很多人开始批评Facebook这种重新定义人们身份认同和个人满足感的能力,甚至超过了对其数据挖掘和隐私滥用的指责。有人担忧人们按照虚拟世界中自己的模型来重新设计自己。Facebook的一个重点推广的功能是自我展示,想想我们如何从聚会的300张照片中精挑细选三张上传到自己的主页,如何设计展示自己已经成为了全天候的工作。澳大利亚的“谁使用Facebook?”的研究发现Facebook用户和自恋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同不使用Facebook的人相比,Facebook用户更加自恋,更爱展示自己。

  Facebook的真正危险之处不是它让我们更加孤独,而是改变了孤独的本质。新的孤独和美国人传统的想法不一样,不再是独居的清教徒,也不再是探索宇宙的航天员,Facebook的孤独更加耐人寻味。地球上每13个人就一个是Facebook的用户,其中一半的用户每天都要登陆。在18到34岁用户群中,几乎一半的用户会一睁眼就查看自己的个人主页,而28%的会刚起床就查看。Facebook从不休息,我们也不会休息,尽管人们以前也喜欢展示自己,但是不会时刻展示,每天一醒来就想着展示。现在我们时刻都在想着自己是谁,却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自己是谁。(鹿城/编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5-1-6 10: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