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经过一天的观察,叫名字回应,两个孩子的行...
经过一天的观察,叫名字回应,两个孩子的行为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仿佛不能算入行为不足,分析来看:
1. 不同时间段,只要是清醒的,不导致行为有差异。
2. 小都的表现:无论任何人(家人),任何环境,当时在做任何事情,表现几乎没有差异,
都是符合NT行为规范的,先把头转过来,眼神接触,微笑,眼睛放光,然后答应。
3. 重点说大都的行为表现,变化很多。
首先是人,不同的人叫他,他的行为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弟弟,他的反应最快,眼神接触最充分;对我的反应其次,然后是姥姥,姥爷;
如果大都处在专心状态,比如看电视和看书,对任何呼叫有两秒钟的延迟,延迟之后也会转头、眼神、应答;
如果在室外,延迟时间更长,除非是特别靠近他的位置;
大都虽然转头,眼神,应答的步骤都有,但是表情和小都一贯微笑不一样,
一般来说,是探求的表情,眼神比较直,面部表情发呆,等待对方回应,
如果是自己特别专心的情况被打断,是比较敷衍,没有表情的反应,回应一声,然后自己又回去自己世界了。
4. 非常好玩的一个例子,是如果以逗人的方式来叫名字,
小都比较实在,每次都是一个表情,不过慢慢变得迷糊,不知道我想做啥;
大都比小都更早意识到我在逗他,如果叫三声没事儿就生气了,再也不理我了。
5. 试图总结一下啊,我也有点糊涂。
从行为表现来看,小都比较一致,而且符合NT社会规范原则,应当是从小到大被周围社会性ABA强化出来的标准行为表现,而且泛化出色,不以环境变化而变化,感觉已经塑造成为了优秀的下意识社交行为;非下意识行为通常表现在不熟悉的环境里,还需要进一步泛化。
大都的表现比我想象的好,也就是比今年以前都好,特别是眼神,我和他两年前看医生时候的眼神回忆比较了一下,不是一个层次的,应当说看不出明显问题了;
大都的回应明显不是单一的下意识行为,是经过一定选择的,或者说泛化的不一致,也许是对不同的人记忆模式不同。
关于延迟回应,应当是生理方面的注意力转换问题,小都明显没有这个问题,大都的延迟在生理上是说的过去的,虽然在社交场合会显得有突出问题,不过以我一贯对生理问题宽容的态度,我认为目前不需要和大脑功能来较劲儿。
关于逗人的反应,以大都的思考能力,比小都反应快,也是合理的;
之后的行为表现,大都的生气我认为也是正常的。
6. 感觉计划写不出来了,要不再换一个行为试试?
如果想做计划,表面上来看要做的就是表情,不过表情我实验过了,大都的微笑和一般孩子的微笑不一样,大笑基本是一样的。根据AS的情感两极化,没有细微中间过程的理论,让他微笑,还不如不微笑的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