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we...
下面引用由wenwenma发表的内容:
如果有这样一个小孩子(比如3岁以内),我们不要求他的依从性,也不要求他的认知,我们从不强制他,每天只在游戏和互动中带动他的情感,那么几年以后他会是什么样子呢?我真的很想知道。...
wenwenma:成功的例子是有的,Greenspan在2003年第4期的Autism杂志介绍了一个名叫Joey孩子的经历,2岁半开始训练,文章发表时6岁,正很愉快地上着小学。不过,这可是他亲手训练的。总的来说,floor-time不太容易象ABA那么大批量生产。Greenspan自己也说:“A single child's progress cannot, of course, prove the efficacy of an intervention. Nevertheless, our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play provided the lifeline for Joey's development”。除了地板时光以外,这个孩子还接受了语言和动作治疗(ST/OT),有playdates,音乐,体育活动等等。[Wieder, S. & Greenspan, S. 2003. "Climbing the symbolic ladder in the DIR model through floor time/interactive play". Autism 7(4): 425-35]
你在随后的几个贴子中提出了很好的问题:训练中的情绪问题。最近反复在读Lovaas和Greenspan的书,感觉他们最终的理念并不冲突,区别在强调的重点不同。不管这个说法是否站得住脚,起码ABA与floor-time一样强调情绪的重要性。在ABA里,强化物的使用,就是用物体和精神的鼓励让孩子高兴,从而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以便日积月累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而floor-time就更强调积极的情感的作用了,它认为这是一切认知和社会交往的基础。
在自闭幼儿的4个核心缺陷中:eye gaze,imitation, social reciprocity and joint attention。ABA的训练在前两者上着力甚多,而floor-time在除imitation以外的3方面是强项。如果在实践中,把二者结合起来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可喜的是,现在,两个方法的主流都不排斥这样的做法。而作为家长,我们就更有理由这么做了。
所以,如果有人觉得ABA就是要强迫,那就离题目远了。在以前的帖子里,曾经谈过我们自己的教训。但事实上,在训练中,我们始终注意用各种强化物调动儿子的情绪,效果是很明显的。冲突发生在他累了,烦了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们死守坐满40-45分钟的规定,不让走,然后就是斗争,有时很激烈。其实,这样就把整体训练变成了负面的事情,适得其反,这也是Lovaas手册中反对的事情。那两个月也是儿子停滞不前,或者是退步的时候。对我们而言,很重要的一条教训就是,什么时候,训练是很快乐的,儿子的情绪是高兴的,他的进步就会快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