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1)要先给孩子搭建基础认知的“构件”。...
1)要先给孩子搭建基础认知的“构件”。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对孩子说“请把书架上方那个红色的小球拿给我”,孩子要能理解并执行的前提,是他掌握了“上方”、“红色”等基础的认知。否则,这句话他就听不懂。这句话里面的认知“构件”,就是方位词和颜色命名。
再延伸一点,如果对孩子讲故事,说道“小白兔今天过生日了,小猪送给它一把青菜,小白兔很高兴。”这句话里面的认知“构件”,是“什么叫过生日?”“小白兔喜欢的食物之一是青菜”、“什么叫很高兴”。如果孩子对这三点不掌握,他就无法理解并感受这句话的意义。
如果基础的认知“构件”没掌握,就需要做一些必要的铺垫。
所以,要给孩子讲故事,要衡量这个故事里面所涉及的基础认知,孩子是否具备。当然,并不是说故事里的所有认知点都需要孩子掌握了之后才可以讲,否则就没法给孩子提高了。还是这个教学原则:在孩子已掌握的基础上,让他跳起来够一够。这个教学原则用在讲故事上,就是要求故事的主要骨架,孩子是能理解的,但是其中涉及一些需要给孩子提高的认知。比如涉及“骄傲”这个较为高级的概念,是孩子一开始不掌握的,那么通过故事的讲解,让他能够理解。
(2)明确通过一个故事试图要教给孩子什么
不同的故事,可以用来教给孩子的东西可以有所不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想吃苹果的小老鼠》是说一只小老鼠站在高高的苹果树下,想吃苹果而不得。先后有猴子、小鸟、长颈鹿、大象、犀牛等,用不同的手段吃到了苹果,直至最后,海狮把小老鼠顶上了树枝,小老鼠才如愿。
这个故事的叙事内容都在孩子的理解范围之内。那么通过这个故事,我教给乐乐的至少是两个方面。一是锻炼他回答“因果关系”。比如“小鸟为什么能吃到苹果啊?”“因为小鸟有翅膀,会飞,所以够得着苹果。”每个动物都有每个动物的原因。二是试图训练他前后关联的叙述能力,比如他能依次说出先后都是谁吃到过苹果了。这几乎就是一个单纯的注意力训练。当然,大家或许都能挖掘出如何“利用”这个故事的方法。
讲故事是让孩子进行角色思考的好机会。我经常让乐乐把自己当作故事角色来说话,我问他“小羊看到大象伯伯,他怎么说的啊?”乐乐回答“大象伯伯,你救救我吧!大灰狼追来啦!”这一方面是角色思考、一方面也提高情境感。
(3)利用孩子的兴趣,设法采取多样的方式提高兴趣,强调一定的重复度
讲故事可以是画本、可以是动画片、也可以是“干讲”(这对孩子听的能力要求高一些)。一部好的动画片,如果孩子感兴趣,可以反复看。乐乐对迪斯尼《白雪公主》就情有独钟,看了很长的时间,我们也尽量抓住这个兴趣,多挖掘一点里面的认知。比如“老太婆原来是谁变的啊?”(原来是皇后变的,让孩子理解“原来是”的意思)、“皇后派猎人带白雪公主去森林里,是为什么?”(其实是为了想杀掉白雪公主)、“老太婆是怎么杀死白雪公主的?”(是用毒苹果毒死的)、...这些提问和回答,乐乐现在都比较清楚地掌握了整个故事的情节和内在的一些因果、前后关系。他从这部动画片中还是学到不少社会性认知的。
(4)循序渐进
对乐乐讲故事,他一开始也是兴趣不大的,到现在也不能说很有兴趣,这就需要慢慢来,在材料选择上、在讲解的生动上下点功夫。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要及时识别孩子“卡”在哪儿了。也就说,什么地方他可能没明白。这一个原则,也是教其他东西时要放在脑子里去考虑的。
把T版地里的人参挖来,放在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