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191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初中语文老师的博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5 16:4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错不错,有这么好的语文老师,怪不得那么多的浙江人在以琳网上文采飞扬.....

http://blog.zjol.com.cn/user1/3862/archives/2006/76667.shtml#

*******************************************************************************


语文有效教学漫谈

——在语文有效教学论坛上的发言稿

(注:9月29日杭州市萧山区教研室举办了初中语文有效教学论坛,这是我参加该论坛的发言稿。)



                           “有效教学”与“功利教育”

与“有效教学”相对的是“微效教学”或“无效教学”,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民教师,应该时时拷问自己:我的教学有效吗?而实际情况是我们明明知道自己正在进行的是“微效教学”或“无效教学”,却不愿意改进它。比如布置作业数量多不等于教学质量就高,但是我们无暇顾及这个辩证关系,我们担心的是我这门课作业布置少了,学生就把时间花在别的课上,如果那样的话,我这门课的成绩就差了,那我的面子就没了,奖金也泡汤了,先进也飞走了……所以,我认为“功利教育”是“有效教学”最大的障碍,“有效教学”需要“宏观调控”。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到地方就变样了,甚至根本就出不了中南海,与此类似,上级教育部门对教育教学的“宏观调控”到各个学校的时候已经完全走样,有的学校领导往往阳奉阴违,把升学率看作自己最大的功绩。由此导致“教师辛苦,学生痛苦”的“微效教学”或“无效教学”的现状。



                 “培养兴趣”与“有效教学”

当然,这种现状是如我一样的平民百姓所无法改变的,那么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出光芒!其实很多所谓新的教育教学理论都是在炒前人的冷饭,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特别注意有效教学的方法,在孔子那里,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孔子讲礼,讲政事,讲做人,总是习惯结合当时的时事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更深刻地领悟做人的道理。孔子重德胜过重才,重实践胜过重知识,而当子夏特别喜欢读书的时候,孔子还特意提醒他不要念成书呆子,这,正是不折不扣的素质教育,人文教育。

孔老先生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学生对学校没有了兴趣,所以盼望台风能把学校刮走,期盼大雪能把大路封住;学生对学习没有了兴趣,所以爱上了网吧,迷上了台球;学校老师不让看课外书,于是他们就学会偷偷地看不健康的口袋书;学校老师不让参加体育活动,于是他们就学会踢门破窗寻求发泄……没有了兴趣,哪来创新和创造呢?

我是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所以一直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语文有效教学的突破口,我做了一些的探索,今天在这里献丑了,请各位行家里手多多指教。

昨天的语文课,我给学生介绍了日本新首相安倍晋三,三言两语却激发了很多学生写作的激情,有位男同学的随笔立意很高,他认为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不能完全寄托在新首相的身上,再说安倍晋三也曾偷偷参拜靖国神社,中国的发展才是遏制日本右翼的良方,在历史上日本也曾抱过中国的大腿,那是因为中国的强大,现在美国强大了,所以日本去抱美国的大腿了,所以中国别无选择。我把这种作文训练叫做“时事语文”,鲜活的时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就会有话要说。

2002年中考前恰逢“日韩世界杯”,一边是精彩纷呈的世界杯,一边是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真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时我任教的初三(3)班有很多男同学酷爱足球,为了满足他们的兴趣,我每节课抽出5至10分钟点评前一天的球赛,引导他们体验“球如人生,人生如球”的生活真谛——当潇洒的阿根廷队带着失落回国时,我们体验到理想主义被现实主义所践踏的悲剧;当我们看到日本队员行云流水般的进攻时,我们感叹大和民族的可怕……那年中考,我的学生好多以“球”为文,成绩考得都不错。2002届是我调到义蓬一中后所带三届毕业班中考得最好的一届。这个班初三接班时语文基础很差,第一次月考年级前30位是“剃光头”。今年德国世界杯期间,我任教的班级还每天推出世界杯特刊“球里有乾坤”,特刊的评论文章都是由学生和我亲自撰写。这是我的“足球语文”。

《都市快报》有个非常有趣的栏目——“寻找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我就每天关注“最有意思的照片”,发现这些照片不仅有趣,而且很价值,这价值体现在多方面:如果我以班主任的角色去欣赏的话,我发现很多照片有教育意义;如果我以语文教师的角色去感悟的话,我发现很多照片可以作为看图作文的绝佳材料,有的还可以作为辩论赛的话题。比如:2005年11月10日第六版有一幅题为《背着“马褡子”的阿旺》的照片,那阿旺着实人见人爱,并且照片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它应该很有故事性。所以,我利用这幅照片让学生写一只狗的故事,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趣的是2005年11月5日第四版上也有一幅狗照片,题为《卖你,因为你太色》,这照片也是很有故事的。还有11月11日第六版《给点信号吧,让我给老婆发个短信吧》,拍的是在海拔一千七百多米的峰顶,手机信号微乎其微,随着一阵云雾而来,又随一阵云雾而走,那位老兄苦苦地站在最高峰,举起手机,转来转去:“给点信号吧,让我给老婆发个短信吧。”我想这照片的背后说不定还有传奇故事呢,所以就让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去填补照片的空白。这是我的“图片语文”,当然“图片语文”的取材就不限于《都市快报》了。

今年1月29日,我在浙江博客安家落户之后,我发现博客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于是我就给学生讲“我与浙江博客的故事”,很多学生从原来的电脑游戏和QQ聊天兴趣中转移到建博客上来,学生从纯粹的电脑娱乐到利用电脑学习,这是一个新的境界。所以,我毫不吝惜地利用语文课时间给学生推荐浙江博客网上的优秀博客。我最早关注的是“一点一滴”,因为她的文章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点滴小事又往往是我们凡夫俗子所忽视的,而在“一点一滴”的笔下都变得那么可爱——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灿烂!而学生却常常向我发牢骚,埋怨生活单调,写作文没有灵感没有好的材料。针对这个现象,我把“一点一滴”的文章带到语文课上,我和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生活的美丽。于是,学生也学着去体验生活的美丽,用一颗颗善良和浪漫的心去感受生活所赐予的酸甜苦辣。浙江博客网推出“我与浙江博客网的故事”征文后,我又及时地把一篇篇饱含真情感人至深的文章推荐给学生,我想让学生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好文章不是瞎编出来的,它需要我们去实践,实践不仅出真知,而且出真文出美文!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我教给学生的一般都是一些投机取巧的方法,自从利用浙江博客网这个庞大的资源库后,我渐渐学会引导学生写身边的小事,写自己的心声,写美好的生活,写理想和追求,写思考和批判------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是绿色的作文教学,这也就是我的“博客语文”。“博客语文”有很多局限性,比如有些学生不具备硬件设施;有些学生虽然家有电脑,但是家长不允许有他上网。鉴于此,后来我把网上的博客移植到语文自留作业本上,互动的模式跟网上博客类似,我们成立了多个部落,每个部落里的成员每天交流自己的“博客”,还可以在不同部落之间交流,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

                     

                   “课外阅读”与“有效教学”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我想我的“时事语文”、“足球语文”、“图片语文”和“博客语文”无非是生活中的几朵浪花罢了,然而把“语文生活化,把生活语文化”可以最大限度地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当学生兴趣盎然地投身于学习之中的时候,他们的潜能将会得到释放,他们的创造力往往会出乎我们的预料。但是,这种理想化的语文教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困难重重,它主要来自家长和部分教师的落后思想和错误的认识,比如看课外书就被视为洪水猛兽,有的学校有的老师甚至公然剥夺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权利,读书成了“地下工作”,这有点类似于“文化大革命”。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有一段非常耐人寻味的话,他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所以在他的“新教育实验”的“五大观念和六大行动”中第一大行动就是“营造书香校园”。我也一直固执地认为,读课外书不单单是为语文学习服务,它是提升一个人精神涵养的最有效途径;我还一直固执地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喜爱读书,他就会有希望。事实上,“书香校园”在很多学校都是“空中楼阁”,不仅学生不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籍,老师们也很少读书了,校园成了“文化的沙漠”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认为“语文的有效教学”需要落实“宏观调控”的政策,当然我这里所指的绝非“应试语文的有效教学”。


2#
发表于 2006-11-15 20:06:41 | 只看该作者

re:特别喜欢这一句:一个学生如果喜爱...

    特别喜欢这一句:一个学生如果喜爱读书,他就会有希望。

    兴趣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前者是对学习的过程感兴趣,后者是对学习的结果感兴趣。大部分兴趣都是间接兴趣。所以培养孩子的兴趣才是那么重要。我们都会说注意力怎么不集中,兴趣占了很大一部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自然是调动了全身细胞。意志的努力程度不用说是高的,有意注意的时间就会久。

    我在网上看过一堂有名的语文老师的课,那真是没有教案临时选的(他去其它学校交流,临时被请上讲台,别人塞了一本语文书给他,说请讲某某课),但看他对课堂的把握和对学生的引导,真是挥洒自如,妙趣横生。他和生活结合得也很多,包括说自己的人生感悟,学生被带动起来,课堂空前的热烈,觉得这不象普通的语文课,却又将这篇课文中的立意在此过程中搞掂了,而且都是学生的嘴中说出来的,真是神了。

    按杜威的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或者倒过来。这应当是美式的教育的经典。而我国的应试教育之下学生“双基”水平之高,倒也招来不少的老外来学。中国1998年开始课程改革,其目标中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且试图改变教学的评价标准。现在的书本编得真挺好的。

    想法在这里转了个弯,想到我儿子的语文学习:
   
     我儿子的语文老师挺好的,要求大量读课外书然后做做诗等,以至他们的书面作业都留得很少。只是对我儿子来说,这样的作业依然是问题,有些还不能放弃。我儿子离阅读开窍还有那么一段距离,其实他们班上的语文课也是很精彩的:学生当老师、辩论、交换搜集的课外资料等,对知识的理解都可以不同,在班上讨论。只是儿子啊,真应该降一个级去上课。现在的学校怎么调整得了?

    事实上我们还是套在应试的圈子里,如果他先读自己喜欢的书,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可能来得更好。有几个单元的语文课真是想不上,只是这几节语文课不是那么容易与其它课分开的,即便是老师给了我自主的权利,我也不可能让儿子反复奔跑于家校之间,而且我还必须去接,换课的情况也经常的。恨不得自己住在学校里。

    还是转出来吧,读书,孩子要读,我们家长也是要读的。深圳的十一月是读书月,这个活动倒是设想得挺好,都说深圳是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现在算是飘点墨香了吧。
    这个老师的博客倒是值得一看,对自己启发挺多。不知哪一天,孩子可以接受这样老师的指教了,那才是成了器了。

    怪不得自己文采不行,原来我中学的老师太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1-15 20:58:39 | 只看该作者

re:我有个经历很有意思,让我稍稍有点自...

   我有个经历很有意思,让我稍稍有点自得。我几次回老家,读初中的外甥向我说起老师布置的作文该怎么写,我就和他讨论,不能用指导的意识,而是启发他的思路。结果都很妙,我和他讨论后写的几篇作文,都被老师当堂念了。
   有一回的作文题目是“我的梦想”。这个烂俗的题目该怎么写?我想他挠头的原因,其实是不愿意说堂而皇之的“做科学家”、“造福人类”之类的大命题,但是写琐碎了,又担心立意不够。
   我对他说,梦想没有立意高下之分,在于你的梦想是否真是你最愿意达到的,为什么想达到,只要写得真实、写得有内容、有情趣,就可以了。
   --你如果不受金钱、能力的限制,最愿意达成怎样的梦想呢?
   --最愿意周游世界。
   --那么,你想周游世界,总是有愿意去体验的东西,那么这又是什么呢?
   --每个国家都有很吸引人的地方
   --是啊,比如意大利,你好像很喜欢足球啊?
   --是的,如果能去意大利,看一场AC米兰的意甲联赛就很棒了!
   --对了,你最喜欢舍甫琴科、马尔蒂尼了嘛!
   --那么,如果你去了南美洲,想干什么呢?
   --亚马逊河上去漂流!
   ...
   于是小伙子兴致勃勃地展开了想象,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掉他有限的“书袋”,倒也写得兴味盎然。老师很喜欢。

   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去了农村,逛了老家一个破旧的寺庙,看了成片的油菜花。他还有老师安排的一篇游记要写。可是所见所闻,没有“值得写”的东西啊,怎么办呢?
   我说,游记所写的东西,未必是你直观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你对所见、所闻的一些感悟。这个感悟,未必一定要深刻,也可以是有趣和诙谐的。
   我们看到过寺庙的入口处,贴着一付对联,记得是“空门不用关,静地何须扫”。其实这个庙里的所谓主持是个游手好闲的中年人,大门失修,庙堂邋遢。这个对联,原本是一句超凡脱俗的话,但是在这儿,上联是他懒散的写照,下联是他懒散的借口。倒也是很贴切!一路说来,外甥听得很有味道。如此写一小文,倒也生动有趣。

    大人的确也是要多读些书、兴趣广泛一些才好。至少要让做中学生的孩子佩服一下你,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5 04: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