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班风波
 
上周四放学,班主任老师打电话来:越越想转八班。她最后说,想不到他到现在还这么不认同班级。如果他愿意,那就满足他吧。她要我跟越越谈谈。  
因为经历过上次的转校风波,我对越越的如此举动已经波澜不惊。倒是老师,让我有些忧虑。  
 
越越回家,谈及此事。我和在我家帮忙的朱阿姨跟他沟通了,达到目标。  
 
考虑一下老师的话,我决定周五找老师交流,主要目标是消除老师的挫败感和压力,借此事令老师更加了解越越这类孩子的思维方式,找出越越的进步点,给大家信心。  
 
周五去了学校。  
谈话简要如下。  
1、越越想法的来源。原来是认为语文老师不够好。他一直不喜欢语文,上一学年是因为老师特别好,又是班主任,他心里是有对比的。其实这个老师对他也是独放一把的(后表)。最近老师时常教训同学,男老师的火气会大一些,我们的孩子对脾气是特别敏感的,尽管并不是对他发的。同学们也议论纷纷,认为不好。越越的想法就这样明晰起来,他想如果换一个老师多好,他也知道不可能。这是以前我们讨论过的。紧接着的想法的确比较片面或者说偏激,按他自己的讲法是:他记起来我们选班级时,教导主任说过,八班的语文老师不错。当然,这个班级的同学关系,越越也倍感挫折(这也是在别的班难免的)。所以,他要求换到八班去。这种时候情绪做主,他的确不会考虑的更多。  
2、越越可取之处:  
   把想法告诉了老师,显然他是比较信任班主任的。  
   告诉老师的时候,因为语文老师就坐在旁边,他并没有直接说语文老师的事,而是讲同学关系的压力,还是注意了场合,没有得罪语文老师。  
3、越越在校的压力  
   最大的压力来自社交。原因是自己的交往技巧不够,对搞事的同学难以应付。  
   对自己要求过高,容易焦虑。  
   所以,强调跟老师的交往很重要,可以调节情绪,获得支持和认同。  
4、ZB的学生真不可爱,可是真的值得同情。  
   我跟老师说:如果我是老师或同学,我一定觉得ZB的同学不可爱,他们是那么固执,不理解别人对他的好;或那么不善于表达自己,让人着急; 他总是想自己所想,无法给你一个很好的默契.我是同学一定很不愿意找他做朋友,我是老师,我一定有很多的困惑.  
   可是,这样的孩子去哪里呢?他们还非要在社会环境中来积累经验(我看更多的是教训),来改变自己,而且这种改变不是一次事件或者二次可以达到的,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有所变化。他们在学校的压力是很大的,因为他们本质上的不同,他们比别的学生更让人同情。  
5、看到越越在七四班的进步  
   学会了表达自己,跟老师和写日记,我准备把越越的日记假期转给老师(刚好写完了一本)。  
   关注周围环境发生的事,主动参与的更多。  
   社交愿望更强烈,更想得到认同。  
   承受能力比以前更强。不怕吃苦。  
   有毅力(长跑),能严格要求自己。  
6、希望  
   本学期写完班级日记,假期也负责写。  
   给越越支持,给孩子老师的看法,比之家长,是另一个角度,而且意义不同。  
   适当时机让越越多为班级服务,尤其在老师的眼皮下。  
   调节班级同学关系,主要是请同学宽容和理解。  
   而另一面,我们要让越越变得更不在乎人际中发生的一些小冲突。 
   训练社交技能,提高应对能力。 
 
 
我一直比较回避去班级,我在想我应当可以更主动地做些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