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又到开学时基本上,康康从正月初七...
又到开学时
基本上,康康从正月初七大姨三姨他们张罗着要离开北京那天起,就开始焦虑,他深知放假后悠哉游哉逍遥自在的好日子就要结束了。从那天起,挂在嘴边的话是:姐姐不回来!不回来就不回来!过了年也不回来!一句比一句有力,表情严肃认真。听着他每日里挂在嘴边的话,再看他焦虑的样子,单纯的思想,又好笑又心疼。他以为,姐姐不回来没有人陪他读书就可以不用上学了。周五晚上看到姐姐回来的那一瞬间,脱口而出:姐姐不回来!都快急哭了。去年春节姐姐回来他也是这样的表现,正在自己的房间玩耍,猛然发现姐姐回来了,“啊”了一声,然后咧着嘴就开哭。好在,这个劲一会就过去,又开始姐姐前姐姐地跟姐姐好上了。
每学期开学,都是一关。开学前跟吴老师见面,吴老师问这学期康康是不是还上半天,我非常坚定地说是。特别感谢吴老师,无论我们选择哪种方式,她都那么理解和支持。半天的模式,确实最适合他。普通教育需要,特殊教育也需要,两相结合,相互补充。但学校的环境,同学伙伴的交流,同学们对他的各种各样正向积极的影响,普通教育里系统规范的基础课程,都是他需要的;由于受能力限制,他无法跟上全部的课程和学业,必须有所取舍。留下足够的时间补习他需要的东西,比如提升理解能力的,广泛的认知积累。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培养起一些业余爱好,最基本的想法是供将来打发时间和消遣,更高一些的,可以提高他的修养和生活质量。比如目前康的画画书法乒乓球训练等。与此同时,还要照顾到他学习存在的困难,保护他的学习兴趣。压力太大,迟早要出问题的。还是那句话,我们最担心他厌学,如果真正地完全地厌学,连学校都不去了,那我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只能坚持走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道路。
即使这样的模式下,也需要我们随时调整,下午半天的内容也必须尽量合理,上学期后半学期有点紧了,一是难度大,二是量多,三是时间长,到后来他也表现出反感和抗拒。
翻了翻新发的课本,真难,数学第一单元就是除法,算式,紧接着就是除法带余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等;语文的课文长度非常长,生字生词越来越多,需要理解的内容越来越多,对他,实在太难太难。只能一边跟,一边从基础补,重点抓理解。希望这学期不要落得太远。
从吴老师那里知道康康上学期考试后的排名,班上的第29名,全班共33个同学,如果倒着排的话,他是倒数第四(上次宝妈问我康倒数第几,我说大约第六,还说前了两名)。尽管如此,我们却很满意,上学期期末考试,他取得三科考试均及格的成绩,其中英语76分,这对他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下面简要回顾:
忘记带书包
早晨,到学校,下车,姐姐问他书包呢?他一脸茫然,跑过来问我:书包呢?我哪知道你的书包啊!新学期第一天,书包忘带了!正合了小子的心意,他在路上就念叨不上课,升了旗坐车回家。
我竟然没生气,赶紧飞车回家取书包,再送到学校时,早读还没结束。这一大早晨,跑了四趟,60公里,闯了几个红灯,晕头晕脑!
情绪
姐姐说今天情绪还行,品德与生活和音乐课上得尤其不错,数学课不愿意做题有点哼哼唧唧。晚上跟吴老师通电话,吴老师也说今天表现不错,情绪稳定正常。吴老师说感觉他又长大不少。
附上学第一天,晚饭后康康跟我的一小段对话:
康康:康康长高了吗?
妈妈:长高啦。
康康:长高了不用上学了吗?
妈妈:长高了也要上学。要长成爸爸妈妈这样的大人才不用上学。
康康:小人不用上学。
康康:康康去北京大学玩,大同学不上课吗
(背景:春节余伯伯来家玩邀请他到北京大学玩,他紧张地问去北京大学不用上学吗?余伯伯说大同学上课,他于是记下了)
妈妈:开学了,大同学也要上课。
康康:大同学上课,康康是小同学不用上课。
康康:康康是小孩吗?
妈妈:康康是小孩。
康康:小孩不用上课吗?
妈妈:要小小孩子才不用上课。
康康:康康是小小孩。(说话的时候缩下去装出很小的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