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5-12-16 11: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我想给RDI泼点儿冷水。

这个念头也是慢慢地冒出来的。

只是因为我一直没有系统地看过RDI的书籍和实践,对它缺乏全面的了解,只是浏览了它的网站和一些家长的介绍,且本人对于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也只是在入门学习的阶段,因而不敢过多地妄言。

实际上,我仍然对RDI的干预非常感兴趣,很爱看家长这里的交流文章,从中学习了很多有益的方法技巧,回到家中去做活动,我希望它能够发展成为一种独特手段,起到它宣称的那样“出神入化”的效果。

可是,我对它抱有期望的同时,也有着怀疑:

这么商业化的东西,真的那么神吗?

这个Gutstein真的有那么深入的和广泛的研究背景支持他的理论和方法吗?

RDI真的能够直指自闭症社交核心障碍,成为超越ABA的“第三代”吗?

...等等等等,我有好多“合理”的疑问,不一一列出了

这些问题,在RDI网站上都是自己给出的肯定的回答。但是,依据并不充分。

去PubMed搜索一下我查不到Gustein在这方面的正经的研究成果,也查不到RDI方法干预效果的文章。甚至远远没有生物治疗类的研究多。

应该说,RDI也不是“主流医学”目前承认的一项独特的干预手段。

那什么吸引我们?一是它的“神秘性”,二是它的“亲和性”

“神秘性”是指上面提到的它宣称的神奇效果又缺乏科研报道。

“亲和性”是说,RDI提供的大量的游戏框架,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这些家长在与孩子互动中的内容,扩展我们家长的思路。这对我们很有价值。我们总是缺乏点子,“现在和孩子玩点什么呢?还要寓教于乐的呢?”

我们学习RDI,可能只是在“购买”一项服务,它提供给我们家长怎样与孩子做亲子互动的一个游戏项目表格,每个游戏又打上标签,指明其针对自闭症行为特征(都能标上关系交流的类别)的干预目标。

游戏互动对于我们孩子的康复无疑是很有效的,像地板时光之类的教育方法也有充分的研究。

能够达到设计的游戏目标,这就已经很好了。只是我怀疑RDI是否有它说的那么好!

当然,它不会很差,差的东西是没法赚大钱的,即使运作的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2-19 13: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很高兴能够和大家一起热烈交流对RDI的看法,binfeng和飞飞爸爸等都是RDI的实践者,有许多深切的理解不是我能体会到的。各位记录下来的很多RDI家庭训练和思考,我都很爱看,也很惊奇这些很好的互动效果,总想学会回去用。对RDI,我目前还只是一个旁观者,学习还未上路,所以,愿意有机会和各位分享看法,看法可能不正确,就当狡辩看吧。<img src="images/icon_smile_kisses.gif" border=0>

实际上,我也很喜欢RDI的活动,也一直很想进一步掌握,因为都说这个特别适合家庭干预。通过网上的看到经验介绍,我确实把这套方法的价值,简单地看成了“互动框架和活动”或“吸引人”的许多有趣的互动技巧,它们都是系统地针对自闭儿童“情感分享“方面的障碍的。对于这些有趣的活动,我是第一次看到,很喜欢,很符合幼儿的情趣,也许,我以前还是对幼儿亲子互动方面了解得太少,听说在幼教老师那里,这类方法有很多,虽然不是针对自闭儿的,只是我们没有系统地关注学习过。

但是我对RDI的看法还是只停留在想要学习的层次上,还没有到认同的地步。我也只是觉得它值得学习。而对于ABA,我则觉得家长一定要学,不管你是不是自己亲自去做DTT。ABA有理论有实践,是得到肯定的科学,如果认真学习了,对于孩子的不论何种干预绝对有指导价值。(我只是有一本《行为矫正》的书,翻看了一遍。只是入门的学习阶段,对ABA的理解真的不敢说高明,甚至可能有错误之处。)

Dr.G或其他人没有对他的实际与理论进行真正的学术研究,那篇RDI网站上长期供下载的准备发表在专业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不说论文质量,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可以去参比所投期刊上类似的文章),恰是引发我这次疑问的一个导火索。因为那篇文章一直呆在他的网站上in press有年头了,我估计不可能发表了,那样的话,就仅仅作为一面商家的“酒旗”了。与之并列的其他文章,无一不是宣传性质的讲座材料。这对我来说,有点儿“犯忌”。

还是要说到RDI的商业化的问题,我并非对商业化本身有什么意见,搞培训搞认证可以有效地控制“不走偏”。(但愿郭延庆大夫的“整合”思路目标最终不会像RDI,千万不要出现商业化的“垄断”,扯远了。)。尽管价钱贵超过了我的购买欲,但我想学,也就只另好想办法。我对此的疑问,根本的考虑在于,凡特别商业化的东西难免要运作,要宣传,要自夸。这里面我们“顾客”就有点儿“雾里看花”了。更何况我们家长还被“紧迫感”给压着。所以,我总想从非商业的角度来看看,了解正规学术上对RDI的评价,可就是找不到,连G自己都没有给出来。也许是干我这行,思维太套路了吧,就多琢磨了一下,想给各位提个醒。我也期望着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学术上的积极评价。RDI有自己的“产学研一体”计划,有RDRI研究所,他们归纳总结的其他人的文章,作为RDI的理论基础,这没有错。但那些文章多是对自闭症各种缺陷和干预的研究分析,别的方法也完全可以拿过来做为理论基础。DR.G总结提炼的这些关于情感发展的理论,是容易被接受的。

RDI自己讲是迄今唯一一种直指自闭症情感交流障碍的“核心缺陷”的干预方法。而RDI的本身的“核心缺陷”,我觉得就是迄今为止还缺乏客观的专业评价。

RDI与ABA,在理论到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上还不能在一个层次上相提并论。我不是唯ABA独尊,但它至少可以用作一个参照。“互补”或者“在长短期目标间平衡”的说法没有说服我,因为其他各种干预方法,包括感统、刘氏视听动、排毒等等,都有类似的说法,都是说一方面承认ABA科学性,而一方面指出ABA的不足,而自己的方法能够弥补这些不足。ABA肯定有不足,有无效,有不能,不讨论了,但在所有知道的方法中,它还是最具科学性的,在大量的实践中,对各种程度和年龄段的自闭症都有应用。我们最常犯的误解是将DTT等同于ABA。

我不是很了解心理学方面的学派之争,如果我是行为学派的专业人士,也许很容易地就能把RDI干预手段或者活动项目设置,按照ABA的理论套进去,指出这样做,或者那样做,其实就是一种生活场景下的ABA训练。在RDI中,似乎避开了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也许他们本来就不是一派的。RDI不讲或者避开使用诸如“强化,刺激控制,功能分析,辅助,泛化,区分”等等这些ABA的概念。反过来,ABA也绝不讲孩子行为的“动机”之类的内心思想或者情感,因为那是不可观察测量的,讲的都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及行为的前提刺激与行为后果。ABA中很重要的一个应用,行为功能分析,也是对行为产生的环境和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改变前提和结果来矫正行为,但不是去分析孩子的思想。

郭延庆医生在贴子里提到过有一类区别于ABA的干预理论,是教育发展的方法,我不清楚那具体是指的什么,也不知道RDI是不是属于这一类的。在英国据说ABA并不被追捧,ABA年会上的一个英国心理学家专门介绍过这方面的情况。但是我知道在英国议员开会时有一条ABA原则,议员们争论是不能对人家的“动机”进行攻击和辩论,比如,不能说:“你就是'想'搞垮大英帝国!”,而是要说:“你这样'做',将会搞垮大英帝国!”。

年会上我还就RDI专门问过黄伟合,他对于RDI的评价不多,只是说有些RDI提出的概念还是挺好的,如“社会性参照”,值得拿来用。但ABA是怎么拿来用呢?DTT之外的ABA干预说是比较灵活,虽然有些项目和具体的范例,但相比之下还是缺乏RDI列出的系统的框架和活动,所以我在此与大家交流的目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还在于,自己想运用RDI来增强家庭干预,但是缺乏许多技巧,比如,不知道如果不用“辅助”,当孩子不作为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是再一次更加“搞怪”吗?,或者孩子错误作为的情况下,该如何应对?这些属于我对RDI技术上的“无知”。

另外,这里前一段据一个贴子说可以利用精神分析的原理来治疗自闭症,这点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听专业人士直言不讳地说过“精神分析”都快被淘汰了吧!

上面这些感想也许都是因为我对RDI还缺乏更深入的了解,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我希望会消除一些疑惑和误解,看来得早点去“搞”材料来认真学习了。

最后说点儿放之四海皆准的话。对于干预,不论ABA,RDI,FloorTime,感统等方法,都算是“技术”。而对于所有技术的运用,我觉得有一个口号对我们家长是最好的:

“不让孩子有10分钟以上的独处”

谁能做到,谁的孩子希望就大。不去努力做,那干预的“急迫感”就有“核心缺陷”。

<img src="images/icon_smile_kisses.gif" border=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13 10: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分享幽默!惊讶!丫丫能做到吗?要求高不高?我甚至不确定同龄的普通孩子能否做到。

单独靠她自己,丫丫出现的这种困惑肯定是必然的。

要么就加上一个爸爸,在旁边点破这个幽默,像说:“哈哈,妈妈把裤子戴在头上了!太可笑了!”。这样会不会好一点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17 14: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关于动机



各位家长在实践RDI过程中的感想和经验让我受益非浅,我在对孩子训练中也在学着葫芦画瓢,努力应用一些RDI概念和活动来干预孩子。

关于培养孩子“动机”方面,我学ABA过程中有些理解,也可能是误解。谈一下,和大家交流。



我的理解,在ABA中不讲动机,只讲行为。

这一点让人很容易觉得ABA“舍本逐末”嘛!我在刚开始接触ABA的时候,也是很不理解,也是这么认为。

我们都是很希望“寻本溯源”。最好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想从孩子的思维着手来改变他的行为。

像多数家长的想法一样,我通常会说孩子,“哦!他想喝奶了,他想要玩具!”等等。

看到孩子这样做或那样做,觉得总是有原因的,通常都以为是因为他“想”这样做,他“想”那样做。



所以,曾以为,在考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的时候,总是觉得如果我们搞清楚了孩子是如何想的就好办了。并且以为,我们教孩子,就是让他按照我们推荐的思路去想,这样他们就会做有意义的事,而杜绝他那些怪异的想法和思路,从而矫正他的负面行为。

我不说这样的看法完全错误(也许真的是错的)。我想去商店买点儿东西在前,随后才会行动起来,穿衣出门去采购。



思想在前,行为在后,这是我们都有的实际经历。

可是,在干预孩子的时候,你怎么知道孩子是如何想的?他的动机是什么?

没法儿观察,没法儿测量。只能是猜测!



比如,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猜孩子现在是想喝水了,但我可能猜错了。

这才有了这种现象,家长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一会儿递上吃的,一会儿递上玩的,只盼哪一样可以哄住他停止哭闹。

我们已经知道,这些都是不妥的。

既然孩子的思想和动机是不可以被观察测量的,更加上,我们的孩子在表达自我感受上存在障碍,那么把它当作我们的干预对象和训练目标,显然也是无的放矢的。

尽管思想在前,行为在后,但是如果简单地联系起来考虑:要想去改变行为,就从思想入手,这听起来很有逻辑,一旦真正操作起来却是无从下手了。原因就在于思想或动机是无法控制的。

ABA恰恰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和应用于训练操作的。就是以行为的结果来影响孩子对行为的改进,并以行为发生的刺激控制来增强孩子正确行为的完成的可能性。



说到“本”,思想或动机的物质根本,那是大脑细胞的运作过程,可能涉及到神经生物学的诸多专业术语来,离子通道,膜电位,分子信号传导等等等等。从这些分子水平上研究大脑的意识思维,高深得很,那才是我们要寻求的终极“本”,属于奔向诺贝尔奖的研究方向,即使是各个神经细胞插上电极(有此类研究),获得的突破性进展,但对于了解思维这一生命现象,也只能算皮毛的皮毛,可以说,没法指望。

但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大量成功的实例与应用,的确给我们指导了一条对孩子可行的干预路线:从行为干预着手,不关注动机。



ABA中有“行为功能分析”这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也是分析某项行为的发生前后的各种因素,从而确定该行为的意义。与分析行为的动机所不同的是,它不涉及内心世界的思维过程,仅涉及环境与经历。虽然专业的行为治疗师在做分析时,需要询问孩子的主观想法和感受,也会做出许多的主观判断,有猜测的成分,可能分析错误,这也许是技术问题,但是他进行分析的依据,都是可以被观察、被量化的行为事件。



思想或者动机,是不是行为的一种类型?严格地说,是。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我们自己可以观察纪录到自己思想意识,知道自己何时在恐惧、焦虑、气愤状态下的思维过程。但是,思维属于“内隐”的行为,无法被他人观察记录,因而在作为训练者的家长,很难在这方面进行有效的操作。所以,ABA在用于孩子的行为矫正方面,基本上都是从外在表现出的行为着手。

行为的发生和后果,最终会对孩子的思维过程产生影响,像RDI中的“事件记忆”而获得动机,应该就是以往经历对当下行为的影响。这样说起来,训练孩子做“甜蜜的回忆”,从而增加他再次主动作为的机会,应该是很好的手段。

当然,ABA也肯定认同认知发展方面的科学观点,像分类、命名等等认知发展过程的规律性,在ABA训练项目设置上就是很重要的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19 09: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强化物与动机



在ABA中,强化物一定是对行为之后才给与的奖励事件,而不能作为行为的前提刺激。否则,就不称为强化物了,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训练中很容易把强化物堕落成一种“辅助手段”了。那样,淡化强化物的过程,其实是撤除辅助的过程。所以,训练中应当注意,不能事先出示你的“贿赂物”,拿着它让孩子做这做那,这样虽然看起来,孩子也能做好,但是没有强化作用,训练出来的是“讨价还价”的结果。实践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越是出乎孩子意外的奖励,强化的效果越突出。获取强化物千万不能成为孩子行为的动机。

此外,对大一些孩子做的“行为契约”和“代币”延迟强化的问题,我还未实践,理解不深,尚无法讨论。但是,这一切的目的都不是在于培养孩子的动机,而目的在于让孩子领略行为本身的意义。

在ABA中也好,在RDI中也好,即使像"yeah! cool! smart!"等等欢呼语的强化物,最终都是要淡化掉的,但是并非说那时就不存在强化物了,孩子的正向行为是在靠“动机”维持了。应该说是强化物的变化了,转移了。我们应当特别意识到,训练时孩子在行为之后得到的强化物,其实从一开始就应当不仅仅是来自训练者的给与的食品或夸奖。而应该看到,某项训练任务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完成任务本身的成就与快乐,就“能够”成为孩子的强化物。这样,在撤除我们“硬”给的强化物后,依然存在鼓动因素,日后“有意义的行为”的强化和维持就靠“有意义”了。

所以前一段,在给与强化物的时候,我说“你真棒!奖励你一块糖”,这类语言被老师说不合适,就是因为它没有强调孩子行为的意义,而过分强调了“糖”。

方静的“老师自己成为孩子的强化物”,我理解这个意思是,强调的不仅是ABA训练老师的操作过程的生动活泼,更应该是强调ABA训练项目任务对孩子本身吸引力和强化,从而能够让孩子和大人都不觉得刻板。



总之我还是觉得,干预过程不应该去着重挖掘孩子的“动机”,孩子的思维过程是难于被我们把握操作的,尽管它是肯定存在的。过于强调挖掘孩子的内心动机,会很主观,即使有时候我们能够推测正确。相反,挖掘行为本身的功能和意义更能让孩子发生变化。

我说的"关注行为,不关注动机",不是说否认思维意识的存在,而是说干预的着手点和反馈点。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秋爸爸 重新编辑於 2006/01/19  09:28:45</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1-19 14: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没关系,即使有误解,肯定是因为我表述不清。我是想到哪说到哪,常常自己都觉得乱。而且,我没准也误会了各位的意思呢,见谅!



先轻松些,扯得远点儿,关于动机与行为,有部汤姆克鲁斯的电影,少数派报告,看过没?讲的就是未来世界,国家机器可以侦测出人脑的意识,一旦知道你“想要”犯罪,就马上抓起来,这样有效地打击坏人,不知道各位觉得这样先进的手段是好事坏。以前就是看看热闹,现在看起来,有点意思。看来ABA可以上纲上线到“意识形态”上去。注重行为的,就是民主开放的;注重思想的,就是...呵呵...讲政治喽!这下我可算知道Dr.G的“成分”了!



回来,继续说说强化物撤出后是不是“动机”在起作用。

ABA很强调自然的强化物,越是自然的强化物,也就越能在日后的自然情境中再现,也就越能让孩子理解训练的目标行为的意义,从而维持正向行为。

比如,训练中,出示糖果给孩子看,问他,这是什么?答对了,才进行下一步,“你要不要?”,他回答“我要糖果”,此时把糖果给他,这就是很自然的强化。糖果在这里,也充当了必要的前提刺激,激发了孩子语言表达需求的行为。而最终吃到糖果,作为他一连串行为(多个回合的你来我往的交流)的奖励。

这个例子好理解,因为,我们谁也不会在他说了“我要糖果”之后,却给他吃块薯片。

但是,其它训练项目的行为的自然强化物是什么呢?ABA训练要思考这个问题。

尽管自闭症的孩子与众不同,但还是可以通过正常孩子的参照获得提示。

观察正常孩子,唱歌跳舞表演一番后孩子得到最自然的就是家长的夸赞,也有很多情况下是得到好吃的,好玩的。

因此,撤出我们人为设置的强化物,要还希望在自然情景下再现该行为,一定要着眼于这项行为自然下的功能。

对于塑造正向行为是这样,同样地,矫正孩子的负面行为,也是如此。

举个例子,我家老大昨晚上一小时之内尿了四次裤子,让人生气,这种现象大概2周左右有一次,尿了一次裤子,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可能会连续尿裤子。开始时我们决定狠狠心,不给他换裤子了,让他难受一会儿(行为的惩罚),然而后来我发现,他很兴奋,他把冰凉的裤子刺激当成了强化物了。这才意识到应当立刻换掉裤子,此后每10分钟,就要求他去厕所排净,不给他尿裤子的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6-21 14: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类似月儿明的,拔萝卜的游戏我也常做,很简...

类似月儿明的,拔萝卜的游戏我也常做,很简单,但很能训练孩子与我的协调,关注我的唱歌的节奏变化。
“拔萝卜,拔萝卜,嘿呦嘿呦拔不动....”与孩子双手相拉,和着歌曲节奏,互相拉近-拉远,可快可慢,可轻可重,可以突然一停,略松手,他不注意的话,会仰过去摔倒的。
另一个变化稍难一些,手拉手/手平举(初期正面辅助),侧向摆动身体,交替一只脚离地,“企鹅弟弟站一排,走起路来摇又摆....”同样与儿歌节奏挂钩,跟不上的话会摔倒。
不过这其中,如果没协调好,闪了一下,摔了一下,孩子挺高兴的,这样,是不是说,不协调倒成了兴奋的中心?事实上好像不会,孩子在关注于整个的游戏过程,作为整体,没了前面的铺垫,就没了后面的兴奋点,像咯吱腋下一样,他怕,但还在期望你来逗他。
与大人做都还可以,实在搞不懂的是他们哥儿俩就是做不好,很明显,如果一个在我的要求下去主动与他兄弟去做互动,而另一个没配合的话,活动立刻就结束了。肯定是火候未到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18 03: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