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132685|回复: 28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5-12-13 11: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leicolen提到的问题在飞飞的身上也表现得比较突出,我们做了两个多月的RDI活动,现在飞飞和我们父母之间的活动中可以表现得相当不错,目光的追随,共享的兴奋都相当不错,在参照方面也表现得不错,我们可以比较成功地用眼神和动作指示飞飞做或不能做某件事情,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部分功能在和父母进行活动时应该说已经没太大的障碍了;

但是当面对稍微疏一点的人时,表现就要差一些了,如和几个老表一起玩时,我就觉得很看当时的“状态”了,如果一起玩的是他比较熟悉的东西的话,他可以表现的比较好(包括和同伴的情绪分享和语言交流),如果玩的东西不是很熟悉的话,飞飞就可能开始关注一些沉谜物了;

虽然训练发展出来的能力明显需要“泛化”,但是总体上来说,飞飞这段时间以来的进步让我们感到十分鼓舞!我更愿意接受“泛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不可解决的固有“问题”。



一般我们能想到帮助“泛化”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下去使用学到的技能,而即使是这样的方法,RDI也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建议--挑选发展水平相当的玩伴。这里面有他的道理,没有仔细研究和思考未必能想得到。RDI的人际发展理论认为参与“互动”的双方对于维持互动的进行负有同样的责任。象我们家长这样熟悉了解孩子情况的人很可能在互动的过程中过多地承担了维持“互动”的责任(从而剥夺了孩子学习互动的机会);而与其它发展水平较高的小朋友在一起则容易“掉队”,因此最合适的是挑选发展水平相当的小朋友作为玩伴。我能体会到这样一个建议并不是Dr G拍拍脑袋说出来的,你看象在何时什么阶段引入玩伴比较合适这样具体的问题RDI也有自己的看法,你可以感受到背后是有相当的研究与实践作为基础的!





我好像没有看过RDI专门针对泛化的说明的文章,不过就我目前的理解,RDI至少还有以下两种理念和做法对于泛化有重要作用:

1,在活动中不断地引入变化。

关于活动的变化,RDI有称为“Framework”的方法,就是用以指导“如何按照当前训练目标的需要对活动进行变化”的,Framework的初衷是用于组织和简化活动的,但是我认为Framework强调变化的理念对于功能的“泛化”同样有重要的作用。我的体会是在一个有趣的活动还没有开始变得刻板之前就应该变了,例如飞飞喜欢玩荡秋千(我们用被子把他荡出去),当飞飞开始地要求我们必须数到十才可以把他荡出去时我就觉得飞飞关注的可能是刻板的程序了,于是我们开始随即数、倒数、用英语数、不数等各种变化。

2,强调“事件记忆”的重要性。

RDI认为“事件记忆”是自闭症的“核心缺陷”之一,事件记忆是自我参照能力和形成行为动机的重要基础,我们知道RDI第二阶段是“参照”能力,而参照能力又有“社会参照”和“自我参照”之分,我想“自我参照”是使通过“训练”得到的能力得以“泛化”到实际生活中去的重要环节;而行为动机更是我们家长们渴望的东西啊,想想要是孩子存在渴望交流的动机,我们还怕他们学的东西不会用吗?恐怕我们不用教他们这么技能他们也能自己学会!(呵呵,废话!那就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了!)





我喜欢“水到渠成”这个说法,这很好地说明了自闭症的治疗是“急不得”的,但是我想我们在水到之前也不并是空等,也不是毫无目的胡乱做一些训练,RDI提供了一套人际发展轨迹的体系,提供了一套关于培养发展这些能力的方法,我觉得对我们家长来说是十分有参考价值的。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5/12/13  12:03:05</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5-12-13 12: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如果还没有outdate的话,目前RDI对阶段一的功能和技能定义应该是:

F1        找寻面对面的凝视来强化快乐和兴奋,疏解担忧并注意于教练的沟通交流。

F1A        在愉悦的活动中分享兴奋的凝视。

F1B        发起面部的凝视,特别地分享愉悦的面部表情。

F1C        在愉悦的分享活动中的暂停期间,发起兴奋的面部凝视。

F1D        在一个互相兴奋的活动中和活动后,当你暂停时,沟通表达期待性的兴奋(身体转向你,且脸也朝向你)长达20秒。

F1E        就在开始分享活动(过去做过的,曾经是愉快的)开始前, 发起兴奋的情感分享。

F1F        当担忧,哀伤时,用面部凝视来疏解情绪

S1A        沟通方向:当教练显示出语言交流和/或非语言交流意图时,用清晰的凝视转换,而后跟着持续的视觉注意。保持视觉注意直到教练完成沟通。

S1B        与2个伙伴间的凝视转换:在愉悦的活动中,在两个大人间来回转换凝视以同他们进行情绪分享

S1C        预期方向:在简短的暂停 和犹豫不决中,转换凝视和保吃聚焦于教练的脸上,以便预期活动的开始或进程。

S1D        简单的角色参与:以一个与教练的动作同步的方式,记住且成功地扮演角色动作(如,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S1E        邀请交互作用:以一种正性的方式来沟通以发起和/或继续愉悦的活动。用他/她正性的面部表情做一种主要的邀请。

S1F        正性的坚持:当教练不立即以一种或其他方式来回应他/或她的交流邀请时,用正性的坚持,恳求邀请来交流。

S1G        提供快乐:采取特殊行动来强化教练的快乐,(如,戴上面具,扮鬼脸和傻傻的声音)。观察教练对他/她的情绪反应。坚持用行动来使教练增强愉悦感。

S1H        转换凝视来安抚:当适度地不适时,转换凝视到教练的脸上来寻求安慰。



引用leicolen:

在lauray前辈的这一段话中,还提到‘每1-2周, 她要求我们每次定一个小的次级功能目标, 围绕它来展开活动.

我们从第一阶段重新做起, 每种活动不多重复做,’



这个很有用,对实作很有参考价值,谢谢leicolen的信息。



引用leicolen:

看来的确要重视第一阶段的训练,不要轻易地往前走



同感同感!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5/12/13  12:19:53</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5-12-17 16: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binfeng2000和秋爸爸对RDI的讨论已经如此深入,但是我还是想过来画蛇“添足”:



引用binfeng2000:

1) 关于RDI的科技背景

这也是我的一点习惯,在接触到新的方法时,想了解它的由来。比如,在排毒人士很热衷的“拯救一代人”(www.generationrescue.org),我首先去看他们列出的“最新科技成果”中。竟把一篇有一个著名家长写的论述汞中毒的文章列了进去,可能是网站的人疏忽,但这样却让我这个有点理科背景的人对这个网站都产生了怀疑。



<b>

我想我自己对新理论新方法的理解接纳有余,挑剔分析不足,binfeng2000在这方面做得很到位,值得学习!

</b>



至于RDI,我也注意到它的理论基础并不是G博士自己创造的,这一点也不要紧,因为他本人是做“诊疗”的,不是做“研究的”,他自己没做研究,但能综合运用他人的成果,这也无可非议的。



<b>



个人认为注重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RDI的一项特色,RDI网站上专门有一部分叫做Research Summary的栏目,引用的是其他学者的研究报告;甚至RDI核心的“人际关系发展”理论也并非独创,而是来自于学者的研究结论,Dr G更象是一个总结归纳实践者,这使我个人更加倾向于相信RDI的理论基础;

另外补充一下对所谓“RDI理论”的个人理解,目前我对RDI的理解是:

1,认为人际关系能力有一定的发展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低到高逐级递增的过程;

2,认为自闭症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环节遇到了障碍,而且通常是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就遇到问题;

3,RDI的治疗方法是创照环境让孩子继续循关系能力的发展轨迹去提升能力

4,围绕如何发展关系处理能力提供一些处理原则和训练方法

1/2/3是枝干,4就是树叶了

个人认为这样的逻辑没有原则上的问题,而至于“RDI的28级400个目标就真实地反应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模型吗?”“RDI提供的治疗方法就能帮助孩子发展关系处理能力吗?”这类的问题,我想可以有两种解答方法,一种是寻求或等待研究领域的“权威”报告,另一种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己试着做做看有没有效果。自闭症越大越难治,这是众所周知的,孩子的时间耽误不得,既然有这么样一套我基本认可的理论,当然我选择了后者。

</b>



2) ABA 和 RDI

我对G博士宣称的RDI是第三代自闭症治疗方法,也是不敢苟同的,这也要看你怎样去理解他的话,从时序上说,RDI是在ABA之后,但如果说,因为RDI自己宣称的高目标高起点,而让人产生RDI方法可以替代或临驾于ABA及其他方法之上的错觉的话,那我也不是赞同的。

我自己直觉上更倾向与说ABA与RDI互补,ABA在对待自闭症早期或重症儿童上,应该比其他都有效,但RDI从它的意义来讲,对于那些在已经克服了一些自闭症初级的困难的孩子们,RDI可以提供一条更高要求的目标和方法。在我刚翻译的文章中,里面引用的科学家也是有同样的看法的。



<b>



binfeng2000关于ABA与RDI互补问题,也许就是我看到的一些RDI的资料说到“在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间取得平衡”的问题,RDI并不反对通过ABA或语言训练对自闭症孩子进行一些训练以解决眼前的行为问题和语言问题,但强调这些是短期的目标,而RDI关注的是长期目标。Dr G常举的一个类比是,如果你是一个10年级的老师,要让学生读Moby Dick,而班上一个新生一个单词都不懂,你还会让他去读吗?你可能可以用各种方法让他知道Moby Dick说什么(解决眼前问题),但是这并不能解决这个学生无法阅读的根本问题,长远的解决方法是从基础教起,让他识字,单词量积累到一点程度才有可能自行阅读。不知道这个类比转述得是否得当,大概就这个意思了。

</b>



3) RDI的商业性

我知道你对此多有微言,大家感觉不同,但我并没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他们有点是象做企业那样来推广RDI,但他们也做了许多免费的服务来帮助大家,象他们夫妇俩的online chat,这是化很多时间的,也是免费的,象这样的服务,在那些私人开业的医生中是不多见的。



<b>



同感!

</b>





至于是否主流之争,我对这些问题不大感冒,只要我们觉得有益的,我们就可以尝试,如果是主流的,我们就会有更多的经验,我们会少一点风险,我想,对我自己来说,RDI是现在比较对我儿子适合些的,不管主流不主流,只要我确认RDI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话,我就会去做。



<b>



同感!

</b>







引用秋爸爸:



实际上,我仍然对RDI的干预非常感兴趣,很爱看家长这里的交流文章,从中学习了很多有益的方法技巧,回到家中去做活动,我希望它能够发展成为一种独特手段,起到它宣称的那样“出神入化”的效果。



<b>

RDI固然提供了不少“有益的方法技巧”,但是我想这并不是根本的东西,RDI是提供了一套发展框架、一套组织活动的方法和一些活动的原则和技巧,如果不看整体的理论而孤立地使用所谓的“技巧”,则可能“舍本逐末”了。

</b>



RDI真的能够直指自闭症社交核心障碍,成为超越ABA的“第三代”吗?



<b>

从理论框架到实作情况,我想至少可以说是朝着自闭症社交核心障碍的吧。

</b>





那什么吸引我们?一是它的“神秘性”,二是它的“亲和性”

“神秘性”是指上面提到的它宣称的神奇效果又缺乏科研报道。



<b>

我并不觉得RDI“神秘”,简单说来也就是一套发展框架、一套组织活动的方法和一些活动的原则和技巧而已。让我觉得神秘而又不得其门而入的其实是RDA,从以前Laurdry的贴子看来,RDIConsultant提供的指导意见和实作上的经验,远非我们这些靠上网看看贴、讨论讨论的家长能够体会得到,RDI最商业化的部分也许也就在于此。

</b>



“亲和性”是说,RDI提供的大量的游戏框架,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这些家长在与孩子互动中的内容,扩展我们家长的思路。这对我们很有价值。我们总是缺乏点子,“现在和孩子玩点什么呢?还要寓教于乐的呢?”



<b>

不能功利地把“亲和性”理解为RDI用以吸引人的伎俩,我接受RDI的说法,这是自闭症治疗的一种需要,自闭症需要家长投入非常大量的精力,而且整个治疗过程可能持续很多年,如果不能做到寓教于了、甚至寓教于生活,很难想象我们如何能够坚持下去!

</b>



我们学习RDI,可能只是在“购买”一项服务,它提供给我们家长怎样与孩子做亲子互动的一个游戏项目表格,每个游戏又打上标签,指明其针对自闭症行为特征(都能标上关系交流的类别)的干预目标。

游戏互动对于我们孩子的康复无疑是很有效的,像地板时光之类的教育方法也有充分的研究。

能够达到设计的游戏目标,这就已经很好了。只是我怀疑RDI是否有它说的那么好!



<b>

同样的,活动也不能孤立的看待,必须和发展框架结合才有意义。

</b>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5/12/17  17:03:57</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5-12-21 18: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贡献一篇刚翻译好的关于社交共享语言和指令语言的文章,是RDI网站上的一篇NewsLetter,由于水平有限,我把原文链接一起贴上,大家参照着读,我的翻译有什么错误之处请大家一定要指出来,以免误人子弟。

我很注重阅读RDI的NewsLetter,关于事件记忆的六篇和参照的一篇我都批注了给飞飞妈看,最近深感我们日常语言中Imperative的成分太多了,跟飞飞妈说,但始终没有引起她足够的重视(她总是这样不在乎我的观点,直到在网上自己看到其他人有同样的观点她才好像恍然大悟,舍近求远,笨!<img src="images/icon_smile_clown.gif" border=0>),没办法只得把一些文章搬给她看,英文她又不看!<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lackeye.gif" border=0>没办法逼着我从写批注开始整篇翻译,消耗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img src="images/icon_smile_sleepy.gif" border=0>,不过话说回来,翻译一下还是有很多好处的,首先可以检验一下自己是否真的把原文看懂了,其次发到网上大家看完可以有进一步的讨论以便加深理解。

好了,废话少说,还是进入主题吧



飞飞爸

------------------------------------

原文链接地址 http://www.rdiconnect.com/archive/newsletters/06032004/default.htm





“今天上学怎样?”“好啊!”

社交分享语言和指令式语言



山姆刚从学校回来,妈妈很渴望知道他这一天在学校过得怎样,可是,他们的对话并没有走多远。

“今天上学怎样?”

“好啊”

“今天都做些什么了?”

“没做什么”

“休息得怎样呢?”

“好”

说着在他妈妈面前冲过,挂起他的夹克,然后跑去看电视了。

山姆,是一个11岁,有着10级阅读理解和词汇量的自闭症孩子。



在自闭症的一个极端,孩子完全没有语言,父母焦急地期待着孩子开口说话的一刻,孩子说出的任何一个字都能让父母兴奋不已;在另一个极端,一些自闭症孩子总是说个不停,重复地讲述着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和问题;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象山姆一样,尽管有不错的语言能力,可是却很难和他们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为什么会如此困难呢?



语言是交流的一个子集

事实是,口语只是我们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而已。对于自闭症患者而言,核心的问题如社会参照、社会协调等障碍很自然地从非语言行为扩展到语言的使用上,形成自闭症的语言问题。而正常的孩子在他们学会说话之前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参照和协调能力,在学习说话之前他们能够使用非语言的方式对情感和经验等信息进行分享,在他们学习说话的过程中,这种能力也被扩展到他们对语言的使用中。

自闭症孩子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他们在学说话之前没有学会参照和协调,他们学会说话仅仅是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自闭症症的底层问题而已,然而,对于相信语言是一个正常发展里程碑的家长来说,看到孩子学会说话(不管是否通过传统的语言治疗)确实是一分安慰。





语言的作用

不可否认“指令性”的语言对于自闭症人士而言当然是重要的,他们能够“社交正确”地使用语言(丛简单的“请”“谢谢”到学校或工作环境下使用的功能语言),他们能够提出请求、发问或对事物做详细的说明,所有这些都是语言的重要功能,即是是正常人也是需要的。但是,自闭症患者对于语言的使用大部分或者完全失去了对于正常人来说很重要的情感分享成分,这种局限是“情感共享”这个基础障碍在语言层面上的表现。

如果你曾经和一个高语言功能的自闭症孩子进行对话,见识过这些孩子如何完全不顾旁人的不适、无聊和暗示而一直谈论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话题,或者体会过让一个自闭症患者集中注意力和你维持一段协调的对话是多么的困难的话,你就会明白“语言”是怎样变成经验共享的重大障碍的。一旦缺乏情感共享或协调的欲望,对话便会变得狭窄、无聊和一边倒(要么他顾着他说,要么你顾着你说)。





什么是社交分享式的语言

那么我们是怎样利用语言来进行情感分享的呢?事实上,正常的人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法,例如:

直接提起共同经历的事情(“记得上回我们安装那张桌子时多快吗?还有那勺子掉地上了。”)

发出惊叹(“看!好大一只蜘蛛!”)

对别人的行为作出评论(“Milsteletoe 喜欢玩蝉”)

表示赞扬(“你的新宠物很可爱!”)

谈论自己的事情(“我很兴奋!”“今天玩得真高兴!”)

我们把这些称为“社交分享式”的语言,社交分享式的交流是用语言或非语言方式分享我们内心感受的交流方式,这种语言通常是没有期待什么特定回答的,只在于引起注意和情感共享。对于非自闭症儿童而言,这种交流方式的学习是非常自然的,而自闭症儿童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却几乎排他性地只学了指令性的目的的语言。事实上,一份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使用社交分享式语言的时间不到1%,相对于其他发育迟缓的儿童社交分享式语言的使用率达33%的情况,对比相当明显。





什么是指令式语言

自闭症儿童使用的是指令式语言:提出请求、提出问题、发出命令等所有用于指令性目的的语言。研究指出,这种缺乏社交分享语言的形成与自闭症儿童的认知和语言能力无关,这种现象实际上是自闭症儿童“思维”问题的一种反映,因为我们的思想决定了我们的语言。反过来说,自闭症儿童的语言也放映了他们的思维问题。

社交分享式交流的使用是有它的意图的,社交分享式语言是一种特定类型的互动——和分享对象一起分享活动、情绪、知觉、想法、感觉、意见、参照和信仰,它的目的是为了相互交换意见,而且需要真正的相互好奇心作为内在驱动的,因此社交分享式的语言远不只是语句结构,我们并不能告诉一个自闭症患者什么是社交分享式语言,然后在他们适当地使用了这种语言后给他们一些奖励,这样做就像让一个严重阅读障碍的孩子去假装阅读一样残酷。





为什么社交分享式的语言至关重要

当自闭症孩子受困于指令式语言,或者只是被教会如何使用一些刻板的社交礼貌用语,这些孩子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同时被改变,使得孩子无法明白体会到可以通过人际关系的互动获得的许多许多,它还限制了自闭症孩子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关系,还限制了他们在有效掌控动态系统的能力,而动态系统是正常儿童习得灵活思维能力的重要源泉。



训练提示

因为RDI关心的是自闭症长远目标和核心缺陷,我们认为首先要为社交分享型交流打好基础,这必须从第一级第一阶段——情绪共享开始。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孩子对于交流和扩展交流方式的渴望,我们建议:



在训练时间和日常生活中增加非语言交流成分;

通过你的表情、声音和动作创建“对比效应”,通过夸张与平淡的对比,让孩子比较容易关注到交流中最有意义的元素

减少主动发起对话或提示进行交流的次数。弄清楚你主动发问、发指令或提示孩子作出一个响应的频率,我们建议家长先把自己的指令语言减少到20%以下

增加家长自己的社交分享式语言的使用,我们建议80%的时间使用社交分享式语言





-----------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5/12/21  18:15:56</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5-12-23 11: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再贡献一篇关于社交型语言的文章,原文有一些我认为不是很重要的部分我就没全译了,有些地方则是自己理解后在重新写出来的,算是意译,水平有限,还是建议大家看看原文。



飞飞爸

------------------------------------------------------------

http://www.rdiconnect.com/archive/newsletters/06102004/default.htm





强调“交流”比“语言”更重要



接着上一期的话题,我们继续讨论社交分享型交流的重要性。

很高兴经常可以从RDI的最前线――在线交流中得到反馈,最近的一次交流中,一个家长说“最近我们决定试一下使用陈述型的语言来和小孩交流(而不像以前那样提很多问题)。我们对结果感到十分惊喜,我们发现孩子对于陈述性的语句的响应确实要比对问句的响应要多。我们因被孩子忽略无视的沮丧感也因此降低了。”



在RDI中,我们鼓励家长80%时间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20%可以使用指令性语言,包括训练时间和日常生活时间,主要有三个重要的目的:

1)为孩子树立榜样;

2)增强前额皮质的执行功能;

3)鼓励互动交流;

下面逐条来说明一下:



1. 树立社交分享型交流地榜样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这些“正常”的家长在与自闭症儿童进行对话时往往过多地使用了指令性语言。大家可以自测一下,想想你向小孩发问或者发命令的频率,你会发现出奇的高!如果我们希望小孩更多地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那么首先我们自己要先多用,给孩子做个榜样。

(我们不能狭隘地把“榜样”理解为一些“显而易见”的行为,小孩子的模返能力真的是很强的,对于很多我们不以为然的细节习惯,都可能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孩子,包括语言、行为甚至性格,不要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为了孩子,尽快改掉自己的坏习惯,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吧。--飞飞爸)



我们认为以8/2原则来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和指令型语言是比较健康合理地,询问、请求、命令等指令型语言固然有其使用的必要性,而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广泛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的环境。





经验分享:请求他人分享观点、感觉和意见,分享、说明、讲述、示范

调节和修补:尝试通过自我的或者相互的交流提高协调性

好奇心:表达一种好奇心

参照:在困惑的时候参照别人的情绪反应

Allying: strengthening emotional bonds (the "we-go"). Celebrating, encouraging, bonding, empathizing, commiserating. Co-creating, joking.

(这一句不懂译,大家自己看吧)

期待:计划未来、预演

反思:反思过去的经验

(上面列举的是一些社交分享型语言的具体分类,我们期待孩子最后懂得真正地发至内心地使用这样的语言,但是首先我们自己要多用,原文列出这些类型,我想来想去好像都译得都不是很准确,建议大家还是自己去看看原文吧吧--飞飞爸)





2. 强化前额皮质的执行功能

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有共同的信息处理紊乱问题,他们缺乏整合大脑“情感部分”(边缘系统)和“执行中心部分”(前额皮质)信息的能力。不管孩子有怎样的并发现象,不管孩子的功能有多高,这种信息处理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大脑迅速地进入“信息过载”的状态。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自闭症儿童总是倾向于限制变化而建立一个静态的系统。这种拒绝“动态系统”的来降低自身焦虑的倾向,对于自闭症孩子的交流、社交功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性、适应性、情感发展和执行功能都有重大的影响。

最近一份研究显示,社交分享型的交流能够刺激大脑前额皮质,而指令型语言不会。可以测试一下你自己有没有这种感觉,假设我们正在看一幅农场的图画,有马、驴子、山羊和鸭子,想象一下以下两句话哪一句更能让你产生联想:1)指着驴子说“这是什么动物?”;2)指着驴子说“哦,好胖一只驴子!它好像在笑诶!”

我们从多年的康复研究中了解到,受损的或未充分发育的大脑区域是可以通过治疗得到强化的,RDI的目标就是刺激和强化大脑情感部分和执行中心部分的回路,建议使用更多的社交分享型语言已经成为RDI2.0的一个核心内容。



3. 鼓励互动交流

通过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是“邀请”(而不是命令或要求)孩子进行互动交流。提出预设正确答案的问题、请求、提供选择、命令会给孩子造成压力,这些语言是指令型的而不是社交分享型的。

在最近一次网上消息板上,一个家长提供了很好的实例:“读完上一期关于社交分享型和社交工具型语言的文章后,我们决定试一下。我们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得到的反应比起不断向他发问要更快更多,我们觉得很惊喜!

例如,我看到孩子的身上有一些棕色的油漆,往常,我可能会问“你身上那些是棕色油漆吗?“”是怎么弄到的?“,我很可能需要重复问一次,然后可能得到一个不冷不热的简单回复,今天我换了个说法”我看到你身上好像有些棕色的油漆“”我觉得很奇怪是怎么弄到的?“,孩子立刻生动地开始解释他是怎样在课室里突然撞到棕色油漆然后把衣服弄脏的”

(对于文章中引用到部分家长很正面很立杆见影的效果,我觉得不必过分夸大,具体情况不同,我相信也不是每个孩子一听到社交分享式的语言就会马上变了样似的,事情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关键的是要从根本上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更多地使用社交分享型的语言,更多地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是如何对孩子产生影响的,然后持之以恒,改变我们的语言习惯--飞飞爸)

注意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的意图是“邀请”孩子参加互动。有一个家长曾经在在线交流中提到了如何利用社交分享型语言来“提取答案”,例如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怎样。经验分享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活动,RDI的一项原则是做一些与发展水平想适应的活动,如果孩子对于分享他在学校的情况不感兴趣,那么很可能这个话题并不适合孩子。所有孩子,包括正常的孩子,他们都会分享属于他们发展级别的事物。在最初的级别,孩子能够分享多种的“元主题”如:即时的感情、怪脸、运动或者协调活动,我们越多地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我们就越自然地聚焦于情绪分享。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5/12/23  11:44:43</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5-12-23 11: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这一篇文章,我没有全译,只是觉得后半截谈到社交分享型语言的部分很有参考价值。



--飞飞爸



---------------------------------------------------------------------------------------------

http://www.rdiconnect.com/archive/newsletters/04192005/default.htm





建立邀请式的交流环境

改变交流环境可以有效地改变孩子的语言使用情况,他们会更愿意和你交流并且愿意扩展出更多的交流方式,你可以做以下一些事情:

提高非语言交流部分的重要性

放慢说话的速度、使用更少的词句以增强思想过程

不要增加非交流性的言语

尝试使用简短的语句,如果孩子只能说两三个词的短语,那么你也要保持说两三个词的短语,如果孩子完全没有语言,则用很短的短语。

在孩子没有给出一个有意义的响应时,不要自己不停地说

强调交流的质量胜于数量

确保三思而后“言”,确保在期待一个响应前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45秒)

按8/2原则使用社交分享型和指令型语言



社交分享型语言包括

分享情绪反应

比较、对比

回忆

头脑风暴

计划未来

肯定你的情感

增强协调

调解误会



例子:

“哇!”“太棒了!”“我们成功了!”

“我更喜欢那部黑色的车。”

“昨天我们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

“红色这件可能比较合适。”

“明天我们打算做巧克力饼”

“我爱你!”

“这东西太重了!”

“我来啦!”

“对不起,我是说午饭前,不是午饭后”



指令式语言包括

取得特定信息或物品

让某人作出特定的响应

在相关的环境下背诵特定脚本

提示以得到特定响应

测试知识



举例:

“穿上外套。”

“你要哪一个?”

“今天做什么了?”

“把气球给我。”

“别去那边,过来这边”

“说‘谢谢!’”

“说‘再见!’”

“这是什么颜色?”

“看着我。”

“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这个是什么?”(“这个英语怎么说?”)





-----------

飞飞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5-12-23 13: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是的,对社交分享型和工具型语言使用8/2原则只是强调要更多的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的一个参考比例而已,并非刻板的要求。





-----------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5/12/24  11:36:56</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11 14: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一段时间没有发帖子了,最近“事件记忆”“动机”“Declarative”几个概念总在我脑海里转,对飞飞的观察,事件记忆的缺陷十分明显,很多相片拿给他看往往只注意到其中无关紧要的细节;问起他高兴不高兴,总说高兴,问起他为什么高兴,总说一些于人无关的东西,心焦心急啊!如何是好?RDI所谓SpotLight/Lable方法始终未能很好把握,尚缺乏很深刻的体会,拍照录像似乎很难操作。动机,动机,我们总是说飞飞缺乏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动机,怎样培养动机?RDI说事件记忆就是动机。Declarative似乎还好一些,起码我还是比较注意的,可是飞飞妈...,唉!



前几天加入了一个yaohoo的RDI组,发现信息和资源还挺不少的,有一篇题为

“LACK OF FEELINGS OF COMPETENCY

--AS AN OBSTACLE TO SUCCESS IN DYNAMIC SYSTEMS”的文章给了我不少提示,甚至可以说让我兴奋不已,它帮我把一些概念和关系理解得更清楚,它提供的操作指南又很具体实用,特翻译出来共享给大家。



飞飞爸





-----------------------------------------------------------------------------------------------



缺乏成就感——在动态系统获得成功的障碍





许多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十分缺乏自尊(成就感),这明显影响了他们在解决问题、协助别人解决问题甚至情感分享方面的动机和技巧。即使是在很简单的问题面前,他们也常常显得非常被动、缺乏情绪调节能力。如果能够在早期干预中直接建立成就感的记忆,将有利于孩子更容易地在动态系统中学习各种功能和技巧,本文为建立成就感提供了指南,并且提供了一些可以让小孩尝试去克服的“问题”。



成就感建立指南



1,记住:你的焦点是建立孩子解决问题(/协助解决问题)的动机,一旦形成了动机,有关的技巧和顺从性会自然形成,动机来自于对成功经历的记忆,因此从最简单的问题着手(如:把东西放到小孩能够得着的地方然后让小孩协助拿到)



2,首先,一边做示范一边讲述你是怎样解决特定问题的,(如:“哦!我的袜子掉了!没关系,我把它拣起来!”)。当然,最好的陈述就是用夸张的非语言陈述(如姿势、面部表情、声音等),但是为了明白起见,我们举了使用语言进行陈述的例子。只要突出非语言陈述(或简短的语言描述),就可以使本文所提供的做法适用于缺乏语言能力的孩子。



3,下一步,让孩子知道你又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并且需要他的帮助。注意不要直接要求他们怎么做,而是简单地表明你遇到的问题,并间接暗示需要帮助(如:“唉呀!我的衬衫又掉地上了!”)[注释:请记住,所谓陈述性(不管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其特点在于不需要孩子对这些话有直接的相应,说这些陈述性话语的目的在于突出地让孩子感觉到有一个让他们解决问题的机会]



令一种突出“问题”的方法是具体指出孩子有能力解决某个问题,如:



“我想你一定知道扫把在哪里吧!”

“我想你一定知道这个怎么弄吧!”

“这对我来说太难了,不过你也许可以做得到!”



另外还可以用开玩笑的语气来进行表达,但前提是孩子要具备理解这种语气的能力,如果孩子只能刻板地从字面来理解这些玩笑,则不能采用这个方法

“你不懂怎么做吧!”

“你做不到的!”

“你不喜欢玩这个游戏是吧!”





4,如果孩子在运用示范的方法上有困难的话,可以间接提示“我知道该怎么做了…”然后至少等上45秒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信息,当孩子用好奇的眼神看着你并向你表达“该怎么做”的意思的时候,就是你再次示范如何解决问题或再次进行间接提示的最好时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等待孩子向你进行学习的动机。

[

请特别注意这个时刻,不要再空泛的谈动机了,“和小朋友玩”是基于很多复杂的基础的,现在没有形成,急也没用,还是好好把握孩子用惊奇的眼光看着你的时刻吧,可以明显感受到,这就是孩子动机闪现的一刻。

--飞飞爸

]



5,一旦孩子帮助你完成了一件事情,注意强调他所提供的帮助的重要性。一个人对于自身能力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给别人提供帮助时的角色和意义的理解。



你找到豌豆了!现在我们可以吃晚饭了!

现在我们可以穿上干净的衣服了!

我们做了一个这么漂亮的鸟屋,很快会有一些鸟过来这里住了。

谢谢你!这样弟弟就可以蘸点番茄酱了。



6,事件记忆的目标是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进行编码和回忆,因此,将相片或图画用于事件回忆时,一般需要两张,对应于问题出现和问题被解决的情境。



7,用并行框架(“同一件事情”)——顺序(“轮流”)或同时进行,这会在保持任务足够简单的基础上,让孩子感受到角色的变换。



8,情感分享和生产性的不确定性应该暂时延后,可以使用他们,但是不应该作为焦点,焦点应该放在让孩子感到成为一个成功的助手上。

[

注:

以上8条我这样分类,

第1条强调了这个指南的目的;

第2到5条是具体的操作方法,个人认为很有实用价值,值得反复体会、实践以至于变成我们对待孩子的一种习惯性做法;

第6至8条是一些相关的辅助信息

飞飞爸

]



一些可以一起解决的问题:

需要一个不在面前的物品

找东西

移动重物

忘了某个明显的事情

建立或重建一个结构

修补做过头或做得不到位的事情如投掷、跳跃等

处理溢出、掉下的东西





-----------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11  14:36:51</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1-12 13: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感谢大家的支持!

刚接触RDI时,我并不知道以琳,也没打算发帖什么的,是飞飞妈不断地鼓励我上来的,现在想想,发帖至少有这样一些好处:

1,检验一下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一些观点,RDI中文资料太少太少了,没办法只能读英文的,自己英文水平又一般般,有些东西看了似懂非懂,中学时一个物理老师有一句口头禅我至今仍然记得——“似懂非懂,其实就是不懂”,我不相信我看了英文资料后那种朦胧的感觉,那就是似懂非懂,就是不懂,所以我让自己翻译,这推动我进一步地思考和分析,对于加强理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写给飞飞妈看,这就不多说了,希望飞飞妈能够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不要枉费我的心血,实实在在地沉下心来学习、思考和实践,半点浮躁不得,一切为了孩子啊!

3,制造话题,吸引大家一起讨论,以便加深理解。对于学习,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一个观点、一个概念(例如“动机”),阅读过各种相关资料、进行过充分展开讨论后再回头看,跟只是简单的“知道”相比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充分理解一个概念后对于个人思维和行为的影响也比只是“知道”要深远、持久得多。这让我想起“庖丁解牛”,庖丁眼中的牛和我们眼中的牛一样吗?我们去解牛跟庖丁解牛,效果一样吗?答案显而易见。在RDI的理解上我们谁都不是庖丁,但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解RDI这头牛,说得更有抱负一些,一起解自闭症这头牛!希望通过不断地“解牛”,最后大家都成为“庖丁”!

4,如果观点和翻译基本正确,没有误导群众的话,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点贡献。再次声明,本人知识基础和英语水平有限,大家有可能的话尽可能看原文,我的译文只能作参考,有什么谬误之处还希望大家指出。

5,结交了各位好朋友,这也不多说了,搞技术的,说不出感性的话来!



飞飞爸



附:

上一篇文章是在http://health.groups.yahoo.com/group/RDI_NC 里找到的

另外RDI网站上还提供了很多网络群组的链接,http://www.rdiconnect.com/RDI/RDISupportGroups.asp,我还没时间一个个去看,大家可以一起去挖掘一下啊,外国人在这方面已经走得很远啦!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12  13:34:06</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1-16 16: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惭愧啊!当时我做这个活动时好失败,生硬、刻板、牵强,飞飞完全没有兴趣!

到后来看了3.0的内容,特别是框架的概念以后,现在已经很少直接跟着书中的活动去做了,对于书中提供的活动总觉得比较难跟着做,不如生活中即兴地做来得容易,我们其实还没有很好地试书中的活动,看了点框架理论就学人“即兴”,这其实真的很不踏实,月儿明既然有心跟着书本做,就注意坚持,千万不要象我们一样。

回到月儿明的活动和困惑上,我也来插几句:

月儿明说“目的是让孩子分享幽默”,我写这篇帖子的时候那本书没在手上,印象中书中这个活动的说明确实提到过目的是分享幽默之类的话,但是按我目前对RDI的理解,第一阶段重点应该是在情绪共享,所谓“幽默”,恐怕尚未能强求。

我们要弄清楚RDI活动和目标的关系,这对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活动会有决定性的意义,我想尝试结合你的活动来说明一下,如何用目标来指导一项活动的进行和展开。反过来说,就是如何展开活动从而达到训练的目标。(其实我一直想整理一份活动的列表,列表中详细的说明活动如何进行变化以训练某些目标,然后用于组织飞飞的活动,可是一直疏懒,感谢月明儿提出活动的问题,让我可以乘机试着分析一下,有什么不对之处,希望大家一起讨论!)

首先,回忆一下第一阶段的目标:

F1        找寻面对面的凝视来强化快乐和兴奋,疏解担忧并注意于教练的沟通交流。

F1A        在愉悦的活动中分享兴奋的凝视。

F1B        发起面部的凝视,特别地分享愉悦的面部表情。

F1C        在愉悦的分享活动中的暂停期间,发起兴奋的面部凝视。

F1D        在一个互相兴奋的活动中和活动后,当你暂停时,沟通表达期待性的兴奋(身体转向你,且脸也朝向你)长达20秒。

F1E        就在开始分享活动(过去做过的,曾经是愉快的)开始前, 发起兴奋的情感分享。

F1F        当担忧,哀伤时,用面部凝视来疏解情绪



逐条目标来分析,看活动中是否可以加入一些元素以有助于孩子形成上述的功能(Function),注意并不是每一项活动都应该而且可以用于达到所有目标,从有关资料看到,一次活动常常只聚焦于一两项功能,但是通过不同的变化又可以在不同的阶段用于达到不同的目标(就是所谓框架Framework了):



F1:这是阶段一总的目标,就不说了;

F1A:在愉悦的活动中分享兴奋的凝视。

这一项应该可以是月儿明的活动的一个目标,怎么样展开活动以训练孩子这项功能呢?这就涉及到我们讨论过的一些RDI训练方法和技巧了,如:犹豫、延时——不要那么快把东西拿出来,定住!用神秘的眼光看着孩子,感受到孩子被你突然定住不语的状态吸引时才慢慢或突然把东西拿出来,以增强兴奋感;夸张的表情——把袜子说成帽子后故意把袜子戴在头上,呵呵傻笑,由你发起凝视,爸爸则如秋爸爸言在旁推波助澜,用declarative的语言让孩子逐渐理解妈妈的行为是好笑有趣的;当然在孩子感受到兴奋和乐趣时,应该把握机会尽量延长兴奋的凝视,而不要急于拿下一件东西,甚至如果孩子有足够兴趣和动机的话,应该等待孩子提出拿出下一件东西的要求;

F1B:发起面部的凝视,特别地分享愉悦的面部表情。

这点也可以做到,这点强调的是创造机会让孩子“发起”兴奋的凝视,可以尝试在拿出物件胡乱说个名字做个可笑动作后,稍稍延迟,等孩子兴奋地对你笑的时候,你才和他一起胡闹一阵,时间点的选择是关键,你先发起则是训练F1A,提供机会让孩子发起则是训练F1B,这是很微妙的!

F1C、F2D、F1E:

很明显,你可以在活动的不同地方加入暂停,提供机会让孩子承担“发起”的责任;

F1F好像就不怎么适用



可见,在RDI的实践过程中,时刻紧记当前的训练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明确了当前阶段的目标,就可以在所有日常活动中随时地使用一些技巧对孩子进行训练,就是所谓的RDI LifeStyle了。

唉!说来容易啊,做起来还是有很大难度的,老实说,别看我点评得好象头头是道,其实跟飞飞的活动中远不能做到这样有计划有目的,还是随兴的多。

不过,我相信以目标指导活动是一条正确的非常重要的原则,时刻牢记当前目标、经常想着怎样用一些技巧来提供机会给孩子学习这些目标,对于更好地展开活动会有重要的作用。



飞飞爸



目标啊!目标啊!

如果不知道目标、失去了方向,事情还有可能成功吗?我们展开讨论、学习,网撒出去了,关键还要把它收回来!

此帖完成后的一点感悟,以自励,亦以共勉!





-----------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16  17:20:35</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6-1-17 11:55: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月儿明发表</b>。



......,所以我们要减少语言的干扰(也许我们觉得是在帮助她理解)。其实过多语言就象是拿着语言的鞭子不停地抽着孩子前进,这样他自己的思考和情感都没有时间和机会发展。

......

不过理解归理解,轮到自己,还是经常“废话太多,事后后悔”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月儿明这翻话说得好!

“这样他自己的思考和情感都没有时间和机会发展。”==〉“这样(过多直接提示)他(孩子)没有机会!”

看到了吗?原来我们常常没有给我们的孩子机会,这是多么严重的错误!

反复地学习和讨论RDI之后,我现在知道“给孩子提供机会”是训练的最基本技巧之一,很多具体的方法,归根到地都是给孩子提供“机会”,都可以用“机会论”来解释。例如,敲敲桌子以吸引孩子的注意,这就是提供一个让孩子“主动”转移注意力的机会;例如在兴奋地活动中突然暂停,就是提供一个让孩子“主动”发起下一轮活动的机会;例如用declarative的语言说“我的xxx不见了!”就是提供一个机会让孩子“主动”地帮你找东西......当然,推而广之,我们也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去给孩子机会,通过不断地实践、体会,让自己形成随时准备给孩子提供机会的动机和习惯。



我想不存在“理解但是做不到”的理由!按照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关爱,我想只要知道是有益的事情,我们都会倾尽全力去做到,所谓“理解但是做不到”其实只是理解还不够深刻!有时侯是骨子里的信心问题!(注意我不是在批评月儿明理解不够深刻,只是分析一下常说的“理解但是做不到”这句话背后的本质,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并“做得到”。学习RDI有一段时间了,我现在对于怎样把一个RDI观点引入我们的思想直至让这个观点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也有一些体会,这个引入、理解、成为行动向导本身需要一个过程,不断地“反思”是加速理解的方法,我在论坛上发帖其实也是我自觉寻找机会加深理解的一种手段,当然如果发的帖子同时也有助于激发讨论、增强理解的话,我会更高兴!)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17  12:47:36</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1-18 17: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关于动机



关于动机我有一些想法希望和秋爸爸以及各位家长一起探讨一下。



“在ABA中不讲动机,只讲行为”,是这样吗?

ABA也许没有明言强调动机,但是我认为ABA的核心几乎就在于对动机的应用了,我虽然没有很深入研究过ABA,但是对其原理还是基本清楚的。在ABA方法中,孩子完成一个指令的动作后,通常会得到“强化物”作为回报,我想这实际上就是利用了孩子想要得到强化物的这种动机,在指令的执行和强化物的获得之间建立联系,从而诱导孩子去接受训练。但是我觉得ABA对动机的应用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这些强化物都是外在的,一旦外在的强化物不复存在,孩子也就缺乏按指令去执行动作的动机了,ABA成也动机,败也动机啊!

也许大家会说,ABA强调强化物最终需要淡化,ABA也强调要给予社会性的强化物,但这些都无法改变ABA利用外在强化物的本质,也无法摆脱利用外在强化物的根本问题。

应该说强调淡化强化物是ABA认识到自身方法依赖于外在强化物的缺点而做出的改进,但是淡化强化物的结果是什么呢?我认为淡化后真的是只有“行为”了,孩子确实得到了执行某些行为的“能力”,但什么时候会去使用这些功能呢,不得而知,因为他们最原始的动机“强化物”不见了,因此就出现了“孩子明明是会的,但就是不懂得运用”的情况,也就是泛化的问题。

关于社会性强化物,我想强调,社会性强化物虽然不是具体的物品,但是仍然是“外在”的,所谓外在的也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是相对于个人内心的感受而言的。

好了,讲了一大轮我对于ABA和动机的看法,现在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理解的RDI和动机的关系。

自闭症孩子最缺的是什么动机?交朋友的动机?玩的动机?分享兴奋的动机?按照我的理解,这些都只是基本动机的扩展,我相信自闭症孩子最缺的是“在动态系统进行探索的动机”,动态系统是相对静态系统而言的,静态系统的特征是“可预期的”,固定的社交对话模式、循环不变的流程都是静态系统的代表,而人的能力特别是真正的社交能力是来自对动态系统的探索的,动态系统是变化的、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预期的”,在面对“变化”时,正常发育的孩子由于能够及时处理面对的信息,他们很快感受到成功应对变化所带来的乐趣,因而形成了主动寻求“变化”的探索型的、外向型的动机;而自闭症孩子由于应付变化信息的能力不足,他们在面对变化信息时遇到了挫折,因此他们倾向于逃避动态系统,这就是为什么自闭症小孩喜欢重复问同一个明知答案的问题或重复玩一件玩具整天不厌的原因。

基于上述动静态系统的理论,RDI的活动强调适当的变化,就是说在孩子熟悉的活动中(熟悉所以孩子不焦虑、不抗拒),小心地加入变化(以孩子能感受到而不觉得无法应付为度),重新提供机会让孩子去体验成功应付变化的快感,从而逐渐恢复和强化孩子在动态系统中进行探索的动机。



可以看到,如果套用ABA行为和强化物的概念,“成功应付变化的快感”就是“孩子积极合理应付变化甚至寻求变化”这种行为的“强化物”,追求“成功应付变化的快感”就是“孩子积极合理应付变化”的动机,相对于外在强化物而言,我觉得这种内心的感觉和体验就是一种内在的强化物。



秋爸爸提到“从行为干预着手,不关注动机”这点听起来有点让我心寒,基于上面对于动机的分析和我们普遍相信的动机的重要性,对秋爸爸的这个观点确实不敢苟同。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18  17:56:40</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1-19 20: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关于动机,虽然表面上看我和秋爸爸的观点针锋相对,但是我已经发现其实我们的观点在某种角度上看是一致的,我想试试看是否可以求同存异。



我想相同的一点是我们大家都承认动机的存在及其对行为的重要性。秋爸爸上一篇帖子通过“强化物是事后奖励”以及“完成任务本身的成就与快乐就能够成为强化物”从一定程度上批驳了我之前对于ABA使用外在强化物存在缺点的论点,很精彩,“事后奖励”的说法给我很大冲击,使我对ABA固有问题及其可能达到的效果有很大改观,虽然我仍然有我的想法,这容后再议,但是不管怎样,动机对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确实是我们的共识,如秋爸爸言“孩子的正向行为是在靠动机维持了”。



既然大家都同意“动机是重要的”,那么不管怎样,我们是否至少应该去分析了解“动机的形成”“动机的分类”“动机的层次”“不同类别的动机的作用”等等关于动机话题,对动机和行为特别是社交行为(别忘了,社交缺陷是自闭症的核心缺陷,这也应该是共识吧)的关系和规律搞个明白再回头确定我们是否应该以及何时应该去“挖掘”(我更愿意说是激发和强化)孩子的哪些动机呢?答案也应该是没有异议的,我们确实是应该去分析和了解动机的规律的。



具体的分歧其实在接下来的分析中,秋爸爸的结论是干预过程不应该去着重挖掘孩子的“动机”,论点在前面的文章已经论述过,大致是“动机和思维的难以捕捉性、难以量化”以及“行为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秋爸爸没有展开细说);而RDI(注意不是我发明的观点,我只是看过相关文章后接受了一些RDI观点而已)则用动/静态系统的理论去阐述说明动机和行为特别是探索行为、社交行为的关系,基本结论是强调了“强化孩子在动态系统进行探索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并结合“人际关系能力发展模型”最终发展出以激发和强化“探索和接受变化的动机(注意这不是具体一项动机,而是有组织的一类动机)”为核心的一套用于组织孩子训练活动的原则和方法。具体而言就是,第一阶段强化孩子“分享兴奋”的动机、第二阶段强化孩子“寻求社会参照”的动机,第三阶段强化孩子“寻求协调与配合”的动机......。在“探索和接受变化的动机”的激发上以RDR循环(Regulation-Dysregulation-Reorganization,建立静态稳定系统——打破平衡——重建平衡)为基本方法,而诸如“间接提示”“Decalartive Language”“事件记忆”则是用与激发和强化这些动机的技巧。可见,RDI至少可以说对于动机是有他自己的一套系统地理解的和运用的,并且有实际的应用,这也是RDI吹嘘说“直指自闭症核心缺陷”的一个理由吧!

老实说我确实没有象学习RDI那样去认真研究过ABA,关于ABA对动机的态度和理论,我确实不清楚,如果ABA也有一套动机理论,则把它比较系统地阐述出来,和RDI的动机理论进行比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如binfeng所言,"从行为干预着手,不关注动机"---秋爸爸讲的这一点,对年幼的孩子是比较符合事实逻辑的,但对稍大一点的孩子,或许不一定。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或者情况比较严重的孩子,他们在动作、语言(甚至是简单的发音)上存在显而易见的障碍,这很自然会让家长更加关注于孩子的行为能力本身;然而年龄比较大或情况比较好的孩子,他们看起来蹦蹦跳跳、手脚什么大肌肉小肌肉手眼协调都明显足够灵活,语言也还可以,就是不主动与人交往,这也很自然会让家长觉得培养“动机”更为重要。具体情况不同,侧重点不同而已,完全可以如RDI说的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取得平衡,眼前的耽误了时间就再也难以形成的行为能力特别是肢体和发音功能需要强化的行为干预手段如ABA来纠正,但是一旦情况好转,就应该及时关注自闭症的核心问题和长远目标,更多地关注孩子的社会交往动机,以动机来推动社会交往能力的学习。



飞飞爸



难得有这么激烈的讨论,爽啊,这样热烈的讨论,让我的思想进化了许多,对RDI理论的总结自不必说,即使对ABA的理解也是在不断深入,以文会友,不亦乐乎!谢谢秋爸爸,谢谢各位家长!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21  17:39:39</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1-21 23: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之前翻译过一遍关于建立成就感的文章(LACK OF FEELINGS OF COMPETENCY

--AS AN OBSTACLE TO SUCCESS IN DYNAMIC SYSTEMS)

前几天在yaohoo RDI_Mid_Atlantic组的文件共享里面发现了同一个作者(作者署名Sherri L. Miller, MS, CCC-SLP,还真看不懂是什么头衔,估计很可能是咨询师的可能性大一些)的另一篇关于RDR文章,感觉同样非常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它以操作指南的方式整理出来,特别有助于家长们一步一步跟着做。好东西,现翻译出来共享给大家。



--飞飞爸





The Regulation-Dysregulation-Reorganization Cycle



“规律-打破规律-重新组织”循环



在生命最初的三个月,通过与照料他们的人在一起,典型发育的(NT,NeuroTypical )婴孩发展出一种识别简单的“规律——打破规律——重新组织(RDR,regulation-dysregulation-reorganization)”模式的惊人的能力。规则的、规律的(Regulation),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对于有节奏的互动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例如,抛动小孩的游戏,大人一前一后一前一后地反复抛动,孩子渐渐知道这种互动有一定的模式(Pattern),这对于父子(母子)关系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感受到这种模式,孩子开始信任父母会在这种变化的情况下提供安全感,当孩子通过哭闹、惊异或者转移他们的视线以向大人表达他们的不适的时候,通常父母会马上停止或简化活动的模式来降低刺激。这样孩子就有机会去重新组织和准备一个机会去掌握这个模式或者更简化一点的模式。



同样是抛动孩子的游戏,然而却不是一成不便的,有时候快一点,有时会慢一点,抛动的力度、位置也可能不一样,最重要的是,父母总是主导活动的开始、结束和变化。这种RDR循环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师徒”关系的开始。



有时候,这个模式会被一些原因所中断。可能是妈妈需要调整一下位置、可能是电话铃响了她要去接一下电话,典型发育的孩子渴望这种类型的变化和“动态”。这种在原有模式中引入轻微变化而成的新的互动模式的过程,我们称为“重组”。典型发育的孩子通过重组很好地接受了变化,通过带领孩子对变化进行重组,又进一步加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师徒”关系。



但是对很多自闭症孩子而言,他们没有掌握RDR循环中重组的能力,结果,他们对父母的安全感和信任关系也没有稳固地建立起来,当引入轻微变化的时候,孩子变得不适,他们变得消极(跑开、转过脸、白日梦、沉迷于视频或物件、表现得极度愚蠢等)或具攻击性(发脾气、打击等),在“变化”出现以后模式没有得到重组,对于这些孩子而言,每天的生活是从(他们觉得安全的)重复的静态模式进入到(他们觉得完全无法控制的)混乱状态再回到他们觉得安全的静态模式的过程,他们从来没有开始很好地去接受变化。



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建立对父母的最基本的信任感,首先我们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可接受、可预期和舒适的规律模式,当孩子掌握熟悉了这个规律模式后,我们引入轻微的变化来让孩子进行重组,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逐渐接受父母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逐渐信任并期待父母引入的更多的变化。



通过归纳和简化,这些步骤是:



[注意:我认为这些步骤中最关键、最精粹的地方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建议大家一定要边看边琢磨!--飞飞爸]



1.通过明显地“停止当前活动”来开始。在发起模式前和小孩一起坐一会儿,这能让孩子清楚地感觉到模式的开始;



2.从一个简单的规律模式开始(例如,用有节奏地前后前后的模式来擦拭物体的表面)。注意保持这个模式不要过分刺激,另外请记得你的向导角色。



3.确认这个模式对于孩子而言是可接受和有节奏的。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一个可信任的向导,并相信父母会维持适当的紧张度,这是让孩子不会对他们父母觉得不适、建立对父母信任感的最初步骤;

[这是第一个给孩子提供机会的地方,通过合理地延长一个规律模式在孩子面前重现的时间,提供机会让孩子去感受到这个模式的规律性,注意,规律性的、可预见的东西对于孩子而已就是安全的,因此要提供机会让孩子知道面前的模式是规律的、安全的,才可以执行后续的引入变化的步骤。--飞飞爸]



4.如果孩子显示出任何不适的信号,就要简化或者停止模式的进行。注意,孩子并不一定会通过面部凝视来表达不适,视线和注意力的转移很可能也是刺激过渡的信号。一旦停止或简化,孩子会做好重新接受这个模式或一个更简单模式的准备,注意,关键的是要再引入变化前让孩子感受到模式的规律,否则孩子只会觉得一切都是混乱。



注意,很多情况下,在进入5-8步骤前,孩子可能要保持这种规律模式几分钟(或者几天间隔地重现)以便感受到其规律性,事实上这就是孩子跟随其父母在任何动态系统里感受到的最初的成功体验,请记住,建立孩子信任父母的动机是RDR的主要目标。有时候,忍住不要过急地引入变化是实现这一点的最有效方法。



5.提供变化,或中断。这通常是一个停顿再加上一个轻微的“脱离平衡状态”的感觉,停顿让孩子有时间去感知和考虑他所遇到的变化。刻意突出变化有时候会有助于制造悬念和期待感。然而,对于有些孩子而言,变化的突出程度应该尽可能小以免过度刺激。





6.等待孩子开始处理遇到的变化。这是建立孩子对父母信任感的第二个步骤,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会提供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重组和克服遇到的变化,一旦成功了,孩子也会建立成功应付变化的能力感。注意,这一步的关键在于“等待”孩子的发起。

[这是另一个提供机会给孩子的地方,在引入变化前提供明显的停顿,并且要等待,为什么等待是关键?因为等待就是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感觉到即将有变化并做好准备--飞飞爸]



7.协助完成应对变化,并且在保留引入的变化元素的基础上修改原有模式。这是建立孩子对父母信任感的第三个步骤,让孩子开始相信并期待父母会安全地领着他们进入一个新的规律模式。



8.保持刚建立的模式直到确信孩子已经接受,然后重复3-7步以引入更多的变化。



例如,一个前后前后擦东西的模式,可以通过“暂停”,待小孩感觉到他遇到一个变化时,由父母带领进入一个“圆型擦拭”的模式



Dr Gutstein说“没有规律模式为基础的变化是一场混乱”,规律感在RDI各个阶段的交互中都得到强调。在最初的治疗阶段,RDR通过上述的步骤被引入;然后当孩子沿着RDI阶段不断提高时,规律性变成为孩子掌握更多变化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规律模式,可以作为最初训练之用:

摆动 擦拭 画画 旋转 走路 跳跃 浇铸 讼唱 推物 拉物 给物 受物 转弯 搅拌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21  23:31:27</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2-20 17: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RDI网站最近提供了Dr Gutstein最新的《Two-day introduction workshop》的PowerPoint文件下载

107页,内容很丰富,大概如下:



第2-9页

介绍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的定义及有关自闭症特别是高功能自闭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统计报告,提出自闭症治疗应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



第10-47页

介绍了自闭症的核心缺陷,这份Powerpoint所提出的核心缺陷和《Going to the heart of Autism》以及以前的有关的NewsLetter所说的所不同,看来又经过了一番重新整理和归纳,我现在还在消化吸收;



第48-59页

这部分介绍了RDI的目标及一些治疗的基本原则:

建立“师徒关系”(Master-Apprentice RelationShip )

建立有利于治疗的心理基础(这里说的心理基础不是指孩子的心理基础,而是对我们家长、家庭而言,面对一个自闭症的孩子,我们承受了比其它家庭大得多的压力,我们能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是我们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之一。听说有些家庭因为孩子的事情而闹矛盾,甚至支离破碎,家不成家,心里真的是非常难过,这对我们这些可怜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选择放弃和逃避的人是可耻的、不负责任的,各位仍然在上网四处看贴,孜孜以求地汲取各种信息,对孩子不离不弃的家长都是高尚的、可敬的!

    但是各位高尚、可敬、可爱的家长朋友啊,我们不但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我们最好还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时刻注意对我们自己的处境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以防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年前和一位德国回来的资深心理医生进行过交流,他的专业是“儿童/青少年问题心理咨询及家庭治疗”,他对我的提醒也包括了这样一条“不要忽略了自己的家庭生活”,观点竟然和RDI可谓不谋而合。

    RDI中有关于降低家庭生活压力、防缓生活节奏的要求,这不但是孩子的需要,也是我们自己的需要,请各位注意!

PowerPoint中52页提供了一组自测题让你看看自己是不是处于危机状态,53给出一组结束危机状态的建议,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一下。

最近思考哲学问题比较多,脑子进水了,总是胡言乱语,看不明白当发疯好了,呵呵!



建立有利于治疗的生活习惯(LifeStyle)

建立平衡的治疗计划

治疗的基本方法Regulation&RCR Cycle



第60-76页

这部分插播展示了两份关于RDI治疗效果的数据



第77-94页

这部分继续介绍了RDI治疗方法的几个重点及RDI训练进度的评估条目:

Framing(框架及框架的演化)

Scafording(脚手架?金山词霸是这么译的,含义大致是指家长如何在不过分直接干预的情况下给孩子的学习提供帮助)

Building Memories(建立事件记忆)

Evaluating Progress in RDI(RDI训练进度的评估)



95-107

这部分介绍如何将RDI应用到学校里面,看来国外学校都很重视自闭症,不少学校愿意和自闭症治疗机构合作探讨自闭症的治疗和教育,虽说这部分是讲学校的应用,不过当中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参考的地方,例如如何教"科学"科目,如何教"历史"科目,如何教"阅读",我们自己辅导孩子学习时候也可以用得着;





http://www.rdiconnect.com/download/display.asp?id=380EC79B837746A6819EF623EF56CC7955DF76AB42B5451F913FADCE489A5079386A400BAD38469D95ABE6515842B639

(需要登陆才可以下载)







-----------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2/20  17:52:45</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2-24 19: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RDI对于自闭症的缺陷的理解有“核心缺陷”和“相关问题”之分

核心问题归结于动态系统理论,认为由于大脑边沿系统和前庭额质的回路出现问题,导致孩子在信息处理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由于无法成功地处理现实世界中大量的动态信息,使孩子渐渐倾向于回避动态系统,而重复动作和话语则是孩子逃避动态信息而寻求和建立的静态系统,因为静态系统是可预期的、容易掌握的,因此在静态系统中他们觉得很“安全”和“舒服”,根据这一认识,RDI干预的基本方法就是通过创造一些条件,小心地重建孩子在动态系统中进行探索的动机,因此RDI中并不讲究如何直接解决诸如重复动作、刻板语言等问题。

一点理解,供参考。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2/24  19:05:40</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2-28 18: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学习、研究、讨论是非常有乐趣的事情,我总是可以从讨论中获益不少,日前jz1207提出FloorTime和RDI的联系与区别,引起了我对FloorTime的兴趣,于是开始去看一些FloorTime的资料,发现FloorTime也很值得去深入研究!



DIR/FloorTime/RDI的联系和区别



DIR是由

Developmental发展的

Individual-Difference个体差异的

Relationship-Based机遇人际关系的

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的组合

如果撇开DIR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代表了一种具体的干预方法这一因素,而把D、I、R作为自闭症的治疗原理和原则来看的话,在我目前看到的资料来看,“DIR”和RDI可以说是非常相似的,他们都符合或至少声称符合D、I、R的原则:

(注: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以带引号的“DIR”专指由Stanley Greenspan等人创建的以FloorTime为重要核心的符合D、I、R原则的方法)



Developmental发展的,是指通过研究总结正常孩子的“发展”过程,然后设法让孩子基于这个发展过程继续成长,这点来看,“DIR”与RDI是一致的,“DIR”提出了“六个发展里程碑”和RDI提出了“6级28阶段”是很相似的;



Individual-Difference个体差异的,这个别说“DIR”和RDI,其实几乎所有自闭症治疗方法都接受自闭症的表现是情况各异的,对于不同的个体要根据具体的水平、缺陷情况个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Relationship-Based机遇人际关系的,这一点是说干预方法的是否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这点上看“DIR”和RDI都声称是基于人际关系为核心的,并且看来也确实至少是在超这个方向发展



FloorTime是“DIR”的核心方法,FloorTime地板时光这个词的采用很有含义,暗示着“孩子的成长是从地板开始的”(孩子都是和家长在地板上玩着长大的)“还孩子一个成长的过程”的意思,另外也包含了“试验室的”“课程性的”“特定环境性的”等含义,就是说FloorTime是家长给孩子创造的简化过的容易操控的环境,孩子在FloorTime学到的技能还要再经过提升以便可以在真实环境中使用。他的基本方法和最大特点就是是“跟着孩子的兴趣走”然后创造需要交流的机会。FloorTime里面的很多具体的方法和技巧都和RDI一致,如强调肢体语言、夸张语调、放慢节奏、强调情绪分享等

“DIR”除了FloorTime之外还包含了其他内容,在采用FloorTime方法使孩子在情绪分享、关系能力和思维方面有一定改善后,“DIR”也强调引入实际问题的解决problem-solving time等内容,甚至可能采用语言治疗师、行为治疗师、特殊教育等等可用的资源,形成一个“全面的(comprehensive )”计划,可见要实现一个“全面的”计划,投入是相当不少的,在资料中看到,即使是美国人也需要在资源这方面作权衡,而FloorTime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一个部分,相对来说投入也少很多,比较容易实现,这也许是为什么知道地板时光FloorTime的人似乎比知道“DIR”的人要多的缘故!



可见“DIR”覆盖的范围比较大,它以关系发展为核心(FloorTime)并尝试集成各种干预方法,现在感觉它和RDI的区别似乎在于,“DIR”是在使用FloorTime使孩子得到一些改善后开始集成更多方法,而RDI则强调不得不为之而进行了短期的行为或语言矫治后应该尽快回到关系发展的路上;在发展模型上看,RDI似乎研究得比较细致些已经分出400多项功能和技能目标,FloorTime也应该有更细致的说明,但目前我还没看到,这也许是我们进一步比较的重点。



以上观点是初步看了一些FloorTime和“DIR”资料后作出的,也许还很有问题,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讨论。



-----------

飞飞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6-20 09: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的理解是应该让孩子自己观察然后跟进,最...

我的理解是应该让孩子自己观察然后跟进,最开始孩子可能完全不会注意我们的变化、然后可能发现我们的变化但未必能作出协调的行动、最后慢慢尝试并成功进行协调,这个过程对程度好的孩子可能只需要一两个回合,而对于程度低的可能需要先耐心地建立“规则模式”(如往返地拉大锯),然后再逐渐引入变化。
理解到这是个必然的过程可以有助于回答和处理如“孩子不理解怎么办?”“孩子不配合怎么办?”等问题,孩子无法配合时可以先观察孩子有没有注意到你的变化(如用一种疑惑的眼神看看你,如思考状),如果有的话,说明孩子已经有一定的参照基础了,可以继续重复游戏,孩子应该很快会尝试去进行协调,如果孩子完全没有注意到你的变化,则可能参照能力还比较弱,那么就可能应该降低要求,关注孩子的基本参照能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6-21 13: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想level of care不是“关注...

我想level of care不是“关注的水平”,而是“小心的程度”,前后串起来就比较合理了——
在教练的指引下改变行动的小心程度、高度、距离和速度以保持协调。

我在训练和评价飞飞情况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困惑,三(协调)、四(变化)、五(反转与变换)阶段的能力飞飞似乎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了,但是我相信真正达成的标准应该要严格得多,所有这些阶段的达成似乎应该以“喜欢”为标准,比如说“协调”,现在创造一个需要简单协调的活动,飞飞一般都能成功配合,可是如果让飞飞自由选择活动的话,则选择需要配合的游戏的频率显然不会很高,因此认为飞飞尚未巩固第三阶段。
由此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从能“接收”协调提升到能“喜欢”协调的水平了,我想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和飞飞做的协调游戏并没有很好做到“协调是兴奋的中心”的要求,也就是说孩子也许能感知也能够成功地协调,但是并没有觉得“成功地协调”是游戏中最有趣的地方,因此也就没有形成继续寻求更多“协调”的动机了。
喜欢协调活动是第三阶段的达成的标准这是认识上的要点,如何突出游戏中需要协调的部分则是操作上的重点,达成标准知道了也就完了,操作则需要我们一起继续探讨,月儿明和壮壮妈妈在实操上都比我们强,可以更多分享一些游戏的心得啊。

——飞飞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7-3 10: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RDI提出了一种活动框架的推演方法,...

RDI提出了一种活动框架的推演方法,
把一个活动按照“互补/并行”,“同步/异步”这两个维度分成四种类型,即:
互补的同步活动——两人的动作是不相同的,但是是同时进行的,如你递一块积木给我同时我用手接过来
互补的异步活动——两人的动作是不相同的,而且时间上是一前一后的,如你递一块积木给我,然后我把积木堆起来
并行的同步活动——两人的动作是相同的,而且同时进行的,如我们一起跑过去
并行的异步活动——两人的动作时相同的,但是时间上是一前一后的,如我先跑过去,然后你再跑过去

利用这两维四类型可以帮助我们对活动框架进行变化,S3E其实就是“并行同步活动(same actions in a parallel manner)”,至于“扮演(Pretend)”我觉得是更高的要求了,如果孩子还不懂“扮演”,从简单的非扮演活动开始也无妨。

——飞飞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21 23: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