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06-9-30 19: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之三>...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之三>>

"你会飞吻吗?"


这几天,在我家边上的游乐场里,闻森又见到了他最喜欢的,也是他唯一能自由交往的朋友---那个来自重庆的苏珊宝宝和她的美国妈妈.现在常常还有个姐姐一起来,这是苏珊妈妈为了让孩子尽早地接触到中文,特意找的华裔保姆.

一个多月不见,苏珊很明显地又长大了,活泼了许多,一见闻森就要上去玩追逐游戏,马上那些正常孩子的很多正常的发育过程就显露出来了.一个来自中国的孤儿,这是官方的说法,其实倒很可能是农村里被遗弃的小女孩,从小也是生长在孤儿院里的,现在才一岁半,到美国来也就半年左右,怎么说也不可能象我们自己的孩子养的那么细那么好吧,但是那些天生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在我家闻森的发育过程中我们没见到的.

过去,苏珊还不是很会走,见人也有点腼腆,可能还是从遥远的地方来,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通.现在的她就能自己指使起妈妈来了.闻森在一边和她妈妈玩做操,苏珊马上站在一边学起来,双手叉腰跳,单手叉腰跳,闻森来劲了,把头往后仰,小苏珊也学样,慌的我连忙在边上护驾.这小宝宝也很明显地看人学样,她不会去刻意去学大人的样,但是对她中意的小哥哥小姐姐,那是亦步亦趋看见什么学什么.过一会儿,还有个中国小女孩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她就去玩人家的车把去了.

这就是孩子还他们那个阶段天生的模仿能力,自然而然的,天生俱有的,有了这个基本能力,以后孩子学语言也好,游戏也好,社交也好,大部分她都能自己就跟上去了,而对于我们的这些孩子,往往这是在他们小时候没见着的,常常是沉溺于自己的世界里,很难说这种缺乏模仿能力和兴趣是不是造成自闭的原因,但这种能力恰恰也是他们天生所缺的.

既然是缺乏的,先天不足就要靠后天补救,这也是我们之所以强调要尽早尽多加大力度地开始训练.常常看到一些新来的家长,或许是认识不足,或许是心存幻想,还寄希望于"依势而为","再等等看",要么是看不惯这个那个的训练方法,要是你孩子自己能模仿学习,那他还要到这里来干什么呢.---看着都替他们着急.

话说回来,后来苏珊累了,她妈妈抱了她起来.闻森想表示下亲热,学大人的样去亲宝宝胖嘟嘟的小腿,但是苏珊不知道这是什么,哭了.苏珊妈妈告诉闻森,宝宝不喜欢那样,但是不知是正在兴头上,还是闻森听不懂这些社交暗示,他还在那里追着想一亲芳泽.苏珊妈妈知道闻森的状况,就教闻森,"你会打飞吻吗?",飞吻闻森早会了,但只是他不知道在这种场合下,他是应该换成飞吻,而不是一味地强吻.

在社交场合中,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冒犯了别人,而且还不懂社交暗示,上海话叫"不接灵子",今天的表现就是个例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06-9-30 19: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那太好了,故事是最新的,就象你烧菜要用最...

那太好了,故事是最新的,就象你烧菜要用最新鲜的菜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17: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谁的眼泪在飞?>>转眼间,闻...

<<谁的眼泪在飞?>>

转眼间,闻森从确诊到现在快四年了,这些日子一直在想,该自己做个总结回顾了,主要是想下一步应该多做些什么,没做好的也要反省一下.
要展望未来,必然要回首往事.往事却如旧伤新疤,余痛未消,新恨依旧.常常在上下班时,独自一个人开着车,任思绪纵横,往事一下子如潮水般涌来,马上一滴眼泪就飞在了眼角.
是谁的眼泪在飞?
是谁的伤心泪?
那个不哭却有泪的男人是谁?
如果你还是在抱怨你家人的不闻不问,或许你没看见那颗不知飞在何处的眼泪.
没有人能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受罪,不同的是他能拿出多少勇气来面对.
过去的伤痕再深,也会被岁月抚平.
还是趁记忆忧在,赶紧落笔记下.
成功当然是有的,经验也是有的,欢喜也是有的.
但,更宝贵的是"教训".
我就把那些教训写下来吧,套用本家冯小刚的书名,我就叫它:<<我把教训献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03: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好久没这样煽情了,不好意思又打扰你们的神...

好久没这样煽情了,不好意思又打扰你们的神经了.本来我的本意是想把自己做过的一些错事傻事记录下来.没时间完成大段的,只能先打个小广告.我想以后会把这个<<我把教训献给你>>放在"家长大讲堂"里,也希望别的家长也能奉献自己的"教训".对于那些已经有几年经历的家长来说,很多往事现在不写下来的话,很快就会彻底遗忘了,但对那些后来的人来说,可能是一份无与伦比的指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9 06: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猫和老鼠>>最近的几个月来,...

<<猫和老鼠>>

最近的几个月来,闻森要什么东西,不再说话了,而是用手指卷曲着,"咚咚"地敲打着你,一边又比划着指示他想要的东西.
他不是什么语言退化了,他是在学那只汤姆猫.
自从我们家的两个孩子有一天无意之中从电视上看了<<猫和老鼠>>后,我们家里就成了猫窝和老鼠窝了.在我们回国前,我就早早地买好了这套DVD,早早地在外婆家等着他们.结果,在夏天炎炎酷暑的上海,白天无处可去,这只汤姆猫和杰瑞老鼠就成了他们快乐的伙伴.
过去,我老是以为这是些孩子们的卡通片,因此也没在意,只当是让孩子们沉醉于此,自己也能偷的片刻安闲.但是有一次看郎朗的报道,说是他的最初对钢琴的热爱就是看了这<<猫和老鼠>>中汤姆猫弹琴的一个片段,才开始有了他一生的最爱.事实上,在他的<<童年回忆>>专辑中,就收录了当时汤姆猫演奏李斯特的那只"匈亚利狂想曲".后来我问了闻森的钢琴老师商老师,她说当时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他们就是给孩子们看这部片子的,只要是里面有钢琴表演的,他们都给孩子看.时致今日,她依然对片子里的钢琴表演赞不绝口.
等我坐下来和孩子们一起看的时候,我才真正地体会到了这套片子在音乐上的与众不同.其实这套片子的音乐几乎都是由那些著名的交响乐,协奏乐,钢琴或小提琴曲组成的,还有民歌,爵士乐等等,经过改编后,与故事情节配合默契惟妙惟肖.怪不得据说这部片子是得过奥斯卡最佳音乐奖的.
自从<<猫和老鼠>>到我家后,兄妹俩几乎是每天必看,看了以后,常常学着种种猫科或鼠科的动作,嘴里哼着片子里的音乐,自得其乐.我也发觉从那以后,闻森自己对音乐的领悟有了一个突破.过去,他对音乐的概念是音响,要么就是坐在钢琴上敲键盘.但看了<<猫和老鼠>>后,他开始能用音乐来控制游戏,在游戏中伴随着音乐的旋律.
用我们老古人的名言来说,就是"歌之不足,舞之蹈之".
同时,他对生活周围的音乐也有了专注,以前,在车子里,对于收音机里的音乐常常是听而不闻,但现在他也会跟着哼哼.
昨天晚上,我带他上钢琴课回来.暴雨倾注,天昏地黑.我停好车,熄了火,准备出门,只听见闻森在后座说,"我想听完这段歌再走".我才注意到刚才收音机里正好是一只老歌.我重新打起了火,和他一起把歌听完.
歌是老歌,可惜我不知道是什么名字.车外狂风暴雨,车内只听见歌声悠扬.车外是一个世界,车里又是一个世界.突然间我有个想象.这多象是个童话故事,一个囿居于洞穴的孤独的孩子被外面的精彩所吸引,正一步步地爬了出来,美丽的音乐在洞外飘扬,也是孩子前进的动力.
而我,静静地坐着,等着,两耳听不见了风声雨声,内心里却充满了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4 02: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游戏篇之四>...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游戏篇之四>>

"孩子王与自闭儿"

我们家附近的小游乐场,周围是给大人准备的长椅,中间是孩子们的地方.我也常常坐在一边的椅子上,看着孩子自己玩耍.儿童们嘻笑追逐,我的感觉是很象一个大鱼缸,里面是那些快活的热带鱼.
正因为这样,所以有时候,把自己的孩子一对比,就能知道差距会有多大.
上星期六下午,我们带兄妹两和康淇去了游乐场.因为是秋天,地上堆了许多的黄叶,有些孩子已经在原来是喷水池的地方玩着落叶了.
等我们在其他地方玩了一会儿后,见有个男孩在挨个问,"你想不想和我们一起玩啊?"
他并没事先说明他请人家玩的是什么,但是按照游乐场里的实际情况,一般的孩子会自己接下来问,"玩什么啊?",要么就干脆拒绝人家.
这样的陌生人的含糊其词的主动请求,闻森是不会接受的,好一点的情况是他会开口拒绝,差一点的便是不理人家.很多的"正常"的孩子在同样的情况下,他们或许会抱着好奇心,去进一步地追问,或是去试试看,观望一会,而这些自闭症的孩子却往往先被事情的"不确定性"所吓倒,为了避免受挫,他们先退缩逃避.
我事先看到了这一机会,就先走过去,留在闻森身旁,想先替他接两招.果然,等他问闻森时,闻森听而未闻,所以我就接下了茬,"玩什么啊?"
那孩子说,是帮他们一起把落叶堆起来,"你要是帮我们一起堆,你就能一起玩".
我鼓动着闻森一起去,但是闻森心中的"不确定性"还没消除,因为没人明确地告诉他具体要玩什么,我帮他问了一句,原来是他们想把落叶堆高,再一起往里面跳.
闻森明白后,就有了兴趣.我为了鼓励他,就在一边上替他先把落叶划拢,他再捧着往一起堆.原来在玩的还有一个比闻森大一点的女孩,两人起劲地干着活.
那个男孩呢?他没干活,却骑着自行车在周围转.他并不是懒,而是很当然地把自己摆在了"领导者"的地位.比如,他显然是负责"招兵买马"的,现在四周的孩子他都问了一遍了,也就没什么好问的了;他在一边骑着自行车看着,一方面是监督工程进展,看看什么时候算是完工了,另一方面也是"安全保卫"工作,因为不久后,外面来了个孩子,看了这一堆落叶,就兴致勃勃地想往上踩,马上就被前面那男孩喊住了,成功地制止住了一个"破坏活动".
他看着落叶越堆越高,自己也终于伸出了"贵手",象征性地捏了几张落叶堆了上去.这孩子真是很自然地把自己放在了"领导者"的地位上,他管的是筹划,组织,安全保障,以及决断能力上,最不需要的就是事必躬亲,圈起袖子来大干一番.他就是不需要干活的,你看他招的人多好,一个是大女孩,懂事;一个是自闭症,一根筋,两个都是满头苦干的.
但最后,这"小领导"还是没做完美,等他决定差不多了,他并没有遵守协定,让几个合作伙伴同时共享劳动成果,而是自己先跳进去了,接着其他两个孩子才跟了进去.
三个孩子在落叶堆里跳着闹着,捧起落叶往天上撒,把那个大女孩用落叶埋起来,直到那两孩子的家长过来带他们回家.剩下闻森一个人,他意犹未尽,拉我入伙我没答应,一转眼,看见不远处一个女孩也在玩一个小一点的落叶堆,就跑过去想入伙.显然,刚才的游戏形成了崭新的"事件记忆",使得他有足够的信心去主动开始同一个游戏.可惜那女孩胆怯,见闻森来就跑开找妈妈去了.
在这中间,我抓住机会,问了那男孩的年龄姓名,他叫"诺亚",今年四岁.而闻森下个月就七岁了.一个是天生的"领导者",一个哪,倒是有可能成为很好的"被领导者"的----如果这个领导知道怎么办的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4 13: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你讲的很对啊.对于闻森在游乐场里对待陌生...

你讲的很对啊.对于闻森在游乐场里对待陌生人的态度,是有个过程的,从一开始人家接近他,他就逃避,如果别人紧跟着,他还可能会哭鼻子.到现在能接受别人的接近,这就是他的成长过程.这样的心理过程,相对于他的其他能力来讲,显得很落后,但是从他自己的发展过程来,他是在进步,所以我还是不去逼他.平时的话,我常常在幕后,这次是看着有个好机会,再决定替他问几句.就好象给他搭了座桥一样.不然的话,这种机会就没了.但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形,我就会看他会不会主动应对了.
对于很多人都在讨论为什么他们缺乏社交的动机的问题,我倒觉得是: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可以作为参照的"事件记忆",缺乏信心等,更可能是比动机更深的原因.不是他们不喜欢社交,是他们不懂如何社交.

对于深深这样的玩法,我觉得是很好的.小孩子的游戏就是这样跟着学的,这样的交流是非语言成份的较多,这是很好的,我觉得比光用语言交流还好.其实成人中的社交活动中,重要的成份倒不是在于语言本身,而是语言之外的东西,叫"非语言性的交流",如语气,身体语言,眼神等等,对于大部分的自闭症孩子而言,这要比语言本身要难学多了.所以你不用去担心这个.
如果他天性不是喜欢讲话的人,那你的期望就是让他学会"言少而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5 04: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那是叫"老化眼"....

告诉你一个不好的消息,那是叫"老化眼".上一次我同学告诉我他开始有老化眼了,我还不大相信,回家试了一下,把报纸往眼前移近点,立刻眼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8 06: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看看我家的小美女,争取进入以琳小美女榜前...

看看我家的小美女,争取进入以琳小美女榜前十名:

http://photo.163.com/photos/binfeng2000ny/1025724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8 20: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学武篇之三>...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学武篇之三>>

"晋升黄带"

星期四的武术班下课时,闻森喜滋滋地举着一副新的黄腰带和一张证书出来了,小脸上放着光.他今天意外地晋级到了"黄腰带".柔道的初学级是"白腰带".
其实我在外面的屏幕里已经看到了,但是还是作出吃惊的样子和他分享着这一喜悦,一屋子的人里面,他顾不上穿鞋,先让我给他念证书上的字.
回到家,他妈妈比他更吃惊,没想到儿子的这两手软不拉几的还能晋级啊.我作深沉状不理她的茬,其实有件事,我谁也没说,当初签合同时,上面写着的就是一年内晋两级.这一千四百美金怎么着也得听个响.就留着给其他人意外的惊喜吧.
但是这笔买卖是做的很值的,本来当初在和教头兼老板谈的时候,他问我对孩子学武的期望是什么,我说,我的底线是他能坚持上完一年的合同期,其他的都是bonus.
结果目前的收获已经很多了:

1)坚持到底估计不是问题了,现在他是绝对地有兴趣,不会漏掉一节课,而且我们总是事先早到场,从没迟到过.
2)早期有点焦虑和不安,比如一上课就要上厕所.这个毛病一开始几周有,后来反复强调后,加上老师的配合,马上改掉了.
3)能听从指令,而且能自发性地模仿集体动作.很多课前的热身,课后的游戏,很多不是老师教的,他们说几句,然后那些老学生就先做起来,闻森在里面自己边看边学.
4)没有任何刻板或出格的行为,这不仅得益于教头森严的武威,也是和闻森现在的良好行为所一致的.现在在学校里,他是不会再有出格的行为,如,上课离座,尖叫,哭闹,不听指令,侵犯他人等等.在学校里的环境毕竟宽松些,然后在另一个不同的环境里他还能保持一致,这让我很满意.相比他学钢琴课,那是他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老师能把握的住他,现在是一对多的情况,也没有很多的个人监督,他能做到这样很不错了.这也是我对他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
5)在早几个月中,闻森一共有两次被老师叫出来"立壁角":罚站.两次都是老师说在一段分散练习后,说集合了,立正不能动不能讲话不能做小动作,大部分孩子们马上就能老实起来,个别的好动的也能看老师的眼色.
但是起先闻森总不是能有效地收放自如,人家都站队了,他还在那里轻松着,晃汤着,正好给老师抓住.
这种自我控制的能力,打个比喻,别人象是一袋面粉扛着肩上,然后放在地上,"噔"的一下,里面的面粉会有点震动,但是马上每个面粉粒会找到自己的稳定点,整袋面粉一动不动.
但是闻森的情况,象是一袋土豆,放在地上,袋里的土豆自然晃汤的振幅要大的,惯性也要大点.回复稳定的时间也要长的.这就是他的特点.也是这些孩子共同的弱点.
但是象武堂这样的环境下,对他的控制力锻炼绝对是有好处的.
6) 还有一个料想不到的好处是,因为练柔道需要一对一近身的,所以原来闻森是很抗拒和陌生人近身接触的,现在他对这些的敏感好多了,这反过来也帮助他能在游乐场里比较接受陌生人的交流接触.
7)他对任何在"正经事"之外的个人接触和友谊仍然不敢兴趣,课后,在不同场合里同学和他打招呼,他不理人家.Business is business.

今天,应该是他作为"黄带队员"的第一节课,但是我们已经借用了黄带的威风.昨天,闻森和妹妹又打架了.老妈怒喊一声,"你这象黄带队员吗?你再打妹妹,明天我告诉教头,把你的黄带拿回去.
小子立刻住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1 03: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明天我们见"鬼"去>>明天是...

<<明天我们见"鬼"去>>

明天是美国的"鬼"节,或者叫"万圣节",小朋友们穿戴着自己喜爱的化妆,挨家挨户地敲着们,说:"trick or treat",我把这句话翻成:"交糖不杀!",被访着欢天喜地地拿出糖果来,孩子们们来了一拨有一拨,满街上都是小朋友打扮成各种各样的童话人物,卡通或动物的形象.
这个万圣节也是美国人很在意的节日.每家每户,尤其是那些有孩子的或是喜爱孩子的家庭,早早地就布置好了万圣节的装饰,挂起了僵尸,蜘蛛网,南瓜灯,巫婆等象征性的标志,等着孩子们造访.
纽约有很多的成年人也是很喜欢这个节日的,这几天一到晚上,地铁上经常就有各种妖魔鬼怪搭车去化妆舞会.昨天夜里我去上班,途中上来一个人"咣当"坐在我边上,身上穿着是带条子的囚服,手上还真有一副手铐.
每年万圣节,纽约都有一个很有名的游行,里面是市民游客自己化妆成各种各样的形象,有血腥的,离奇的,怪诞的,性感的,幻想的,卡通的,讥讽时事的,各人出尽想象之奇能,这也是纽约最有创意魅力的时候之一,我们过去特喜欢看,还有一个同样极富魅力的游行,是同性恋的大游行.
这样的活动,我们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们错过.闻森是在他三岁半时第一次带他去自己学校里的"万圣节"晚会,但是可能是里面人多,灯影迷离的,各人又是化的妆,闻森还没进门就怕了,死活要回来.
第二年,还是拉着他去了,好歹待了几分钟,想尽办法想让他轻松点,还是不行,勉强地从晚会上拿了个面具就回家了.
后来,我们也没去逼他,尽管下一年没去晚会,但是其他的万圣节活动也没拉下,比如,去大田里摘大南瓜,做南瓜灯,还借了不少讲万圣节的书.我们知道他的心理特点,他对新事物的接受得让他有自己的一段时间,所以我们没去逼他,但也没放弃.
事情还是到了今年才有好转,这个标志就是闻森开始了他在游乐园里的"恐怖隧道"之行.过去我在文章里也讲过,尽管他其实是一进隧道就闭紧了眼,但是那真是让人很惊喜的第一步.
以后每次去游乐园,他就要连玩两遍"恐怖隧道",慢慢地也从紧闭双眼,到能偷偷地睁一下.我们家里也开始了能接受一些恐怖气氛的电影,上次去看<<恐怖鬼屋(Monster House)>>,闻森和妹妹能坚持着自己坐着能看完,而且看完后,马上要我去买DVD.
有了这些的铺垫,所以今年闻森说他要参加今年的万圣节游行,我觉得好象是一笔久欠的款子,终于打进帐上来了.这个小小的愿望,我们悄悄地等了四年.对闻森来讲,这个每个孩子都倾心以待的快乐,对他却有"四年"的"迟缓".
上次我们去给孩子们买万圣节服装,闻森对那些妖魔鬼怪的东西,还是接受不了,最后还是挑了一个眼熟的,动画片<<赛车(cars)>>的服装.本来星期二的钢琴课也早早地换了日子,等着去参加万圣节大游行.突然我发觉,我自己到是比他更期盼着这个节日呢.
这不,我得早早结束这篇文章了,我答应闻森下课后就能看到我的南瓜灯,我得赶紧动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1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南瓜灯怎么个做法呢?我也瞎弄.取一个...

南瓜灯怎么个做法呢?
我也瞎弄.取一个大的老南瓜,先是头顶上开个口,可以把内部挖空.然后,在前面下方挖一长方型口作嘴巴用,上面一左一右挖两三角眼,两边侧再挖两耳朵.完成任务后,南瓜里面可以点蜡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20: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自言自语,自由活动,自得其乐,自然的...

<<自言自语,自由活动,自得其乐,自然的语言能力和湿地自然保护区>>

我自从到了以琳网之后,听到的最深刻的口号之一,就是:"不让你的孩子有超过十分钟的空闲".
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说,很多孩子的刻板行为是因为当他们面对空闲时,不知道怎么打发时光,就很自然地自陷于"刻板行为",这时候家长们,老师们就应该介入,引导,指点,参与,从而拓宽孩子的兴趣,提高他的能力,这也是解决刻板问题的出路之一.
我很同意.回想我孩子两三岁时,是他的刻板行为最严重的时候,有没有语言,更糟的是我们一点也不知道天下还有自闭症这件事,所以除了在一边困惑地看着,没任何其他的办法,要是一干预,总是以一场大哭大闹结束.
等我明白过来后,再看到这句话时,孩子已经大了,再想施以严格的训练项目,已经控制他不住了,更重要的是,这时候他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表达理解能力的进步,可以看的出来,在慢慢有了这些基本能力后,他在慢慢地探索着尝试着适应着欣赏着外面的世界.
那时候我儿子已经上学了,我注意到在他刚上学的种种不适应,我估计他的脑子里在学校里是很累的,所以我很注意在他下课回家后,有一段”放松”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你真要问他, "上学好不好啊?" 你是很可能得不到真实的答案的.因为要么是他不理你,要么是他被一些细碎的东西,比如校车啊,玩具啊,所吸引,他回答你说 “喜欢”,很可能不是指他学校里的心情,而是在你问他的那个场景下他的心情.所以,我常常告诫那些孩子在幼儿园的家长们,你要知道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里的真实表现,是不能仅仅问他自己或是问他老师的,要自己亲自出马去观察.用你学到的自闭症知识,联系到你读到的其他孩子们的表现,你就能了解到你孩子的那些表面现象是否会有自闭症的嫌疑.
现在,我和我儿子的一般的日程是这样开始的:下午三点半,他坐校车到家,我们先说定什么时候他吃晚饭,因为估计他在学校里不会吃很多:在学校里他一般能自己吃,有必要时,他们的助理会帮忙,但吃的也就是些学生食堂里的大路货,估计他也吃不了多少.所以我们会在他回来后,马上给他准备吃的,而且一般他会吃的很多,都能赶上我的饭量了.
什么时候吃饭,他说了算,当然我会把点关,比如如果说他有回家作业或钢琴课武术课什么的,我就要对他有所限制,要么他自己有喜欢的卡通片在那时候要播,他也会要求在那时候边看边吃.我一直坚持这样做的理由,是尽可能地让他有机会自己来决定事情,从而达到自觉遵守契约的目的.
现在的行情是他会要求在四点半吃饭,那么也就是说,从三点半到四点半,差不多有整整一个小时,是属于他自己的 “自由活动”时间的.这就是几乎是完全的 “放鸭子”了,一方面也是因为我要为他张罗吃的,没时间去顾着他.
一般情况下,他会玩着自己最钟爱的几种玩具:火车,汽车,飞机这些交通工具,或是他喜欢的书及卡通片,有时侯是一些应时而生的游戏.比方说,上一次闻森去看医生时,他的表现已经是让我们大大惊喜了,他基本上能听从医生护士的指令,大部分是在独立的情况下完成体检和打针的.所以回家后,我就拿出了那套早就买好的 “做医生过家家”的玩具.本来让六岁半的男孩玩这个是不大合时宜的,但是我觉得他们的心理年龄在很多情况下要比实际年龄要小,所以还是准备了一些低幼玩具,这些正好能当成闻森 “情景训练”的道具.但是还是能看出他的差距.同样的一天,他和妹妹一起去体检打针,两人也是第一次玩这套玩具.妹妹比他在诊所里哭的更厉害,但是人家却是把医生护士的一举一动都记在眼里,回家后玩起这套玩具更象真的一样,但是闻森的观察能力,或者说是 “事件记忆”就远远不如妹妹,不是把血压计放在手指上,就是把听疹器挂在脖子上去听心跳,急得妹妹在一边批评,又要惹得兄妹大战一场,无奈我只能用另一套梳妆玩具把妹妹引开.
目前他喜欢的玩法是把一把乐高积木块依颜色排队,然后自言自语地发出指令,其实他是在”演绎”他在武术课上的情景,因为上武术课的很多活动是根据孩子们的腰带颜色来分级的,你可以听到闻森摹仿教练的语句口气,惟妙惟肖.过去做的比较多的是,模仿他老师在课上的口气,以至于我们第一次和他的主讲老师见了面,一听她的声调,我们就笑了,因为我们从闻森那里都听熟了.
有些自己比较熟悉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和闻森交谈过之后,有些会觉得闻森的”自然语言”能力很好,也就是说自然的语调口气等等,没有那种 “刻板”的训练痕迹.这自然是他本身的程度好,尽管他出语言的很晚(四岁半以后),但一开始,他的发音就很准,后来我们的英文发音就比不过他这个 “土著”的了.
但是我现在也越来越多地在想,象这样的自我玩耍的过程,会不会也对他的这种自然语言能力有帮助呢?想想好象还是有帮助的.当他在自我玩耍时,因为他比较出色的记忆力,尽管在当时课堂上看起来他的注意力不如别人,但是他的记忆很象电脑的蓄存,换了个时间,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他就能把当时的情景重现出来了.要是在别人刻意的指引下,他也许也能完成情景的重现,但是他大概不会那么自然地把教练老师的口气都能模仿出来.
这样”放羊”式的自我玩耍,是肯定超过十分钟的了,我也是自我思想斗争了很久,这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呢?是不是在助长他的自我封闭呢?
当初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放羊有助于他的自我放松,因为不管他在学校里的表现如何,相比之下,他们这些孩子在学校里都会是处于一种或多或少的紧张状况,这样的放松既能让他从前面的紧张状况中解脱出来,又能让他准备好接受下一个任务,主要是回家作业.但是在他最初的 "闷声发大财"式的独自玩耍,到现在这种边玩边模仿的情况,让我自己也对这样的间歇式”放羊”有了点信心.
不论是”不让孩子有十分钟以上的独处”,还是那些RDI, 地板时光,讲究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只要对自己孩子有效的就是好方法.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这使我想起了”湿地公园”这个概念.过去人们无知,碰到湿地都认为是废地,大家历代都是围起来造地造田,象杭州的西湖就是这么历朝历代地改造,那些做了多的领导们,象白居易,苏东坡,都也成为了历史功臣.
但是现在,人们才发觉所谓的湿地,不是习惯上认定的废地,这些湿地通常在起了一个调节的作用,比如河流海滩边的湿地,洪水来了能蓄洪,酷暑来了能送凉,更不用说那些依赖于湿地的各种动植物了.这本身是一个天然的大自然调解委员会,水来水去,潮涨潮落,大自然靠着自己的力量自我生息自我调节,看起来好象不象人工的大坝或水库的作用那么大,但是大自然的自己也有它运行的道理,我们过去BS它的一些作法,其实是我们人类自己的无知.
这样想,闻森的这些自得其乐的自我玩耍也象是块湿地了,就象是他自我调节的一个环节,等我慢慢地看出了它的好处,我的心也开始安定了些.否则,看看别人做了这么那么多,急也把自己给急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22: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游戏篇五>...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游戏篇五>>

"一场角色转换的游戏"

星期天早上,我加班,所以大家都没出门.中午我回家后,妈妈就赶紧带他们去边上的游乐场去释放一下精力,但是不久后天就下雨了,妈妈和妹妹去离的近一点的女厠避雨,但闻森一看是女厠,怎么也不肯进去,无奈妈妈和妹妹只好跟着他去了男厠,好在那里也没人.回来跟我一提,我倒是对这样的"刻板"比较满意的.
回了家,他们也就死了出去玩的心了,俩人开始自己翻箱倒柜地找东西出来玩,妈妈一看天下太平,就溜到电脑上看片子去了,我好不容易有机会能手执遥控器,定在一个频道上,是一个英国的天才小女孩在开小提琴独奏会.看看人家那孩子,再看看眼皮下那两个捣蛋鬼,实在是越想越没了脾气.
一会儿,看见兄妹俩各自背起了书包,拉着手往房间里面走去,我冲着后面和他们打招呼,"再见了,孩子们".妹妹一回头,"NO,我是孩子,他是家长"----她指着闻森说.不知是他们已经说好的,还是妹妹突然想到的,反正闻森没说话,但也接受了.我说,"那我呢?"."你是老师,不是家长".妹妹已经把角色分好了.
这时,闻森拉起妹妹的手,说回家了.我把闻森叫住,"家长,你要签完名才能走啊".在他的学校里,要是家长自己去学校领人,先要到办公室里签名的.闻森说好的,就过来在我手背上做着签名的样子,完了后,拉着妹妹进了里屋.
后来,看他们进进出出的,演绎的其实都是他们自己生活中的事,吃什么了,什么时候去上钢琴课了,等等,我在边上都能听的出来.妹妹对着闻森是一口一个"爹地"地叫,气氛好象很对路.但是闻森还没进入角色,有一会儿,他要我进去,在里面叫"爹地",那是在叫我,我在外面不动,说我不是你爹地,我是老师.于是他不叫我爹地了,但还是让我进去,我进去一看,原来是他拿着矿泉水的瓶子在当话筒,说是要给老师打电话,他去学校接孩子.在后面的游戏里,妹妹的角色一直是分的清清楚楚,叫闻森爹地,叫我老师.闻森一开始还是叫我爹地,纠正后,才叫我老师.
一会儿,妹妹从柜子里翻出一包开心果来,交到我怀里,说是给我做生日的,妹妹的幼儿园老师是十月三十日的生日,所以上一个月的班级活动很多是围绕着怎么给老师过生日的这个主题.
埋头看碟的妈妈耳边听到了有吃的,就转过头问妹妹,"我能不能吃点啊?",我一看,这是个游戏圈子外的人掺乎进来了,试试妹妹的应变能力,就对她说,"你妈妈想吃开心果,可以吗?"---我故意把"你妈妈"强调了出来.
妹妹对我答道,"不行,你妈妈可以吃,其他人不能吃".她说的是"我"的妈妈,她奶奶可以吃,死活没开口容许她自己的妈妈吃,因为她妈妈一开始就没参加这个游戏,她就把她妈妈排斥在外了.小家伙人精一个.
接着,妹妹搬来了乐高玩具,说是要做个生日蛋糕,玩着玩着,那"父女俩"就打起来了,原因是一快梯型的积木块应该放在那里,没办法,我只能下座把他们拉开.妹妹嘴不闲着,嚷嚷,"我不要跟你回家了,我要去老师家"---这"老师"家不是我家吗?她不会吃亏的,闻森嘴里肯定斗不过妹妹,就瞪起眼晴作着恐吓状,我看了到有点惭愧,我不就是这样训儿子的吗,他一转身就学着去对付其他孩子了.
蛋糕做完了,"父女俩"也闹崩了,妹妹又背起了书包,但是闻森不跟她玩了,小女生就在那里自言自语:"谁是我爹地呢?爹地在那里呢?"

这是我们都习以为常的小儿游戏之一,几乎是所有的孩子们都会的,好象是很幼稚的玩耍,但是这里面却也牵涉到了人类的一些基本的深层的能力,这其中之一就是:心灵透视的能力,或者说是角色转换的能力,这也就是说人的基本能力之一是能够了解与自己不一样的人的想法,能处在别人的位置上想问题,而不是事事都以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愿望,自己的习惯等等去要求别人.如果一味地一厢情愿地要求外面的世界都围绕这自己这个轴心转,这必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对于那些自闭症的孩子们,在这样那样的挫折面前最后就以刻板的行为和思维来求得心理的平衡.
这种对心灵透视能力的缺乏或着说是不足,同样地反映在社交障碍上,因为不知道对方的意图而不知所措,因为不知所措,所以就逃避退却.在以后的社交活动中,不了解交往中有形无形的规则,不能领悟交往中不明确的,非语言性的社交暗示,不会骗人也容易受骗等等,都可以看成是缺乏这种心灵透视的结果.同样的也反映在认知能力上,自闭症孩子对于学习"人称代词",学习"你,我,他"时的困难,也是可以看成是缺乏这种角色转换能力的例子.
这也是所谓的"心智论"对自闭症的理解中的一个基本观点之一,如果你看看<<"雨人"的秘密>>(第72页)中介绍的心智论针对自闭症孩子的几个实验,你就能体会到他们很多社交上,认知上,行为上的障碍都可以归结为一些基本能力的欠缺.
把这些大道理先放一边上,其实这些看似高深的理论就藏身于小孩子的戏耍之中.象我女儿那样一分定了角色,她的思维就能把自己"定"在那个位置上,把闻森叫"爹地",叫我"老师",她玩乐高玩具前,那个箱子她打不开,就很自然地交给"爹地",也就是闻森帮忙,平时是决不会这样的,结果闻森也打不开,他就让我把他打开,但是他开口之前还是稍微犹疑了一下,才叫我"老师".这是在一开始他叫我"爹地"之后,被我纠正后才自觉学会这个角色转换的.
你看一个是天生的能力,一个是先天差点,但是在引导训练之后能学会的"后天努力"的结果.
当然这也是因人而异的,或许是因为闻森是男孩,本来这些玩过家家的机会和兴趣就少,象潘丫丫那样就玩的比较到位了,但是不知道她是作为一项"技能"而学会的呢,还是自发性地模仿学习而来的,一个正常小女孩的过家家,应该能把自己生活中的经历自发地套进去,比如,我女儿拿着玩具盘子端出一条玩具鱼来,突然想起来说,"啊呀,我忘了放酱油了",不知道她是跟她妈学的,还是看了电视上的烹饪节目学的.
让我高兴的是,我有意识地给他们买了大量的过家家的玩具,目的不光是给女儿玩,更是想让宝贝女儿带着她哥哥玩,尽管让七岁的男孩玩过家家有点违背常理,但是看的出来,对闻森是很有帮助的,在小孩子的过家家中,牵涉到的有一些基本的能力,正是象闻森那样的孩子们所欠缺的.
要不是家里这遍地狼籍的玩具,已经让我的洁癖老婆面临精神崩溃的话,我真想再买更多的,---有成套的快餐店玩具,各种运动玩具,各种职业的玩具,各种五金工具的玩具,应有尽有.估计要真的买下来的话,我老婆的神经得象最高强度的钢丝一样等级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20: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楼上"青雨"过奖了,但是正如你说的,在教...

楼上"青雨"过奖了,但是正如你说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在教育着自己.这也正是我自从来到以琳网中,从很多人身上学到的最有意义的东西.

还有丫妈提到的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的事,终于在我的连说带骂下,孩子妈妈总算认识到与其自己动手收拾,不如让他们自己收拾.现在每到睡觉前,公婆俩一起拉下脸来,一个是希特勒,"稀里哗啦",一个是墨索里尼, "总是有理", 不让他们收拾干净,别想睡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6 21: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学习篇之一...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学习篇之一>>

"一词多义的困惑"

有时候,闻森他们二年级教的英文,已经是超出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了,比如,有一天他们学的是一些特殊的量词:
a school of fish (一群鱼)
a pack of wolves (一群狼)
还有一群鲸鱼,野鸟,糜鹿等等,我现在都记不起来了.他们的教材也是很独特的,常常是老师选些资料,大家人手一份复印件.象这个课,他们是用了一家教育出版社提供的"学生活页课外读物",图文并茂,还有这些动物的迁徙图示,有学了量词知识,又学了地理生物知识.
问题是这个"school"这个词,当然更常见的意思是"学校"了,所以在他做功课时,也向他强调了一词多义,表面上他也听懂了,连连点头,问他也能照葫芦画瓢.
但是几天后,在他自己玩耍时,我看到他在做手工,将很多不同颜色的小金鱼饼干粘在白纸上,做成了一群鱼,还画上了波浪线,底下用彩笔画了尼莫鱼,然后大大咧咧地给作品命名为:"fish school"(鱼类学校).我特地把这张画留了下来,拍照存
这就是他把两个"school"的意义混淆了,这张图的标题应该是"A school of fish",而不是他头脑里想着的那个动画片中尼莫上的学校.
这可能是他遇到的第一个一词多义的事例,将来肯定会更多,就把它作为这个"学习篇"的开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0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学习篇之二...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学习篇之二>>

"听而不闻,学而不明"

上星期一和闻森的老师们开碰头会时,在象往常一样老师照例讲了一大堆的优点进步后,话锋一转,"但是,...",我就知道这才是主题了.
闻森的班主任老师杰妮诗说,"还是这个上课时的注意力和理解力问题.他在上课时,没有什么小动作,也没开什么小差,看起来和大家一样地听讲,但是你要是问他一个问题,他却往往答非所问,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是我们知道他的理解力没问题,因为在一对一的情况下,他的问答就很准确."
这样的结论我也是同意的,在家里做功课,基本上是一对一的情况下,而且我保障他在尽可能的干扰下,能专心致志于作业或阅读,这时候他的理解基本上没问题,我们之间的问答也比较合拍,更况且他的很多回家作业是把白天在课上的内容重复一遍,答案他都记住了,所以给我的印象还真不错.
但是我很能接纳老师的观察,因为我知道如果在一些没有特定的监视下,他的注意力大概会象鱼群里的一条小鱼,不一定会象别的鱼那样本能地随着大家往某个共同的方向游去,他可能会在某些地方游弋散漫,所幸的事不会走远,但是足以造成老师所讲的那个问题了.
杰妮诗提出了一个要求,她要我们在回家帮他阅读时,不要光是嘴里念,还要手上写,写什么呢?就用支彩色的马克笔,在书上,文章上把重点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给划出来,她说她不管这书上有多脏多乱,只要这有帮助,她就不在乎.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不是象老和尚念经一样阅读,而是让他的思维也能跟上眼晴和耳朵.
这段时间,他们的阅读课是那本曾经很畅销的儿童读物,<<夏绿绨的网>>,很不错的书,大人孩子都喜欢看,同名的电影下个月就发行了,昨天在影院里特意让闻森看了那本电影的广告,让他很是高兴了一阵.
从星期一开会回来,下午就和他实施了这个新的阅读策略,边念边划,但是一开始他的心手难以两用,常常光顾了念,忘了手中的笔,基本上是我帮他划的.但是这个习惯要帮他养成,其实我自己也是这样的,只要是严肃点的阅读,总喜欢拿支笔画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先从他的回家作业开始划起,再慢慢地推广到其他的阅读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14: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re:何子讲的这个家长的办法真是很好的,这里面...

何子讲的这个家长的办法真是很好的,这里面倾注了家长巨大的心血,常常让我们自叹不如.

我刚刚开始,还有点手足无措,闻森和我都不知道要划些什么?但我想先会按照四个W(谁,做什么,什么时候,在那里)和一个H(HOW,做的怎样)的原则,先熟悉起来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22: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之四...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之四>>

"电影和DVD之区别"

星期天,我们去看了孩子们久久企盼的新片,<<Happy Feet>>,片子拍的太出色了,一走出剧场,我照例要问闻森喜不喜欢,他马上回答喜欢,并跟进一句,"我想要这个片子的DVD".
这是我们的惯例,只要他一开口要,我马上记住,等光盘上市后,马上邮购.正好昨天有AMAZON的发货通知书到,我们的几部新片:<<Cars>>,<<Monster House>>,<<Ice Age 2 -- the meltdown>>已经备齐付邮了,爷儿叁都高兴.
对电影的兴趣,我们是刻意地培养的,至今也有四年了吧.记得一开始是绝对不敢带他进电影院,因为那时候他连别人穿一件黑衣服进门都吓的哭,那敢进黑黑的放映厅?再说,还有那太逼真的音响,周围的陌生人,长时间的坐着,发起脾气来大哭大闹,听起来先把我们自己吓倒了.
但是一个连那么棒的动画片都不能看的儿童,实在是太违背常理了,所以在他将近三岁半时,正是举国上下一睹<<海底总动员>>时,我们终于忍不住了,决定带他第一次去影院.
我们事先做好准备,尿布,玩具,饮料,带齐,进大厅时,一人握着他的一只手,嘴里和他说着话(那时他还没一点语言能力),这样一步步挪到座位上.终于等人差不多齐了,开始放广告片了,他却对了地上一排排的指示灯有了兴趣,一定沿着那些规则的路线走几圈,好不容易猫着腰和他走完了,电影开始了,灯光黑了下来,但是那些鲜艳夺目的情节没能吸引他的多少注意,到是这"天黑了"这个心理暗示,让他很快地睡着了.我们一直提心吊胆的第一次就是这样结束了.
后来,我还是不死心,这个"小榆木脑袋"会看不进这本人见人爱的<<海底总动员>>,就买了DVD在家里放,还是中英文的.结果,这本片子他看了无数遍,一天之内三四遍地看,看的我心里发毛,但是看了有两年多,也正是他语言能力萌发成长的过程,这本片子伴随着他走过了语言最初的过程,终于有一天,我们看见他在自家屋门口,用从没教过他的中文,模仿着电影中尼姆爸爸的口吻,自己在门口进进出出地比划着:"进去,出来,再进去,再出来".我们的心头一颗巨石落地,几年的努力才算是开了朵小花.
这以后,我们只要有好的动画片,还是想办法带他去,渐渐地他从只能坐十几分钟,但能左满全场,从左顾右盼到基本上大部分时间能集中在银幕上,后来又接受了吃爆玉米花,这样又能帮助他集中精力.每次,看完一本好的片子,照例我去买来DVD在家看.尽管在影院里他的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但在家里却能够全神贯注.这好象和常人相反.如果你在电影院里片子的中间,回头看看满屋子的人都是那样的聚精会神,只有你的孩子在东张西望,你就能体会到我们这些人心底的悲哀.如果这样精彩的电影还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的话,你有怎么能企望他们在上课时,也能自觉地一贯地全神贯注呢?
比较一下,闻森在家里看DVD时的全神贯注和在影院里的时时开小差,你或许能得到些启示,其实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并非是他们的注意力本身的问题,( 比如象多动症那样的多动而注意力停留很短),他们的注意力被分散,更可能是被外界因素所"干扰"的原因,象这里,闻森在家看DVD,家里是他熟悉的环境,没什么来吸引他的注意,所以他倒反而能聚精会神,但到了影院,有那些环绕逼真的音响,有新故事情节的变换,有人来人往,这些环境中的各种各样的小刺激反而引起了他的注意力涣散.
这也是可以作为应证一项在九十年代菲尓茨的一项心智论方面的研究,他发现自闭症孩子往往被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感观刺激所困扰,使得他们不能在被动地要求下有效地组织起自己的注意力在最主要的目标上,不能自觉地从外界的干扰中区分出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再用看电影这个例子来讲,想想我们自己去看电影,我们能倾情享受(一部好片子)的原因,大概不外是这两种:第一是,我们的潜意识里已经"遵命"我们是来看电影的,尽管影院里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小吃啦,人群啦,漂亮女生啦,这些能引起我们的一时兴趣,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是来看电影的.等电影一开始,这些"干扰"都会在我们的意识里"沉没"下去,我们自己的主观愿望就会唱主角.第二点呢,是我们具有的"移情能力","透视别人心灵的能力",所以我们会在观看中不知觉地把自己放在片中人物的位置上,有坏人暗中放箭的话,观众会"啊"地叫出来;当英雄成功地救起了美人,大家也跟着傻乐.这就是我们这些"凡人"的乐趣.
可惜的是,我们这些号称是"星星的孩子"却没法那样自由地享受着他们本来应该具有的乐趣.怎么办呢?我想没有什么捷径,一是有所有的人间乐趣来继续地吸引他,引导他,另外是按照关于执行能力培养的原则,无论是做什么,都让他有既定的目标,做作业的时候做作业,看电影的时候看电影,希望能让他自己学会自我管理.

写到最后,到是不忘为这部新片做个广告,<<Happy Feet>>讲的是在一群极地的帝企鹅们,都有一副天生的好歌喉,却有个叫"孟波"的小企鹅一点不会唱,却能跳舞,孟波在企鹅社会"以歌取人"的歧视排斥下长大,但最后却能用舞蹈来和人类沟通,从而挽救了这些企鹅们的命运.

如果你孩子长大了的话,不妨跟他讲,或许你受人排斥,或许你格格不入,但是这只是你与众不同罢了,这不是什么低人一等,不是什么"天生残疾",只是不同,那天你要露出本事来,真得惊天动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3 05: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之五...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之五>>

"我以前吃过吗?"

云鹤兄夸我笔勤,这两天确实写的多,其中一个原因是自己高兴,高兴的原因却真是"不
足为外人道",这里的"外人"指的是那些没有星儿的家长们,有时候很难和他们共鸣,就
象是我和一个多年没见的老朋友解释怎么给儿子剪头,那老兄冒出一句,"买个电动的不
行了吗?"
这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小秘密是我儿子最近开始吃肉了.不再是悄悄碾碎了的深藏在饭
团里的饷?也不是和韭菜包进饺子里的肉馅,而是扎扎实实的明目张胆的正儿八经的
红烧肉!
我儿子的偏食大概在三岁以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基本上是光吃白饭,即使吃点面
条,也要是清水煮的,再加点盐,仅此而已,多一点就不吃.四岁半后稍微有点改善,能接
受肉丸子冬瓜汤,趁他不注意时,把煮烂的冬瓜和肉丸搅碎了,混进饭团里喂进嘴里.所
以我们家里天天都有冬瓜汤.五岁时,在奶奶那里偶尔他接受了一次菜泡饭,我们如获至
宝,终于可以让他吃点绿色蔬菜了,所以现在他的基本食谱就是:取一枚青菜,切小块,下
油锅快炒几秒钟,放罐头鸡汤,加饭,大火闷煮几分钟,然后关火,不要掀盖,让菜饭闷在
里面,冷却后起锅,饭菜酥软可口.
这样的话,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就解决了,蛋白质我们基本上是靠白煮蛋或炒蛋,也会看
他的胃口去买点老美吃的热狗和火腿肠,这样的基本上可以给他提供脂肪.除了这些,无
论你是怎样的美餐摆在面前,他是一点不碰.
这个偏食的问题真是让我们大伤脑筋,尽管我们也了解了一些其他的途径,如维生素疗
法,禁食等等,但是还是认为这是心理因素作怪,仍然相信他能自己克服这一关.
对于偏食,也是有些专门针对自闭症孩子的研究的,其中之一是发现,他们往往都偏向于
口味清淡的,颜色浅淡的食物,就象我儿子过去只吃白饭和阳春面一样,美国的孩子会是
清水煮的通心粉,不要放任何其他东西.记得我一开始接触自闭症时看过一本美国爸爸
写他儿子的书,其中之一就是当他们去餐馆吃饭时,爸爸千万叮嘱侍者在煮通心粉时不
要放任何东西,但厨房里老搞错,因为厨师总以为是不放那些"额外"的佐料,但他爸爸却
是要求"一点都不放其他东西",想必这厨师也是头一遭遇见这样的事.
我想的这个偏食的原因,主要是口腔的过度敏感,还有就是心理上的原因.口腔敏感的问题,不光在与吃,还在比如刷牙,洗脸等方面;至于心理方面的原因,就是他怯于尝试,固执于他所熟知的基本食物上.基于第一种原因,我们就不会给他任何口味辛辣独特的食物,对于第二种,我们的办法是耐心地尝试,等待.
与此同时,当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随之进步时,我们也能看出来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心理活动.在没语言能力前,他是不言不语一把推开,以后,我们教他说"NO"来表示拒绝;后来,他就能用"这对我讲一点不好吃(it is not tasty for me)"来拒绝.这些都是一句打死的,他只要这么一做一说,我们就不再逼他吃了.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一两个月之前,闻森在星期二晚上有节钢琴课,商老师的爱人做的一手好菜,总是在他们俩上课时在厨房里做菜,他们俩也是很喜欢闻森,常常让他课后坐下来尝尝.小孩都是吃人家的饭香,但是我也知道这对闻森不一定正确.总是在一边上劝阻老师不用去浪费美食了,他一般都不会去吃他没吃过的东西的.
但那天,可能是她爱人做的那一锅红烧肉太芳香诱人了,连我也坐下来尝了一小碗.她爱人夹了一块劝闻森吃,这时候,闻森回头问我,"我以前吃过这个吗?",我一听,有戏了,他不再是一口拒绝,他有心思来问这个,是说明他想试但是犹豫.我赶紧信誓但但一口咬定,"对,你以前在外婆家吃过啊,吃吧,你以前都吃过的",其实,他在哪里都没吃过红烧肉.
闻森听了我的话,犹犹豫豫咬进嘴里,小眼睛在那里乱转着,终于吃了下去,一回过神来,就嚷着我还要.这小子终于开窍了.
回家后和老婆一说,老婆心理不大平衡,想必是她自己试了这么多年,还比不上人家的一顿饭,但是做点红烧肉还不容易,第二天,老婆就烧了一大锅.从那以后,除了我们家传的"菜饭",还有红烧排骨.这一顿顿排骨吃在他嘴里,幸福在我心里,这是因为自己觉得这么几年了,天天在偏食上伤神,现在就好象是那个阿里巴巴,知道了开门的口诀了.尽管这个过程很慢,但是毕竟是原来我想的差不多.这偏食也是一个心理障碍,他跨过第一步,以后就好办了.
明天是美国感恩节,我们也买了应景的火鸡,因为一年最多就这一次,我叫闻森来厨房看火鸡,他来了,我问他明天一起吃吗?他说,"要是这对我味道好的话,我就吃,味道不好的,我就不吃".
随你怎么说,咱们就等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6 23: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