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794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案例--角色互换教学的项目设计和分析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2-9-13 19: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现在回想起来,都不记得当年是怎么训练儿子...

现在回想起来,都不记得当年是怎么训练儿子的。原先是什么都不会,不懂游戏,不会表达,也听不明白指令。那时也没有这么多的信息,也就凭着多年执教的经验和自觉那么训练、教导,不知不觉就跨过了后来才知道的那么多的门槛。不过,这也导致我后来下意识地忽视特殊训练理论、模式的学习。当然,也许这里还有每个孩子与家长的差异性在里面。但是,我还是能理解、认同对于大多数家长和孩子来说,有科学的训练方式、范式,是极有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2-9-13 19: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打破對ABA的迷思 ...

打破對ABA的迷思  

   
    在國外,「應用行為分析」(ABA)已有四十多年研究歷史,也已研究出兩百多種教學方法。許多學術單位和教育組織都認為ABA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接受長期且密集的ABA訓練後,孩子的發展會有全方面的提升,其中又以自閉及發展遲緩的孩子的效果最為顯著。因此,許多國外學校已廣泛採用ABA,將其列入協助學生學習的中心理論,在心理、職能、物理、語言及音樂治療等專業領域裡,也將ABA的相關理論應用於實務之中。


      遺憾的是,在台灣,在許多家長甚或教育界裡口耳相傳了不少關於ABA的迷思,例如:ABA會把孩子訓練成機器人;ABA只做一對一個別教學;ABA只適合應用於重症兒童;ABA只用食物來獎勵孩子;ABA造成孩子過度依賴增強物,無法戒除......


這幾年與家長接觸的過程中,我常聽到類似上述的說法或觀念,除了花時間與這些家長溝通,提供更新、更正確的觀念外,我不禁好奇:這種種迷思究竟從何而來?而接受這些觀念的家長甚或教育工作者,對ABA的了解又有多少?漸漸的,我發現形成這些迷思的原因何在。


※迷思從何而來?


     首先,對ABA抱持誤會或偏頗觀念的家長,大多數都不曾真正接觸或深入了解ABA。由於台灣較缺乏ABA工作者完整且專業的訓練管道,有些工作人員只參加過類似的演講或研習,就誤以為已了解ABA理論並投入行為治療工作,導致成果不如預期,甚至帶來不好的影響,因而造成家長對ABA的誤解,經過口耳相傳的結果,許多家長接收到的ABA訊息既不完整也不夠專業。


    其次,目前許多大學課程仍沿用「行為改變技術」的舊觀念,年輕的教育工作者投入教學工作後,如果沒有其他機會接觸新的概念,無法理解「行為改變技術」並不等於「應用行為分析」,當然也只能沿用原來的教學觀念或教學方式,甚至影響未來接受ABA時的態度。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ABA,不致於因誤解而錯失孩子學習的黃金時間,我認為有必要讓更多人進一步認識「行為改變技術」與「應用行為分析」的差異。


     所謂的「行為改變技術」,比較著重於行為發生後的處理,例如:當孩子打人時給予懲罰,在孩子學會說話時給予獎賞。在「行為改變技術」的傳統觀念裡,「行為」一詞範圍較小,大部分較強調負面行為,例如:自我刺激、攻擊性、不順從老師、自殘......等,因而許多人認為「行為改變技術」只能處理負面的行為;也因為「行為改變技術」在觀念上比較強調行為後果,讓很多老師誤以為ABA只有懲罰或獎賞,甚至連治療師也有這樣的迷思。




※ABA是什麼?



      ABA(應用行為分析)不只是處理行為的結果,更在意對行為背後的原因進行分析,例如:小朋友大哭大鬧時,「行為改變技術」以不理會或忽略來處理,ABA則以持續的觀察來了解小朋友為何而哭,以便未來能事先預防或加以改善。



     ABA理論認為,人類的行為必有其動機,ABA的主要概念就是找出行為背後的意義,藉由經研究與科學檢驗的教學策略,找出另一種替代行為來取代負面行為。面對負面行為時,如果只要求減少負面行為的發生,卻未找出其背後的動機,往往只是治標而不治本。例如有人習慣咬指甲,如果不找出造成咬指甲的原因,只一味要求他不准再這麼做,那麼他可能只是將咬指甲換成抖腳,但若仔細觀察後發現他在緊張時才會咬指甲,那麼就能以其他方式來協助他在緊張時處理情緒,減少咬指甲的行為再發生。


     就照顧面向而言,ABA關照的不僅止於單方面減少負面行為,同時希望能預防相同的負面行為再度發生,例如適應不良、妨礙學習或日常生活的行為,或在生活中因很少獲得鼓勵或讚許而造成的偏差行為,包括上面曾提到的:自我刺激、固著性、過動、言語或肢體暴力、不順從指令......等,讓個體能更適應環境,更為社會所接受。


處理負面行為後,ABA將進一步協助個體增加有意義的正面行為,讓個人更獨立、擁有品質更好的生活,與周遭環境有更正面的互動,例如:協助孩子在訓練過程中學會如何與他人交談、理解並回應別人的感受與想法、掌握認知技巧、學習選擇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並能獨立參與活動......等。




※ABA做些什麼?



ABA在美國已廣泛運用,主要因為它有以下幾大特色:


一、ABA採用「個別化教學」:
個別化教學並不代表ABA只提供一對一教學,和IEP(個別化教育計畫)也不同;ABA的個別化教學是有策略且經過設計的課程來進行的,IEP則只是訂出目標,缺乏教學策略。

在ABA的教學策略裡,老師會根據每個孩子的學習狀況、學習經驗、長處與弱點、行為動機、吸收能力等,量身打造合適的個別配套訓練計畫。一九九四年,哥倫比亞大學的格瑞爾教授(Greer)提出以語言行為模式來辨別孩子的階段能力,區分為以下四種,做為課程設計的指標:
1. 聽者(Pre-listener / Listener):加強聽的理解力,模仿動作或說話。
2. 講者(Speaker):練習說更長、更豐富的句型,然後在社交情境中能針對主題維持交談。
3. 讀者與寫者(Reader / Writer):加強閱讀的理解力,練習寫出文章,並以明確的描述讓讀者明瞭其中想表達的意涵,達到和別人互動的效果。
4. 自我檢核(Self-editor):讓孩子能自我檢核與糾正,並因而解決問題。
上面四種區分方式中,讀者與寫者的角色其實相當於聽者與講者的關係,重點都在於「溝通」,藉由這樣的訓練,能將訓練延伸至生活中的不同面向。



二、分析與記錄的重要:

在ABA中,所有行為的定義都很明確,因此每個行為發生的頻率、長短、速度......等都能記錄與量化,之後才能進行分析。分析是最重要的基礎,記錄的好處則可幫助教師客觀掌握孩子當下的情況,確認教學策略是否合適或有效。
教師在課堂上詳實記錄每個目標行為的達成情況後會逐一分析,若孩子已達成特定目標,可及時為孩子訂定新的目標,幫助孩子循序漸進地成長,以免錯過學習契機。若孩子沒有進步,則需找出學習有障礙的地方,分析背後的原因,再配合孩子的情況更換教學策略。例如:若是動機不夠,則為他營造動機;若是目標太難達成,則將目標分解成幾個小步驟,逐一練習,直到精熟為止;若是孩子無法理解,則加強理解能力,或以圖片、肢體來做提示。


ABA的所有教學策略都經過研究與科學檢驗,而不只是以個人經驗或習慣來教導孩子,畢竟每個孩子都不同,曾經有效的方式未必適用於每個孩子。有位老師曾將哭鬧的孩子隔離在黑暗房間讓孩子冷靜,這方法對這個孩子產生了效果,於是當他後來在課堂上遇到另一個孩子有相同行為時,再度沿用了相同的處理方式,這個方式不但沒有效果,結果卻造成孩子恐懼黑暗的後遺症。由此可知,分析個案的成長和學習歷史是必要的,從中才能採用適合的處理方式,真正的改善問題。



三、類化教學:

ABA希望孩子能將課堂上學會的各種技巧運用在生活中,或與不同的人互動,同時利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同一類問題。只有透過類化的技巧,孩子才能真正學會實際運用。例如,自閉或發展遲緩的孩子習慣以同一種模式學習,同時也侷限在某種環境裡應用,若環境改變或對象改變,他們可能無法做出適度的反應。類化教學以下列幾種方式,讓孩子學會在不同環境裡應用學過的技巧:
1. 很多人教同樣的技巧:結合學校、家長、同儕等,讓孩子練習同樣的技巧。
2. 變更學習環境: 讓孩子在不同環境裡練習同樣的技巧。
3. 教材多樣化:例如學習圓形時,除了紙上畫的圓外,也讓孩子認識時鐘、輪胎、盤子等,讓他們了解圓形也會以其他樣貌出現。
4. 不同型態的練習:交互應用聽、講、讀寫等能力,同時在教學場所裡營造貼近實際生活的場景。例如,學習在麥當勞點餐時,先在教室裡練習認識菜單、模擬點餐、用餐情境,最後再到麥當勞實際練習。



四、ABA重視專業倫理:

ABA對於專業倫理相當堅持,主要展現在以下幾個面向:
1. 尊重個體:為個體提供自由選擇權,同時尊重個體的選擇,不以個人生理的需求做為獎勵或懲罰的方式,例如不能以不准午睡、不准吃飯、不准上廁所等來懲罰孩子的負面行為。
2. 同理心:以關懷及同理心對待個體。即使孩子有任何學習困難或障礙,仍應尊重他的感受,留意互動時的語氣,也不在孩子面前和父母或旁人討論他的症狀,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3. 尊重自主權:有些教導者為了控制或保護孩子而過度限制孩子的行動,例如禁止孩子開冰箱等,反而讓孩子錯失學習獨立的機會。ABA尊重個體的自主權,從旁協助個體提升獨立或自我成就的能力,讓他能逐漸自我營造動機,不依賴別人。
4. 專業提升:留意最新的研究發展,參與ABA年會,閱讀相關期刊論文,隨時更新教學概念,持續掌握並應用新的教學方法與策略。




※打破迷思



以下進一步針對目前常見對ABA的迷思提出說明,希望有助於釐清誤解:

一、ABA並不會像機器人或動物一樣訓練孩子:


       一般孩子輕易就能學會的事,發展遲緩的孩子往往必須反覆學習二三十次才能學會,這樣的過程在一般人眼中看來可能像機器人般反覆無趣,但卻是讓他們精熟的重要途徑。這些孩子需要很長的時間學習,且需要教導者將各種概念或技巧切分得更細,循序漸進地反覆練習同一件事,精熟後才有辦法將這些小概念或小技巧串聯在一起。


      對一般孩子來說,了解毛毛蟲如何變成蝴蝶的過程並不難,但發展遲緩的孩子需要更長的時間及更精細的過程,才能將困難的概念結合在一起。在學習過程中,教導者帶著他們逐一認識昆蟲的類別;從幼蟲與成蟲之間學習不同事物的轉換;教他們認識幼蟲怎麼吃東西?怎麼睡覺?吃什麼?從觀察中練習介系詞與方位(如:蝴蝶在蛹的裡面),從幼蟲變成蛹、蛹變成蝴蝶裡了解先後順序,並學會過去式和現在式的差別(以前是幼蟲,現在是蝴蝶)。


      儘管這些概念已加以切分,這些孩子仍需大量的重覆練習才能掌握。反覆練習相同技巧是他們學習必經的過程,如此才能將每個步驟串聯,精熟後更自然地運用於實際生活,就像學習新的語言一樣,不斷反覆練習才能流利地運用單字、片語和句型。


      ABA的教學策略是經過設計的,十分多元,且經過科學方式檢驗,因而能針對個別狀況提供更多樣且更具彈性的教導,同時透過客觀的觀察與分析來協助孩子解決問題或改善情況,即使反覆練習同一種技巧,也不會流於機械化練習。


二、ABA不只做一對一個別教學:

    ABA的教學方法與進度是依據孩子的個別狀況量身打造的,除了一對一教學外,個別教學也可應用於小團體及大團體教學課程中。
一對一課程著重於掌握孩子的個別差異,找出進步的關鍵;在小團體課程裡,孩子則可從同儕互動中,自然學習不同技能,例如在練習如何與別人交談時,有些孩子需要腳本,有些沒有閱讀能力的孩子,則需要圖片的輔助。在大團體課程裡,他們透過合作與遊戲來練習各種學會的技巧,以便更融入生活,例如,在跳格子遊戲中,不同孩子的能力不同,有人能兩腳一起跳,有人只能一腳跳......等,每個人練習或加強的部位都不相同。

     在美國,有些學校也已將ABA納入一般普通班的課程中,就算一班有二十人也可採用ABA教學,依據的是學者凱勒(Keller, F. S.)在一九八二年提出的概念:

1. 依孩子速度來決定學習內容,如上完第一課後,有的孩子可能仍需停留在第一課再加強學習,有的孩子則已能進入下一課。
2. 必須確認前一個目標都已精熟,才能往下學習新的課程。
3. 老師透過學生的個別課程單來確認孩子的學習狀況。
4. 教學時重要的是動機的營造,而不只是提供教材的內容。讓孩子有學習動機後,再依據孩子的速度來營造另一種動機,讓孩子持續不斷主動學習。
5. 將同儕互動與教導和其他教學策略合併使用。


三、ABA不只適用於重症兒童:

      ABA強調依照個別情況打造學習進度與課程,因而也適用於孩子或大人各種面向的學習,不受年齡限制,重要的是個體的需求。
例如,重症兒童需要的是培養基礎溝通或自我照顧技巧;中度狀況的兒童需學習的是與他人的互動,認知技巧的提升;能力較好的兒童,他們需學習的是如何維持友誼,與別人交談,掌控自己的行為與情緒,以及如何解決問題。

      除了課堂外,ABA也能應用於職場訓練,透過ABA行為管理訓練,讓個體培養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並運用於工作中。


四、ABA不只是用食物做為獎勵:

      動機是影響學習的重要關鍵,缺乏動機,孩子無法學習,也無法有所成長或改善問題。每個孩子的學習動機各不相同,有些孩子毫無學習動機,有些孩子對玩具毫無反應,或只選擇食物來增強學習動機,此時食物成為唯一有用的增強物,因此尊重孩子的選擇,以食物來營造學習動機,然後再依情況逐漸替換增強物,也是教學策略之一。

      增強物的使用,最重要的觀念在於:增強物不是用來誘惑孩子,而是讓他們知道什麼時候做對或達成目標,久而久之,當再遇到類似情況時,孩子自然就會知道怎麼樣的表現才是合適的。不過,未經專業訓練的老師可能無法敏銳查覺孩子的改變或進步,一直停留在以食物做為獎勵方式的階段,長久下來孩子的進步就相當有限,甚至停滯不前。因此,以食物做為增強物的關鍵不在於食物本身,而在於如何使用與使用的時機。

      在ABA的教學策略中,食物只是增強物之一。除了食物外,老師也可用玩具、擁抱、同儕力量及口頭稱讚等做為增強物,根據孩子的進步情況,適時加入互動中,引發更多學習動機。


五、ABA並不會使用過多增強物,導致孩子過度依賴或無法戒除:

     增強物的運用,與孩子的學習進度、學習內容......等是習習相關的,何時及如何適度提供增強物,最重要的關鍵是仔細觀察與記錄孩子的學習狀況,並制定增強時間表。


     一開始為了營造動機,增強物的使用會比較密集或連續,一旦孩子的動機與行為的自然循環已穩定,就應逐漸減少增強物的使用,轉為間歇性使用或停用,讓孩子轉而從周遭的環境裡感受到其他精神上的鼓舞或得到動機。當孩子能從別人的反應中得到回應或讚許,和他人一起交流、開懷歡笑,和他人建立與維繫友誼......時,這樣的互動將更有助於孩子的發展與成長,也能讓孩子更自然融入一般生活中。



※結語



  ABA是一種藝術,更是一門科學,只有受過完整訓練並經過認證的行為治療師才能掌握ABA的精髓,發揮ABA的優點。建議對ABA有興趣的家長與擁有專業認證資格的治療師多溝通,深入了解與體驗,如此一來,對ABA將不會再有前面所說的種種似是而非的迷思。


作者簡介:

袁巧玲,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系畢業,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實踐教學碩士 、應用行為分析博士等學位後,又在美國通過BCBA-D國際行為分析師 、CABAS綜合應用教學行為分析師等專業認證,曾任:紐約教育部核認教育督導、紐約聖約翰大學特殊教育助理教授、紐約佛瑞德凱勒幼敎學校家長教育部門督導及師資培訓督導、紐約市家庭輔導專案主任暨顧問、Educational Publishing LLC出版社嬰幼兒教學書籍顧問、彰化師範大學助理教授。目前為台灣應用行為分析協會「應用行為分析」研習課程講師及「媽媽成長班」課程講師 、新光醫院應用行為分析研習課程講師,以及陽森大藥廠情障教師深耕研習課程講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4 16: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