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整个一个大吃货!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3: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洛城秦妈菜丝建江Marc...

洛城秦妈菜

丝建江

March 28, 2012

前小蒋总统经国先生从前特嗜某厨师亲自炖煮的红烧狮子头,这道狮子头,竟然在洛城也吃得到,我还尝过不只一次。不过,当时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般:知道好吃,却不知吃下肚的是大有来头名菜。

台湾朋友的一双儿女来此求学,受托就近照顾他们。那位朋友岳母极其能干,将几个同住的孙子及外孙都照拂得极好。我反倒被「爱屋及乌」,经常受邀代朋友就近享用他丈母娘绝佳厨艺。每回享受美食,内心总不免怨叹:为何我没这样的岳母?凭借厨艺能让人贪心至此,这八十岁出头老人家还真是不简单。

问起她高超厨艺如何学来?出人意外,这样的烧菜手艺,竟全是她因家贫赴台北帮佣时,自替富商家办外烩的厨师们那儿所偷师而来。

这位老太太自幼父亲早死、母亲沉迷赌四色牌,她只好上山捡柴,四处打工,以赚取微薄工资,养活自己和幼弟。十八岁时因母亲欠缺赌资想把她卖至酒家,打死不从的她只好嫁给秦伯伯──一个只身在台的外省单身汉。

之后,她为了贴补家用,一个人北上到某富商家帮佣。主人家经常有艺人名流进出、几乎天天都有牌局,常召唤餐厅厨师到家外烩。她细心观察名厨们做菜窍门,一一试做外,更别具慧心地加以改进。像烧西湖醋鱼,一般餐馆厨师皆用滚水烫鱼去腥,然鱼鲜甜味亦随之流失。她则稍稍改变将鱼用调味料先腌过,去腥外更让味道能渗入肉中,再将鱼蒸至如软豆腐般滑嫩。鱼肉因未经滚水浇烫,鲜甜滋味全数保留。某回一位餐厅老板到富商家打牌,尝过那经巧思改进过的佳肴后,竟领着自家厨师上门讨教。

小蒋总统就是那当头在儿媳家,尝过几回秦妈这半路出家台湾女厨所烧的地道江浙家常菜,对红烧狮子头尤为欣赏。平易近人的他每回吃毕都展示那招牌笑容,眯着眼笑嘻嘻地用上海话说:「谢谢侬!秦太太。」

而这位老太太一辈子吃苦打拼,至老个性不改,八十多岁的她除照顾孙儿们外,更在白天空档去学校、教会当义工。若是想吃秦妈菜,必得先甜嘴哄得她眉开眼笑,方能让她老人家露一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22: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长江三姐妹我愿意把“清明时节...

长江三姐妹


我愿意把“清明时节雨纷纷”写作“清明食节雨纷纷”,后面的雨可能是馋出来的口水。这的确是许多食物最当季的年华,各式当季蔬菜纷纷上市,诸如茭白、莲藕、南芡、茨菰、荸荠、水芹、红菱、莼菜……每一样都略施粉黛便娇艳动人。春笋此时也不错,再早一些的是雷笋,细长,味道远不如清明前后肥厚的春笋来得细腻;还有茶叶,明前的龙井和碧螺春虽然价钱天价,但是买一两来尝尝鲜,还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长江三鲜:刀鱼、鲥鱼、河豚。好像所有的媒体这时候都在做江鲜,那么我就不叫它们长江三鲜了,改称之为“长江三姐妹”。

刀鱼是张曼玉,细腰妖娆,身材修长比例完美,妩媚中又有坚定,可远观不可亵玩。刀鱼有银色的麟片,状如刀,如今可见的刀鱼一般在三两左右。清代李渔则称之为“春馔妙物”,大董善做刀鱼,在前两天举行的春歌晚宴上,各路吃货都是奔着刀鱼而去,这里的刀鱼有两吃,清蒸,然后骨头炸得酥脆,蘸着椒盐食用,端得惊艳。

而今刀鱼之贵,令人咂舌,品相稍好的就几千元一斤,江刀成为奢侈,已非一般人能消受得起。然而到了清明之后,刀鱼的身价就一落千丈,“清明前鱼骨软如绵,清明后鱼骨硬似铁”,不少人只能等到清明之后才在市场上买一些江刀回家尝鲜。

刀鱼的制作方法最简单了,江鲜最重“本味”,所以刀鱼最佳的做法就是清蒸。一盘刀鱼上桌,朴实无华,只有在吃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至尊的幸福。刀鱼刺多,但是鱼刺都很细软,夹起一块洁白的鱼肉,放进口中,一段美妙的旅行就开始了。鲜美,无上的鲜美,软嫩中带着一点清香,惟一不爽的就是刺多,不过哪个美女不多刺?为了一亲芳泽,还是得忍着,并且吃完了不免有些彷徨,今日尝此美味,不知何日重逢?

刺多,那是跟谁比,跟鲥鱼相比,刀鱼算是刺少的。如果刀鱼是张曼玉,那么鲥鱼就是巩俐,取其丰满与清澈。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鲋鱼多刺,二恨红楼未完,三恨海棠无香。对于我来说,关于鲥鱼之恨,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完全没有吃过长江里的鲥鱼,即便刺多我也没有吃过。原因很简单,已经基本绝迹了,能吃到的多半是泰国等地的海鲥鱼,它最多算是鲥鱼的表妹,最多是貌似巩俐的周显欣。

第三鲜是个狠角色,最毒妇人心也不及河豚的一点点,且把河豚比作舒淇吧,许多人以为她有毒,然而去除毒素之后,味道奇绝。

吃河豚,总是一件刺激的事。对饕餮之徒来说,美味和剧毒,这本身就是一道中国版的“to be or not to be”的命题。尽管北京的餐厅不能明目张胆地做河豚,但在长江边上,此时正是吃河豚的好时节。

野生的河豚已越来越稀少,一般人也不能从河豚的花纹中辨别其身份。“菊黄”是河豚中的上品,等而次之的是“条纹”和“红鳍”,这都是指河豚花纹的颜色,后两种一般都是养殖的,不经过洄游,毒性已微乎其微,自然用不着“拼死吃河豚”。

河豚最基本的吃法是红烧和奶汤,而在日本,更多的是刺身,据说如此更能体验其妖娆。美食家沈宏非说,河豚最好吃的是其肝脏,鲜嫩无比;其次是其鱼皮,但需要倒卷着一口吞下,鱼皮表面有小刺,直接吃会有不爽,河豚鱼皮有养胃的作用;最后才是鱼肉。如果有幸,还可以吃到“西施乳”,其实是雄性河豚的精巢,吃过一次,终身难忘其鲜美。

海子写过一首诗:“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像爱着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我的美丽的结伴而行的四姐妹/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赶着美丽苍白的奶牛,走向月亮形的山峰。”我也爱着这糊涂的长江三姐妹,我在长江里撒着渔网,一遍遍地走向月亮形的餐桌。如果给她们配上一个表哥,我选择来一份生煎包打底,如果非要我给这个生煎包取个名字的话,我希望是苏州临顿路上的哑巴生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08: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下次到南京,先找你商量个好吃的地方,再到...

下次到南京,先找你商量个好吃的地方,再到你家吃你烘的点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0: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也为舒淇不平.

我也为舒淇不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08: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别来馋我了.

别来馋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05: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当西餐遭遇中国看历史杂志 htt...

当西餐遭遇中国

看历史杂志 http://blog.sina.com.cn/guojialishi  2008-06-25 15:58:16

■苏生文
  
  近代从西方传进来的带着奶酪黄油味的饮食文化,虽然使一些“趋新”人士对它“津津乐道”,但对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冲击,只不过增添了一道“异味”罢了,很多人只是偶尔尝一尝,然后依然如故,吃他的家乡菜。
  
  在中华饮食史上,一向都是善于吸收外来饮食文化,并把它融入到中华饮食文化中,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荦荦大者如对西亚、中亚、美洲地区农作物的移植,对佛教饮食文化的吸收等等。鸦片战争之后,面对着紧跟枪炮而来的带着奶酪黄油味的西方饮食文化,中国人抱着一种复杂且相互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美食传统,当看到西方人吃着半生不熟的牛排、带着腥膻味的牛奶乳酪、喝着冰冷还要加冰的饮料、手持杀气腾腾的刀叉时,一种蔑视的心理油然而生,再加上饮食本身的固有惯性,国人在对待西式饮食的态度上,表现出的是鄙视与排斥;另一方面,当看到西方人体格比我们强壮、身体比我们健康时,又不禁把它与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强权政治联系起来,认为就如西方人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胜过我们一样,饮食方面一定也有胜过我们的地方。因此,也有人主张吸收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先进”成分,强壮国人的体格、振奋国人的精神,以达到与西方人并驾齐驱的目的。
    
  中西饮食文化的冲突 
   
  与西方的其他物质文明相比,最早接触西式饮食的中国人对它的评价并不高。大体上说,国人对西式饮食的印象有三:一是腥膻和生冷;二是使用刀叉给人以一种“野蛮杀伐”的印象;三是西方人对于吃过于随便,不够“文化”。

  腥膻和生冷是西式饮食的特征之一,初次接触到这类食品的国人对此非常鄙夷和不屑,下面一段描写很有代表性:

  他们坐在餐桌旁,吞食着一种流质,按他们的番话叫做苏披。接着大嚼鱼肉,这些鱼肉是生吃的,生得几乎跟活鱼一样。然后,桌子的各个角都放着一盘盘烧得半生不熟的肉;这些肉都泡在浓汁里,要用剑一样形状的用具把肉一片片切下来,放在客人面前。我目睹了这一情景,才证实以前常听人说的是对的:这些番鬼的脾气凶残是因为他们吃这种粗鄙原始的食物。他们的境况多么可悲,而他们还假装不喜欢我们的食物呢!……然后是一种绿白色的物质,有一股浓烈的气味。他们告诉我,这是一种酸水牛奶的混合物,放在阳光下曝晒,直到长满了虫子;颜色越绿则滋味越浓,吃起来也更滋补。这东西叫乳酪,用来就着一种浑浑的红色液体吃,这种液体会冒出泡漫出杯子来,弄脏人的衣服,其名叫做啤酒,你想,这些未开化的人,什么时候才能精通我前边提到的那位美食专家的教导……”

  这里面,“苏披”是带着奶油味的浓汤,把喝汤形容成“吞食着一种流质”,是一种很轻蔑的夸张;生吃鱼肉确有其事,笔者曾经亲闻亲历过;“半生不熟的肉”应该指的是牛肉,西餐牛肉的制法讲究七分熟或八分熟,看起来还带着血丝,现在的中国人对此早已不陌生了;“有一股浓烈的气味”的“绿白色的物质”乳酪是西方人常备的食品之一,国人很容易联想到在加工的过程中长毛的传统食品乳豆腐,这里夸张了一些,说它“直到长满了虫子”;啤酒就不用说了,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啤酒消费大国了,那时的国人还担心这种冒泡的饮料“弄脏人的衣服”。这段描写颇为生动,反映了最初接触西式饮食的国人的本能感受。

  使用刀叉是西方饮食文化留给国人的另一个不佳印象。据说中国古时也使用刀叉,但因有失文雅,不合礼仪,早在商初起就改用“匕”割肉、用“箸”夹菜了。后来则更进一步,菜肴在加工的过程中就已经被切成合口的细片,连“匕”都废弃不用,而只用“匙”舀汤、用“箸”夹菜。因此,筷子被视为文明开化的标志之一,而杀气腾腾的象“剑一样形状”的西餐刀具,则意味着野蛮与好狠斗勇,是“衣皮食肉”风俗的遗存。由于刀叉给人以“杀伐”的印象,所以在某些场合(如寿宴),国人忌讳使用刀叉,有竹枝词“寿头最怕请西餐,箸换刀叉顶不欢”为证。晚清“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描写行伍出身的洪大人吃西餐时“一个不当心,手指头上的皮削掉了一大块,弄的各处都是血。慌的他连忙拿手到水碗里去洗,霎时间那半碗的水都变成鲜红的了。”虽是小说家言,但实际上隐含着当时国人对具有“杀伐气象”的西餐刀具的疑虑和恐惧。

  在近代国人的眼里,西方人对待饮食的态度不象中国人那样认真和讲究。对中西饮食都很熟悉的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对英式西餐作过如下的讽刺挖苦,很具代表性,可视作中国人对西方饮食评价的经典:

  英国人不郑重其事地对待饮食,而把它看作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这种危险的态度可以在他们的国民生活中找到证据。如果他们知道食物的滋味,他们语言中就会有表达这一含义的词语,英语中原本没有“cuisine”(烹饪)一词,他们只有“cooking”(烧煮);他们原本没有恰当的词语去称呼“chef”(厨师),而是直截了当称之为“cook”(伙夫);他们原本也不说“menu”(菜肴),只是称之为‘dishes’(盘装菜);他们原本也没有一个词语可以用来称呼“gourmet”(美食家),就不客气地用童谣里的话称之为“Greedy Gut”(贪吃的肚子)。事实上,英国人并不承认他们自己有胃。……英国人感兴趣的,是怎样保持身体的健康与结实,比如多吃点保卫尔(Bovril)牛肉汁,从而抵抗感冒的侵袭,并节省医药费。

  中国菜不仅种类丰富多彩、烹调方法千变万化,而且“文化性”也是很强的,表现之一就是不管是多么普通的菜肴,都可能被冠以富有诗意的名字,如把豆腐番茄青菜汤叫做“珍珠玛瑙翡翠汤”、把黄豆芽炖豆腐叫做“金钩挂玉牌”等等,而西餐的菜名却是一眼就望到底的“某某烤鱼”、“某某炸鸡”之类;中国餐馆的名字也都是意味深长的,如“全聚德”、“菜根香”之类,不象西餐馆那样总是取“倒人胃口的‘弗雷德全日餐’、‘肯的街角咖啡屋’”。因此,即使是在国事日非的近代中国,国人对自己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饮食文化也是充满着优越感的。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说,中西饮食文化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农耕地区的中国人(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过去是不怎么吃牛肉的,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晚清小说《文明小史》第18回有一段从内地来到上海的人拒绝吃牛肉的描写,颇能说明问题:

  一霎西崽端上菜来,姚文通吃了,并不觉得奇怪,后来吃到一样拿刀子割开来红利利的,姚文通不认得,胡中立便告诉他说:“这是牛排,我们读书人吃了补心的。”姚文通道:“兄弟自高高祖一直传到如今,已经好几代不吃牛肉了,这个免了罢。”胡中立哈哈大笑道:“老同年!亏你是个讲新学的,连个牛肉都不吃,岂不惹维新朋友笑话你么?”姚文通还是不肯吃。康伯图道:“上海的牛肉,不比内地,内地的牛,都是耕牛,为他替人出过力,再杀它吃它,自然有点不忍。至于上海外国人,专门把它养肥了,宰了吃,所以又叫做菜牛,吃了是不作孽的。”

  虽然是小说,但实际上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为我们提供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清晰场景。

  中西方饮食文化在文化人类学上的差异,有时甚至还会引发冲突。1927年,毛泽东通过对湖南部分地区的考察发现:“牛。这是农民的宝贝。‘杀牛的来生变牛’,简直成了宗教,故牛是杀不得的。农民没有权力时,只能用宗教观念反对杀牛,没有实力去禁止。农会起来后,权力管到牛身上去了,禁止城里杀牛。湘潭城内从前有六家牛肉店,现在倒了五家,剩下一家是杀病牛和废牛的。衡山全县禁绝了杀牛。一个农民他有一头跌脱了脚,问过农会,才敢杀。株州商会冒失地杀了一头牛,农民上街问罪,罚钱而外,放爆竹赔礼。”这里说得很清楚,牛本来被农民视为命根子,不杀牛几乎成了“宗教”。可能是由于湘潭是开放商埠、株州是铁路交通枢纽的关系,这两个城市出现了一些需要消费牛肉的外国人或“开风气之先”的中国人,湘潭一度出现了6家牛肉店,株州的商会杀了牛,触动了农民的“宗教”。随着农民运动的开展,牛肉店和杀了牛的商会受到了冲击,牛肉店被迫关张,商会被迫赔钱赔礼。毛泽东的本意是要以此说明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展状况,却无意中道出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冲突。
  
  女子入席,习以为常
  
  排拒是近代国人对待西方饮食文化的主流,但在大城市的知识阶层中,也有一部分人主张吸收西方饮食文化中的“文明”和“科学”(“营养学”)成分,以提高国人的文明程度,强壮国人的体格。

  中国传统筵席讲究排场,所谓“食前方丈”,浪费十分严重。这种习气引发了一些有识之士对国民民族性的反思。这些人士认为,国人过分讲究吃喝并不是一件值得夸耀的好事,而恰恰暴露了民族性中“丑陋”的一面,因为“中国人既然好吃,所以无论大事小事一概都是以‘吃’来解决;没有事的时候,也得藉‘吃’生出事来,这样,自己就无心做事业了。中国人既然吃好了,自己头脑一昏,倒身一睡,所以甚么事自己也就不能作了。”一些趋新人士则仿效西方宴席的形式,对传统筵席进行改革。如无锡某游美归国的女士,“习西餐,知我国宴会之肴馔过多,有妨卫生,且不清洁而糜金钱也,乃自出心裁,别创一例,以与戚友会食,试视便餐为丰,而较之普通宴会则俭。”餐桌的布置也模仿西宴,但用的是中国的食具,“食器宜整齐雅洁,案上有布覆之。每座前,杯一,箸二,碟三,匙三,巾一,凡各器,食时宜易四次。”上菜的顺序,“亦有命意”,上完一道,撤了一道,再上一道,而且注意前后道菜的搭配,如前道菜为荤菜,则下一道就为素菜,“以清口也”。散席之后,进茶进烟,也与西宴合拍。

  西式饮食文化中的“文明”的饮食礼仪让国人耳目一新。《清稗类钞》对此有详细的描绘:

  “席之陈设,男女主人必坐于席之两端,客坐两旁,以最近女主人之右手者为最上,最近女主人左手者次之,最近男主人左手者又次之,其在两旁之中间者更次之……及进酒,主人执杯起立(西俗先致颂词,而后主客碰杯起饮,我国颇少),客亦起执杯,相让而饮……食时,勿使餐具相触作响,勿咀嚼有声,勿剔牙。进点后,可饮咖啡,食果物,吸烟,(有妇女在席则不可。我国普通西餐之宴会,女主人之入席者百不一觏)并取席上所设之巾,揩试手指、唇、面,向主人鞠躬致谢。”

  这里至少蕴涵着两个与中国传统饮食礼俗不同的信息:一是在餐桌上男女平等乃至女子地位高于男子的特征;二是“执杯起立”、“先致颂词”、“相让而饮”、“勿咀嚼有声”、“鞠躬致谢”这样一系列优雅、文明、安静的举动与中餐“爱热闹”的饮食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西方宴席男女主人同时入席,而且地位要比男子高,习以为常。而中国的传统宴席,一般情况下女人是没有资格入席的,而是另辟餐桌。1878年,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伦敦公使馆“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如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消息传到国内,竟然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国外尚且如此,如果此事发生在国内,那就不问可知了。后来,随着风气的逐渐开放,在大城市的中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

  中国虽然有“食不语”的古训,但到了后来,人们早已把这个古训抛到九霄云外了。吃饭讲究热闹,宴会时或者看戏,或者听说书、堂唱,以能博取食客的喝彩为“上档次”。即使是低等的中餐馆,也总有猜拳行令之类的活动,闹闹哄哄,人们不以为不妥。随着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这种“爱热闹”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受到一些“趋新”人士的摒弃,提出改变这种旧俗的主张。有的人则身体力行,选择优雅、安静的西餐馆而不是热闹的中餐馆作为应酬之所。如著名报人曹聚仁有一时期经常和文艺界的朋友相会于西方人开设的“文艺复兴(咖啡)馆”;汪康年、康广仁等人曾邀请郑孝胥和立德夫人、李提摩太和福开森到“二十七号洋饭馆” 共进晚餐。尽管国人对西餐的口味普遍不抱好感,但对西方的“文明”的饮食礼仪还是比较肯定和尊重的,据说“庚款”留美学生在出国前,清华大学的校长还要慎重地亲自对他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吃饭”培训。当然怎样“吃”并不需要这么多时间,主要的还是接受西餐的礼仪训练,包括吃饭时如何保持优雅和安静。
  





民国时期哈尔滨松花江太阳岛上的“米尼阿久尔”咖啡西餐厅


  营养救国
  
  现代营养学诞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西方国家,是工业革命和实验科学的成果之一。借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以格致之理,推求养生”。现代营养学诞生不久,很快就与西方的传统饮食文化相融合,成为西方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并通过译书和女子学校教育在中国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融入到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大合唱中(尽管声音非常微弱)。在一些人士的眼里,中国之所以贫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东方人的体质不如西方,“走在路上,到处碰到黄萝卜色的脸孔,佝偻咳疮的病态”,因此要救国首先要从增强国人的体质入手。而要增强国人的体质,就应该改善国人的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映蟾认为,“外国人的食物比我们少而简,但是他们的体躯却是比我们高大雄健……外国人并没有特别强健的方法,中国人也并不是生来就又黄又瘦,实在是因为太缺少食物化学的智识以及对于食物不晓得去注意选择、配合、调和而满足我们身体上的要求之故。”章绳以也说:“东亚病夫之名,由来已久,讫今尚未除去,最大原因在食物的营养不讲究。”徐珂说得更加直截了当:“饮食为人生之必要,东方人常食五谷,西方人常食肉类。食五谷者,其身体必逊于食肉类之人。……吾国人苟能与欧美人同一食品,自不患无强盛一日。”吴宪在比较了国人和西人的营养差距后,提出了改善膳食结构、增加动物性营养摄入(特别是多喝以往国人不爱喝的牛奶)的主张。这类“救国方案”虽不免流于琐屑,大有回避社会主要矛盾之嫌,但毕竟作为近代中国诸多救国方案的“另类”而实际存在过。如果说“存在就是合理”的话,这种“另类”的救国方案也自有其合理处。
  近代以来,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后者对前者既有吸收又有排拒:吸收的是西方饮食文化中的“科学”(“营养学”)、“文明”的成分;排拒的是它“野蛮”的成分、不合中国民俗的成分。从总体上看,近代从西方传进来的带着奶酪黄油味的饮食文化,虽然使一些“趋新”人士对它“津津乐道”,但对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冲击,只不过增添了一道“异味”罢了,很多人只是偶尔尝一尝,然后依然如故,吃他的家乡菜。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19: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吃不好,毋宁死 —— 阿皮轶事...

吃不好,毋宁死 —— 阿皮轶事


托宝猫

2012-05-24 06:01:33






阿皮是个人。一个男人,一个性取向暧昧、至少是同性恋、有可能是双性恋的男人。

我本来不认识阿皮。可是有一天在餐馆吃到一道菜,叫作“阿皮式烤鸭脯”,突然因为盘里的肉而对这个男人发生了兴趣。加上我丈夫不失时机地在旁边向我灌输知识。我就这样认识了阿皮。

阿皮大名叫作Apicius,是公元前后的一个古罗马人。他是古罗马皇帝提庇留的御用厨师,相传同时也兼任皇帝儿子的男宠。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对他的男宠身份不感兴趣。但是我对他的厨师身份很感兴趣,因为两千多年过去了,我还吃着号称用他的方法所烹调的鸭脯,而鸭脯的味道还不错。

阿皮厨艺精湛,具有极高的美食鉴赏力,生活腐化堕落,可谓骄奢淫逸。他的奢侈生活和昂贵饮食被崇尚恬淡寡欲的斯多噶派猛批,也为初期基督教所不齿。这样一个活得滋润无比的人,最后自杀了。他是为何自杀的呢?我下面说的这段轶事,足以把悲剧变成喜剧。

阿皮的自杀,不是因为失恋,不是因为忧郁症,不是因为个人恩怨,也不是因为国恨家仇。他自杀,是因为他没钱了。准确地说,是因为他主观判断自己没钱了。

据同时代的史学家塞内卡记载,阿皮同学大半辈子吃吃喝喝,在美食上花费了1亿塞斯特瑞斯(约合3到4百万欧元)之后,平生第一次起了数数自己有多少钱的念头。(在这之前他都是只花钱,不算账的。)这一算账,杯具了。他发现自己的财产还剩一千万塞斯特瑞斯左右(约合30到40万欧元)。他估摸了一下,觉得这三四十万欧元无法负担自己余生的花费,于是二话不说,服毒自杀。其时大约六十岁出头。

塞内卡是个斯多噶派,生活简朴以至苛刻,显然看不惯阿皮的穷奢极欲,所以修史时也就难免加入了个人色彩。他的原话不无讥讽,相当酸溜溜: “Apicius算账以后,服毒自杀了。好像一千万塞斯特瑞斯会让他余生闹饥荒一样。”

阿皮的故事告诉我们:

1.坐吃山空是存在的。
2.生活水准是个相对的概念。三四十万欧元,这是现代普通人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存款。在阿皮那里,却不够十几二十年的饭钱。
3.信念在某些人看来,真的比生命还重要。这个信念,可以是崇高的理想、伟大的抱负。可是在阿皮那里,不过是一个字“吃”,两个字“吃好”,三个字“要吃好”,四个字“拼命吃好”,五个字“非吃好不可”,六个字“吃不好,毋宁死”而已。

两千年后,我吃着号称用阿皮的方子烹调的鸭脯,想:世界无奇不有。历史无奇不有。人,无奇不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08: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他乡遇故吃2012-04-25...

他乡遇故吃

2012-04-25 03:20:24 新京报

  ■ 印度行舟
  □独木舟(青年作家)

  据说,印度教教徒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去到瓦拉纳西,然后,死在那里。几乎每个知道恒河的人,都知道恒河浮尸这件事,以讹传讹,在我的认知里,这是一条很吓人的河——直到我自己来到恒河边,这种长期以来因为谣言而产生的心理恐慌,在那一瞬间烟消云散。

  恒河里不是没有浮尸,但是是动物的,准确地说,是牛的。如果你以为会在河面上看到人的尸体,那你就真是多虑了。

  我在瓦拉纳西呆了五天,每天上午都会去河边晒太阳,晚上去河边看祭祀,深夜里大家都睡了,我还会站在露台上欣赏它不同于白天里喧嚣的情形,在昏黄的灯光中,所散发出来的宁静的美。

  它并不是我从小到大臆想中那条恐怖的河流,它壮阔,深沉,拥有一种神奇的自净能力,虚怀若谷。

  第二天旅馆里来了几个中国人,其中一个是个神奇的师太。

  一开始我有些不敬地想,这个师太真不像个出家人啊,什么都挑剔,脾气也不太好,又啰唆,后来一问才知道,刚出家一个月。

  但神奇的师太做了一件让我感激涕零的事情。

  还记得我那瓶珍而重之的老干妈吗?它在菩提迦叶就宣告终结了,后来的日子里,我每天、每顿都要忍受着粗糙的饼蘸咖喱,进食于我而言成了一种酷刑。

  某天上午,师太看着我扭曲得像要撒手人寰了的面孔,朱唇一启,我那里有包拆了的老干妈香辣菜,你要不要?

  我当时就握住她的手说,您真是我亲妈。

  师太婀娜多姿地从楼上下来,把半包老干妈香辣菜丢给我,我像是接圣旨一般小心翼翼,那个奴颜媚骨啊,要给熟人看到他们都会替我感到羞耻。

  拿到手之后,我开始狂吃,连往日看不顺眼的饼现在也变成了美食,我丝毫不跟师太客气,用不着她招呼,我吃掉了一大半。

  事情就是在我心满意足的把香辣菜还给她的时候发生的。

  她说,都给你了,拿着吧。

  那一刻的心情,只能用五雷轰顶来形容,我一面虚伪地说着“那怎么好意思”,一面在心里痛哭,“你为什么不早说啊你为什么不早说”。

  Jenny问我,你怎么看起来很悲痛的样子啊?

  我以为这是很明白的事情:如果她早点儿说送给我,我就会省着点儿吃了。

  初到瓦拉纳西的外国人,无一不被当地“人给牛让路,车也给牛让路”的奇异景观震惊。这是怎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啊,满大街的牛,随心所欲地穿行在瓦拉纳西的大街小巷里,步履缓慢,神情悠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09: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南方的粥》文章来源: 新京报...

《南方的粥》

文章来源: 新京报 于 2013-01-09



  一碗热滚滚的砂锅粥,来自南方大地,刚端上桌时,粥还在里面翻滚,它似乎也有一颗勇敢的心,在寒冷的夜里,张嘴都是白气,尘世折腾,惟有温暖与这碗粥不可辜负。

  据说今年是近几十年最冷的一个冬天,环球同此凉热,从南到北,如同一个人,从头顶冷到脚心。最难将息之夜,有什么食物能送来一点温暖的慰藉?

  反正我最先想到的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最好是南方的砂锅粥。

  粥有南北之别,北方喝粥多半简单朴素,花样不多,最典型的是腊八粥,再过些天都能在满大街小巷吃到了。腊八粥讲究原料多种多样,按照作家阿城的说法:“入冬后北方蔬果稀少,人体内维生素取之不易,遂将杂粮豆类混煮,取得最大程度的多种维生素。”

  而到了南方,粥的品种顿时花样繁多起来,只在广东,就有广东粥和潮汕粥的区别。广州最典型的粥是艇仔粥,在北京的不少粤菜餐馆里也常见。其实艇仔粥起源于荔湾,旧时有不少人在这玩,坐着艇仔(也就是小船)在河里游玩,其中有艇家以新鲜捕捉的河鲜来熬粥,再让在河面上撑小艇的小贩供应游人。从前的艇仔粥,以河鲜为主,用鱼骨熬粥,乘热入碗,灼熟生鱼片与鲜虾仁,再撒上炸过的花生和葱花。艇仔粥重火候,一定要热吃,如果加上一点点白胡椒粉,味道更出彩。这样子似乎更像是广东的鱼生,事实上,艇仔粥就是“加强版鱼生”。如今的艇仔粥做法万千,但是真正的艇仔粥早已经消失,随着河道的消亡,艇仔都已经不见,据说用河水煮成的粥才别具风味,但要是现在真有人用河水给你做一碗粥,你说不定会有把这碗粥泼到他脸上的冲动。

  而潮汕粥被当地人称做“糜”,听上去古雅很多。在北京有不少主打潮汕砂锅粥的小店,我常去的一家在鼓楼,火齐潮汕砂锅粥,一个几十平米的小店,坐得满满当当也就只能坐20多人,我是眼睁睁地看着这家店越来越火,到了天冷的时候,排队的人能从屋里排到屋外,令周围的街坊顿感意外:不就是喝碗粥吗,至于吗?

  其实我对这种排长队的小馆不太感冒,生意火爆,容易忙中出乱,萝卜快了不洗泥,如果再有点不思进取,菜品可想而知。这家砂锅粥倒算是例外,粥不像炒菜,它更容易保证质量,无非是料好,锅好,火候足。这里的砂锅不是北京市面上常见的砂锅,都是从南方一摞摞发过来,是比较粗糙、沙孔比较大的那种。这种锅炖出来更够味。招牌是干贝虾蟹粥,米粒都已经软烂成泥,味道混合入干贝、虾、蟹的鲜香,的确是好滋味。如果是一个大冷天,一碗粥下肚,那是一种尘世的温暖。

  另外一家名声在外的潮汕砂锅粥店在日坛,叫潮香洲。潮汕菜本身是亲民体贴、细水长流的。一般来说,砂锅粥只算海鲜的钱,不算粥钱,看到这里的菜单上价钱挺贵,其实不算贵。一般人会点这里的虾蟹粥,最有特色的粥品,鲜美无比,里面加入一点鸡汤和潮州香芋。我偏爱这里的田鸡粥。大冷天的,几个人聚在这偏僻的角落里,喝粥,聊天,搭配着卤水拼盘,油炸花生米,喝一点酒。那种感觉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从砂锅粥体系里面还衍生出一种粥火锅,以粥为锅底,里面混以鸡汤,涮食海鲜肥牛。在龙潭湖公园东门的万柳阁,这里不单有绝妙的油条,还有绝妙的粥火锅,与清汤火锅不同,粥火锅更觉有人间气,它是滞慢的,也是温暖的,最妙的是米油,在中医里这是滋补的上品。上好的雪花牛在粥底里翻滚,上面总会蘸着一些米粒,这样的涮食的妙处在于粥底里的淀粉给牛肉做了一层保护膜,叫它涮不老,一直保持鲜嫩。

  一碗粥,貌似简单,其实可上天可入地。虽然我挺烦写美食掉书袋的,但还是要说说袁枚在《随园食单》里介绍的一款神奇鸡粥:“肥母鸡一只,用刀将两脯肉去皮细刮,或用刨刀亦可;只可刮刨,不可斩,斩之便不腻矣。再用余鸡熬汤下之。吃时加细米粉、火腿屑、松子肉,共敲碎放汤内。起锅时,放葱、姜,浇鸡油,或去渣或存渣俱可。宜于老人。大概斩碎者去渣,刮刨者不去渣。”太复杂了,有做这碗粥的工夫,我都能吃饱三回了。更寻常的做法就是白粥一碗,水米交融,你侬我侬,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吃不腻,如果天天吃袁枚版的鸡粥,我会腻烦,天天吃白粥,我也很乐意。

  一碗粥而已,在寒冷的冬夜,我们围着一碗粥相互取暖。食物之中承载希望,在旧时,开办粥厂是一个传承已久的传统,粥可富贵,也可充饥,一碗粥似乎微不足道,却救活了多少流离失所的人们。

  一碗热滚滚的砂锅粥,来自南方大地,刚端到桌子上的时候,粥还在里面翻滚,滚烫,它似乎也有一颗勇敢的心,在冷的夜里,张嘴都是白气,尘世折腾,惟有温暖与这碗粥不可辜负。一碗粥,告诉我们安慰和爱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8: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南粥的经典献词 ?? where ?...

南粥的经典献词 ??  where ? when ? what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21: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看来要是以琳论坛也有新年献词的话,我也可...

看来要是以琳论坛也有新年献词的话,我也可以应聘了:


总有一种神医想让你加他为好友,总有一种女优让我们受受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3 05: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纽约100名吃总攻略----从头吃到...

《纽约100名吃总攻略----从头吃到尾!》

来源: 荣博 Ivy Davis的日志

《纽约100名吃总攻略----从头吃到尾!》

自用留存,福利大家,不喜欢请绕行!!所有图片都在我的相册里,叫纽约百样吃。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好给后来者一点借鉴。我就是一吃货,故而可以告诉你如何把纽约从头吃到尾~~哈哈~~打算去纽约的,可千万别错过了下面这几十家美食。看此日志前,先告诫各位:“你看完会胃酸加重,会饿~~”所以预备好零嘴再来。纽约所有名胜我多年前就玩过,没啥意思,看了就看了,无非留张影回去给亲戚朋友分享一下。这次去主要目的:吃,次要目的:吃。纽约绝对算是北美的中餐美食圣地,东西既便宜又好吃,就是遗憾自己肚子不争气,每次都是眼大肚小,点很多也浪费很多。看不惯的,可以不看。您要看这篇日志就老实闭嘴看,有想起来什么别的好吃的就提醒两句,要有纯找茬我也懒得回复骂您,您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个什么素质。您要是真吃遍纽约比我吃的店还多,您自己开个帖子,福利大家吧。

这次纽约美食探索之旅 大获全胜,不敢说吃遍名店100%,谦虚的说90%吧。首先要鸣谢肖晨童鞋的美食日记,节省了我很多精力,我才得以有时间进行更深入的地毯式搜索。本人正宗单身东北妞一枚,特别喜欢吃辣,最大爱好:吃。业余爱好:研究吃。 移民七年,对中餐已思念成毒。本来说好跟韩国小帅哥同行,后来在朋友警告下取消了,看着自己列出整整111样小吃的名单,不甘心那!(名单在文章结尾)不能白白枉费我做了这么多research,夏天提了两门课,多不容易碰上个long weekend。这时,我想到了东娜妹子,人家比我还小一个月,她能三天两头往纽约跑,我为什么不能?废物!反正我好问,爱打听,像耗子一样窜来窜去,善于记道,不会迷路。怕啥?于是收拾行李:牙刷,毛巾,GPS,外套,充电器,还有肖晨童鞋提过的“现金”$1200大洋,(事后证明,真的没有一家收卡,现金only.)用东娜妹妹激励自己,鼓起勇气背个书包,雄赳赳气昂昂 独自一人在周五晚上11pm上了去首都DC的地铁。在DC唐人街转乘“新世纪”华人大巴,因为4个半小时就到纽约了,要是上11:45那班大巴,只会让你孤零零在黑暗中的纽约等待黎明。所以我选择做2am那班。从DC到纽约的大巴往返票是40,我坐的是这个:http://www.2000coach.com/

我荣博在这里要唠叨两句安全问题,1)凡事留个后路,行前你得把钱分开放在最少两个地方,也就是你得假设当钱包被偷或被抢后,还能有点应急的钱,以防没盘缠回家。2)大小票子分开放,分别放在不同的口袋,当你遇到掏钱的时候,要能准确的掏出大票子或小票子。避免明明只需掏一两块,却秀出你的一迭大钞。3)我只背了一个破书包,首饰名牌啥也没带,我相信如果我挎着香奈儿包,穿着耀眼,钻戒在手,脖子上挂架相机,手拿地图,一掏钱一迭大钞,不偷你偷谁?你丫是出门旅游,不是出门作秀。

在候车室坐等2am大巴时,一看似很无助的中老年妇女突然靠过来,自称自己也是一个人,她好害怕,问我坐哪班车,我说两点的,她说:“这么巧,我也是两点的。”非要跟我做伴,我问她哪里人,她自称河南人,但却明明是江浙一带口音。接下来她热情提醒我旁边那两家金日和东方华人巴士,环境更好,热情邀请我跟她一起换车,我借口票已经买好,拒绝了。一会她又问我:“小姑娘多大了?到纽约上哪玩啊?住哪啊?” 我:“还没定去哪玩,法拉盛吧。”  “哎呀,现在旅馆都订满了,尤其是法拉盛,爆满,不过我有朋友开旅馆,要不我让他给你预留一个房间?。。。。。。你就一个人啊?”  我心想,尼玛,最后一句才是主题,我一冲动很想说:大妈啊,你是想割肾,还是卖我去做鸡? 我忍住了,微笑着说:“不用了,我爸在纽约有房子,到时他直接把我接回家去。” “你爸来车站接你啊?” “对啊,不然我一个姑娘家,他怎么放心的下”我说完蹦蹦跳跳上厕所去了,几分钟后回来,大妈不见了,大妈不见了,。。。。。。前天,武汉两女大学生刚被割肾抛尸,大学居然自己把事处理掉了,都没通知家长。这年头,多疑点好。

一夜未合眼,20个小时没吃过东西,太激动啦,我即将成为纽约百万背包客之一!晨光升起,曼哈顿到了。下车伸个懒腰,艹,下雨了。六点半,没一家饭店开门的!GPS居然没信号!我就淋着雨,悄悄跟着别人走,五分钟后,看见一排小巴,上面写着:“曼哈顿——法拉盛”,我上去装鹌鹑:“大哥~ ~ 法拉盛有早餐店开门了吗?”司机:“有!很多。” 车票$2.75,比地铁贵不了多少,半小时后,我人又在法拉盛了。(记住,一直做到终点站)下车,GPS还是没信号,尼玛这是哪啊?最先看见的是“潮坊”,挨着“朱记锅贴”,对面是星巴克。(地址:40-52 Main Street ,Flushing, NY 11354)潮坊玻璃上写着早餐Buffet$6.5随便吃,因为它叫潮坊,我猜是主打潮州菜,看玻璃上的菜单,感觉好像什么都有,不论小吃啊炒菜啊煲啊粥品啊腰花啊东西还挺多。犹豫了一下没吃,我来纽约不是为了吃buffet的。于是自己在Main street上找传说中的“盛津”,没找着,新世界美食广场倒是找到了,可人家10:30am才开门。一问,走反了,我又折回去,走了两圈才找到。哎呀吗呀,盛津 的店口不是一般的小,还罗在别的招牌下面,旁边天津馅饼的招牌都比你家显眼。一进去,好多人~~~,看来酒香不怕巷子深。(地址:41-40 Main Street, Flushing, NY 11354)下着毛毛雨,淋雨而来,要吃点好的来开解自己~~

很好运地一去到就有位了,有一桌刚吃完,于是我一个人占了一整张桌,原本想吃一个煎饼果子算了,但看到菜单.... ....有人要跟我拼桌,我拒绝了,因为我知道吃了足足七年西餐的我,很快就要爆发了。排队,我点的多,会慢,好心让后面那男的先点,他说不用,好吧, 于是我:“大姐~ ~ ~ ~ 给我来一个羊肉包子, 一个韭菜包子, 一份煎饼果子, 一个肉夹馍, 一碗混沌, 一块钱的饺子, 一碗锅巴菜,一个韭菜盒子, 一个驴打滚, 一碗豆浆, 一碗豆腐脑, 扯一块钱的葱油饼, 一个羊肉沙锅,一份酱牛肉,在这吃,一个芝麻烧饼带走,谢谢。你们有驴肉火烧吗?”  全店都安静了。。。。。。他家烧鸡,麻辣烫还没开,不然我点的不止这些。6,7分钟左右我的差不多齐了,后面那人等的都快哭了。 一算账,才$20,超级白菜价啊!。。。一边吃一边在心里感谢肖晨徐亦雄这小两口啊。(≧▽≦)/~啦啦啦啦啦啦。本人巨喜欢与美食合影,每吃必照,可惜我他妈是一个人去的,这回没人帮我拍照了。。o(╥﹏╥)o o(╥﹏╥)o。。

传说中的天津锅巴菜,本人实在是欣赏不了。葱油饼那叫一个厚,而且不知道打死几个卖盐的。煎饼果子 更烂。居然真的就是一张鸡蛋饼 包俩油条。我们东北的煎饼果子讲究,土豆丝,五香粉,甜面酱,蒜蓉辣酱,葱花,火腿肠,豆瓣酱,腐乳,香菜等等等,这是什么啊,而且酱放得特别少,失望~~原来驴打滚就是糯米皮包豆沙,还不错。别看这小小一碗馄饨,这汤头,这皮,这肉馅,还有菜,虾皮,葱,一样都不能少。他家少了不止一样。除了以上五样没怎么碰过,其他基本都消灭一大半了。吃完打听黄金商场在哪,盛津大姐微笑着说 隔壁就是,去了一看十点才开门。



吃饱喝足,该找住宿的地方了,看见一哥哥拖着行李箱在街上走,我上前装鹌鹑:“大哥,知道这哪有旅馆吗?”  “知道啊,我刚从一家出来,他家不挂牌,我带你去吧。”于是在好心哥哥的带领下,我在朱记锅贴往里走30米,找到了一家叫“一松亭”的法拉盛华人家庭旅馆,不挂牌子为了不交税。地下室双人间不带厕所 $40,楼上小双人间$50,大双人间自带厕所洗澡间$60,因为干净又便宜,都爆满了,房东刘太太很nice。在我的要求下我参观了一圈,房间真的很干净,在曼哈顿的旅馆租个床位也得$40/天那;房间里设施简单但是基本上啥都有,电视风扇挂衣架,厕所里洗漱用品啥的都有,居然还提供玉兰油洗面乳,洗澡间里也是免费提供 沐浴乳,洗发水,护发素,一应俱全。我很喜欢的是还有一个饮水机可以免费喝纯净水。重要的是周围环境是法拉盛唐人街,生活吃饭等都比较方便也便宜。交通还行,坐地铁7号线,可以直接到达中央车站或时代广场。 我命好,还剩3个房间,我就挑一个乖乖住进了。



安顿好,出门一看表,靠,才8点,鹿鸣春11点才开门。发愁,于是漫无目的闲逛,哇,这里饼店好多,三步一家五步一店的。街边到处都是卖水果,奶茶,茶叶蛋,粽子,还有卖盒饭的,我刚刚吃饱。可回忆起小学的时候,妈妈没时间做饭,我就天天屁颠屁颠买盒饭吃,那时侯认为盒饭最美味~~而这里的四菜一汤的盒饭最多才5元,荤素凉菜选择都不少。于是我买了一份,这个价,又是木耳又是猪耳,满意!味道一般,咱不挑,于是我又消灭了小半个盒饭。吃完折回去盛津隔壁的天津馅饼,买个羊肉馅饼吃吃,咬一口扔了。闲逛时,看见有个人人浙江小馆,好像好多人,(38-06 Prince St. (718)460-8686) ,好奇害死猫,我本着吃到底的精神进去了,他家8:30am开始卖江浙式早点和5元盒饭,我要了一份萝卜丝饼,一份素饺,一个牛肉包饼,一碗羊杂汤,一份红烧划水,口味好好,盖过盛津。可惜我吃饱了。听说他家菜以海鲜最具特色,我看见有人一大早来预定鲍贝豆苗、奇怪的是,名叫江浙小馆,北方菜做得比南方菜好。他家好像还有一个分店。吃着吃着,听傍边人说起上海滩大饭店,据说小笼包生煎包便宜又正宗,第一笼5块钱,第二笼才一块钱。8个一笼。不过我吃的都快吐了,暂时没心思去下一家。据说特别实惠,分量足。还听说他家有$25 自助火锅,不限量。我有为大家问了地址:见到潮坊后沿它门口那条街右转就能看到招牌,在街道左侧。



饭后开始逛中药补品店,想给老妈选点灵芝,连逛了7家,终于挨到快11点,打车去鹿鸣春,很近,幸好我去的早,真的好多人排,据说物理学家杨振宁偕全家来鹿鸣春吃饭,也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才等到座位,就是为了这笼小包子。(皇后区法拉盛店址136-21  37th Avenue Flushing, New York 11354 电话: 718-539-3838 网上登的电话是错的,我的是对的。纽约市中城店址 24 W 56 Street New York, New York 10019 电话: 212-333-3868纽约市唐人街店址 9 Pell Street New York, New York 10013 电话: 212-233-8888 11am----11pm.)  特别是驰名的蟹粉小笼包以多汁鲜美著称。我叫了两笼,现叫现做,我只等了大约10分钟,那小笼包一上来,我去,香!玲珑剔透薄如蝉纸,精美!咬上一口,鲜汁尽溢,黄黄的蟹粉,哇赛~~人生是多么美好~~~ o(╥﹏╥)o o(╥﹏╥)o

吃完,我突然有种想法,南翔小笼包以及久负盛名的“鹿鸣春”不相伯仲,到底哪家更好哪,带着比一比的想法,20分钟后,我进了Prince街上的南翔小笼汤包,(地址:38-12 Prince Street,Flushing, NY 11354)点了一笼南翔小笼汤包,一笼蟹粉小笼包,足足等了半个小时,茶都喝了一大杯。上来后,我先吃的是蟹粉小笼包,说实话,我真的有点失望,蟹粉小笼包并没有黄黄的蟹粉流出来,酱油色的汤汁飘着肥油。同样是蟹粉小笼包,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请大家看一下图片,对比汤汁,就知道了。但味道还行,再差也还是完胜DC唐人街小笼包100倍。DC唐人街小笼包做的像屎一样,还奇小无比,记得第一次在DC唐人街吃小笼包,还以为他们把kisses好时巧克力蒸吧蒸吧端上来了,那大小太像了。



吃完,我又逛了好几家药材店,发现有一家奇贵无比,人家灵芝是按斤卖的,一斤19.99 。他按两卖,一两48,他一两比人家两斤还贵,但客人不少,我就决定买他家了,疯狂砍价,把那女的都气跑了,一脸的:“买不起还挑贵的。” 我艹,为了我妈,我忍,那男的还客气一点,我砍完价,还盯着他给我装货,怕他把次货混进去,就这样淘了200多块的灵芝给妈妈。话说我明显觉得我妈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大家求学在外,可以的话,多回家看看老妈吧。把货送回旅店,途中买了一磅樱桃,3个红壤火龙果,一堆山竹。回去后,因为昨晚一夜没睡,就倒头呼呼大睡,下午1点多醒来,直奔黄金商场地下美食街,这黄金商场门口的牌匾还不如7 Eleven, 里面就像国内小吃一样,很挤还有点脏,我对吃的东西 原则上是吃不死人就没关系。这个地方能找到很多有意思的风味小吃,比如西北大盘鸡,比如孜然羊肉,比如油泼扯面,比如西安老凉: 山西凉皮、肉夹镆、羊肉泡馍、扯面,还有麻辣烫,兰州拉面,山东水饺, 羊肉烩面,成都小吃,还有温州小吃,河南小吃,天津包子,烧鸡铺子,铁板鱿鱼,还有炸酱面。。。。我已经非常满足了。点了凉皮,麻辣拌羊脸,叫加大辣(他家小辣已经很辣)吃完2/3,走了0.5米,在对面又坐下,叫一碗拌面+铁板烧,吃一半。又走了2米,坐下挑选了碗很特别的羊肉麻辣烫。 后来第二天又回到这叫了羊肉泡馍(记得加入辣椒油&陈醋),羊杂汤,羊肉扯面,肉夹膜。比新世界美食广场的西安店要地道。(地址:Main St和43 Rd交界处 41-28 main street Basement #36,flushing NY11355,时间: 10:00 am - 10:00 pm 七天营业)

下午三点,满嘴辣辣咸咸的,很想吃甜品,就随便进了一家,叫了蛋挞,菠萝油和菠萝包缅怀一下港式味道。(记住,菠萝包和菠萝油不一样,菠萝油是从菠萝包发展來的,是將菠萝包切开夹着一快厚厚的牛油。菠萝油最好的吃法是将新鲜出炉的菠萝包夹上冷的牛油)可惜菠萝包是冻的, 没有味道; 而且开粉有问题, 如一团浆着的粉,感受不到那种暖暖的包令牛油半溶的感觉.... 蛋挞也是冻的, 淡淡的没有味道, 不满意,听说对面街饼店更好,就又去对街叫了蛋糕,奶茶+牛油方包+煎双蛋+蛋挞+水果拼, $13性价比很高的。吃了一个蛋,流黄的那种,我喜欢。菠萝油咬一小口,姐鸡冻了!姐沸腾了!菠萝包中间夹牛肉,又热又酥,口感极佳!它的皮十分十分脆,很松化,而且很香牛油味,是绝好的皮~,喜欢吃牛油的,记得让他加两块钱的鲜牛油。不久上了酥皮蛋挞, 酥皮都好脆口松化, 蛋味丰富, 价钱$2一个, 都好大众化的价钱真系无得顶,朕认为一个好吃的蛋挞,只要是新鲜出炉,蛋够滑就已经是无敌。




歇一歇,转战新世界美食广场(New World Mall)新世界美食广场地下一层总共有三十家小吃,有食欲的只有不到一半,这次试了其中的麻辣香锅,开口锅贴,功夫茶,刀削面,香巴拉,嘎嘎叫,云南过桥米线,延边风味,大长今冷面,沙锅,挨家点一个镇店招牌菜,于是我的桌子又壮观了。推荐鱼羊粉丝,还有一家卖全龙虾+沙拉+炒饭=$13,比麻辣香锅划算,不知是不是我一下子吃了太多美食,麻辣香锅没有想像的好吃,觉得味道麻麻地,平平无奇。功夫茶总共试了5种,推荐“功夫奶绿”(淡口)和“仙草冻奶茶”(女生甜口),他家的奶茶真的很好喝,茶味够浓够香滑亦不太甜,非常合我口味,个人觉得超过咱这边的湖南10倍,很浓郁,不要放糖才是原汁原味的嘛!听说是用不同的茶叶秘制而成.不过饮完後会有心跳和头晕,可能是醉荐吧.。。。。。。(地址:40-21 Main St,Flushing, NY 11354)



饭后,去理了个发,花$10,给了4元小费。还配了一副眼镜,一百。出门突然闻到一股羊肉串的香味,一点不夸张,也不怕你瞧不起我,看见羊肉串的一瞬间,7年移民辛酸全涌上来了,我居然眼睛湿润了,对于在美国首都DC的学生们,羊肉串是只有梦里才有的。这里隔两条街就有一家,我是碰一家吃一家,碰一家吃一家,一家两串。说到羊肉串,内蒙古羊肉串不如新疆羊肉串好吃,新疆羊肉串又不如穆斯林羊肉串好吃。怀念哈尔滨。

晚上去吃的朱记韭菜锅贴, 4个才$1.25,灰常合我胃口,一问他家11:45pm才关门。边吃边往号称是Flushing最正宗的川菜:膳坊(Spicy & Tasty)走,(膳坊&朵颐 据说全美中餐馆排名top 10, 朵颐第8,膳坊第10)进去晚餐点了夫妻肺片, 水煮牛, 豆腐烧鱼(皖鱼), 成都凉粉, 二姐兔丁, 香辣鸭唇, 蒜泥白肉、 豆瓣鱼和口水鸡(他家还有田鸡),我堆笑着问服务员,我就一个人吃,但慕名而来,每样都想试试,可不可以叫一下经理,把每样变成小份,或是变成半份,服务员牛逼哄哄的,爱理不理,惹恼了我,我起身离开。我花钱买你这么恶劣的服务态度的吗?(地址:Prince St @ Roosevelt Ave,Main St 地铁站出来沿Roosevelt往西走到Prince。30-07 Prince St.  1H Flushing NY 11354。) 海之味也在那条街上 地址: 39th ave, between College Point Blvd & Prince st。从膳坊出来,去了隔壁的牛肉面,哇,好多面面,还有牛肉包饼。牛肉面,牛肉入味但是不咸,面很Q很劲道!好好味啊,绝对胜过DC牛肉面或湖南牛肉面,非常地道。好几家老字号餐厅都坐落在这条街上。听说对面竖街,川霸王也不错,我就半夜去了川霸王,自从离开Kevin,我再也没有吃过美味的火锅。他家有四川火锅,便宜实惠。点一个$40的,然后它给你上两大盘搭配好的,分量很巨大。有肉,菜,虾,蟹肉,金针菇,鱼饺,鱼蛋,牛百叶,木耳,豆腐,豆皮,粉丝,等等 等等。我一看,这都够仨人吃的,就知道我再怎么拼命努力还是吃不完,不能这么浪费。就叫老板娘商量,对方还算开明,拿走一盘,算我25。其实我还想点涮毛肚来着,幸好没点。(地址:小辣椒隔壁。膳坊对面。133-47 Roosevelt Avenue Flushing, NY 11354 Tel: 718-762-2664/2521)网上说小辣椒的干锅兔, 香辣鱿鱼虾干锅,非常不错,没机会去试试)



DC唐人街我吓死了,地铁站附近,夜半好多黑人游荡,我碰见乞丐都不敢给钱,怕露财,让身后的黑人盯上,暗暗以为在法拉盛半夜绝对不会出来,结果快12点了,我还在外面晃着膀子逛,仿佛置身于中国人的海洋里,一点都不害怕。
以前都是不管我昨晚晚饭吃了多少,睡八个小时,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是会饿。可这次在纽约,我第二天早上起来,我还是饱的。

第二天早餐-去的明都,海一样的早餐供你挑选,街对面还有味千拉面,老街麻辣烫,功夫茶总店,总店的功夫奶茶很好喝,茶味很香浓,又滑,水准之作。冻奶茶 茶嫩,不苦不粗,茶味浓郁、香滑, 好钟意,可称雄法拉盛了。比上一家的更香浓, 茶味充满口腔而久久不散(地址:看见main street有个章子仪都去过的克拉名店,克拉名店对面街,往里走40米。)上午11am去了上海小吃,吃肉圆。南翔小笼包斜对面(地址:39-07 Prince Street, #1A Flushing, NY 11354)比南翔小笼包强多了。听说顺着上海小吃那条街往下走,故乡台菜和美丽华(广东菜)都不错。  

朋友强烈推荐下,我中午去了法拉盛 陈麻婆(Mapo Szechuan),新开的一家川菜,据说很正宗,比膳坊或者朵颐都好吃。所以它敢开在朵颐对面。我点了 香辣回锅肉,鱼香 肉丝,宫保鸡丁,担担面,果然非同凡响, 牛肉豆腐汤加上碗米饭,美~。地址:37-04 Prince Street, Flushing, NY,电话:718-939-3808,718-353-9538朵颐食府对面,婚纱店那里。(朵颐食府135-15 37th Ave. Flushing, NY 11354 电话:(718) 888-9388 718-886-9889)

下午去了曼哈顿,那里全是福州人,广东人,家家都一个味,我做足research就不信淘不出好店。我去了“广东第一鸡”,它的招牌菜也叫广东第一鸡。每天150只,售完即止,可惜我没有吃到,卖光了,我点了一个顺德炸鲜鱼和顺德双皮奶,很新鲜,又点了好多粥。似乎价格比法拉盛贵了这么几块钱,而且他家还有一条霸王条款,人均最低消费15。地址:Mott St, Canal St以北。我又去了隔壁的大永旺,近Soho,主营粥粉面家常小菜。这里叉烧和豉油鸡好吃了。这里的叉烧卖得很好,不少住在周围的人都是一条条地买回去。这里的叉烧饭豉油鸡饭大概$4左右的样子。另外一个关键点是,这里送的汤可 是地地道道的老火汤。我肚子有点不舒服,只喝两碗粥。地址:Mott St, Canal St 以北。总共喝了花胶海参粥、艇仔粥、及第粥、瑶柱白果粥, 芝麻糊、杏仁糊、双皮奶  
下午又回到黄金商场这,叫了羊肉泡馍(记得加入辣椒陈醋,还有辣油),羊杂汤,羊肉扯面,肉夹膜。



可惜没机会去一下也在37街上的东湖 海鲜餐馆,他家的糯米饭蒸海蟹听说特别好吃,$30一只的温哥华大海蟹,一份够两个人美美饱吃一顿。还有朱记锅贴对面的小肥羊火锅城(地址:36-45 Main St.电话:(718) 358-6667)听说他家有药膳火锅。和狗不理一样,这家也是大陆开在美国的分店。还有东海渔村大酒楼133-30 39th Ave. (718)886-8460 据说有与众不同的菜肴如:菊花五蛇羹、象拔蚌、鲍鱼。还有曼哈顿的麒麟金阁(golden unicorn)清蒸皖鱼,金牌蒜香鸡,茄子,椒炒石螺。还有粥城 那里的砂锅粥和布拉肠粉都是极品,各种含有鱼片或者猪肝的粥和100款肠粉。地址:Canal St向北转进Bowery St,走1.5个Block。跑珠宝店里淘了个绿玛瑙镯子也算不虚此行。华人珠宝店买首饰都讲cash price,付了cash就不用付税。还买了10个头饰回来分给那几个小妞。

纽约的天气,第一天下雨,第二天暴热,我本人那,第一天张飞,第二天关羽,第三天林黛玉,我周一本来计划再去吃5家的,我半夜突然急性腹泻。发热、腹痛,足足 足足跑了40多次厕所,折腾了整整一夜,到最后黑眼圈严重,嘴巴很干燥,口渴,感觉浑身好冷,真的很难受,甚至出现幻觉,觉得一个樱桃长的好像屁股(后来证明真的很像屁股)。早上我打给小强求救,没人接,又要打给吕嘉,突然想起来她俩现在在Philadelphia参加查经大会。再说谁又能飞车来纽约救我?最后彻底虚脱了,我晕倒之前才意识到两个很严重的问题,第一,不病倒不知道原来我这么的想他。第二,我TM好像脱水了。   后来,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又醒过来了,打电话给Kevin, 他接了,居然用讽刺的语气问我怎么想起来给他打电话,我当时浑身发软,连大哭的力气都没有,我告诉他我脱水了,我要死了。那边一下子急了,说要来纽约,几个小时就能到,我说滚,我不像见到你,都是因为你,都怪你,别来。。。挂电话,关机。幸好隔壁学生妹妹肯帮我去24小时药店买了泄痢停,诺氟沙星胶囊,青霉素,还给我水。。。难道移民七年,我的肠胃已经抵挡不了一点点病菌?我从来都不是娇生惯养的人。另外,我还真不知道是哪家出的问题,因为我平均一天吃9顿,7am,9am,11am,1pm,3pm,5pm,7pm,9pm,11pm 一天9顿。病梢有缓解,周一我决定退房走人,要打给房东,他好退我押金,结果手机一开机,十多条短信,都是责怪我倔,手机关机的,其中一条触动了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眼泪掉下来了,只有6个字“我到了,你在哪?”

(111样小吃的名单在这:驴肉火烧:砂锅 面筋,羊肉泡馍,凉粉, 扯面, 刀削面,饺子, 鱼骨汤, 馄饨,  “朝鲜冷面”,尖叫干豆腐,熏肉大饼,煎饼果子,包子,米线,葱油拌面,地三鲜,萨其玛,过桥米线,牛杂 ,菲菜盒  ,卷饼  ,牛肉包饼 ,羊肉烩面,凉粉,羊肉粉 清真红烧牛肉粉 炸酱面  鸡丝凉面、肉夹馍,羊血粉丝, 鸭血粉丝汤 臊子面,面皮, 绍兴鸡粥  菠萝包 蛋挞,爆肚  豌豆黄,肉末烧饼 春饼 糯米糍  小笼包 豆浆 豆腐脑 烤鱿鱼,锅巴菜,汉中米皮  米粉 凉皮 冷面 打卤面 ,天津狗不理包子, 杂碎汤 ,灌汤包子 兰州拉面 千层牛肉饼 炒面 南翔 凉面 拌面 汤面 小馄饨 鸭血汤 锅贴 枣泥糕 盖浇饭 蟹黄汤包 , 千张包子台湾小吃, 香港早茶, 湖南剁椒鱼头, 南京红烧狮子头, 福建海鲜, 广东潮州燕翅鲜鲍..武汉热干面,长沙的米粉,酸辣粉,坛子肉, 涮毛肚,羊杂汤,加州牛肉面, 烤腰子,砂锅, 炸酱面,石锅拌饭,山东大包子, 火锅,麻辣烫,牛腩面,排骨包子,豆腐馅包子, 酱牛肉和酱牛筋, 骨棒、肥肠、雪里红炖豆腐, 扒肉, 手擀面,刀削面,新疆羊肉串,清真羊汤 毛蛋、捞饭、酸辣粉、白吉馍,牛肉罩饼,辣鸦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22: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金奖吃货

金奖吃货
金奖吃货.bm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 04: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卡萨布兰加的美食■韩秀...


卡萨布兰加的美食


■韩秀   

December 30, 2013 06:00 AM


初识伊曼尼是在1988年的復活节。那时候我们就要离开纽约联合国返回华盛顿国务院总部。伊曼尼和她的先生、女儿却是刚刚抵达曼哈坦。

这一天,联合国的女人们在中央公园举办园游会。孩子们欢欢喜喜提著小篮子寻找彩蛋,我们一群女人在大餐桌边互相献宝,將带来的餐点摆放得花团锦簇。

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时分,一位高 身材穿著宝蓝色长裙,上面镶著黄色绿色精致图案的女子走近我们,她浓密的乌髮梳成高耸的髮髻,沉甸甸地压在头顶,人便看起来更加修长。这女子双手捧著一只硕大的瓷盆,其色彩和她的衣裙相似,非常搭配。身边的小女孩几乎就是她的缩小版,手里提著细致的小小竹篮,笑得一脸灿烂。两人肩上长长的宝蓝色纱巾在春风里飘拂,裊裊婷婷。

小姑娘一点不认生,马上加入寻蛋的游戏。万事通席薇尔把这女子介绍给我们,她是伊曼尼,来自卡萨布兰加。天哪,卡萨布兰加,那么迷人的地方!

我瞧瞧已经上桌的菜,有点尷尬。人家是穆斯林,我们的菜餚可是有好几样大不合適。转头瞧瞧身边几位朋友,大家都有点不自然。这伊曼尼倒是落落大方,「慌著来跟各位姊妹见面,没有事先知会,是我的不周。我们被派驻过许多地方,碰到许多不一样的美食,我们还是很乐意用眼睛欣赏。」这么得体的一位可人儿,一番话说得大家都高兴。我便问伊曼尼,这美丽的大瓷盆里装的是什么佳餚?

「库司库司‧特法伊阿。」伊曼尼笑著回答。特法伊阿?盖子掀开,蓬鬆的北非小米之上的深色覆盖物想必是牛肉,但是那香味相当刺激,似乎有著提神醒脑的功效。番红花之外,还有另外某种调味料的诡异香氛,绝非肉桂、薑蓉之类能够奏效的,一时之间倒是不容易辨识。看我有点困惑的表情,伊曼尼悄悄跟我说,「讲出来,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同时用芫荽粉和安息茴香来烹煮牛肉,就会出现这样的味道。」哦,果真,道地的摩洛哥美食。「其实,更要紧的是葡萄乾的处理与烹製,我们叫做特法伊阿,有了这一道手续,才有摩洛哥特色,不会和中东烹调混为一谈。」伊曼尼伸手入袋,拿出一张手抄食谱,递给了我。席薇尔看到了,叫了起来,「我们可不可以影印?」伊曼尼微笑,「不需要影印,我为每一位都准备了一份。」全部是手抄的,一丝不苟的英文手写体,用深咖啡色的墨水写在有毛边的米色手工纸上。大家惊叹不已。

果真,燉得恰到好处、入口即化、有著扑鼻异香的牛肉,果然是用芫荽的果实和芫荽的叶子磨成的调味料Coriander以及俗称孜然、安息茴香、阿拉伯茴香的Cumin来燉煮的。芫荽做成粉状调味料之后,没有我们惯常使用的香菜那种清香,闻起来味道清淡些,在汤锅里却有些诡异,让人想到印度舞和阿拉伯舞蹈中的手势。安息茴香却是充满诱惑的辛香调味料,很容易让味蕾兴奋的。我一边尝著那牛肉,一边看著手里的食谱,想像著回家如法炮製的种种乐趣。

「有点咸有点甜,层层叠叠,別致之处在这里。对吧?」伊曼尼微笑著。美丽的大眼睛闪过一丝骄傲。我点点头,將整道菜餚覆盖起来的特法伊阿才是那会使牛肉口感丰富的妙品。它的內容包括橄欖油、牛油、洋葱、肉桂、薑蓉、番红花、无籽葡萄乾、蜂蜜、地中海细盐和现磨黑胡椒。「蜂蜜有讲究吗?」我问伊曼尼。伊曼尼的长睫毛颤动了一下,「我的祖父养蜂……」我微笑,秘诀在此。伊曼尼静静地说,「不一样的蜂蜜很可能会產生不一样的效果。」我安慰她,「尝试不一样的食材,那才是乐趣所在啊。」我也告诉她,芫荽与生薑本来是中华美食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很高兴用在摩洛哥烹调里会展现完全另类的风格。还有,与地中海细盐有著相同品质的台湾七股细盐也会让我对这道库司库司‧特法伊阿產生特別的情感。「哦,台湾的盐……」伊曼尼睁大了眼睛,「你喜欢那块美丽的岛屿?」「噢,我深爱那块土地。」我回答。

现如今,在这张手抄食谱上,加上了两行中文字,地中海细盐的优质替代物是太平洋细盐与台湾七股细盐。製作特法伊阿的蜂蜜以白色蜂蜜为最佳。当然,很可能,伊曼尼祖父的蜂蜜还是无法超越的。但是,这白蜂蜜的使用可是我在厨房做了多次实验的成果,我很珍惜的。

电话铃响,远在加州的儿子回家过新年,在电话里跟我研究除夕菜单,「我到拿帕的酒庄去选了几瓶红酒,请酒庄直接寄回家。纸箱里还有一点空隙,我顺便放了两罐拿帕地方的白蜂蜜在里面。你做特法伊阿常用加拿大產品,其实拿帕的蜂蜜非常甜美,而且很香,有鲜花的味道。」儿子如此体贴,我当然开心,「不过呢,这库司库司‧特法伊阿很適合户外野餐,天寒地冻的日子,可不知这道菜有没有足够的暖意。」似乎是看到了儿子嘴角上那一抹笑意,「朔风怒號的日子,这道菜带来的可是地中海的阳光、番红花的香氛,应该是很不错的。」何止如此,我想像著拿帕的蜂蜜,可不知能不能与伊曼尼祖父的蜂蜜比美。顺便取过一张美丽、精致的贺年卡,用了深咖啡色的墨水,將炽热的祝福寄往摩洛哥大使馆。希望伊曼尼平安喜乐,甜美如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3 04: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