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25142|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强化物的力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0 11:4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ABA的训练治疗过程中,一直都不断地在强调“强化物”(reinforcer)。渐渐地,大家对强化物的普遍认识就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和“口头表扬加夸张的表情及动作”。

其实“喜欢”(prefer)和“强化物”(reinforcer)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一个物件(如食物、玩具、活动等)能被称之为强化物一定会提高它所直接跟随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如果某一个物件跟随了某个行为,而那个行为并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个物件并不能被称为强化物。

在我做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地在向家长解释这个问题。第一是强化物的重要性:以我们正常人为例来讲,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实现某个目的,且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这个行为的目的是有实现的可能性的(不需要100%的可能性)。有的时候我会把话说得更直白些,我们工作很大的一部分动力是来自于赚钱,而钱就是我们持续努力工作的强化物。对于孩子来讲,道理是一样的。例如教孩子模仿拍手,一开始手把手地教孩子拍手(假设孩子已经有拍手的动作能力),马上给M&M,渐渐地,孩子从他的经验里了解了“拍手——M&M”,从而这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增加。这个时候,M&M就是强化物;反之,如果孩子的拍手的行为没有增加,说明M&M并没有起到强化物的作用。

插一句题外话:在教孩子模仿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遇到的情况是,孩子学了某一个行为,就不断地做,不管有没有人叫他模仿,或者训练师叫他模仿另一个行为。因为这个行为是被加强了的,所以对于孩子来讲“某个特定行为M&M”是一个组合,他为了想要M&M,就会不断重复那个行为,但并没有意识到那是一个模仿行为。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再多教几组模仿就能解决。最终把三到四个模仿行为混合到一起,孩子能够准确地模仿每一个行为,一般就不会再出现孩子一直重复一个行为的问题。至于模仿,一定是要教到训练师做一个新的简单动作,孩子可以直接模仿,才算是孩子掌握了模仿的能力。

第二个要跟家长解释的是怎么样去选择强化物。ABA中有系统的方法来选择强化物,但个人认为,在日常训练中,家长也并不需要使用那么严格的方法。首先,强化物一定是孩子喜欢的东西,但一定要牢记孩子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是强化物。其次,挑几样孩子最喜欢的东西出来尝试,在训练过程中观察孩子的反应,一般就能观察到孩子对这个东西的渴求程度。然后通过孩子的学习进展情况去反证所用的东西是不是起到了强化物的效果。再次,一直盯着一个东西用,再喜欢的东西也会渐渐厌倦,所以最好能有几样东西混合着使用。最后,可能的话,让孩子选择他喜欢的东西作为强化物来使用。对于还没有语言且沟通能力不足的孩子来讲,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两样东西放在孩子面前,看孩子会选哪一个。试个四五次,一般来讲就会有结果了。所以,当训练的进展不佳的时候,不仅要查看训练的内容是不是过难;训练的方法是不是有问题;也同时要查看使用的所谓强化物是不是没有起到强化物的效果。

强化物是在所有的训练中都有用到的,但最近的一个小收获让我很体会强化物的力量。新接手的一个男孩子,11岁,语言沟通能力,逻辑能力都很不错。我每一次去的任务其实也很简单,让他读一章阅读,做一些习题,玩一些游戏。所有的这些任务都,对他来讲只是略有难度,但基本在给予极少的指点下,他都可以独立完成。然而,每个星期除了我去的两天,剩下的日子他并不需要去完成这些任务。他可以家里自由地做他喜欢做的事,听音乐,听玩具,看他喜欢看的书。于是,在我去的日子,常常就遇到一系列的行为问题的发生,从口头的大声说“NO”,到拿笔在书上乱画,到扔东西,到砸东西(桌子、椅子、墙和门等),最终到打人。

分析了这系列的行为问题,首先它并没有达到逃避任务的目的,因为每次当他发完脾气之后,他自己都乖乖地坐回到桌子前面把该做的任务做完;其次它也不是为了获得注意力,因为我去工作的整个一个半小时是一对一的,也就是我的全部注意力都在他的身上;再次它也不是为了获得内在刺激,因为他独处的时候没有类似行为。所以这些问题行为主要还是受到某些外在的强化物的正强化的;再进一步分析正强化的可能性:一是他可能享受与长辈的对抗的过程;二是有可能通过这系列的行为来延迟所需完成的任务。

如果一个行为因为正强化而存在的,那么所用的方式就应该是截断当前正强化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且找到其它适当的正强化来跟随适当的行为,从而强化适当的行为。这就涉及到强化物的问题,之前已经和孩子的妈妈讨论过这个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出什么有效的结论。孩子喜欢的玩具都比较贵,而对生活中吃用的东西都兴趣缺缺。于是我给孩子妈妈提了一个建议,把玩具的广告剪成拼板的样子,然后借用代币系统,每一次训练孩子的表现良好,拿到足够的代币,就可以换取拼板的一片,等到他换齐了整套拼板,就带他去买那个玩具。孩子妈妈同意了我的建议。下一次去的时候,孩子妈妈跟我说,孩子自己挑了一个喜欢的东西,一种冰激凌,而且是他自己看广告挑的,孩子妈妈跑了三家超市才买到这一种一模一样的。解决了强化物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要做的就是切断原来行为的加强因素。因为没有进行行为功能分析,只能根据观察推断的结果来设计项目:既然行为是被正强化的,不论之前推测的强化原因是不是正确,都可以用忽略的方法来尝试。所以,我要求孩子的妈妈在听到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过来帮忙,而我自己是可以完全做到不理孩子的行为的。

在使用上述方法后,第一个训练日,孩子有几次语言的对抗,并且有一次摔书本的行为。针对那个行为,他没有拿到代币,但其它的过程中还是给了他足够的代币,让他在训练结束时去跟妈妈交换冰激凌。第二个训练日,孩子自己积极主动地把平常要做的任务一一完成了,结果训练提前十五分钟就完成,没有行为问题。第三个训练日,慢慢地加入了更多的训练内容,不完全由孩子选择他想做的任务。孩子只有一次在书上把不想做的任务用X划掉了。针对这个行为,教孩子说“我不喜欢这个练习,可以换一个练习吗?”,孩子照说了,然后完成了剩下的练习,并加了一道新的习题来取代他不想做的那个习题,最终还是拿到了代币。第四个训练日,训练内容还是在慢慢增加中,偶尔有一两次语言上的对抗(如,说“NO”),顺利完成全部任务。

这一个例子,是让我体会到强化物的力量的深刻的例子。之前的几个星期,孩子的行为已经激化到打人。孩子和训练师之间的对抗一定会存在,但不能让这种对抗持续。虽然要做的任务他每一次都能完成,但单单只靠忽略他的问题行为并没有能减少他问题行为的发生。另外存在的一个困难是:如果只是给任务,不管孩子的行为怎么样,训练师还可以忽略问题行为,并且坚持所给的指令;但如果是拒绝孩子的要求,就比较麻烦了,这中间可能引起身体上的对抗,要做到忽略就不可能了。我跟朋友开玩笑说,我都快成铁人了,基本上孩子打我几下,我都是目无表情,也不躲,也不闪;不过有一次,有个小孩子拿着电视的遥控器要扔我的时候,我还真动摇了一下,寻思了这回是不是要躲(好在他没有真的扔过来)。服从指令和问题行为其实是一个问题的正负两面:当训练师给了一个指令,孩子的行为如果是服从,那么就没有行为问题的发生;如果是行为问题,那么当然也就不存在服从了。所以,有的时候要解决行为问题,倒不如从加强服从指令的行为尝试起。既然是加强,正加强当然是首先要尝试的,而且必须是所有训练方案的必要组成部分。所以,这个例子很好地告诉我们,当强化物真的有强化效果的时候,应该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工具。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案例都会那么顺利,那么立竿见影地见效,但至少提醒我们:别忘了强化物!
59#
发表于 2017-10-6 21:31:15 | 只看该作者
马克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5-2-26 20:28:53 | 只看该作者

re:学习了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13:39:27 | 只看该作者

re:群群妈妈,先要说,不要因为孩子咬橡皮而生...

群群妈妈,先要说,不要因为孩子咬橡皮而生气。这个行为的原因还不明确,如果只是在上课的时候咬,其它时候不咬,可以排除“自我刺激”;反对来很有可能是孩子内心比较焦虑,又或者无聊,才会有这类行为。而焦虑和无聊的原因,还是要归结到孩子上课听不懂老师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陪读自然是比较好的选择。

然而,你也提到陪读的种种弊端,在大环境里,确实对其他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如果要再去陪读,必须把应对这些行为的方法都想好了,才能去做这件事,否则以前的失败可能又会再重演一遍。

几个行为先要建立一下:第一,平常不能让孩子太依赖你;第二,指令的立即服从性(这个你说你已经在做了);第三,对于你说“不”的接受性(每天挑一两个孩子提的要求来拒绝,呵呵,让他习惯妈妈是会说“不”的,而且说了“不”之后就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你前面描述的一段写作业,呵呵,说实在,对于孩子来讲挺大工作量的。这里的工作量的大,不是真的“量”大,而是由于孩子不喜欢这个作业而相对“量大”。你的坚持是可以的,但在孩子写的过程中有没有使用强化物呢?还是你使用了,没有提到?有没有在过程中一直夸讲和鼓励孩子呢?(不要因为孩子没有在课堂上写作业而觉得不应该夸奖孩子了——孩子没有在课堂上写,不是他淘气,而是他做不到啊。)

先从前面提的这个几个方面着手吧。目前来讲,孩子能在课堂上坐下来就是不错了,落下的课,家里尽量给补吧。至于学校听课的部分,如果孩子对指令的服从性能提高一点,再通过一些方法,比如代币制,来看孩子能不能听老师的话。

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0-12-20 02:56:18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朱老师和冯斑的回复!我现在对于强化物...

谢谢朱老师和冯斑的回复!我现在对于强化物有了新的认识,感觉在应用上又有了点进步。朱老师说的“听话”练习已经开始行动了。我说的“不好说话”是指孩子对老师的问话回应少,老师认为孩子不喜欢说话。其实孩子在家里很活泼,到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人就显得内向,不敢看陌生的人,对陌生人的问话似乎听不见,在辅助或提示下能回答,但显得很害羞和害怕。
现在儿子的情况令我着急,上周一节语文课他没有写一个字,问他学的什么也回答不上来,反而把橡皮咬得伤痕累累。我在外面看到他一直在做小动作,下课后进教室看到橡皮的惨状,立即腾起一股怒火,越来越不像话了,起初是乱画,画书,画铅笔盒,玩铅笔盒,把铅笔盒没收,另换一个,强调不能画书,要画就画在专门的图画本上,后来渐渐地画书少了(偶尔还画),开始咬铅笔盒,严厉制止,这不 ,开始咬橡皮了。。。中午回家,我让他把语文课本和田字格拿出来,要他翻到刚刚语文课学到的那一页,还好,能翻到,问他学了哪几个字,因为有明显的“我会写”在课本上,所以他指了指。但不认识。要求他在田字格上一个一个的写字,每个字写一行(9个),带一个拼音。他不会,知道先去描课本上的,但不太配合写这么多。我严厉的告诉他:“为什么要你回家来写?因为你在课堂上没写,还咬铅笔了。同学都会了,你不会,所以你得回家写。写不完不要吃饭。”我还生气的让他看被咬的橡皮,问他知不知道脏,或许我严厉的表情让他有点害怕,他开始写字了,起初写的很快,还不用我把着他的手教,后来因为多就不想写了,我再次强调他没在课堂上写所以要罚他回家写,在督促下他又开始写了,期间大姑妈回家了(和孩子感情很好,就是不知道从自理方面开始锻炼他,总是惯着他喂他吃饭),我向她摆手不要同情他;奶奶说吃完饭再写,也被我拒绝了,因为他今天必须要为他上课不写字咬橡皮付出代价。还好吧,经过半小时,他写完了5个字:毛巾包尺牙。是新学的字。我赶紧表扬他写的又快又好,快去洗手吃饭吧。通过这点,我觉得孩子在课堂上根本听不进去,一旦进入自闭状态,老师现在是没法拉他出来,因为老师说过要讲课,要考虑其他13个孩子,不可能时时提醒,何况他还不听。我想过陪读,一直在犹豫这种状态下应该是要陪读的,但在刚入学的一个半月,我陪读了,最初一周,效果很好,后来他就开始和我说话,我不理,他就一直问我,没办法,我只好小声的告诉他不要说话;辅助他听课写字做作业,他反抗,并大声的说“不要”;每次去上学都要拽着我,去哪都要我跟着,休息日一看不见我就找。我感觉他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了。后来因为学校要我写申请说明孩子是特殊的,办B类学籍,我拒绝写,学校不给办学籍,班主任老师的态度很差,在课上说不能因为个别同学的表现影响全班的荣誉;对我说因为我在陪读,所以学校对孩子的安全不负责任。我在沟通无望的情况下想转学,没想到正在这时父亲突然病重,我只好放弃孩子的上学先和父亲治病,期间孩子就一直在家。一个半月后,孩子来到这所私立学校上学,他已经落下课了。看到孩子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我想陪读。又想想前面失败的求学和陪读,又犹豫了。若学校许可陪读,我能不能请个人来陪读呢?但这个人不好找,我在一个小县城里,人们对于自闭症还没有半点认识。若再由我来陪,还真担心孩子会又依赖上我。老师反映孩子在课上学的很少,但很聪明,比较适合单独教。我只能苦笑。这些年来我一直是单独教,从教他和我配合开始,一点一点的教,现在他和别人的配合还没有泛化,而他已经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了。想就让他在一年级开始泛化吧,没想到问题多得让我手足无措。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孩子的状况,我也担心自己现在只看到孩子的不足,所以先简短的写这些,请朱老师费心再看看,帮我出出主意是否要陪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0-12-17 16:00:24 | 只看该作者

re:强化物总是可以培养的.比如我儿子最近疯迷...

强化物总是可以培养的.比如我儿子最近疯迷上了电子游戏,这就成了我们手里的强化物了,他越迷,这强化力就越大.你的任务就是要找准他的脉.拿他最在乎最想要的东西做强化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3:38:22 | 只看该作者

re:群群妈妈,根据你简短的描述,这中间涉及多...

群群妈妈,根据你简短的描述,这中间涉及多方面的原因,需要从不同的渠道和方式来解决。

第一,上课看老师看黑板,是行为的表现形式,但不代表实质的注意力。这两者之间是不划等号的。当然,前者的行为表现形式是需要训练的,但即使有了这个表现形式,还需要后续的其它方面的训练。对于老师讲课的内容,如果听不懂跟不上,要让孩子坚持45分钟看着“外星人”,听“外星人”讲“外星语”,就象是把正常孩子放到西班牙语班上去一样,同样走神小动作的情形一定是会观察到的。

建议:在家训练看老师看黑板——这一点很好,你已经在做了。

跟老师沟通一下,看看老师在课上会讲些什么,在家测试一下孩子的程度是不是能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如果不能,就需要考虑陪读或者先在家里给孩子补一部分的课。

第二,你提到“孩子不好说话”,呵呵,我猜想你表达的意思是说孩子很固执,批评或要求多了会产生其它的行为问题,是不是呢?如果是这样的话,“规矩性”也就是“听话”这方面,还是要在日常生活里加强一下。小孩子在家听家长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我想这是最基本的规范,对于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的继续是一个必需的要求吧。

建议:服从性训练

在家的时候,选择一些指令是孩子必须服从的(我们并不想把孩子训练成机器人,所以我们并不要求我们说什么孩子就做什么。孩子必须服从的指令通常集中在社会规范性或生活习惯性指令上)。比如,吃饭前去洗手,回到家把书包放好,换好衣服把脏衣服放进衣服框里。。。其它也包括,比如,爸爸在讲电话,要求孩子把电视机的音量调低;孩子想问妈妈要东西,要求孩子用礼貌用语“妈妈,我可以吃冰激凌吗?”。。。最后,孩子要能接受爸爸妈妈说“不”,“妈妈,我想吃冰激凌”“现在不可以吃,吃完晚饭半个小时之后才可以吃”。。。

第三,强化好的行为

强化物不一定是吃的东西,喜欢的活动其实比吃的东西更好用。在学校的情况下,代币制可以用。如果老师肯花点心思的话,可以由老师来发放代币,孩子一天能从老师那里拿到多少代币(事先跟孩子订好),就可以回家跟妈妈交换他喜欢的东西,如果拿不到,不管孩子怎么闹都不能给他。

用代币制的话,一开始的目标不要订得太高。一开始要让孩子整堂课都听讲,不走神的话,孩子一定是做不到的。老师如果有心的话,可以把一堂课分成五到十个小块。老师不需要时刻盯着孩子,只需要差不多每隔五分钟的样子看一眼孩子,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是在老师身上的,老师就给孩子一个代币(当然,这个步骤有可能会影响到班上的其它孩子,取决于孩子坐在教室的哪个部分,如果是坐第一排,老师真的想做,也是可以做得到的——不需要说话,只需要放一个代币在孩子的桌面上)。如果老师不能做到那么细分的话,那就只能根据老师的感觉,在课后发代币了,是不是有效果,就很难保证了。

学校里具体要怎么样做,取决于学校的现实情况,还有老师愿意投入多少来帮助孩子。另外,有没有陪读呢?

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0-12-17 05:29:57 | 只看该作者

re:想请教朱老师一个问题:现在上一年级的他不...

想请教朱老师一个问题:现在上一年级的他不听课,自己玩的不亦乐乎。表面上看起来是注意力不集中,我觉得是他缺乏上课听讲的能力。于是先灌输上课要做好眼睛看黑板和老师之类的,在家里也模仿课堂给他上课,的确是要时时提醒。反过来他当老师,我学他的样子,他也知道来纠正他的不好行为。现在他都知道上课要怎样做,但就是做不好。于是要求老师严格要求他,结果老师反映他根本不听老师的,老师说他,就用手捂住眼睛,从指缝看老师。老师对他无可奈何,还担心太严格了,因为孩子不好说话,若受到老师严厉的批评或惩罚,自己跑了怎么办?就这样一天下来,根本学不了多少东西。我想是不是孩子的规矩性不好导致的?是不是应该从让他听老师话开始?我也准备从现在开始向他不断灌输要听老师的话之类的,这样就要用到强化物了,我儿子对吃的强化物不敏感,玩的也是,所以很难找到适合他的强化物。昨天晚上的写字我用明天骑自行车作为强化,还有一点效果,一说写不完就别骑自行车了,他就着急的写上几个字,在学校可不能把自行车带去吧,是不是这时就可以用上代币了?请朱老师帮我分析一下我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是否正确,好吗?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0-10-25 11:31:24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老师,在论坛里向您学习了很多!谢谢!...

谢谢老师,在论坛里向您学习了很多!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3 16:02:40 | 只看该作者

re:听你的描述,应该不是AS。

听你的描述,应该不是A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0-10-21 11:31:3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ji...

下面引用由[U]jinglenn[/U]发表的内容:

一般来说,孩子不爱写作业的原因可以归结为1)动力不足;2)难度太大。

1 动力不足:写完作业也没啥好处,这是原因一;不写作业也没啥坏处,这是原因二——大部分的正常孩子会怕老师批评,会怕交不上作业...


我觉得动力不足比较适合我孩子。我现在是天天给他灌输——好孩子要认真完成作业、不要迟到。【他的照片还是贴在学校门口的光荣榜上的,因为几次奥数比赛获奖。】以前因为他不写作业我们全家使劲打过他,估计学校老师也收拾过他,有一次语文老师大概批评他吧,他上课的时候就跑出去了,语文老师也害怕了,从操场把他追回来。。。我后来带他去看过心理医生,心理老师说他是敏感和高自尊的孩子。
我想请教老师,这些会对他造成心理阴影吗?他一写作业就想起来?所以就不能专心,就有情绪?
昨晚我用薯条做强化物,他把语文作业勉强完成了,书写不认真,错了让他改有时他还拧着,情绪不是很好。他后来又写课外坑班的作业,他又表现得很认真,比较积极。我说:你刚才闹是不是故意的啊?他马上就做几个鬼脸,乐。然后继续写坑班的作业。有时我觉得他有点像as,他很拧,不想干的事谁也勉强不了,有时我急得抱着他哭他也不写,好像无动于衷的样子。但他好像又不是典型的,他喜欢和小孩玩,观察敏锐,不太刻板,对他喜欢的事比较容易入迷。我有一次肚子上长了个大包,像粉刺那样的,我让他摸摸,他后来小声说:你大概太累了!我说原来你也知道妈妈累啊,,一次课外班下课,老师站着给别的家长讲题,他还给老师搬了把椅子,他说,看到老师都流汗了。。看过的心理老师说他心里都明白就是不表达出来。
您看,这样的孩子是AS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0-10-19 13:46:45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慢慢给孩子洗脑。。

谢谢,慢慢给孩子洗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8 20:25:08 | 只看该作者

re:一般来说,孩子不爱写作业的原因可以归结为...

一般来说,孩子不爱写作业的原因可以归结为1)动力不足;2)难度太大。

1 动力不足:写完作业也没啥好处,这是原因一;不写作业也没啥坏处,这是原因二——大部分的正常孩子会怕老师批评,会怕交不上作业的尴尬,但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的感情会相对较弱。

2 难度太大:我就不解释了,字面意思。

可尝试的方法:
1)把作业分解成几部分,每完成一部分给一个星星,最后按得到星星的数量给不同级别的奖励,星星越多,奖励越大。
2)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陪着,给辅助,并且也给社会性强化,在减低作业难度的同时,也通过互动来增加一点写作业的乐趣。
3)不断地告诉孩子,不写作业,第二天交不上作业是很尴尬和难为情的事。。。洗脑过程慢长,切记别动气。

顶一下秋爸爸的回复,给孩子画了一个他拿不到的饼,等于没有强化物。强化物一定要让孩子能接触到,它才能起作业。同时,并不是孩子喜欢的就能当强化物的,如果对写作业的抗拒心远远超过上网的热情,那么上网也不可能成为强化物的。

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0-10-18 18:36:4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py...

下面引用由py026发表的内容:

他没有一天获得这个机会。...



那他根本就还没体会过这个强化过程。不怪他。怪你干嘛不先简单点儿,做一道题,就上强化物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0-10-18 15:45:59 | 只看该作者

re:我一直不知道拿什么做我儿子的强化物。...

我一直不知道拿什么做我儿子的强化物。
他目前的问题是不爱写作业。他有点喜欢上网,我说,你只要每天晚7点写完学校的作业就能马上上网玩半个钟头。可是开学到现在,他没有一天获得这个机会。其实学校的作业也不多,对他也应该不算有难度。用他爱吃的东西诱惑他也没有成功。关于他不写作业,我通常是连气+急,抱着他大哭,,没辙,我妈也是气得哭,可他还是不写。。是很拧很拧的小孩。别看他不爱写作业,但他喜欢上学去,他说学校有小朋友玩。他不爱写作业的时候就小动作特别多,要不就爬到床上去,,懒洋洋的,符合add的特点,但他上他喜欢的奥数课,可以一坐3个小时,考试的时候也是一个多小时一动不动的。目前家里没有他怕的人,学校的老师他也不怕。他自我感觉良好,每天都挺高兴,都四年级了,还是特别贪玩,每天大把的时间都给浪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7:15:31 | 只看该作者

re:燕姐不愧是博士,认真啊。。。。。。 ...

燕姐不愧是博士,认真啊。。。。。。

DSM-V貌似还没有正式出台生效吧?目前的诊断还是用的DSM-IV。

(I) A total of six (or more) items from (A), (B), and (C), with at least two from (A), and one each from (B) and (C)

(A) qualitative impairment in social interaction, as manifested by at least two of the following:

1. marked impairments in the use of multiple nonverbal behaviors such as eye-to-eye gaze, facial expression, body posture, and gestures to regulate social interaction
2. failure to develop peer relationships appropriate to developmental level
3. a lack of spontaneous seeking to share enjoyment, interests, or achievements with other people, (e.g., by a lack of showing, bringing, or pointing out objects of interest to other people)
4. lack of social or emotional reciprocity ( note: in the description, it gives the following as examples: not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simple social play or games, preferring solitary activities, or involving others in activities only as tools or "mechanical" aids )

我们一般在讨论的时候把自闭症的三大特点简化为:1)social impairement 社会性不足;2)language delay 语言发展迟缓;3)stereotype behaviour 刻板行为。我用了emotion isolation确实是狭隘了一点,从翻译的理解上,又会引起很多争议,那还是用回lack of emotional reciprocity好了。

从ABA的角度,诊断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症状,表现为“行为”(不得不解释,行为的定义也是很宽的,并不仅是大家理解的能目视到的物理动作)。所以,ABA的角度,我们找到需要干预的“行为”,观察,找到前后环境影响因素,设计干预方案,执行方案,评估干预效果,改善干预方案,直到最后实现干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0-6-23 11:33:24 | 只看该作者

re:因为ABA是普适方法,离谱不离谱的没关系...

因为ABA是普适方法,离谱不离谱的没关系,道理上都可以应用。
所以我认为我是在学习,没在捣乱,虽然低功能孩子的家长可能看着不爽,抱歉了。

我认同谱系定义的确还是细化一点的好,估计以后DSM-VI要分成ASD-I级,ASD-II级,ASD-III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0-6-23 11:22:40 | 只看该作者

re:没有emotion isolation就...

没有emotion isolation就基本上离谱了,俺同意朱老师的观点。对大人有ATTACHMENT就有希望,在ASD眼里,大人就是INSTRUMENT,朋友也是利用价值而已,缺少了分享的心理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0-6-23 11:00:09 | 只看该作者

re:老师,DSM-V草案的谱系定义里面没有情...

老师,DSM-V草案的谱系定义里面没有情感这条。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Must meet criteria 1, 2, and 3:
1.  Clinically significant, persistent deficits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s, as manifest by all of the following:

a.  Marked deficits in nonverbal and verbal communication used for social interaction:
b.  Lack of social reciprocity;
c.  Failure to develop and maintain peer relationships appropriate to developmental level

2.  Restricted, repetitive patterns of behavior, interests, and activities, as manifested by at least TWO of the following:

a.  Stereotyped motor or verbal behaviors, or unusual sensory behaviors
b.  Excessive adherence to routines and ritualized patterns of behavior
c.  Restricted, fixated interests

3.  Symptoms must be present in early childhood (but may not become fully manifest until social demands exceed limited capacitie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6-23 10:55:41 | 只看该作者

re:燕姐,孤独症谱系里有情感好的孩子,这个我...

燕姐,孤独症谱系里有情感好的孩子,这个我可不认同啊。。。诊断孤独症的三大条里的一条必要条件是emotion isolation,没有这一条,就不能诊断孤独症了。

唉,说到底,又是一个定义的问题。。。“定义”是让人打架的东西,我闪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18 09: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