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清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卫填海,DD。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 16: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带着DD跑到北京看雪,到了京城,发现北京...

带着DD跑到北京看雪,到了京城,发现北京人民也在跟我们一样盼着下雪。
在北京呆了3天,刚逛完老三样新三样,就接到海口计生局电话,要求我们参加第二天的专家会诊。和D爸评估了几种方案,D爸接受自己带DD提前回去接受会诊,让D妈自己继续在北京多受几日寒风,顺便向一位好友妈妈学习。
知道要提前回家,DD问“滑冰呢?滑雪呢?”他还没看过滑冰滑雪,但知道那时嗖地一下可以滑出好远的东东,《弗洛格》里的小鸭有滑冰,小鼹鼠有滑雪。
“你是说‘我还想去滑冰,我还想去滑雪’吗?”
“‘我还想去滑冰,我还想去滑雪!’”
“DD,很可惜,这次我们不能去滑冰滑雪了。”
“不!我要滑冰,我要滑雪!”
“DD,今天星期二,我们原来计划星期三去滑冰,星期四去滑雪,现在爸爸有急事,你和爸爸星期三要坐飞机回海口,就没办法滑冰滑雪了。”DD理解昨天明天后天有困难,但能理解结构化的星期一二三。
“不!我要滑冰,我要滑雪!我不要星期三坐飞机!”情绪上来了。
“我们以后还可以滑冰滑雪的,下次还可以来啊!”
“‘以后’呢?”这个词是他不能理解的,他被这个词吸引住了。
“比如,比如明年啊,或者海口开滑冰场的时候啊!”妈妈自己不知道怎样应答,舌头开始打结。
“没关系了,爸爸带你和哥哥姐姐去金牛岭玩滑车!”爸爸提供了一个切实的解决方案。
“我要玩滑车!”DD又高兴起来。他要是说“好!”“耶!”,那就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 16: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在家,在幼儿园,在和邻居们相处的时候,大...

在家,在幼儿园,在和邻居们相处的时候,大家已经习惯了DD的方式,知道怎样应对他。出门旅行,遇到的总是不同场景不同的人。

在火车站候车室,人不是很多,妈妈乐得让DD自己走走逛逛,时时眼睛看着他。突然,DD一下子跑回来,扑到妈妈怀里,眼睛还朝某处瞟瞟。妈妈顺着他的眼神一看,有二三个民工打扮的中年男子正冲着他勾手笑呢,虽是逗引,可对自身带孩子的妈妈来看颇有勾引之意。妈妈惊出一身冷汗,紧紧抱住孩子!幸亏你知道害怕。

在火车上,同一格的阿姨说:“他很喜欢说话哦!老是说一样的话!”
一直在狭小的车厢空间里,人们走来走去,DD觉得压力很大,就不停地背书,即使妈妈努力插话进去,还是很容易被被人发现特别之处。

在景点,有美女要跟DD说话。那是个韩国姐姐吧,用生硬的口气说“你好!”,DD不答,妈妈打圆场,代DD答“你好!”。
DD笑容灿烂,于是美女要跟DD拥抱合影。可美女一近身,DD发出惊天之语:
“救命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23: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近一个月来,DD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我”...

近一个月来,DD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我”都没错,以致我以为“你我”可以过关了。谁知爸爸一回家,多了个“他”,一切就乱了套。
你我他混乱之际,爸爸和妈妈“什么?”“谁?”疑问不断。DD转变思路,直接说“爸爸”“妈妈”“DD”,或者谁谁的名字,拒绝你我他。
给他几天适应期,让他自己琢磨琢磨;也给我自己几天适应期,让我想想如何应对这新的混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09-1-5 23: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4日是新年上课的第一天。DD一到教室...

4日是新年上课的第一天。
DD一到教室,就大声宣布“我去北京了!我回来了!”“我去了鸟巢、水立方,我去了大剧院,我去了天安门,我去了故宫,我去了长城······”
老师问“故宫怎么样啊?”
D“故宫好大!”
“故宫里有什么?”
“有···有···有很多房子!有御花园!”准确,没有背书,御花园的确和那些房子集中的地方有很大不同。
“长城有什么?”
“有烽火台,有缆车,有雪!”除了长城那一点点积雪,别的地方都没有雪。
“北京好不好玩?”
“好玩!”
“还想不想去?”
“我不想去了!”
“为什么?”
“···因为,···因为,好冷啊!”因为冷,DD在两天里学会了自己戴手套。

妈妈还有功课没做,就是要把北京之行的照片整理出来,做成电子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 12: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最近很忙,乘着电饭煲煮饭的空档,列举部分...

最近很忙,乘着电饭煲煮饭的空档,列举部分困惑,大家帮我想想办法吧。

1.电子书做出来了,孩子不爱看。
  我把照片贴出来,在旁边列出问题,如果DD能回答,我就帮他敲写出来,如“第一天我们见到谁”“爸爸。还有黄阿姨。”;一些他不能描述的,我写出我自己的看法,如“天坛的房子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一次旅行所见的人比较多,去的地方也多。不知道是不是内容太多让他接受不了,还是提问太多让他接受不了。
  他更爱一张一张地翻看照片,快速Pg Dn,最多嘴里念叨“这是巨蛋”“这是···”什么的。我很担心他沉迷在电子照片翻阅的视觉刺激,努力想让他理解或回忆照片中的故事,但他基本不能配合。
  我这样做超出他的能力了?
  我应该做到怎样的简单呢?

2.训练时间上,要不要以集中安排的时间为主呢?还是以见缝插针为主?
  11月中旬听杨教授的点评后,这两个月主要在“看眼神找东西”“非口语指示”“理解所读的书”上努力。所有努力,是在DD的课余时间进行,还要刨掉妈妈的做饭时间、DD的练琴时间、作业时间、跆拳道时间、亲戚交往时间,还有妈妈的思考和反应延迟的时间。这样算起来,我们的“训练”时间很少,再减去DD讲条件磨叽的时间,就更少了。
  “见到一些孩子还没训练好,就送到幼儿园里,我真为家长的勇气感到敬佩!”每每想起杨教授的这句反话,我就问自己,DD是不是真的适应幼儿园了?即使他能完成作业,做完考卷,没有行为问题表现得很乖,他就真的适应了吗?
   他还是不能和小朋友交流,我应该怎么做呢?我需要一天至少安排多少固定时间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8: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13日,杨教授给DD做了互动点评。 ...

13日,杨教授给DD做了互动点评。
因为DD是候补插进研讨小组的,教授只接触过一次,印象不是很深刻。听着教授说了几次“他状态不错啊”,弄得我心里发紧——要是讨不到真经可怎么办呢?
当薯片来时,情况发生了变化。
教授拿薯片引诱在操弄玩具的DD,DD瞟了一眼没反应。薯片只好被收在一边,我们来听教授的总结。DD玩够了玩具,就冲薯片去了,呱唧呱唧地嚼。教授过去,把薯片从他手里拿来,说“这是我的,你不能吃。”
D急了,开始还能说“我的”“拜托拜托”“给我”,几句不成句子的句子之后,就大叫,跳起来抢。
教授乘他不备,叫一个家长 藏到身上。
DD急着在教授身上乱翻。
教授说“DD,你看我的眼睛,薯片在那里。”
D先在那伯伯前面找,又到后面找,再到他身后远些的豆袋椅下翻。最后在进一步的“他那里”才想起找那伯伯要。
——这种意识不到人也是环境一部分的情况,显示DD社会性趋向不足。

DD得到薯片后,南南进门来了。
DD拿着薯片过去说,“小弟弟,给你。”
——小弟弟和小妹妹,不会对DD提要求,不会对他问话,不会给他造成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8: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14日,杨对我们提供的文字和短片资料进一...

14日,杨对我们提供的文字和短片资料进一步点评指导。

*DD的眼神参照很不够。我们的训练方式很不到位。
在上一次的点评,杨教授即提出这一点,奈何我体会不到点子上。只记得要抓住生活中的可能之机进行眼神指示和其他非口语指示,却忽视了,在家里,对物品的所在,孩子其实大概知道那个方位,所以我再眼睛一瞟,他很快能找到;在陌生之处,当他只能用参照别人的非口语信息时,短处立现。
——我们需要从桌面眼神参照做起,先从两个开始,到8个物品;需做10次成功10次,才可以进如下一步。每天需要30分钟以上,可以5分钟一节。

*共同调控能力很不够。
我一直以为,如果孩子能跟着老师弹琴,能跟着教练学肢体动作,能跟随我们的步骤不走远,他的共同调控能力不是大问题;我一直以为,他在很多活动中初次配合度不佳,是因为他理解力偏弱。共同调控的训练,有助于他的配合程度,有助于延长注意力时间。
——包括同步调控游戏,非同步调控游戏。 《请你跟我这样做》,《请别跟我这样做》?

*加强小团体活动。
DD的能力不足,使得大团体活动对他的促进作用有限,甚至给他造成负面心理。
——尽快建立小团体。如同龄小团体难建立,也要至少两个以上的大人陪他玩,教会他一些基本社会技能。

以上三个方面是最最急需加强的部分。
此外有,
*语言训练
以生活故事书的方式,可以先从现在所作的问、答文字提示方式开始,过渡到无文字提示。
鱼妈特地提醒合作画漫画的方式。
简单句->简单连接句->复杂句型。
在做故事书和其他语言训练的同时,加进情感分享的部分。
(这一部分我自己还没消化好)

*过动表现的处理
可考虑药物。                          ——治标不治本,且我本人对药物有恐惧心理。
在整体能力提高后,孩子过动情况会改善。——治本,但漫长
用行为管理方法。                      ——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内进行,效果较好。

这一次的点评面授,教授对孩子的了解有了上一次的参照对比,我自己也对相关的概念有了了解,所以教授的总结方式有很大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8: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15日,借着跟教授同路的几分钟,进一步讨...

15日,借着跟教授同路的几分钟,进一步讨教。
除了对DD部分的请教,特地说明眼神参照、共同调控、小团体的重要性外,我特地拉了小鱼和佑佑做参照。

我:我对小鱼和佑佑的表现印象很深刻。
杨:主要对哪些印象深刻呢?
我:小鱼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长,配合度很好,而且他对语言指令的反应很快、很自然;佑佑的眼神参照非常好,配合度也很好,对指令的反应也很好。他们是不是以后的发展会比DD更好呢?
杨: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他们年纪小。你对他们的妈妈印象如何?
我:她们都非常活泼,非常有激情,很有感染力。佑佑妈妈还能表现得非常从容、自然。(不看自己的录像感觉不深,我自己就一整个木头,且是焦虑的木头。)
杨:对,这一点非常重要。家长做好了,孩子才有可能进步得更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8: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潭入鱼潭记


鱼妈按了门铃,以蛊惑力十足之柔声叫唤小鱼。
小鱼开了内门,歪头从铁门下缝隙观察外面的世界。我以一支花哨铅笔付得买路钱,便踏进了鱼潭。
这是一个表情柔和,甚至有些优雅的孩子。对一个初次见面的阿姨,他没有任何焦躁。他看着电视,跟随里面的要求回答;陌生阿姨想看看他手边的书,他不愿意,小心用手或用腿按着,但并不叫唤。
爸爸回来了,小鱼热情拥抱。
吃饭了,小鱼很乖的该吃啥吃啥,妈妈说只能喝一点点果汁就只喝一点点,虽眼馋地看着,但并不吵闹。妈妈只说了一次哦,并不需要废话。
爸爸逗小鱼,小鱼开心地看着爸爸;妈妈逗小鱼,小鱼开心地看着妈妈。
苹果片来了,真是好吃的样子。妈妈让小鱼叉片苹果给阿姨。小鱼轻轻叉了,在确认已经叉稳后,看了水果一眼,慢慢走到阿姨跟前,递给阿姨,还看了阿姨一眼。
如果不是他口齿尚不清晰,我不知道他和一般文静听话的孩子有啥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5: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鱼妈,非常感谢你如此郑重的宣布。不过...

鱼妈,非常感谢你如此郑重的宣布。
不过,我几乎都没有做什么啊,是我在你和小鱼身上学到了很多。谢谢你如此努力,谢谢你把自己努力的成绩带给我们参考。

在研讨小组这次活动前,我找不到DD的进步,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不知道应该怎样做,心里沮丧极了。
谢谢鱼妈你迅速给我电话,那一小时的电话,让我找到安慰,摸回方向。
很多的感受,的确是同在努力的家长们才能体会,才知道怎样相互支持的。所以,也要感谢以琳和扬爱让我们相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6: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眼神参照》第一天

眼神参照训练

D家的眼神参照训练从赖床时间开始。
先做左右手的。
妈妈比较笨,最开始说的是“你看着妈妈的眼睛猜”,人家看着眼睛拍了两次后,就真是“猜”了,乱拍一气。
接着,“你看着妈妈的眼睛,妈妈看哪里,小弹簧就在哪只手”,54321后,妈妈直看目的,DD对了10之89吧,就溜神了。
再接着,54321时,妈妈看着DD,伸出手时看目的手,DD倒是10猜10中。因为先看着DD,再变换眼神方向,对他来说,多个交流,趣味也多一些。

——看来,眼神之参照,直勾勾看着某处,与跟随眼神移动看某处,难度大大不同。那这眼神参照,是参照直勾勾的眼望方向,还是参照眼神之移动呢?

晚上,D爸回来了。马上泛化到由D爸主导。
为了成功20次,做了27次。因为臭小子要溜号,就给他讲条件,成功20次完事,要不成功就一直做下去。

为了勾引他继续练下去,就来一次爸爸主导,妈妈猜。
妈妈发现,要把头低下来,才好看清爸爸到底看哪只手。
10次也错了1次。

轮到妈妈主导,爸爸猜。
爸爸头5次就错了1次。爸爸叫唤,妈妈的眼睛太小,他看不清。

完蛋了。这基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15: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佑佑妈妈提醒的极是!我们马上调整...

佑佑妈妈提醒的极是!

我们马上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20: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七岁儿童的认知世界


  一个7岁的孩子,

  应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吗?

  应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吗?

  一个未到7岁的孩子,

  正准备经历什么?

  一个已过7岁的孩子,

  还应该弥补哪些经历?

  7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在各种文化背景下,7岁都被视为人生的第一个门槛,7岁开始上小学一年级,开始从零星学习迈向系统化学习。那么,一个7岁的孩子都应该经历什么?学会些什么?又应该知道些什么?或者至少应该接触过什么?

  20世纪末,联邦德国教育研究部进行了一项“7岁儿童认知世界”教育项目的研究,他们调查走访了德国的一大批成年人,包括各种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社会阶层以及各种不同教育背景。那么,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都希望今天一个7岁的孩子具备哪些认知世界的经验呢?

  下面是他们进行了150多个人的访谈后整理出来的一名7岁孩子认知世界的清单,这份清单不是用来检验孩子是否已经具备某种经历或能力的,相反,它是为家长提供的对照表,家长通过它可以检验自己教育子女的情况,思索如何将欠缺的教育机会再次提供给孩子。

  7岁儿童认知世界概览

  一名7岁儿童应当掌握哪些本领?应当有过哪些经历和心理体验?

  *体验过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例如,听别人说过“你要是在场该有多好啊”,“我们上次聚会就是少了你”等称赞的话语。

  *既有赢的意愿,也能承受输的结果。

  *体验过压抑的心情。不会把饥饿误认为是愤怒,把劳累误认为是悲伤。懂得一些心理因素之间的基本联系与影响,诸如情绪波动有可能导致尿床等……

  *原谅过成人某次不公正的惩罚。

  *知道表示情绪波动的形象比喻。例如,“像一只气球‘砰'地一下炸了”,“像水满得从桶里溢了出来”。

  *有过情绪体验。例如,自己学习进步曾引起周围人愉悦满意的情景。

  *有过亲情体验。看过父亲刮胡子。

  *曾与父亲一起做过家务。例如,做饭、擦桌子、铺床、做手工;曾单独与父亲度过整整一天的时间;生病时得到过父亲的悉心照顾。

  *有过身体体验。体会过人体在水中的浮力;会荡秋千,体会过身体与秋千之间相互的作用力。

  *在床上打过枕头大战(即与1人或若干人把枕头扔来扔去地疯玩)。

  *冬季堆过一个雪人,在沙坑里挖过一个沙碉,在小溪中搭过一个水坝;掌握在野地里生火及灭火的技巧;尝试过做风车和风灯。

  *有关于厨房的基本常识。例如,什么是味道浓厚;什么是食物发霉;什么食物有害于身体;掌握基本厨艺;搅拌、切碎、削皮、揉面,用筛子过滤;懂得烹饪用语(松脆、煸炒、生食、熟食),能把握“少许”盐的用量。

  *有过旅游的体验。在变化了的环境中感受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体验舒适方便与将就凑合的反差,体验过在家和在外奔波的差别;能粗浅地意会一些概念,如思乡、迁移、借宿、无家可归。

  *曾在别人家里过夜,接触过不同的家庭文化,能意识到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

  *认识亲戚朋友,能初步理清不同的亲属关系,如叔叔、表哥、干女儿……

  *有过施舍行为。曾把钱放进乞丐的帽子中,放进街头艺人的琴盒中,放进公众的捐款箱中。

  *有过一些心理体验。比如,自己提出的一项修改建议,曾经被他人或集体采纳,自己在那一时刻像一个拯救者。

  *能回答基本的医疗护理常识。比如,呼吸时感到疼痛,应当静卧还是活动?懂得抚摸对稳情绪有益;学会初步的按摩手法;懂得休息对身体的重要性。知道保养眼睛、耳朵、皮肤和脚;体验过什么是鸡皮疙瘩。曾为自己战胜疾病而感到自豪,懂得生病在生活中在所难免的道理。

  *听过童话故事,通过故事和寓言知道受难和安逸。

  *参观过博物馆,感受过那里的一种特殊气氛。那些来自久远,年代的陈列品将永久地存在下去。曾参观过一个古堡,体验到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老祖母生活的时代与我们的完全不同,家中收藏的珍品可以一代一代传下去。

  *有收藏的兴趣。

  *知道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并被分成五大洲。

  *能区别吃零食与进餐、身体的活动与姿势展示、臭味与香气、噪音和音乐,能感觉到环视、匆匆一瞥、仔细端详之间的细微差别,知道散步与赶路是两个不同的词汇……

  *能记住报警电话号码、医院急救号码或是火警电话号码。

  *能为自己或他人保守一个秘密,理解如下两句话的意思:“这事只有你我知道。”“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曾实现过自己的一个诺言。

  *曾推选出一个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参加会议讨论。

  *掌握一种防止食物腐烂的保鲜方法,会修理简单的东西。购买一件物品时会首先考虑维修是否方便的问题。

  *能区分农贸市场和超级市场。

  *发育速度略微超前,比实际年龄稍成熟一些(比如以玩具说明书上规定的年龄为标准),能向成人解释自己的手工制作。

  *曾经提过一个任何人都无法回答的问题。

  *曾经爬过一棵树。

  *曾不小心掉进一条小溪。

  *在农田里撒过种子,收割过农作物。

  *研究过皮包上的拉链和门上的锁,会使用插销和钥匙。不会将自己不小心反锁起来。

  *会将电器(比如一个收录机)插头插入插座。

  *知道典型的男孩玩具和女孩玩具,如果有人问时,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回答。

  *有把自己打扮漂亮的愿望,对“服装风格”有所感觉,比如会说:“这件毛衣不适合我。”

  *曾给别人写过信,并从来信中得到过慰藉;满怀热情等待过一封信的到来,或者收发过一封电子邮件。

  *曾好奇地想:如果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沙盘上会是什么样?要是在雪地上、森林的地上和结霜的窗户玻璃上又会怎么样?

  *接过一张白纸,想到即将在上面画画就会紧张和兴奋。

  *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过一本书。

  *曾在一幅描绘冬天景色的画上看到过用蓝色表示阴影。

  *曾经向别人讲述:今天我做了个梦……

  *调解过一场纠纷,并使双方停止争执。

  *使劲想像自己出生前的几个月或几个星期是什么模样。

  *有意识地削过水果皮,然后打开果核看个究竟。

  *曾经对树叶上的脉络和自己手上的血管进行观察,并加以比较。

  *能够分辨不同水果的香气,至少有3种最喜爱的香型。

  *能够找到自己唱歌的音调,曾经把自己的名字当作歌词唱出来;可以模仿鸟和动物的叫声;参加过一次多声部的合唱,并经历各种声部的协调过程;在大自然中听过回声,从脚步声中感觉到节奏,;知道自己的耳朵有无法承受的音高限度。

  *能够控制自己的力量(比如在打鼓或是帮人按摩的时候)。

  *掌握诅咒和骂人的话,能把握这些话的使用场合和深浅程度。

  *钉过钉子,拧过螺丝,换过电池。

  *能将电话上听到的信息传达给他人。

  *看到别人把东西掉在地上,能主动帮助拾起来。

  *能倾听别人把话说完,排队时也能够耐心等待。

  *懂得不是所有的愿望都能立刻实现。

  *能识别跑步、走路和漫步之间的差别。有过长途跋涉的体会,有过含饥忍渴走长路的经验,体会过“目的地就在眼前”的感觉。

  *认识几种树叶,知道大自然中什么植物能吃,什么不能吃。

  *认识大自然的多面性。大自然有美好的一面,也有艰难、脆弱、需要保护的一面,同时也是不可战胜和藏有危险的。

  *曾与别人为一条既定的规矩进行过争论,曾经改变过一条规矩,能理解常规和例外的相互关系。

  *对计量单位有一定的概念。比如,会用自己的身高丈量房间。

  *会举一反三。我会什么?电脑会什么?初步建立“智慧”这一概念;知道人的智慧和技术创造的人工智慧。

  *做过简单的实验。知道空杯子并不是空的,因为,里面还有空气。

  *曾根据操作规程做过一次实验,并多次反复练习。

  *知道自己眼睛的颜色,曾画过一张自画像。

  *曾给自己测过脉搏,也给小伙伴和小动物测过脉搏。

  *认识一位大师、一位专家或是一位能手,并与他们一道“工作”过。

  *仅仅因为自己是一个孩子(一个普通的孩子)而自豪。

  您是不是觉得清单列得太长了?那么应该删掉哪一项呢?其实,清单上的每一条对童年都是很重要的,只是我们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必须随时进行调整,而我们的删减也应以“不影响孩子的基本认知”为原则。

  有人把这份清单称作“计划性的幻想”,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有可能开阔家长的视野,给人以刺激的作用。试想,一个连计划都不敢做的人,会有什么前途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23: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在昨天,DD参照眼神判断左右手连续20次...

在昨天,DD参照眼神判断左右手连续20次成功,以他主导、让妈妈参照他的眼神大约能持续进行4、5次。
本来还用了3个倒盖的杯子,希望做3个物体的眼神参照判断,但DD不乐意看那杯子,所以,3个以上物体的眼神参照练习还得另外设计。
节前的超市,人太挤了,停在某处练习的机会几乎为零,练习的心情也几乎为零,等人少的时候再仔细测验一下。

今天,越姐姐约DD玩捉迷藏。
12岁的姐姐用了两天来思考怎样跟DD玩。要配合弟弟的程度来玩,对习惯了发号司令的越姐姐,需要时间来适应。
妈妈来做DD的辅助。
越姐姐会藏在哪里?DD找了两处,就咯咯乱笑,不肯再去找了。妈妈鼓励并推驾着笑成一团的DD去找姐姐,每到一处,DD就尖叫着缩着身体。一想到姐姐会突然出现,对DD来说,太刺激了。但姐姐藏得很好,DD找了好几处都找不到。突然某处会有姐姐的声音,姐姐在哪里呢?
“在那里”,DD指向某处,便朝那边去。在离开一米的位置DD又缩起来了,由妈妈帮他把门打开,姐姐果然在那里,大家一起尖叫。

玩了几次后,DD可以接受那种不能预知的突然而来的刺激,可以主动去开柜门、拉帘子了。他也勉强能把自己藏起来,只是总是会很快主动暴露。
这个游戏总算可以开始了,希望很快,DD能把自己藏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23: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祝大家春节快乐,事事如意!

祝大家春节快乐,事事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8 15: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已经是年初三了,我们在DD的舅奶奶家拜年...

已经是年初三了,我们在DD的舅奶奶家拜年。
人多,房子显小了,热闹拥挤了几个小时,DD要跟表姐表哥表弟们上肯德基去。
去吧去吧,赶紧去啊!听姐姐的话啊!紧跟着姐姐,最好抓着她的衣角啊!

今天,第一次看到DD专心旁观哥哥姐姐们怎么在一个土洞里点小焰火,看着焰火在土洞里翻腾,看着它突然地窜出,还能很顺从地让越姐姐教他怎么放置焰火和点火,我知道,他可以跟着哥哥姐姐们去拥挤的地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17: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妈妈~,可不可以吃八宝粥?”这是D...

“妈妈~,可不可以吃八宝粥?”
这是DD的第一句主动询问句。如果再加上一个主语“我”就更完美了,但是,懂得询问征求意见,比完美的语法更重要。
杨教授说得对,如果目的是为了训练他的动机,那么食物就不必从营养角度出发,而需要考虑他的喜好。很幸运,我们不需要严格禁食,我们可以偶尔吃吃垃圾食品,我们可以利用垃圾食品。

八宝粥罐头是昨天在超市买的。

去超市是临时的决定。

DD瘪着嘴说“我不要漏我一个人”。
哦,宝贝,你是说“我不想一个人回家,你们别留下我一个人回家”吗?你渴望越姐姐和彬哥哥和你一起回家对吗?
但是,哥哥和姐姐可不能像玩具一样可以打包回家。你得想办法劝他们。
越姐姐说了,如果彬哥哥去她就去,哥哥不去她也不去。
那,DD你要劝哥哥了,你要保证好吃的跟哥哥一起吃,好玩的给他玩,要好好地对哥哥。
“哥哥~,好吃的跟你一起吃,好玩的给你玩,好好地对你!走啦~!”
姐姐哥哥乱笑一团,不答应。知道那两个是购物狂,D妈即他们的婶婶下了王棋:我们去DRF超市买点东西吧!
“我要买水!”
“我要买八宝粥!”
DD你要买什么?
“我,我,我要买八宝粥!”

八宝粥有很多牌子。
你们都只能用眼睛看,我来取。
我取得对,请你们点头;我取得不对,请你们摇头!

我要买色拉浆,我看哪里,你们给我找哪里,拿我眼前来,对了请放下,不对我摇头,你们再找。
对DD来说,找对了,是很有成就感的事,他很高兴。
对姐姐哥哥来说,这是个新游戏,他们也很快乐。

小团体,从姐姐开始,再扩大到哥哥姐姐。
我其实对把握12岁的姐姐和7岁的哥哥的心理不是太有信心,毕竟他们不是那么好哄了。
幸亏有超市可以满足哥哥,目前有《甜蜜再恋》满足所谓恋爱前期的姐姐,有辅导寒假作业可以满足他们的爹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20: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爱妈妈了”这是DD这个月来说得最...

“我爱妈妈了”
这是DD这个月来说得最多的话。
它可能代表的意思有:
“妈妈,我爱你”——直接向妈妈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我想妈妈了”——当妈妈不在家的时候
“妈妈,你可以陪我吗?”——想让妈妈陪睡觉的时候
“妈妈,我想和你一起睡”——有时也说“我想陪妈妈睡觉”
“妈妈,我想让你抱着我”——偶尔脆弱的时候
“妈妈,我想要那个东西”——知道妈妈爱听,以此做贿赂
“妈妈,别生气”——不好好吃饭时、被发现偷偷玩电脑时、偷吃垃圾食品时,在妈妈瞪眼睛但还来不及出声时,DD说此话时满脸无辜并紧紧抱住妈妈约束妈妈的行动。

妈妈我被这句话晕了大半个月,才醒过来去把它的内容列出来,挨个替DD“翻译”解说,然后告诉他妈妈的想法:
——“妈妈也爱你,非常非常爱!”
——“妈妈也很想你,非常非常想,所以我很快就回来了!”
——“我也爱你,好的,我陪你!”
——“我也爱你,不过,你还是应该睡自己的床!”
——“我也爱你”紧紧抱他
——“我也爱你,不过,那个东西太贵了,咱们买旁边那个好吗?”
——“我也爱你,不过,你这样做对吗?”哼,该干嘛干嘛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00: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这两天,爸爸总是有事出去,DD想爸爸了,...

这两天,爸爸总是有事出去,DD想爸爸了,老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我说,你自己打电话给爸爸吧。
DD拨号码,但会有数字按不进去。试了二三次,总算用力均匀了,可以挂通了。
一挂通,DD就开始喊爸爸,完全没理会话筒里还是铃声。我只好挤在听筒边听音,告诉他要等一下爸爸才听到。
和爸爸沟通四五个回合吧,“爸爸你在哪里”“爸爸你快回来”“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在阿婆家”“有妈妈、哥哥、爷爷、姐姐、·····”D没词了,“妈妈跟爸爸讲”,听筒一甩,走人。
思念心切,他终于能耐下心来听话筒里的问话。要听明白别人说话、还要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对他来说是那样的难。
这是一个开端,我们可以开始电话训练了。还要设计“教案”呢,怎么能让讲电话变得有趣些,轻松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 21: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谢谢yitonglisa的分享,谢谢你提...

谢谢yitonglisa的分享,谢谢你提醒我们讲电话的礼貌常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18 11: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