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清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卫填海,DD。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9: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DD终于知道了,在让妈妈看书的时候,把书...

DD终于知道了,在让妈妈看书的时候,把书本摆向妈妈可以看的角度了。这是昨晚的事。

妈妈请DD一起来读,并排贴着坐在一起,DD贴了几秒钟便要分开,约要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妈妈让他过来,他便过来,数秒钟后又要分开。想起他在学钢琴时的画面,他都快坐到凳子边了,又被老师调整过来。估计是老师贴近他,他闪,老师又贴近,他又闪,闪到椅子边了,再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20: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今早,幼儿园有绘画比赛,主题是“美丽的家...

今早,幼儿园有绘画比赛,主题是“美丽的家园”。
所有的小朋友画的内容都差不多,方方的一栋楼,有大海,有沙滩,有鱼有椰子树,有些加上蝴蝶鸟和太阳什么的,都是黑笔先勾图,再填色。问了老师,知道本星期有专门对小朋友有练习的。
比赛的场地在户外,开放的,从小班到学前班百多个孩子坐成一片,热闹非凡。DD明显很受干扰,有些过度兴奋,叫这个的名字叫那个的名字,动动这个小朋友动动那个小朋友。
终于静下来画了,却没用黑色,抓起紫色水笔画了几道横线,再挑出土黄蜡笔往下方涂浓厚的色块。问他干啥,他说画沙子。涂完1/4张纸的沙子,他看了看别人东西,说要另一张纸。我让他自己找老师拿,他找到老师说“拿纸.....老师......一张....请拿.....”结巴而快速。老师很困惑,最后我还是帮他说明了,另得了一张纸。他用黑笔画了一些主题内容,又打了叉叉,翻过纸来,犹豫着画了些线条,眼看着“思维分散”进行不下去,他放弃了。我拿出原来那张,他接着画,用湖蓝色蜡笔涂大海,涂了半张纸饱满的蓝。最后,添了个太阳和他喜欢的竹蜻蜓,就吵着要去玩,不肯画了。
老师拿了那张画,挤出一句,“嗯,颜色挺饱满的!”

颜色确实很饱满,饱满的黄,饱满的蓝,饱满的红。要是挂墙上是有些视觉冲击的装饰。
只是这饱满太另类了些,特别是在一堆孩子五颜六色内容多多的画里,这太另类了。
学期开始的自由画画里,DD的画也是这样的颜色饱满。我请教了儿童绘画专家,他们让我向孩子了解画的是什么。当我提示孩子是ZB,自己表述不出来才想麻烦专家,他们就都不吱声了。
以前看过一些所谓精神病人的画,都是色彩异常饱满的。
所以,我心情沉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 22: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读书

我自己在房间里,耳边传来DD的朗朗读书声。他在客厅,在读《弗洛格找宝藏》,这本书我给他读过一次。我决定享受这读书声,不去纠正对错。
还是忍不住坐到他的身后,看着他用手指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有些字读错了,如“地上”读成“他上”,另外一些他不理解的词句就混读过去,毕竟他是很南的南方孩子,有些句子平时接触不到。
他顺从地随我扶正他的身体,又挪到光线更亮的地方,把书放到我手上,校正着角度,但他的朗读没有停顿。读完了,很高兴地和他的傻妈妈击掌欢呼。
这是他第一次真正地独立读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谢谢小P妈的分析和鼓励。儿童绘画...

谢谢小P妈的分析和鼓励。

儿童绘画是有些发展特征的,我不知道怎样添加附件,只好把我收集到的一篇文章贴上来了。里头你可以看到有关单色画和色彩方面的内容。

《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

第一章        给母亲的绘画入门讲座
讲座1  你是否要“听”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与成人的画不一样
  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孩子的画,成人在孩子绘画时指指点点,甚至直接插手,会妨碍孩子。
。孩子用画来说话
  在画中,孩子讲述了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看孩子的画,并不是看他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听他的画所表达的东西,理解他在画中所诉说的内容。
。对不同年龄孩子的画,有不同的听法
  在孩子2-3岁时,对他画的画,要问他“这是什么意思”,要听他讲述自己的画所表达的意思。4岁以后,则要对孩子的画中所表现的内容进行“听”。如像“这是在做什么?”但要注意,不要唠唠叨叨地询问,原则上当孩子专心于绘画时,不要唠叨地询问,应当在他画完后给你看时,或画腻了时,去问问他。
讲座2  你是否在形状方面指导过孩子?
。画也会成“驻牙”吗?
如果孩子一要求画,你就画出形状给他看,让孩子摹仿自己的画,孩子会非常高兴,,但是如果只是因为孩子高兴,就无限制地给他吃甜点,结果反而会成牙。对画画,就以严格的爱心来对待。顺从孩子的央求,为他画出形状,如同让孩子吃过多的甜点而生蛀牙一样。
。不应教形状
绘画不只是学怎样描画形状,而是要把自己的思想通过形状表现出来,表现思想的形状不是教就能会的,只能由绘画者自己来创造。为孩子创造造型活动的场所,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孩子的绘画,不应是教,而是通过培养才能取得成功。
  教授孩子系统地学习绘画技能,要到9岁以后才具有意义,在此之前,如果教他画画,反而会使之误入歧途。这是因为这样是强行要求孩子的能力超前发展,其典型的表现就是让孩子画形状、为孩子画形状,甚至巨细无漏地指点他使用颜料,让他全部涂上等等。
。教形状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绘画需要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能力:手的功能;眼的功能;语言的功能;情感和意欲的功能;社会性。通过绘画,这五个重要的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一旦教孩子形状,就将逐渐抑制这些能力的发展。
  画画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自如地运用手,同时也培养了“劳动”、“工作”的手。一旦教形状,孩子就不能通过自如地动手来得到对多彩世界的发现,以及表现这一发现的乐趣,例如:手如何动?画什么样的线来表现?如果没有了乐趣,手的功能就会减少。再者,教孩子画形状,就等于把其他的,而且是成人的感觉,原封不动地强加给孩子,孩子就不能照自己的感觉来发挥作用,可能使孩子的感觉变得迟钝。
  受到打击最深的是语言。语言被称作第二信号系统,像杯子、碗这些具体物品,即使不在眼前,也可以借助语言来进行想像。因此,只要听到“妈妈在看书”这句话,就可以在脑海中想像出这个情景,并把它描绘成一幅画。然而,如果教画形状,就会使孩子不再通过语言的机能,只照父母所教的画,其绘画方式就会发展成为否定把眼前没有的东西,能当成有一样来想像的语言功能,也就是否定了想像的能力。这种借助语言来想像的重要能力,不通过训是无法养成的。反过来讲,画画也是训练提高这种语言能力。
教画形状,是过早地给孩子戴上有色眼镜,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不能概括自己的思考。能画出有声有色的自我感受,自己亲眼看到的是真情实景的画,就是掌握了人的生命力。临摹中并没有孩子的真情实感。
孩子试图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画出的画,即使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但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他也能体验到表现的满足,体验了艺术所带来的欢喜,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因为与小朋友在一起,所以能画画
  与朋友在一起,不仅能激起孩子画画的欲望,同时满足了孩子想与伙伴玩的社会性欲求。
讲座3  你是否讨厌孩子弄得脏兮兮?
。画画也就是“弄得脏兮兮”
  真正的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从破坏、弄脏形状为基础的。
。与沙和水相伴成长
讲座4  你是否从孩子的画来推断他的性格?
。过分在乎孩子画出的形状和颜色的使用方式
  不应去一一计较这种事情。当孩子画点或圆时,应当高兴地多听一听孩子的画。
。不管什么颜色,一种就足够了
  颜色的使用方式,不应要求得太细。
  5岁前,他开始对有颜色的水着迷,5岁半至6岁以后,则喜欢把颜色分开涂抹在自己的身上,在此以前,对孩子来说,颜色并没有什么意义。因而用什么颜色他们都无所谓,尽管只是一种颜色,也能兴致勃勃地画。而且越是健康成长的孩子,画阵就越是不在乎颜色。不过,如果孩子很在乎颜色,家长应放弃在颜色上的过分要求。
讲座5  你是否与孩子一道做愉快的体验?
。想画的是什么样的画?
  当孩子自己说“我要画画”时,画的东西大都是孩子印象深刻、快乐、有趣以及心中受到感动的事等。可以费尽心思地来激起他画画的兴趣。如果是4-6岁的孩子,则往往用语言来唤起他的想像,诱发他画画的欲望。
。创造快乐的回忆
  只有经历了快乐的体验后,才能有要画画的欲望,也才能画出充满真情实感的画来。所以应先保证孩子有这样的生活。让孩子过一种自然的、与朋友在一起生气勃勃的生活,并多多体验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把古老的传说讲给他听、读给他听,在这个时代,也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第二章        孩子就是画这种画长大的
1岁
。与其说是画的画,不如说是手运动的痕迹。
。画画活动的延长。
*绘画时的要领
。让他充分地乱画。
。不要教他画形状。
1岁前后,从手的恶作剧开始
1岁半前,通过手的往返运动乱画
1岁半后,由画大的圆向小的圆转变
应给他一张大一点的纸,使他能自由挥洒。其次要让他痛快地到外面玩,使他全身得到活动,尤其要让他充分地玩沙玩水。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会画的更好。
2岁
。眼睛随着手移动。
。可以用语言来解释。
*绘画时的要领
。还不能让他画脸等形状。
。妈妈画形状给孩子看也不好。
2岁半前,圆开始封口
2岁半以后,定义的发展
3岁
。一开始就赋予意义地画。
。向作为人的“表现”的画的转变期。
*绘画时的要领
。还不能教形状,不要让孩子画人的脸、汽车和洋娃娃。
。听听孩子用许多的圆和线画的内容。
3岁半以前,有意识地动手画画
。始终如一的意义
在2岁时,通过手眼协作就能画出封口的圆和纵、横线条,画完后还能用语言把它们当作各种东西来解释,但开始定义了的东西,会由于心情或别人的话就会改变。而3岁后,同样是赋予画的东西以意义,质量却有了改变。会坚定地按最初的想法来看待。由于一开始确定了要画什么,是按照想法来画的,所以他画的东西所代表的意义,到最后都不会变。但是,这时还画不好形状,只是把圆比作什么,就一个一个地画圆。
3岁半以后,用许多的圆来“讲话”
。进步很快的3岁儿童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尽情玩摹仿游戏。凭借着想像,把自己“当成……什么”这种方式来玩耍。
3岁儿童的手也变得越来越灵活,能不借助别人的帮助,依靠自己的力量处理身边的事情。因此,他们充满了自信,那种想要“当……”的意志和欲望更强烈。
再则,他们已逐步懂得了自己和别人,大与小这种成对比的事物关系。
。向有目的的画发展
  3岁孩子的这种惊人的进步,也能在画上反映出来,因为他们已经能自如地画大圆、小圆、横线条、竖线条,所以,他们事先就有了“要画什么”的目的,然后,才着手画。例如:他画一个大圆说是爸爸,这边再画个小圆,说是妈妈,然后,现画一个最大的圆,就当作“家”。并且,还要讲述这个“家”里发生的事情。
  以前,每一个圆只表示一个词的意义,而现在是把一个个圆联系起来,表达一件事情。整个画面上画的许多圆,充满孩子的想像。他能够赋予那种毫无意义的乱画的圆和线条以意义,手也能按照这种意义去画。最终,他就能用这些圆和线来讲述自己的意思。这就说明孩子已能画出猴子等不能摹仿的“作为表现的画”。母亲应随时把孩子讲述的内容记载下来,写上日期,留作纪念。
。开始画人的头部
  从3岁半以后,画的圆就能表现出由点和横线构成的“人的头像”,即孩子给圆、线条,赋予意义的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这就是画人的头和脚的前奏。
  这种能力也显示出语言功能的发达。语言功能的发达使人具备了丰富的想像力(产生印象),即使眼前没有的事物也能从脑海中想像出来,就如同在眼前一样,希望用画来表达语言含义的3岁儿童所画的画,已能想像着把自己身边的人物象征性地表现出来。
  以极其象征的线条把现实事物画出来,是3-4岁的孩子的画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也有人把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画称为“象征主义的时期”。千万不要对孩子的作品横加指责,批评他没有画耳朵,没有画手和脚。也不要越俎代庖地教他怎样画人像。
。孩子特有的拟人化表现
  那种认为物质、植物、动物都与人一样有生命、有思想的看法,就是泛灵论。孩子常常画长着鼻子、眼睛、笑咪咪的太阳的画,好像太阳就是朋友或是别的什么一样。这种把不是人当作人来表现的画法,叫做“拟人化再现”,这是3岁以后的幼儿绘画的一大特征。
孩子画廊的一些经验教训:
一般来说,3岁2个月的孩子画画,是不会注意“头发是什么颜色,衣服怎么样”这些问题的。孩子画的妈妈虽然画出的形状是细长的,但看得出脸呈三角形,能感觉到他的心还受到了某种束缚,没有解放出来。同时,他用了五种颜色分别在画,也是不值得赞赏的。
  刚过3岁的伟伟画出的像宇宙人一样的画,被称作“头足人”,是孩子开始画人像的最初形式,一般情况下,要在3岁半以后才能看到孩子画这样的画。给孩子看着色线条画册,应到7岁左右。
  3岁4个月小耀用圆和十字线表达意义,是一幅3岁时期的杰作。
3岁儿童的绘画注意要点
。用这些工具
  一种颜色就可以了。蜡笔的颜色不要太多,买六七种颜色或十二色一套的,最多给他三种,还可以用彩色笔、签字笔、铅笔、圆珠笔等,采用图画本或是记笔记的纸。
。如果已经教了形状
  由母亲给他画出了3岁孩子画的那种圆,这时,可以使他对大圆和小圆的线条加以区别。并且,一边与孩子谈经历过的事,一边把圆和线条比作各种各样的东西画给他看。

4岁
。终于会画形状了。
。这是凭想像画画的开始。
。画中,除了头足人,还会出现画了头、躯干、双腿的人。
。就同商品说明一样,画出的只是杂乱摆着的各种东西。
*绘画时的要领
。看孩子的画时,不要只看形状,还要认真地听孩子讲。
4岁前后能凭想像来画画
。由头部人向头足人发展
  早一点的是3岁半左右,一般的则是在4岁左右,才开始画从头上长出手脚的“头足人”。这种像宇宙人一样的画,大人一看也明白这是在某种程度上画出的“人”,于是旁边的大人就会说“脚不是从头上钻出来的”,并忍不住想要教孩子如何画人。其实这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危害,因为插话指导孩子的这些成年人,是在不知不觉中这样做的,所以,危害就更大。是对孩子用自己好不容易才获得的知识做出的表现给予否定。
  儿童3岁左右时,只是用脸和头部来表示人,所画的人只是在圆的上面加了点和横线的“头部人”,因此对孩子来说,印象最深的是“脸”。接下来很快会画出脚,有些孩子还能画出手,这样孩子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就用画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他们对人的认识,是从头部人向头足人和头、身、两脚人逐步发展的。这个时期,如果教孩子:画是这么画的,就会剥夺孩子的认识乐趣,甚至会阻碍他逐步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
。凭自己的想像画画
  孩子们喜欢画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事实,即自己内心的真实。
。印象深刻的东西就画得大
4岁半以后画的画,就像商品目录一样杂乱无章
。只是把东西摆出来的罗列表现
。把时间的流逝表现在一张画面上
画人像时,能把眼镜和衣服也画出来,是在5岁以后。
一边观察一边画还为时过早。8岁前,儿童画画的特征并不是一边观察一边画,而是把自己所知道的“真实“如实地画出来。写生要等到9岁左右。
。用这些工具
  虽然可以用一种颜色,但若孩子想用几种颜色,可以控制在六种颜色以内。除细签字笔外,还可以用彩色笔、蜡笔、圆珠笔、铅笔等。蜡笔要选用蜡质多、较硬的。
。如果已教了形状
  由于这个年龄画形状不成问题,因此不要让他总是画同一种类型的画,当他的生活体验增多,朋友增多,能尽情地玩以后,他们兵团也能自然地发展。还要注意多听孩子叙述他的画。
5岁
。不是把经历过的事情原封不动地画出来,而是只把感兴趣的如实画出。
。开始有了把事物程度化的“基础线“。
。能把听到的事所留下的印象画出来。
*绘画的要领
。不要说他的形状画得丑。
。要多听听他用画所表现的关系。
5岁前后,能把事物排列有序地画出
。抓住事物的特征和形状
  5岁后,对每一个事物所具有的性质,他们越来越清楚。人有头、颈、户、腹、足、膝,他们不仅知道了这些事实,而且还知道了人与这些形状的关系,因此,他们不像4岁儿童那样,画出手、足从头上长出来的画。不仅如此,他们还知道人是穿着衣服的,所以他们还能画穿着衣服的人。
。按照兴趣来画画
  只把感兴趣的东西依自己知道的,而不是看到的样子画出来,这是4-8岁儿童的一个特征,称为知性的现实主义。这种倾向,一直要持续到9岁。
5岁半以后,用基底线来表示关系
。基底线的出现
  5岁半到6岁左右,孩子就开始对事物间与事物间的关系感兴趣了。在画画中,也会极力想把这种关系表现出来。例如表示地面,水平线的线,就是基底线。而画一条横线,把地面与海分开,就表现了世界。基底线把事物与事物间的关系转换成了二维世界,成为秩序的基础。
  于是,由4-5岁时那种商品目录式的罗列,开始转为“表现的系列化“,称为二次元性的并列表现。因此,无论是家里还是海中,都清晰可见,这就是透视画法。
  因此,看这一时期儿童的画时,应多听听他们讲画中所表现的事物关系,这是最好的办法。2-5岁半以前,只需问“这是什么”就行了,但这一时期,就应当问谁在什么地方,“正在做什么?”为了让孩子能画出有许多内容的画,就要努力设法使孩子的生活丰富一些。
  这个时期的幼儿,拼命地在幻想的世界中“摹仿”。这种摹仿游戏正是孩子培养幻想能力的玩耍形式。人的一生中,没有一个时期比这个时期的幻想能力更发达的了。
让他用一种黑色尽情地画
  孩子要画时,母亲却问“家是什么颜色”,这不好,孩子就是喜欢用黑色一个劲地画下去,母亲的插话,使表现的热情被中断。孩子答“家是白色的”,但因白色不能表现出来,所以他陷入了不能用白色来画的矛盾之中,结果没办法只好用蓝色来代替。这样的矛盾,应是6-7岁孩子经常碰到的。而这一时期的孩子,即使在白色的绘画纸上,有时也要用白色来画雪,因为他们想要画出自己所知道的真实,所以并不考虑表现效果。这种表现效果上的矛盾,最好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所以不应提前教他们。不要剥夺了孩子自主性的学习和发现的权利。这种时候,最好让孩子用一种黑色尽情地画。
5岁儿童的绘画注意要点
。用这些工具
  这是喜欢分别用颜色涂抹的时期,请给他十二色一套的绘画用具或蜡笔。但若孩子喜欢用一种颜色,也可以只画一种色。这个时期也宜选用蜡质多、较硬的蜡笔,而不宜用粉蜡笔。
。如果已经教了形状
  这个时期是画形状的时期,所以画形状本身并无问题。但若总是画同一种类型的画,那么,就要多听孩子的讲解,扩大孩子的生活体验。
6岁
。掌握了基底线的使用方法使事物秩序化。
。能够做把世界抽象化的游戏。
*绘画时的要领
。绝不要对孩子的作品做好或坏的评价。
。要多注意与孩子对话,对他的画问问:“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不要总开着电视让他看。
。让他从快乐的生活为主题来画。
。给他讲绘画书,讲民间故事和自己记忆中的故事给他听。有时,让他画一画讲故事的画。
7-8岁
。基底线变为水平线、地平线。
。能从前、侧、后三个角度画人像。
        要领
        由于孩子希望能画出一看就能理解的画,所以应当理解孩子的心情,仔细地看孩子的画。
9岁
。能尽力去画所看到的真实的画。
要领
。如果孩子入迷后,那么就不能扼杀他写生的能力。家长插手、插嘴都是无用的,与孩子一起去画怎么样?
。可以利用家庭旅行的机会,与孩子一起写生,一道做贺年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22: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呵呵,石头那么好,每次外出回来,方老师末...

呵呵,石头那么好,每次外出回来,方老师末了还要总结一句“很得体”呢。
对一个你我他分不清、“为什么”不会回答也不会问、不会用询问式语言来沟通、理解能力落后的孩子来说,妈妈不忧心忡忡很难呢。
我一直很侥幸,直到4岁8个月,又摸了半年才摸着正道,近8个月来才看到些有用的书和资料,目前还是以观察孩子为主,对所有干预方式都摸些皮毛,都用不到家。

我觉得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而DD有一些可激发的机会,我正跟大家学着怎么去激发,学着去DIR。我也学着怎么不发火。
RDI让我知道,DD的人生会是缺乏经验分享的人生,他一辈子都很难感受到友谊的乐趣,更难带给别人爱的幸福感。这很刺痛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0: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到广州参加了杨教授的3天讲座,观摩很多案...

到广州参加了杨教授的3天讲座,观摩很多案例,终于轮到我们有杨教授亲身指点的机会,真是激动。
4月份的讲座,我刚开始接触自闭症介入的概念,还要适应台湾口音,讲座的内容很多,但我其实没有多少东西入脑。6月的讲座明白多了,同时也带了更多的疑问回家。这次的讲座,以《More Than Words》为架构开讲,易于让我找到适合的内容。这次的很多案例,正好是我急需了解的,如打电话、轮盘你我他、输不起、People games及不同能力阶段的应用等等。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互动点评,又是训练新手,一个半小时里,我递交的资料都是DD的状况反映。
我们在平时做了一些训练和互动,但因为基本上只有我们母子二人在家,我在弄机器、弄软件、让DD适应镜头、组织安排摄像上被整得一塌糊涂,所以这次的资料实在很新手。

在互动点评时,看着杨教授和DD亲近而夸张的游戏,我才知道,原来我仍然是木头妈妈。我努力着让自己有趣,但做得根本不够。
前一天,杨教授问小鱼妈妈,用什么办法让小鱼进步这么大。其实,我们都看到了,小鱼妈妈在游戏时已经非常张扬活跃。所以,要向小鱼妈妈学习,要向其他家长和老师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0: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杨教授认为DD的基本情况不错,特别是杨教...

杨教授认为DD的基本情况不错,特别是杨教授要求他讲个故事时,他居然也捏吧了个简短的鼹鼠故事出来,这我平时都没试过。

杨教授在互动中,很重点用眼神示意DD拿球,用手势示意他拿东西,但DD试了几次才作对。虽然RDI第一阶里很要求眼神,还要“我失去了我的声音”,但我一直以为我们平时都不会这么刻板地只用眼神手势,就没有加强,而一门心思要提高他的语言理解。殊不知,在人的发育发展过程中,是先学会察言观色后才学会说话的。DD的察言观色能力尚薄弱,只有加大力度训练他,打好基础,才能更好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

在泉泉点评时,DD不肯离开,启智学校的曹老师就和他做起了眼神和手势的互动,搬东西拿东西什么的,DD玩得不亦乐乎。
小曹老师和小刘老师还特地用一些例子告诉我加强非口语训练、打好非口语互动基础的重要性。非常感谢他们。

我问小刘老师,DD所谓的非典型主要在哪里。小刘老师说,DD对人很有兴趣,很关注,这是一般高功能性自闭症儿所缺乏的,也是最难突破的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0: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关于常识。杨教授说:“我是杨...


关于常识。

杨教授说:“我是杨老师,这里的东西都是我的,DD你除了这个柜子,拿其他的东西都要经过我同意。”
DD做不到。他自顾自,想动哪里动哪里,在我的提示下,才知道问“杨老师,我想拿里面的东西。”
虽然我们比杨教授先到达测试地点,虽然我跟DD说的是一位“杨伯伯”,虽然让DD一下子听明白这么长的句子有难度,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确没有非常强调礼貌礼节的常识。
按照讲座中说的,我需要把各种社交场景归纳整理,用DD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分解,来教他。而在这之前,妈妈自己还得学会时刻保持礼貌才行,一个冒冒失失的妈妈很难教DD掌握礼节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0: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唱歌去散步,妈妈唱“萤火虫”,DD说...

唱歌
去散步,妈妈唱“萤火虫”,DD说不好听;妈妈唱“蜗牛”,DD说不好听。
那DD你唱吧。DD说不。
那你教妈妈唱吧。DD唱“高尔夫”。妈妈从来没听过,只好老老实实学。DD唱一句,妈妈跟一句;妈妈唱的调不对,DD马上纠正。
DD主导,教妈妈,这是第一次。

妈妈感冒了,躺在床上。
DD说,“我想妈妈了”,来床上混。但他扭来扭去,哼哼唧唧,妈妈头疼,就让他出去。
DD出去了,在妈妈说第二遍后,没让妈妈说第三遍。
妈妈接着感到口渴,“DD,请给妈妈端杯水过来好吗?谢谢你。”
DD端来了,放在离妈妈最近的桌边。

DD六岁了。
这几天,给妈妈的惊喜不少,得慢慢整理出来呢。
木头妈妈也要努力,母子俩一起进步,还要拉上爸爸全家一起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01: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快乐...

下面引用由[U]快乐小鱼[/U]发表的内容:

     谢谢D妈的夸奖,又是一个大大的强化物。。。。。。
     D妈,其实,你很棒哦,理论非常扎实,觉得和你很谈的来,期待下次的见面。。。
     “为什么”,小鱼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问过...


扎实个啥?不过看了两本书,偶尔能掉点名词渣渣,张冠李戴之事还时有发生咧。
等着你介绍那个卡片呢!
短消息给你了,Q加我时备注写一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2: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DD需要强化训练一些功能性活动,杨教授建...

DD需要强化训练一些功能性活动,杨教授建议可以为他计划一些活动。以打电话为例,DD目前还不肯接电话,杨教授认为这跟他不能想象跟看不见的人说话有关。
要做的步骤为:
1)        一对一,面对面,用假电话进行最简短的对话,从一个来回开始,到两个来回,渐进到n个来回;
2)        隔墙对话,一个来回,到两个来回,渐进到n个来回;
3)        约好人打来,每天的固定时间,一个来回,到两个来回,渐进到n个来回。

说的字数很少,但看来要化的时间蛮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2: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还有一些重要的功能性活动,对孩子的自理自...

还有一些重要的功能性活动,对孩子的自理自立有很大意义,如做饭打扫等家事,还有外出乘车和购买等。如果孩子不能在适当年龄内完成这些功能性活动,就要我们通过剧本演练帮助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2: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假想游戏我们一直没有开展假想游戏...

假想游戏

我们一直没有开展假想游戏,因为妈妈脑子还没转到这个弯。
杨教授是这么开始的:“我是大野狼,我要咬DD的屁股!哇呜!”张牙舞爪地过来了。DD尖叫地四处逃窜,不亦乐乎。
原来,是妈妈把这事想复杂了,总以为假想游戏必是复杂的角色游戏,总被楼下小孩的奥特曼打小怪兽闹着心。
原来,角色也可以这么简单,不一定两个角色都是假想,可以从一个假想角色和一个现实角色开始的。

下午上楼,DD慢慢腾腾的。
妈妈的机会来了,“我是大野狼,我要咬最慢的那个小男孩的屁股!哇呜!”。--泛化到别的角色,还需要再修炼修炼,呵呵。
DD呀一声大笑,跑得飞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3: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想法解读》...

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想法解读》里这方面的探讨应该很多,不过我浏览了一遍,没留心是否有杨教授提到的这两个很基础的做法。

一、猜猜看-他说我猜,由孩子主导
1。先从可用单一属性的特征的一类东西开始,如各种颜色的水果,猜那个颜色的是那个
2。两个属性,渐进到多个属性;
3。泛化猜谜

二、猜骰子
一个6面体,每一面都画着点,从1到6.他在这一面,猜对面的是几个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7 23: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杨教授这次的讲座,很强调跟随孩子。特别是...

杨教授这次的讲座,很强调跟随孩子。特别是在DD的互动点评时间中,他多次轻声要求我跟着DD的兴趣走,DD做什么我跟着做什么。
以前手上只有《自闭儿教养宝典》,这次知道《特殊儿教养宝典》是《自》的前一部,赶紧买了来。
正如杨教授所说,地板时光并没有具体的技法,只有一些原则原理。这些原则原理很易于理解,但是操作起来却容易无所适从,没有很高的功力真不行呢。
木头妈妈要做的修炼真多啊,希望能赶上DD的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0: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小P妈,那文章能对你有用,我很高兴。...

小P妈,
那文章能对你有用,我很高兴。
说来好笑,DD那幅画居然也获奖名单上,虽然是最后一个名字,可毕竟班里只有2/3的名字在“榜单”上。真希望他的不同总能受到这样的认可。

“猜”我们会做的,谢谢你的分享,有空我们就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22: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嘿嘿,我的手都快拍烂了,特别是看他羞答答...

嘿嘿,我的手都快拍烂了,特别是看他羞答答拿奖状来显摆的时候。那奖状和作品就吸铁吸在冰箱外壁上。

~~我比较羡慕陈逸飞或者毕加索,反正功成名就在当世才好啊,梵高太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6: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昨天到幼儿园,三位老师都分别见到了。...


昨天到幼儿园,三位老师都分别见到了。
陈老师说,DD是很乖的孩子,从来不会调皮捣蛋。他很努力,写字很认真、很工整。只是中午不大肯睡觉,总要去尿尿好几次(哦,那是因为他不想睡。),有时磨到2点睡了,到了2点半该起床了却起不来。——这午觉我一直很头疼,他在家从来不睡,但我一直以为他在幼儿园睡的,原来现在也不肯睡。
冯老师说,DD好可爱哦!昨天,冯老师在跟一个小朋友说话时,DD要找冯老师。冯老师开始没留意到DD,直到听到“Hello,Hello!”。冯老师乐坏了。——那腔调是学小鼹鼠的。
王老师说,他很好啊,没啥啊。
——是我不会问,还是老师们忙得没空留意“乖”小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17: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有关“察言观色”的训练,见缝插针地做着。...

有关“察言观色”的训练,见缝插针地做着。
随时随地却不随意,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到。

讯息接收
讯息处理
髓鞘
······
脑子里的这几个名词乱窜着。

随时随地做,却不能保证强度,也不知道强度应该多少算合适。
如果要高强度,应该要把幼儿园的时间腾出一部分出来,那又如何保证他和普通小朋友接触的正常程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23: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小P妈:我们在家一直都是用看书或看碟...

小P妈:
我们在家一直都是用看书或看碟来打发他的不午睡时间的。在幼儿园比较难办,因为午睡时间比较长,要2个小时,即使是普通的很乖的孩子也难做到2个小时不出声(当然,乖的都会睡觉去)。幼儿园里又没有房间可提供给不午睡的孩子。老师要是能顶住,不为难,我也只好由他去了。这里小学也有午睡,我们将去的学校午睡也将集体安排,我蛮希望他能顺应这一“大局”。要是一直不行,可能要请教老师们了,因为我想总会有小孩是不肯睡午觉的。
不知道谁有能劝午睡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18 08:4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