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海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性格分析与职业发展和家庭关系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8-7-5 01: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海老师的课讲得真好! ...

   海老师的课讲得真好!

   有兴趣的,我可以无偿帮忙诸位测一下你们的MBTI状况,让你先知道你是属于16种性格的哪一种,以及各个维度的倾向程度。然后你再拿着你的报告(有“基本分析报告”、“职业发展报告”及“工作环境报告”三个报告,每个报告10几页——但我想给大家一个基本分析报告就差不多了),向海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电话咨询——海老师每小时收费200元(只是台湾杨教授RDI咨询的1半哦),我只拿10%就好,给孩子赚点学费,哈哈!

   方法:把你的邮箱地址发到我的邮箱linlin021012@163.com(因为这个邮箱不常用,也可顺手在以琳的悄悄话里提醒我一下),我给你一个测试软件,你按照里面的提示答题(80多道题),在答题时不必对每个题多加考虑,您只要按感觉判断进行作答即可,当然,如实作答是最基本的要求。答完题之后会生成一个小附件,你把附件发回给我,我到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导入系统即可生成报告并发回给大家。先30个为限,截至下周五,之后就要收费才干啦,呵呵。
(我们单位这套系统是北森公司的,也许国内还有其他的一些这方面的公司,会略有不同,但应该是大同小异的。对应海老师上面列举的几个维度,大家会看到我给大家报告里是另外一种概念表述,其实是一样的。
   海老师的表述:第一个维度: 力量源泉--内向与外向;第二个维度: 关注焦点--细节与整体;第三个维度: 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与以事为本;第四个维度: 处世态度--享受过程与追求结果
   报告的概念表述没海老师那么通俗易懂:我们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E)外向—内向(I);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S)感觉—直觉(N);我们的决策方式:情感(F)—(T)思考;我们的做事方式:知觉(P)—(J)判断;)

    我觉得“性格决定命运”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你拿着这16个标准到企业里去测一群CEO,到农贸市场去测一群卖肉的,到劳教所去测一群被关起来的,一样是这16种性格,有可能命运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很多指标的分数还是一模一样的。因为性格之外,还有品格(比如圣经里讲的仁爱、良善、和平、信实、忍耐等9种果子就和性格无关)、能力等可能更重要的考量因素,而且每个人的际遇和机遇更是千差万别。

   当然不是说性格分析没有意义,对于更好地了解自己以扬长避短(在某种意义上,扬长比避短更重要),更好地了解他人以更合适的方式与别人沟通,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与其说“性格决定命运”,不如说“个性决定命运”——当然不是菱角分明才是个性,适时调适自己,“以啥为本越模糊”、 越“圆融”,什么环境场合表现出什么性格特征最适合就能够表现出那种性格特征,才是真正成熟和智慧的个性,当然很少人能真正做到这样,但应该是值得努力的一个方向吧,否则把这性格分析来分析去又管什么用呢。性格可能是无法改变的,但行为是可以调整的,起码一些由性格带来的坏习惯是应该努力消除的。

   我的测试结果是属于ENFP型,分数显示是不明显的外向,中等程度的直觉、情感和知觉。我觉得其描述还是有一定准确性的。以下是摘自我的MBTI报告(ENFP)的一些文字描述。我当然没必要为这些优点沾沾自喜和为缺点过于不安,因为按照这套理论,大概每16个人——无论是海里打渔的还是住中南海里面的——就有一个和我是同党,呵呵。
ENFP基本描述
•  你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观察得相当透彻,能够洞察现在和将来。随时可以发现事物的深层含义和意义,并能看到他人看不到的事物内在的抽象联系。
•  你崇尚和谐善意、情感多样、热情、友好、体贴、情绪强烈,需要他人的肯定,也乐于称赞和帮助他人。你总是避免矛盾,更在意维护人际关系。
•  你富有活力,待人宽厚,有同情心,有风度,喜欢让人高兴。只要可能,你就会使自己适应他人的需要和期望。你倾向于运用情感做出判断,决策时通常考虑他人的感受。你很在意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愿意花费很多心思,结交各种各样的人,而不是做事。
•  你有丰富的想象力,自信,善于创新,富有灵感和新思想,警觉,善于寻找新方法,更注重理解,而不是判断。你喜欢提出计划,并大力将其付诸实施。你特别善于替别人发现机会,并有能力且愿意帮助他们采取行动抓住机会。
可能的盲点:
•  你非常理想化,容易忽视现实和事物的逻辑,只要感兴趣,什么都去做。你通常在事情开始阶段或有变化的阶段较为投入,而对后续较为常规或沉闷的部分,难以持续投入。
•  你总是能轻易想出很多新主意,喜欢着手许多事情,无法专注于一件事情,很少能把事情“从头做到尾”。你总能看到太多的可能性,因此无法确定哪些事情是自己真正追求的。建议你认真选择一个目标,善始善终,以免浪费时间,挥霍自己的天赋。
•  你组织性、纪律性比较弱,不肯服从,无视规章和程序。你喜欢即兴发挥,不愿意筹备和计划,对细节没有兴趣。
•  如果你要有所作为,应尽量使自己的新思路现实、可操作。与更务实的人一起工作会对你很有帮助,这也符合你的特点,因为你不喜欢独自工作。

你在工作中的优势:
•  能够打破陈规思考问题,考虑事情发展可能出现的新情况
•  敢于冒险、敢于尝试新事物,能克服障碍,能够在任何你真正感兴趣的领域中成功
•  适应能力强,能迅速改变自己的行事速度及目标
•  兴趣广泛、对感兴趣的东西接受能力强
•  有一种天生的求知欲和收集自己所需信息技能
•  能统观全局,能看出行为和思想之间的潜在含义,交际能力强,能以有感染力的热诚和精力激励他人
•  能洞察别人,能理解他们的需要和动机
•  富于创造的思考者,好的问题解决者
•  能够把自己的天赋与别人的兴趣和能力结合起来,善于把适合的职位/任务赋予适合的人

你在工作中的劣势:
•  做事不太有条理,或不善于分清主次顺序、把握事情的轻重
•  对缺乏独创性的人和事没有耐心
•  通常不喜欢任何重复或例行的事务,不愿以传统或常规的方式行事
•  易于烦躁或不耐烦,尤其是当创造性过程结束后
•  不能容忍与过于严谨的机构或个人工作,组织性观念不强
•  倾向于关注可能发生的事情,而非实际的或极可能发生的事情
•  在工作细节的完成上有一些困难
•  独自工作时经常效率较低
•  不愿影响或引导他人,喜欢亲自动手;组织归属感较弱;若带领团队,其规范化程度不会很高,效率不高
•  做事过于灵活,不喜欢提前安排或做计划,坚持性或韧性较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7-5 10: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性格分析对于个人的辅导是非常有意...

    性格分析对于个人的辅导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如果有机会越早有这些概念和越早得到指导越好,如在毕业择业或迈入职场不久的时候,可以避免走弯路。
    但的确如海生爸爸所言,MBTI也好,PDP也好,对组织而言都不够本土化,也没有太多针对性,很难真正有效地应用,更多是作为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自己和增进彼此的了解而已,在人员配置的时候考虑到这方面的权重还是比较少的(当然会考虑到性格、风格这些因素,但个性测评报告更多是用来印证平时的观察,而一般不会以测评报告的结论为主)。除了性格分析,很多企业还花了很多钱做素质模型,也就是测评能力和素质,但真正用得好的似乎也还不多,这些测评数据目前更多只是作为评价和配置的基础性的参考要素,更重要的考虑因素还是平时的绩效表现、经验和直接观察。
   不知道海老师的研究成果,是针对个人辅导咨询多一些呢,还是针对组织的评价配置多一些?
   以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李锋推崇行为观察而不是人格测试。去年我上过两天他的课,我们领导也曾想请他帮我们建立测评中心,但收费太贵,这两年单位效益又不是很好,就作罢了。万科的测评中心是他捣鼓起来的,那天上课也也有万科的人,据说用得不错,大多测评王石都会作为评委参加。
   你们研究的领域不是很同(但也有一定的关联性),不过致力于“本土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测评漫谈:从姜太公选将到评鉴中心
                                                                      李峰
      测评是判断,是根据行为样本(特定场合下的特定行为)对行为总体(类似场合下的一贯行为)的判断。由于语言和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使得外国的测评再好,也无法简单翻译过来在中国使用。而且也没有必要,因为中国测评的传统足以让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
       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听我的导师杨中芳博士谈心理学的本土化,现在离开学术界,更加从实用的角度体会到本土化的必要。
  所以,本文以中国测评传统为正宗,并且一反传统做法,以行为观察法为主流,以心理测验法为旁支,讨论我所了解的古今中外测评的理论和实践,不求全面,但求独到和深入浅出。
       行为观察法和心理测验法是我对人力资源测评的二分法。我不想为行为观察法和心理测验法下定义,我相信例子比定义更能说明问题。比如测量一个人的口头沟通能力,行为观察的做法可能是:让测评对象参加一个讨论,然后专家观察、记录测评对象在讨论中的行为,并根据一定的标准打分。心理测验的做法可能是:呈现一段对话的文字描述(或录音、录像),然后让测评对象做多项选择题。
  贴士:行为观察法记录和评估的内容包括:领导行为、说服行为、人际交往行为、解决问题过程、书面计划、对话等任何现实生活中有目的的社会和个人行为。心理测验法记录和评估的内容包括:选择题答案、反应时、回忆或再认的准确率和数量、生理反应(如心率、皮肤电阻、心/脑电反应),自我评估的分数等可以数量化的指标。投射测验不在本文所称心理测验法范围之内。
  中国的测评重视行为观察
  一般中国人谈人力资源测评,都把西方(西欧和北美)的人事心理学(personnel psychology)或产业与组织心理学(industrial/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作为正宗。其实,西方研究测评历史的学者,却是言必称中国。他们书写的测评史往往以中国的科举开始。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大规模应用测评最早的、也是对社会发展有长远重大影响的测评实践。科举制度使得农民天资聪颖的子孙们可以通过寒窗苦读而考取功名、走上仕途、甚至与皇室攀亲。比起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中国的科举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
  可惜,当代中国人很少想起中国测评的辉煌。中国测评专业人员的精力,主要用在学习西方的心理学,特别是心理计量学上了。更可悲的是,许多专业造诣较浅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热衷于测评软件。普通中国人所接触到的测评,大多是以多项选择题和自我评估量表为特征的标准化心理测验,主要分认知能力测验和自我报告的人格问卷两大类。像卡特尔16因素人格测验、MBTI等著名的心理测验,许多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都叫得出名字。
  中国自古崇尚行为观察,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其言而信其行,是自我报告的人格测验(self-reported personality tests)和情境或行为访谈(situation- or behavior-based interviews)的理念。听其言而观其行,则是工作样本(work samples)、情境模拟(simulations)和评鉴中心(assessment centers)的理念。
      《庄子 列御寇》中的9 种知人之法,属于行为观察法:
  “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先秦时代《吕氏春秋》所载的“八观六验”,汉魏时期的刘劭在《人物志》中提出的“八观五视”等等知人方法,都是行为观察法。
  科举考试用的是多种测评方式,需要训练有素的测评师评分。当今中国人以为科举考试就是八股文章,这是误解。其实,科举的考试方法很像现在的评鉴中心。
  据陈社育的说法,中国测评的传统是方法多元化,并大量使用情境模拟。以科举考试为例,在测评指标上,科举考试可谓全面:政治见解、行政工作能力和体现在文学艺术上的独创能力。陈社育列举了科举考试综合使用的几种方法:
    1. 贴经:主考官任取经书的一页,将左右两边遮盖,中间只露出一行,另一纸贴3―5字不等,要被试者将所贴的字填出来。
    2. 墨义:由考官出30条、50条或100条问题,让被试回答,既可笔试,也可口试。
    3. 策问:要求被试者对现实问题(如政治、吏治、教化、生产等)提出建议。
    4. 诗赋:要求被试者当场撰写诗词,以考察其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和文学才能。
  陈社育总结科举中的口试的3种形式:
    1. 主考询问。
    2. 根据命题准备好答案提纲, 再逐个口答问题。
    3. 考生讲演,主考和听众进行评议(古称“试诵说”)。
    (关于中国科举中的测评,详见陈社育《我国古代心理测量思想述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04)
    心理测验是人力资源测评的歧途
  上个世纪是西方心理学长足发展的一个世纪。同时,西方测评师在做测评时,往往以心理测验法为主,而以行为观察法为辅。根据Susan E. Embretson的预测,这个趋势会在二十一世纪的美国得到延续。
    贴士:从实际效用的角度看,心理测验和其所依据的心理计量学实际上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误导,因为心理测验所测量的认知能力和人格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和成就尚有一臂之距。换言之,心理测验所测量的能力局限于学业能力。按照后来的智力理论家(例如R. J. Sternberg和H. Gardner)的观点,智力并不是单一的能力。例如,智力至少包含个人智力(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知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以及人际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其中,正统心理测验能够准确测量的,顶多是个人智力中的学业智力(academic intelligence)。
  美国军队曾经大规模应用心理测验。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心理学家用智力测验作为从近二百万应征者中征兵的筛选工具,当时有α和β两套测验,α用于有阅读能力的人,β用于不懂英语的人或文盲半文盲。心理学界认为这是成功应用心理测验的典范,可是根据美国畅销书Storming Heaven: LSD and the American Dream,
  “……结果令人失望。测验淘汰了八千六百四十八个智力低下者,同时得出结论:这些人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全体美国人的平均智力年龄只相当于13岁零一个月。换句话说,一般美国人的聪明程度与十几岁少年相仿。
  一战中心理学家们还用了人格测验预测一个人在战场上的表现,结果并不成功。Storming Heaven一书中这样写道:
  武德沃兹设计了一套125题的问卷用于测量哪些人格在作战时会崩溃。不幸的是,这个工具在实用性上是一个失败。
  即使在重视学业智力的教育测验领域,心理测验法的有效性也受到挑战。二十世纪末,美国有人开始提倡所谓真实测评(authentic assessment),或称作业测评(performance assessment),看重开放式问答(open-endedresponses)、论述题(essays),以及学生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欧洲的教育考试,一直没有像美国那样依赖多项选择题。
  以行为观察为主流,以心理测验为旁支来看人力资源测评的发展,对于一般心理学出身的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事。据中国评鉴中心的先行者陆红军讲,80年代他在国内推广评鉴中心时,许多中国心理学界的人认为是旁门左道。其实,对于综合、实用能力的测评,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心理测验,而是行为观察。
  观察法的外在效度高,成本也高,适用于重要岗位的选拔
  战争比商业竞争更残酷。战争中,国家主权和成千上万的人命都掌握在将帅手上,所以选将是所有人事选拔中最重要的事。这种场合,没有人敢用心理测验决定由谁带兵打仗。战国时代的《六韬》一书中的《龙韬》,其中有一篇文章题为《选将》,记载姜太公所倡导的结构化的行为观察的方法选拔将领:
  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知之有八征: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问谍,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中国古代军事家关于选将的模型很多,相当于现在所说的资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例如,孙子就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中国古代军事家们大概都有自己的资质模型。后来,科举制度衍生出的武举制度,考試內容有长垛、骑射、步射、马枪、举重、言语、材貌等,都属于行为观察。据说,骑射这一项,应试者射向人形靶三箭,三箭皆中为优,二箭中为良,一箭中为及格。笔试作为补充,例如论述战略及默写《孙》、《吴》 等兵书的内容。但是,这些行为观察只限于军事技术技能,而领导能力,决策能力,信、仁、勇、严等品质似乎没有在武举考试中得到考察。
  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了评鉴中心(assessment center,或译成评价中心)这一术语,并用此法选拔军官。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选拔间谍,用到了评鉴中心方法。二战过后英国军队一直沿用评鉴中心为陆军学院招生。
  呜呼!姜太公选将之法并不是由中国人,而是由德国人、美国人、以及英国人发扬光大。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遗憾!曾经分别在J. C. Penny和AT&T两家公司使用评鉴中心的两位美国心理学家William Byham 和Douglas Bray在1970年创立的DDI,是最早把评鉴中心商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评鉴中心无疑是姜太公选将法的技术体现。从姜太公选将到评鉴中心在军事和商业上的广泛应用,我们看到不同于心理测验法的行为观察法的发展轨迹。评鉴中心代表最有效的行为观察法,其它行为观察法包括工作样本、单一情境模拟、可计分行为访谈等。
  这里,我把评鉴中心的特点概括为“二高四多。”二高:高效度、高成本。四多:使用多种测评方法(包括心理测验法)、多个测评师,多个对象同时被测评,多个测评指标。
    关于评鉴中心效度高。有人会问:效度有多高?国内外的研究证明,评鉴中心的效度远远高于心理测验。根据我在应用评鉴中心过程中所得到的客户反馈,这种方法屡试不爽。
  上文还说到评鉴中心成本高,那么高到什么程度呢?美国评鉴中心的价格是几百到几千美元一个人,中国的评鉴中心也不会便宜到哪里去。虽然成本高,但是从投资回报和风险管理来讲,一个字:值。我的忠告是:对于重要岗位(指的是管理、销售、以及客户服务),要么不做测评,要做就做评鉴中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7-5 11: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我个人觉得T版所说的,更多是关于你们团队...

我个人觉得T版所说的,更多是关于你们团队的一种“尊重事实、群策群力”文化和体制,可能不太算得上“性格”的范畴。

即使说一个组织的文化是“一把手”文化,我想这种“尊重事实、群策群力”的文化和“以人为本”或者“以事为本”的一把手个性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强悍的韦尔奇采取群策群力,很多被称为“第五级领导人”的谦卑、低调的领袖也采取群策群力。

因为群策群力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的“思考和观点”,但它最终做决策时可以尊重也可以不尊重每一个人的“感受”。

也想听听海老师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7-8 07: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易中天看到这里热闹,也讲起性格来...

    易中天看到这里热闹,也讲起性格来啦!他说:“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和成败”。
    易教授是这样不是很专业地分析对比刘项两个人的性格的:
    第一点不同是刘邦志向远大,项羽鼠目寸光;第二点不同,在挫折面前,刘邦冷静沉着,项羽狂暴浮躁;第三点,在做人方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第四点不同,就是刘邦心狠手辣,项羽儿女情长。

    讲历史,海老师可能不如易老师;讲性格,易老师显然不如海老师。
    不知海老师是否有兴趣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从性格的角度解读一下这两个被称为流氓和英雄的文盲(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刘邦对手之谜-易中天

    刘邦战胜了项羽,这件事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个刘邦怎么会战胜项羽呢?项羽是个贵族,是个英雄。刘邦是个贫民,是个流氓。这个刘邦处处不如项羽,项羽的出身是相当高贵的,项羽的祖父叫做项燕,是楚国的名将。到了项羽父亲,他们这一代,这个家族就开始破落。所以项羽早年追随他的叔叔项梁逃难逃到吴中,就是现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吴县,不过项羽虽然是一个破落贵族,那还是贵族。所以项羽和刘邦不一样,刘邦我们讲过了,是没有名也没有字的,他叫刘季,是刘小的意思。项羽是正儿八经有名的,叫做项籍,也是有字的,叫项羽,也字子羽。所以项羽是一个贵族出生的人,项羽身上有那种贵族的高贵和高傲。项羽的军事力量也很强,那可谓战必胜,攻必克,所以称之为西楚霸王。项羽本人的能力也很强,史书上说,他力能扛鼎,力大无比,但是不爱学习。《史记》的记载说他小时候,他叔叔先让他学字,学书,学写字,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他叔叔就问他了,说你学写字你也学不好,学使剑你也学不好,你要学什么?项羽说,这个学习写字有什么用?以后摆个摊,代写家书。学剑一人敌,我剑术再好,我就是杀一个人,我要学就学万人敌,叔叔说那好你就学万人敌吧,学兵法,学了一下,也不成器,又不学了。但是他能力还是很强,而且非常地勇敢,楚汉战争当中有一次有这么一个情况,就是两军对垒的时候,刘邦手下一个神剑手叫楼烦,刘邦就让这个神剑手站在阵前,项羽那边出来一个人,这个人一箭就射死了,再出来一个人,这个人一箭又射死了,连连射死了项羽手下好多的兵将,项羽大怒,自己出来了。出来以后项羽往那儿一站,吼了一声,楼烦吓得屁滚尿流,调头就跑,跑进军营当中再也不敢出来了。所以项羽这个人,个人魅力是没有可说的。


  所以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战必胜,攻必克,刘邦会干什么?刘邦的本事也还是司马迁说的那四个字,“好酒及色”。喜欢酒色这就是他的本事,在整个灭秦和楚汉相争的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一句话,为之奈何?问张良,问陈平,问韩信,我怎么办啊?


  我们如果冷静地做一个分析,我们发现,刘邦的胜利是有道理的。因为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和成败。


  刘项的第一点不同是刘邦志向远大,项羽鼠目寸光。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胜利面前表现出来的心态来证明。秦二世三年的十月,刘邦攻进了关中,接着后来项羽也进入了咸阳,他们获得了推翻秦王朝的胜利,在这个胜利面前,刘邦和项羽表现完全不同。刘邦的表现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不杀子婴,约法三章,不受犒赏,秋毫无犯”。而且退出秦王宫,还军霸上,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举动,这个举动的意义范增看出来了,范增对项羽说:项王,刘邦这个人可不能小看,据臣所知,刘邦原来在沛县的时候,是喜欢钱财,喜欢酒肉,喜欢女人的人,这样一个人来到秦皇宫,看见数不尽的金银财宝,美女珍馐,居然不动声色,秋毫无犯,这么大的克制力,此其志不在小。他的志向一定是很大的,他能够把这些东西都不放在眼里了,这个人是绝不可以小看的,项羽不听,刘邦嘛,他有什么了不起,他“其志不小”又怎么样?


  项羽自己怎么做的呢?“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项羽很不好的一件事情,就是他每攻下一座城池,屠城。史书上的记载是四个字,“城无遗类”,就是他把一个城攻下以后,这个城里面没有活口了,那肯定就是连妇女儿童都在屠杀之列。而且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皇宫,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完全不动脑筋,就这么做了,做完了以后,这时候有人就出来劝说项羽,说咸阳这个地方是帝王之都,如果你想称皇称帝的话,应该“都咸阳”。但是这个时候秦的皇宫已经被他烧光了,没地方住了,项羽一门心思想回家去,回他的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什么叫做衣锦夜行呢?就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黑不隆咚的晚上走。谁看得见呢?应该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乡去,这个叫做衣锦还乡,衣锦还乡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儿出来的。于是项羽就把他从秦皇宫里面搜刮来的那些金银财宝和那些大批的美女们装上车子,浩浩荡荡地开回了彭城,就是现在的徐州。劝说他的人摇头叹息。说了这样的话,说人家都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然如此。什么叫做沐猴而冠?沐猴就是大猕猴,翻译过来就是说,人家都说楚人是大猴子戴高帽子,果然如此。沐猴而冠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儿来的,项羽听到这个话以后,把这个人扔油锅里去了,游说他的人虽然被项羽杀了,但是项羽夺取天下,称王称帝的机会也被项羽扔油锅了去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在挫折面前的表现,这也是刘邦和项羽不同的第二点。刘邦冷静沉着,项羽狂暴浮躁。楚汉战争当中有这么一件事情,就是两军处于对峙状态的时候,项羽攻刘邦久攻不下,于是项羽就做了这么一件事情,就在军前架起了一口大锅,把刘邦的父亲五花大绑推到了阵前,然后喊话,刘邦,你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爸下油锅了。刘邦怎么说呢,呵呵,项老弟,别忘了,我们两个在怀王手下的时候有个什么约定呢?约为兄弟,咱俩既然是兄弟,我爸就是你爸,你要是打算把咱们的爸爸煮了,别忘了给哥哥留碗肉汤喝。项羽没办法,下不了手。实际上项羽这个时候已经出了一个下策,因为你跟人家打仗你打不过人家,你把人家的爸爸放到锅里去煮,这是种流氓手段。而项羽是一个贵族,贵族使用流氓手段这就是下策。何况你的对手是个流氓,你贵族使流氓手段来对付流氓,你对付得了吗?所以我想当时的这个情况,一定是项羽一肚子窝囊气,刘邦是一脸的嬉皮笑脸,我是流氓我怕谁,心理上你没有战胜人家。


  我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楚汉战争的最后一战,当时项羽已经是四面楚歌了,重重包围。这时候项羽就上马,拔出剑来对周围的人说,说我项某人起兵八年,打了五十多场战争,从来就没有打败过,今天这一场战争,看来老天爷是要亡我了。我是没有什么错的,天不容我,我也没有办法,现在我给你们打最后一仗,为君快战,我们今天就痛痛快快打他一仗,让大家看看是老天爷要亡我呢,还是我项某人没本事。上马!拿起剑来,骑上马,一路厮杀,杀得痛快淋漓。你想?其他的一般的将领哪是项羽的对手,杀的尸横遍野。汉军全部退下了,这个时候项羽跳下马来,拿着宝剑对他周围的那些随从说,怎么样,哥儿们看看,怎么样,这是什么?这是韩信批评他的典型的匹夫之勇。项羽总是搞不清楚自己的身份,你的身份是什么?你是领袖,是将帅,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这个道理他不懂,他老是逞他的个人英雄主义。你会杀人,你会杀敌,你会骑马,你会射箭,这不过是一个好士兵,怎么会是好将军呢?你有什么可炫耀的呢?而且在这样的关头,你要求的是决战还是快战呢?应该是决战,决战意味着什么?决战意味着你还有扳回败局的可能,你还有反败为胜的可能,而快战只图一时的痛快,当然项羽这个形象很审美,很帅、很酷,很好看,没有用啊,所以在挫折面前,他表现出来的心浮气躁,而不是镇定自若。所以由此可以证明他不是一个好的统帅。


  以上说的是做事,再说做人。在做人方面,刘邦和项羽有什么区别呢?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刘邦这个人你别看他没文化,你别看他大老粗,肚量是很大的,敢作敢为,豁得出去,刘邦年轻的时候不是当泗水亭长吗?当时派遣了他一个任务,就是押送一批犯人到某个地方去。刘邦押着这些人走着走着,一不小心跑掉一个,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又跑掉一个,走到一个地方,刘邦一算,很跑了几个,想想走到目的地,恐怕就跑光了。你说刘邦怎么办?刘邦备下酒肉请这些囚犯们大吃大喝一顿,然后用剑把他们的绳子都解开,说你们现在干脆都跑光了算了,我也跑算了。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有些人跑了,有些人不跑,说我们干脆跟着你吧。豁得出去,我们说豁出去了,豁出去了,豁出去就能“了”。成大业成大事的人,一定是豁得出去的。


  所以到了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刘邦的军队已经打到了楚国的境内,将和项羽在垓下会战,韩信按兵不动,彭越按兵不动,英布按兵不动,刘邦约定他们一起来合围,他们就不动身。这时候刘邦就问张良,说子房啊,看来这个天下也不是哪一个人的,我准备胜利以后把天下给分了,你看分给哪些人比较合适?张良说一个彭越,一个英布,一个韩信。彭越和英布本来是楚汉之间摇摆的,他现在倾向于汉,韩信本来是你手下的,他现在独当一面,如果你把这个土地愿意分给他们的话,他们一定南下来合围。刘邦说好,行,就跟他们约定了,胜利以后什么什么一块地方给谁,什么什么地方给谁,给了给了,都给他们,不在乎。结果果然这几支军队全部来了,把项羽团团围住,予以消灭,大度。项羽呢,小气。韩信就说,项王这个人婆婆妈妈,我们将军士兵如果受了伤,他会自己拎着饭篮,到医院去探视。流着眼泪,拉着你的手,拉家常,说长道短。可是我们有了战功,他要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小气。


  项羽的小气表现在这样一个例子上,张良原来是韩王韩成的人,后来因为韩王实力比较小,张良在灭秦的斗争当中,他是受韩王的派遣帮助刘邦的,到了最后胜利以后,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韩王他也封了,但是不让韩王之国,就是不让韩王到自己的封国去,为什么呢?就是嫉恨韩王把张良去帮了刘邦,他就这么小心眼,最后还把韩王杀了。张良本来是很犹豫的,因为张良是韩国人,张良本来的目的是要恢复韩国,他是一个复国主义者。但是现在项羽硬是断掉了他的后路,逼得他走到刘邦的阵营,死心塌地替刘邦出谋划策来对付项羽,小心眼,小心眼就这结果。项羽这个为人实在是太小气。


  刘邦和项羽的第四点不同,就是刘邦心狠手辣,项羽儿女情长。刘邦这个人心是比较狠的,我们曾经讲过,他在逃难的过程中,三次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扔下车子,为了自己逃命,他身边的人,他一旦怀疑到谁,他可能不顾一切地要把他杀掉。刘邦晚年有一件事情,就是他病了以后,他突然怀疑樊哙,樊哙是不可以怀疑的,樊哙是吕后的妹夫,跟刘邦两个用北方人的说法叫“担儿挑”,而且在鸿门宴的时候,是由于樊哙挺身而出,救了刘邦一命,这样的人他也怀疑,他突然就觉得,樊哙就是巴不得我死,然后下一道命令,交给陈平,“平至军中,立斩哙头”,陈平你拿着我的命令去,到了军队里去,你立马就给我把樊哙的脑袋砍下来。这个事情最后没做,后来刘邦死了,陈平到了樊哙军中的时候,也觉得这个事情不能干,樊哙毕竟是吕后的妹夫,随便好杀的。也是功臣,但这说明什么?说明刘邦这个人狠起来,他是真能下手的。


  而相反项羽这个人显得儿女情长,楚汉战争的最后的关头,当项羽的军队被刘邦他们团团围住的时候,项羽居然无心作战,他坐在自己的军帐中,再也不考虑战争应该如何进行。他惦记着两件事情,一个是他的宝马,一个是他的美人,他的乌骓马,他的虞姬,该怎么办,于是在他的帐篷里,点起了火把,设下了酒宴,项羽把虞姬请出来,自己拔剑舞,“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什么意思呢?小虞呀小虞啊,我可拿你怎么办啊?唱着唱着流下眼泪,随从们都不敢抬头看,不敢仰视,一个将军,一个统帅,一个霸王,在战争的最后关头他想到的不是天下,不是战争,不是事业,是宝马和美人。确实是儿女情长。所以项羽的这个性格博得了后世无限的同情,项羽实在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爱了。恐怕当时的女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会发出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人了。而且项羽到最后,在乌江边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有一位亭长驾了一只船来接他,亭长说,项王,乌江之上,只有臣一艘船,请项王上船,臣渡项王到江东,还可以继续为王。项羽说算了吧,想我项籍带八千子弟兵过江而战,现在无一人生还,就算我回到了江东,江东的父老乡亲们可怜我,还让我做王,“吾何面目见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这就是有名的所谓“无颜见江东父老”,只有我这匹好马,跟随我多年,劳苦功高,我不忍心它遭到这种刀剑之灾,请你把我这匹马渡过去,然后自己步行,举着剑继续作战,直到战死。所以他留在历史上册页里面的,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大丈夫的英雄形象,博得后人无限的同情和景仰,李清照的诗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直是鼓舞人心的诗篇,所以我们很多人认为,在刘邦和项羽的这场斗争中,项羽是英雄,刘邦是流氓,同情一直是给予项羽的。


  但是我觉得这个事情也还要分析,这样评价是不是很公平?也还值得讨论。在我看来,刘邦也是英雄。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分析,这个结论也可以讨论,刘邦确实是心狠手辣,项羽也不少杀人,而且刘邦和项羽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项羽滥杀,刘邦不滥杀,项羽是滥杀无辜,屠城不说,“坑降卒”,人家投降了,项羽觉得不放心,挖一大坑,二十万人,几十万人就活埋了,连夜活埋,这样大规模的滥杀无辜,涂炭生灵,难道是值得肯定的吗?


  刘邦可没有这样杀过人,刘邦只杀他认为必须杀的人。有没有冤杀,有,有很多冤杀的人,但是在刘邦看来,虽然是冤,但是非杀不可,因为为了巩固他的政权,比方说彭越,彭越的被杀,就是冤杀,但是刘邦非杀他不可,因为他要建立一个刘姓的,一统江山的大汉王朝,他不能允许有异性王的存在,就是不能允许不姓刘的人称王,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他必须把这些异性王的王国灭掉。作为他这个王朝政权的巩固,这些事情是非做不可的,因此顾不上是冤还是不冤了,但是这样杀的人,它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即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杀的,也尽量不杀。彭越被杀了以后,他的人头被刘邦挂在了城楼上,而且下了一道死命令,谁也不许替彭越收尸。因为彭越是以谋反罪被杀的,那既然是反贼,他的尸是不能收的,这个时候彭越的一个老部下叫做栾布的,从齐国出使回到京城,要向刘邦汇报工作。汇报的地方就是彭越的人头悬挂的那个地方,于是栾布奏事彭越头下,就是在彭越悬挂的人头下面,向刘邦汇报工作,先把工作汇报了,这是公事优先,汇报了工作,完成了使命,交代了任务,栾布转过来跪在彭越的人头下放声大哭,当着刘邦的面,刘邦勃然大怒,还有这样不把朕的命令放在眼里的人,公然就这样祭奠彭越,抓起来,扔油锅里去,“烹之”。


  栾布说可以,但是你让我说一句话,说完一句话我就死,刘邦说你说,彭越说请陛下想想,彭王冤不冤?想当年,陛下和项羽争夺天下,双方处于对峙胶着状态,彭王是陛下和项羽之外的第三种力量,那个时候彭王只要把自己的脑袋稍微往项王那边歪一歪,现在天下就不是这个样子了,你也不是皇帝。在关键的时候,彭王支持了你,帮助了你,你才有了天下。现在天下安定,四方太平,彭王和所有的普遍人一样,也想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享受荣华富贵,安享晚年,你怎么就容不得他呢?仅仅因为他有一次生病请假没有来报到,你就说他谋反你就把他杀了,有这样对功臣的吗?我栾布是彭王的人,跟着彭王出生入死,彭王对我恩重如山,现在彭王已经死了,我栾布活在世界上还有什么意思呢?我现在就死,我现在就去死。刘邦说站住,请你回来,栾大人,请你回来,我拜你为都尉。


  也就是说刘邦他也有英雄惜英雄的这样一种精神,他也为栾布的这种人格魅力所震服。这样的人,这样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确实是一种具有人格魅力的、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大丈夫。什么是真正的男人,真正的男人就是具有人格精神和人格魅力的人。这种魅力是有凝聚力的也是有震慑力的,但是如果刘邦本人不是一个英雄的话,他也不会为栾布的这种精神所感动。 所以刘邦也是一个有着惺惺惜惺惺,英雄惜英雄的这样一种精神的人,同样刘邦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他虽然心狠手辣,他虽然暗算和谋杀他的对手以及他认为对他有威胁的人,但他也不是铁石心肠。


  汉十二年十月,刘邦回到了自己故乡沛县,他把父老乡亲们全部召集起来,摆上了盛宴招待他们,酒过三巡,刘邦也拔剑起舞,吟唱了那首著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然后刘邦领唱,县里面的子弟们和之,唱了一遍又一遍,泣数行下,刘邦热泪一行一行的从眼睛里流出来。所以他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韩信是英雄,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也都是英雄,只不过他们是不同的英雄而已。项羽是本色英雄,他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没有遮掩的,没有顾忌的,不计利害的,不计成败的把它表现出来。在成王败寇这样的一种传统中,他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刘邦是时势造出来的英雄,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做了时代赋予他的历史使命,并使自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而成为一个英雄,当然,对于这样的一些人,我们选择谁,不选择谁,喜欢谁,不喜欢谁,这是观众朋友们的自由和权利,你们可以倾向于项羽,也可以倾向于刘邦,也可以倾向于韩信,或者是张良,其他的人,我觉得是大家的自由,但是我觉得那样一个时代确实让人神往,我们现在正在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难道不应该追思和缅怀那样一个英雄的时代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7-8 11: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两千五百年间,几位遵老子之说、顺天行道无...

两千五百年间,几位遵老子之说、顺天行道无为治国的皇帝,囊括了仅有的几百年辉煌时代: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贞观之治;
开元之治;
康乾之治

中国文化的主流不是天道主义而是人本主义,与此相应,中国历史的主流也不是和平与宽恕,而是动乱与专制。对这种文化与历史的孪生现象,历史作出了无情的评判:以人为本的自尊自救到头来变成了自残自虐;失了天道的人道到头来变成了残酷的兵道和霸道。而老子无为顺道之说,虽不得广行神州,只那星星点点,便成就了千古辉煌的奇异景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7-8 18: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海生...

下面引用由[U]海生[/U]发表的内容:

你如果要测试的话,可以阅读下微笑兄的帖子。...


我可以为感兴趣的朋友做MBTI测试,前面帖子说的什么周五之前啦收费啦都是开玩笑,完全无偿。具体方法:把你的邮箱地址发到我的邮箱linlin021012@163.com(因为这个邮箱不常用,也可顺手在以琳的悄悄话里提醒我一下),我给你一个测试软件,你按照里面的提示答题(160多道题),在答题时不必对每个题多加考虑,您只要按感觉判断进行作答即可,当然,如实作答是最基本的要求。答完题之后会生成一个小附件,你把附件发回给我,我输入我们单位人力资源的MBTI测试系统可以生成报告。报告内容描述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但属哪种类型应该还是准确的。

已经给了几个朋友测试,但是要明天才能继续为大家服务啦,下班回家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8-7-9 09: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汉唐兄的报告出来了,属于ISTJ,非常明...

汉唐兄的报告出来了,属于ISTJ,非常明显的内向和关注细节,中等清晰的追求结果,不明显偏好的以事为本。
按 “如果极端内向是0分,极端外向是100分”的标准,汉唐兄的的分数低于10分(报告显示是1分,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但10分以下应该是没错的)。
关注细节,汉唐上面帖子自己评估90分左右,测试结果是81分,还是吻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7-10 10: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T版果然是海大师所说的:周总理式的大管家...

T版果然是海大师所说的:周总理式的大管家——ESTJ.

手头正忙得一锅粥,还来不及细看其他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7-13 00: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其实方老师的测试结果里面“P(享受过程)...

其实方老师的测试结果里面“P(享受过程)”和“J(追求结果)”的偏向是不清晰的,同样不清晰的是关注整体和关注细节这个维度,所以其实INFP和INFJ、ISFJ、ISFP四种性格的特点在方老师身上都会有所体现。所以海老师说方老师的性格“非常复杂”。

方老师“以人为本”的偏向是很非常清晰的(“内向(I)”是中等清晰),
如果绝对的“以事为本”是100分,绝对的“以人为本,”是0分,方老师的测试结果是3分,非常接近“绝对的以人为本”了。
我想方老师目前所面临的很多事情,其实是需要以“以事为本”的态度去处理的(我想事实上方老师该以事为本的也已经这样做了,比如说拒绝很有后台的人甚至很亲近的人关于提前入学的说情、开除某些不合适的员工等等),但这是和她的本性背道而驰的,这种180度的调适,一定会带来相当的能量损耗和痛苦的。
所以方老师在前面的帖子说问“一个完全以人为本的人是不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呢?是不是自己会很容易受伤害并痛苦呢”,“但有时秉性难移。自己累别人也累。”

我觉得报告里“对于那些你认为很重要的项目专注且执着,对自己信仰的事业尽职尽责”和方老师是非常吻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7-14 19: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请教海老师一个问题。 一个真实的...

请教海老师一个问题。

一个真实的情况。
某A,很能干,但对下属的管理是比较强势的,下属往往感到非常大的压力,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也是很强势的,甚至在不完全了解清楚情况的时候,就会邮件或电话指责别人的问题,这个某A本来是同部门的一个主管推荐引进来的,曾经还是是这个主管的下属,但因为绩效不错,最近比较红,已经升到和这个主管平级的相当高的位置了。这时候,对曾经的推荐人和上司也不像以前那么客气了,遇到问题时,甚至针锋相对,很不给面子。很典型,这是“以事为本”的表现,对吧。
但是,这个A和上级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不同的单位不同的上司都是如此),非常会做人的,而且做得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太多矫情、刻意、装的成分,对客户也是如此,很多大场面(如会议、大型活动)面对自己的老板、面对对方很高位置的人,都能够落落大方收放自如,很亲和很得体,很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亲切友好的感情,这个本事也的确在很多场合帮了公司很大的忙。很典型的“以人为本”。当然这种“以人为本”可能是目的性、功利性比较强的。

我们能否这样说,说A的性格本色是以事为本的,但已经修炼到在需要“以人为本”的时候,就能很自如地带上“以人为本”的面具了?
假设接下来的位置(比如副手升为正职位),需要A在无论对下属平级还是对上司、客户,都同样需要比较多的“以人为本”的时候(事实上,A的团队已经因为其强势、不够以人为本而出现一下问题了),A做得到吗?就算勉强做得到,会不会很痛苦?如果判断A做不到或者会很痛苦的话,是否合适把A放在更高的位置
——当然,上述讨论我们只在性格这个维度考虑问题,是否做这个决定还会根据其能力、业绩、目前的需要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7-15 00: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海生...

下面引用由[U]海生[/U]发表的内容:

微笑兄:

我认为企业用人的原则有如下几条:
1. 人不怕有缺点,就怕没有优点。根据经济学原理,一件事情的边界收益大于边界成本,就值得干。
2. 有的人可以短期利用,时机成熟就干掉。这方面的实例太多了。许多皇帝都这样,很多企业在进入成熟期后开始清理当年开疆拓土的功臣。
3. 企业安排工作时不应该考虑员工是否觉得痛苦。办企业不是搞慈善。
4. 本事大的人总有些毛病,这考验老板的驾驭人才之术。毛主席他老人家是这方面的高手。
...


     海老师言之有理,这些原则是非常到位的。
     而且你对这个人的个性判断,三个维度和测试结果一致的,还比较明显(INJ),只是T和F处在模糊状态,可能和性别有关,稍偏F,加上误差的因素,说是INTP也应该没错。

    性格上呈现的某些鲜明的乃至不那么讨人喜欢的特点,的确不见得要非常在意。
    但如果这些个性折射出来的是另外一些问题,就会让人不是那么放心,比如说胸怀问题,不考虑员工是否痛苦是对的,但如果骨干会因其胸怀问题而流失,能干的人因为其胸怀问题而不愿意进来,问题就大了(事实上有这种倾向)。还有能否容人特别是可能比自己能干的人,能否对自身的成功欲望加以控制而让下属成功(领导者一定是建立在他人成功基础上的成功,但的确不少人是压制不住自身的成功欲望的),这也是令人比较担心的地方。
   此君是对外(社会资源)和对上非常“以人为本”,而对内和对下(包括下属和下属单位)是相当的“以事为本”的。如果是单纯对外打粮食的业务部门,那么边界收益和边界成本是容易衡量比较的,而且在风格上强调“以事为本”是对的;但如果是对内管理和服务为主的,而且需要充当一定的参谋角色的,就会因“以人为本”的薄弱而不容易换位思考,就会过于强调管理、监控、约束,而缺乏服务意识、缺乏一些必要的灵活和创新,这也是争议比较大的地方。

    当然,用人问题,特别是高价主管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会涉及到人力资源之外的许多其他因素,如老板的个人偏好,如企业政治等,从人力资源角度提出的意见只能是参考意见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7-15 00: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sx...

下面引用由[U]sxy[/U]发表的内容:

看来对职业发展我属最消极的了,有一份轻松的工作,能胜任,对得起这份薪水我就很感恩,也不能怨环...


恩,这些天帮好些家长做了MBTI测试,结果当然不一定就都准确,但有一个特点,我们这些家长的“成功愿望”、“影响愿望”普遍是偏低的,好几个都是个位数的只有几分(做这么多石头的最高,都8、9十分)。是不是都因为孩子而早就习惯了“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啦,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7-31 06: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re:海老师的课幽默、风趣,充满激情,对很多问...

海老师的课幽默、风趣,充满激情,对很多问题的阐述一针见血,富有感染力,听海老师的课的感觉和大家在网上对海老师的印象大不一样。
上周五那天讲座我带了三位同事一起过去听,其中一位是主管培训的,但能否引进来还要看其他的一些机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8-18 10: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楼上,没问题啊,把你的邮箱发给我即可。

楼上,没问题啊,把你的邮箱发给我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8-20 16: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才华总是博得人们的赞佩,而品格则必定会...

“才华总是博得人们的赞佩,而品格则必定会赢得人们的尊敬。前者更多是智力的产物,而后者,是心灵的果实。归根到底,在生命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心灵。天才卓越者以智力立足于社会,品格高尚者以良知卓冠于群伦。前者赢得赞美,后者被人追随。在这个世界上,唯有拥有良好品格的人,才是世人敬仰的榜样,才会得到机会的垂青,取得人生和事业的佳绩。”这是英国100多年前就畅销至今的《品格的力量》当中的一小段话。

基本上,我觉得品格、性格、能力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三个角,相互支撑,是决定一个人人生际遇的最主要内因(至于外因那就太复杂太不可控了)。
性格和能力现在都有各种工具和模型进行测量、评估,唯独品格是难以测量和评估的,因为它需要时间和事件的考验、磨砺和锻造,不经历重创的人,很难说他是坚强的,不经历危艰的人,很难说他是勇敢的,不经历诱惑的人,很难说他是诚信的,不经受委屈,很难说他是宽容的…….任何性格的人,都有可能是坚强的,也可能是脆弱的,有可能是勇敢的,也有可能是懦弱的,有可能是诚实的,也有可能是虚伪的,可能是宽容的,也可能是狭隘偏激的。拥有良好品格的人,未必就一定会取得一般人所定义的非常的成功(但也完全有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他面对成功也好、挫折也好、佳境逆境也好,一定会多几分定力,这多出来的几分定力,起码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安身立命。

期望海老师在品格方面有更深的研究,不但是性格专家,更是领导力专家,呵呵,看我又N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2 17: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