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RDI零阶段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7-9-29 10: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ra...

下面引用由rachel发表的内容:

儿子喜欢将圆圆的盘子、钱币什么的在地上转呀转的。每次在他玩得正尽兴时突然用手去按住,儿子会抬起头来,我会马上逼着他说:妈妈手拿开!然后再一次一次的重复玩。效果也不错。


1,未必要“马上”,可以等待更长的时间(以孩子情绪将发未发的时刻为点),提供孩子主动表达的机会;
2,未必要“逼”,可以安排另一人在孩子背后做孩子的“影子”,只有在孩子不知如何表达,并且情绪开始要起来的情况下,才非常轻声地说“妈妈手拿开”;

——总结自杨教授课程有关演示及解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1-19 19: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06年初翻译整理过一篇现在看起来就是在讲...

06年初翻译整理过一篇现在看起来就是在讲零阶段的文章放在读书笔记那个帖里,自己温习了一下,再拿过来贴在这里,应该比较合适,供大家参考:
---------------------------------------------------------------------------------------------------

The Regulation-Dysregulation-Reorganization Cycle
“常规——失去常规——重新组织”循环
By Sherri L. Miller, MS, CCC-SLP


在生命最初的三个月,通过与照料他们的人在一起,典型发育的(NT,NeuroTypical )婴孩发展出一种识别简单的“规则——打破规则——重新组织(RDR,regulation-dysregulation-reorganization)”模式的惊人的能力。规则的、规律的(Regulation),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对于有节奏的互动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例如,抛动小孩的游戏,大人一前一后一前一后地反复抛动,孩子渐渐知道这种互动有一定的模式(Pattern),这对于父子(母子)关系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感受到这种模式,孩子开始信任父母会在这种变化的情况下提供安全感,当孩子通过哭闹、惊异或者转移他们的视线以向大人表达他们的不适的时候,通常父母会马上停止或简化活动的模式来降低刺激。这样孩子就有机会去重新组织和准备一个机会去掌握这个模式或者更简化一点的模式。

同样是抛动孩子的游戏,然而却不是一成不便的,有时候快一点,有时会慢一点,抛动的力度、位置也可能不一样,最重要的是,父母总是主导活动的开始、结束和变化。这种RDR循环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师徒”关系的开始。

有时候,这个模式会被一些原因所中断。可能是妈妈需要调整一下位置、可能是电话铃响了她要去接一下电话,典型发育的孩子渴望这种类型的变化和“动态”。这种在原有模式中引入轻微变化而成的新的互动模式的过程,我们称为“重组”。典型发育的孩子通过重组很好地接受了变化,通过带领孩子对变化进行重组,又进一步加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师徒”关系。

但是对很多自闭症孩子而言,他们没有掌握RDR循环中重组的能力,结果,他们对父母的安全感和信任关系也没有稳固地建立起来,当引入轻微变化的时候,孩子变得不适,他们变得消极(跑开、转过脸、白日梦、沉迷于视频或物件、表现得极度愚蠢等)或具攻击性(发脾气、打击等),在“变化”出现以后模式没有得到重组,对于这些孩子而言,每天的生活是从(他们觉得安全的)重复的静态模式进入到(他们觉得完全无法控制的)混乱状态再回到他们觉得安全的静态模式的过程,他们从来没有开始很好地去接受变化。

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建立对父母的最基本的信任感,首先我们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可接受、可预期和舒适的规则模式,当孩子掌握熟悉了这个规则模式后,我们引入轻微的变化来让孩子进行重组,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逐渐接受父母的引导,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逐渐信任并期待父母引入的更多的变化。

通过归纳和简化,在RDI中这些步骤是:

1.通过明显地“停止当前活动”来开始。在发起模式前和小孩一起坐一会儿,这能让孩子清楚地感觉到模式的开始;

2.从一个简单的规则模式开始(例如,用有节奏地前后前后的模式来擦拭物体的表面)。注意保持这个模式不要过分刺激,另外请记得你的向导角色。

3.确认模式对于孩子而言是可接受和有节奏的。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一个可信任的向导,并相信父母会维持适当的紧张度,这是让孩子不会对他们父母觉得不适、建立对父母信任感的最初步骤;

4.如果孩子显示出任何不适的信号,就要简化或者停止模式的进行。注意,孩子并不一定会通过面部凝视来表达不适,视线和注意力的转移很可能也是刺激过渡的信号。一旦停止或简化,孩子会做好重新接受这个模式或一个更简单模式的准备,注意,关键的是要再引入变化前让孩子感受到模式的规则,否则孩子只会觉得一切都是混乱。

注意,很多情况下,在进入5-8步骤前,孩子可能要保持这种规则模式几分钟(或者几天间隔地重现)以便感受到其规则性,事实上这就是孩子跟随其父母在任何动态系统里感受到的最初的成功体验,请记住,建立孩子信任父母的动机是RDR的主要目标。有时候,忍住不要过急地引入变化是实现这一点的最有效方法。

5.提供变化,或中断。这通常是一个停顿再加上一个轻微的“脱离平衡状态”的感觉,停顿让孩子有时间去感知和考虑他所遇到的变化。刻意突出变化有时候会有助于制造悬念和期待感。然而,对于有些孩子而言,变化的突出程度应该尽可能小以免过度刺激。

6.等待孩子开始修正遇到的变化。这是建立孩子对父母信任感的第二个步骤,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会提供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重组和克服遇到的变化,接着,孩子也建立了成功修复遇到的变化的能力感,注意,这一步的关键在于“等待”孩子的发起。

7.协助完成修正,并且在保留引入的变化元素的基础上修改原有模式。这是建立孩子对父母信任感的第三个步骤,让孩子开始相信并期待父母会安全地领着他们进入一个新的规则模式。

8.保持刚建立的模式直到确信孩子已经接受,然后重复3-7步以引入更多的变化。


例如,一个前后前后擦东西的模式,可以通过“暂停”,待小孩感觉到他遇到一个变化时,由父母带领进入一个“圆型擦拭”的模式


没有规则模式为基础的变化是一场混乱,规则感在RDI各个阶段的交互中都得到强调。在最初的治疗阶段,RDR通过上述的步骤被引入;然后当孩子沿着RDI阶段不断提高时,规则性变成为孩子掌握更多变化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规则模式,可以作为最初训练之用:
摆动 擦拭 画画 旋转 走路 跳跃 浇铸 讼唱 推物 拉物 给物 受物 转弯 搅拌

----------------------------------------------------------------------------------------------
翻译得有点烂就请大家见谅,不过大致意思应该还清楚,当时没有能力做归纳啦,现在让我总结的话,我认为零阶段的要点是:
1,建立常规;
2,制造意外;
3,等待反应;
4,必要时提供恰到好处(足够但仍维持必要的难度)的协助;

有些事情总是要兜兜转转,经历一些时间,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些机缘巧合才能到达顿悟的一刻。
零阶段的说法很早就接触到了,可是一直没有真正的明白其含义;
零阶段的操作方法原来很早就知道了,可是一直没有和零阶段联系起来;
直到7月份杨教授的课上,才打通任督二脉,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很庆幸很早就知道这个做法,很遗憾没有更早地认识到其重要意义。

--飞飞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2 17:5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