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噢。才看到。楼主的行为功能分析的...
噢。才看到。
楼主的行为功能分析的“获得注意力”和“自我刺激”,都是此类问题的常见解释,且干预做法上的“提前警告提示”和“有事可做”,也都是好的值得推崇的做法。总之,楼主看来已经ABA入门了,且有了好的实践路数。
楼主孩子能力也不错。也许还可以加入一些惩罚策略,比如处罚代币,或者短时间的罚时出局,这些都可以尝试,如果以前没有做过的话,可以先局部选取一些行为或者一些时段先试着做起来。比如,居家期间,做那几件事可以获得积分,做了哪些会失分。
往往,虽然都是按照最基本的ABA路数去做了,但还是未能很快成功,这种情况,估计我们在自闭儿的现实干预中都曾遇到过。
我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致性的问题,无论强化还是惩罚,有了好的干预程序,我们也执行了,但难点就是我们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始终如一地彻底做的,有时严格/有时松懈,家里严厉/公共场所就不那么严厉,这人严/那人松...,于是,强化或惩罚的效果就会打折扣,甚至失效。
而相反,像那种自我刺激行为的强化物,它总是立杆见影地出现的,所以我们经常打不过它。
所以,即便是有些干预程序很好,但是我们已经预计到它的执行会出现不一致的时候,比如,我们无法控制在校老师的做法,我们无法控制家里老人的做法,这时候,我的意见是,要么去争取统一;要么就算了,别难为自己也难为别人还难为孩子;要么,就局限于一定场合之内,比如,只在游戏过程中使用罚时出局来干预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自我刺激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