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伴孩子两年的点点滴滴,有绝望、有无助、有辛苦也有很多的欢乐。
轩轩两周岁的时候确诊为自闭症,当初只会说一个字的重叠语言,明显的刻板行为,也没眼神交流,也没互动。。。基本自闭症该有的都有了,还多动。
我抱着侥幸的心态问了医生一句,孩子是算轻的吧,能有机会治好吗?医生非常明确的告诉了我,早干预希望就大点,完全康复例子很少。但是别放弃干预孩子,希望会有的。
虽然确诊前,我们自己心里都有底,也做好了接受的准备。可是这些平时自己对自己说的话,在医生口中说出来,感觉着实不同,犹如判了死刑一般。
接下来就和大家聊聊两年来我们是怎么走过这条路的:
从医院回来后,我们开始找资料准备送孩子去进机构。跟大家想的一样,当初我跟老婆也是想着一定要送孩子进最好的机构,找最好的老师,不管花多少钱,多大代价。
可是事与愿违,能在其他家长口中得知好点的机构我都打了电话,去机构参观了。得到的结果都是几个月以后才能排到学位。经过三天的奔波,毫无收获。
此时我想起医生说过,早一天干预,就多一份希望,千万别错过黄金时期。与其等三个月,不如先找小机构学习先。所以我开始从一些比较小的机构,基本没名气的机构入手,
后来来到了一家没什么名气,学生也比较少,才30多个孩子的机构。去到那边我感觉挺不错,因为那里的老师比我之前去的好多名牌机构更有爱 。
我当初是想,教孩子的是老师,又不是校长,老师有爱心,对孩子有爱就好。学校小点不怕。所以就报了名,一周后上课。
终于把学校定下来,刚好隔天就要听邹小兵的课了。本来是抱着听听的心态去那边上课的。也没太多的期望一节课能给我带来什么(因为已经在网上了解过很多关于自闭症的资料,和教学方法)。
课上讲了好多病例,还有一些自闭症孩子跟正常孩子的对比。因为有一些视频和图片对比,听起来感觉比书本更好接受。所以我也非常用心的听了两天课。回家好好好整理,课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平时在家里,别让孩子闲着。
第二点就是孩子不是弱智,只是孩子是抗拒与外界交流,如果那天你能把孩子带出来,让他试着接触外面的世界,那就成功一半了。
回到家里,我和老婆开了个家庭会议。基本确定了目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试着接受我们,跟我们一起玩,不要总是让他自己一个人玩。
其他就先不管那么多了。那时候孩子根本就不和我们玩,喜欢自己玩自己的,而且玩得很让我们纳闷。自己跑在床上面瞎跳瞎闹,嘴里叫的都是我们听不懂的话。
为了让孩子接受我,跟我玩。我心想也就只能是先接受他吧。所以我就陪着他跳,陪着他闹,他说那些听不懂的话,我也陪他说,他跳我也陪他跳。
跳到累了不想跳了,我就试着拿点小玩具让他陪我玩。开始他非常抗拒跟我玩,根本就不管你,跑开自己到房间外面自己玩自己的了。
后来慢慢的大概四五天后,孩子就愿意跟我玩一些比较简单的小游戏了,也比较粘我了,叫他陪我玩,他偶尔也会愿意跟我玩了,不需要是每次疯玩才陪我玩了。
很快轩轩就去了机构,老婆去全天陪读。拍了一些视频回来后,我也看了平时在机构老师是怎么教孩子的。老婆也跟我讲了一些平时跟家长交流的经验和其他孩子的一些情况。
这个阶段也基本就按照机构老师要求的在家里给孩子强化练习。大概两个礼拜后,孩子慢慢会说三四个字了。我当初就想,孩子多在生活看到实物学习,肯定会比老师在书本上教他说的来得快。
所以我每天只要跟孩子在一起,我都尽量的让他开口。在路上看到车,我会问他这个是什么,在家里吃菜也会问他这个是什么,只要是跟孩子在一起,看到任何东西,我都会问他,
他大部分不懂答,不过我就慢慢的教他答,一段时间后孩子也懂得跟我们来重复了。我们也感到非常欣慰,也感觉这个方法可行。
所以从那时候开始,好长一段时间,我们只要是跟孩子在一起,无论说什么都好,反正就是很少会停止跟孩子交流和说话。
大概两个月后,经过机构的训练,孩子能说出简单的一些句子,也开始懂得找我们陪他玩了。我跟老婆探讨后,觉得这个阶段既然孩子有想找我们玩的欲望了,就别让他停止。
所以我们无论手里多忙,只要孩子需要我们陪她玩,我们都放掉手头的事,尽量的满足他。哪怕有时候在外面刚好开着车,孩子想我抱抱,我都尽量找个地方停车,抱抱孩子。
我们当初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想着孩子既然懂得提要求了,那么就得满足他。如果他提了要求得到满足,那他以后才会有更多的要求。如果得不到满足,那他肯定就懒得提了。
如果连要求都不想提了,那我们还怎么带他走出他的世界啊。
四个多月后,在机构老师和我们的努力下。孩子有了很好的进步。能说比较简短的句子,也能接受大部分的指令。但是这时候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感觉孩子多了一些以前没有的坏习惯,例如喜欢眯眼之类的。当时老婆跟我说,可能他是学中心的一个小朋友,因为那个小朋友经常有跟他一起上课,也很喜欢眯眼。
这个让我很困恼,也很开心,感觉孩子懂得模仿了,可是又模仿回来一些坏习惯。我经过两天的考虑,做了一个决定,让孩子不要去机构了。
当初我的考虑是,孩子有了语言基础,也有了部分交流,证明了孩子已经有了开始尝试走出自己世界,接触外面世界的基础了。
他也有了模仿能力了,那么这时候应该是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和模仿正常孩子生活的环境,如果一直在机构,他怎么能学习正常孩子的生活习惯和交际习惯呢。
当时老婆与机构的老师都比较反对,感觉孩子刚刚稍微有进步,为什么不继续下去。这样如果起反效果怎么办。我也接受了他们的建议,
白天送到早教机构,晚上找个个训老师回家补课,还有妈妈周六日继续用机构里面学习来的方法进行强化。
很快我就在附近找了一家早教中心,里面孩大概20个小朋友,都是三周岁以下的,跟他年龄相仿,有5个老师平时在带。
中心里面的课程也有点类似于机构里面的ABA教学,但是没有像机构那样的针对性。让我感觉非常适合,这个就是我想要的,所以果断报名,隔天就入校。
考虑到轩轩的特殊情况,所以我在入学前骗了老师说,孩子有点轻微的多动症,有时候不听教,让老师多关照一下。
由于以前在机构训练出来的一些底子,孩子还是比较听指令的,第一天上课,我们在外面看着,感觉他也基本能跟得上大家,
因为这个阶段的早教中心,大部分孩子也都是不会听指令的,瞎跑瞎闹,他也是跟着大家一样瞎跑瞎闹。虽然他是自己闹自己的,玩自己的。
但是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并没有抗拒他,也没当他是异物。所以我们原来担心很快老师会投诉的想法也打消了。很顺利的在早教中心入学。
这个阶段,也是让我们比较迷茫的一个阶段,不知道应该随着孩子的改变,该帮孩子做点什么,该怎么来帮助孩子。
后来经过和老婆的交流,我们制定了一个小目标,就是让孩子能记住至少两个同学的名字和记得学校的一些事情。
当初我的想法是,既然孩子现在去外面接触到了正常的小朋友了,那就应该让他学会认识家庭以外的一些孩子或者家长。
于是老婆开始认真的去学校记住每个小朋友的名字,也每天都去问老师在学校他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每天晚上回家,我们都会问他,今天你是跟那个小朋友玩啊,做过些什么事啊。刚开始他都不会回答的,最多会说出一个小朋友的名字,
然后具体做什么都不懂得说的。于是我老婆就利用在老师那里套来的资料,慢慢引导他,例如他今天跟豆豆两个人抢饼干了,还哭鼻子了。
老婆就会问他,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吃饼干啊,一般这些他懂得回答有。然后老婆就会问他,那你吃饼干,有人跟你抢吗?
他这时候一般会很委屈的说饼干 抢了。很简短的一些回答。然后老婆又深入的问是谁抢了饼干,他是不懂回答是谁的。
所以就会问他是不是豆豆啊,那个穿白衣服,喜欢抢东西吃的豆豆啊。尽量的让他回答出同学的名字来。
让他有来跟我说学校情况的基础。每天都这么问,久了他也懂得断断续续描述出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了。也记得了一些同学的名字了。
也就是这个阶段,让我感觉孩子融入生活中的一些教育比系统的那些教育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所以我就决定按我们自己想的教了,抛弃学校那一套了,直接融入到生活中来教学就好,不需要摆个桌子,拿个剪刀,穿个珠子这些了。
吃饭中,我让他跟我比赛谁吃得快。想刮胡子我让他帮我拿剃须刀,让我帮我刮胡子。看电视也让他去开,纸巾让他拿,小垃圾让他帮忙丢进垃圾桶。
反正只要生活中他能完成的,就让他帮忙做,不管大事小事。开始也很不配合,久了他就愿意了,也非常乐意。因为每次完成我们都会夸奖他,他也喜欢我们的夸奖。
在早教中心读了接近一年,孩子渐渐有了一些社会性的行为了,让我们非常欣慰。也让我开始有想法送他去幼儿园了。
刚好三周多一点的时候去找邹小兵复诊,那时候我跟他说我们的一些教孩子的方法,他也表示认同,说生活中的教学是很重要的。
也说孩子的进步很明显,有跨越性的进步。也赞同我们说让孩子去幼儿园的想法。这让我们非常开心,也很欣慰。
至少这一年多的喋喋不休,让孩子有了进步。也让我们渐渐明白了,生活中的教学,父母的配合,比任何老师和医生都重要。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
复诊后两周,我就帮他找了一个幼儿园,因为他已经在早教中心混了一年,加上年龄也还比较小,顺利完成了幼儿园的面试,报读了小班。
当然我依然是骗老师说,孩子有点多动,不听教,让老师看着点,如果有什么在学校不配合的,多跟我们说,我们会回家好好说说他的。
进入幼儿园也算是比较顺利,虽然他依然喜欢自己玩自己的,上课会起来转悠一下,中午睡觉也不会乖乖躺着睡。但是他至少能混迹过去,老师和小朋友没当他异类。
而且他经过一些平时的教育,还比较有礼貌。会懂得给老师问好。在平时的教导下也懂得说谢谢这类的话。
但是始终自己一个人玩这个问题,让我们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毕竟幼儿园我们也没办法在旁边协助他陪小朋友玩。
所以我们又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也拟定了一个计划,就是用尽一切办法,让他也有喜欢一起玩的朋友。
我当初的想法就是,孩子既然在学校不懂得交朋友,也不懂得跟别人玩,那我们就在平时先帮他积累一些经验,也在平时帮他建立一些友谊,让别的小朋友先主动找他玩。
于是我们就努力收集了同小区的一些同学的资料,开始尝试带他去楼下接触同班的小朋友一起玩,也开始和小朋友的家长混熟了。
慢慢和家长开始约定时间一起带他们到小区里玩耍。轩轩依然是我玩我的,你玩你的,很少会一起玩。这让我们很头疼,又很无奈。
于是我就开始试着在家里先帮他培养一些跟小朋友玩的情节,每次和他玩玩具,都会问他我们带去楼下跟丫丫一起玩好不好。他会说好,可是到了楼下又是自己玩自己的了。
后来我发现他比较喜欢另外一个小朋友的玩具,所以我就有了个想法,让他们换玩具玩。于是我就买了那个小朋友喜欢的玩具,然后教轩轩跟他说,丫丫你的机器人给我玩,我的给你玩好吗。
第一次换玩在我的协助下,终于成功了。换回了小朋友的玩具来家里玩,于是我在那天晚上就不停的问他,这个玩具是谁的,明天玩具要还给谁这类的话。
想让他至少知道跟他换玩具的小朋友是他的同学丫丫。在第一次换玩之后,我基本每天都会问他,明天我们带玩具到楼下跟丫丫换着玩好吗。
我也慢慢的在很多的聊天中,尽量的融入了另外小朋友的名字。经过了无数次换玩,他终于可以在不用我协助的情况下,直接找小朋友换玩具了。
这也达到我的目的,就是认同了其他小朋友的存在。于是我开始每天在家里玩玩具的时候,我就会加入了,我们明天一起拿玩具去打打倒丫丫的玩具好不好,这类的话。
先让孩子脑海里有个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情景出来。然后第二天就会协助他在楼下跟小朋友一起玩,开始也是玩一会就自己玩自己的了,慢慢的他会自己找小朋友用玩具战斗了。
也懂得在家里跟我说,明天我们去打败丫丫这类的话。开始会到楼下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了。
看到他的进步,我又有了更贪心的想法,让他交朋友。懂得在幼儿园找朋友玩。于是我们又开始了自己的计划,帮他找几个好朋友,能经常一起玩的。
想让他交朋友可是让我们费尽苦心,他虽然现在会跟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始终都不会懂得去跟小朋友交流,也不懂得人与人之间是可以做朋友的。
没有正常小朋友那种友谊的延伸。于是我们想办法邀请小朋友来家里一起玩,平时有点什么好吃的,就尽量让他带点下去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吃。
然后经常在家里跟他说,你跟谁谁是好朋友,所以你们有好东西就要懂得跟他分享,有好吃的拿去楼下就要和你的朋友一起分享。
渐渐的他有时候在家里会懂得主动说,明天我要拿这个玩具去跟我的好朋友一起玩。
也渐渐有了朋友这个词在嘴里出现了(虽然他可能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朋友,但是他至少接受了朋友就是一起玩一起分享的人。)
马上他的四周岁生日就到了,我们就有了给他举办个生日会的想法,让他更深刻的明白朋友的含义是什么。
于是我们就协助他去邀请小朋友来家里参加他的生日会,当然主要我们还是邀请家长带小朋友一起来,不过也教自己去邀请小朋友和小朋友的家长。
然后在生日前的每一天都让他会问他,生日会那天,你邀请了那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参加你的生日会啊,他会一个一个的回答出来。
直到成功邀请了6个小朋友来参加他的生日会后,现在问他,你的好朋友有谁,他都会回答出7 8个出来了。
现在四周岁零一个月 他基本可以跟小朋友一起游戏,基本懂得跟小朋友分享。 但是始终有差距,
例如比较喜欢让小朋友进入他设置好的游戏情节游戏,比较难进入其他小朋友设置好的游戏里面游戏。
语言表达能力基本都能表达,但是自己组织自己想表达的比较复杂的事情,就会有点组织起来不流畅了,经常会断断续续。而且偶尔会有组织一半突然不专心跑题的情况。
眼神方面,有眼神接触,但是接触一会就会逃避眼神。
仍然还有好多的问题需要去帮助孩子,过程很辛苦,但是看着孩子的进步,我很欣慰。
现在把我自己这两年来的经历和孩子的成长写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想让一些家长可以更好的明白孩子的成长不能靠机构单方面来教育孩子,
孩子更容易吸收的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容易融入社会的环境,效果可能会更好的。希望每个家长都不要因为自己工作忙,为理由,把孩子塞给机构。
孩子的最好老师就是家长,不是机构的老师,也不是医院的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