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学礼当然不是必须读经,但是读经确实可以学...
学礼当然不是必须读经,但是读经确实可以学礼。孩子可以,大人也一样。现在跟孩子一起读《弟子规》感到自己有许多地方做的不好,有些方面可以修正、提高,而有些却是无法挽回了。比如“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我在这方面就有过尴尬,可以为戒。比如讲关于“孝”,现在明白了许多正确的做法,但是老母亲已经走了,许多做不到的方面来不及弥补了。
对《弟子规》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如果在童蒙阶段就扎扎实实的读过,会少走很多弯路。它教人如何对待身边的人--父母(孝)、兄弟姐妹(悌),如何对待他人(泛爱众),在博爱的基础上亲近哪些人(亲仁),还教人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处理自己的事情(谨、信,学文),内涵丰富,有原则性的高度,如“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又有具体的指导,比如“便溺回,辄净手”“宽转弯,勿触棱”。这样的经典我是不想让孩子错过。
至于李宝宝爸爸所说的“先背下文言文,再译成白话文,再理解,再运用”其实不是这样的过程,译成白话文再去理解才是多此一举。《弟子规》,许多文字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艰涩,普通孩子可以慢慢消化理解,我们的孩子也可以。比如“步从容,立端正”,不需要一字一句的翻译,本身“从容”、“端正”在现代汉语中也正在使用,“步”和“立”我们平时在教孩子识字时会告诉孩子“步”是脚步的步,“立”是站立的立,再加上动作的示范,孩子很容易就会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除非觉得孩子永远不可能理解“从容、端正”这样的词语,那就无话可说了。有些句子中含有更少见的词语如“晨必盥,兼漱口”,这个“盥”字孩子平时很少接触不理解,没关系,先放一放,他只要大体知道早晨起来要做“盥”这件事情,将来看到“盥洗室”之类的词语多了,就会明白。而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意思有变化,我们就可以在适当时候点拨一下,帮助孩子贯通全句。如“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两句中其它文字都可以让孩子自己领悟,只有“则”字,孩子可能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则”在本句中的意思,就可以在孩子可以大体理解全句的基础上点一下“勿过则”就是不要吃的太多。遇到更难解的句子,现阶段不好理解的内容,就先放一放,学做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理解、接受。
至于孩子的语言理解力不足的问题,因为文字简洁,字字有内涵,所以对提升语言理解力还是有帮助的。个人觉得并不是必须学好了白话文,才有可能读经典。
孩子走路有蹦蹦跳跳的习惯,以前我会提醒孩子“好好走!”“不许跳!”,现在启发她自己想起“步从容”这句话,因为是自己深深记忆的,慢慢变成了内在的东西,这样做是自己内在的要求,而不是妈妈的提醒呵斥。感觉效果会更好一些。
发此帖无意倡导读经,对于这个问题普通孩子的家长也都见仁见智,我们的孩子情况更是千差万别,当然要根据自己的领悟,孩子的情况仔细甄别。
另外回李宝宝爸爸,“放屁”的话不好啊,“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还是T斑说的好,“心平气和”讨论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