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9785|回复: 3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买椟还珠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2 16:0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买椟还珠的故事(转我的博客给大家看)

买椟还珠:比喻舍本逐末,取舍失当。典出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有个楚国的珠宝商人,在郑国(国都在今郑州新郑)贩卖珠宝。他把一颗最贵重的珍珠,定了最高的价格,并且特制了一个漂亮精致的小盒子。小盒子果然诱人,刚一陈列出来,便被一位顾客看中了,他当场如数付款买了下来。可是这位顾客却把珍珠取出来,还给商人,只把空盒子拿走了。故事中的顾客显然是不识货的,他只欣赏盒子的漂亮外表,却不知道珍珠的贵重。

  因此这个故事就产生了“买椟还珠”的成语。



现在如果再细读这个故事,我想我会重新评价这个事件。郑国的顾客也许是不知道珍贵的是珍珠,但是也许他有自己的价值观----只要自己的觉得合适,购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好。也许楚国的商人以及其他的芸芸众生都是俗人,那个能够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不受外界牵制的郑人才是有个性的人。

因为咨询的部分病人是自闭症,我发现在教育市场中家长要购买的内容可能和普通的大众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也许在某些时候只能买那个漂亮的盒子,而还回那颗最贵重的珍珠。问题在于有的时候家长很难抵制珍珠的诱惑,比如是不是会辨认了颜色、会不会拍球100次、会不会写字等等,我们家长拼命想让孩子学些外显的东西以此证明我们孩子的能力,而实际上诊断自闭的最重要的指标是人际,任何以人际为代价的学习都是得不偿失的。人际关系就象那个漂亮的盒子,但是学习这种珍珠却是我们家长最为向往的。也许在很多心理疾病的康复中,我们必须先舍弃珍珠,降低我们的要求,知道我们可以要什么,能够要到什么。说句难听的话,你可以色盲无法辨别颜色,你可以瘫痪无法拍球,你可以聋哑无法说话,你可以文盲无法写字,但是你都不会因为无法做到这些而被诊断为自闭。

又或许对于自闭症来说,人际的康复才是最为贵重的珍珠,所谓的椟和珠的位置正好的颠倒的,父母能否识别彼此的轻重缓急就很重要。顶住压力,要些和普通的家庭不同的东西,同时也要顶住来自自闭症父母群体的压力,不去执著于一些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用处的外显的指标。
39#
发表于 2011-3-28 18:21:57 | 只看该作者

re:我体会一楼的主题是,父母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体会一楼的主题是,父母的价值观是什么,就做什么,不要管其他人的价值观是什么,特别是社会流行的价值观是什么。
这个哲学观念非常AS,因为NT的价值观也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基本偏差都不大,不可能是买椟还珠的对立关系。

不过我同意楼上,因为我最近又回到科学了。
如果科学证明是对的东西,我们也可以考虑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如果科学还没证明出来,那我们就坚持我们的经验。

二楼三楼是否科学,还有待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1-3-28 13:48:55 | 只看该作者

re:重读1-3楼的,其他跳过,特别是我自己那...

重读1-3楼的,其他跳过,特别是我自己那罗里啰嗦的早年贴。
简单点儿,我支持2、3楼,反对1楼,2、3楼贴近理科,1楼太哲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1-1-28 03:28:57 | 只看该作者

re:本来就不指望也不应该让所有人的看法都一致...

本来就不指望也不应该让所有人的看法都一致。不同意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1-1-27 15:01:10 | 只看该作者

re:强烈支持燕原和黑眼睛,另外32L的解释,...

强烈支持燕原和黑眼睛,另外32L的解释,个人感觉已经很到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1-1-27 14:43:52 | 只看该作者

re:想念M立方了,睿智又感性,跟楼上一样,能...

想念M立方了,睿智又感性,跟楼上一样,能一眼看透人心,能巧妙地把握为自己招来祸端的犀利点评,又容不得其他人被欺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1-1-27 04:56:0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re...

下面引用由[U]reichthedog[/U]发表的内容:   

二楼的话不同意:听不懂大人的话,也有人际关系能力。比如小婴儿就听不懂大人的话,也不懂颜色形状,但是他们会关心大人,也跟大人有互动。

地板时光就是从小婴儿开始。


能辩得过mmm的我在这个论坛上还没怎么见过,不过ta已经很久没来了,老V如果看见了不妨给她带个话,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1-1-27 00:56:09 | 只看该作者

re:基本同意楼主的观点,但是现实当中,很多...

基本同意楼主的观点,但是现实当中,很多时候都是主次颠倒,生搬硬套,没有人性化,不是按照客观规律来办事的人为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1-1-27 00:23:5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mm...

下面引用由[U]mmm[/U]发表的内容:

对许多自闭症孩子来说,认知理解能力上去了,才可能提高人际关系的能力。否则,大人说的话他都听不懂,他怎么可能有兴趣发展人际关系呢?而认知理解能力,是建立在一些简单的抽象概念,如颜色,的基础上的。当他们学...


二楼的话不同意:听不懂大人的话,也有人际关系能力。比如小婴儿就听不懂大人的话,也不懂颜色形状,但是他们会关心大人,也跟大人有互动。

地板时光就是从小婴儿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1-1-26 21:41:33 | 只看该作者

re:同理,一个教育方法,如果本着把NT变成耶...

同理,一个教育方法,如果本着把NT变成耶鲁教授,那它就不是一个靠谱的教育方法。

我最近文科生,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1-26 20:59:20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黑老师,你这么一说我稍微有点明白了,...

谢谢黑老师,你这么一说我稍微有点明白了,原来反的是“整齐划一的教育”。这当然不是“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的小众化”,恰恰相反,这是常识。问题是,这个帖子从1楼到29楼,有谁说教育要整齐划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1-26 20:52:11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一个教育方法,如果本着把ASD变成NT,那它就不是一个靠谱的教育方法。


支持燕原一把。在自闭症的干预问题上,这是最靠谱的一句话。再扩展一下,任何追求整齐划一的教育,都是不靠谱的教育,或者说都不能算教育。只是这样的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的小众化,所以让马老师觉得不靠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1-26 20:32:06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火绒菜。26楼的燕园我看不懂...

谢谢火绒菜。

26楼的燕园我看不懂,能有100--125字的细说吗,或者你只是为了吆喝而吆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1-26 16:43:15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教育方法如果忽略语言认知,忽略行为...

“一个教育方法如果忽略语言认知,忽略行为问题,对于自闭症来说它就不是一个很对症的方法。”说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1-1-26 08:18:44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教育方法,如果本着把ASD变成NT,...

一个教育方法,如果本着把ASD变成NT,那它就不是一个靠谱的教育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1-26 07:46:04 | 只看该作者

re:据我所知,把社交能力当成核心障碍的有RD...

据我所知,把社交能力当成核心障碍的有RDI的G博士,而且RDI的主要宣传点也在于发展动态智能,专攻核心障碍。可是从DSM-4定义看,构成自闭症的必要因素是社交,语言,刻板行为,三者缺一不可。比如,秋爸爸自己写的东西自己看不懂,语言障碍;T版,方舟子的文章转了一篇又一遍,刻板;我自己,见光死,成天戴着面具,社交障碍。这些,只是一个方面,也许不是那么完善,但这本身并不能构成自闭症,所以这三个人也没必要给自己戴帽子。

不可否认,社交能力发展起来更难一些,但并不能说因为困难它就是核心。一个教育方法如果忽略语言认知,忽略行为问题,对于自闭症来说它就不是一个很对症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1-1-26 07:26:18 | 只看该作者

re:先说一下自闭症的定义, 现在的版本是...


先说一下自闭症的定义, 现在的版本是DSM-4,T版有过翻译。本着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原则,我选择转抄wiki中文版的译本,如果有人看不懂,可以再去参考T版:
http://www.chinaqdautism.org/a/a.asp?B=83&ID=180436

-----------------------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第299.00,自闭症定义为:

1.有以下(1), (2) 及 (3)六项特征,其中最少两项来自 (1), (2) 和 (3)各有一项:

(1)社交能力缺失,表现于以下最少两项
1.多种非言语行为缺失,如用于社交的目光交流、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手势
2.不能发展与其发育程度配合的同辈关系
3.缺少自发性地与其他人分享快乐、兴趣及成就
4.缺少社交及情感的互动能力

(2)沟通能力缺失,表现于以下最少一项
1.语言发展迟缓,甚至完全没有语言能力
2.在有语言能力的患者,与人打开话匣子或持续谈话的能力缺失
3.陈腔滥调,和使用重复的、特殊的语言
4.缺少与其发育程度配合的有变化的自发性的假装或模仿行为

(3)有限、重复以及一成不变的行为、兴趣以及活动,表现于以下最少一项
1.围绕一或多个一成不变及有限的兴趣,而进行此兴趣的次数及专注性是不正常的
2.观察到不能适应专门而非功能性的工作及仪式
3.一成不变而且重复的动作癖好,例如转手指
4.持续保有某一物件之部分


2.以下任一或以下环节在三岁前出现发展迟缓或发展不正常
  1.社交
  2.用于社交沟通的语言
  3.象征性及想像性游戏


3.障碍不能以蕾特氏症或儿童期崩解症解释
自闭症的病征可以十分不同,可以由完全不能自已照顾自己,到有些已经治疗的,与其他人无异。有些人将智商低于80的自闭症患者为低机能自闭症,而高于80的为高机能自闭症。但这种分类法,是不被专业人士及文献所接受,而且这种分类方法很有争议。

近年自闭症已经视为泛自闭症障碍的一种。自闭症与亚斯伯格综合症有部分征状很相似。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定义,自闭症的社会互动能力、社交语言及象征性及想像性游戏能力发展迟缓,需要在三岁前出现。而亚斯伯格综合症却没有这个规定。而亚斯伯格综合症患者的能力偏向高于自闭症患者,令公众有亚斯伯格综合症患者为高机能自闭症的想法。也因此,有些患有自闭症的病人的亲友,会喜欢说病者其实患有亚斯伯格综合症或泛自闭症障碍,而非自闭症。

自闭症和亚斯伯格综合症也属五种广泛性发展障碍之一。另外三种分别是蕾特氏症、儿童期崩解症以及待分类的广泛性发展障碍。这些症候也有类似自闭症的病征,但也有些完全和自闭症无关。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1-25 22:34:30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16楼大s精辟的总结,‘见山还是山,...

谢谢16楼大s精辟的总结,‘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虽然秋爸爸更了,但那只是个例。

回到主题,我不是很赞成mmm老师,方老师,何姐,以及T版等人的观点。因为他们他们都默认“社交障碍是核心障碍”这一命题的有笑性,可是,这句话对吗?说来话长,明天早晨接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1-25 22:08:12 | 只看该作者

re:和楼上握手,你应该是地板时光的实行者吧?...

和楼上握手,你应该是地板时光的实行者吧?地板时光我懂,英文叫fooler time,又称circle time, 就是和小孩子玩儿,画圈,封闭的圈。仔细看我的头像,24个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1-1-25 13:28:03 | 只看该作者

re:其实易老师说的还是孩子的情感。如果因为训...

其实易老师说的还是孩子的情感。如果因为训练而伤害了孩子的情感,孩子会更自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 06: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