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楼主 |
发表于 2010-2-1 16:43:42
|
只看该作者
re:忽略要与其它干预方法同时使用:这...
忽略要与其它干预方法同时使用:
这个问题就太大了,其它干预方法,基本上包括了我们能想得起来的所有方法,所以每一个个案都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行为的具体分析来选择尝试。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论坛上回答家长的提问的时候,往往着重在“忽略”(因为忽略是直接针对问题行为的),而只是浅浅地带过其它方面的问题(因为要提其它的建议需要更多的信息)。
要配合其它的干预方法,首先要想一想,针对某个问题行为,我们需要加强的正确行为是什么,然后再设计方案。基本上来讲,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应该是reinforcement based(正强化为基础的)。有了这个原则,方法就要充分发挥想象力,灵活设计运用了。
在使用其它干预方法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不要与“忽略”冲突。什么是冲突?就原来应该被忽略的部分,因为其它干预方法的存在而变相地没有忽略。以孩子哭闹为例:如果这个行为是为了获得注意力,这个时候用引开注意力的方法,妈妈跟孩子沟通讲话,孩子停止了哭闹,这个结果并不是干预结果有效,而是哭闹行为得到了满足,从而更加强了该行为。再例如,如果哭闹是为了逃避家长给出的任务,家长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孩子停止了哭闹,即使最终还是把指令执行下去了,但哭闹这个行为本身至少已经达到了延迟任务的效果。(对于这一类的行为,可以通过教孩子说“我不会”“你帮我”“休息一下好吗?”这一类的沟通语言来替代哭闹的行为)。
一般来讲,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的发生,多少都会有一定的预期,最好的干预办法,是在行为发生之前就采取干预。以论坛里提到过的孩子刻板地问关于小车的问题为例,与其等到孩子问问题及至哭闹的行为产生才干预,不如提前就干预。比如,在孩子看小车的时候,家长就主动问孩子:“今天小车在不在啊?”“为什么今天小车不在呢?”“今天小车在家,为什么呢?”“今天停的小车是什么颜色的呀(如果停了其它的车子)”。提前和孩子开始沟通这些问题,既可以避免刻板,也可以切断原来的行为链“看小车——问小车——哭闹”。
再例如,如果哭闹行为是想要逃避给出的任务或指令。当家长给指令的时候,预期孩子在什么会不想做下去了,刻意地在指令与指令之间给出休息的时间,完成前一个指令后,教孩子说(没有语言的孩子可以用图片或文字)“我要休息”,辅助孩子完成上述沟通,然后给孩子1-2分钟的休息时间(用闹表来提醒孩子休息时间到了),当闹表响的时候,提醒孩子坐回训练的地方(无论是桌面还是地板还是其它),然后继续下面的指令。
最后,当行为问题已经产生,家长也采用了忽略的方法,那么就要坚持到底。很多人都在抱怨说,让孩子哭闹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太伤孩子的感情,对孩子的情感发育有影响,那么,让我们试着在孩子还不会哭闹半个小时的时候,就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等待到我们容忍的极限才开始干预。
写了那么多,很多东西还是没有能够表达清楚,毕竟这是一个很复杂,而且必须与特定的孩子、行为及环境关系起来才能有明确方案的话题。如果有疑问的,欢迎大家提出来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