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佑佑妈妈首先,这些行为的发生是因...
佑佑妈妈
首先,这些行为的发生是因为之前过度强化了,所以,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当心。任何正确的行为,我们要强化,但不能过度强化。特别是在泛化的过程里,孩子常常会出现非正确的泛化,要干预在前面。
争对目前的情况,你的想法的方向都是正确。我帮你理一理思路。
1)游戏还是要继续玩,这样可以把“强化”和“非强化/甚至是惩罚”对比起来。用图卡来提示孩子“游戏时间”和“非游戏时间”。用特定的玩偶来玩游戏——也是指示了“游戏和非游戏时间”。初期还可以加上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把游戏行为压缩进完全控制的范围内——做到这一点后,再漫漫正确泛化。
2)对于其它时间的“游戏行为”的干预。
A,尽量地忽略。当孩子藏了一些不急用的东西,不要去找。孩子拉你去捡,也不要去理会,完全地忽略他的行为。
——尽量地忽略,要尽最大的努力。比如孩子打烂了花盆,不要急于去收拾。指示孩子(或者直接拉孩子)离开这个区域,目的是防止孩子受伤,然后碎片的部分放一放,过一会儿再去收拾。不要在语言上批评孩子,不要给任何的评语,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
B,对于绝对不能忽略的部分。默默地应对。不要在语言上和孩子互动。在行为上,要放慢,不要急。比如孩子要挡着你去捡某些东西,放慢动作,先指引孩子离开现场(适当的身体辅助是需要的),然后慢慢地走过去把东西捡回来。比如,鞋子,捡回来之后,也不要急于给孩子穿,漫不经心地放在一边,过几分钟后,并且在孩子做了一些其它的事情之后,用中性的口气让孩子把鞋子穿上。做到不夸讲,不批评。
C,对于必须要与孩子有互动的部分。比如在马路上,孩子要跑。要有提前的预防,并且强化孩子好的行为。比如出门,要求孩子走在妈妈身边,并且用手拉着孩子。孩子由着你拉手,就要夸讲他。慢慢地,再让他自己走,如果他能走在妈妈身边,夸讲并且奖励他。当然,如果在马路上,孩子真的跑了,你肯定要追回来,这个互动是避免不了的。追回来之后,不批评,不对话,紧紧地拉着他的手,不让他挣脱(如果孩子不喜欢,就是对他的跑的行为的惩罚了。)另外,如果孩子能明白,也可以再加一些惩罚。比如,告诉孩子,因为他在马路上乱跑,今天没有电视看了。
4)孩子藏别人的东西,别人肯定会急着去找。请带孩子的小姐姐去干预,由小姐姐告诉别人,她去找。然后遵从上面的原则,放慢行动,不与孩子互动,拿到东西后还给别人。这样避免孩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强化。
5)上游戏课,什么游戏都可以变成这个游戏——这个是不通的。第一,该玩什么游戏,孩子要遵守规则去做;如果孩子要改规则,大人的辅助要跟上去,辅助孩子跟从正确的游戏规则。辅助要给得早,不要给孩子机会去做他想做的事,从而已经破坏了既定的游戏规则。第二,如果大人没来得及阻止,孩子已经做了他想做的事(扔或藏了别人的东西),跟从上面的原则,指示孩子离开该环境或场地,然后由大人或小姐姐去捡他扔掉的东西,放慢速度,不要跟孩子周旋。
说明:我理解你表达的,孩子的乐趣在于他阻止你去捡东西,你追我赶的互动。所以,当孩子扔了东西,你去捡的时候,他要拦你,这个时候,你的目标要从需要捡的东西变回孩子,这样就能截断他的乐趣源。你不要绕过他,而是拉住他,把他推离那个捡东西的范围,给他指令,让他在哪里站好或坐好,这个指令是一个严肃的指令。这个时候,你再去捡东西,孩子之前的行为就不会得到强化了。
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