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504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片交换系统的疑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17 23:5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子没有语言,现在要东西时经提示可以用手指去指,这样是否还需要用图片交换系统?图片交换系统的应用请各位前辈、老师指点一二。
我是这样理解的 ,比如:眼前有盒饼干,儿子看到用手指表示他要吃。图片交换系统是否一开始可以在他看到饼干时指导他应用图片,逐渐发展成眼前没有饼干,而他想吃时,会自己取出饼干的图片给大人表示自己想吃饼干。这个“逐渐发展”,应该是个复杂的过程。如何去操作呢?
2#
发表于 2011-6-18 03:13:16 | 只看该作者

re:2岁孩子还小,可以慢慢从语言教起,不必要...

2岁孩子还小,可以慢慢从语言教起,不必要去学,图片交换也不是个小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16:15:16 | 只看该作者

re:自己顶一下,希望更多的前辈赐教。

自己顶一下,希望更多的前辈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6-18 06:38:53 | 只看该作者

re:我觉得2楼这位马雷前辈讲得很有道理。 ...

我觉得2楼这位马雷前辈讲得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6-18 06:50:33 | 只看该作者

re:刚从电脑培训班毕业, 记住了Ctrl+C...

刚从电脑培训班毕业, 记住了Ctrl+C 和 CTRL+V。应用一下。

论坛上经常有人问,孩子能力太低,从哪方面入手?

一个回答是多抱抱,多陪他玩,多带他出去溜溜。除此之外呢?常见的几个选择是简单模仿,简单配对,简单指令。据说这样做是考虑了自闭的孩子通常是视觉优先,而且教学顺序要贯彻理解先于表达的原则。

很难说这样做有什么不妥。不过你要是这样教一个NT小孩,他可能会问:老师,你为什么一会让我站起来,一会儿让我坐下去,一会儿拍怕手,一会儿跺跺脚?
老师:因为你这样做了我才能给你强化物,给你糖。
NT:我只要糖,我不要站起坐下拍手跺脚。
老师:你要什么?
NT:糖!
于是给他糖。

自闭症小孩的理解表达都是迟缓很多,可他要东西的愿望本质上和NT没有区别。在起步阶段(我的理解,头3个月或者更长)不教模仿配对指令,只教mand。当然,并不是说简单模仿,简单配对,简单指令不重要,也很重要,只是稍后再教。

关于为什么优先教mand,我的体会,有下面几个好处:
1 增加交流,树立老师的地位。
  老师不是一个命令你的坏人,而是给你各种各样东西的好人。
2 发展主动语言。
  配以及时的辅助消退,孩子可以很快地发展出诸如苹果不在眼前而主动提出“苹果”的要求。如果在稍后及时跟上intraverbal的教学,可以大大缩短以后可能出现的鹦鹉学舌阶段。
3 减少行为问题。
  这个是显而易见的,会表达愿望了,受挫机会自然下降了。
4 为以后发展打基础
有了mand训练的基础,再练接受指令,并由物件manding扩展开去的tact,intraverbal都是很容易的事情。如果有手语的底子,动作模仿也不在话下。
经常有人问,孩子发音不准怎么办?有人说应该练肌肉,拿小刷子在嘴里捣鼓。也许。不过对大部分小孩来说,在他mand的时候多引导,多示范就可以了。比如,小孩要气球,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七七”,先不急着纠正,接受,但还是要示范他正确的说法。过几个星期,当你觉得时机成熟了,可以提高要求。所谓无欲则刚,孩子没兴趣没动力的时候是很难对付的。而当他有EO,mand的时候,你教育的时机来了。
另外一个方面是句子扩展。糖--要糖--狗剩要糖--我要糖--行行好,能给我糖吗?这样的扩展都是在mand时逐渐达到的,需要多久,因人而异,我教得不好,用了一年时间。

5 容易教。
  为什么?试试就知道。

这里有一个问题,要是小孩不会说话,基本不会仿说,怎么去提要求,去ma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6-21 14:11:41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易天...

下面引用由[U]易天妈妈[/U]发表的内容:

儿子没有语言,现在要东西时经提示可以用手指去指,这样是否还需要用图片交换系统?图片交换系统的应用请各位前辈、老师指点一二。
我是这样理解的 ,比如:眼前有盒饼干,儿子看到用手指表示他要吃。图片交换系...



图片交换系统,据给我们确诊的大夫介绍,似乎是这样进行的:

在教室或家中先设计好区域的概念,然后在不同区域布置好相应图片——帖在墙上

然后,每天尽量相同时段,比如吃饼干——有固定的点心时间,给孩子一张和点心区一样的图片,带孩子到点心区,提示孩子看相同图片同时有相同的食物供给,等孩子吃完供应的点心,那么这次活动就结束了。可以给孩子出示下一个阶段活动的图片,比如积木,再带领孩子去积木玩耍区......

起初活动就是这样进行

大约1-2个月孩子会习惯根据你出示的图片了解相应的活动是什么,能根据图片自行到达相应区域完成相应活动
然后,可以逐渐给孩子看多个图片,一般用一个图片夹,让孩子知道连续的几项任务是什么,完成一项取消一项,直到所有任务完成
再以后,逐渐在图片同时提示文字
最后变成文字代替图片

我的理解是,如果孩子知道相应图片可以指代相应物品和活动时,他就会选择相应他想要进行的活动图片来向你提要求了,比如拿个饼干图片来找你要饼干。

按医生的说法,如果你的孩子能够根据文字或图片进行交流,那么将来即使他没有语言,生活也不会有太多障碍。

我觉得这个可以小范围应用,毕竟工程量肯定不小,另外还要针对孩子的情况来决定,如果孩子能用手语表达,也不一定要改成图片交换啊。我觉得这个是对孩子语言发展困难,而视觉发育相对敏感的孩子好用。
我想如果孩子可以在某几样事情上使用图片交换,比如交换饼干或其他零食的图片,那对孩子也是有一定好处的,可以培养他选择,以后也可以泛化,可以借机教他文字、公共符号什么的。

个人想法哈,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

我家孩子,现在还只会拿着实物来找我们要求吃,我在想把这个实物转换成实物图片——比如瓜子包装带瓜子的照片,让他拿照片来找我,我再给他瓜子吃。
然后,让他手头有他喜欢的活动和食物的照片,让他自己选择,再拿着照片来找我,表达想:吃瓜子、花生、饼干、洗澡、蹦床.....让我变成他命令的服从者,不知道对他的发展会有多少好处。当然,我得选好能尽量每次都执行的活动,或者规定一个时段,在这个时段内,我都听他指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3-27 23:06:0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牛由...

下面引用由牛由发表的内容:

刚从电脑培训班毕业, 记住了Ctrl+C 和 CTRL+V。应用一下。

论坛上经常有人问,孩子能力太低,从哪方面入手?

一个回答是多抱抱,多陪他玩,多带他出去溜溜。除此之外呢?常见的几个...
mand是什么意思,不好意思,新手不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3-29 22:00:32 | 只看该作者

re:提需求,比如,我要吃苹果

提需求,比如,我要吃苹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4-7 03:31:3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zo...

下面引用由zorafire发表的内容:




图片交换系统,据给我们确诊的大夫介绍,似乎是这样进行的:

在教室或家中先设计好区域的概念,然后在不同区域布置好相应图片——帖在墙上

然后,每天尽量相同时段,比如吃饼干——...



这位妈妈,你所提到的例子的前一半其实是视觉辅助,而不是图片交换系统。这两者之间有形似,但有根本的不同。当我们利用图片来告诉孩子我们想要告诉他的内容,那是视觉辅助;只有当孩子用图片来表达他想表达的时候的时候,才是图片交换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4-7 03:53:21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易天...

下面引用由易天妈妈发表的内容:

儿子没有语言,现在要东西时经提示可以用手指去指,这样是否还需要用图片交换系统?图片交换系统的应用请各位前辈、老师指点一二。
我是这样理解的 ,比如:眼前有盒饼干,儿子看到用手指表示他要吃。图片交换系...



易天妈妈,我看你的签名是09年3月,是不是孩子的生日?如果是的话,易天应该已经4岁了,而且还没有语言。在这个情况下,我会建议你介入图片交换系统。

在介入这个系统前,你需要确定孩子是不是有能力看和区分不同的图片。如果具备这个能力,那我们就可以开始教了。

第一阶段是教给孩子用图片来交换这个概念:一张图片以及相应的实物(必须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东西),等待孩子跟你要实物(一般孩子的反应是直接去拿实物或者拉你的手去拿),这个时候手把手的辅助孩子去拿照片,交给你,然后给孩子实物(小量的,以便重复训练),同时要口头命名实物。

注意点:1.在训练的过程里,尽量不要用语言提示(例如,拿图片,给我图片,等等),一定记住用身体辅助。2。如果有两个成人加入训练是最理想的,一个做沟通者,拿着吃的东西,等待孩子递图片过来;一个做辅助者,当孩子要去拿东西的时候,马上辅助孩子拿图片并递给沟通者。3.辅助者必须保持沉默,因为辅助者只是孩子的影子。4.沟通者在拿到图片后,替孩子说话,不需要表扬孩子,这里用的是自然强化,即孩子想要的东西(比如孩子用图片要求吃署片,当孩子递过来图片时,沟通者接过图片,对孩子说,“哦,署片,XX要吃署片”,然后递一片署片给孩子)。5.一轮结束后,照片放回原位,等待孩子再一次要求——记住,沟通是孩子本身的欲望,所以你不能提要求,你一旦要求孩子去拿照片来交换,就不是图片交换系统了。

第一阶段一般很容易就达成,能力到达的孩子,一次训练就可能过关;最长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星期。

训练目标:孩子看到图片和实物,主动拿图片,交给沟通者以换取实物。

第二阶段,应该是训练孩子主动寻找沟通者。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图片和大人不在一个位置上了,把图片放在与大人1-2米远的地方,孩子需要拿图片,走动,找到沟通者来交换。然后慢慢扩展这个距离,直到图片和沟通者不在一个房间内。如果你实现了第一阶段的训练,这一步不难做。

训练目标:孩子看到实物,自己去找图片(有一定距离),然后拿图片给沟通者以换取实物。

第三阶段,区分图片。这是关键阶段,一般这个训练要是卡住的话,也是在这里。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孩子区分图片和图片之间的区别,要用正确的图片来换取他要的东西。训练时用两张图片,一张孩子喜欢的东西,一张中性的东西。根据孩子递过来的图片,给孩子相应的东西。一定记住,不要急着提示孩子拿什么图片,孩子会从交换到的东西里慢慢学会找他想要的东西的那张图片。孩子每失败三次(一次拿中性东西的那张照片),家长可以肢体辅助一次让孩子拿他喜欢的东西的照片(但记住不要用语言提示)。两张图片的摆放一定要不时地变换位置,不要让孩子学会左面是的喜欢的,右面的是不喜欢的这样的错误概念。

训练目标:孩子能从两张图片里,拿自己喜欢的东西的图片,交给沟通者以交换实物。

当两张图片过关后,就可以慢慢增加图片数量了,一般增加到五张孩子都可以准确识别的时候,基础训练就算是完成了。

在日常生活里,可以在墙上放孩子常要求的东西的图片,一开始的时候数量不要太多,3-5张,在孩子跟你要东西的时候,提示孩子去拿图片(身体辅助而不是语言辅助)来跟你沟通。日常生活里图片的数量根据你训练的进度以及孩子的能力来决定。关键点:作为父母,你们都很清楚孩子要什么,想表达什么,所以常常会忘了提醒孩子用图片。但千万不要忘记,别人并没有那么了解你的孩子,你的孩子需要有一个能力去与家庭以外的人沟通,而图片交流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另外,现在I-pad或I-phone有一个基础的图片交流的软件,是一个付费软件,但相比于以前的图片交流的机器来说,是便宜很多了。如果孩子确实没有语言,图片交流系统也建立起来了,到时候可以考虑用这个软件。

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3 02: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