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学习语言都会经历“鹦鹉学舌”的阶段,先模仿别人的语音、语调、词汇,然后发展自己的语言,这是每个人学习语言的必经之路。但如果孩子已经过了婴幼儿阶段,还在“鹦鹉学舌”,是怎么回事呢?本次小鹿就和我们家长聊一聊。
我们所说的“鹦鹉学舌”其实是孤独症孩子的仿说行为,而仿说就是指孩子重复TA听到的话。大多数情况下,当孩子语言能力不足时,想说话但又不会组织语言,只能重复TA听到的语言,于是就出现了仿说。
当孩子出现仿说时并不是坏事,这代表了孩子可以说,他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孩子听得准确,还能复制出来,证明他有良好的听力和模仿能力。但是孩子只是一味地仿说也就变成了“鹦鹉学舌”。
而大多数孩子持续仿说的根本原因在于认知能力没有跟上,所以我们家长可以通过示范、照片、实物、录像等,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来增加孩子的认知与对语言的理解力。
比如:当我们的孩子出现“鹦鹉学舌”时,我们可以在教孩子语言的过程中,将大段仿说的语言分解成小段,然后家长通过分别演示每个步骤来增强孩子的理解,之后在将语言重新组合。
举例:孩子一直重复说“打开柜子拿出玩具车”,这时需要我们家长将句子分解,并逐步给孩子演示每一个步骤,如将句子分为“打开柜子”、“拿出玩具车”两小段,并演示每一小段该怎么做,来增加孩子的理解,在孩子都理解后,再将两小段组合成整句。并且后续还可以把物品换位,再次排列组合,确保孩子的理解正确。
注意事项:
1、避免冲动地替孩子讲话,当孩子在重复你的话的时候,其实是在分析、处理信息。请耐心等等,多给他一些时间。不要一着急全替他说了,剥夺了他锻炼的机会。
2、在孩子有“鹦鹉学舌”的情况时,要避免使用孩子的名字。比如我们家长在鼓励孩子时会说“真棒!小宝”,这时孩子就会重复“真棒!小宝”,所以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家长可以去掉孩子的名字,改用拍肩膀,微笑等方式来赞扬。
3、干预初期要避免问句,同时在示范时我们家长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如:当孩子伸手要拿玩具时,如果家长问“你要玩具吗?”那得到的回答很可能就是“你要玩具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家长应该给孩子示范“我要玩具”,等到孩子重复后,再将玩具给孩子。
当孩子有一定基础后,我们家长可以在教孩子时加入一些简单的问句练习,并且在练习的同时我们家长要进行辅助。开始练习问句时,我们家长要注意,在提出问题后,不要等孩子仿说,需要马上把答案连着一起说出来,如:“你要吃苹果吗?要!”这里的“要”是辅助。之后逐步淡出辅助,从词“要”到提示音辅助再到口型辅助,直到孩子可以独立回答“要”。
孩子发育迟缓,加家长裙,和家长专家一起交流。ygltguanji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