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是发在《星日》上的,贴出来给没有订阅杂志的家长作参考。
在青岛的时候,有位妈妈问我:孩子胆小,走在路上一直紧紧地拉着她的手,怎么样才可以训练孩子把手松开自己走呢?我回答她说,为什么你不能拉着他的手呢?当你主动拉起孩子的手,你就可以控制拉手的力度,然后慢慢地减这个力度,然后慢慢地移动拉手的位置:从手、到手腕、到搭着前臂、到搭着上臂、到搭着肩、到搭一点背、到最后一点都不用碰。那位妈妈释然地笑了,说回去试下。
我在和孩子爸爸妈妈的对话里,常常接受到的问题就是:我的孩子有这样这样的问题,要怎么办?换句话说,爸爸妈妈们看到的是“问题”,着眼点是放在怎么样去改变问题。接着,爸爸妈妈们就觉得进了死胡同,觉得这些个问题受到了这样那样的环境条件或孩子本身行为的制约,根本从无改变,然后束手无策。我要说的是:当我们看到问题的时候,是的,问题本身是存在的;而当问题产生的时候,它的控制权是在孩子那里;我们因为没有控制权而觉得束手无策,往往只能被动地去应对——所以,我们时时要想想,怎么样把被动变为主动,把控制权抓回到自己手里,从而找到干预的方向呢!
从行为学看行为,我们总是要分析行为的前环境、行为本身的表现形式、以及行为的后环境。所以,我们看任何的问题行为,都可以试着从这三个方面去寻找应对的方法。
行为的前环境主要看行为在哪些环境里容易发生,有没有特别的事件触发行为的产生。对于前者,大部分的家长做得比较好。比如,知道孩子害怕人多吵闹的环境,就尽量避免带孩子去那样的地方。对于后者,往往是家长觉得无奈且无助的。举个例子,孩子喜欢做电梯,看到电梯就一定要去坐一下;而且在去过同一个地方之后,在下次再去到那里时,第一件事可能就是跑电梯。某些特定的地方,我们避免不了,知道有电梯,也一定要去,当然电梯肯定也搬不走,所以第一个方案就不管用了。就这个例子来讲,我们知道,在没有电梯的时候,孩子并不会突然之间要求坐电梯,但看到了电梯就一定要去做,所以电梯是触发这个行为的特定物件。孩子一定要坐电梯这个行为困扰了家长,所以家长所希望的目标就是:孩子看到电梯不要求去坐电梯——这明显是个死胡同。孩子喜欢做电梯,所以去坐电梯这个行为是受到内在强化的,被强化的行为是不可能无故就消失的——除非这个内在强化不存在了,也就孩子本身对坐电梯不再感兴趣。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加入我们能控制的因素。
举两个例子:
1) 行为:孩子每次都要坐电梯到特定楼层。——陪孩子坐电梯,但必须在那个楼层之前或之后的某个楼层停留,才去孩子挑选的楼层;渐渐的,孩子可以去任何其它的楼层,但不去他挑的那个楼层;渐渐地,有的时候家长挑选楼层,有的时候孩子挑选楼层;渐渐的,选的楼层数不能超过“X”,并且越来越低;渐渐地,只坐到二楼,然后必须走楼梯下来;再渐渐地,必须做些其它的事才去坐电梯到二层,然后走楼梯下来;再渐渐的,有可能坐或不坐电梯。
2) 行为:孩子在走进小区的时候,要进每幢楼,把每幢楼的电梯都按一遍。——还是去每幢楼,但每次走的路线都不一样(宁可多走些冤枉路);渐渐地,走漏一幢两幢楼;渐渐地,事先让孩子挑选好今天去哪几幢楼;再渐渐的,去的楼越来越少;再渐渐地,偶尔去偶尔不去。
在上面讲的例子里,家长的对应,或是被动跟着孩子走的,或是强制性地遏制这个行为,但结果可能是孩子高强度的哭闹。面对孩子的哭闹,特别是在公众场合,家长往往是举白旗的一方。所以,对于这类行为,我们不能用强的,但可以慢慢加入由我们来控制的因素,从而慢慢地控制行为。当然,在操作的过程里,因为没有完全满足孩子,也有可能会引起孩子的行为问题;但毕竟孩子的要求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所以可能引起的对抗性行为相对就会比较小,或者说没有那么激烈。再多加一条,如果在干预初期确实引发了孩子高强度的对抗,那家长就要坚持“不给”的原则了。在鲜明的结果对比下——听家长的话,可以去搭电梯,只不过以家长要求的方式去搭;不听指令,不给搭电梯——孩子的行为会由结果趋动,自然地转向前者。后面的干预就会顺利很多了。
观察行为本身的表现形式,也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干预。有位妈妈曾经说了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一早起床就要问妈妈几点了;妈妈回答他说“不知道,要看一下”,孩子坚持说“不行,我要你现在就说。”然后妈妈只好随便说了一个时间,孩子立即就会下床去看时间,然后回来告诉妈妈“妈妈,你说错了,你是笨蛋。”我建议妈妈说,明知道孩子要问这些问题的,为什么还要等着被动地去应对呢?为什么不主动出击呢?行,我知道你要问,我问在你前面行不行?行,你刻板你的,每天问一样的问题,我可不能跟你一样刻板了,我每次问你的问题都不同。清早一醒来先问:“儿子,几点了?”“儿子,现在大概有八点了吧,你去看看对不对?”先下床去偷看好时间(让孩子看到),然后回来说,“儿子,你猜现在几点了?”“儿子,你去把闹钟拿过来,我看看几点了”;故意准备好两个闹钟,还把时间调错一个小时,然后就可以“对质”了,。。。总之,要把控制权抓回自己手里,这样,不仅训练过程里有很多乐趣,也就不会被孩子的刻板语言烦着,还有可能借此机会扩展孩子的语言,增加对话的回合呢!
最后,从行为强化的角度,我们还是需要找到每个特定行为的强化物是什么?我们能不能控制这种强化物,使得它不跟从特定需要干预的行为?如果不能,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类似的强化物,并用于强化正确的行为?如果还不能,我们就需要利用其它的强化物,通过增大量与质的方式,来与原来的强化物竞争,从而实现正确行为和问题行为之间的竞争。
举例来讲,孩子喜欢玩泥沙,家里种多少盆花,都在不注意时,被孩子毁得一干二净。对于这种情况,很多家长会在事后告诉孩子,不可以这样玩泥沙,或者骂一顿,甚至打一顿。很多家长会抱怨说,问孩子“这样做对不对?”孩子会回答“不对”;问孩子“下次还做吗?”孩子会回答“不做了”;但类似的事情还是不断在发生。与其事后做教育工作,我们是不是可以试一试,在孩子还没有毁了花之前,我们把孩子带到阳台,拿把小铲子,教孩子给花松松土,把表层的土松了之后,让孩子用手抓泥土(满足孩子的触觉),然后把抓起来的土洒回根的四周,再用手把土压压平,也可以再让孩子给花浇点水;完成一盆,可以再给另一盆也一样松松土、洒洒水。在这个过程里,既有玩泥沙的乐趣,也学着对花的护理,以后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每天的一项工作。通过同样的强化,教会孩子一个正确的行为,并通过正确行为来取代不正确的行为。
总之,当我们面对孩子有问题行为的时候,不要只着眼于问题行为本身,或者只着眼于事后教育孩子改正;也要想一想事前怎么样去做,怎么样把控制权抓回自己的手里,把原来被动的应对变对主动的干预,找到了方向,即使干预需要一段时间,但至少我们可以找到前进的道路,慢慢地往前走,当问题解决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微笑的时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