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5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CI游戏与文化介入---武汉杨教授RDI讲座笔记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8-1-13 00:58:41 | 只看该作者

re:一些有趣的RDI游戏1 飞飞机+摇啊...

一些有趣的RDI游戏
1 飞飞机+摇啊摇
   先要求孩子有自发的要求和目光对视,爸爸就双手握住他的胳膊,双脚夹住他的双腿,飞飞机,然后就把他倒在一个薄被子中,开始摇啊摇。完成后再重复。
2 卷寿司
   和张宝卷卷一样,在他有期望的时候,让他目光对视,讲出要求,再满足他。
3快和慢
   有的小孩对文字感兴趣,在写有文字的马路上练习,写有慢的地方就慢慢走,写有快的地方就快快走,让他理解快慢的概念。再比如箭头指向的意义,可以在停车场作。上下的概念在跷跷板上作。等等
4丢玩偶
  三个人相互丢玩偶,(变化:两个人反复丢几次,突然丢给第三个人)。(意外:打中老师,老师夸大的哭,让他体会被打的感觉,要放大这部分体会)
5社会参照游戏:
   (1)猜猜看:有个好东西在我的手里,看我的眼神,知道它在那只手中。(这个我们早就作开了,呵呵)
(2)堆积木:要求看着妈妈的脸色选择积木,把三块积木堆好。玩的熟练后,角色互换,让孩子来“发号施令”(要点:①要让孩子熟悉脸部、手势提供信息的方法,包括对的表示:点头、微笑、伸出大拇指、肯定的哼声,错了就噘嘴、摇头、摆手、否定的哼声。②刚开始的表情要求明显而夸张,逐渐变得细微而不易察觉)。
(3)抢瓶子:地上放着两个瓶子,妈妈看那个,就两个人一起抢哪个。也可以换成孩子看,妈妈参照来抢。
(4)菜市场买菜:孩子拿起一个水果,看妈妈,妈妈点头就放入篮中。也可以反过来问孩子,可不可以买?
(5)超市买东西:一排果汁瓶子,孩子参照妈妈的指示来决定是否拿的正确。妈妈摇头就放下,妈妈点头就可以拿下来。
(6)丢沙包:拿沙包者看谁就是准备打谁。要求孩子即使跟踪拿沙包者的眼神。
(7)糖果在哪里?两个盒子只有一个放着糖果,以表情、眼神告诉他哪一个下面有糖果。
(8)卷轴迷宫:迷宫逐渐展开,在看到下一段怎么走以前,要参照妈妈的表情来确定迷宫的走向。
  (9)红绿灯游戏:这个游戏让孩子感觉,他能影响别的人,他可以自己作出决定。这是较高级的参照。这里改变的时间点不确定,要当下判断,对刻板的AS患者不易做到。
规则:一个人站在中间,手里举着红绿灯(红绿颜色的桶),举起红桶就是红灯,外围在转圈的人就得马上停下。等他举起绿灯,外围的人再可以转圈走。这个红绿灯的角色也可以换成儿童。外围的人谁输了谁当红绿灯。
注意:初级的时候,要儿童转到前面再变化,以便他观察,同时用声音提示“叮咚”,逐渐撤出这些帮助;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要及时处理,眉头紧缩的时候,这两个情况都说明,孩子认为这个游戏比较难,他还是难以体会到乐趣,要及时降低难度,加强辅助。
在所有的游戏中都要及时观察孩子的反响,动态的看和处理。
变化:用红色、绿色的脚印来代替红绿灯桶,中间的人跳到红灯上,大家就停下,反之就走;用铃声来决定孩子转弯(这时已经没有红绿灯),或者用铃声的快慢决定走路的快慢(这个先家长在前,熟练后变为孩子在前)。这已经属于调控训练
10 一二三踩脚了,一二三打手背(这个也有目光参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1-13 01:00:07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抛砖引玉吧!

呵呵,抛砖引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1-13 09:29:07 | 只看该作者

re:第一阶段:活动参与一、例行性活动...


第一阶段:活动参与
一、例行性活动中断:正常生活中,每天都需要用的东西拿走一部分,然后让孩子能问你,“**在哪里?”,从而引导孩子与他人发生沟通。
二、规律性感官活动中断:建立一个规律性活动,反复做,让孩子知道怎么进行,协助孩子理解。规律性活动的建立以后,突然中断,从而诱发孩子的主动性。
具体的案例:
摇木马:“摇摇摇停”,边说边做,注意在停的时候,孩子眼睛必须看老师(如果不看至少等待5秒),再给予孩子下一个回合。

滚滚球:“滚滚滚停”,边说边做,在停的时候,孩子要回头眼睛看老师,与老师有沟通。要耐心等待,时间延宕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对于时间延宕还未有效果的孩子可以用动作来提示,尽量不要用口语提示。说到“滚滚……”的时候,“停”尽量不要讲出来,留给孩子去想,可让孩子讲出来。做中断时,要做不规律的中断,注意中断的长度,可以做几个回合以后再中断,总做一个回合就停,会让孩子觉得玩的太短暂,中断太多。
走走停:牵住孩子的手,和孩子一起走路,说“走走停”的时候,如果孩子还往前走,这时要拉住孩子让孩子停下。
吹吹停:在水里吹出泡泡;飞飞停:平躺床上,用腿夹住孩子的腿,用手抱住孩子的上身,前后摇;
转转停:孩子坐在转椅上,大人把转椅转起来。按按停:让孩子按电子琴,按几下然后把琴拿走;做了几次以后,妈妈并没有把琴拿走,可是孩子生气了,出现了情绪问题,是因为妈妈过早的做下一阶段的练习,变化了,可是孩子还没有适应,他认为琴应该拿走的,所以导致孩子出现情绪问题。
三、提示的七个阶段:
1、不用提示;2、自然提示;3、时间延宕;4、声音提示;5、口语提示;6、结合口语和动作;7、动作提示(以上提示对于能力来说是由高到低)。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1、如果孩子的能力连最基本的(0——1岁)的阶段训练都做不了的话,建议用结构化教学法(Teeching)和回合式操作法(DTT)做单一的简单的训练。
2、仔细观察孩子喜欢什么活动,讨厌什么活动,注意本体觉、前庭觉、视觉是最容易介入的几方面,找出最有情绪反应的感官活动,用不规律性的方式中断,注意协助的方法,时间延宕;类化,找不同的人给孩子做这样的沟通训练。注意无论做什么训练,掌控权一定要在大人的身上。

以上主要针对年龄小或程度低的孩子。
也权作抛砖引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1-14 12:40:39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1-15 11:31:59 | 只看该作者

re:收藏,向无私奉献的人致敬.

收藏,向无私奉献的人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1-19 23:16:50 | 只看该作者

re:一、有关RDI的理论1。处理自闭症的...

一、有关RDI的理论
1。处理自闭症的第一件事情是:首先观察小孩在各种感观活动上喜欢什么?从这些点上切入则容易成功。比如有的小孩对流水、旋转感兴趣,则把玩具放到水里,喜欢这个活动后,再把玩具放到高处,进一步互动。一般要观察一个月才能(思考:宝宝对什么玩具、声音、光线、触觉等有兴趣?)
2。正常的小儿许多事情不需要教,自己就学会了。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能呢?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力。学习首先要注意别人做的事情,才会有模仿。从注意到模仿,是正常认知发展的必然阶段。六个月大的儿童就可以看玩具,看家长的反应,反复参照。正常儿童随时随地可以注意,不断学习进步。而我们的孩子需要教才能达到,这是问题的关键。这种一岁以前的能力,非常重要。
3。关于自闭症孩童引导的一些原则:
  (1)模仿孩子的动作,使他能对你笑,这可以启动好多机制,帮助他开始理解一些东西。(这是他的动作,他可以理解所以没有困难)首先要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看他怎么想,才能把他带出来。
   (2)专注在人身上或者专注在物身上,是一个很多的分界点。
   (3)要让他感觉是在玩,而不是在教。如果他主动要求“爸爸,来玩”那就成功了。
(4) RDI的要点在于:动作要慢,表情夸张(这一切都要突出你想要突出的重点),要坚持一来一往。
(5)模仿对低功能的孩子较好,游戏则适用于高功能的孩子。如果自发性的模仿发生了,那说明这个孩子进步较好。有时候孩子的情绪问题可以用模仿来制止。比如他哭你也模仿他哭,他就会看着你,想“大人怎么也象我一样啊”,逐渐就不哭了。(有趣的思路)
(6)你的活动比他自己无聊时间的自我刺激活动好玩多了,才能有兴趣。乐趣永远排在第一位,没有兴趣的不作。同时不是你认为有兴趣的去做,要观察孩子的反映,如果他用充满兴奋的笑脸看着你,那就是一个好的活动。(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4新的研究表明,一胎为PDD,二胎也是PDD的几率为2-10%,平均为6%
5 一些有用的书《困难时刻》《黑暗的力量》《。。蝴蝶》《大手牵小手》,有些在当当网上的特殊教育书可以找到。
6一个测试:两个碗一个饭团,看见操作者把饭扣到其中的一个碗下面。问“看见了放饭,在那里找,如果没有看见放饭,在那里找?”
二个测试:一瓶酒,看见后问“这是什么?”回答“这是水”。让他闻,再问“是酒”。现在问“先前认为是什么?现在认为是什么?”第一个回答是“酒”(对自己的心理不了解)
7极为重要的两个问题的思考:
(1)        宝宝对什么玩具,什么声音、光线的刺激感兴趣?对什么触觉的感觉最为敏感?要先观察一个月
(2)        在 日常生活中,你做了哪些RDI泛化的游戏?
(3)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泛化的社会参照?
8有关经验分享
⑾经验分享和社会参照看似类似,但是前者要难度多,因为需要的支持东西很多。
⑿分享分为:注意力分享-情绪分享-经验分享三个层次。
⒀对方知道的不算分享,对方不知道的才是分享;注意力和情绪分享要结合在一起作:教学者要先示范,不用玩具是最高境界。一般来说,玩具要中等难度,太难或他太感兴趣的都不好。他的乐趣在人身上,不应该在玩具上。
9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和阿斯博格症的区别:前者易于转化场景,但是注意力不持续。后者则注意力很好,但是不易场景转化。
10 RDI作的时候要注意的三个细节:
①制造不确定性,增加分享的机会。
②家长的错误之一是:等待孩子的响应的时间不够长。
③家长的错误之二是:游戏进行时候,刻板按照流程来作,让游戏变得索然寡味。
11分享式注意力的重要性:
①是正常人主题交往的基础,否则就容易跑题。因为没有看别人的表情,不能接受非语言信息。
②幼儿必须具备三项大的能力,才能进步:分享式注意力、精确听指令、象征性游戏。
③关于上幼儿园:单纯上幼儿园可以学会一些口语、班级常规和规则:排队、吃饭、游戏。但是核心的能力仍然没有进步。但是当孩子具备了观察、共享、参照能力后的话,再去幼儿园,就会自己学习很多。
12有关游戏:
①指物和取物:儿童和妈妈变换指和取的角色,如果他不会指可以辅助他。(延伸活动,可以指物的复杂化,可以用描述语言,装水的(桶),停电时候用(蜡烛))
②套圈圈:可以轮流套,熟练后可以一个人拿着座子,稍微变动,可以增加套的难度。小孩子的兴奋动作可以模仿他一下,以制造气氛。(有趣的分享)。
③洗牌:左右手、两叠牌,制造意外,比如把牌子掉在地下。
④学习机和类似的学习笔:声音的刺激
⑤数字心脏病:12345。。。。,一边念,一边发出数字卡片到桌子上。如果发出的卡片和念的一样,就拍它一下。有两个小朋友在竞争,看谁先拍到,。也可以变成颜色心脏病。
13体会:①动作游戏比固定在座子上的游戏更能制造效果
        ②动作夸张的家长更能让孩子发出笑声,孩子用充满愉快的笑脸看着你是成功的指标。
       ③这种目光参照需要成千上万次的训练,才能成为一种本能,不需要提示就可以自然的流露出来。
      ④Floortime是一种极端发展学派,涉及自闭症患者的核心,但操作不容易。
      ⑤早期判别自闭症的俩个指标:(12个月以内)叫名字有没有反应,会不会看人。
14关于剧本
  ――――人生就是各种剧本的集合
①剧本是一种最高程度的游戏形式。要求孩子有相关生活经验,再演出类似的戏剧。这样可以将这些经验形成完整的印象结构。
②小孩子一般不易理解时间的概念。可以先把空间、人、事件加入,熟悉后再加入时间的概念。
③剧本可以从不同成员的角度去表达对同一时间的理解,要求先熟悉了再演出。比如:警察抓小偷游戏。家人――看见小偷-打电话-给警察指出小偷;小偷-偷东西-藏起来-被抓住-求饶
④要注意在这种游戏中孩子会有自己的创造力,要让他自己尽量延伸、扩展,不要限制孩子的想象力。比如:小偷受伤了-作手术
⑤要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各个人物的心态,增加体验。孩子们一般都不愿当小偷,可以讲“我是大小偷,你是小小偷,我来保护你”这样比较有安全感。
⑤表演中要有适当的道具,场地布置,让孩子从视觉上容易理解,有困难时候复习剧情。
⑥要把剧本当成一个小型的广泛介入:进行中孩子可以社会互动
15孩子的游戏能力不强,兴趣不多怎么办?

①游戏能力不强,可以做PP简报,让他从视觉上先了解游戏的过程和做法。
②从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主题,比如在做饭游戏之前,先看怎么做饭
③一般可以开始先示范各种玩具的玩法,让他熟悉,必要时用情景卡片
④想象性游戏的层次:物体替代(2岁)—属性赋予(它是甜的啊)――无中生有(没有假装有)――角色扮演,这四个层次渐次增高。
⑤有时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分不清真实和虚拟,以及自己在玩的过程中的真实感受(玩烫伤游戏会大哭),一般在涉及情感时,都是先了解自己再才能了解别人
⑥心智理论: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别人的想法。比如他喜欢吃糖果,我给他糖果,他会高兴。他做错了事情,爸爸打他,他害怕会哭。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是对日常生活的辅助理解,不是替代,还是要泛化到生活中。
⑦首先要懂他的心,才能讨他的喜欢。你认为很好玩,他不喜欢,越作越违反他的本意,不会有兴趣。
16反复动作和语言的处理
大量增加休闲娱乐的能力,大量的游戏,培养兴趣。改变引发的情景(更换玩伴玩具,移开于场所之外)。大家不要理睬他,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你的笑、打骂),可能不再作。
17问题行为的处理原则
   问题行为出现,他为了引起你的动机没有错,错在他的手段不对。感观上的要求不能强行压制,先观察他需要什么?用社会可以接受的方式来满足他
18RDI的几个要点
⑴找到孩子的兴趣点
⑵形成规律性
⑶中断以引起注意。
⑷对于能力较好的孩子,比如有目光对视,则要求是把孩子有目光对视变为,经常的目光对视,变成一种习惯。
⑸提升动机,然后增加理解。要注意孩子的自发性,有能力而孩子没有自发性,则一切无效。
⑹要让他的动作、行为、语言等交流载体得到回馈,则自发性可能增强
⑺在所有的RDI游戏中,最常见的失误是没有耐心等待,要在一个动作之后等待5-10秒,不要催促,不要辅助。

19杨教授关于RDI的言论
   ⑴可以用一些手指操和类似的活动来提升注意力,然后开始。
⑵加入突然的变化,就会有情绪的分享。比如突然有一只大老虎“啊呜”出来咬他,或者突然的搔痒他,这种不确定性比较有乐趣的。再比如“打手背”,速度和位置都可以变化,这种不确定性也是一样的。
⑶要回应他的手势所指,要让他知道我们有反应,在关注他。
⑷可以在玩以前,让儿童自己选择玩具,这样更有兴趣
⑸家长常犯的错误①等待时间不够长②玩具的玩法没有新意③孩子失去了兴趣
20实践中如何操作?如何选择游戏?
可以在游戏进行前,出示一些玩具和游戏方案,问孩子想玩什么?孩子选择后在玩的过程中加入预定的内容(精细、大运动等)场地不要固定,地板、床等随时可以进行。最好不要有教的痕迹。学生的兴奋、兴趣是活动成功的判断指标。
可以参照“活动主题索引”(青少年版)来决定进阶活动的制定。不同主题对照许多活动。比如:快速改变,遭受拒绝对应的是活动92、93、95、97。
RDI的核心是游戏和日常化,实际操作中要以孩子的表现来调整,不能一成不变。
各个节段的活动可以交替进行,这个没有问题。但是要以孩子能接受为前提。其实一个才刚刚接触0节段的孩子很难去做6节段的东西,(能力达不到)大概相邻阶段的活动的交叉比较多。
21如果孩子沉迷于刺激行为,不想做RDI怎么办?
如果为高功能的孩子,先家长和别的孩子玩,兴高采烈地玩,可能吸引他过来一起玩。他喜欢什么玩具?游戏?可以带入游戏活动中来。
  能力差地孩子,可以从他喜欢地感观刺激开始诱导,比如吹泡泡。
22孩子要控制游戏怎么办?
  游戏时候,最好要轮流,如果不行就告诉他说“不玩了”。也可以在游戏前先和他讲明“你一次 我一次好吗?”同意后再开始游戏,一般可以遵守。
23有的孩子一上车就发脾气,怎么办?
   首先分析原因,有什么视觉、听觉地刺激?还是难闻的气味诱发了敏感的嗅觉?还是孩子把坐车和某些负面体验联系到了一起?(培养他的表达能力,讲不出就哭闹也是问题行为。不会说话的孩子用图片交换系统,会说话的孩子,训练他表达自己的情绪――要和情景配合起来做)
   转移注意力,给他替代品(书、pda)
   上车前先和孩子讲清楚:坐几站、多长时间、有无拥挤。让孩子先有预期,让他安心。
   (其实我们的孩子许多问题都可以用这个思路来解决)。
24孩子的刺激行为多怎么办?
  可以将刺激行为转化为有意义的行为和互动的活动。比如:撕纸可以变为一起飘雪花。(DIR的思路)。
  这种行为此消彼涨,很难严格限制。最好大量增加有意义的和休闲的活动来取代它。
  千万不要强力压制,否则他不在你面前出现,在其他场合会变本加厉。
   25要求某个东西在得到以前会反复说怎么办?
   给他三个小旗,提示他只能讲三次;转移注意力(购物、听音乐等);
  26有的孩子兴趣力低下,只是关注吃的东西怎么办?
    警惕你的训练方法有没有关系?只是把食物当成奖励物?还有,要仔细观察仔细看,找出孩子的兴趣点―――一定有食物之外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1-19 23:17:40 | 只看该作者

re:一些有趣的RDI游戏1 飞飞机+摇...

一些有趣的RDI游戏
1 飞飞机+摇啊摇
   先要求孩子有自发的要求和目光对视,爸爸就双手握住他的胳膊,双脚夹住他的双腿,飞飞机,然后就把他倒在一个薄被子中,开始摇啊摇。完成后再重复。
2 卷寿司
   和张宝卷卷一样,在他有期望的时候,让他目光对视,讲出要求,再满足他。
3快和慢
   有的小孩对文字感兴趣,在写有文字的马路上练习,写有慢的地方就慢慢走,写有快的地方就快快走,让他理解快慢的概念。再比如箭头指向的意义,可以在停车场作。上下的概念在跷跷板上作。等等
4丢玩偶
  三个人相互丢玩偶,(变化:两个人反复丢几次,突然丢给第三个人)。(意外:打中老师,老师夸大的哭,让他体会被打的感觉,要放大这部分体会)
5社会参照游戏:
   (1)猜猜看:有个好东西在我的手里,看我的眼神,知道它在那只手中。(这个我们早就作开了,呵呵)
(2)堆积木:要求看着妈妈的脸色选择积木,把三块积木堆好。玩的熟练后,角色互换,让孩子来“发号施令”(要点:①要让孩子熟悉脸部、手势提供信息的方法,包括对的表示:点头、微笑、伸出大拇指、肯定的哼声,错了就噘嘴、摇头、摆手、否定的哼声。②刚开始的表情要求明显而夸张,逐渐变得细微而不易察觉)。
(3)抢瓶子:地上放着两个瓶子,妈妈看那个,就两个人一起抢哪个。也可以换成孩子看,妈妈参照来抢。
(4)菜市场买菜:孩子拿起一个水果,看妈妈,妈妈点头就放入篮中。也可以反过来问孩子,可不可以买?
(5)超市买东西:一排果汁瓶子,孩子参照妈妈的指示来决定是否拿的正确。妈妈摇头就放下,妈妈点头就可以拿下来。
(6)丢沙包:拿沙包者看谁就是准备打谁。要求孩子即使跟踪拿沙包者的眼神。
(7)糖果在哪里?两个盒子只有一个放着糖果,以表情、眼神告诉他哪一个下面有糖果。
(8)卷轴迷宫:迷宫逐渐展开,在看到下一段怎么走以前,要参照妈妈的表情来确定迷宫的走向。
  (9)红绿灯游戏:这个游戏让孩子感觉,他能影响别的人,他可以自己作出决定。这是较高级的参照。这里改变的时间点不确定,要当下判断,对刻板的AS患者不易做到。
规则:一个人站在中间,手里举着红绿灯(红绿颜色的桶),举起红桶就是红灯,外围在转圈的人就得马上停下。等他举起绿灯,外围的人再可以转圈走。这个红绿灯的角色也可以换成儿童。外围的人谁输了谁当红绿灯。
注意:初级的时候,要儿童转到前面再变化,以便他观察,同时用声音提示“叮咚”,逐渐撤出这些帮助;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要及时处理,眉头紧缩的时候,这两个情况都说明,孩子认为这个游戏比较难,他还是难以体会到乐趣,要及时降低难度,加强辅助。
在所有的游戏中都要及时观察孩子的反响,动态的看和处理。
变化:用红色、绿色的脚印来代替红绿灯桶,中间的人跳到红灯上,大家就停下,反之就走;用铃声来决定孩子转弯(这时已经没有红绿灯),或者用铃声的快慢决定走路的快慢(这个先家长在前,熟练后变为孩子在前)。这已经属于调控训练
10 一二三踩脚了,一二三打手背(这个也有目光参照)
11口香糖粘那里?
  框架:口香糖粘哪里?―――粘某某物上(可以是人体部位,物品,家里的东西)。 问:口香糖粘哪里?答:粘到―――上,同时将口香糖粘到那个东西或部位上(这个游戏要求有灵活、流畅的思维,游戏的结构稍有复杂。可以老师示范,然后学生轮流引导其他人作。
12老师说
   框架:老师说“站起来,坐下,摸摸头。。。。”。刚开始的时候,要用纸牌挂在胸前作为老师的视觉提示。这个游戏其实并不简单要求对构架的了解,还有创造力和思维的流畅性,才能玩好,比较难(有个小孩玩了几轮就说我不干了,其实是他江郎才尽了,呵呵)
  扩展:老师说摸摸头          举牌时――作动作

                             不举牌――不动作      扩展:可以要求连续动作
13大风吹
   框架:老师:大风吹;学生:吹什么?老师:吹有耳朵的,吹有腿的,等等。(要求也是每次讲的不能重复,也要求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
   扩展:这个游戏在人少的时候可以变为三人(一家三口)或两个人(妈妈和儿子)
14RDI中有关调控的一些游戏
⑴one-two-three----go!-----stop!或者 走走走――停
⑵两个人站在一定距离,抛接球,也可以向地下弹球,另一个人接住,可以用夸张的表情和其他视觉提示来告诉对手什么时候抛,什么时候我要变换抛的方式、方向了。
⑶两个人合着拿一块布,球放在布上,合力向上弹而不要掉下来(变化:球的大小、硬度)
⑷弹球接球:一个人向地下投掷球,球反弹后由另一个拿网兜接住。也是很好的调控训练。
⑸敲鼓:具体做法就不说了。杨教授在这里主要强调训练者的表情要夸张、要有停顿。刚开始可以在节奏和鼓点上差距明显,可以让学生明显体会出来。泛化:可以敲各种东西玩,比如不同乐器之间的同步。并且要轮流主导开始,位置也可以变化。
⑹推瓶比赛:
   一个人的游戏
      
两个人的游戏
      
     两个人玩的时候,会有更多不同的结果组合。比如一人达标一人失败,压线、作弊等不可预知的情况,大大增加了趣味性。
⑺击鼓抢球比赛:首先用“石头剪子布”来决定谁来抢什么球,然后在击鼓时快速抢自己颜色的球,一旦停止敲鼓就只能原地不动,鼓声恢复,马上抢球,当然是多者为胜了。
⑻矛和盾:一人持矛,一人持盾,矛攻盾守。这是一个较为高级的调控。要求双方不但要快速观察他人的动作,还要有快速的反应
15角色扮演
   是调控的更高级内容。1-2级尚不熟练的孩子,很难操作这类游戏。因为这要涉及多个人物的关系,和前边讲过的游戏比,对孩子的操控能力要求很高。
   起床了:⑴人物是爸爸、妈妈和儿子
⑵剧情:三个人睡觉,妈妈起床了叫儿子起床,儿子不起床。再叫爸爸起床后唤醒儿子起床,然后是吃饭、穿衣、背包、上学。
⑶要求轮流扮演各种角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1-19 23:20:30 | 只看该作者

re:我的笔记里就这些了,本来有些画图的,帖子...

我的笔记里就这些了,本来有些画图的,帖子不能显示,基本意思应该讲清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1-19 23:30:15 | 只看该作者

re:希望大家多上贴交流啊

希望大家多上贴交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1-20 00:12:09 | 只看该作者

re:已收藏此帖子,非常感谢!

已收藏此帖子,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7:23:23 | 只看该作者

re:北京听课笔记模仿介入:模仿...

北京听课笔记

模仿介入:
模仿的作用:
1、激发主动性
2、情感的交流
3、接纳了孩子
4、镜像神经元修补的功能
5、转移注意力(发脾气时)

重复一遍:
年龄大的、高功能的、口语好的不适合模仿,因为你模仿他会让他感到很生气。
年龄小的、低功能的、口语不好的适合用模仿来与成人沟通交流,口语能力在三岁半以下的适合使用模仿介入。

这种介入不需要复杂的教具,适合用在小孩子有刺激行为、不能跟人交流的状态下。据说《沧海赤子心》的作者曾经模仿他的小孩子三年。

明天再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8-4-1 11:32:11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楼主和热心家长们的贴子,上次在武汉我...

谢谢楼主和热心家长们的贴子,上次在武汉我很遗憾没能去成,现在想想好后悔呀,希望家长们都把看到的和听到的都发到这个贴子上来,十分感谢啦![em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8-4-9 14:57:14 | 只看该作者

re:感谢大家的无私奉献,期待下文...

感谢大家的无私奉献,期待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10:05:50 | 只看该作者

re:剧本:杨教授的录像:小朋友过三岁...

剧本:

杨教授的录像:小朋友过三岁生日,家人一起庆祝,后来家长把这次活动的内容用幻灯片制作出来,并把照片洗出来制作成册,让小朋友翻看。
作用:情景记忆,家长跟孩子一起翻看,锻炼语言。
我根据这个样板自己制作了一个剧本,是我们清明去沂山游玩的剧本。太大,分两次上传到了邮箱:cttwf@126.com里,密码是20020114。如果有朋友感兴趣去看,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这个剧本,还没来得及去市场买硬的纸,也没有把照片洗出来,所以没有成册。但是我用打印机打印了一份黑白的,已经给小坏蛋看过了,因为是经历过的,所以小坏蛋还算比较感兴趣。

剧本的构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这四个元素也可以省略某个部分,因为时间太抽象,所以一开始可以省略,慢慢添加。
我做的这个剧本里,因为当时没有拍下沂山门口的照片,所以没有强调地点。这是个缺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4-10 10:43:56 | 只看该作者

re:模仿介入续:模仿介入的几个层次:...

模仿介入续:

模仿介入的几个层次:
1、完全的模仿儿童。
2、完全模仿儿童的动作,以相同的玩具示范熟悉的动作。
3、完全模仿儿童的动作,以相同的玩具示范熟悉与新奇的动作。
4、完全模仿儿童的动作,以不同的玩具示范熟悉的动作。
5、以相同或不同的玩具示范熟悉与新奇的动作。

模仿介入是打开与孩子交流的缺口,打开孩子封闭的内心的一种方式,并不是目的,是一种手段,是促进和孩子互动的一种手段。孩子的注意力在那儿,你跟着模仿时,你的注意力就和孩子一样了,所以容易找到和孩子沟通的渠道,你们站在平等的高度上,所以容易沟通。只有让他对人感兴趣了,他才能自发性的去听,去看,去做,去学,去感觉。

杨教授介绍,拍了《沧海赤子心》的那拉爸爸,模仿他的孩子整整三年。但是后续结果未知。我试着在web迅雷搜索这部片子,未果。在百度上搜索,只有两个网页,还打不开,只打开了百度快照,不知哪位能找到这部片子,一起分享下哈。

最近我家有位小客人,是跟我家小坏蛋一起做听统的qq,他跟别人没有互动,总是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舞动双手,嘴里呵呵有声,不停的撕纸,见纸就撕。我试着模仿了一下他,他看我,并且眼里有点疑问似的,就跟杨教授录像里那些孩子的眼神,仿佛真的能走进他的世界。



百度搜到的《沧海赤子心》:

滄海赤子心
上課看影片看到哭...
好像有點丟臉...
還好...
暗暗的..
沒人發現吧...

********************
片名---滄海赤子心
********************
內容敘述..

很久之前的年代...

一位擁有高收入的廣告製片
為了自己罹患自閉症的小孩
投入的心路歷程

專業醫療人員認為他的小孩太小才1歲多不適合治療
一般收容自閉症患者的機構又採取不人道的方式
他們決定自己找出治療方式

媽媽以小孩特有的搖晃方式拉近小孩的距離
爸爸辭掉高薪工作陪伴在旁坐行為觀察紀錄
在第10周時...
小孩終於開始和人有互動

但是...
第16周時..
小孩又回到原點
回到自己的世界
父母雖然沮喪
仍然願意從頭開始

之後....
有一天
小孩忽然以完整的句子告訴媽媽並指出媽媽的鼻子
他終於又回到現實世界了
而且發展出語言

大家都欣喜若狂

果然3歲以前的治療成功機率很高
醫學認為太早治療不適合的論點完全被推翻

後來這個小孩
完全可以和一般小孩一樣唸小學
而且看不出曾經是自閉兒童

父母沒有放棄他
並把他當作正常小孩
鼓勵週遭的親友不要把它當作異常
並且加倍愛他

帶領他回到現實世界的路途艱辛
但是
打開心門之後的喜悅和感動
除了他的父母
也傳遞到看影片的我們

真的只有我哭嗎....
當然.....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5 15: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