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云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儿子上高中了

[复制链接]
421#
发表于 2005-6-27 11:15:27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云鹤先生:暑假已到,今年你对孩子有什么计划?能不能让大家一起"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2#
发表于 2005-6-28 12:46:59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云鹤发表</b>。





晖晖:谢谢你的鼓励,但我绝非你想象的那么有耐心,那么有办法,我跟所有家长一样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甚至是在“没有航标灯的河流”上夜航,可谓战战兢兢,犹犹疑疑,随时可能走错路,随时准备退回来,但不甘心原地坐待,所以,一心地努力往前赶路而已。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道路上不会风平浪静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如何驾驭一艘小船在没有航标灯的河流上顶风冒雨夜航。明代张岱有一部书叫《夜航船》,当代余秋雨有一篇散文也叫《夜航船》,我们这些家长也用我们的心血与孩子的希望,共同创作一部“《夜航船》”吧。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3#
发表于 2005-7-1 18:03:11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云鹤发表</b>。



michael74:我们这些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所以,问题关键不在于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孩子出现问题,我们怎样去面对,怎样去解决。回想这么多年,我们总在“出现问题——措手无策——尝试各种方案——修正方案中偏错之处——问题得到解决或有所改善——稍为放下心来——新的问题又出现”这样的循环中螺旋式上升,有时螺牙生锈,结果如何使劲也文丝不动,弄得近乎绝望,但不着急,上点油,过一阵子,又使上劲了。因此,就你说的问题,我也支不上什么招,而且最重要的,你懂的一点也不比我少。何况谁也不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那么,谁也不比你更懂得如何解决孩子的问题。你现在的问题只是说明你正处在问题解决的前夜而已。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云鹤,很真实的一个人。看问题,平和之中不乏卓识。我挺喜欢的帖子。我是潜水者,偶尔露出头来。希望能不断看到你的帖子。你的帖子我都看的。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一默斋 重新编辑於 2005/07/01  18:03:40</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4#
 楼主| 发表于 2005-7-3 16:46:44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谢谢大雪、wlh73@.tom.com、康复之、一默斋的关注。



大雪:你说的有理,毕竟不是所有家长都那么让人省心,所以我们的孩子也要允许他多一点烦心事吧。我最近是有些烦躁。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我正在调整当中。谢谢你的提醒。



一默斋:我喜欢你的名字。“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是清代明相张庭玉的座右铭。最近我尤其对此话深有感触。我看,我也要把书房命名为“一默斋”了。可不要追究我的侵权啊!<img src="images/icon_smile_wink.gif" border=0>



wlh73@.tom.com:我正在考虑如何计划儿子的暑假生活,但最近特忙,等忙过这阵子再深入考虑。你有什么建议欢迎交流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5#
发表于 2005-7-3 18:23:54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纯粹题外话,请勿见怪.

看到云鹤提到了"一默"的出处,又是一个"名相",正好这几天断断续续在看<<万历十五年>>,里面有个更有名的名相张居正,我曾看到有一本专讲张居正的小说最还得了大奖,我猜想张居正的个人修养应该更高,应该有更多这样妙言,更有智慧,可为什么他治下的国家会一团糟?自已也遗祸子孙?是黄教授所言是制度的问题,还是他自身的问题?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你看看西方的政治家,留下来的个人名言极少,象我儿子学的"小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也不知是真是假,名言少但实事多而有效.我个人觉得国人传统上过分强语言思辩能力,而且惟此独尊,而忽视了实践.思辩能力的顶峰大概始于老庄,五千年来仍然灼灼真知,然而遗感的是从此以后中国人的精英就专注于语言,文字的思辩能力,而视一切其它的为低一等,我看这也是中华民族盛极一时而后哀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楼主| 发表于 2005-7-3 19:40:51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binfeng2000:你所发表的“题外话”,我完全赞同。顺便提一句,我最近对“一默”特别有感触。有一位重要人士告诫我,你万事万能,不如守拙;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我知道他为我好,其中大有深意,而且切中我的要害之处。我终于再次再次再次地相信,在中国,会“做人”比会“做事”重要得多。也再次再次再次地相信薛宝钗永远正确、应时。所以,从根本上讲,我对你所讲的“题外话”也是深有同感、深有痛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7#
发表于 2005-7-3 22:10:59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是啊,当今多是些“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8#
发表于 2005-7-4 01:42:18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img src="images/icon_smile_shock.gif" border=0>自闭症论坛?



炎凡爸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9#
 楼主| 发表于 2005-7-4 07:56:30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lush.gif" border=0>

朱飞先生:谢谢您的提醒,我们的确是说了"题外话"了。不过,我们并非成心离题,只是一时一事有所感发而脱缰而已。今后我们会注意这个问题。再次谢谢您的提醒。我想:以琳的之所以办得好,是因为有包括您在内的热心、负责的网友的支持和维护。作为网民的一份子,我对您表示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0#
 楼主| 发表于 2005-7-5 18:21:10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云鹤发表</b>。



bingfeng,zouwen :



类似这样的对话我跟儿子也进行过N次(顺便说一句,我很高兴我儿子也懂得正确运用N次),只不过范围更广泛一些;再有,我还很善于利用他逻辑推理意识特强的特性,经常使用所谓严密的逻辑推导方式,来诱导他做我想他做的事情,而且让他因为自己得出结论、觉得自我有成就感的方式欣然做我想他做的事情。



当然,后来我又有意识引导他发现我逻辑中弱点,让他发现我的缺乏逻辑性,然后让他反对我的观点,而我则显得不愿意接受,但最后因为没有道理而接受他的反驳意见。



这样一来,他因为有主体、自主意识,又开始了自我意识膨胀、叛逆意识严重发育的叛逆阶段,弄得我叫苦不迭,但也算自食其果吧——好在这果酸中带甜,皱着眉头也还吃得下去。



我最近又在培养他的自醒意识和他律意识。我就这么反反复复地教育、引导他。但我不是反复无常,我自信这是符合唯物辨证法的,具体是符合否定再否定的哲学原理的。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bingfeng2000发表</b>



云鹤兄:



我能听见你着力于越越的逻辑思维能力,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逐渐形成了这么一种想法,自闭儿也可能是天生的逻辑思维者.

我在二年前收集了一篇介绍文章,剑桥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家认为自闭症是"系统化"思维方式走向极致的表现,所以是特殊的一种思维能力,而不是一种病态.

我儿子还小,在他的种种刻板行为中还找不到令人信服的我所谓的"逻辑思维潜质"的关联,但看了方老师的"石头记"和你家越越的成长记录,我感觉到他们的思维还是很有些条理的,这让我信心大增,我感到二年前的那扁文章应更深入地了解.我己经去订了那位教授的书,今后将摘译一些以供参考.





[quote]<b>此文由大雪无痕发表</b>。

呵呵,看到云鹤兄关于逻辑思维的说法,我觉得很有趣。



关于水的深和浅,我和我儿子有过很多次讨论。



小儿已经知道有些动物能游泳,有些动物不能游泳,爸爸会游泳,妈妈不会游泳等基础常识。



我家门口有一条小河,每天都能看到。有的时候河水干涸了,乖乖就会指着小河对爸爸说,河里没有水,爸爸掉进河里不会淹死。



有的时候,河里有水,他就会说,爸爸会游泳,爸爸不会淹死,然后我就说:“不行,这水太浅了,爸爸游不起来,你看,我一脚踩下去,河水才淹没到我的脚脖子。”



有一天,我们到一条大河边散步,他突然说:“爸爸会游泳,爸爸去游泳吧。”



我说:“不行,这水太脏了,爸爸不想游。”



他还是很想下水,说:那爸爸抱着我到河中间去吧。



我不同意,河水实在太脏了。



在海边,他说:“爸爸到海里去游泳吧。”



我说:“不行,海水太凉了,爸爸怕冷,不想游,再说,爸爸的游泳本领不是很高,害怕很深的水。”



逻辑不是解决最终问题的方法,而事情的发展总是至少有正反两面,所以,很多事情是选择而不是逻辑。因此,我总是希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到事情的多种可能性,从而打破逻辑,培养他的选择能力。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大雪:你讲的很对,学习、生活、工作以及人生,仅仅有逻辑是不够的。但是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有逻辑作为思维基础和起点毕竟非常重要,而且也为他遵循社会规范、学习标准奠定了基础。有逻辑,而后非逻辑,是为了超越逻辑,但超越逻辑还是以逻辑为基础的。所以,我才说要否定再否定。



我上个帖子讲的主旨就是:有逻辑特质是我们当中不少孩子的特点和优势,如果能够发现、培养这一特质,对孩子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bingfeng说剑桥大学的一个心理学家认为自闭症是"系统化"思维方式走向极致的表现,所以是特殊的一种思维能力,而不是一种病态。病态,我觉得还是病态,至少不是常态,但是其特殊思维品质则是可能的。我没有看过这方面论文,但凭直觉和分析,我认同剑桥大学心理学家的观点,而且我在实践中对此进行了多年的努力,现在还是感觉到成效的显著。



但与此同时,我从今年以来已经开始转向对孩子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的训练,目的就是为了矫正逻辑思维当中的刻板、机械和封闭性,使孩子逐步走向思维的灵通、辨证和开放性。虽然因此儿子不太适应,我也不太适应,但沿着这个方向努力还是正确的。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发表于 2005-7-5 18:38:15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云鹤先生:

你恐怕真的很忙,所以发的贴少了。你刚刚发的这个帖子文字没有从前的从容和流丽,读起来有些艰涩,也许是太忙没有悠闲的工夫来从容表达吧?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个帖子很有价值,接触到了自闭症的核心问题,我觉得除了专家以外,我们家长们应该好好研究,特别是小钦、大雪无痕、还有bingfeng2000等等有学理素养的朋友可以就此深入探讨一下,肯定对我们所有人大有裨益的。这里先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2#
 楼主| 发表于 2005-7-5 21:39:06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刚才,儿子班主任打电话过来,很兴奋地告诉我说儿子的成绩都出来了,语文90分,数学90.5分。还再三感谢我帮了她的大忙。说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我也理解老师的心情。原来怕儿子考试不做题,拖累全班成绩,班主任提出我儿子最好不要考试。虽然我跟她沟通后,她很大度地答应了让儿子参加期末考试,但她心里显然是七上八下的。现在儿子双双上了90分,不仅没有拖全班后腿,而且还为班里提高平均分做出了贡献了。班主任彭老师还有点惋惜地说:她事先交代儿子的监考老师多留意一下我儿子的考试情况,结果考完试一问才知道我儿子用20分钟就做完试卷,比所有同学都做的快,但做完卷就在那里玩铅笔,或看窗外。老师说:如果认真检查,一定还能提高几分。



不过,老师也好,我们家长也好,已经非常欣慰了。妻子听到这个成绩也好兴奋,说:这几天比那些有小孩参加高考的家长还紧张呢!我明白妻子的心情,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只是显得平稳一些而已。说真的,自从发现儿子学业上出现问题的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是竭精殚虑地思谋对策,战战兢兢地探求途径,跟儿子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沟通,跟自己做了多少次对话,其中又有多少次情绪的失控,好在总算坚持住了,总算路子走对了,终于通过了实践的检验,给自己又吃了一科定心丸。



昨天上午考完试,儿子回到家里,我打电话回家问他做完题目没有,他自豪地、坚定地说:做完了!我问:你觉得成绩会怎么样?儿子很自信地回答:90到95以上吧(原话如此,“以上”用的不是很准确)。下午,考完数学回家,我又打电话问他做完没有,他一样坚定地说做完了。问他可以考的成绩如何,他一样回答90到95分以上。现在,事实证明儿子估计的还比较接近,毕竟都上了90分了,尽管几乎都刚好只有90分。刚才儿子还跟我说:爸爸,80分以上要表扬,90分以上要奖励哦!这臭小子,还记得我半年前给他调低的分数线。看来,请他吃西餐,还有,带他出去旅游,是逃不掉了。不过,这种感觉还是很好的。当然,我还会利用暑假好好给儿子的身体调理调理,还有学业上进一步辅导,最主要是训练、培养他的学习习惯。希望二年级的儿子又有一番新景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3#
 楼主| 发表于 2005-7-5 21:49:42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顺便说一句,前几天我的签名档里的小卡通是寄寓了我对儿子期末考试的美好祝愿的。我写到这里,儿子看到了,告诉我说那个卡通叫《小蓝鸽送信》。我一听,觉得还大体可以,就姑且使用吧。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小鸟,我本来想命名为《小喜鹊送信》,对比之下,也算父子同心,心有灵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4#
发表于 2005-7-6 12:56:59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云鹤先生终于放心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发表于 2005-7-6 20:50:44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如果有那位对楼上关于“逻辑潜质”的讨论,我在”好文推荐“必要的差异 ”中,开始介绍 剑桥心理学家的书,欢迎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楼主| 发表于 2005-7-6 21:48:19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bingfeng:谢谢你,我对你的转载翘首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7#
发表于 2005-7-7 10:04:21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云鹤:祝贺凯越取得好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发表于 2005-7-7 12:51:06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pphhll发表</b>。



你儿子真乖,思路也很清晰,比我儿子上一年级时表现好,我儿子到现在为止还喜欢自问自答,他会问我,上完小学上什么?我说:你说呢?他回答中学,上完中学上大学吗?我说是的,上完大学工作吗?我说是的,工作完干吗呢?我无言以对,就说退休,他又问退休完呢...我最近特烦他明知故问,不知他是什么心理,如他最近喜欢看西游记,经常故意问我孙悟空变成什么了?这个又是什么变的....其实这些都是他知道的,云鹤先生,不知你孩子有这种情况吗?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9#
 楼主| 发表于 2005-7-7 17:10:50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doris:



你说的情况在这些特殊孩子身上几乎都存在或存在过,这属于语言刻板行为。对此,我们当然都会有些烦恼,但从另一方面看,何尝不是因为这些孩子沟通欲望的一种表现呢?他表达能力、表达内容有限,但又有表达的需要,而且出于避难就易的人类本能,就出现了熟悉话题不断重复的现象。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只是烦恼;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做:



第一,不能鼓励,但也不能呵斥,鼓励会造成强化效果,但呵斥又会挫伤孩子的表达意愿和信心,要做到重在引导,重在培养;



第二,要设法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看电视、书报,生活、精神内容丰富了,对话就不会单调,刻板语言就少了;



第三,要有意识打破孩子的表达习惯,但不要一下子改变,而是“先即后离“(有个成语叫若即若离,我仿冒这个结构,但语意是不同的),意思是靠拢他的表达句式,再慢慢引导进入新的句式,新的内容。



我说的不一定对,近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0#
发表于 2005-7-7 23:22:43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第一,不能鼓励,但也不能呵斥,鼓励会造成强化效果,但呵斥又会挫伤孩子的表达意愿和信心,要做到重在引导,重在培养;



第二,要设法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看电视、书报,生活、精神内容丰富了,对话就不会单调,刻板语言就少了;



第三,要有意识打破孩子的表达习惯,但不要一下子改变,而是“先即后离“(有个成语叫若即若离,我仿冒这个结构,但语意是不同的),意思是靠拢他的表达句式,再慢慢引导进入新的句式,新的内容。



[/quote]

云鹤先生总结得很恰当。孩子对我们说这些话,是他渴望沟通的一种表现,这是他们熟悉并且喜爱的话题,他们说出来的时候这么有自信心,甚至是自豪,虽然外人听起来如此幼稚。我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独自面对他的时候,我对他刻板反复的言语较有耐心,而当他在公共场所还是这样幼稚地反复问一个问题,我会希望他快快不要开口了。说起来还是我自己可恨的虚荣心作祟,害怕旁人看到他的缺陷。当我弄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我就能理解他的语言和藏在语言后的心情,我就努力顺着他的语言拓展到更多的方面,希望他不知不觉上我的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 10: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