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喜欢乱敲任何东西,是行为问题还是另有涵义?

[复制链接]
55#
发表于 2010-11-18 12:20:01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说明洋酒变醋的反应非常快,啥牌子的酒。



哎呀,我不够用心酒盲一个,只记的反正是意大利的,安东尼马里奥之类的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0-11-18 11:55:49 | 只看该作者

re:其实林林妈在9楼所叙述的事件中也可以看到...

其实林林妈在9楼所叙述的事件中也可以看到ABA的身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0-11-18 11:51:2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秋爸...

下面引用由秋爸爸发表的内容:

昨天老V请我和刘娲喝洋酒抽洋烟吃洋餐,美滋滋中,老v对燕原的溢美之词太多,说这才是真正的女理科生,说我只是假理科其实挺文科的。于是我才在41楼把燕博的理科表现拿出来酸溜溜地猛批了一把。


说明洋酒变醋的反应非常快,啥牌子的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0-11-18 11:39:24 | 只看该作者

re:我想林林妈想反对的,不是ABA方法,而是...

我想林林妈想反对的,不是ABA方法,而是家长对于干预目的的哲学态度。

如果家长只是照着NT行为模式,用ABA来训练孩子,达到表面和NT孩子行为一样的目的,那么这个训练目的应当是错误的。
而新家长要避免一开始就范这个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0-11-18 11:36:16 | 只看该作者

re:昨天老V请我和刘娲喝洋酒抽洋烟吃洋餐,美...

昨天老V请我和刘娲喝洋酒抽洋烟吃洋餐,美滋滋中,老v对燕原的溢美之词太多,说这才是真正的女理科生,说我只是假理科其实挺文科的。于是我才在41楼把燕博的理科表现拿出来酸溜溜地猛批了一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0-11-18 11:35:45 | 只看该作者

re:什么是思维,思维是知觉,回忆,组合构成的...

什么是思维,思维是知觉,回忆,组合构成的.知觉是由刺激产生的,是一种本能的感受,回忆则是由生物钟把这种感受从大脑中提出来,而组合就由刺激和生物钟二者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这样才形成了思维,为什么我们有时觉得我们的孩子在有些方面的思维是与众不同的,我个人认为他们对有些事物的感觉是异于我们的,而回忆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异常的感觉产生了异常的记忆,也产生了所谓的异常思维,也许你觉得他的思维是有问题的,而那就是他的感受.这些不是你能灌输的了的,因为你的感觉代替不了他的感觉.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用好的方法来引导他们的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0-11-18 11:26:1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林林...

下面引用由林林妈发表的内容:

....我坚信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发展的是思维,是心理,而不是行为,不管思维是否可见,心理是否可测。...



离开了行为去谈心理只可能是空谈,就是想谈心理,也无不从行为入手的。
这也是为什么“精神分析”被越来越倾向于划入“伪科学”的原因,太过凭主观猜测,不能被测量,不能被重复验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0-11-18 11:23:1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林林...

下面引用由[U]林林妈[/U]发表的内容:

只要他是人,只要我们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我们必须发展他的思惟、心理,因为我坚信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发展的是思维,是心理,而不是行为,不管思维是否可见,心理是否可测。它都无时无刻在作用着个体本身,直接影响他的...



林林妈的心愿是美好的,但事实往往是残酷的,真的。
思维、心理、内省,对很多自闭症家长来说是内心永远的痛。
很多孩子真的到不了这一步,不是我们没有尽心的缘故。
没有以琳的时候我面对的是石头,所以我也认为只要尽心,我号称不要给孩子5分钟自闭的时间来拼命,但有了以琳我知道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真的!
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但ABA真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如果你有疑问,只能说是你对这个方法还没有吃透,是误解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0-11-18 11:19:26 | 只看该作者

re:我跟秋爸爸意见分歧的地方,就是我认为要趁...

我跟秋爸爸意见分歧的地方,就是我认为要趁早把敲东西这个行为利用过来,变成有利的教学过程,帮助孩子以体验方式真正理解事物,从而支配以后类似的行为。而非替代忽略,这样孩子将少了无数次理解事物的体验机会,因为他不理解,类似行为还会不断发生。

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而痛苦。记得我家儿子两岁半时,小区后门是长期锁着的,就这么一次打开了,孩子就记得了,从此每次出小区,必须走到锁上的后门,拿着我的手示意打开,每次花上起码十分钟跟他讲道理:门锁了,妈妈没有钥匙,开不了。经历了痛苦的半年,我的道理也讲了半年。我坚信,我不坚持把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有效教育,儿子绝对没有今天的常态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0-11-18 11:10:51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好像国内网不好,QBB上不来了,我写...

今天好像国内网不好,QBB上不来了,我写了那么多啊,呵呵。

接着写:
发展思维和ABA其实也不矛盾。
发展思维是通过一件件具体认知培养的,这其中有ABA的方法。

ABA不单纯是见到一个问题行为,去干预解决,我们通常看到ABA大多数时间被用来做这个用处,只是因为对于行为干预(特别是无意识行为,小年龄孩子行为,比较难通过讲道理来干预的行为)来说,ABA是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把ABA最有效,最常见的这个功能,等同于ABA,忽略了ABA在其他领域的科学一面,那么多科学家的努力和研究价值就不大了。
内化逻辑的过程,其实也是ABA的精华部分,通过对外在信息分解,让孩子分段接受,通过行为表现和体验来强化,达到内在感受和理解。

我前面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就是懂道理的孩子和成人,也会出现大量行为问题,这不是ASD孩子的专利,
ASD 孩子困难的是理解力和思维方式,而对于ABA来说,做ASD孩子,和做NT孩子,做法基本是一样的,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是为什么,ABA在很多情况下对ASD孩子感觉是特别管用的。

当然我们的重要目标是培养一个自我发展能达到最大化的人,不是一个照着NT行为规范模式出的半机器人,而我相信ABA的目的,也不是培养机器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0-11-18 10:50:13 | 只看该作者

re:只要他是人,只要我们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我...

只要他是人,只要我们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我们必须发展他的思惟、心理,因为我坚信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发展的是思维,是心理,而不是行为,不管思维是否可见,心理是否可测。它都无时无刻在作用着个体本身,直接影响他的行为。

至于什么时候做,我引用一个教育专家的话:“不管孩子是天才、蠢材,对于孩子本身而言,出生第三天开始教育已经迟了两天了。”,思维也一样。因为思维有复杂和简单之别,针对婴幼儿可以建立一些简单可理解的思维。我们可以创设让婴儿用手拍打吊在床上的风铃,等一系列类似活动,让孩子获得“我”可以通过我自己的主观意愿,控制主体以外的客体的状态。又如,把布遮住孩子正在玩的玩具,又拿开布,让婴儿悟出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还是存在的。内化“物体守恒”定律。因为饿了,所以要吃饭,因为渴了所以要喝水。因为水杯会掉下来,所以每次喝完水要把杯子往桌子里面一点放等等,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需要我们教养人想法子让孩子注意、内化这种逻辑(大量体验、大量讲述等),只要悉心引导,孩子的思维就慢慢形成。
我们家长不断抱怨孩子没思维,不理解,不讲道理,试问,我们花了多少精力,创设过多少能让孩子接受的体验活动,去帮助孩子理解、明白道理?我们做了没?又做了多少?所对了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0-11-18 04:03:24 | 只看该作者

re:广义的ABA也管认知和理解力,还有社会性...

广义的ABA也管认知和理解力,还有社会性,基本上现在啥都管了,用的是科学化分析和分解,比较理科。

推及科学化的,数据化的,细节为重点的ABA训练方式,相对于更文科化的地板时光,在大多数家长那里比较困难。
我读的理科博士,都感觉困难,读一本书肯定是不够的,和朱老师实习三个月也可能就刚刚入门,
但是我从来不怀疑ABA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是应用推广是个大难题。

再加一句话,这类自我刺激行为,NT孩子一样有,而且一时也很难改。
我家NT 5岁的时候摸了半年小JJ,特快地下手,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根本看不出前期征兆。
理解力没问题,社会性也没问题,只能用ABA了,当时ABA用不好,老师也着急,我也着急,
不过半年以后,人家兴趣转移了,突然就不摸了。

现在我家NT孩子比AS孩子其实行为问题更多,讲理也讲了,奖励表格都做了,那个不怕给压力,全上正宗的ABA,
效果也不是那么明显,挺难的,或者是我们ABA做的不到位,
不过不用太担心的是,一般半年之后,人家好像突然哪根筋通了,就不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0-11-18 03:51:31 | 只看该作者

re:行为记录:1.大都看书看录像的时候抖...

行为记录:
1.大都看书看录像的时候抖腿最严重,但是也不是一看上书就抖,基本上我感觉是看到激动的地方才开始抖。
2.其次是吃饭的时候,我最晕这个,不过特别饿的时候不抖,基本吃饱的时候就有可能。
3.坐车,走路,干活的时候不抖,睡觉的时候不抖。

每天大概抖上七八次吧,我如果就在跟前,马上叫停,他努力个三四次,基本就不抖了,
这个过程持续了两周,我感觉他抖的频率没有下降,但是每次叫停的时候更容易了一些。

这是为啥我感觉单纯叫停也是有用的,虽然没用奖励和时间控制,我怕那些个活动带来更多没必要的压力,搞的像考试一样。
我最怕考试,特别是突击检查那种,所以己所不欲,就没推及他人。
频率没下降,感觉很不爽,不过这也可能就是自我刺激的特点,到了一定状态,无意识行为就自然出来了。
用有意识去控制无意识,能控制住强度,但是出现频率还没控制上。

“一项一项地去矫正自我刺激,没完没了”,我感觉这个担心是有道理,因为自我刺激,比如抽烟等恶习,并不会因为小时候行为端正,家长严格,ABA做的多而熟练,长大了就不会出现,或者出现了就很容易被矫正。这种恶习本质上是和个人观念和道德修养有关的,而这些的基础是理解力和认知能力,不是行为矫正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0-11-17 23:57:11 | 只看该作者

re:吃饭吃爽了吧,咋就这么多话啊。同...

吃饭吃爽了吧,咋就这么多话啊。

同意S妹子,谱系大了,有好处,但是问题也复杂了,一个成功案例不可能用到另一个孩子身上,所以以琳老师要不断学习讨论,我们家长也需要。
讨论中遇到理科生,拔枪是难免的,因为我们善长这个,不要慌。

QBB这次ABA不刻板,看着很欣慰,连中国特色都出来了。
我需要这个,真的,我刻板而理科,回去就找QBB学中国特色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0-11-17 19:18:48 | 只看该作者

re:你们撤吧,我掩护。关键时刻看出来了,还是...

你们撤吧,我掩护。关键时刻看出来了,还是S妹妹可靠啊!下面我枪口对准燕博,S妹妹要是怕的话,我掩护你撤。

燕博36-37这两楼理科过头了,还好意思按计算器:81*24*12=2万多。
这也说明,光看书本是靠不住的,光纸上谈兵也是靠不住的,一实践起来,就会问题层出。

要做的话,首先你应该做行为记录吧,大都肯定不是任何时候都抖腿,睡觉就可以刨去10小时吧。剩下的时间,也只找最容易发生的一段来做。
再有,开始用比如5分钟的奖励间隔,如果你干预没效果的话,才可能到第81天还会以5分钟计。有效果的话,自然要撤出强化,乐观的话也许3周之后就开庆功会。
而且,大都的能力完全有理由与他订立合同,引入代币制,把自我管理的账本摊在桌上谈,这样讨价还价也是训练,81一天过后,没准儿一个经纪人的模子也打造出来了。
更者,干预过程中,什么突击整风,飞行药检,圣诞献礼之类的中国特色活动,能搞的都给它加进去,多有乐子啊。
怎么会像你纸上谈兵这么悲观。

燕博的悲观还体现在说什么“一项一项地去矫正自我刺激,没完没了”。这同上面按计算器一样,简直给理科生丢份儿。
在教命名的时候,教了苹果,教鸭梨,再教西瓜.....,有没有听到过家长抱怨“世界上的物品千千万,怎么可能教得完?”
教第一个苹果,你用2周,教第200个“高压电线杆”可能只需要5秒钟。这个进步过程,不就是你要的所谓“理解力”吗?
那教到何时可以不教命名了?何时需要复习?这些ABA操作中也同样有着专门的程序,比如3probe程序。

不这么一项一项地抓,你告我一个“从根子上陪养理解力”的思维训练妙法,能够一下把全世界所有命名都教会。有这必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0-11-17 11:32:00 | 只看该作者

re:网络不好吗?俺好容易登上来,舍不得撤先说...

网络不好吗?俺好容易登上来,舍不得撤先说两句.
赞同燕姐36楼的结论。
俺家孩子程度低,所以俺觉得秋爸爸分析的在理,俺当然愿意我的孩子某天思维突进,知道内省,最好能训练的俺一个眼神,她就知道哪些是好行为,哪些是不该做的,可根本不现实啊。
F版燕姐孩子程度高,所以自然站林林妈这边,对孩子的内在有更深的要求。
张老师作为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师,自然会去斟酌,也会区别对待。
好像某位前辈,东方先生应该认识他,N年前就曾说过,谱系放宽了,早晚要出事。
至于抖腿,我也抖过,抖了好多年,俺娘也说了好多次,也能马上改,但老是控制不住,那时的家长用奖励的很少,腿上挨过筷子敲,还被剥夺过看武侠小说的权力,直到某次在教室自习,被一个俺暗恋的男生看见了,略带嘲笑地说了句:你怎么还抖腿?羞得俺。。。从那以后再也不抖了。
搞不清楚这是外在还是内省起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0-11-17 11:25:45 | 只看该作者

re:早知道不是燕窝我就不客气了,我也撤。

早知道不是燕窝我就不客气了,我也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0-11-17 10:59:14 | 只看该作者

re:我要是写1,2,3.。。都是用数字,从不...

我要是写1,2,3.。。都是用数字,从不用中文。
蓝辛要是家长的话,就是孩子还小,还有时间有精力耗。孩子两岁干这个,人家看着还好玩,等长到一米八还干这个,估计人家得叫警察了。
你们接着玩吧,我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0-11-17 10:34:07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抖腿,我不理解28楼的数字,我可以理...

关于抖腿,我不理解28楼的数字,我可以理解QBB说的,5分钟内没抖腿,就奖励一次,不过81天呢,两万多个五分钟,我上哪儿找那么多奖励啊。

我感觉还得坚持我的方法,习惯成自然,如果习惯了一抖腿就被我制止,哪怕不给奖励,81天以后,习惯也建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11-17 10:21:36 | 只看该作者

re:很多自我刺激行为,阻止了这个,就会出现那...

很多自我刺激行为,阻止了这个,就会出现那个,所以我理解林林妈的意思是,我们要从根子上让孩子理解抽象概念,这样就能阻止一个类型的行为,而不是单个行为。

而培养这种理解力,应当是家长的重点任务,如果家长(哪怕是新家长),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对付某些单个行为上,那么永远会被孩子牵着走。

不过,当孩子理解力还不够的时候,如果有一些行为非常影响他人,我们等不到他理解力上来就必须要做行为干预,所以ABA还是很重要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8 11: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