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子百谭

[复制链接]
293#
发表于 2014-1-19 11:58:5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binfeng2000发表的内容:

要是喜欢,可以直接去作者的博客,但是估计去文学城得翻墙.好在作者同意我转载到以琳网来,所以只要我看见好的,都会转过来.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63...



墙头没翻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05:59:42 | 只看该作者

re:要是喜欢,可以直接去作者的博客,但是估计...

要是喜欢,可以直接去作者的博客,但是估计去文学城得翻墙.好在作者同意我转载到以琳网来,所以只要我看见好的,都会转过来.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634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1#
发表于 2014-1-19 03:30:3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3)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3).doc


多谢,已经收藏了,继续等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02:44:20 | 只看该作者

re:培养高情商的孩子(3)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3)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3).do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发表于 2014-1-18 05:40:5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孩子,你会对我好吗?

羽衣飞飞

(2013-11-21 07:25:42)

那一年他十岁,四年级。

我带他溜旱冰的时候膝盖摔了,瘸着一条腿上班,做饭,带孩子。

那时我们...


有的时候,父母觉得自己非常爱孩子,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爱的方式,让孩子感觉得到。
父母以爱的名义有很多很多的期望,只是哪些真正为孩子,哪些又是为了自己。
充分感受到爱(被爱)的孩子有饱满的内心,有着这样的内心的孩子,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我是这么理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发表于 2014-1-18 05:24:0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2)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2.doc


下一篇会更深入探讨情绪疏导方面如何为孩子行为立疆界,以及情绪疏导的限制性和局限性。

请问还有下篇么?想继续看下去。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15:10:14 | 只看该作者

re:孩子,你会对我好吗?羽衣飞飞 ...

孩子,你会对我好吗?

羽衣飞飞

(2013-11-21 07:25:42)

那一年他十岁,四年级。

我带他溜旱冰的时候膝盖摔了,瘸着一条腿上班,做饭,带孩子。

那时我们住在加州,学校有一种球的玩法叫punch ball,德州没有。就是拿一球,往墙上砸,砸完再弹回来,再砸回去。在我看来,半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但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他放了学,没人陪他玩,非拉着我跟他punch。我拖着一条腿,蹦来蹦去跟他玩,有时累得气喘吁吁还得申请休息。

没见他体贴我,只见他一听说玩儿立刻两眼冒金光的样子。

四年之后,他十四岁。

跟他喜欢的女孩子走一起,主动帮她拿外套。比赛之前先确定她是否找到她自己的教室,比赛之后要确定她一切安好,主动挣零花钱给她买好吃的。

跟我说他一定要多多回去看爷爷,爷爷年龄大了,想孙子,他得多孝顺。

吉他弹了一首好曲子,问我可否找到第一个教他弹吉他的老师,他要把视频给他寄过去,感谢老师的教导。

所有的教过他的老师他都记得,比如第一个打鼓老师教给他的基本技能,第二个老师教他对音乐的理解,第三个老师教他技术上的诀窍。

有时我也会帮他一起学习观察别人身上的闪光之处,要学会感恩。

他对不少人真的好,只是对我从无特别之处。

偶尔我会抓着领导衣袖问:“儿子将来会对我好吗?”

领导说:“他会,这是个好孩子,差不了。不过你得教他妈妈在他心中第一位。”

我说:“我才不要让他把我放第一位。将来他的女朋友,老婆该是第一位,然后生了孩子,孩子也要排我前面,最后才是老妈。我生了他,就要让他成家立业,做个好男人。”

至于他对我,会让我想起一句话:爱屋及乌。

爱这个屋子,连屋子旁边的乌鸦也都爱了。

其实我知道自己不是乌鸦,我是他的妈妈,比乌鸦地位高多了。

他是个连家里的小狗都要好好照顾好好爱护的孩子。

有时我回家晚了,他到家之后会问我狗狗喂了没有?没喂他就自己去喂。有时会提醒我放狗狗出去上厕所一定记得让她回屋去,有时粗心老妈会把狗狗扔后院不管,几次被儿子批评。

所以,就算他现在没有来特别对待我,我偶尔心里也打个鼓,不知道孩子将来是否对我好,心里也明白,孩子对别人都那么好,跟妈妈又那么亲,是一定会对我好的。

他不可能离了家以后不理我,不看我的。

因为,一个懂得爱人的人,是会把该爱的人都爱进去的,妈妈是最特殊的那个,他年龄越大,会越懂得的。

所以何须教他必须孝顺我呢?

只要教他学会爱就够了。

现在明白了为什么父母教孩子学习观察对象怎么对待周围的朋友,亲人。如果他对周围人都很好,对自己的另一半不会不好;如果他对周围的人都不好,只对自己的对象好,一旦两个人爱情变淡了,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孩子的品行啊,是我们父辈们最看重的地方。

老人家的人生历练是对的。

我小时候爸爸就总叨叨说他为我花了多少多少钱,将来我要怎么怎么对他好,他说的越多,我心里越不舒服。而我之所以不愿意教儿子孝顺,也许跟这个记忆有关系?好孩子就是好孩子,比如我弟弟和妹妹,不管老人怎么对她,他们对老人就是一个好,因为我们小时候妈妈教得好,她不教我们怎么孝顺她,但她教我们怎么对待人。

所以啊,我现在就盘着腿,微笑着,等着孩子慢慢长大,等着自己慢慢变老,等着有一天他会对我非常体贴非常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1:12:32 | 只看该作者

re:培养高情商的孩子(2)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2)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2.do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06:49:21 | 只看该作者

re:培养高情商的孩子(1)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1)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1.do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发表于 2013-12-23 11:26: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发表于 2013-12-20 06:58:1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binfeng2000发表的内容:

言传身教 教孩子管理情绪

December 16, 2013 06:00 AM

父母对子女有著言传身教的模范作用,从小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不仅能避免孩子在成长中出现诸多问题,也有助於提...



这个非常好,直接收藏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8:17:12 | 只看该作者

re:言传身教 教孩子管理情绪Dece...

言传身教 教孩子管理情绪

December 16, 2013 06:00 AM

父母对子女有著言传身教的模范作用,从小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管理,不仅能避免孩子在成长中出现诸多问题,也有助於提高他们的情商,未来也能成为一个发展更健全的人。

非营利网站kidshealth.org提出帮助孩子管理愤怒情绪的五个步骤:首先要让孩子通过自我觉察来了解为何生气;然后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法;考虑所有解决方法的后果;作出决定;最后是检查进展。而该网站提出的其他疏解愤怒情绪的方式还包括运动一下、戴耳塞听音乐、將自己的情绪写下来、画画、深呼吸和冥想;向信任的人诉说;暂时转移注意力。

而根据心理学博士马克汉姆(Laura Markham)发表在今日心理学的文章,通过五个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从小来培养他们学会管理情绪:首先家长们要自己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建立起榜样,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喊叫;跟孩子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联繫;学会接纳孩子们的感受,即使这些感受是不好的时候,要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对孩子的行为学著用引导的方式来教育,而不是总想著惩罚;当限制孩子一些不当行为时,也让孩子觉得可以安全充分的去感受自己的情感和表达他们的感觉,而不是压抑孩子。

同样一个成功的人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智商,面对逆境的高情商也不可或缺,而情商则可以通过后天来培养。心理学伯恩斯坦(Jeffrey Bernstein)博士提出三种简单的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情商:引导孩子发觉何时他或她会感受到压力,当有压力时,身体上会有哪些表现;然后帮助孩子找到缓解压力的方式,例如有的孩子面对压力会生气,那就帮助孩子找到可以让他情绪冷静的事情;並鼓励孩子找到可以帮他们缓压的小技巧,因为人都是通过声音、嗅觉、视觉、触觉和味觉来感知世界,而不同孩子的感知能力强弱也不一样,例如如果孩子对视觉更为敏感,那么也许看图片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1#
发表于 2013-11-28 23:59:54 | 只看该作者

re:他的母亲却说,她最怕的,是自己 教育失败...

他的母亲却说,她最怕的,是自己 教育失败。我看到 的是一个真心想做好的母亲,小心地为 孩子着想,让他们有自己成功的机会,不停省察自己的 方法,看对孩子的效果到底是什么 。 这个世上花时间在孩子身上的父母很多,但这些时间怎样度过决定了他们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养育孩子,这个很大很深的题目,不好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8 22:34:46 | 只看该作者

re:允许孩子失败--学习笔记之终结篇...

允许孩子失败--学习笔记之终结篇



来源: soundofsilence 于 2013-11-26

最后一节课新的内容不多,但有一点很让我有感触。父母育儿,会不会有很多的恐惧呢? 怕孩子失败,也怕自己的十几年的辛苦白费,甚至不如白费。孩子有状况,到底 是该责怪孩子,还是责怪自己?自己想想,我们养育孩子的经历难道和他们 成长的经历不同吗?好像最多是角度不同罢了。

继续讲孩子故意叛逆要怎样让他们承担后果。最合适的一个 是承担自然后果。比如坚持天冷不 加衣服,就让他冻一天试试,效果好过跟他天天吵,比如丢了新买的酷玩具就没了,不给补,比如不按时 回家就没晚饭吃 。 这些机会其实很多很多,但又多少父母不能让孩子承担后果呢?所以就有很多的鸡毛蒜皮吵不完的架。这个其实同时是父母最常承受的后果。该严厉的时候没有严厉,所以孩子不停地试探父母的底线,该放手的时候没有放手,于是孩子不能自立。不过,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是让他们立刻看到后果,而父母自己,反倒是很久很久才看到后果。


如果没有清楚的直接自然后果,逻辑后果也很有效。如果开车闯了红灯,得了发单,那么钥匙收走一段时间也是应该的。如果老不能按时做完作业 睡觉,那么游戏自然是没有时间玩 的。如果做事冒犯了兄弟姐妹,那么替他们做点家务 是不错的。


再有就是失去一些权利。常不按时回家就不能放学后 去串门,常常零花钱不够到月底,那么就没有了,要什么就实报实销。如果开车不保持清洁就不能开了。权利和违规约相关越好。
最后是赔偿。闯了祸 就得付代价。

回到开始的害怕心理。一个青年,很不错的孩子 ,刚从牛校毕业在纽约工作的,这么说他对父母的教育的成功之处:我最感谢父母的是他们 允许我失败。他们没有把失败当成可怕的事,在我失败的时候不责怪,而是鼓励我。 这句话小孩子的妈很多可以从容地说,有几个高中生的父母看到孩子的成绩单上有 长得不像A 的能淡定地说:没有关系,你可以。有多少父母看着孩子的课外活动没有得奖的机会还很耗时,会从容地支持孩子? 但这些,却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的机会。他的母亲却说,她最怕的,是自己 教育失败。我看到 的是一个真心想做好的母亲,小心地为 孩子着想,让他们有自己成功的机会,不停省察自己的 方法,看对孩子的效果到底是什么 。 这个世上花时间在孩子身上的父母很多,但这些时间怎样度过决定了他们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学了这12 堂的课,似乎学了很多,又似乎都是常识。最多的,是说着容易做来难的。我向神求智慧,让我知道:什么时候要听,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严,什么时候要恩慈,什么时候要让孩子走自己的路,即使不是我希望他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9#
发表于 2013-11-28 12:27:41 | 只看该作者

re:这篇实在是很实用的。这样的心理按钮很...

这篇实在是很实用的。
这样的心理按钮很多,一触动便会引发自动思维,然后有情绪、行为。那些早期的记忆,内化的东西是不易改变的,但又是可以改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20:43:08 | 只看该作者

re:这篇文章很应该推荐给石头看看.

这篇文章很应该推荐给石头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
发表于 2013-11-22 19:27:41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binfeng2000发表的内容:

讲一讲心理按钮


来源: 羽衣飞飞 于 2013-11-21 12:11:55


-       注:文中两个真实案例都摘自《亲密之旅》课程


这是一所比较特殊的学校,都是...


很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17:18:51 | 只看该作者

re:讲一讲心理按钮 来源: 羽衣...

讲一讲心理按钮


来源: 羽衣飞飞 于 2013-11-21 12:11:55


-       注:文中两个真实案例都摘自《亲密之旅》课程


这是一所比较特殊的学校,都是有问题的孩子来这里上学的。
有个孩子,叫他Charlie吧,Charlie不是王子,是个胖子。

胖子身上肉自然是多的,走路肉肉也有点颤,象条鱼一样。同学因为这个嘲笑他,欺负他,他被欺负了总要大喊“Stop”,慢慢同学开始用”Stop”这个词来逗趣他,每次他都大叫,同学都会大笑。孩子是残忍的,看到他有反应更加热情高涨,最厉害的一次把一个Stop Sign放到他的床上,他看到以后夺路而逃。

这样的孩子要怎么办呢?
还好有心理辅导老师的干预。

辅导老师告诉他说,每次别人跟他说“Stop”的时候,千万不要反应过度,先忍住,赶紧跑到老师这里来,老师会帮助他。

然后他就照做了,一次一次,慢慢地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对这个词没有反应了,同学觉得没有意思了,也就不再欺负他了。

这个是心理按钮非常典型的例子。

因为他胖,因为他每次都对这个词反应过度,”Stop”挑起了他的敏感神经,给了别人伤害他的机会。

心理按钮就是一个人心理上不安全的地方,敏感点。一按就要跳脚,就好比一个地雷区,一个不小心踩上去就要爆炸。

每个人都有心理上的不安全区。比如青少年时期的我略为小胖,所以对“胖”,“猪”等等词非常敏感,谁把这词用我身上我跟谁翻脸。

这个是比较简单好区分的。

有的心理按纽,在成年之后,就不好找到成因了。

比如有个女孩子结婚之后,对丈夫极为不信任,老公行踪稍微讲不清楚她就会闹起来没完没了,到最后只好去看心理医生。慢慢从原生家庭追溯回去,老公才知道这个女孩儿小的时候她爸爸出轨,她为了保护妈妈跟爸爸打得很凶,她爸爸因此对她非常粗暴非常不好。

后来他的岳丈一家人来探访,他亲眼看到那个男人对自己的太太和女儿都那么不好,心里越发地疼惜自己的太太,从各方面细致关照她,尽量给足她安全感。而这个女孩儿也因为了解了自己的心理按钮在哪里,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不去随便怀疑老公,两个人的关系慢慢变好了。

找到心理按钮不容易,想办法排除更不容易。

但总是越早明白越好。

儿子曾经告诉我,他的一个朋友不能忍受别人叫他大名儿或小名儿,只可以叫昵称,后面带“y”或者“ie”的那一种,如果不那么称呼他,他就要生气。

还有的小孩儿,被儿子形容为“胸前一排纽扣”,很多话都会引起他的怒火,经常会因为一句话跟朋友翻脸。

我借机会告诉他,朋友的心理按钮如果你知道,那么就小心绕过去,不要按那里,知道别人的软弱不去践踏那是一种慈悲。但如果是你自己的心理不安全区,那是你自己需要去负责的,你为你自己的情绪负责,你自己要负责去排雷。你心理安全的区域越大,你就越容易与人交往,你的朋友就会越多。

我听到过这句问话:“你童年的经历,到底是你记得的对你影响大,还是你不记得的对你影响大?”

我当时的答案是:“记得的东西影响大。”

然后医生说:“不是,是不记得的东西影响大。”那些事情,已经内在化到了脑子里,成了潜意识,成了身体和生命的一部分,这是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不大容易找到很多心理按钮的成因。

有些成因可能永远无法找到,但找不到不等于没有解决办法。

了解自己的心理不安全区是第一步,有了了解,就是变好的开始。

如果你的小孩对“Chinese”这个词反应过度,那么帮助他正视自己的种族,“老中”确实碰巧是我们的族群,但这不影响我们的自我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我们完全可以不卑不亢,你且按你的纽扣,主动权在我自己手里,我不给你机会伤害我。

愿我们所有的父母都尽量给孩子一颗健康强大的心,让孩子有自我疗伤的能力,不怕他面对挫折,而是教他胜过挫折的勇气,智慧和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5#
发表于 2013-11-10 11:35:17 | 只看该作者

re:转:一个差生家长的发言本帖最后由...

转:一个差生家长的发言

本帖最后由 我爱吃毛豆 于 2013-1-30 14:28 编辑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几位家长朋友一定是分别代表不同的层次,我大概是代表那些比较落后,但正在进步的孩子家长讲几句话,所以我的讲话的前半部分可能更像是检讨。我和孩子的妈妈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也付出很多,但这不是个愉快的过程。
我是个教育工作者,有满脑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所以开始我力图对孩子的学习不干预,抱定多观察,多鼓励,多引导的原则,坚持不在外边报班,相信自己的教育。结果,我看到孩子磨磨蹭蹭,经常大脑像断了线一样,长时间的愣神,作业常常耗到十到十一点。于是,终于放弃原先的理念,开始陪学、辅导,从那以后,家里就充斥了呵斥、不满和哭泣。我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做老师的都知道,不怕你笨,就怕你缺意志力,不怕你学不会,就怕你没有一个紧凑、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失败的情绪容易转化为暴躁,黔驴技穷时我也打孩子,有时下手很重。每当打过孩子,尤其是下手比较狠的时候,心情坏到极点,看到孩子蜷缩在角落,十分无助,默默哭泣的时候,每到看到这个平时那么漂亮可爱的孩子,而他无论在体力和智力都远远不能跟我对抗,仅仅因为学习,就要承受心理和肉体的摧残,而这个他是自己的宝贝,自己的唯一,此时怜惜、悔恨、心疼,难以明说。直到现在,每当回想当年,看自己当年写的文章,还是感觉很对不起孩子,我的孩子也常看我的文章,他知道爸爸的后悔是真的。我对得起他的就是爸爸的坚持,永不放弃的坚韧。

最后,我还要跟各位朋友分享几个我的观点:

    1、接受我们的孩子的现在和将来,无论什么样的现在和将来,但你总要按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不是优秀的父母就一定有优秀的孩子,就像平常的父母也一样可能有与众不同的孩子,要不这个人类社会也太不公平,这个社会的结构也太稳定。不是所有的好习惯都是父母给的,要不为什么同一对父母的孩子也可能有天壤之别;也不是所有的坏毛病都是因为父母教育不当,我的经历就是一个例证。老天爷给了你什么你就只能有什么,抱怨一生,你就痛苦一生。有遗传就会有变异,一切可能的现在都在上帝能够忍受的正常的范围内,我们只有接受,但,既然这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只能最爱她(他),给他你能够给他的最好的教育。


    2、也许可能是一种幸福,别相互折磨成痛苦。也许有这样两种情况都可能是幸福:如果你的孩子聪明、漂亮,有好习惯、善于自我控制,学习从不让你操心,老师夸你教子有方,你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你的确很幸福。但也可能有另外的情况,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我的同伴只能在本村读初中,全村只有我一人考到县里的中学,我的父亲骄傲死了,可是,只有我的妈妈感觉到了她可能的不幸福,当我每周背上煎饼要离开家的时候,她都那样的不舍,抚着我的背说,孩子你学习好,有出息,将来可是要在天边工作,妈见你的时候就少了。妈妈的这句话不幸一言成谶,妈妈去世的时候,我们没有在她的身边。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这么优秀,你要教育,你反复教育,你要耳鬓厮磨,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说的话多,我以为所有的天伦就在于在一起,这不是幸福么?孩子成人之后,彼此亲近的机会就少了。在他未成年的时候,比对别人多一点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也许就是幸福,千万别像我先前那样,让呵斥和哭泣成为主流声音,把可能的幸福,变成彼此的折磨。世界上只有最亲近的人,能给最亲近的人伤害,而且长久。                                                          


    3、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我说的是各个方面;孩子做不到有时候不是态度,是能力。没有谁因为孩子身高比不上别人,天天打孩子;没有谁因为孩子跑不过刘翔,天天骂孩子。因为外表的差异看得见。我们承认:升学率也没与这些,学校不因为这个而歧视,但偏偏因为学习你咽不下这口气,你不肯放过你的孩子,你又何苦呢?看不见的差异也是存在的,要不我们怎么没成了爱因斯坦呢?为孩子的未来努力是应该的,别为孩子的未来太担心,大树可以参天,小草也能成绿。为什么会丢三落四?为什么这样磨蹭?为什么就是记不住?说了千万遍,打了好几场,他还是他,怎么就是不听呢?家长朋友们,很可能不是因为态度,就像学不会、长不高、跑不快一样他做不到,我们只有帮助他进行时间管理,和他一起进行学习生活规划,用表格、用小结帮他,而没有办法怪他。


4、问题不要定性,解决事情;道理不要多讲,孩子需要具体帮助;不用空谈方法,一切技巧都在于做一个个具体的事情,做具体的题目的过程和积累中。这一点,之前我似乎已经说透。其实大家都知道孩子已经知道太多,并不是他不认可这些道理,只是他做不到,道理已经没有震撼和说服,只能转化为反感。其实他们需要具体的帮助,就像我前边做的那样。我特别想说一句,孩子们报的辅导班,有没有效,是不是要想想?我是觉得如果他在学校听不进去,他能在外边听进去么?而且,一周一次,间隔太长,内容自成体系,跟学校老师的内容不一致,得不到巩固,不如把每天的作业处理好,这跟老师的教学同步,而且互为巩固,一个大学生就可能做到。当然,没有任何一个方法适应所有的孩子,我的方法也是一样,况且,我也离成功远着呢?



    5、教育立竿见影是神话,我宁愿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对孩子的教育和帮助,我做好了进展缓慢的准备,做好了刚见好转就有反复的准备,做好了一直不见效的准备。没有办法,就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当父亲越久,当老师越久,越觉得教育我几乎没有入门,这根本就不是谦虚,真是这样。要不你说说哪一种教育是成功的,要不为什么经常有那种教育方式忽然大热,我们还没有学会,它就销声匿迹了呢?尽管我准备好了坚持,但我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见效,也许我努力的时候见不到效,也许某一时刻我没有准备的时候孩子忽然成长,既是他成长了,我也不能贪天之功,感觉是自己的成功,影响生命的因素有多少,谁能说得清?但,我要坚持。就像人的身高一样发育有早晚,说不定智商、情商也如此,我宁愿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对老人,我们常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是遗憾。对孩子,如果我轻言放弃,那么万一将来孩子的人生不如意,我会内疚和后悔,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我没有帮助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08:02:29 | 只看该作者

re:肯定的力量-关于青春期教育来...

肯定的力量-关于青春期教育


来源: Leaf77 于 2013-11-04 13:11:36

     自从有孩子以来都机关算尽的寻找各种育儿方法,几乎片试过各种据说是有效的育儿经。对孩子鼓励过,惩罚过,威逼过, 激将过.....孩子一天天的长大了,我发现这些教育成果的弊端。
似乎比优势更容易在她身上显现(至少在我家是这种情况)。不仅慨叹,这世界上最难当的就是为人父母了,对于那些轻轻松松仅靠本性育儿便卓有成效的父母有着发自肺腑钦佩。

      百般无奈之际,一个偶然发现肯定孩子是一种很有力量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在孩子处于青春期的时候。

这个时期是青少年开始审视自我,寻找自身价值的时期,他们对于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和他人的关系有着非常多的疑惑和迷茫。他们有时妄自菲薄,目中无人;有时热衷攀比,却又敏感而自卑......青春期是一个五味杂陈的青涩年华,

青春期的叛逆其实是一种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挣扎, 自然中,蚕茧化蝶的时刻, 挣扎其实是一种成长的常态。孩子在盲目中跌跌撞撞的寻找自己的价值;在层层困惑中鲁莽的尝试着各种突破。这个情况下,家长可以对孩子的一些平时看似不经意的好的行为和事件给予适当但是真诚的肯定,这对于迷茫中的青少年将是一剂强大的定心剂。

肯定的作用就像在茫茫荒漠中确立了一个稳定的坐标, 孩子能够借用这个坐标去有效的确认自我价值, 帮助他们鉴别前进的方向。

      当父母抱怨孩子不懂事,没有责任心的时候。其实细心的找总还是可以在孩子生活的点滴中找到一些平时容易被忽略的优点的。如果父母此时真切的在孩子面前肯定这个优点, 并将此优点引伸开来,对其他更大的方面有所期待,并且相信孩子能做到。 孩子会很惊讶的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是有过人之处的,原来自己还不错,而且是有潜力成为更好的。孩子开始建立起最初的自信心, 这种自信心将会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一个重要推进的作用。

父母肯定什么,孩子就能成为什么。塑造孩子和捏泥人,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要找对了材料和工具再加上合适的时机,孩子的发展其实是可以不用费太大周折而达到顺心随意的。





      切实的肯定和泛泛的鼓励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当孩子从小听多了“你很棒,太聪明了......”鼓励的话。这种空泛的鼓励并不能帮助他们削减对于自己自身的迷茫,

反而会对这种鼓励产生质疑。特别是随着孩子的年龄渐长,这种疑心将会更甚,导致基本上冲耳不闻。父母这时应该停止再做这种无用功。

      有效的肯定是父母对孩子生活中的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或行为,在合适的时机给予孩子以洽当的肯定,真实可信。


肯定孩子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固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基于这种信任, 孩子会愿意于父母沟通,在沟通中父母可以将肯定的力量延伸到孩子生活中更广泛的方面。肯定孩子的同时是一种良性的亲子关系的开始。

很多父母在孩子幼时的教育中过于苛求,导致孩子长大后的亲子关系不良, 问题的症结往往在于孩子内心认为反正在父母眼中一无是处, 索性就破罐子破摔,  无所畏惧,这种关系令父母一筹莫展, 无计可施,其实修复亲子关系,任何时候都为时不晚。

特别是当孩子长大之后。他们的理解力增强了, 更渴望和成人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父母的角色就像一个琴师。



调琴是需要技巧和耐心的,只有细心的观察,耐心的发现和真诚的沟通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7 09: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