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41527|回复: 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思维导图——图解孤独症谱系障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5 16:2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目录

1.当前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干预方法总览                   (主要参考郭延庆医生博文《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干预:我看到的现实与我的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1c6e75e0101562f.html)
2.ABA(主要应用在认知教学和行为管理两方面)          (主要参考甄岳来老师讲座笔记)
3.ABA的核心:DTT回合教学法 (指令,反应,辅助,强化)(参考一篇专业文献,出处不记得了)
4.行为管理                                           (主要参考朱朱老师的行为管理五部曲以及郭延庆医生的书《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     
5.自闭症的同与异——我理解的自闭的来龙去脉           (由朱朱老师的博客内容想到的)

6.如何把孩子脑子里零散、孤立的概念联系起来            (一个“洗”字可以教哪些东西)
7.以歌扩词,以歌塑形                                  (从三首儿歌想到孩子培养目标)
8.如何处理桌面与生活的关系,老话已经告诉我们了        (谚语集,关于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说与做的关系)
9.一个硬币的两面:Aba与rdi的高级融合                  
10.ABA与RDI融合的实例                                 (一个月内教会孩子拼中国地图)
11.方老师融合教育工作坊的总结
12.冷处理与惩罚的关系
13.ABA与行为干预,DTT,泛化教育,随机教学,VB
14.方老师讲VB感想
15.生活中的阅读理解
16.ABA,谢谢你教会我如何交友
17.转发我一个朋友的教子之道,满含ABA的精髓,佩服!
18 挖掘歌曲里的教学元素之案例——七只小鸡
19.ABA与游戏之我见
20.PRT
21.奉献一段笔记,作为节日礼物22.VB会话的几种变化形式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22: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版主还没看内容就加精了,实在让我诚惶诚恐...

版主还没看内容就加精了,实在让我诚惶诚恐呀。
绝不是我故意卖关子,只是这三四天实在是我和孩子一起感冒的昏天黑地、黑白颠倒的。今日清醒些,大概理出个题目,又发现其中一部分还在单位放着。加上因为要公之于众,内容可能会有所调整,形式(我的字呀,见笑了,各位)上,更是必须得重新誊抄一遍,美观与否倒在其次,至少让大家都能识别。

有几点要和各位说的:
  
1.这个读书笔记的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字把尽可能多的信息涵盖,侧重的是信息之间的联系,类似信息的整合,同一信息不同层面之整体面目,所以最适合有一定的基础而又有待提升理解的,或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常常顾此失彼的,以及提醒自己全面记忆的人;也适合初学者,但笔记中提到的每一个词,你都必须去追踪相应的文献或书籍或帖子才能深刻领会真正含义,切不可妄自猜测。

2.如果任何人对其中的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或者作者本人发现我对您的文章理解有偏差,或者我的总结有以偏概全的地方,更是欢迎大家提意见,补充修正,以防止以讹传讹。

3.本帖只是抛砖引玉,深知这个领域自己所知还非常有限,因此,希望大家把你手里的宝贵资源也奉献出来,我们形成合力,共同与自闭奋战!

感谢版主!希望不会让大家失望。祝大家和孩子们一起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20: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两宝...

下面引用由两宝妈发表的内容:

图片怎么看不到呢?


别急,已发给F版,很快就可以看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08: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辛苦F版了!5点钟就起来工作。 代表...

辛苦F版了!5点钟就起来工作。
代表家长们谢谢F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08: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思维导读5:


思维导读5.jpg


行为管理部分总结完了,才忽然发现降低前三类行为问题的方法,原来就是两个字,善待。
多给他喜欢的,多陪他,不能给就告诉他什么时候可以,不能陪就给他有趣的东西,多赞美,少指责,多分享,少要求,多建议,少意见。从“不要xx”到“试着不要xx”(郭延庆),从“不要xx”到“要xx”(朱朱老师),再从“要xx”到“试着要xx”,其实体现的是父母作为管理者逐渐从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的神坛上走下来,蹲下身子,平等民主的与孩子共同面对成长中困难的过程。
如果事前能做到这些,问题行为出现的频率必然会少很多(这两天的实践已经有所体会)。即使偶尔出现,只要做到“忽略和坚持”,不对问题行为进行错误的强化,这些终究都不难解决。因为这些问题的刺激源完全是我们可控的,所以我觉得可能都属于教养的问题。

难的是自我刺激行为。这才是zb本身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 12: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在以琳的音乐课里,老师示范的歌曲之一就是...

在以琳的音乐课里,老师示范的歌曲之一就是《爱我你就抱抱我》。其中有一句歌词是“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抱抱我。”
当时没觉得这词有什么,可是总结完行为管理的一系列文章,我却深有感触。
行为管理,事后的干预很简单,就是“忽略-坚持”。然而,要降低行为问题,真正的功夫却是要做在事前。
朱老师说,行为干预第一步,学会夸孩子,“爱我你就夸夸我”;第二步,学会不对孩子说“不”,不说“不要xx”说什么,说“要yy”。郭大夫说,不要说“不要xx”,说“试着不要xx”。我自己又加了一条,不要说“试着不要xx”或“要yy”,说“试着yy”。然而,这要怎么样不要怎么样的话,都属于提要求的语言,都是祈使句,要慎言。而分享情感交流的陈述句,表扬称赞的惊叹句,要极尽所能,说多少都不嫌多。
这是语言上的功夫。在行动上,郭大夫的话,主动满足。注意力,主动给,“爱我你就陪陪我”。实物或活动,都投其所好,而不是强人所难。逃避的活动,形式上做得更有趣些,内容上步骤分解的更简单些,在逃避之前把可能逃避的原因都排除了,你看看孩子还不配合吗?
所以,说到底,行为管理的功夫不在管理本身,而在爱,在于你是不是真正的爱他,尊重他,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为他安排,并发自内心的接纳他,真心实意的为他的进步快乐,由衷的称赞。遇到困难,与他站到一个战壕里,与他共同面对。
作为家长,我们扪心自问,这些我们都做到了吗?如果没有,孩子的一切问题都只是对你的“暴政”的反抗而已,怨不得别人。有一条著名的心理学规律叫做“南风效应”,说的是北风想把人的衣服脱掉,就使劲的吹,结果人却把衣服裹得更紧了。可太阳一出来,暖和的南风一吹,人们自己就把衣服脱了。行为管理也是这样。
多唱唱这首歌吧,“爱我你就夸夸我,爱我你就陪陪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抱抱我。” 相信一切会慢慢好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5: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闭症的同与异——我对自闭症来龙去脉的理解

朱朱老师的博客里,有几篇关于自闭症的同和异的讨论。今日做了一个图片,通过图片也说说我的理解。

其实,自闭症之所以都属于自闭症谱系,自然是有其共同的东西的,也就是核心症状,但每个自闭症孩子的具体表现又千差万别,这不过是非核心症状的不同组合结果而已。

核心症状有3大领域,社交,语言和刻板重复。其中社交里的核心又是情感交往(而非工具性交往),而情感交往里最难攻克的核心,就是与同龄人之间的无玩具或游戏做媒介的纯感情交往。这个核心里的核心(图中最黑色的最中心的部分)是所有自闭症之间共同具有的部分,一旦这一点攻克了,恭喜你,你是真正的“摘帽”了。

而非核心症状就五花八门了。各种感觉领域的不平衡,不管是迟钝还是过敏,最终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具体表现。我们说,每个自闭症都不一样,指的就是这些非核心领域的表现有不同的组合方式。这么多领域,有迟钝有过敏,学过数学组合理论的都明白,具体到某一个孩子身上,这当然会产生千差万别的不同表现。

视觉的迟钝,听觉的迟钝,语言理解的缺陷,都能导致孩子们的注意力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不集中;而在刻板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又过于集中。而刻板时注意力过于集中反过来又影响他与人交往时的注意力。
  
孩子的很多刻板行为,可能是其生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如,吃手,可能是触觉迟钝?见什么都要闻,可能是嗅觉迟钝? 而挑食,可能是口腔触觉和味觉太灵敏,也可能是刻板,不肯接触不同类型的食物。

所有这些感觉系统的异常,都是有生理基础的,都是孩子的染色体上某些基因片段异常导致的,不是孩子自己非要这样的。我们中国人向来崇尚中庸之道,最著名的成语就是'过犹不及'。也就是哲学里的'量变引起质变'。身体的健康之道亦如此。而zb却是一系列的'过'与'不及'的组合(图中各个失衡的天平)。身,过导致多动及各种行为问题,不及使动作模仿困难;心,过导致情绪问题,不及使情感体验缺乏;言,过产生自言自语重复不停,不及则问而不答,呼而不应;注意力的过与不及,导致刻板的过与社交的不及,等等。写到这儿,我忽然觉得孩子们真的好可怜,他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真的一点不比家长少!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尊重他们,然后与他们站在同一战壕里,帮助他们战胜他们面临的困难,而不是歧视他们,责怪他们,埋怨他们。——是你给他这样的基因,你凭什么责怪他?!——同时,尽可能利用他们的优势促进他们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如利用视觉优势发展出的结构化教学,PECS;如果孩子的听觉敏感,那就多和他一起唱歌,教他学个乐器啥的。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帮助他们解决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他们的情绪问题,甚至是行为问题(主要指自伤或伤人等严重的影响他人的行为)。

总之,我们要做的,一定是从外到里,一步步的朝核心走。从语言到社交,从工具性交往到情感交往,从与成年人或者低龄小朋友的交往,到与同龄人的交往,从与同龄人之间有玩具或游戏形式等媒介交往,最后到与同龄人之间无媒介的纯感情交往。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身体和生理的原因导致的各种感觉异常,及其相关的刻板,注意力问题,都会成为拦路虎,在任何一个有刺激因素的场合出来干扰。对于这个,我觉得该尊重还是要尊重,同时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因为有生理原因,所以只能适度克服,不可能彻底消失。就像方老师说的,我们要学会的是与zb共存,而不是消灭zb。——最近强烈感觉,语言,共同关注,共同参照等方面的缺陷,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和管理尽可能提高的,但刻板的思维方式和相关行为却无能为力,而这些刻板反过来严重影响了很多方面。因此强烈建议专家,重视身体异常或思维方式奇特造成的刻板,特别是一些自我刺激行为,这些应该被归结为影响zb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我理解的自闭的来龙去脉。欢迎专家指导,欢迎家长一起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3-2-1 20: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把孩子脑子里零散、孤立的概念联系起来(一个“洗”字可以教哪些东西)

孩子基本的概念建立起来以后,需要家长引导孩子们逐渐把脑子里零散的、孤立的概念联系起来。同时,基本的词汇掌握后,也需要用类似的方法把相关、相近、相反的词汇联系起来,拓展开去。

比如,孩子已经知道“洗”的意思,我们就可以把和“洗”相关的所有东西为孩子联系起来。

如图所示,洗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人和物。洗的本质,就是把脏的人或物变成干净的人和物,而本来干净的水就变成了脏水。洗后,把脏水倒掉,但人和物可不能也倒掉哟!

图中,绿色的表示洗不同的东西用不同的洗漱用品或器具,红色表示相关的场所,粉色表示不同的洗涤方式。

认识字后,还可以讲字词的意思。比如,洗,是需要水的,所以“洗”字是三点水的。后来虽然发展出“干洗”的方式,但因为也是使脏衣服变干净,所以沿用“洗”字。
洗脸,只有一个三点水,因为洗脸需要的水相对较少。而洗漱,要洗很多部位,需要的水就多了,所以“洗漱”这个词有两个三点水。同样,“洗澡”也是两个三点水,因为需要的水也多。但“盆浴”需要的水就比“淋浴”少。

对于鞋,可以告诉孩子,有些鞋可以洗,有些是不能洗的,比如皮鞋和皮质的运动鞋。对于干洗,可以告诉孩子哪些材质的不能水洗,只能干洗。
同样,这些列出的东西可以洗,但像电脑,电视,家具等东西,是不能水洗的,只能用特殊的抹布等擦。

通过这种方式,把命名,分类,识字,生活常识,相关技能都融合在一起,这样,孩子才算是真正全部掌握了“洗”这个字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2-25 14: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歌扩词,以歌塑形

严格来说,这个帖子应该不算这个主题里的。但如果从F版说的“务实”的角度来看,又应该算。同时也兼有“务虚”的成分。为了不更多的占用以琳的资源,并让更多的人看到,就发在这个回帖里了。

上个学期就有意识的把孩子爱唱歌作为突破口,与讲故事和画画想结合,来提高孩子的词汇量和语言理解力,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自己感觉效果还不错。
最近遇到三首歌,除了具有以上目的,还激发了我对孩子培养目标的思考。这三首歌就是《小机灵之歌(聪明的一休)》《阿童木之歌》和《可爱的蓝精灵》。

不知别人家孩子什么样,我家这位唱歌,总要知道每一句歌词的意思。要不然就不唱。偶尔也瞎哼哼,我听着别扭,也觉得唱的没意义。所以每学一首新歌,我都会把其中涉及到的他不会的词挑出来,各个击破,通过各种手段让他明白自己唱的是什么。这样他再唱起来就是言之有物的,也是自信的,而不是无意义的类似自言自语的发音。比如,上学期唱“狗推磨,猫烧锅,兔子上去捏窝窝,乒一个,乓一个,一捏捏了一笸箩”。好家伙,这歌词整的,老师把歌一唱,完了。可我相信,3、4岁的城里孩子,有几个知道什么是磨,什么是烧锅,什么是窝窝,什么是笸箩的?回家后,我上网把这几个东西都单个查出照片来,又做了一个PPT,把它们拼在一起,使尽浑身解数,给他讲这个推磨、烧锅然后捏窝窝的过程。他算是有了个大概的理解。幸运的是,回家过年的时候在村里真的看到了一个石磨,赶紧又强化了一遍。虽然那磨早就是废弃的,也没有用实物演示推磨。下次有机会看到电影里的推磨,可以再讲一次。反正认识就是一个反复加深不断强化的过程,不可能一次结束的。再比如《小红帽》那首歌,班里就有一位6岁的小男孩,因为不知道“郊外”的意思,把“走在郊外的小路上”唱成“走在警察的头上”。为了让他知道什么是郊外,假期回家,在车上,从城市的高楼大厦到郊外乡村的原野,我不断的和他一起唱这首歌,强化“郊外”这个词的意思。直到他可以非常流利的完整的唱出这首歌。

如果说歌词中涉及到的这些不常见名词,我还可以通过照片和实物很快告诉他是什么的话,那前面提到的这三首歌里涉及到的形容词,就着实需要我下一番大功夫,花一大段时间来攻克了。这三首歌里的形容词,很多是意思很接近的同义词,每首里还不完全一样。别说孩子,大人要完全准确的背下这些歌词也非易事。口说无凭,先把三首歌词拷贝如下:

小机灵之歌

格的格的格的格的 格的格的 我们爱你
格的格的格的格的 格的格的 聪明伶俐
机智啊 哪个也比不过 小机灵
胆大呀 什么都不畏惧 小机灵
淘气顽皮 顽皮淘气 数第一
骂人打架 却从来没有你 小机灵
哈 哈 开动脑筋啊
困难重重 困难重重 你毫不介意 毫不介意 毫不介意 毫不介意
爱惜时光 学习知识 你却最努力
同情弱者 不怕邪恶 帮助别人不忘记
格的格的格的格的 格的格的
我们爱你
格的格的格的格的 格的格的
聪明伶俐
小英雄

阿童木之歌

越过辽阔天空
啦啦啦飞向遥远星系
来吧 阿童木
爱科学的好少年
善良勇敢的
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十万马力 奇大神功
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穿过广阔大地
啦啦拉潜入深深海洋
来吧 阿童木
爱和平的好少年
善良勇敢的
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我们的好朋友啊
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可爱的蓝精灵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
他们活泼又聪明
他们调皮又灵敏
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绿色的大森林
他们善良勇敢相互都关心
欧 可爱的蓝精灵
欧 可爱的蓝精灵
他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斗败了格格巫
他们唱歌跳舞快乐多欢欣
欧 可爱的蓝精灵
欧 可爱的蓝精灵

今天上午,我把这三首歌里涉及到的形容词做了一个分类整理,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些词表达的内容,其实恰恰是我们要培养孩子们具有的可贵的品质。
首先是德,一休哥是不骂人,不打架,同情弱者,帮助别人。阿童木是善良,无私,爱和平。蓝精灵是善良,相互关心,齐心合力。这些说的其实是如何处理与别人的关系,是孩子们在社会交往方面应该具有的品质。这是我们孩子的核心问题,难,但用歌曲去教育,可能是一个契机。
其次是智,一休哥聪明,伶俐,机智,开动脑筋,学习知识,爱惜时光,最努力。阿童木是爱科学。蓝精灵是聪明,灵敏,开动脑筋(这个与一休有重复)。利用这些词语的学习和歌唱,我们就可以教育孩子要爱科学,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知识,开动脑筋,就可以变得像他们那么聪明了。
再次是勇。我们的孩子好多都胆小。而一休哥胆大,不畏惧,不怕邪恶,困难重重毫不介意。阿童木勇敢,无畏。蓝精灵勇敢,斗败了格格巫。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
最后是趣。一休哥淘气顽皮,蓝精灵活泼调皮,但快乐欢欣。
当然,阿童木的身体具有十万马力,七大神力,那个我们就不要奢望了,呵呵。

如果我们能在日常生活里,结合孩子的实际表现,不断的灌输这些词语,并用这些词语反过来再塑造孩子的行为和活动,我相信,当孩子最后能流利的唱出来的时候,他的表现也一定可以上一个新的台阶。至于阿童木里提到的辽阔天地,遥远群星,广阔大地,深深海洋,这些相对于以上词语来说,就都成了小菜一碟,只要孩子有些想象力,再配以动画和图片,教起来都轻而易举。——这三首歌,我打算用这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做。到学期结束,再向大家汇报效果。

总之,对爱唱歌的孩子来说,我认为这种扩大词汇量和塑造行为的方法是可取的,感兴趣的家长可以试一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1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处理桌面与生活的关系,老话已经告诉我们了

直接经验很重要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间接经验也很重要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说与做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3-16 04: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硬币的两面:Aba与rdi的高级融合

aba和rdi是我认为目前最有用的两个方法,二者各有侧重,但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能将二者融会贯通,孩子的语言,认知,情感,社交都指日可待。而其他起着各样花哨名字吸引眼球的方法,或是aba和rdi的修修补补(如丹佛式早期介入),或是改头换面(如PCI,地板时光,密集互动法,son-rise,我认为和RDI一样,PRT=ABA+自然情景)。

aba与rdi的低级融合是,先桌面,再游戏。但真正的nt孩子的学习和社交,其实不过是aba和rdi的高级融合。如若有这样的高人导师(以琳老师里很多),我觉得高功能的孩子康复是有希望的。其实仔细去看,那些教得好的家长和老师,全都是aba和rdi高级融合的高手。
我说的aba和rdi的高级融合,就是

aba里有rdi和rdi里有aba

aba里的rdi,指的是有趣的表情,动作,手势,能在学习中吸引孩子的注意和目光注视,师生间得以顺畅的交流,孩子跟随的好,互动的好,学习的效果就好。因为孩子面对的不是死的抽象的知识,而是活的有趣的人。因为喜欢某科老师而喜欢学习某科知识估计在每个人的成长中都遇到过。只教知识的无趣老师,谁也不喜欢。

而rdi里的aba,指的是互动的目标也是要分解,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高的目标如有困难,可以退回上一级去。同时,互动的好,孩子体验到的快乐,分享,友谊就是最高级的强化物,孩子会更愿意和教导者交流。反之,目标太难或太易,孩子都不配合。体验不到快乐,没有强化,甚至对牛弹琴,无聊无趣就是负强化。相信孩子再也不想再和这个教导者做什么rdi了。

所以,我觉得aba与rdi根本不用打架,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浅薄己见,供大家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3-16 04: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月内教会孩子拼中国地图的步骤

这篇是我去年从以琳参加完家长培训后一个月内,我运用aba的实践。其实现在看来,其中不乏aba与rdi的融合。

下面引用由小板凳发表的内容:

麻烦楼主详细讲讲怎么教孩子拼地图的。



其实就是一个ABA的分解步骤原理。我的原则是,不管孩子现在水平如何,你都假定他是零基础。把步骤细化到最小,每一步他都能做到的步骤。如果他很快跨过,就下一步,如果不能,就退后到上一步。
整个过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把各省市想象成小动物或常见物品,或者编一个好玩的事情(广西的底色和字分不清,我就说广西太黑了,他就记住了),或者一起和他夸张的喊(我俩一起夸张的喊,西藏——自治区,自治区3个字拉长声调喊得震天响,他每次都很兴奋),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孩子的兴趣。有时候我们还把地图倒放在头顶上,当玉皇大帝的帽子,掉下那块,就让他拼哪块,或者说说是什么。
每天的时间不要太长,十几分钟足以,以孩子的一直有兴趣为原则,只要孩子厌烦了,马上停止。
另外,整个过程,贯彻以琳老师培训时说的一句话,“尽量不让孩子出错”,在发现可能要出错的时候,即使的给辅助。
随时夸奖,鼓励,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强化,刚开始可以食物强化,等孩子有兴趣,就可以只击掌或夸奖,进行精神强化)
每一次拼一块新的,实际上都遵循“感知-理解-表达-泛化”的过程,先让他摸摸形状,想想像什么,再拼,拼对了,下次就边说边拼。
每次都要先教给他,不管识字与否,先告诉他,确定,简洁。等他掌握了,再考他。

具体来说,
数目上,前几天每天都只拼一块新的。慢慢从一块到两块,多块。每天增加一个或两个新的,同时复习旧的。(这是记忆的规律。遗忘曲线)。每一个位置都能找到的时候,才能全部取下,让他自己独立拼。
位置上,先边界(内蒙古,新疆,西藏),后中原(广西,宁夏),海南和台湾是仅有的2个岛,也可以先教。江浙地区最难区分,放在最后,且要慢教,一天只教一个,巩固了才能前进。
大小上,先最大最小后中不溜。(除了最大的内蒙古,新疆,西藏,最小的上海和宁夏,也可以先教。)
形状上,先有特点(比如我说,内蒙古,像不像毛毛虫,爬呀爬,爬呀爬,(在地图上假装爬),云南像小鸟飞呀飞,四川像鱼游呀游,贵州像靴子,重庆也像靴子,一个大靴子,一个小靴子,陕西像枪,广东也像枪,江西像冰激淋,青海像水母,他后来自己说,黑龙江像骆驼,西藏像牛),后相似的(江浙地区)。
相似名字的对着教,山东,山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苏江西,但一次只能教一对,比如教了湖南和湖北,最好过一段再教河南河北,要不孩子会混淆。
利用相互位置教,比如青海,告诉他挨着他熟悉的西藏,新疆,甘肃,孩子同时知道了挨着是什么意思。

相信大家应该大概知道了这是怎么一个过程,未尽之处,大家自行发挥想象力和你们的聪明才智。
其实,到能把所有省市都找到正确位置,并不是学习的终点。
下一步,还可以教他中国的首都在哪,我们居住的地方在哪,爷爷奶奶家在哪,我们去哪里玩过,当然这些完全可以穿插在上面的过程中。
接下来,就可以慢慢给他讲,每个省市有什么著名的东西,在中国的地位,等等,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阅历逐渐加深。当然,我觉得结合实地旅游再讲效果更好。这就是在生活中的泛化。

教地图其实是一个很枯燥的事情,孩子能够坚持学下来真的给了我很大信心。更让我坚信了,孩子是有学习能力的,只是家长要懂他,发挥家长的一切聪明才智才能调动的起来孩子的积极性。
感谢这位家长的提问,其实我早就想写写教的过程,就是老偷懒。也希望大家把教其他东西的智慧写出来,大家共同进步。
我相信,越具体的东西,对别人越有最直接的用处。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00: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冷处理与惩罚的关系

       coco老师讲过,冷处理不是惩罚,冷处理和惩罚是处理行为问题的两个并列的方法。惩罚是干预者给了不喜欢的(+1)或拿走喜欢的(—1),对于被干预者来说,或者是多了什么,或者是少了什么。而冷处理是行为者既不给不喜欢的,也不拿走喜欢的,对于被干预者来说,他既没得到什么,也没失去什么(0)。
         我个人理解,冷处理是比惩罚更温和的干预方法。对于被干预者来说,从被强化,到被冷处理,再到被惩罚是由舒服到不舒服到难受依次过渡的感受。
          举一个成年人的例子。一个男孩喜欢一个女孩,他去表白,如果女孩对他热情的微笑,并且给与温暖的话语甚至同意和他做男女朋友,这一定是一种正强化。男孩下次去找女孩的频率必然增加。
        如果男孩说,我不喜欢你和你表哥交往过密,女孩果然不大和表哥交往了。这样男孩对女孩提要求的频率增加。这又是一种强化,且是负强化。
        如果男孩表白了,女孩当众大骂他一顿。那就是正惩罚。如果男孩表白,女孩很生气,还把他心爱的手机抢走扔了,那就是负惩罚。这两种都是很激烈的拒绝方式,很伤男孩子自尊的。
         大多数女生的拒绝方式是,不理男生'我喜欢你'这个话茬,并且在日后尽量少见面,电话不接,约会不应,即使偶尔见面,不对视,不对话,如遇陌生人。这就是冷处理,是温和的,不伤人自尊的拒绝方式。男孩没有得到强化,也没有被惩罚。
         可能有的不识相的男生还会继续追,甚至出现冷处理爆点,做出更夸张的表白行为。但绝大多数男生被冷处理几次就明白了对方的态度,不再死缠烂打了。而很多女生在冷处理爆点出现时,往往会撑不住,会被感动,这样男孩追他的行为又被强化,且下次表白的强度更强。
         最厉害的女生是,时而对男生的追求有回应,时而又进行冷处理。男生的追求行为被间歇强化,所以频率进一步增加。如果女生喜欢这个男生,建议用这种方法。用中国的成语就是'若即若离'。如果女生不喜欢这个男生,请你千万要保持冷处理的一致性,让他彻底死心。否则男生会误会你的态度,被间歇强化,更加死缠烂打,后患无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8-15 22: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盈盈...

下面引用由[U]盈盈一水间[/U]发表的内容:

  

你这是ABA讲座体会,还是恋爱心得泡妞攻略啊,嚼着ABA过七夕,好浪漫哦!


被才女这么一拔高,我顿觉自己生活品味越来越不一般啦~~~~[EM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04: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何子姐高抬了!好喜欢你的性格,那么爽朗,...

何子姐高抬了!好喜欢你的性格,那么爽朗,洒脱,对生活处处充满惊喜和欢欣。越越那么好,和你这性格有绝对的关系。向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5 15: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老师讲VB感想

昨天方老师讲vb,我们一致认为比科班还精彩!想起刚发现孩子说话晚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劝我们,要多和孩子说话。这绝对是真理。可是说什么?怎么说,他才能听的懂也愿意听?怎么说,才能让他慢慢也愿意说,也学会说?直到最近听了vb,我才慢慢有点数了。说什么?说孩子感兴趣的,日常生活用的到,用的多的。最初只是给名称。可是我往往止步于此,认为孩子会了,这些图片不适合他了。可一和别人交流就破绽百出。为什么?因为没往下深入。同样是一张猫的动物卡片,我以前只是告诉孩子这是猫,顶多告诉他英文是cat。可是,现在我知道,可以说的太多了。猫是什么类?动物类,还有什么也是动物?猫会飞吗?不会,什么动物会飞?猫会游泳吗?什么动物会游泳?猫爱吃什么?猫怎么叫?猫的眼睛晚上可以变大,猫的肉垫让它走路时候静悄悄的。你喜欢猫吗?你还喜欢什么小动物?猫可以抓老鼠,也可以当宠物。人们还会养什么当宠物?十二生肖里有没有猫?为什么没有猫?猫被老鼠耍了,所以现在猫见了老鼠就要咬。猫和老鼠是天敌。谁和谁还是天敌。。。这样思路一开拓,可以说的太多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会话不是随机的,而是教导者心里有数的。80%的内容是孩子已会的,20%是孩子不会的。前者是为了保证会话的流利性和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后者是教学的目标。总之,我感觉,在六大语言类别里,仿说,动作模仿,听指令,简单的命名方面,刻意强调用dtt还是用vb教,意义不大。可是在提要求,描述事物的功能,类别和特征方面,尤其在互动语言及沟通交流方面,vb的优势绝对是dtt无法企及的。但若遇到vb无法越过的卡点,再拎出来用密集的教,是肯定必要的。等卡点越过,再回vb里往前跑。盈盈姐说,dtt是学步车,vb是自行车。我看vb至少是电动车。如果用的好,可能还能成为可以飞天的电动车!呵呵…昨天方老师还做了一个比喻,aba是正餐,是主食和菜,rdi和其他是螺旋藻,是燕窝,有则锦上添花,可只吃这些,不吃正餐是肯定会营养不良的。超喜欢这个说法。aba,爱你不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06: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中的阅读理解


t老师在个训课上做的听力阅读和复述,我渐渐摸出点门道来。恰好昨天发生了好几件事情,回家后就给虎理了理。这个提问比我自己之前已经有很大提升。不过我知道,高人们做起来一定还会有更高明的,欢迎看到的家长和专家多提意见。

1.计划去石老人海边,让他选跟谁一起去。他选了zkx。打电话给zkx妈,结果人家在河南老家,今天晚上坐飞机回青岛。
(你本来想和谁一起去海边?最后为什么没和她一起去?妈妈给谁打电话?zkx妈说什么了?zkx现在在哪?老家是什么意思?zkx的老家在哪里?她什么时候回青岛? 她打算怎么回青岛? )

2.在中海公寓门口碰见滔滔爸,说昨天晚上ktv太晚了,车被锁在莲花超市的停车场了,现在走着去取车。
(我们在中海公寓碰见谁了?他们要去干什么?他们的车现在在哪?他们的车为什么被锁在停车场了?他们的车昨天晚上在哪过夜的?他们昨天晚上他们干什么了?他们回的早还是晚?他们为什么那么晚回家?他们怎么回的家?下次出来玩要注意什么?)

3.我们在公交站等362,碰见了一2b的合课同学zkn,他和他妈妈及小姨也要去石老人。来了好几辆362,可是车上实在人太多了,我们都挤不上去。我们决定改坐出租车。可是出租车也等不到。最后zkn和他妈妈及小姨改变计划,决定先去五四广场,所以他们去坐601了。
(我们在公交站等几路车?在公交站我们碰见了谁?谁领他出来的?他们本来想去干什么?最后他们去哪了?为什么他们改变计划了?改变计划时zkn不高兴了吗?他做得棒不棒?今天362车上人多不多?为什么车来了大家却不上车?去石老人要坐几路车?去五四广场要坐几路车?)

4.终于挤上了362,到了青岛大剧院,我们下车了。往石老人海边走的时候虎摔了一跤,腿上两个地方蹭红了。因为海水里有盐,所以海水一挨到伤口,非常疼。最后虎只好一直在沙滩上玩沙子。可是也玩得很开心。
(我们最后到了石老人了吗?我们怎么去的?到石老人在哪一站下车?你今天在海边玩什么了?玩得怎么样?你下水了吗?为什么没下?海水是什么味道的?海水里有什么?伤口撒盐会怎么样?为什么伤口碰到海水会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7: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ABA,谢谢你教会我如何交友

认识一个新朋友后,开始的时候必定是长期的朝夕相处,才能培养感情。所谓'一起同过学,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集体分过赃,共同嫖过娼' 。这就像学新知识或者新技能之初的'密集训练'一样。

在这个朝夕相处中,在一起能带给双方开心的体验,就是一种'强化'。这个是友谊得以建立所必需的,就像学新东西必须给孩子以强化物一样。这种强化一方面要是有物质的,时不时送个对方喜欢的礼物啊,请吃顿饭啊(否则只是甜言蜜语,一到花钱就不舍得的,友谊的真实性往往值得怀疑),另一方面又不能只是物质的,双方必定是在精神上能彼此赏识的,经常发自内心的佩服对方,喜欢对方,彼此得到对方的肯定和认同(否则成了纯粹的物质关系,金钱关系,业务关系,酒肉朋友)。这就像我们给孩子的强化一样,要有物质的,食物,玩具,活动,又不能全是物质的,一定要加入社会性强化,否则就成了人家污蔑aba是训小动物那样了。反之亦然。
当然,送礼物一定是投其所好的,请吃饭一定是对方爱吃的,说话也一定是对方爱听的,这才是真正的强化。如果你送自己认为好而对方不一定喜欢的东西(小羊请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可是现实生活中的大人往往也重复着小羊的错误,送老婆的礼物不是她喜欢的,或者给孩子的强化物孩子不喜欢),你总说你认为有用而对方根本不爱听的话,那就不是强化,友谊就无法建立。在aba里这就是强化物的科学评估,而不是教导者'自认为'或者'想当然'。起不到强化的所谓'强化',那不是对方'不识好人心',那是你的强化物没评估好。

如果每次在一起,你的友好或者是被'冷处理',被无视,得不到你想要的积极回应,或者甚至'好心喂了驴肝肺',你的友好总是被拒绝,被误解,行善却被指为别有用心,那这友谊能建立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交了一个朋友之后,我们还会继续交别的朋友。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经过若干的相处,你慢慢从很多熟人中,识别出了可以成为你朋友的人。茫茫人海,你都能一下子找到能和你对视的那双眼睛。 而那些'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就成了天然的'干扰物'。 如果你敌友不分,或者说分不清酒肉朋友和真心朋友,那你就是没过'扩展训练'这一关。后面你的生活一定会发生混乱。

经过'密集训练'似的朝夕相处并经过'扩展训练'之后众里寻他,你得到了一系列你自己的朋友,有红黄蓝绿等等。慢慢的,这些朋友放在一起或各自分开放在人群中,不论工作,玩耍,谈天说地,也不论享福患难,'变换各种指令和泛化各种场景',这些朋友还都能和你在一起,彼此识别,彼此带来温暖和快乐的感受,那就过了'辨识训练'和'泛化'关,基本上这些朋友就是真正属于你的朋友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朋友有聚,自有散。有的朋友'密集训练'之后彼此虽然分开,但还会时不时打电话,时不时相约聚会,生日或节日送个礼物,就如同技能掌握之后的'间歇强化'一样。这样的做法使友谊得以维持,就像技能的维持和巩固一样。而有些人,'人走茶凉',朝夕相处可以,一旦分开,再无联络,这样的话,当年再好的朋友,也会慢慢的无法做朋友。就像技能如果不巩固就会慢慢消退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8 13: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我一个朋友的教子之道,满含ABA的精髓,佩服!

这篇文章是我一个朋友,一个NT家长写的,介绍了她解决孩子问题的过程。看完之后,我忍不住惊叹,普通家长里的精英原来都是深谙ABA的,我们听讲座、看书、参加培训,千辛万苦学习到的东西,他们天生就会!所以每当我想抱怨孩子为什么学不会,为什么脾气大的时候,我总是想起这个家长,这时候我不再埋怨孩子笨,只能自责自己不够智慧。


                                             行为契约的故事

学游泳,我们作为一名编外人员,9月份的进度跟进明显感觉吃力,因为小学的任何变动我们无法得知,仅有的一名编外人员,老师也从没特别通知过。这一个月经历了游泳馆闭馆,经历了小学秋游,还有自己预防针,外教课,以至于阴差阳错得错过了好些次课,再加上初期多多也滋歪:水太凉了,不想去了。对这一个月的游泳真是没敢想太多,只要巩固几次,明年天暖和了,还会游就成。

没想到一个承诺让这个月的游泳有了转机,多爸和多多签了个协议,如果多多可以坚持游完这个月,他将得到一辆玩具汽车的奖励。——<行为契约>

没想到一辆玩具汽车能造就这么大的动力,自此,多多再也没有任何抱怨,每次都乖乖得去游泳,而且还很享受。昨天游完出来,刚好碰到女教练也在,女教练走过来说:回去家长可得好好表扬一下多多,我们蛙泳游利索了,今天开始练习自由泳了,练得还挺是那么回事!应该是因为多多年龄最小吧,老师的口气都是赞赏和怜爱,还说:孩子也冷得够呛。听完这样的表扬,多多心里也美滋滋的,我问他,里面还冷吗?他说:不冷啊,我使劲游就不冷。一辆车真不至于有这么大魅力吧!我惊讶。

                             冷处理的故事

一觉醒来都晚上7点了,这午觉睡得!我们的晚饭都进行完了,我问多多:吃饭吗?我给你热热。他默许了,但精神明显还在半梦半醒之中,一会又从饭桌回到沙发去了?我说:嗯嗯?怎么又走了啊?他突然一句:我不想吃了!贝贝熊根本就不全!这真是没来由的发脾气,我好言相劝:新买了一辑不全吗?那都是全的啊。我都给热好饭了,不吃一会又凉了........谁知人家一句都不接茬,一个人在那生闷气。我隐忍着继续说:“有什么问题说出来,你不说出来别人怎么知道你在想什么?说出来咱们一起解决不就行了?” 回答我的居然还是沉默,我没法不爆发了:“行,你不愿意说就自己闷着吧,饭不吃我也收了,等你饿的时候也只能饿着,因为晚饭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这样无视别人的劳动成果,等你想吃也只能是凉的!”

自此我开始看报纸,互相沉默着,这种沉默会到什么时候,可是沉默是你选择开始的,打破沉默的不应该是我。——<冷处理>

我在看报纸的间隙,斜着眼睛偷偷得瞄他,一会看着小嘴撇着开始哭了,但是是无声的!这到底是个什么劲儿呢,尽管我想去干涉一下,但还是忍住了。——<爆点快来的时候,一定要忍住,否则前功尽弃>

又过不一会儿,多多喊了一声:妈妈,...........后面还有一句话,但是被嚎啕大哭声给淹没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得,似乎冤屈极了——<.爆点>。

这时候我走了过去,蹲在他身边,等他的哭声缓下来之后   ——<爆点过去,表现好的时候才能给注意力>

说:“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见?你愿意说,我就愿意听”。他又说:“妈妈,你不爱我了吗?你怎么不理我了!” 说完又委屈得抽噎起来。我真是哭笑不得,我是最不想做哪个得啵得啵得的妈妈,可是生活已经把我折磨成那样了,可当我抵制那样做的时候,居然还有人不习惯。“妈妈当然是爱你的啊,可是你刚才对妈妈乱发脾气,我也生气了!而且是你先不理我的。其实这样很不好,你的贝贝熊里不是有个故事就是大家都不说话,最后浪费了美好的一天,那叫什么名字?有问题要沟通,闷在心里解决不了问题!”多多说:“我知道我错了,你还爱我吗!” MY GOD, 听着这样的对话,简直就是一部言情剧!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而且也是真心的哦。

矛盾化解,开始解决问题,我问:“贝贝熊哪不全了?" 多多说:”小音响里你没给我拷全。“ ”不对啊,我记得当时是我们两个人一起选,一起拷的,就算是不全,咱们俩还可以一起去下载补全的,这个不用发脾气的,现在你先吃饭,吃完饭我们一起去补齐,行不行?!” 问题解决了,多多别无他话,乖乖吃饭,比平时吃得还多。

这件事,得感谢奶奶没有参与。——<冷处理的一致性是必须的>

俗话说,小吵怡情,矛盾解决了,感情更进一层呢!当我再次要求帮他热饭时,他拒绝了说:不用热了,不能浪费你的劳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18: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挖掘歌曲里的教学元素之案例——七只小鸡

语言是谱系孩子的难点。而歌曲、绘画和游戏相对来说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很多歌曲中蕴藏着丰富的教学元素,如果能好好的挖掘,最后把歌曲、绘画和阅读理解等语言教学融为一体,相信孩子们学起来会轻松很多。如果在学习之后,再进行几轮角色扮演游戏,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不仅可以加深故事的理解,还可以练习对话,提高语言表达。希望这样的歌曲能多一些!

教学目标:
数学:点数1-7,加法1+6=7,比较多少,1和7。七只小鸡与七粒米一样多,一一对应。序数之老大到老七的排行。
语言之量词:一只小鸡,一只蚂蚁,一粒米。
语言之词汇理解: 推来搡去,打听,纳闷,一股脑儿,疑惑,解释,喘口气儿,谦让,乐于助人
想法解读:小鸡都爱吃米,为什么又谁也不吃那一粒米?它们是真不想吃吗?想吃为什么又不吃?(难点)
品德教育:谦让,东西不够的时候,要先人后己,不能争先恐后的抢。比赛的时候要竞争是另一回事。助人为乐,看到别人有困难,要帮助别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慷慨大方。遇到困难要想办法,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

教学内容:
  
一、歌曲:七只小鸡

七只小鸡叽叽叽 叽叽叽
土里刨出一粒米 一粒米
你让我来我让你呀 谁也不吃这粒米这粒米

走来一只小蚂蚁 小蚂蚁
从家搬出六粒米 六粒米
从老大来到老七呀 一只小鸡一粒米一粒米

二、边画图边讲故事

有一天,天气晴朗。七只小鸡叽叽叽叽的叫着笑着,一起出去玩。它们在草地上散步,还用爪子在土里刨着,期待能发现什么好东西。忽然,小鸡老七从土里刨出一粒米来。小鸡们看见米好开心啊!它们最喜欢吃米了。可是有七只小鸡呢,米却只有一粒。米少,鸡多,该给谁吃呢?小鸡们虽然都很想吃米,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它们都在想,如果我吃了这粒米,别的小鸡就吃不到了,它们肯定会不开心的。如果是个大蛋糕,大家还可以切开来分着吃。可是米这么小,也没法切呀。为了不让别的小鸡不开心,它们谁都没有抢这粒米,而是你让我,我让你,谁也不吃这粒米。老大说,“老七,你最小,你吃吧。”老七说,“二哥,你吃吧,你今天早上没吃饱。”老二说,“三弟,你吃吧,你今天早上帮妈妈干活受累了。”。。。

正在这时,一只小蚂蚁走过来,看见小鸡们推来搡去,还以为它们在吵架呢。小蚂蚁一打听,原来是米不够分呀。蚂蚁说,“你们等着。”说完,就转身回家了。小鸡们正纳闷呢,只见小蚂蚁嘿哟嘿哟费力的走过来,手里还拖着一个大袋子。袋子太重了,累得小蚂蚁满头大汗。小鸡们赶紧过去帮忙,鸡老大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呀?”蚂蚁擦了擦头上的汗,一股脑儿把袋子里的东西全倒出来了。哇,原来是米呀!鸡老六数学最好了,它立刻开始数了,“1,2,3,4,5,6。大哥,一共有6粒米呢,加上我们刚才刨出来的那一粒,正好是七粒耶!”鸡老大疑惑地看着小蚂蚁,等着小蚂蚁解释。小蚂蚁这会儿才喘了口气儿,说道:“刚才看见你们七兄弟为了一粒米互相谦让,我很感动。正好上次我们家在田里捡了很多米,就给你带来6粒。这下,你们七个够分了!”七只小鸡这才明白,原来小蚂蚁是为了它们啊!“谢谢你,小蚂蚁!你真乐于助人!”
七只小鸡开始分米,老大一粒,老二一粒,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到老七,一只小鸡一粒米,刚刚好!小鸡们开心的低头吃米,小蚂蚁看见小鸡们那么开心,也高兴极了。

三、阅读理解提问设计:

故事里都有谁?有几只小鸡?几只小蚂蚁?(七只小鸡和一只蚂蚁)
小鸡怎么叫?小鸡爱吃什么?(叽叽叽,米和虫子)
小鸡找到了什么?在哪里找到的?怎么找到的?(一粒米,土里,刨出来的)
小鸡有几只?米有几粒?鸡多还是米多?
如果有一块蛋糕,有7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办?(切开分着吃)
如果有一颗瓜子,有7个小朋友,怎么办?能切吗?为什么?(不能切,太小了。)
面对一粒米,七只小鸡是怎么做的?抢还是让?(你让我来我让你,谁也不吃这粒米)
小鸡爱吃米吗?为什么谁也不吃那一粒米?它们是真不想吃吗?想吃为什么又不吃?(画想法泡泡图)
肯德基只剩下最后一个鸡腿了,妈妈和你都没吃饭,妈妈说,你吃吧,我不饿。妈妈是真不饿吗?妈妈为什么说她不饿?你会怎么说?怎么做?(《一碗阳春面》)
正在小鸡们为难的时候,谁来了?它以为小鸡们在干什么?它的想法对吗?
小蚂蚁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知道小蚂蚁干什么去了吗?小鸡们知道吗?(纳闷,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
小蚂蚁回来的时候拿着什么?袋子里有什么?有多少?
小蚂蚁为什么搬来六粒米?它要把米给谁?
原来有1粒米,小蚂蚁又给了小鸡们6粒米,现在小鸡们一共有多少粒米?
现在米和小鸡哪个多?
现在小鸡们还需要谦让吗?是谁帮助它们解决了难题?从老大到老七,一共有几只小鸡?每只小鸡分到了几粒米?
如果你看到别人有困难,会怎么做?
故事里谁没有吃米?如果你是小蚂蚁,你会带几粒米?

四、角色扮演
道具:小鸡头饰,写着老大到老七。蚂蚁头饰。布袋子,大点的纸质米粒。
1.桌面用布玩偶或塑料小鸡玩具和小蚂蚁进行,以便于孩子从整体把握和理解。
2.找七个小朋友扮演小鸡,一个小朋友扮演蚂蚁。孩子身临其境,明白自己的角色和该有的对话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1 08: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