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仰望山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标题装老帖,不拉风、不显摆、不喜欢方舟子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1-1-27 07: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为什么你听到的医学信息几乎全是错的?...

为什么你听到的医学信息几乎全是错的?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203390/168474
http://www.newsweek.com/2011/01/23/why-almost-everything-you-hear-about-medicine-is-wrong.html

作者:莎伦·贝格立 2011-01-24

如果你追随健康研究的新闻,那么你危险了。先是说大蒜能够降低有害的胆固醇,然后,经过更多的研究,他们说不能。先说激素替代可以减少绝经妇女患心脏疾病的危险,然后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反而会增加患乳癌的危险)。上星期他们又有报告,关于吃一顿丰盛早餐能或者不能削减每日摄取的卡路里。尽管生物学研究的结论是如此反复无常,可我们还是会盲目的相信它。

但如果错误的结论并非偶然出现,而是经常性的呢?现在,越来越多对健康进行了彻底研究的学者做出了声明。他们指责道,不仅仅是那些独立研究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是整个医学调查研究的整体框架都出现了失衡,导致屡屡发生问题,最轻微的问题至少是没有进行很好的论证,最糟糕的情况则是出现了非常危险的错误。其结果是系统性的误导患者和内科医生——极力推荐的昂贵的养生法则完全没有用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对于医生、政策制定者以及重视健康的消费者来说,这是个令人不安而且意味深长的观点。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约翰·P·A·埃尼迪斯,正把多年来对毫无根据的健康和医学主张进行讨伐的行动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作为斯坦福大学的预防医学研究中心的新长官,埃尼迪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医学方面的“顶级流言终结者”。因为错误的医学主张,“人们被伤害甚至导致死亡”他说:不是庸医,而是医学研究中的错误。

这是个属于埃尼迪斯时刻。因为医疗费用妨碍了经济并阻碍了降低赤字的努力。政策制定者和商业团体极度渴望在削减医疗费用的同时不至于使患者蒙受损失。一个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是:只对治疗工作进行支付。但如果埃尼迪斯是对的,那么大多数的生物医学研究都错了。

仅在最近的两周中,预防医学的两个台柱子不幸倒掉了。一个主要的研究结论是并没有很好的证据表明抑制素(类似立普妥或可定的药物)能够对无心脏病史的人有所帮助。由科克伦协作组织(一个全球性质的生物医学专家财团)主持的一项研究,涵盖了14个独立研究项目和34272名患者。该研究表明抑制素的费用,每年高达两百亿美元,而其中有一半是毫无用处的。(制造立普妥的辉瑞公司做出了部分回应:对心血管疾病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管理是错综复杂的。)十一月份,一个医学研究小组得到结论:进行维他命D的血液测试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几乎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维他命D以保持骨骼健康(每毫升20纳克),所以根本不需要补充钙片。而由于维他命D导致的费用是:每年四亿两千五百万美元。

埃尼迪斯,今年45岁,他并没有打算去消灭所有的医学神话。埃尼迪斯曾是一个神童(3岁时会进行小数计算,并在8岁写了一本诗集),在雅典医科大学他率先从所在的班级毕业,然后在哈佛大学完成了住院医生实习,90年代中期他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做艾滋病的临床诊断,后来在希腊约阿尼纳大学医学院主持流行病系。在国家卫生研究所期间他有了一个灵感,治疗有效的“正面的”药物诊断和治疗无效的“负面的”药物诊断相比,使用的时间大致相同。“但‘负面的’诊断用了额外的两年或四年时间才被披露,”他提醒道,“‘负面的’诊断文件躺在抽屉里,或者希望这些‘负面的’诊断会转为‘正面的’诊断而被继续进行。”数以亿计的美元源源不断的花掉,然后制药公司才不情愿的宣布某种药物无效。作为宣布‘负面的’诊断的最后结果,患者只能被迫接受治疗无效的事实。这使埃尼迪斯产生了一个疑问,到底有多少生物医学研究是错误的?

他的回答写在2005年的一篇题目为“多数”的论文中,其论点是:从新药的临床实验到前沿的遗传学研究,生物医学的研究中充满了错误结论。埃尼迪斯对某些批评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邃而精确地论证。“除了“证明”它们是错误的之外,我确信很多结论确实跟常识相比都非常脆弱,经不起推敲,在所有的医学领域中,需要埃尼迪斯所采用的不同的统计模型和更具实验性的证据,”生物统计学家斯蒂夫·古德曼和约翰斯·霍普金斯说。他们担心“多数研究结论都错了”的主张“会对医学研究产生不健康的怀疑态度,并对反科学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即使粗略的浏览一下医学期刊,就会发现很多前卫的研究一个个的倒在路边。1993年的两个研究结论认为维他命E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该结论在1996年和2000年被更严谨的实验所推翻。1996年的一个研究结论说雌性激素疗法可以减少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也在2004年被颠覆。很多研究所得到的关于流行的抗抑郁药物通过改变脑化学起作用的结论也被否定(药物缓和抑郁,如果起作用则是因为安慰剂效果),以及研究主张早期癌症诊断(PSA测试)总能够挽救生命等等,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

尽管埃尼迪斯的指责充满了火药味,但他和1500名科学家展开了合作,而且,斯坦福大学和他的缩影(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在八月份雇佣了他,让他掌管整个预防医学中心。“医学的本质是为患者和医生提供证据,”斯坦福医学系主任拉尔夫·霍维兹说,“约翰(埃尼迪斯)是生物医学的革新思想者,所以他天生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人物。”

埃尼迪斯的第一个目标指向运用于早期基因研究中的拙劣的统计学方法。科学家会一次测试一个或几个基因并和他们所能想到的所有疾病联系起来。这正好可以确保使他们可以独自偶然的“中奖”,当他开始进行基因学领域研究的竞赛时,就像谢尔曼糟蹋格鲁吉亚一样,多数候选基因都没有被验证。研究表明维他命D受体的变异可以解释四分之三的骨质宿松症?错啦,他和同事们在2006年证明该变异对骨质酥松没有影响。被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鉴定的大量基因可以用于预测心血管疾病?也错啦(2009)。6个提高帕金森氏症风险的基因?还是错的(2010)。主张基因X提高了Y疾病的风险的理论不但玷污了科学文献,还影响了个人健康决策并支持了个人基因测试工业。

统计学上侥幸行为也殃及了流行病学,在研究者寻找健康和环境之间的联系,包括人们的行为和饮食方面。一个研究可能试图回答咖啡是否提高了关节痛、头痛、胆囊疾病或者其他疾病的风险。“当你做了数千次的测试之后,统计学却告诉你一个错误的结论。”埃尼迪斯说。制药厂正是依靠这些不确定的统计结论获得了巨额利润,他们通过测试一种已核准的药物的其他用途来撞大运。“而且医生基于那个(不确切的结论)来开处方而使药物产生新的用途。我认为这是错误的。”即使一个结论被证明是错的,但它仍像是一个落魄的承租人一样让你没办法彻底驱逐他。埃尼迪斯发现,在维他命E与心脏病的结论被推翻的数年之后,还有一半的科学论文将其当做正确结论加以引用。

形势并非完全令人绝望。大部分的基因学者已经修正了他们的方向,提高了统计标准,但在其他领域仍然需要清理门户,埃尼迪斯说。例如,外科手术实施的必要性几乎没有被验证。他说:“我不会感到惊讶,一大部分的外科手术是建立在子虚乌有之上的,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他们就会消失。”那同样可以节省数十亿美元。美国医疗协会杂志前编辑乔治·伦德伯格估计:如果严格的实施埃尼迪斯推行的标准,美国每年可以节约七千亿到一万亿的卫生保健费用。

当然了,并非所有传统的医疗保健知识都是错误的。吸烟致死、病态肥胖或体重严重不足也会使人早死,经过处理的肉食品提高了患某些癌症的风险,而控制血压则会减少中风的危险。提醒消费者:医疗保健知识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并能被大量的、随机的、受控的病例证明其正确性,这比某个药物或食品的最新热门消息来得更加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1-2-6 00: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印度时报》报道,科学界通常不把占星术当...

《印度时报》报道,科学界通常不把占星术当成科学,但如今印度却扩展了科学的定义。孟买高等法院最近作出裁定,占星术是历经4000多年时间考验的科学。

http://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india/Astrology-is-a-science-Bombay-HC/articleshow/7418795.cm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1-2-8 13: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稀里糊涂的右脑,也是需要被尊敬的。...

稀里糊涂的右脑,也是需要被尊敬的。

不过方舟子这种左脑人,只知道逻辑,不懂尊敬,也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左脑人和右脑人生活在一起,就需要宽容和体谅,偶尔吵架了也要不伤和气。

以上是我右脑说的,过了半夜,有点稀里糊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1-2-8 22: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早上起来换左脑了,就左脑来说,我很理解方...

早上起来换左脑了,就左脑来说,我很理解方舟子,特别王菲夫妇据说曾经是李一大师的弟子,有一定影响力。
这种有影响力的右脑,和一般人的右脑不一样,因为是公众人物,有可能产生恶劣后果,方舟子心里一直把他们当敌方也是合理的。

但是方舟子明显没有控制集体心理倾向的能力,对于右脑的一些模糊概念,比如尊重/理解/宽容/影响力等等,认识不清。
这种大脑偏执人(和我一样),如果跳出来挑战右脑社会,肯定是吃亏的。

不过最后,还是要为方舟子真诚表现自我的勇气叫好,社会就应当是这样多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1-2-25 23: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理科生:重点是事实,不喜欢评论人,因为人...

理科生:重点是事实,不喜欢评论人,因为人就是做事的那个机制,如果事实为假,那么人这次行为为假。如果要评价一个人,就要把所有事实统合起来科学分析。
文科生:重点是人,不喜欢评论事实,因为事实都是人做出来的,如果感觉人是好人,事情做错一件也可以原谅;如果感觉人不是好人,做什么都是假的。

我希望我是纯理科生,这样更科学,不以主观感性来评论一个人,所以认真分析每一件事情的对错很重要。
从方舟子来说,对的事情从统计来说比错的事情多,目前评分为正。
对方舟子评论的那些人来说,因为透明度不够,一个事件为错还不足以打分,所以还在观察中。

如果一个人刻意隐瞒事实,不想让八民打分,那我们的好奇心就会升高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1-2-26 08: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以方舟子这种见人就咬(只要事情可能不真)...

以方舟子这种见人就咬(只要事情可能不真)的态度,他的眼里仿佛是只有事没有人的。
以林帅云帅这种只咬T版的态度,肯定是眼睛里只有T版,没有事情的。

思念是一种不知名的痛。。。。。。。理解啊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1-2-28 08: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中国的转基因科学家与民间的反对者 《科学...

中国的转基因科学家与民间的反对者 《科学》杂志第331期,2011年2月25日出版
Activists Go on Warpath Against Transgenic Crops—and Scientists

http://article.yeeyan.org/view/49694/1757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1-6-9 17: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咱首席都做啥了,你害怕成这样。是不是...

咱首席都做啥了,你害怕成这样。
是不是几千万的实验结果不敢见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1-6-9 18: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绿茶?没看过。比较文学专业女硕士...

绿茶?

没看过。比较文学专业女硕士吴芳,文科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1-6-10 18: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主观感觉不同,也很正常啊。阶级立...

主观感觉不同,也很正常啊。

阶级立场就是这么划分出来了,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1-6-11 14: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今天轮到老罗批中医了,烦了就把方舟子文章...

今天轮到老罗批中医了,烦了就把方舟子文章搬出来,很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1-6-12 17: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想在NT社会金字塔里混,的确是这个道理,...

想在NT社会金字塔里混,的确是这个道理,混的规则是大多数人认同的民主规则。
但是,这个世界有例外,而这些例外,也不能说是不正义的。
“所有的在公共领域里行走的人都会收起傲慢小心谦卑地应付所有的人和事”,只对于想爬金字塔的人成立。

某一天另类人群劫持了科学工具,从而统治全人类的顾虑,从科学萌发出最初的威力那天,就开始被担心。而人类的好奇心,依然不断被科学吸引而前进着。科学是魔鬼么,是毁灭人性的武器么,科学能解决人性问题么。

未来如何,争论也没用,是怎样,就怎样吧。
人类是自然选择出来的,人类的未来应当也取决于自然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1-6-14 08: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方舟子: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馆长6月3...

@方舟子: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馆长6月3日在美国《科学》发表社论《科学的价值》:“与极端主义战斗最好不是通过审查或独裁,而是通过多元化和用观念战胜观念。对此科学很有发言权,特别是对真正开放和民主的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而言,因为这些是科学的价值。”


The Values of Science

Ismail Serageldin

Summary

In Egypt and Tunisia, ordinary citizens have toppled autocrats; elsewhere in the Arab World, they still battle dictators, armed with little more than their belief in freedom,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What sort of society comes after the revolution? Many fear that the idealism of the revolutionary democrats will only pave the way for theological autocrats who preach an intolerant doctrine. But fighting extremism is best done not by censorship or autocracy but by embracing pluralism and defeating ideas with ideas. And here, science has much to say, particularly about the values that are needed for societies to be truly open and democratic, because these are the values of science.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2/6034/1127.summary

谁有全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1-6-14 13: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科学60秒】Small Group o...

【科学60秒】Small Group of People Dominate Some Internet Discussions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podcast/episode.cfm?id=small-group-of-people-dominate-some-11-06-13

网络论战由一小股人掌控

一项对讨论政治和哲理新闻的分析发现,所有回复中的一半来自讨论发起者,而他们的比重仅仅是2%。CI报道。

当网络兴起,言路广开时,就有民主政治和社会团体学者认为这将创造“对话民主”,建立一种没有砖墙阻隔的参政议政机制。但是,根据《通信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网络并没有如这些学者所想的那样成功["Civil Society and Online Political Discourse: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Unrestricted Discussions"]。

伊泰•西摩本从像alt.politics.usa这样的35家政治和哲理新闻网站收集了6年来的800万条各种讨论。对这些讨论进行分析发现,所有回复中的50%是由2%的讨论发起者提交的,发起者也因此掌控了整个讨论的气氛。并且,研究还发现,如果新闻网站的规模越大,这种效益就越明显。

不过,这些新闻报道集团发布的内容大多不是原创的,大约60%的内容都是从像《纽约时报》这样的传统媒体转发过来的。该研究的作者表示,这一研究结果对于从事新闻行业从业者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说明人们仍然关心新闻信息,并乐于传播新闻。而四处传播新闻,也就是我们坚持听播客的一个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1-6-14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老V不是要比人多吧。我们0.5%,你们1...

老V不是要比人多吧。我们0.5%,你们1.5%。

对了还有那些学易经的马甲们,站队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1-6-14 14: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re:真够不跑题的,我就这点看明白了,65页了...

真够不跑题的,我就这点看明白了,65页了,还方舟子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1-6-14 18: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接着不跑题。。。为什么血液里能测...

接着不跑题。。。

为什么血液里能测出Bt蛋白?
拟南芥发表于2011-06-13 16:10:54

一篇关于“在加拿大魁北克的孕妇和胎儿脐带血样中发现Bt蛋白”的论文被反转人士引用作为“转基因作物有害”的最新证据。这篇文章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在血液里可以发现Cry1Ab蛋白?转入了Cry1Ab蛋白的转基因作物安全吗?只有全面地分析科学界的各种结论,才能公正地回答这些问题。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4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1-6-15 08: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意大利放弃核电,但是在太阳能上开始巨大投...

意大利放弃核电,但是在太阳能上开始巨大投入,这个方针长远来说是不是正确,目前大概谁也说不出来,看时间来检验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1-6-15 09: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转】一:市场在哪里?上周参...

【转】
一:市场在哪里?

上周参观了慕尼黑国际太阳能展。这是每年太阳能产业的盛会,也是太阳能产业的晴雨表。太阳能产业的主要市场在欧洲,特别在德国。德国曾经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每年我都会参加这个展会,这次参观太阳能展对我来说,因为时间不够,纯粹是走马观花。

太阳能产业的市场在哪里?太阳能产业靠补贴。也就是说,补贴在哪里,市场就在哪里。德国之所以成为太阳产业的主要市场,就是以为内德国最先推出再生能源法(EEG),以法律的形式推出太阳能发电的补贴,保证20年的收益。所以一方面成为世界太阳能产业追逐的市场,一方面成为世界各国开发自己太阳能产业的法律借鉴。

最近几年,德国大幅度消减了太阳能电价的补贴。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的投资主要是电池组件的费用,而组件的供货商超过三分之一是中国的厂商,大部分国内的组件供应商都在德国设立分公司。也就是德国的补贴大部分是为中国厂商的。

随着德国市场吸引力的降低,市场开始寻找新的补贴国家。曾几何时,西班牙的电价补贴吸引了大批国外企业。结果西班牙的补贴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提前结束。造成全世界产能的大量过剩,中国厂家受到的冲击最大。一直对太阳能光伏发电不置可否的中国政府不得不出台政策,以刺激中国自己的太阳发电市场。但是最终并网电价迟迟不出台,也造成中国市场没有大规模的启动。

这些年的市场在哪里呢?还是在德国。因为虽然补贴减少了,但是补贴仍然有,而且组件价格下降。屋顶系统照样可以做。地面电站需要一方面降低组件的价格,一方面通过融资杠杆来实现投资的盈利。
这样的模式使得小型供应商的日子非常困难,而大型厂商仍然可以有很多项目做。

因为意大利补贴电价的政策出台,这次太阳能展的市场热点是意大利。但是意大利的补贴总额是封顶的,即每年增加补贴的太阳能电量要申请,超过总补贴额之后就得不到补贴。这也是光伏厂家都在加紧抢夺意大利市场的原因。

二:竞争力在哪里?

今年来参展的厂商布满了慕尼黑新展会的16个展厅和展厅外的场地,可以说盛况空前。参展企业多达1100家,而中国企业来了400多家。近三分之一的厂家来自中国。德国的媒体评论,德国太阳能产业的领头羊的位置已经让位于中国的企业了。

大的展台,如尚德,英利等等,绝不比任何国外大型厂家,如Q-Cell,FirstSolar,逊色一点点。小型展台,布满几乎所有展馆的China Pavillion,可以看到一个个标准展台的小企业,来自宁波,温州,常州,扬州,深圳,上海,北京,等等。他们主要的产品看上去都和尚德英利产不多 ——光伏电池组件。

我就问他们,看上去都一样的产品,你们的竞争力在哪里?

回答:主要的竞争力仍然是——价格。最便宜的光电池已经跌破每瓦1欧元。一位来自宁波企业的参展女孩告诉我,媒体给她们组件评为全展会最低价格:0.83欧元/瓦。当然肯定还有更低的价格。

有些企业的产业链比较全,比如LDK赛维,可以从硅材料到硅锭到晶片到组件,这样的企业再介入到项目融资里,比单纯组件厂商的优势就要大很多。

光伏电站的项目的企业商务模式差不多都是BOT方式,能成功获得项目的企业必须要能够有建电站,又能融资,还得有管理运营的合作者。

太阳能发电产业已经从早期的以组件生产销售为主,暴发户式的发展,转变成一个理性为主的,长期增长,但是利润水平回归正常,要靠细节操作,靠全方位竞争力的产业了。

三:央企入场意味着什么?

国际太阳展是太阳能产业的晴雨表。
前几届,中国的企业就独领风骚,占了场馆的三分之一的江山。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来参展的企业都是民营企业,看不到国字号打头的央企。

想当初,太阳能产业刚刚有了一点苗头。补贴电价和政策都还不清楚,包括产业链,绝大部分都掌握在欧美日本企业手里。曾几何时,硅晶片,硅材料都是极端紧缺的上游产品,执掌整个产业的命脉。

不曾想,京都会议之后,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太阳能产业突起。2004年中国大批民企或地方企业进入这个领域,不仅在电池组件,而且向上游进军,从硅材料到硅晶,将整个产业链的价格降了下来。

那时在国际市场上基本上见不到国字号的企业影子。别说国企,就是象西门子,ABB这样的国际大型企业也不是特别看好太阳能。

央企在那时一是看不上太阳能产业的分散小型化,二是不具备与民企低价竞争的能力。央企分为两类,一类是设备型企业,一类是能源型企业。设备型企业,不可能和民企拼电池组件的价格,也基本上不具备技术领先的优势。太阳能产业开始门槛不高,起初进场的很多都是中小型企业。能源型企业也不会进入早期太阳能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因为太阳能的崛起无异于与他们最强大的传统市场部分竞争。

这次的国际太阳能展,出现了几个国字号央企的身影:比如,中国节能,中国国电,还有一个是中国建设之类的公司。他们在国际市场上都先后获得了若干太阳能电站的项目,或者获得意向。他们的搭的台子也不小,而且老总们都是乘头等舱公务舱过来参展的,一晚上的酒店价格也得4-5百欧元,确实气势不凡。另外还有若干央企国企的老总游荡在参观客的人群里,他们是未来准备进场的候选者。

央企进场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他们坚信太阳能产业具有长期稳定增长的可能,尽管现在已经过了爆发式增长的阶段。

还意味着,太阳能产业,特别是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已经进入理性阶段,主要竞争力不仅仅是便宜的组件,而是较完整的产业链,BOT的整合能力。这恰恰是大型企业比中小企业的优势所在。

另外,还意味着,央企不太缺钱,但是他们不会通过原始的创新进入全新的市场,他们也想搭顺风车。

对于中小型的太阳能民企来说,央企的进入并不会造成直接的市场竞争。央企的竞争者是尚德和英利这类大型太阳能企业。

当然,围绕央企这样的大鱼,会有很多小鱼围绕着,通过服务和补充供货赚到自己的一杯羹。

四:硅晶电池还是薄膜电池?

前年,薄膜电池太阳能组件成了市场追捧的目标。薄膜电池可以极大的降低电池组件的价格。当硅晶太阳能在每瓦3美元左右时,薄膜电池每瓦可以达到2美元,或者一美元左右。而且薄膜电池可以用在很多不适合硅晶电池的场合,比如曲面的太阳能板。

随着硅晶电池价格的下降,薄膜电池成本优势虽然仍然存在,但是另外的瓶劲却影响了薄膜电池的市场:转换率和老化衰减速度。

市场上,硅晶电池的转化率可以在15%左右,甚至更高。硅晶电池至少有三十年以上的使用经验,二十年后其发电效率仍然为可以达到80%以上。市场上,薄膜电池的转化率最多10%。而且薄膜电池的老化速度很快,大概超过10年就会有很大的衰减。10年以后究竟怎么样谁也无法保证,因为市场上还没有大规模使用薄膜电池超过10年的经验。

现在投入太阳能发电站,需要银行的支持,而银行不愿意为薄膜电站融资,除了FirstSolar之外。

我问了一个提供薄膜电池组件的厂家,这种情况下,他们应该怎么办?他们说,基于以上原因他们也要搞硅晶的电池组件了。对于银行融资的问题,他们将寻找保险公司投保,如果10 年后效率下降的话,可以由保险公司赔偿。

至于CPV,聚光光伏,将会采用砷化镓GaAs电池为主,因为其转换率可以达到30%以上,而且可以承受较高的温度。相对于硅晶来说又提高了一大步。目前从成本来看,还是竞争不过硅晶,特别是砷化镓晶片国内还是空白。

五:风能还是太阳能?

自从日本核电站出事之后,核电危机使得非核再生能源再次引人注目。非核运动在欧洲加速蔓延,中国政府也开始重新思考其核能政策。
德国政府制定2022年关闭所有核电站的法律同时也倾注于新能源的建设。

多种再生能源形式: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水电,到底哪种形式更有优势?应该重点支持哪种形式?再生能源业也争论不休。

要想将德国核电站关闭,其替代电力至少需要55000兆瓦。有一种计算如果使用风能作为替代需要300亿欧元的投资,如果使用太阳能需要600亿欧元的投资。很显然,风能比太阳能具有经济的优势。

很巧的是,在展会上我遇到中国节能负责太阳能事业的负责人,他原来是从风电部门调过来的。对两种能源的优缺点更加清楚。

我问他,风能和太阳能你更看好哪个?他非常肯定的告诉我,当然是太阳能了。为什么?因为太阳能的利用基本上不受地域限制,到处都可以用,而且利用太阳能对环境的影响最小。所以他非常看好太阳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1-6-15 09: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政府手头的博弈资源太多,我等小民只能看一...

政府手头的博弈资源太多,我等小民只能看一些外在的东西,总归是片面的。

我喜欢科学是因为科学面前人人平等。
我不是精英也不是体制内,在社会金字塔面前总是感觉不平等。
和老V相比,平等比自由对我更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7 10: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