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查看: 490256|回复: 57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9 10: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今天起在这里安家, 我们刚刚开始起步, 希望能借助文字见证我们的成长。  

先说说我家的基本情况吧:

大都从两岁多以前, 发育成长一直都正常, 十一个月走路, 一岁半说话。  从两岁多开始半夜经常大哭一个多小时, 哄也哄不住, 第二天问起来, 他一概不记得。  之后上幼儿园,上学还有许多和正常孩子不一样的地方,  因为孩子大体上聪明,听话, 我们没有把他和多动症自闭症联系到一起。  

2005年9月, 孩子爸爸车祸去世,  之后我们的生活一直动荡不正常, 大都在家里很安静, 但在学校出现越来越多的行为问题, 我都归结为家里的变故。  一直到今年, 他二年级的这个老师人非常好, 对孩子有耐心, 她四月底约我单独谈话,  说怀疑大都是阿斯伯格。  

之后的一个月, 开始上网查资料, 读书, 阿斯伯格的特点大都都有。 联想到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  害羞, 很少朋友, 从中学开始的抗拒, 焦虑, 发展到大学时期的抑郁, 一路走来太多的苦恼。 值得庆幸的是学习成绩一直不错, 上大学, 出国, 读博士, 工作, 中间没有太多坎坷, 更可庆幸的是老公和家人的爱和宽容, 陪我一步步融入社会, 建立自信。  大都现在的表现没有我小时候好, 好的方面是社会对阿斯伯格的了解越来越多,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带给孩子快乐和幸福的一生。

小都五岁了, 在大家眼中是正常的孩子, 但是每天受到大都的影响, 心情不是很好。  怎样帮助孩子成长, 对我还是个难题。  只有一点点摸索, 也希望得到大家的鼓励和建议。

在以琳潜水一个月了, 不忙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上来,  看到这么多热心的爸爸妈妈, 感觉很温暖。  谢谢以琳和方老师, 谢谢一万五千多比我早来的家长, 建立起这么好的平台, 期待和那么多可爱的孩子共同进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9 13: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谢谢关心, 第一篇是不是写的太严肃了?...

谢谢关心, 第一篇是不是写的太严肃了?  写作是我弱项, 从小写作文, 就不知道写什么才能写满八百字, 每写一段就数一遍字数, 至今历历在目啊。

大都上周回北京和姥姥姥爷过暑假了, 我一个人带着小都, 感觉轻松了不少, 所以有空多写点。

大都这次回国是第一次不和家人做飞机,  事先托了朋友的老公照看, 不过对大都来说是陌生人。

我事先没有说的太细, 只是提醒下飞机可能会大哭, 结果是睡到中间大哭了一场,  据说惊动了全飞机的人, 怎么哄都没用, 声嘶力竭哭了十几分钟, 哭醒了, 就象没事人一样, 接着看碟打游戏。  

这种半睡眠状态下的哭从两岁半的一周三次, 到现在的一月一次, 我猜想是神经发育的问题, 随着长大和心理承受力提高会逐渐消失。  所以一直没有太紧张, 也没问过医生, 就让他每次痛快哭完。  

我是个不敏感的妈, 经常大事化小。  朋友都说是优点,  不过万一真是大事,  各位爸爸妈妈们多提醒着点, 不要疏忽过去了。

说个好玩的吧, 周末带小都去玩充气蹦床。  他在上面又滚又蹦, 故意做各样的摔跤动作。 我看得正兴高采烈,  突然小人严肃地说, 妈妈刚才这下不是故意摔的, 是不小心摔的, 你不能笑。  赶紧忍着笑揉揉, 说对不起, 下次记得告诉妈妈哪次笑哪次不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0 10: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re:鑫鑫妈妈, 你好!我们在亚特兰大。...

鑫鑫妈妈, 你好!
我们在亚特兰大。 孩子八岁了我们才起步, 要做的事情千头万绪。 前一阵子是比较着急, 还好经历过的事多, 心情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现在把孩子放回国轻松两个月, 我争取在下学期开学前理出个眉目来。 主要是怎样和学校的沟通, 争取到三年级老师的理解和配合, 研究怎么能要求到我们需要的特殊服务。  还有就是下课后的安排,  看了你的帖子, 觉得Music Therapy 不错,  可以试试看。

润润妈妈, 你好!
我认识的不少大人都有AS的症状, 以前大家觉得是性格问题, 现在意识到是认知缺陷。 我觉得大人经过学习也能改变。 以后多多交流, 我也在努力学习, 要改变孩子, 先改变自己。

冯版的帖子那么多内容, 还来不及细看, 我们的孩子情况差不多, 以后肯定经常去学习。

大都回国过暑假以休息, 玩为主,  不过上周我也参考了 Jed Baker 的 'Social Skills Training', 写了几个交流和感情方面的练习给他姥姥姥爷参考。

刚才看冯版‘关于注意力和执行能力’的帖子, Social Skills Training 训练的是上面的几层,  地下室的问题我还不是很理解, 是不是说如果感觉反应的处理能力和自我控制及适应能力不好, 就算学了 social skills 也不能灵活运用。  

继续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12: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学校的确是问题最多的地方。 去年四月我...

学校的确是问题最多的地方。  去年四月我们搬家到这个学区, 学校比原来好了, 但对行为方面要求特别严。 虽然二年级的老师很好, 但我和校长助理打的几次交道, 都不是很愉快。 现在想想是我说话太直了, 学校不喜欢太护着孩子的家长。 去年有一次心情不好, 和校长助理在电话上吵起来, 她马上报告打到县里, 很快社工来家访, 看是不是孩子需要送走。  领教了一次美国式的保护,长了不少教训,不过想到和学校开会心里还是没底,这次一定会多准备材料,多找帮手的。

这个版上的爸爸妈妈都不容易, 记得有个地方看到的 -- 上帝选中我们看护星儿, 因为我们是最好的父母。  (好话听起来就是开心。)

Attwood 的书看了一小半, 写的比OASIS的书深。 可能是心还不够静,看不下去,过几天重头再来。

这几天热,六点到七点陪小都在社区游泳池, 他游泳, 我看书。 小都是个心思多,敏感的孩子,在外面表现的特别好,脸上总挂着笑, 在家里更真实一点, 还是和直来直去的哥哥有明显的不同。  有时间写写两兄弟打打闹闹的故事, 当我练习写作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8-6-11 23: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谢谢大家!那么我就先安排在北京做...

谢谢大家!

那么我就先安排在北京做一下脑电图, 查一查睡眠性癫痫的问题。  等孩子七月底回来,再和儿科医生好好谈一谈。

他的哭和身体不适关系不大, 更多和心理压力有关。  五月份有一周时间是代课老师,事先他老师给代课老师介绍过孩子的情况。 但我能感觉到大都的情绪从周二开始逐渐恶化, 周四放学收到学校开的要签字的问题条子,  周四晚上就反复哭了好几次, 周五我给他请了假在家休息。  之后到放假一直没有出现过问题,  然后就是飞机上的这次了。

说起送礼, 大都对象棋课上的几个老师特别的好, 上次县里象棋比赛, 我给他准备了很多零食作奖励, 他主动给所有的老师一人一个cup cake. 谁对他好, 对他不好, 他的心里清楚的很。  对他二年级的老师, 他倒没有表达过任何感情方面的事情, 但是老师的做法让他喜欢上课, 不烦躁就是最重要的了, 我是非常感激她的。  我想有目的的送礼他现在还理解不了,一定会追着我问为什么呀, 为什么呀。

下学期, 我会好好和三年级的老师交流, 我和二年级的老师提过, 请她能不能在安排大都三年级的班级上作些努力, 她表示会尽力帮忙。  不过我知道老师很不容易, 一个班18个孩子, 有了大都就要付出更多精力。

学校方面, 不知道我的准备时间够不够, 依法办事这条, 我有点心有余悸。  这两年一直和 probate court 打交道, 吃的亏比得到的帮助少多了, 从法庭到律师, 都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表面上说的非常好听。 我得到的感想有两点: 一个是一定要找到真心想帮助你的人, 一个是多从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希望这次努力能够顺利, 不要让孩子吃更多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22: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谢谢鑫鑫妈妈和爸爸(头像是爸爸哦)!...

谢谢鑫鑫妈妈和爸爸(头像是爸爸哦)!

加州的条件一定会比这里好,最近一直有加州,西雅图,纽约的朋友劝我搬家。 可是这几年真的是动累了,好不容易安定了一年,还是先挖掘一下这里的资源吧。 如果实在觉得对孩子的帮助太差,再考虑。

昨天收到二年级期末(CRCT)的分数,在我从来不管学习的情况下,英文,数学,阅读都是优秀,我很惭愧,功劳应当都记在老师头上。

幸亏还不考作文,看了飏飏的作文,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了。 翻译一段孩子的文章, 算是他现在中等偏上的水平。

   -----------我的朋友

我有很多好朋友: 第一位是Baillu, 他有很多我没有玩过的很酷的游戏;第二位是Lamia, 她帮我玩游戏;第三位是Chris,我们周五一起玩游戏;第四位是Matthew, 他周二和周五在课后班和我玩。


我还没有前辈们的总结能力,说说我能想到的几点:

1.  说是中等偏上,因为这是个他不善长的题材, 写的有条理,有一些内容,我觉得不错了。 有一次作业是恐龙,他写了两页纸还没完没了,本来写字就慢,后来实在是写不动了, 才停下来。

2.  以兴趣为中心,他还是感觉到自己有朋友的。 虽然其他孩子不这么看, 比如 Lamia, 和我们住一个社区,有哥哥和双胞胎姐妹,印度人。孩子妈妈对我们很冷淡,所以他去玩过一次也没说还要去了。 Lamia 找过大都几次,都是数学作业题没看懂。 在游泳池见过几次,他们一大群孩子,没有人主动和大都玩。 不过在大都心里,她也算是朋友了。

3. Matthew, 是大都提到最多的孩子,每周只有周二周五在课后班。 我没有仔细了解过,这个孩子应当是唯一和大都能玩到一起,不靠游戏机做媒介的。  后来 Matthew 不上课后班了,大都在那里越来越不开心,我们也就退了。  所以能玩到一起的孩子还是有,但是不多。

4. 同龄人之间的友谊,这是我经常想的问题。 对我来说,最好的几个朋友都是中学大学的同学。 他(她)们的共同特点是宽容,情商高,也包括我老公。 他们经常做的事就是鼓励我,放大我的优点,和他们在一起我觉得放松,有安全感, 所以有什么心事都会没有保留地和他们说出来, 我认为这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我知道这里的父母都能做到这点,但是人生的一些阶段,朋友的帮助更重要,孩子怎样能交到这样一生的朋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04: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礼多人不怪“ 礼貌用语是种习...

”礼多人不怪“  

礼貌用语是种习惯,相对好教好学,但两个孩子一下就看出区别来了。

我以前是这样做的:

不小心打到妈妈,我叫了一声,大都没有反应,
我说你要说对不起,
他马上唱起来: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不够细化,接着来:我说你要看着人眼睛, 说一遍, 认真地说。
他浑身开始不自在了,磨蹭了半天,声音很小地说了一遍。
我说听不见,再大一点。
他终于说出来了,如释重负, 说妈妈我可以走了么?

仔细想想,这个过程不对,表面达到了目的,其实没有。

现在观察小都:

不小心打到妈妈,我叫了一声,小都先看我脸色,
我说你打得我很疼, 要说对不起,
他马上说对不起,
我说没关系,接着玩吧

小都一下就理解了说“对不起”的意义,妈妈有可能不高兴,说了对不起就高兴了。 这一定是个magic word(有魔力的词)。

写好练习,让姥姥和大都做一次:
不小心打到姥姥,姥姥叫了一声,大都没有反应,
姥姥说大都,这里打疼了,不高兴,你应当做什么呀?
大都说不知道
姥姥说你要说对不起,我知道你是不小心,所以说没关系,这样我们还可以高兴地一起玩。
他明白了,说对不起,说的很清楚,但是眼睛交流不好。
姥姥说看着眼睛说,我才能明白你的意思。
他又试了一遍,做的很不错。

大都可能还是不完全理解说“对不起”的意义,不过这种机会每天都有,我相信多做几次会明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23: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re:鑫鑫妈妈布置作业呢,赶紧去查,三种语言的...

鑫鑫妈妈布置作业呢,赶紧去查,三种语言的意思是说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吧。 这个问题在我也很明显: 以前讲课,做报告都没有问题, 聊天、吃饭、聚会就不知道应当说什么,特别是人多的场合。 所以说AS不是不想交流,还是能力问题。

大都现在喜欢看电视,还是以动画片为主,不过逐渐越来越爱看青少年电视剧。 我觉得这是个好现象。

中午去朋友家吃饭,然后带小都去公园,有时间慢慢写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6-16 21: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这两天得着机会就赶紧看书,自己觉得也该减...

这两天得着机会就赶紧看书,自己觉得也该减压了。 早上等着开会,写点东西轻松一下:

大都较真,把姥姥绕进去了。

大都问:什么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姥姥说,就是想不出最好的办法,用的不那么好的办法。
大都说:那还是有办法,不是没有办法。
姥姥再说,大都就急了,开始哭。 姥姥总算有了实例,说大都你哭就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大都哭的更厉害了。 一会儿哭完了,说:姥姥,哭也是办法,不是没有办法。

虽然孩子中文一直不错,刚回国两个星期,就能拿中文较真,我还是刮目相看。 看来回来之后,不光要抓英文作文,中文作文也可以开始写了,哈哈。。。当妈的就是得寸进尺。

大都的作息时间雷打不动,但是给小都立规矩就难多了, 小人每天都想尽花样得寸进尺。 八点半洗完,讲故事,然后关灯,无数的事情就来了: 妈妈我脚上有个包,妈妈我太渴了,妈妈我什么地方都不舒服。。。。我心情好的时候抱着从头到脚揉一遍,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大吼一声。

对付较真就是不和他较真,对付得寸进尺,我还真的没有好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6-17 01: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都是王姬的飞机事件闹得,我现在想着大都回...

都是王姬的飞机事件闹得,我现在想着大都回来的一路就紧张。 回来一路没有大人,只有一个15岁的男孩子和他一起。 那个孩子很懂事, 大都平时也还听话,可是在特别的环境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00: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陈景润据说是典型的AS,而且智商不是一般...

陈景润据说是典型的AS,而且智商不是一般的高。 看过有段通俗的话描述他的成就:如果1+1是最高的山,陈景润挑了一条最有希望的路,研究了这条路上的每一个细节,最后登上山顶,发现是1+2,之后下来竖上牌子,画上线路:“这条路通往1+2,每个蚂蚁都研究过了,大家请绕行.”。

对于孩子,我想还是不能打击他刨根问底的天性,要想办法让他明白在一些问题上可以较真,在一些问题上不能较真,比如:上班对工作较真,对老板不较真;下班对家务较真,对老婆不较真。 为了培养出这样的新好男人,我决定发扬一下较真的精神,接着来讨论:

1. 下策:冯版说的很深入,"对付较真就是不和他较真"的确是下策。 这次逃过去了,下次还有。 不过请允许我有时候心烦,自己也想自闭一会儿,所以这个策略还不能丢:

大都: 什么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妈妈: 就是想不出最好的办法,用的不那么好的办法。
大都: 那还是有办法,不是没有办法。
妈妈: 你说的很对,这句话是谁发明的?

2. 中策:和他一起刨根,中间加入自己的灰的看法,希望他能慢慢理解不是非黑即白。 这个方案很费功夫,家长要有百科全书的知识,实在是很多时候孩子有空我没空。

大都: 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妈妈: 蛋是什么蛋,鸡是什么鸡?
大都: 蛋应当是鸡蛋。
妈妈: 为什么不是鱼蛋、乌龟蛋、恐龙蛋?
大都: 那就是说先有的是蛋。

开个玩笑,如果有时间,遇到有兴趣的问题,我还是会和他一起上网查,自己也学习。

3. 上策: 还没想好,我觉得要充分挖掘他自己的思考能力,带着他自己想出灰的答案,而且明白很多时候黑和白都不是正确的答案,另外正确的答案在一定情况下也不是最好的答案: 比如, 妈妈穿这个好不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8 22: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大都至今和同龄的正常...

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大都至今和同龄的正常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以前没有怀疑过他会有问题。 不过三年级的功课和二年级会有很大不同,除了现在的作文水平低下,可能还会有阅读理解,小组合作等方面的问题。

他数学一直没需要过我的帮助,平常喜欢棋牌游戏,寻宝迷宫类游戏,看书还是喜欢有画的书,对字书兴趣不大。 学习方面,因为这个学校亚洲人少,我也不给他压力,他现在的成绩都还是自己主动获得的。

社交行为、感情控制和心理焦虑方面,他比一般自闭和AS的孩子问题要多,这和他父亲的去世,我们这两年一直不安定的生活环境有关系, 所以我现在最关注的是这方面。

其他比如刻板行为、单一兴趣、运动笨拙,会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

还有一个有同感的问题是青春期的问题。 孩子开学就快九岁了,专注于他兴趣的时候象个小大人,站在同龄人中间,还是个非常幼稚的孩子,有些方面觉得比小都还小。 这种差距我相信他自己也开始有认识,所以从今年开始,他特别喜欢看青少年的电视剧。

总之,问题是非常多,时间是很少(我的空闲时间和他用在社交训练、心理辅导上的时间)。 现在最可能的是挖资本家墙角,上班学理论,下班抓紧实践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1: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6月18号,是我们结婚12周年。 从第一...

6月18号,是我们结婚12周年。 从第一次见面,大学入学的第一天,距今也快20年了。 这么多日日夜夜,至今不敢回忆。
老公,你说你要一直保护我,不会哪天傻傻地被人卖掉。 放心吧,这两年我见得人比以前那么多年都多,大家都在帮助我,还没人想着卖我呢。
老公,你说还想要一个女儿,我们已经开始研究怎么领养孩子了。 现在女儿我养不起了,如果下辈子来的及,我做你的女儿吧, 那样我每天可以尽情地欺负你了 ;)

两年多了,最让我伤心的还是大都的一句话,他说妈妈,那么多人对我不好,我听说天堂里的人都很善良,我想去天堂找爸爸。

写下马克.吐温这段话送给孩子们,也勉励自己:  

Love like you've never been hurt.
Dance like nobody's watching.
Sing like nobody's listening.
Live like it's Heaven on Earth.  

孩子们,生活本身的魅力就值得我们活下去,无论遇到什么,幸福的日子来自我们的信念和智慧,还有永不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9 01: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re:[IMG]http://farm4.s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6-20 00: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谢谢大家鼓励 ! 润润妈妈推荐...

谢谢大家鼓励 !  

润润妈妈推荐的书我没看过, 昨天到搜狐读书看了前几章,很有帮助。 想起我原来看的一本,中文叫:《照亮男孩的内心世界——帮助男孩走出青春期情感困惑》(Raising Cain -- Protecting the emotional life of boys), 里面没有特别谈到自闭孩子,但是很多方面有可借鉴的地方,其中的原则和你说的书上是一致的: 要首先了解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从文化和天性上,男孩子表达情感的愿望和能力都比女孩子差的多,很多时候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会烦躁。 两位心理学家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一个放松,舒适的环境,建立起信任感,然后有效地倾听。

今后还要多看看心理学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1 03: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两位妈妈说的真好。 我是有点着急,因为还...

两位妈妈说的真好。 我是有点着急,因为还要上班,在两个孩子身上花的时间不够多。 不过就像大家说的,心态是自己最先能够改变的,也是一切的基础,我们一起努力!

说到心态,我看见冯版帖子里的“正常”都是加引号的,把我的签名也改了。 以后在家里,没有正常不正常这个概念,所有人都是有优点有缺点的平等的人,优点发扬,缺点改正,大家一起进步,每天都快乐成长。

我上以琳不到两个月,帖子看的也不多,但是这么多爸爸妈妈都是最好的榜样: 不光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孩子“正常”,还在做很多具体的事情帮助这个社会“正常”。 虽然自闭的谱系越来越宽,我们还只是人群中的千分之几的“弱势群体"。 我觉得对医学研究、社会教育来讲,戴上标签的目的应当是便于分类,从而更好地进行研究训练和特殊教育。 可是一旦这个标签成为孩子成长的阻力,甚至成为得到应有的权利的障碍,那么这不是我们孩子的错。 如果这样,我们选择戴上标签,和孩子站在一起,做能够做的事,来改变这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0: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一周前,小都说听到我整天的 “嗯” “啊...

一周前,小都说听到我整天的 “嗯” “啊”,他觉得不高兴, 我说那你提个建议,我改。 他说用“哈”,我说很好,就这么办了。 可是问题是总也记不住,每天要被提醒好多次。 小都天生的,见人就笑,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属于人见人爱型。 他从本能上觉得我答应他的时候,应当用高兴的语气。 说到这里,想起以前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她每天见很多人,最喜欢的是高兴的人,从姿势到声调到眼神, 从内到外都让人心情愉快。 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件小事,要真正对待。

既然有儿子主动监督,每天努力在家练习非常高兴地说话(觉得很奇怪,先不敢见人的)。 现在只要小都叫我,都先来个大大的微笑,说“哈”。 一天下来,真的很累人,不过也有成就感,正好先体会一下大都被训练的心情。 从经历看,我不是个感情不丰富的人,只是很少表现在外面:比如从来不在孩子面前哭,也很少开怀大笑,现在体会到要先从最小的事做起,一点一点改变生活习惯。 希望大都回来,感受到的是一个愉快的家庭气氛。

周末进行大扫除和室内改造运动,我喜欢简洁,不过有两个男孩子加上比较懒,屋子的杂物越来越多:

1.  简化室内布置,任何没用的小装饰都收起来。
2.  明确分开孩子的活动区域: 作业区,游戏区,休息区。
3.  添加舒适的枕头,把沙发变成心理医生沙发的感觉。
4.  把玩具该淘汰都淘汰,然后集中到一个柜子里。  (原来那是我家地上最多的障碍物)

累死了,朋友都说我房子小,我的感觉还是大了,非常不利于家庭团结。 想起一次去朋友的大房子,厨房里有个古色古香的钟。 我说很好看,她说还好用:一到吃饭时间,喊是喊不来人的,因为听不见,就开始敲钟。 有的时候敲钟都没用,就只能打手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6-27 23: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看到这段话,感觉很矛盾,一些成人AS 的...

看到这段话,感觉很矛盾,一些成人AS 的观点是 AS 需要的是理解,不是改变。 我的感觉是 AS 的缺点是可以被改变的,但是在什么年龄和成熟度的条件下做,才不会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呢?

多数人是在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环境中长大的。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或监护人给我们爱和支持,但这些都不是无条件的。 就是说,大多数父母都只是在孩子们满足了自己的期望的时候,才会爱他们。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意的时候,他们就收回他们的爱。孩子们逐渐懂得,只有做了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情,才能得到父母的爱。孩子们需要的积极关注是以他们自己的行为为条件的。这种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的真实感情和愿望,而只是接受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最终,孩子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而且在将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一个心理和谐的人。作为成人,我们也还在继续这这一过程,我们只是把那些最有可能被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赞许、爱和支持的内容纳入自我概念。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还有另一部分内容,它们不被赞许或有可能被反对,与接受和表达这些思想和情感的做法相反,我们会否认或扭曲它们,把它们从自我概念中剔除出去。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与自己真实的情感的联系,也不可能成为心理和谐的人……我们需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来接受我们人格中的所有方面……一直爱孩子,接受孩子,在这种条件下,孩子就会觉得不需要去隐藏那部分可能会引起爱的撤销的自我,他们就可以自由地体验全部的自我,自由地把错误和弱点都纳入到自己的自我概念中,自由地体验全部生活。——罗杰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 03: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对着书拿放大镜研究孩子,终于认识到两个孩...

对着书拿放大镜研究孩子,终于认识到两个孩子是多么不一样。 以后在家的任务就是多陪孩子,争取这边的长处往那边移,那边的优点往这边搬,忽然觉得也没那么难。

大都在国内的日程很充实,先是一周在江苏太奶奶家,然后到北京姥姥姥爷家两周,正好天气凉快,去了颐和园,香山,动物园,天文馆,科技馆,军博, 现在去宁夏太姥姥家住两周,再回北京。 姥姥说大都很高兴,吃饭睡觉都好,偶尔有脾气,发出来,再讲道理,就没事了,不像是有大问题的孩子。 我说他在家里也很少发脾气,但是听老师描述学校里的表现,我都挺惊讶的。

没有陪读过,不过感觉在学校的环境下,他的紧张程度和家里不是一个量级的,控制自己的难度更大。

学校里的问题大体上是:
1。 每周体育课和音乐课一定会有大问题:尖叫,大哭,骂人。打人的情况不多,因为我对这条一直要求的比较严。 尖叫,大哭和同学取笑有关,他的运动和跳舞的动作很不协调。骂人的情况最多,着急生气的时候就说我要杀了你,你去死等等。 美国人对校园暴力不是一般的敏感,我花了很长时间让他明白和死有关的话都不能说。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女生说话用词不当。 这个我还没想出办法,只好先教他和女生少说话。

2。 中午排队吃饭经常小问题不断。

3。 上课注意力差,小动作很多。 不过在主课老师的有效控制下,大问题基本没有。 老师的感觉是他对无秩序和噪音大的场合非常不适应,容易失控。 做小动作大多属于走神, 提醒一下,注意力就回来了。  

4。 中间课间发生过拉火警报警器,和把班级墙报撕下来的行为。 没有前因,老师和我都不理解他的动机,他自己说不知道为什么,而且保证下次不做。 临回国前,他在家自己做手工,情绪一直很好,但是我过去看的时候,发现他不光在剪纸,把椅子的绒布也剪下来一大片。  我的想法是他对一般的规则完全不理解,如果是小都,他本能上一定会觉得剪椅子布是不对的,尽管没有人明确告诉他不能剪椅子布。 这些问题虽然偶然,但是很奇怪,因为小时候没有,都是今年才出现的问题,怎么解释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01: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8月初开学, 肯定要花很大精力和学校沟通...

8月初开学, 肯定要花很大精力和学校沟通,了解他们有什么特殊政策,体育能不能上特殊班,音乐课能不能少跳舞等等,为同学服务是个好主意!

买的书寄到了, 这两天看的是“What to do when your temper flares." by Dawn Huebner.  关于怎么控制发脾气,生气的。  书是写给6到12岁孩子看的,大字,有插图,95页。 我看了Amazon上的评论, 大人的评价非常好,但是孩子(9岁)说没意思,没有用。 我的感觉也是这样, 作者试图用孩子的语言来讲述情绪控制的好处和方法,但是孩子的理解力还不能达到只通过读书就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有效的办法还是大人读了之后,遇到问题,用书里的方法一个一个来解决,通过实际体会来教孩子。

书一共十二章, 今天先写一些:
第一章是通过描述开车来比喻控制自己, AS 天生对比喻难以理解,这一章我决定先跳过去。
      不过开车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不引申到人生的高度,先用来教孩子规则, 计划, 灵活性, 耐心和违犯规则的后果。 孩子有很多时间在车上,对开车很向往,车上的环境也适合谈话,以后这个时间一定要充分加以利用。
   
第二章是:生气的秘密, 书上的一些话很好:
     每个人都会生气,生气是我们很常见的一种情绪。
     生气实际上是一件好事,是我们的身体在告诉我们,不喜欢所发生的事情。
     问题不是生气本身, 是生气这种情绪很容易变得太大, 我们控制不了, 这样的后果是我们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就陷入了更大的麻烦。
     生气的秘密是; 不是不喜欢的事情让我们生气, 是我们自己。
     我们不能控制发生的事情, 我们能控制我们对事情的看法, 我们的看法控制我们的情绪。
     
一些练习, 可以和孩子在生气之后做,先以身作则,以妈妈生气为例子:
     妈妈在做饭,两个孩子争玩具打起来了, 妈妈生气大吼: 两个人都回房间 time out!  Time out 结束,饭也做好了,一边吃饭一边分析吧:  
     妈妈刚才很生气,因为你们打架,不过妈妈不应当冲你们叫,你们去time out的时候是不是很不高兴?
     妈妈先道歉,妈妈很忙,看到你们打架就太生气了,结果什么都没想就惩罚你们,这样不对。 妈妈太生气了对身体也不好。
     妈妈如果先想想一天都没见这么可爱的宝贝们了, 可以先解决你们的问题, 等一会儿再做饭, 妈妈就不会很生气了,就会好好问你们为什么打架,你们也不会不高兴了,对吧。

     不知道过几年妈妈习惯了唠叨, 想再回到安静的妈妈有多难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5 13: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