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大卫妈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卫,听话!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0-2-9 21: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大卫...

下面引用由[U]大卫妈妈[/U]发表的内容:

表现 喝果汁时不好好喝  结果撒一毛衣,他爸爸责备了一句“你好好喝! 说他时他正在泡脚, 听完后立马愤怒的把脚盆踢翻,水撒了一地, 手胡乱摆动并尖叫,(幸好这次没有自伤打自己头) 我抱起他到床上 安抚,转移,跟他聊他感兴趣的“笨死”(他给奔驰起的名) 但这时已经愤怒的不行了, 很激动, 转移很难,我抱着他轻轻的胡噜他安抚他 , 但他仍然奋力挣扎,脚乱踹着 嗷嗷的叫着。。

...


大卫妈妈,我来提点反对意见哦,先请见谅。

孩子的这个行为,应该说已经是问题行为了,而且如果不干预的话,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就越来越控制不了孩子,到最极端的程度,只有被孩子打的分。

你上面提到的例子,爸爸责备了一句,语气什么的可能过重,引起孩子的行为问题,是大人对于环境没有控制好。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但是,在现实生活里,这样的情形我们不可能全都避免,总还是会有发生的时候的。。。

孩子的行为: 听完后立马愤怒的把脚盆踢翻,水撒了一地, 手胡乱摆动并尖叫,——所有这些行为其实都是不正确的表达方式,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里不可能接受的行为方式

您的应对:我抱起他到床上 安抚,转移——我不得不说,您所采取的这个方式,其实很大程度地加强了孩子的行为问题。

从案例本身来看,孩子发脾气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你说的不对,他想要的结果也是你们的妥协,而他的行为恰恰也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会建议您(1)目前,忽略他的行为;如果孩子有自伤的行为,尽量阻止,但在阻止的过程里,不目光对视,不安抚,不转移注意力。以孩子目前的行为程度来看,这个对抗的程度会比较久,看您是不是抗得住了;(2)当忽略能起到一定效果的时候,教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他的不满。比如教孩子说“爸爸, 你的语气不好。”(3)在平常孩子是天使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假设一些情景或模拟一些情景,教孩子怎么样表达沟通。

这会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而且会很不容易。

我提了这些建议,希望您不会太介意。供您参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0-2-10 08: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大卫妈妈,你家楼矮,所以爬完了。再写两句...

大卫妈妈,你家楼矮,所以爬完了。再写两句,说得对或不对的,都希望您不要介意,毕竟这是你家的自留地。

大卫在语言和情感上,还是不错的,继续加油。但是,在行为上,我看下来的感觉真的是不容乐观。

我看了您写的这些贴子,能理解您现在想要以“温柔”的方式来感化大卫,但对于一些已经建立起来或者正在建立当中的不当行为,您的反应都在不断地加强那些行为,这一点让我觉得担忧。

比如说,大卫说“我不理XXX,我不爱XXX”,这样的话,如果是以开玩笑的方式说出来的,就没关系;但如果是在发脾气的时候说的,因为之前你们没有答案他的要求,而之后又妥协了,去哄他,其实是很不合适的。有的时候,我们也需要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为了避免太过强烈的冲突,忽略会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大卫应该是有能力明白的,就象您的贴子里写的,“小女孩说不我跟你玩了,跑了,大卫也会妥协”。大卫没有跟你们妥协,因为你们做不到真的忽略他,不理他,所以最终的赢家是他,是他的问题行为。

另一个例子,象您提到的走莲花桥的事,糊弄不是好的办法。在不合理的情况下答应了孩子,即使最终偷偷地没有去走,也是他的问题行为成功了。象这类情况,一则要求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提要求,甚至你可以提其它的要求要孩子做这个那个,然后我们去走莲花桥,但答应了就一定要去走;另一则就是坚决不答应,并且告诉孩子为什么不答应,这一面可能会有冲突,但要顶住。

关于孩子喜欢走在别人的前面,我也想了一下,但因为孩子目前的行为问题,我觉得操作上会有难度。例如:带孩子去一个他特别喜欢去的地方,前提要求是孩子一定要走在妈妈后面,如果不答应就不去;大卫应该会答应;出门后可能能做到一会儿,马上就做不到了,这个时候提醒大卫,只有大卫走在妈妈后面,才能去;大卫能听就最好,继续走;如果大卫不能听,就跟大卫讲,因为大卫不能做到答应的条件,所以不去那个地方了,然后转头往回走;这个时候没有行为问题的小孩子通常会很不情愿地跟在妈妈后面,因为不想回家;走出一段,妈妈就可以跟大卫讲,大卫回家的表现很好,一直走在妈妈后面(其实不是他表现好,是他不情愿,不过我们不管这些啦,反正他是走后面了),现在我们可以去XX地方了,这一次让大卫走妈妈前面(这个时候是你让他走在前面,所以你拥有了控制权),一轮训练到此结束。但以我的估计,如果您尝试这个办法的话,大卫给你的反应可能是严重的行为问题——哭或打闹,所以,如果你要尝试,就要准备好他的反应,坚持要忽略,在他哭闹之后,可能这一天就真的不会再去那个他喜欢的地方了。

赶着上班前写的,措词如有不当的地方,请谅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10 08: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又想了一想,走之前还得再加一句。我可没有...

又想了一想,走之前还得再加一句。我可没有让你以暴制暴啊,否则又要被人骂没爱心了,呵呵。

大的方向,我们要尽量地知道什么样的做法,会容易引起孩子的行为问题,这些情形,我们都尽量地去避免,提前教孩子怎么样正确的沟通。有些事情,明知道会引起孩子吵闹的,我们先尽量地不去碰。在这个过程里,慢慢建立孩子好的沟通表达方式。

但当孩子的行为问题已经产生的时候,就要谢谢F版的那一句,不能“姑息”。你能理解他和他的行为,给他最大的宽容,但他却是不能从中明白你的,所以并没有帮助。

闪人了,没有时间写更多了。以上的意见,供您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10 18: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大卫妈妈,看了你的回复,我想重点你都理解...

大卫妈妈,看了你的回复,我想重点你都理解了,我就不重复了。

关于你说的洗手的这一段,其实打了就打了,打狠了才好,希望他能记住。我倒是想知道你打完他之后,他是什么反应。至少手是洗了,目的是达到了,至少我可以这样讲,没白打。

不过,“爱洗不洗”的方法会好一点,呵呵,谁也不想天天家里上演暴力事件啊,您自己也吃不消,也心疼。手呢,是一定要洗;饭呢,也是一定要吃,不过就是多耗一会的事。如果孩子真的很倔,真的就不洗不吃,不妨采取一点折中的办法,比如先端好一盆洗手水在饭桌旁,然后你和孩子他爸开始吃饭,故意吃得特别香,把孩子喜欢吃的菜故意在他看得到的地方停一下,然后扔进自己的嘴里,然后念念叨叨地说好吃啦,快要吃完了,大家抢啊之类的话,很少有小孩子能经得住这种诱惑的(我假设您做的饭有大卫喜欢吃的啊,有些孩子不喜欢吃饭,那这招就不管用了)。总之,不一样的情形都要不一样对待啦,办法一点一点想,只有一点要统一,就是哭闹打人就是不行。加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11 07: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大卫妈妈,其实偶尔的大强度的惩罚对于问题...

大卫妈妈,其实偶尔的大强度的惩罚对于问题行为是很管用的(理论上来讲,惩罚比正强化要来得效果好,但惩罚只是压抑行为,而不是改变行为,所以真正要改变一个行为,还是要建立新的行为来取代旧的行为),正好借着你现在好好地“管”了大卫一回,拿这个当起点也不错。

看了你的记录,效果很好,也幸亏你是下了狠心,没让大卫爸爸中途安慰孩子,否则大卫这顿打可就又白挨了。下回吃饭再碰到这个情况,也别急着用折中的情况,看看你瞪一下眼,大卫有没有生记性的。我估计他会,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11 07: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其实说到这个打的效果,也和你平常的怀柔政...

其实说到这个打的效果,也和你平常的怀柔政策的强烈对比有关的,所以你以前的怀柔也并不都是不好的。

不过打嘛还是少用,“不理”倒是可以试下,象方姐说过的,她自己为了坚决执行不理,都躲进厕所了,小石头在外面喊“妈妈,理理‘你’吧”,到那个时候,你就成功了一半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3-20 13: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re:呵呵,干啥不试下,你就走了,不理他了,看...

呵呵,干啥不试下,你就走了,不理他了,看看在他心里到底是小熊重要,还是妈妈重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3-22 07: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哈哈,大卫妈妈,还是你没做对呀。...

哈哈,大卫妈妈,还是你没做对呀。

要忽略,不能把自己先推入绝境呀。

第一,不用跟他讲那么多,只需要说,“哦,要我走啊,那我走了。”然后就离开。

第二,自己呆在家里,做自己该做的事,就是不理大卫。是不是在一个房间,他是不是看得到你,都不是问题。哪怕是在一个房间,他可能会问你,“你不是说走嘛,你怎么不走啊。”你可以不理会他,不看,不回答。

在这个前提下,才可以看谁挨得过谁。基本上来讲,他是挨不过你的。

别忘了大前提,我们忽略孩子的首要前提是保证孩子的安全,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看不到孩子,我们只是不理会孩子,不给他注意力罢了。别走过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4-8 17: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大卫妈妈,抽一点空翻了一下你家的墙,呵呵...

大卫妈妈,抽一点空翻了一下你家的墙,呵呵,没想到这成篇的都是倔强大卫啊。来来,抱一个,打你之前先安慰一个。

看你写记录的口气,其实我能猜出来,平常你对大卫还是以宽容忍让为主的,如果不是他弄到脾气大发了,估计你都没管,呵呵。建议你把大卫送秋爸爸家去,估计没两下就收服了(开个玩笑哈)。

孩子的行为问题,别到哭了闹了躺地上了才管;而需要有一点兆头了就要管。我记得我在哪个贴子里提过我带的这个孩子,在他哭闹哼哼之前,他的小行为包括抓东西,把手指放嘴里或嘴唇上,用手捂住眼睛。我在干预的时候一点都没客气,好在他妈妈也同意我的建议,也一直跟我一样照做,也能接受我在干预他的时候他的大哭大闹,现在他的行为已经完全被打压了,呵呵。他还是会有这些小动作,但只要我们一说,把手把腿上,他立即就会照做,哭闹是好久都没有过了。不过刚开始的时候,他可是哭闹得很厉害的,我去年中开始带他,那个时候我一个人还能拉住他,今年他再闹的时候,我和他妈妈两个人都拉不住他了,孩子的力气的增长可是和年龄不成正比的——好在,我们现在不需要用“武力”来制服他了。

今年有一回,他妈妈带他去饭店吃饭,我不记得是什么原因了,反正是他不高兴了,他妈妈怕他在饭店里吵,把他带到了饭店门口,结果他就在饭店门口大哭大闹,躺在地上不起来。有个路人经过,去安慰他,他立即抱住人家不放,好像受了他妈的虐待一样。结果那个人真要当“虐待”案来处理了,还说要去孩子学校举报,把孩子他妈给气坏了。想想这样的事,再困难,再不忍,平常也得把孩子的行为问题给治了,否则将来只有一个字“难”。

平常对于大卫的行为要求得稍严格一点吧,心肠硬一点,正强化,负惩罚(不让他玩他喜欢的东西)都用上,从小行为干预起,碰到大问题看起来你现在是狠下心了。

不管怎么样,加油加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4-9 06: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大卫妈妈,再来抱一抱先。 我知道...

大卫妈妈,再来抱一抱先。

我知道在日常的操作过程里,父母总觉得有很大的难度去执行。父母对孩子有爱(宠爱、溺爱——褒意的),所以很难单纯地以行为来划一道界限;我们则不一样,我们看到的只有“应该”和“不应该”,所以一看到“问题”,出来的就是“对策”。呵呵

***要孩子说两个字。
1)要孩子说两个字对孩子来讲是不是很困难?我估计对大卫来讲不是很困难的事,他的语言听起来还是挺丰富的。2)你要他说话时的口气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带点高压?有没有老是像在做训练?有没有自然到让他没有任何察觉不同?——孩子的抗拒通常来自于,你的要求是一种指令要求。如果你能像是沟通一样地让他自然地对话,他的抗拒应该会小很多。3)升级到躺地哭闹,那就是绝不能接受的了。就算是不想说,也不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我还是建议你忽略,反正他要的东西他也得不到,爱躺多久躺去,爱闹多久闹去,即使在公众场合,也尽量要这样去对应(当然,公众场合会比较难)。你可以走开,离孩子一点距离,用眼光余光瞄住孩子,保证他的安全,但不要让他知道你还是在看着他的。

——说句相关又不相关的题外话,你前面提到在公园里他要你抱,然后躺地不起,最后是爸爸把他架回去的,处理得还是可以。我想问问,当时你有没有走开?有没有试着去跟孩子沟通好多,去说服孩子?我相信在你们想换爸爸抱他的时候,已经去和孩子讲道理和沟通了,只是他不接受,他固执他想要得到的东西。等到他躺地的时候,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做:1)你走开,或者直接先去停车场,或者至少走到他看不到你的地方——这是环境改变,让他死心,反正妈妈肯定是不会抱他了;他接下去有两个选择:爸爸抱或自己走;2)爸爸在那里看着孩子,但只是出于安全考虑,不需要再去跟孩子讨价还价,骂他也没必要,越骂他也越来气,越反抗。当孩子停止哭,只是躺在地上的时候,爸爸可以时不时地问一句,“你准备好了吗?可以走了吗?妈妈在车子那里等我们了”这样的对话,完全忽略到他当时行为的原因,可能能够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他不理,或者继续哭闹,那就再等。停一会,再问他“可以走了吗?要不要爸爸抱?”(呵呵,因为这是在公众场合,所以也要找点台阶给孩子下;如果是在家,这些步骤都可以省略。)相信给他一点时间,他还是会站起来走人的。试过几次,不行,那就改换指令“大卫,站起来,我们要回去了。”这个时候口气就要严厉一点了,而且跟之前的叫他要有明显的口气上的区别。如果指令他不听,最终也只能用强的了,反正孩子目前的年龄来讲,爸爸还是“搞”得过他的。

——再说一个题外话:服从指令。服从指令是一种习惯,对于生活中的简单指令,对孩子来讲很容易做到的,要培养好孩子服从的习惯。服从指令并不是我们对孩子严格,不给孩子自由,而是完全融入这个有序社会的要求。想想我们自己,在学校的时候要听老师的,在活动里要听班组长的,在工作中要听老板的。多少人在抱怨——但抱怨归抱怨,服从还是得服从,不是吗?

服从指令要从小事做起。比如,我在给孩子做训练的时候,我会培养孩子听到我说“nice hands”,就把双手在桌面放手的习惯。这个习惯非常好用,不仅是对于抗拒性行为发生的时候管用,对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或者产生刻板行为的时候,都很管用。因为习惯已经培养好了,我一给指令,他们就会反射性地照做,这样把他们从在从事的其它行为中拉回来,把注意力也拉回来。简单指令的服从不仅只是一个指令,而是一系列的指令,关键在于养成习惯。举个例子,我在训练的这个孩子,我每天到的时候,他要站在门口跟我说问候的话,他不说我就不会进门,即使他走开不理我,我都会把他拉回门口,把该说的问候话都说完,我才进去;坐下来训练之前,他需要自己去拿一些训练用的东西,玩具、笔盒还是训练的材料,一开始的时候都是我一样一样提醒他的,现在他自己都记住了,都会自己去拿好才坐下来。训练结束的时候,我会叫他去把东西放好,把垃圾扔掉。我走之前,会叫他给我开门,然后跟我告别。这些事情他都做得很流利了,完全不属于训练的范围,但我们仍然每天在做,目的一个是培养他的好习惯,另一个就是培养他服从指令的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4-9 07: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re:这贴子越回越长了,换一楼,呵呵。...

这贴子越回越长了,换一楼,呵呵。

你提到,“他沟通障碍很严重。 许多时候本就一句话的事儿,可大卫就是不说。 我要求他说,这就来气了。”呵呵,我先笑一下,轻松一个。他不听你的,你就来气了,这不是让大卫给控制了你的情绪和行为了嘛。首先你自己要做到,“要不要吃是你的事,又不是我的事,我不来气。你爱要不要。”你要一来气,你自己的语言行为就会改变,这之后再引起的大卫的行为的改变,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说到口香糖这件事,首先:直接翻包,应该不是可以接受的行为吧,也不应该养成这个习惯。这个时候,你可以告诉大卫,不可以随便翻人家的包,即使是妈妈的也不可以。你要什么,告诉妈妈,妈妈拿给你。如果他不听,继续抢,把包放到他拿不到的地方,比如压在自己的身体背后,然后对他所有的其它行为都忽略。他要来推你,拉你,都当没发生,别看他,反正他努力过了,拿不到,自然会放弃,会去想其它的办法。这个过程会有点烦人,但必须是要坚持住的。

然后要求他讲,如果他坚持不讲,你可以来一句,“哦,原来大卫不想要哦。”剩下的就忽略,不理他,随便他哭闹,你也别烦,别给他反应。

最终他不是还是讲了这句话嘛,这个时候就给他注意力,笑脸,语言上的对应“哦,你要口香糖啊,好啊,妈妈拿给你”。

整个过程里,你要有绝对的控制权,别让小家伙把你给控制了。

我相信这样的情形不止在口香糖事件上有,其它情形肯定也是一把一把的,你能统一地做到一样的反应,那么大卫的行为也会一点一点改变的。谁都会找容易的路走,找容易的方法做。哪种方法对于实现他自己的想法欲望最有效,让他自己去琢磨明白,他自然会有选择的。

还有,你把他的行为看成为“较劲”,这也没错,是“较劲”,但只要你不动气,那你就是在磨嘛,呵呵。忍,再忍,再忍忍,最终的赢家一定是你,因为毕竟目前来讲,你的控制权还是比大卫的要多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4-9 07: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大卫妈妈,很高兴可以听到你说我的建议能让...

大卫妈妈,很高兴可以听到你说我的建议能让你消除对ABA的误解。

我个人的感觉,ABA因为是以行为理论为原则的,所以会让人觉得是把人当机器来看待,但从理论到实践,ABA还是会考虑人性的方面的,只不过是在理论基础上的人性,而不是纯人性人性,呵呵。

行为理论并不只是用来治疗或训练的,其实我们这些人在自己的生活里都不知不觉地在用,也不断地在分析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我同学有一回跟我们讲了一个笑话,说她和她的朋友在讲行为分析治疗方面的事,她的男朋友在边上,突然之间插了一句“原来你对我也是用这一套的呀。”原来她把某个类似理论方式用来对付他男朋友了,不说当然人家不会觉得,但说出来就很显明了。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是很多的,有的时候讲来都觉得很好玩。

又是新的一天,加油啦!

PS。不用谢我,一来,我自己乐在其中;二来,我没帮倒忙就很不错了,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4-25 06: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大卫妈妈,大卫的语言真是不错,听起来在对...

大卫妈妈,大卫的语言真是不错,听起来在对话的理解和表达上都是不错的,记得要泛化啊。在家和父母叨叨,在外面不断地提醒辅助他去和别人叨叨。

大卫的学习量好像还是很少啊,这个进度好像还不够哦。我想大卫应该是可以跟正常小学的进度的,中国上学难,我总会建议家长提前一点训练孩子。我朋友的孩子上小学做回家作业都到半夜了,照大卫的进度,那可是天亮都做不完啊。

孩子做题注意力分散,这个跟题难也有关系,毕竟是他不会的,或者说是不太会的。当然,不可能永远都靠辅助,孩子还是要自己去做题;不过在初级阶段,我们可以辅助多一点。我一般是不断地提问,把一个难的问题步骤分解了,一个一个问题地往下问,孩子能答的问题,反应相对来讲会比较快,注意力也容易抓得住。不过我们就辛苦了,说得口干舌燥的;有的时候喊半天,注意力也回不来的情况也有,那个窝火啊,哈哈。

祝大卫早日恢复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5-8 08: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re:看着进展都不错啊,可圈可点,加油。

看着进展都不错啊,可圈可点,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5-25 19: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大卫妈妈,我来“路过”了,呵呵,你望眼欲...

大卫妈妈,我来“路过”了,呵呵,你望眼欲穿了吧。

哭了20分钟之后会停,说明有效果,夸一个——是夸你的。

对于孩子的行为问题的干预,一定是要有计划的。出门前跟孩子讲好,如果他的表现不好,回来会扔掉他的玩具,确保他一定是明白这个规则的,那么类似于你在例子里讲的那种情形,你的做法是可以的。在公众场合躺地,如果不及早高强度的干预,以后会带给你很大麻烦,这跟在家里躺地还不一样——在家你可以忽略,在公众场合你可不行。我说的有计划就是说,你心里计划好,如果孩子表现真的很差的话,回来是要扔小熊的,扔哪个小熊,怎么个扔法,扔哪里,扔得多彻底,这个都是要有计划的。

不过彻底的扔,好像你也挺伤原气的,现在的玩具贵呀。可以考虑在家里一个透明带锁的箱子,如果孩子行为有问题,就锁一个他心爱的玩具进去,让他有得看没得玩;孩子行为特别好的时候,就打开箱子,让他“救”一个小玩具出来。这个也跟游戏差不多,拯救“XX世界”,哈哈。这个箱子一定不能让孩子随便碰,只能看,才会有效果。

大卫的语言真是不错的,挺小人精的,不过听着脾气还是挺大的,加油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5-25 19: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不到四岁的孩子,这么剥夺他的心爱物,是...

“不到四岁的孩子,这么剥夺他的心爱物,是不是有点太“残忍”了啊。 他真的爱死了那些小熊们了。我也不知道这么做,到底能起到多大的警戒作用,会不会给他心灵造成伤害。”

残忍是残忍,但如果有效的话,现在做比将来做要“不残忍”。

起到多大的警戒作用?看他接下来的表现就知道了。。。用事实说话。

对他的心灵造成多大的伤害?偶尔一次两次,没事的,我们谁小时候没有经历过失去心爱玩具的事呀?如果常常这样,额~~~~~~~~~那就不是伤害的问题了,是说明这个方法没效,那就不要用了,换个法子重新来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5-26 11: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哈哈,大卫妈妈,其实我看了你那个贴之后,...

哈哈,大卫妈妈,其实我看了你那个贴之后,第一反应也是在心疼钱呀。

我的客户也扔过孩子的东西,不过都是不值钱的。而且是在做训练的时候,孩子好好完成训练,就又把东西给捡回来了。

我财迷呀,所以得立即想法子替你把这钱给省回来啊。。。有动力,就有点子,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6-2 08: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大卫妈妈,看着最近的记录,都是进步啊。。...

大卫妈妈,看着最近的记录,都是进步啊。。。。拨云见日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7-14 12: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大卫妈妈,看了你写秋千的那一段,感慨。大...

大卫妈妈,看了你写秋千的那一段,感慨。大卫的语言能力还不够,明显吃亏了;你作为大人,也不能帮,郁闷的。

不过有一点,我会持不同意见。

一开始的时候,那孩子猜拳输了,你就不应该让他们再重新猜一次。对于正常孩子来讲,他们讨价还价,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挺好;但对于大卫来讲,挺难理解的——说了猜拳的,赢了他没得玩,要再猜过;再猜输了,却没有机会让他再猜过,这中间的逻辑也太复杂了,所以到最后他就只能来个“不行”了,也挺管用。到最后他到底是玩到了还是没玩到呀?

换作是我的话,把大卫抱上秋千得了,那孩子也霸道不讲理,不算是好孩子,欺负一下就欺负一下了,呵呵。其实你把大卫抱上了秋千,象征性地玩两下,然后告诉大卫,现在轮到妹妹了,然后就让大卫下来,换妹妹玩,一分钟之内搞定,还是有希望的,哈哈。(我的专长是欺负小朋友,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3 22: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